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共28课)

    • 资源ID:207436       资源大小:4.81MB        全文页数:1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共28课)

    1、20222022 年教科版年教科版五五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1.11.1 种子发芽实验种子发芽实验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植物的种子是有生命的,像蚕豆、绿豆这种双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像水稻、玉米这种单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胚根、胚芽、胚轴、胚乳、子叶(退化)。在温度适宜、有足够的空气和水分的情况下,种子将会萌发,植物的生命便进入了新阶段。 在“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观察过种子的结构,开展过凤仙花的种植活动, 他们对于种子的萌发已有一定的认识, 但未曾进行过系统性思考与研究。本课将以此为背

    2、景, 引导学生基于自己的认识建立假设、 开展方案设计、 动手实践研究,最终找到“答案”并形成相关认识。该研究过程属于控制变量实验,因此本课将承载着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控制变量实验(对比实验)设计的任务。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 (2)按照自己的对比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严谨准确的科学思维习惯。 (2)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单元导读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的需要时,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环境改变时,生物需要适应它们所在的环境来维持生存。各种生物之间也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例如,动物的生存通常都离不开植物。 在这一单元里,我们将学习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条件如何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如何适应它们的生活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许多有趣的问题等着我们去研究呢! 2、聚焦 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的想法? (二)讲授新课 一、探究 1、装在密封干燥瓶子里的绿豆能发芽吗?根据凤

    4、仙花的种植经验,我们预测一下绿豆发芽必需哪些条件? (1)视频回顾:凤仙花的种植过程 (2)我的预测:绿豆发芽必须条件:水、空气、阳光、温度和土壤 2、选择一个我们认为可能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 【提示】每个条件至少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实验,然后分享交流。 3、为证明哪些是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我们应该什么方法实验? 明确: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而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4、怎么设计对比实验? 明确: 第一,要选择一个研

    5、究的问题。 第二,说出预测结果。 第三,实验中改变哪一个条件,哪些条件不变。 第四,用什么方法证明。 5、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活动手册) 【提示】注意方案内容 研究的问题预测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实验方法 6、方案展示与交流 每组选一名同学上台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设想。 做相同实验项目的小组提出修改意见。 【参考】 实验方案一 研究的问题 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吗? 预测 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 相同的条件 温度、阳光、水、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三粒。 不同的条件 提供土壤和不提供土壤。 实验方法 1 号组种子种在土壤里,保持湿润。 2 号组种子不提供土壤

    6、,也保持湿润。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实验方案二 研究的问题 绿豆种子必须有水才能发芽吗? 预测 绿豆种子必须有水才能发芽。 相同的条件 温度、阳光、土壤、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三粒。 不同的条件 提供水和不提供水。 实验方法 1 号组种子种在土壤里,并保持湿润。 2 号组种子种在土壤里,保持干燥。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实验方案三 研究的问题 绿豆种子必须有温度才能发芽吗? 预测 绿豆种子必须有温度才能发芽。 相同的条件 水、阳光、土壤、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三粒。 不同的条件 提供温度和不提供温度。 实验方法 1 号组种子种在土壤里,并放在阳光下。 2 号组种子种在

    7、土壤里,放在冰箱里。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实验方案四 研究的问题 绿豆种子必须有光照才能发芽吗? 预测 绿豆种子必须有光照才能发芽。 相同的条件 水、温度、土壤、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各三粒。 不同的条件 提供光照和不提供光照。 实验方法 1 号组种子用透明杯罩住。 2 号组种子子用黑色杯罩住。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7、实验操作 (1)我们以方案 1 进行演示实验,准备以下实验器材:玻璃皿、绿豆种子、泥土、水 (2)注意选种 不是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干瘪或受伤害的种子不能萌发,需要选择籽粒饱满的种子。 (3)实验步骤 准备两个玻璃皿,编上号。 在其中的一个玻璃皿铺上

    8、一层土,另一个不铺。 在两个玻璃皿里各放 3 个绿豆。 定期给两个玻璃皿浇同样多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8、观察与记录 坚持每天观察种子的变化,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绿豆种子发芽和土壤的关系( (班班级级记录表记录表) ) 日期 种子的变化 1 号组(在土壤里) 2 号组(无土壤) ( )月( )日 ( )月( )日 ( )月( )日 ( )月( )日 二、合作探究:研讨 1、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 3 粒种子? 明确: 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玻璃皿中放多粒种子,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2、在实验中,我们

