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关键句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关键句子 1.11.1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 1.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奋斗目标。 2. 中华民族迎来了迎来了从站起来(1949,新中国成立)富起来(1978,改革开放)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工作中心工作中心与兴国之要,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 4.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的政治基石。 5.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6. 我国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7.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决择,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中国最鲜明的特色鲜明的特色。 8.对外开放是基本国策基本国策。 9.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最本质的特征。 10.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重要力量。 11.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13.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21.2 走向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富裕 1.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3、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3.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没有完成时。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思想。 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奋斗目标。 6.发展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2 2.12.1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改变生活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中国已经驶上创新强国的快车道。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重要力量。 4.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5.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4、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2.22.2 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1. 时代精神核心核心:改革创新;民族精神核心核心:爱国主义。选择题经常颠倒说法,需要注意。 2.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决定性因素。 3. 我国在一些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从整体上看,总体科技水平不高总体科技水平不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不能说“我国科技创新水平领先世界” 。 4. 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选择题经常把“教育”换成其他的,比如“科技” 。 第三课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追求民主价值 3.13.1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5、1.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级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得以真正确立。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人民民主的真谛。 4.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根本途径。 6.实行基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基础。 参与民主生活 1. 区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都是权利,不能说成义务) 3
6、第四课第四课 建设法治生活建设法治生活 4.14.1 夯实法治基础夯实法治基础 1.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2. 有法律制度不等于不等于就有法治。 3. 法律要求实行良法之与善法之治。 4. 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核心。 5.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基本方略 6. 依法治国首先首先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依宪执政。 7.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和重要保障。 8.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9.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7、、依法治国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机统一。 4.24.2 凝聚法治共识凝聚法治共识 1.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 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 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4. 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政府。国务院是中央人民政府,也可以依法行政,但不能说青少年要依法行政、不能说法院要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只能是行政机关。 5. 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政的区别: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因此对应观点是“党要依法执政” ;政府是行政机关,因此对应观点是“政府要依法行政” 。 6.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共同发
8、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教化作用。 第五课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守望精神家园园 1.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继承优秀文化,而非全面继承非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要坚持取其精华, 4 去其糟粕”的态度,不能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也不能吸收所有外来文化。不能全面继承传统文化,也不能吸收所有外来文化。 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灵魂. 4.文化来源于生活,来源来源于实践。 5.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精神动力
9、。 6.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精髓。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 7.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集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 成为一种文文化基因化基因。 8.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不断加深,最终世界各国会消除文化差异,实现统一。 “消除文化差异,实现统一” ,说法错误,我们要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9.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一切外来文化。 “一切”错误。吸收外来优秀、先进文化。 5.25.2 凝聚价值追求凝聚价值追求 一民族精神核心一民族精神核心 1.民族精神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10、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两者注意区分。两者注意区分。 3.文化只有差异,没有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各有特色,各有所长,不能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不能说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化秀的文化。上最化秀的文化。 4.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5.中国人民精神特点: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6.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品格,有着鲜明的先进性和时代性先进性和时代性。不能说“民族精神是一成不变的” ,或“民族精神已经过时了” 。 7.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
11、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 曲直的价值标准。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国家层面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目标) 社会层面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 个人层面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 5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 6.16.1 建设美丽家园正视发展挑战建设美丽家园正视发展挑战 1.人口问题已经已经成为一个益严峻的全球性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不能说人不能
12、说人口问题只是中国的问题。口问题只是中国的问题。 2.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素质偏低。 4.我国人口状况新特点新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 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 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口流动等。 5.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人口对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不会根本改变变 6.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7.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严峻,中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不
13、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 8.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质都是发展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9.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0.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11.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2.保护环境开发资源: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6.26.2 共筑生命家园共筑生命家园 1.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创新、协调、绿
14、色、共享、开放 3.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 4.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5.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6.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济繁荣、 6 生态良好,人民幸福。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基本原则原则。 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最高利益,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根本利益所在。 6 各民
15、族地区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不能说成”消除差距”。 7 民生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8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我们的义务义务,不能说成权利 9 同心掬得满庭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说的是民族团结 10.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11.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12.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反裂是义义务务,不是权利。 13.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 1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基本本方针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最佳方式. 15.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1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
16、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 17 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本质)(中国梦本质) 18 第一个百年目标:(建党一百周年 1921-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实现已经实现) 第二个百年目标:(建国一百周年 1949-2050)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实现未实现)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定位 20.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 年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1.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22. 伟大的建党精神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
17、不负人民 23.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4. 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5.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7 26. 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27. 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不能说成 “主导” , “决定” , “领导” , “最重要” , 核心”、“统治” 、 “霸主” 。 28. 中国梦未实现 29. 创新型强国未实现 30. 民族区域自治:新疆、西藏、宁夏、广西、内蒙古(一定自治权,非高度自治) 31. 一国两制:港澳台(高度自治) 32.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18、自信中国人的表现: 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 第第 1 1 课第课第 1 1 课时课时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 1 1、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意义)?(改革开放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作用(意义)?(P3P3- -P5P5) 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激发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19、 “四个尊重”方针)已成为社会共识。 2 2、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3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 综合国力方面综合国力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资流入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
20、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8 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生活方面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国际影响方面国际影响方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4 4、 【常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常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 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
21、义文化。 (2 2)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 5、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新时代的改革前行者?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新时代的改革前行者? 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22、。 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我们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 第第 1 1 课第课第 2 2 课时课时 走向共同富裕走向共同富裕 1 1、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P9P9- -P11P11) 我国过去 40 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
23、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全面深化改革?(P9P9- -P11P11)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 9 革新。 3 3、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P11P11- -P13P13) 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
