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204932       资源大小:35.9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1、上海市金山区上海市金山区 2022 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一 积累应用(10 分) 1.按要求填空。 (5 分) (1)胜人者有力,_。 ( 老子四章)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_ ) (3)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用夸张和衬托手法分别写出了山峰之高和绝壁之险。 2.按要求选择。 (5 分) (1)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11 月 17 日,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对于亟待转型升级的金山北片区来说,这一项目的引入,不啻“久旱逢甘霖”。 B.11 月 20 日, 金山农民画百米长卷 开天辟地颂百年

    2、 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展出。 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对长卷叹为观止。 C.12 月 9 日,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翟志刚等 3 名“太空教师”一边演示实验,一边娓娓道来,为全国青少年带来了一堂奇妙又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D.在公司的一次例会上,王经理说红楼梦文创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以后,将不孚众望,给公司带来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 (3 分) 鲁迅被誉为“民族魂”, 读点儿鲁迅, 让我们的思想变得深邃, 精神得到升华, 意识更加清醒。 鲁迅不是优雅、平和、休闲的,而是真实、严峻、深邃的。_,_。_,_,从他那里获

    3、取对我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清醒认识,激发思想的活力。 读鲁迅并非模仿鲁迅的脾气或生活,甚至也不必让自己变得尖刻 从“生活化”的立场,也许一些人并不喜欢鲁迅 读鲁迅,是要学习鲁迅的思想方法、他的批判意识 读鲁迅是“思想爬坡”,并不轻松,甚至费力、难受 A. B. C. D. 二 阅读(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37 题。 (15 分) 弹幕来了,金圣叹何在? 胡一峰 弹幕,是近几年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的观影方式。2014 年, 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 绣春刀等试水“弹幕”观影,引起广泛关注。金圣叹,是几百年前一介书生,压根儿不知电影为何物,遑论“弹幕”。“风马牛不相及”,能扯到一块吗?能!我不

    4、是讲穿越故事,而是想从文艺评论角度谈谈二者的联系。 中国文艺评论史上有一种非常独特的评论样式“评点”。一般认为“评点”始于唐,兴于宋,成于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 、脂砚斋评点红楼梦等,都是“评点体”文艺评论的代表作品。 综合、直观、凝练,是“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无论是金圣叹评水浒,还是脂砚斋评红楼,时而把目光聚焦于作品本身,剖析其艺术特色,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所使用的语言自成特色,三言两语、简短犀利、睿智幽默,常令人掩卷深思或会心一笑。而且,“评点体”紧贴文本展开, 既是对原作的再创造, 又和原作融为一体, 为作品经典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评点”既提升阅读

    5、快感,又促进对作品的理解,具有独特的价值。 不过,传统意义上的“评点”其外在形态是用笔写下的语句,必须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随着历史进入近现代,视听艺术蓬勃发展,“评点”也似乎已失去了用武之地。但历史总是呈螺旋式上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增强了文艺的互动性,使文艺作品在线观看和即时评论成为可能。现在,“弹幕”又来了,评论者对作品的评点可以借助网络工具,如子弹般密集、快速地呈现在屏幕上,这也是“弹幕”得名的由来。于是,评论的互动性和即时性进一步增强,评论和作品文本的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对此,舆论反映喜忧参半。喜的是“弹幕”的出现,提高了欣赏者和消费者在艺术中的主体性;忧的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

    6、“吐槽”,破坏了作品本身的美感以及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新事物总是让人欢喜让人愁,因为它的出现打乱了现有的秩序,难免给人造成心理不适。面对新事物,人们也总是会习惯性地和旧事物做比较,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孰优孰劣其实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很多所谓“优”不过是“看顺了眼”,或说成自然了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捕捉新事物预示的变革方向。在我看来,“弹幕”确实创造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条件,使传统的“评点体”文艺评论有可能在视听化、网络化条件下“满血”复活。或许,当下我们对眼前飞来飞去的“评论”还不太习惯甚至有点头晕目眩,但请不要急于闭上双眼,因为那会让你错过美丽的风景。 既然问题不在文艺欣赏的习惯,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7、?这就要说到金圣叹了。面对“弹幕”的袭来,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寻找或培养现时代的“金圣叹”,也就是适应文艺视听化、网络化和评论互动化、即时化这一新格局的批评家。“弹幕”是从互联网的母体中诞生的,弹幕时代的“金圣叹”同样也将在互联网中孕育。事实上,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织成的网络文艺世界中,已经活跃着不少网络文艺评论家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金圣叹”,他们目光锐利、思路敏捷,对艺术有着良好的感知力和鉴赏力,使用的语言短小精悍、活泼清新,适合互联网传播特性。有的时候,他们一条微博,寥寥一百四十字,就能对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的影响,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此外, 不少弹幕时代的“金圣叹”们