    9、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预测? 明确: 放在土壤上的绿豆发芽,没放在土壤上的绿豆不发芽。 三、课堂练习 1、某班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是这样的:准备两个同样的花盆,取同样的土壤洒同样多的水,然后种下种子,摆在同一和桌子上,但把其中一盆用暗箱罩上“我们可以推断某班同学要研究的是( )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A、水 B、温度 C、光照 D、养分 2、常温下两组相同的种子,一组受到光照,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用纸盒盖住,加少量的水。这个实验设计( )。 A、是科学的 B、是不科学的 C、无法判断 四、作业布置 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记录单。

    10、 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并按要求制订自己的实验计划,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1.21.2 比较种子发芽实验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在本课之前,学生经历过对比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状况的科学实践活动,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他们将基于自己的观察结果进行分享、研讨并最终形成共识。“研讨”是社会性学习的重要载体,是科学探究不可或缺的环节。从认识层面来看,交流与研讨属于不同的层次,“交流”属于浅层次而“研讨”则是围绕

    11、一个核心主题展开的深层次学习活动。在研讨活动中,要求学生能在课前收集信息数据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分析数据,并将数据转化为证据,形成一定的解释。由于每个学生在课前只研究过一种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所以本课学生必须通过认真倾听并充分交流,获取他人的信息,才能有效地思考分析,最终建构起对种子发芽必需条件的新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 1.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2.当实验结

    12、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知道土壤和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5 张班级实验信息统计表、土壤、花盆。 学生准备:绿豆发芽实验装置、实验信息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提问:观察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 (结合学生的汇报,随机出示表格一,教会学生如何整理数据。) 2.谈话:看来大家通过种子发芽实验都有很多的发现,很有必要进行汇总

    13、,整理一下。 3.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出示课题比较种子发芽实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绿豆的发芽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绿豆芽未发芽的原因,为后面顺利研讨打下基础。 二、探索 1.小组内分析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发现,完成实验信息表一。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记录要的实验记录 种子总数 已发芽数 未发芽数 我们的解释 1 号组(有 ) 2 号组(无 ) 2.出示实验数据统计表格,教会学生如何统计数据。 方法:根据选择研究的条件分成 5 个小组,每个小组到黑板上相应条件的记录表处填写数据,教师进行汇总。 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纪录

    14、表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的实验纪录表 共有()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共有()小组参加了这个实验 组号 种子总数 已发芽数 未发芽数 有( ) ( )号小组 ( )号小组 ( )号小组 总计 无( ) ( )号小组 ( )号小组 ( )号小组 总计 我们的解释 三、研讨 1.汇报交流:各个小组轮流汇报分析。 (1)实验结论与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每个小组讲讲自己是怎样用实验数据来解释这个条件的实验结果的。 预设小组汇报情况如下: 研究空气条件的小组汇报结果:有空气的绿豆会发芽,无空气的绿豆不同小组结果不一样,有的小组绿豆发芽了,有的小组绿豆不发芽。 教师分别出示有空气和无空气的实验结果,让同学们推测原因

    15、。 预设:操作不当,有空气进入;选用了自来水,水中有空气。 谈话:看来空气组的数据不能帮助我们得出结论。科学家们经过一系列研究帮助我们得出了结论,我们来看一段阅读资料,看看种子发芽是否需要空气。 教师出示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得出结论。 研究阳光条件的小组汇报情况:有阳光的绿豆会发芽,无阳光的绿豆会发芽; 研究土壤条件的小组汇报情况:有土壤的绿豆会发芽,无土壤的绿豆会发芽; 研究温度条件的小组汇报情况:常温下的绿豆会发芽,低温下的绿豆不会发芽; 研究水分条件的小组汇报情况:有水分的绿豆会发芽,无水分的绿豆不会发芽。 教师引导对学生对有异议的数据进行辨析,推测可能的原因。 预设:种子本身有损坏;学生

    16、操作不当(如加入的水过多,使种子浸泡在水中,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2)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来总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 小结:请学生整理表格,总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不需要哪些条件。 2.请学生观看视频,进一步确认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谈话:我们单凭简单的实验数据和分析还不能得出最终的科学结论,一个科学结论的得出需要通过反复的实验研究,让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关于种子发芽条件的研究。 教师播放视频。 小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不需要哪些条件(土壤、光照)。 教师带领学生修改班级纪录表。 四、拓展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17、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苗的生长。 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 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 2025,最高为 35。 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量的 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 三是充足的氧气。 1.31.3 绿豆苗的生长绿豆苗的生长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多个条件,如阳光、氧气、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等。阳光是植物叶绿体形成的必要条件,也是植物叶绿体内进行光合作用能量的来源:在阳光照射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根吸收