24、切实保障。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 4、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P11P11- -P13P13)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
25、展、社会全面进步。 5 5、 (补充) 【常考】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教育、 (补充) 【常考】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教育公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 ,这说明了公平、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 ,这说明了什么?什么?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党和政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党和政府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党和政府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是全心全意
26、为人民服务。 6 6、(补充)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补充)党和政府关注民生(如社保、医疗、教育公平、脱贫攻坚等)有什么意义?育公平、脱贫攻坚等)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0 7、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经
27、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不高、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有利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有利于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8 8、中学生如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贡献?、中学生如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贡献? 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城乡环境。 敢于同破坏乡村科学发展的行为作斗争。 第第 2 2 课第课第 1 1 课时课时 创新改变生活
28、创新改变生活 1.1.创新对个人来说有什么作用?创新对个人来说有什么作用?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3)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2.2.创新对社会来说有什么作用?创新对社会来说有什么作用? (1)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 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2)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3 3、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
29、展?(创新的重要、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性)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魄,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3)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4)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18 页) (5)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11 5 5、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
30、质,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第 2 2 课第课第 2 2 课时课时 创新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 1 1、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 (我国科技发展的现状?(我国科技国情) (P20P20) (1)成就:目前,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 2、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P21P21- -P
31、24P24) 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3 3、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的重要性)教育(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
32、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4 4、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什么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P24P24- -P28P28) 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深入人心。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5 5、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创新精神的表现是什么? 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 12 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精神。 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精神。 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33、6 6、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在创新的时代怎样对待知识产权?(P27P27) 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1111、 (补充) 【常考】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创新型人才?、 (补充) 【常考】青少年怎样培养创新精神,成为创新型人才? 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树立敢为人先的精神。 要勇于探索,注重实践。勤于动手、动脑,积极参加各种小制作、小发明等实践活动,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34、第第 3 3 课第课第 1 1 课时课时 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生活在新型民主国家 1 1、为什么要发展民主?(、为什么要发展民主?(P33P33) 实践证明,通过法治体现、保障的民主,才是人民自由幸福、国家繁荣发展、生活稳定有序、制度充满活力、社会长治久安的根基。 2 2、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35、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3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意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意义?(P33P33)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4 4、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形式有哪两种?(P34P34) 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13 5 5、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意义?(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有哪些?意义?(P35P3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
36、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第第 3 3 课第课第 2 2 课时课时 参与民主生活参与民主生活 1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保障分别是什么?(、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民主权利)的必要性、内涵和保障分别是什么?(P38P38) (1)必要性:公民参与是社会主
37、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2)内涵: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 保障: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 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2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3 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P38P38) (1)地位: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形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3)原则:民主选举都要遵循公开、公
38、平和公正的原则 (4)要求: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4 4、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P39P39) (1)地位: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2)要求:民主决策的过程,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3)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5 5、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P40P40) (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意义:国家: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
39、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滥用权力,预防腐败。个人: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 14 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3)形式:信访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6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P41P41- -P42P42) 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 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7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要求有哪些?(P41P41) 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 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 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 8、如何增强民主意识?(如何增强民主意识?(P42P42) 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9 9、(补充)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补充)公民行
41、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 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 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监督。 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 第第 4 4 课第课第 1 1 课时课时 夯实法治基础夯实法治基础 1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P45P45、P47P47) 个人: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社会: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
42、15 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国家: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人类: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 2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法治的要求有哪些?(P45P45- -P46P46)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 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 3 3、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47P47- -P48P48) 依法治国
43、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人民当家做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障。 依法治国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是反腐治权的治本之道。 4 4、国家国家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如何建设法治中国?(P49P49- -P50P50) 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 ,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 ,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 ,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44、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5、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 : 科学立法举例:人大及常委会制定通过XX 法 严格执法举例:行政机关(如公安交警)、XX 被抓 公正司法举例:法院、检察院 全民守法举例:无论职位高低都要守法 6 6、 (补充)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力度说明了什么?、 (补充)全面从严治党,加大反腐败力度说明了什么?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45、 全民守法。 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6 7 7、 (补充)扫黑除恶反腐败的意义?、 (补充)扫黑除恶反腐败的意义? 有利于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为人民谋利益。 有利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的合法权益,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8 8、 (补充)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做些什么?、 (补充)作为青少年,你能为建设法治中国做些什么?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尊法、学法、
46、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积极宣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积极参与民主生活,依法行使监督权,向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增强权利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第 4 4 课第课第 2 2 课时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凝聚法治共识 1 1、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我国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和工作原则?(、宗旨和工作原则?(P51P51) (1)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可概括为“管理社会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 (2)权力来源:在我国,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3)宗旨:政府的宗
47、旨是为人民服务。 (4)工作原则:政府的工作要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谋利益。 2 2、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依法行政的重要性、要求及核心是什么?(P52P52) (1)重要性: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2)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3)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3 3、怎样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2P52- -P53P53)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
48、化和民主化。 (政府)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公民)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政府) 4 4、厉行法治的内涵?(、厉行法治的内涵?(P53P53) 17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5 5、如何历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如何历行法治?(如何建设法治社会?) (P53P53- -P55P55) 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
49、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个人) 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党和政府) 要加强法治宣传, 弘扬法治精神, 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社会)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即: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 6、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P55P55)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
50、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第五课第五课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延续文化血脉延续文化血脉 1 1、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和特点?(P59P59) (1)形成: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 内容: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3)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