    8、还承担着“文化搬运工”的使命,把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转化为大众愿意听、 听得懂的格言警句,让评论者与创作者的对话更加直接,评论者对欣赏者的引导更加有效,进而使评论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介入到文艺创作生产、欣赏消费、传播反馈的全链条之中。 可以预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达及其与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弹幕”还会得到更深刻的发展,而其发展路径大体上有两大走向。一是“弹幕”介入的领域进一步拓展,也就是说,“弹幕”的使用或许会逐渐从影视扩展到戏剧、 曲艺等艺术门类, 尤其是相声、 二人转这些本身就具有强烈互动性的艺术门类, 可能会较早地与“弹幕”结缘。二是“弹幕”向“平台”的回归。“弹幕”说到底是一种技术,真

    9、正有价值的是技术承载的内容。最后,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经过时间的积淀,那些耐人品味的评论将沉淀下来,与原作一起成就网络时代的艺术新经典,将作品的社会意义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选自 2015 年 3 月 9 日中国艺术报 ,有删改) 3.第段中的“风马牛不相及”是指_。 (2 分) 4.下列对“评点体”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评点体”的主要特征是综合、直观和凝练,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是其代表作品。 B.“评点体”有时通过分析作者、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社会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C.“评点体”的语言自成特色,大多简短,却切中肯綮,犀利又独到,睿智而幽默

    10、。 D.“评点体”依存于以文字为载体的原作,是对原著的再创造,又与原著融为一体。 5.能够根据本文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 ) (3 分) A.“弹幕”的最大弊端是影响了观赏者进行艺术欣赏的完整性。 B.随着“弹幕”的深刻发展,艺术品本身的经典水平将直接得到提升。 C.“弹幕”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使得欣赏者能够更有效地欣赏作品。 D.“弹幕”是一种技术,具有自我提纯功能,能使弹幕的内容优胜劣汰。 6.第段中,作者将互联网时代的文艺评论家看作“金圣叹”,其理由是否充分?请具体评析。 (4 分) 7.本文按照“传统评点体特点现今弹幕特点未来弹幕发展”的顺序展开阐述, 请分析这样安排的原因。 (4 分

    11、)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811 题。 (16 分) 良宵 张楚 她刚搬到麻湾时,村人并未觉得有何异样。这只是位干净的老太太,衣着朴素,脸上一水褶子,梳了低低的发髻,站在樱桃树下,束手束脚,竟有几分与年岁不相称的羞怯。隔壁妇人偶来瞅几眼,闲聊几句,才晓得是村里王静生的远房姨妈,想起要到乡下住上段时日,这才劳烦外甥在村西租了三间瓦房。行李也不甚多,几床被褥,一只泛黄的皮箱。随行只有一只白鹅。 好事的村妇们,借串门的名义在炕沿上东拉西扯。可这老太太,安静得像一只猫,也不插嘴。问她儿女几个?她说,两儿一女。问她老伴是否健在?她说,去世二十多年了。闲妇们渐渐没了兴致,不怎么来往。 那天从村西的土岗下

    12、过,见一孩子在前边跑,一帮孩子在身后追。那孩子蹽得比野兔子快,转眼就从她身边刮过,直刮到那岗上。那帮孩子呢,也就不再追,只在岗下骂个一通,才怏怏散去。老太太斜眼见那土岗上隐约探出个圆头,小心逡巡着岗下。见老太太望他,竟俯身捡起块土坷垃不偏不倚扔她额头上。老太太摸了摸额头,朝那岗上望去,孩子就不见了。 午后,老太太喝了碗稀饭,猫进被窝,看电视。过堂屋传来电饭锅被揭开的滋啦声,饭菜入嗓猛然吞咽的咕咚声她蹑手蹑脚踱到庭院,见岗上那个孩子在往外翻墙。老太太默然看了片刻回了房。 翌日出门,买了冷鲜肉,切姜剥蒜,配了红椒、桂圆、八角、茴香,用高压锅将肉焖了。肉香四处散了开去,老太太眯眼打起盹儿来。等睁开眼