    18、的水分在叶绿体内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其中有机物通过茎中的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处成为植物生长的养分。无机盐主要来自土壤,其种类与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健康状态,不同的植物对阳光、水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在本课中,学生将对绿豆苗生长情况进行观察。在此过程中,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种在土壤中的绿豆苗生长得都一样好。对于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大多数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思考,这也将成为本课教学意义所在。本课将对“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先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绿豆苗生长对环境的需求;接着通过关于其他植物对阳光、水需求的探讨,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环

    19、境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 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 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绿豆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哪些必要条件? 明确: 一定的水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空气 2、聚焦: 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苗的生长需要

    20、阳光吗?光对植物的生长起什么作用?怎样来研究这些问题? 明确: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而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在只改变一种条件的同时,一定要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讲授新课 一、探索与研讨 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1、设计思路 第一,要选择一个研究的问题。 第二,说出预测结果。 第三,实验中改变哪一个条件,哪些条件不变。 第四,用什么方法证明。 2、思考讨论 我们要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 明确: 改变的条件:阳光 不改变的条件:水和温度 3、小组的讨论确定研究方

    21、案,并写出实验计划。 【提示】注意方案内容 研究的问题预测相同条件不同条件实验方法 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阳光的实验计划的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 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 我们的预测 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要改变的条件 光照 不改变的条件 水、温度、空气、土壤、绿豆苗的长势、绿豆苗的数量 实验方法 一盆绿豆苗有阳光照射,另一盆绿豆苗没有阳光照射 4、实验 (1)实验材料:两盆长势一样的绿豆苗、针管、温度计、黑色纸盒 (2)实验步骤 两盆绿豆苗(株数一样)放在同一个地方,其中一盆用黑色纸盒盖住,每次浇同样多的水,坚持天天观察记录。 (3)观察记录 一个星期以后,两个花盆里的绿

    22、豆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绿豆苗生长绿豆苗生长观察记录观察记录 绿豆苗高度 茎、叶的颜色 茎的粗细 我们的解释 阳光下的绿豆苗 高 深绿色 粗壮 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黑暗处的绿豆苗 矮 黄绿色 细长 5、研讨 (1)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光对植物生长起着什么作用? 明确: 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阅读资料:什么是光合作用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2)黑暗中的绿豆苗长得矮小细长,颜色发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明确: 黑暗中的绿豆苗,见不到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是营

    23、养不足造成的。 (3)为了使绿豆苗生长得更好,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制订计划并通过实验来验证? 明确: 为了绿豆苗生长得更好,除了光照条件之外,还应经常浇水,经常松土,及时施肥。可以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4)从绿豆种子发芽后的生长状态可以发现: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生物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相同吗? 明确: 香蕉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子宽大。 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针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 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变成了刺,茎肥厚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同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香蕉

    24、、松树和仙人掌,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 二、合作探究 准备两个一面敞开的纸盒,一个在纸盒左壁挖个圆孔,一个在纸盒右壁挖个圆孔,使光能从圆孔中透入。将两盆绿豆芽或其他植物分别放在两个纸盒正中间,一个星期后,观察两盆植物的生长状况。 明确: 两盆植物为了争取更多的阳光都向着小孔方向生长,说明植物具有向阳性。 三、课堂练习 1、小明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观察到的绿豆芽是黄绿色,细长的茎,根据茎叶的生长情况分析,这盆绿豆苗放置地点为( )。 A.完全黑暗不透光的纸盒里 B.一面光线较好的室内窗边 C.光线均匀的室内 2、豆苗的根会向着有水的方向生长,说明它具有( )。 A.向

    25、光性 B.向水性 C.向地性 3、连一连 针叶 香蕉 沙漠 阔叶 仙人掌 山地 叶刺 松树 雨林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我们意识到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四、作业布置 等绿豆苗再长大一些,将绿豆苗进行分盆或者将绿豆苗移栽到学校的植物园里。 1.1.4.4.蚯蚓的选择蚯蚓的选择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对于动物而言,与植物一样,其生存、生长发育的相关需求都来自周围的环境。该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生物环境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等,非生物环境有阳光、温度、水、空气、土

    26、壤等。其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对此,学生通过日常生活、 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 但较为零散且缺乏足够的依据。 在本课中,学生将通过对比实验,了解蚯蚓生活所需的条件。即在“蚯蚓对光的需求情况”及“蚯蚓对水分的需求情况”两个实验中,学生根据蚯蚓爬行状况判断蚯蚓对环境的选择来了解蚯蚓对环境的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根据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分享、分析研讨而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其他动物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动物的身体结构不同,对环境的需求也不同。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动物需要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

    27、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二)过程与方法: 1.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并学会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设计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 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出示一条蚯蚓。 1、蚯蚓,又称地龙。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明确: 水井旁 家里鸡粪下面 柴草垛底及附近 雨后的路旁 菜园泥土里 2、聚焦 我们在植物园里观察绿豆苗时发现了蚯蚓生活的痕迹。 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这样吗? 对于蚯蚓来说,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28、 讲授新课 一、探索与研讨 1、根据自己的经验推测蚯蚓适宜怎样的生活环境? 经验 推测 蚯蚓生活在地下 喜欢黑暗的环境 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 不喜欢干燥的环境 2、科学讲究证据,推测需要实验来证明。 怎样用实验来证明? 实验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 没改变的又有哪些条件? 3、实验观察 1:蚯蚓对光照的选择 (1)蚯蚓喜欢光照的环境吗?做出自己的预测。 我的预测: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2)需要改变的条件:光照 不需要改变的条件:蚯蚓数量、观察时间、土壤 (3)实验器材 纸盒、黑色染料、刷子、剪刀、蚯蚓、吸水纸 (4)实验方法 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将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

    29、部铺上吸水纸。 将蚯蚓 10 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反复做几次,并记录下我们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 (5)填写“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方案 研究问题 蚯蚓喜欢生活在明亮的还是黑暗的环境里? 预测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 不变条件 蚯蚓数量、观察时间、土壤 改变条件 光照 实验材料 纸盒、蚯、黑色染料、吸水纸剪刀、刷子 实验方法 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将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 将蚯蚓 10 条一组放在盒子内黑暗与明亮的交界处盖好盖子。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反复做几次,并记录

    30、下我们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 (6)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发现: 蚯蚓对蚯蚓对光光照的选择实验记录表照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实验 次数 待在明亮 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 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 一端的蚯蚓数 我们 的解释 1 0 0 10 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里。 2 0 0 10 3 0 0 10 4、实验观察 2: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2)示例 研究问题 蚯蚓喜欢生活在干燥还是湿的环境里? 预测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不变条件 蚯蚓数量、观察时间、光 改变条件 土壤的干湿 实验材料 纸盒、蚯蚓、平土、湿土 实验方法 找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在盒子的

    31、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湿润的,一端铺干燥的。 将坵蚓 10 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 反复做几次,并记录下我们在实验中获得的信息。 (3)5 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发现 蚯蚓对蚯蚓对干干燥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记录表燥潮湿环境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实验 次数 待在干燥土壤 里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 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待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 我们 的解释 1 0 0 10 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里。 2 0 0 10 3 0 0 10 5、讨论:从两个实验中,我们获得怎样的信息? 明确: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知识卡片】 蚯蚓是一种变温动物

    32、,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物的环境中,15-25为最佳温度,土壤的含水量一般在 6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 二、合作探究 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吗? 明确: 天鹅:一是随环境气候变化有迁徙的习性。二是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禽的生活。 青蛙:变温动物随着气温的降低有冬眠的习性。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协调,有保护作用。 企鹅:体形肥大,在南极低温环境下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脂肪积厚,在极夜缺少食物的情况下,能以此维系生命。 狼:夏季换成短毛装,冬季换成长毛装。 蜥蜴:能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三、课堂练习 1、某同学

    33、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几只小动物,他和同学们对这种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他们四处寻找发现这种小动物的数据如下表。根据他们的记录,可知道适宜这种小动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2、连连看 四、作业布置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运用对照实验, 我们知道动物生活向蚯蚓一样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同时,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板书设计 1.51.5 当环境改变了当环境改变了 背景和教学目标背景和教学目标 每一种动物

    34、的生存都需要特殊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阳光、空气、水、食物等。这些条件有的来自非生命环境,有的来自生命环境,并且非生命环境与生命环境之间又会互相影响。由于季节更替,自然界中的非生命环境、生命环境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在此环境中的动物们为了生存,都会做出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如大雁南飞、青蛙冬眠、松鼠提前储存食物以及一些动物换毛等。其本质就是在环境发生变化后,动物们通过这些行为依然能够获得足够其生存所需的条件,从而适应新环境。 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经历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了解青蛙生活环境变化和青蛙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资料阅读分析丹顶鹤的环境变化与丹顶鹤行为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帮