    13、,天已大黑,去过堂屋看炖的肉,明显是吃剩的。老太太竟有些隐隐的得意,方沉沉睡去。 次日早起,坐到屋檐下晒太阳,晒着晒着有些恶心,吞了几粒药片,倒头睡起来。醒来时太阳已爬上屋檐,却发现老鹅没了。 这老鹅,跟了她十三年,从小区门口捡的。小小一团鹅黄,谁承想竟长成偌大一只呢?儿女们是极少来的,通常只有她和它。想说话了和它唠叨两句,生气了就踹它两脚,它不记仇,依旧影子似的随着她,腻着她。 老太太在院子四周搜寻一番,仍没得踪迹。猛然想起那孩子,心就咯噔了一下。 那晚,她早早在过堂屋候了。果不其然孩子来了。当他在灶台上翻寻时,她一把就攥了他胳膊,问道:“是不是把鹅偷走了?”孩子点点头。她想也没想就在他后脑

    14、勺儿扇了一巴掌。“是不是把鹅给吃了?”孩子又是点点头。 顺势拎了把刷锅的炊具, 捋起他衣袖就抽打起来。 抽着抽着便瞧得他胳膊上全是银元大小的红斑,一圈连一圈,看得心里麻麻幽幽,索性撒了他,一屁股坐在灶台上,默默盯了他半晌,摆摆手说:“你走吧,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孩子一愣,没有动,只嘟囔道:“我奶奶死了我杀了它祭祀”老太太不再搭理他,转身回了屋,和衣躺下。 一躺就是两天。再次睁开眼,屋里灯怎么就亮了。炕沿上摆着副碗筷,碗里尚冒着热气,是碗疙瘩汤。香油花浮着,白鸡蛋卧着。老太太心里热了下,吸溜起来。还好,病隔了一夜就痊愈了。 那天晚上,老太太喝完了汤,耳畔便传来谁家的收音机正在唱春闺梦 ,是张

    15、氏与丈夫王恢互诉衷肠那一场。听着听着,她不禁轻声唱将起来: 去时陌上花如锦,今日楼头柳又青!可怜侬在深闺等,海棠开日到如今。门环偶响疑投信,市语微哗虑变生。因何一去无音信?不管我家中肠断的人。 “咕咚”一声闷响,她才猛然梦醒,身子打个激灵,朝墙边看去,那孩子从墙头跌了下来。 “我我”男孩诺诺道,“我只是来瞧瞧,你的病好了没有。那天晚上,你的头比开水还热”老太太领男孩进屋,给他热了排骨和米饭。 随后几日,男孩都过来共进晚餐。孩子通常只闷了头扒饭,很少动筷子搛菜。吃一阵偶然抬头,老太太便往他碗里搛一箸菜,孩子也搛了肉丁或腊肠,犹犹豫豫着往老太太碗里塞。老太太就笑。 当日晌午刚过,王静生就来了。王静

    16、生说,关于她跟孩子的事,他听别人说了。孩子爸妈、爷爷早死了,奶奶前几天也死了。孩子的病是父母遗传的艾滋病。那晚,老太太做好了饭菜,孩子却没来。 儿子第二天到了麻湾。老太太正在炕上收拾皮箱,儿子说:“哎,我真是白着急了,原来你已经准备回去了啊?这个礼拜日就是你寿日,香港的李老板做了你一辈子的戏迷,专门从香港飞来给你庆祝,光赞助费就掏二十万。饭店呢,就定在凯撒大酒店,省电视台要全程录像呢。” 老太太看他一眼,抽出皮箱拉杆,拍了拍儿子的肩,就朝土岗走去。儿子一见,蹙着眉喊:“妈!出租车在村东呢!”老太太大抵聋了,只顾弯着脊背拉着皮箱朝前走。儿子小跑着过去,在母亲身后边走边絮叨:“不瞒你说,赞助费说是

    17、二十万,其实给了五十万!不就听你唱两句春闺梦和锁麟囊?人家拿你当宝,傲气值几个钱呢?” 老太太径直走到了岗下,伸手擦了擦汗,将皮箱扔在土岗那厢,朝坡走去。这条坡不长,但是陡。老太太弯下腰身,晃晃悠悠往上爬,当眼前蓦然出现一只瘦骨嶙峋的小手时,她不禁抬起脖子瞅了瞅。当孩子的小手紧攥住她的掌心时,老太太身上忽就有了气力,手脚在瞬间就热了起来。有那么片刻,老太太确信双腿其实就踏在棉花般洁净干燥的云朵里,每向上微微跨一小步,就离天空和星辰近了半尺。 (节选自天涯2012 年第 6 期,有删改) 8.第段画线句运用动作细节和语言细节,刻画了老太太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简要分析。 (4 分) 9.小说中的

    18、“鹅”在全文构思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4 分) 10.费孝通在乡土中国 血缘和地缘中说到,“亲属是自己人,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的,有无相通的”。请据此分析和评价文中儿子对老太太的行为。 (4 分) 11.去年 9 月,由本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良宵在河北唐山开机,预计明年在全国公映。为了让更多观众走进影院,请你作为电影文案策划者,写 100 字左右的推介语。 (4 分)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 1214 题。 (8 分) 【甲】谢亭送别 (唐)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乙】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唐)贾至 柳絮飞时

    19、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世情已逐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注劳歌: 送别歌的代称, 源于 晋书 : “新礼以为挽歌出汉武帝役人之劳歌, 声哀切, 遂以为送终之礼。 ”三湘:泛指湘江流域、洞庭湖南北一带。 12.选出一项没有出现在甲乙两首诗中的艺术技巧( ) 。 (1 分) A.化用典故 B.虚实相生 C.借景抒情 D.托物言志 13.对甲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A.甲诗的第二句写深秋霜林尽染,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疾奔,借美好的秋色反衬别离之悲。 B.甲诗中的“水急流”虽是写景,但与诗中送别之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第一句的“解行舟”,也开启了下一句的“人已远”。 C.乙诗

    20、一二两句既以“柳絮”“梅花”表明时间的变换,又以“洛阳”“三湘”表明地点的转移,渲染了一种苍凉的气氛。 D.乙诗用暮春时节的典型物候“柳絮飞”和“梅花发”来写“离情别恨”,给人一种人生飘忽无定、聚散难测的感觉。 14.甲乙两诗相比,有人觉得甲诗的尾句比乙诗的尾句更好,有人却不这样认为。请阐述你的观点。 (4 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521 题。 (20 分)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四世祖安,尝从岳飞军中有功。嘉定十年,金人犯裹阳,父宗政时为赵方将,被檄援枣阳,临阵尝父子相失,珙望敌骑中有素袍白马者,曰:“吾父也。”急麾骑军突阵,遂脱宗政。以功补进勇副尉。十二年,完颜讹可步骑二十万分

    21、两路攻枣阳,环集城下,珙登城射之,将士惊服。宗政命珙取它道劫金人,破寨十有八,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金人遁,以功升下班祗应。十四年,入谒制置使赵方,一见奇之,辟光化尉。丁父忧,制置使起复之,珙辞,讫葬趣就职,又辞。 二年,授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时暂黄州驻扎,朝辞,上曰:“卿名将之子,忠勤体国,功绩昭著。”珙对曰:“此宗社威灵,陛下圣德,与三军将士之劳,臣何力之有?”帝问恢复,对曰:“愿陛下宽民力,蓄人材,以俟机会。”帝问和议,对曰:“臣介胄之士,当言战,不当言和!”赐赍甚厚。兼知光州,又兼知黄州。 三年,珙至黄,增埤浚隍,搜访军实。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制拜宁武军节度使