    35、助学生认识到环境改变后,动物会做出反应,以适应新环境。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 科学态度目标 1.在探究活动中,能依据事实独立思考,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分享。 2.表现出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生活环境联系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不同的动物是怎样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的。 教学难点 不同的动物是怎样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春夏秋冬,随着季节的变化,人们有哪些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 明确: 增减衣服 播种与收割 纳凉取暖 放

    36、寒暑假 当环境改变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在不同季节会做不同的事情。 2、猜一猜: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 3、对于青蛙,你知道那些?引导学生了解青蛙的成长历程、生活环境、食物、改变体色、冬眠等知识。 4、聚焦: 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见青蛙吗?它们在做什么? 冬天它们到哪里去了? 青蛙在不同的季节里会有哪些不同的行为? 其他动物在环境改变时又会有哪些行为? 讲授新课 一、探索 1、根据我们对青蛙的了解,你能将下列青蛙的行为图片与环境图片对应起来吗? 2、能说明判断的理由吗?将信息整理成表格。 四季田野记录表四季田野记录表 季节 气候 草木 蝴蝶 青蛙 春 温

    37、暖 发芽 由卵孵化成幼虫 由卵孵化成蝌蚪 夏 炎热 茂盛 幼虫变成蝴蝶 青蛙以蝴蝶为食 秋 凉爽 凋零 蝴蝶逐渐死亡 青蛙吃得胖胖的 冬 寒冷 死亡 蝴蝶死亡 青蛙冬眠 3、分享交流 不同季节,气候怎样变化? 对青蛙的食物会有什么影响? 对青蛙的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为适应环境变化,青蛙会怎么做? 4、讨论 青蛙在不同季节的各种行为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明确: 气候等非生物环境 青蛙食物和周边植物等生物环境 青蛙自身身体特征(变温动物) 5、由于青蛙不断适应环境,使青蛙得以生存下来。 我们周围其他动物又有哪些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呢? 阅读关于丹顶鹤的资料,画出丹顶鹤在环境改变后,适应环境的行为

    38、的句子。 丹顶鹤是有迁徙行为的鸟类,需要洁净而开阔的湿地环境作为栖息地,对湿地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每年春季,丹顶鹤会离开越冬的地方迁往东北的繁殖地。中途,它们还会在合适的地方做短暂的栖息。3 月末 4 月初,当丹顶鹤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它们就会开始配对和筑巢。入秋后,因为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丹顶鹤又要从东北的繁殖地迁飞到温暖的南方越冬。为了保护好丹顶鹤以及它们的生存环境,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明确: 丹顶鹤在天气变冷后,会迁徙到南方去。天气变暖,会重新回到北方。 二、研讨 1、当环境发生改变时,青蛙会做出怎样的反应?青蛙的这种行为是为

    39、了适应哪些环境条件的改变? 明确: 青蛙秋后天气变冷,开始冬眠;春天天气变暖,开始复苏。青蛙的行为变化,是为了适应气候、食物等环境条件的改变。 2、当环境发生改变时,丹顶鹤会做出怎样的反应?丹顶鹤的这种行为是为了适应哪些环境条件的改变? 明确: 丹顶鹤天气变冷,会迁徙到南方去;天气变暖,会重新回到北方。丹顶鹤的行为变化,是为了适应气候、日照、食物等环境条件的改变。 三、合作探究 查阅资料,你还知道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哪些行为? 明确: 天鹅: 随环境、气候变化有迁徙的习性。在深水环境中演化出的喙和蹼,能适应其游 禽的生活。 角马: 旱季植物枯萎,非洲角马大迁徙到水草肥美的地方。 大马哈鱼: 海洋

    40、里大马哈鱼洄游到温度适宜的河流中产卵。 狼、兔子: 会换毛,夏天换上短毛,冬天换上长毛。 四、课堂练习 1、连连看 2、大马哈鱼洄游属于动物的( )行为。 A.夏眠 B.迁徙 C.冬眠 3、下列属于冬眠的动物是( )。 A.燕子 B.青蛙 C.小兔 4、羊在寒冷的季节来临时,为了生存和繁殖,会有( )现象。 A.冬眠 B.迁徙 C.换毛 五、作业布置 如果在野外遇到正在冬眠的动物和迁徙途中“掉队”的鸟,我们该如何帮助它们?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如冬眠、迁徙、回游、换毛等。动物要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保