    22、、四川宣抚使兼知夔州。四川制置使陈隆之与副使彭大雅不协,交章于朝。珙曰:“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驰书责之,隆之、大雅得书大惭。大元兵至三川,珙下令应出戍主兵官,不许失弃寸土。权开州梁栋乏粮,请还司,珙曰:“是弃城也。”栋至夔州,使高达斩其首以徇,由是诸将禀令惟谨。 珙以身镇江陵,珙奏:“裹、蜀荡析,士无所归,蜀士聚于公安,襄士聚于郢渚。臣作公安、南阳两书院,以没入田庐隶之,使有所教养。”请帝题其榜赐焉。病遂革,乞休致,授检校少师、宁武军节度使致仕,终于江陵府治,时九月戊午也。是月朔,大星陨于境内,声如雷,薨之夕大风发屋折木。讣至,帝震悼辍朝,赙银

    23、绢各千,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封吉国公,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 孟珙传 ,有删改) 【注】荡析:动荡离散。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 分) (1)急麾骑军突阵,遂脱宗政( ) (2)使高达斩其首以徇( ) 16.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2 分) (1)讫葬趣就职( ) A.意味 B.趋向 C.催促 D.赶快 (2)权开州梁栋乏粮( ) A.衡量 B.代理 C.姑且 D.变通 17.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父宗政时为赵方将/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五代史伶官传序 ) B.斩首千余级,大俘军器以归/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贾谊

    24、过秦论 ) C.蜀士聚于公安/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 D.请帝题其榜赐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 18.第段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 B.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 C.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 D.边民来归者日以千数/为屋三万间居之/厚加赈贷 19.把第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 分) 国事如此,合智并谋,犹惧弗克,而两司方勇于私斗,岂不愧廉、蔺之风乎? 20.简要分析第段孟珙对陈彭二人“不协”、梁栋弃城的不同处理策略。 (3 分) 2

    25、1.第段孟珙用不同的说话方式、 语气回答皇上的三次提问。 请任选其中的两个“对曰”的内容加以分析。 (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 2225 题。 (11 分) 玉立斋记 (宋)杨万里 零陵法曹厅事之前,逾街不十步,有竹林焉。美秀而茂,予甚爱之。欲不问主人而观者屡矣,辄不果。或曰:“此地所谓美秀而茂者,非谓有美竹之谓也,有良士之谓也。”予闻之,喜且疑。竹之爱,士之得,天下孰不喜也, 独予乎哉?予宦游于此几年矣, 其人士不尽识也, 而其良者独不尽识乎?予欲不疑而不得也。 今年春二月四日,代者将至,避正堂以出,假屋以居,得之,盖竹林之前之斋舍也。主人来见,唐其姓,德明其字。日与之语,于是乎喜与前

    26、日同,而疑与前日异。其为人,庄静而端直,非有闻于道,其学能尔乎! 有士如此, 而予也居久而识之, 斯谁之过也?以其耳目之所及, 而遂以为无不及, _ 德明迨暇,与予登其竹后之一斋。不下万竹,顾而乐之,笑谓德明曰:“此非所谓抗节玉立者耶?”因以“玉立”名之。而遂言曰:“世言无知者,必曰草木。今语人曰汝草木也,则勃然而不悦。此竹也,所谓草木也非耶?然其生,则草木也;其德,则非草木也。不为雨露而欣,不为霜雪而悲,非以其有立故耶?世之君子,孰不曰:我有立也,我能临大事而不动,我能遇大难而不变。然视其步武而徐数之,小利不能不趋,小害不能不逋。问之,则曰:小节不足立也,我将待其大者焉!其人则不愧也,而草木

    27、不为之愧乎?”德明负其有,深藏而不市,遇朋友有过,面折之,退无一言。平居奋然有愤世嫉邪之心,其所立莫量也。 吾既观竹,夜归,顾谓德明曰:“后有登斯斋者,为我问曰,人观竹耶?竹观人耶?”隆兴元年,庐陵杨万里记。 注代者:指接替杨万里职务的官员,当时杨万里在零陵任期已满,正在等待交接。武:半步,泛指脚步。逋(b) :逃跑,躲避。 22.可填入第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 。 (1 分) A.以 B.盖 C.抑 D.然 23.填入第段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 分) A.斯谁之过也? B.则吾之过也甚矣! C.予之过独失士也欤哉! D.岂独吾一人之过也哉? 24.从句式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的表

    28、达效果。 (4 分) 25.紧扣“玉立”二字,评析本文的思想意义。 (4 分) 三 写作(70 分) 26.有人说, 速度时代的来临, 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 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答案 1.(5 分) (1)自胜者强 (2)一觞一咏 兰亭集序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评分说明:答对 1 空给 1 分。 2.(5 分) (1)D (2 分) (2)C(3 分) 3.(2 分)几百年前的金圣叹与现今的观影方式“弹幕”毫不相干(或毫无关联) 。评分说明:“几百年前的金圣叹与现今的观影方

    29、式弹幕”1 分,“毫不相干(或毫无关联”1 分。 4.(2 分)B(主辅不分。原文是“时而论及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揭示作品背后的社会文化环境”,不是“通过分析作者、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文化环境来辅助剖析作品”。 ) 5.(3 分)D(A 项,错在以偏概全。原文是:不受控制以及低水平的“吐槽”破坏了艺术欣赏的完整性。B项,强加因果。原文“弹幕也许就会成为文艺作品经典化的重要台阶”,不一定的确能行,也不能直接提升。C 项,“负责将作品化难为易”是偷换对象,不是“作品”,而是“学院派、理论化的文艺评论”。 ) 6.(4 分)答案示例:理由充分。 (1)二者都借助相关的载体,网络文艺批评家借助的是微博、

    30、微信等新媒体工具,金圣叹借助的是纸质文本。 (1 分)二者都目光锐利、思路敏捷,感知力和鉴赏力强,点评的语言短小精悍、活泼清新。 (1 分) (3)二者都对创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巨大影响。 (1 分) 回答“理由不充分”,最多给 3 分。其理由可以参考(1)金圣叹时代,评论者与作者、欣赏者互动的即时性差。 (2)金圣叹不具备网络文艺批评家“文化搬运工”的职能。 (3)金圣叹是一本一评,网络文艺批评家是一本多评且良莠不齐。 7.(4 分)答案示例:我认为这样安排有以下原因:文章探讨的是“弹幕”这一具有“评点体”文艺评论性质的问题,而“评点体”源于古代(1 分) 。既然“弹幕”是网络时代的产物,自然有

    31、其即时性、互动性、繁杂性等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评点体”不同(1 分) 。“弹幕”现状喜忧参半,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方能积淀为经典,呼应“弹幕来了,金圣叹何在?”的感慨(1 分) 。从“评点体”发展的事理顺序、文章题目看,以时间为轴的纵向分析论述最为合理,且容易被读者接受。 (1 分) 8.(4 分)用动作细节,如“拎”“捋起”“抽打”写出了老太太因老鹅被孩子杀死吃掉而非常生气、难过和失望;用“瞧”“看”写出了老太太看到孩子胳膊上全是红斑而非常惊讶;用“撒”“坐”“盯”“摆手”“转身”“躺下”等和语言细节“你走吧,走吧。以后不要再来了”写出了老太太对孩子的同情、怜悯和宽恕。 评分说明:具体的动

    32、作细节和语言细节 1 分,三次心理变化过程各 1 分。 9.(4 分)鹅是被人抛弃的,是老太太在小区门口捡来的,陪伴了她十三年,有同病相怜的意味,鹅是老太太的精神寄托。 (1 分)鹅是孩子和老太太的矛盾冲突点(或行文线索) , (1 分)鹅被孩子偷走、杀死,直接引发老太太和孩子的冲突,后老太太病倒,引出孩子给她做饭,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 分)并且为后文老太太消除误会、 照顾孩子做铺垫, 从而突出老太太善良仁慈的特点, 抒发作者对善行义事的赞美。 (1 分) 评分说明:角度有精神寄托、矛盾冲突点(或行文线索) 、推动情节发展、体现主旨。 10.(4 分)文中的老太太和儿子是母子关系,是亲属,