    41、护环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 板书设计 1.61.6 食物链与食物网食物链与食物网 背景与教学目标背景与教学目标 在自然界中,每一种植物、动物都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其中有机物(营养、能量)的获得就是其中之一。 但植物、 动物对于有机物的获得方式不同: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获得能量,动物则通过进食获得。因此,在自然界中,动物或植物之间都会由于有机物或能量传递的关系,与同一区域内的其他动植物之间形成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构成食物链、食物网。 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在学生的认知中这些环境主要为非生命环境,很少有学生能系统地认识到生物生存也需要生物

    42、环境。 本课就是在此背景下,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某一区域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促使学生认识到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可能就是其他动物或者植物生存所需要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中建立起初步的生物群落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料)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 2.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3.科学态度目标 能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 重点 引领学生通过讨论

    43、、分析,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科学概念。 难点 引领学生在建构食物链概念时要从植物开始,明白箭头指向的含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田野里的绿豆苗越长越大,里面生长着一些有杂草和小动物。在自然环境中,绿豆苗与周围的生物会有什么联系呢? 讲授新课 1、找一找生活在绿豆苗周围的生物有哪些,把它记录下来。 2、有些小动物可能躲在植物丛中,找找有没有被动物吃过的痕迹,推测是什么动物吃过绿豆苗。 3、在绿豆苗丛中发现的动物,哪些会吃绿豆苗,它们又会被谁吃掉。例如, 小结: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 4、按照谁被谁吃的顺序,能用简单的文字和箭头

    44、表示这种关系吗? 【提示】箭头指向吃者明确: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小结: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 5、动物消耗食物是为了而获得能量。在食物链中,能量是怎么传递的吗? 明确: 绿豆苗被蚜虫吃,绿豆苗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蚜虫;蚜虫被瓢虫吃,蚜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瓢虫;瓢虫被蜘蛛吃,瓢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蜘蛛。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绿豆苗圃中的生物和讨论生物间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绿豆苗的生长离不开周围的生物环境,为下一节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做知识储备。讨论“哪些动物会吃绿豆苗?它们又会被谁吃掉?”,既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动物为

    45、生存而吃食其他生物的理解,避免学生对不同动物产生好恶心理。 二、套筒游戏 1、游戏材料:四个大小不同的套筒,从小到大依次贴上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2、游戏要求 将这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用套筒表示出来,并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如果用“文字”和“”表示这四种食物关系,你会怎么表示? 理由是什么? 3、游戏过程 把印有不同生物的纸卷成桶状,做成套筒。 绿豆苗套筒套入到蚜虫套筒,蚜虫的套筒套入瓢虫套筒,瓢虫套筒套入蜘蛛套筒中。这样,一条食物链的套筒就做好了。 4、汇报交流 绿豆苗被蚜虫吃,我们就把绿豆苗套筒套入到蚜虫套筒中。这样,既能表示绿豆苗被蚜虫吃了,又能表示绿豆苗被蚜虫吃了之后,能量流向蚜虫。

    46、蚜虫又被瓢虫吃了,所以蚜虫的套筒套入瓢虫套筒中。蚜虫被瓢虫吃掉后,能量又流向瓢虫。瓢虫又被蜘蛛吃,我们继续把瓢虫套筒套入蜘蛛套筒中。瓢虫被蜘蛛吃掉后能量又流向蜘蛛套筒中。 5、游戏结论 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动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 设计意图 通过本活动,让学生知道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进行能量的流动,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铺垫。 三、食物链的表示 用“文字”和“”表示这四种食物关系(写在磁铁纸上,汇报时黏贴在黑板) 1、方法 1:蜘蛛瓢虫蚜虫绿豆苗 理由:蜘蛛体型最大,瓢虫其次,蚜虫体型最小,绿豆芽是植物。体型大的动物一般比较厉害,会吃比它小的动

    47、物,而蚜虫是吃植物的。 2、方法 2: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 理由:绿豆苗被蚜虫吃,绿豆苗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蚜虫;蚜虫被瓢虫吃,蚜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瓢虫;瓢虫被蜘蛛吃,瓢虫的营养和能量会流向蜘蛛。 3、小结 通过同学们对四种生物的关系描述,可以概括出两种表达式: 谁吃谁:