    33、自己人, (1 分)根据费孝通的观点,原则上儿子应当和老太太是痛痒相关的,有无相通的,要多关心的, (1 分)但事实上他极少关心老太太,他关心的是钱财,让老太太在寿日为香港李老板登台演唱两句春闺梦和锁麟囊 ,起初隐瞒赞助费是 20 万,而实际上是 50 万。 (1 分)这种不关心母亲而唯利是图的行为,是非正常亲属关系,是需要批判的。 (1 分) 评分说明:结合费孝通的观点,结合内容阐述 3 分,评价 1 分。 11.(4 分)答案示例:一个山村患病孤童,一位独居的京剧名伶老太,艰难的生活,如同无尽的寒夜,悲苦的一老一小,因一只老鹅而相遇、相识、相助,于是暗夜为之消退,寒冷因之遁形,夜晚变得美好

    34、,人性的光辉洒满人间。期盼大家走进影院,走进良宵 ,共同感受人间温情,珍惜宝贵亲情。 评分说明:有内容简介或故事梗概,有对题目“良宵”的理解,能体现推介语的感染力特点,100 字左右。 12.(1 分)D 13.(3 分)D(“梅花发”不属于暮春时节的典型物候) 14.(4 分)示例一:甲诗的结尾更好。“满天风雨下西楼”是景物描写,是以景作结, (1 分)比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 (1 分)更显得含蓄委婉, (1 分)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后再登楼目送友人远去的不舍和牵挂之情。(1 分) 示例二:乙诗的结尾更好。“离恨空随江水长”是直抒胸臆, (1 分)新颖别致,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离恨

    35、”比作浩浩荡荡的湘江水一样绵长而久远, (1 分)比甲诗以景作结更富有感染力, (1 分)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无可奈何和痛苦难过。 (1 分) 评分说明:观点明确,结合诗歌尾句运用的手法和内容分析,言之有理。 15.(2 分) (1)指挥,率领 (2)示众 16.(2 分) (1)C (2)B 17. (2 分)C 18. (2 分)D 19.(5 分)国事像这样了,把大家的才智和计谋合起来,还(或尚且)担心不能战胜(敌人) ,你们双方却正在为私事争斗,难道不愧对廉颇、蔺相如的风范吗? 评分说明:关键词:“犹”“克”“方”“风”,固定结构“岂乎?”各 1 分。 20.(3 分)孟珙对陈

    36、彭二人的“不协”,采取的是内部化解(或攻心为上)的策略,立即写信斥责他们,让他们知羞醒悟,舍私报国,共同抗敌。而对擅离职守做出弃城行为的梁栋,则采取杀一儆百的策略,果断派高达斩首示众,以稳军心。 评分说明:写出一个策略,意思接近,有内容分析给 2 分。 21.(4 分)面对皇帝的褒奖,孟珙用反问语气“何力之有”,强烈表达自己不贪功,把功劳归于宗社的威灵、皇帝的盛德和军士的付出,体现他的谦虚恭谨。针对皇上问恢复国土一事,孟珙用希望的语气“愿”,建议皇上放宽民力,集聚人才,等待时机,体现他的态度诚恳、见识远大。针对皇上问合议一事,孟珙语气斩钉截铁,用感叹号,直言该战,体现他的耿介忠直。 评分说明:

    37、三选二,围绕“对曰”的内容,从说话方式和语气角度分析 1 分,人物形象概括 1 分。 22.(1 分)D 23.(2 分)C 24.(4 分)用两个整句(1 分) ,表达了竹子生长着的形态是草木,其精神品德却不是草木,写出了竹子不因为雨露滋润而欢欣,不因为霜雪摧残而悲伤的特点。 (1 分)整句的运用使得作者对竹子内在的品质的赞美,表达得很有气势, (1 分)看上去形式整齐,读上去音韵和谐。 (1 分) 评分说明:指出句式特点 1 分,内容分析 1 分,表达效果 2 分。 25.(4 分)作者看到唐德明屋子前的竹林后,以“玉立”二字命名其屋。 (1 分)借园内竹子“不为雨露而欣,不为霜雪而悲”的特点,来赞美唐德明“庄静端直、抗节玉立”的高洁品行, (1 分)讽刺世上那些言行不一、沽名钓誉的假君子。 (1 分) 。作者所倡导的庄静端直、抗节玉立的高洁品行,即使在今天,对我们的做人,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 (1 分) 评分说明:命名 1 分,思想内容 2 分,意义评价 1 分。


    注意事项

    本文(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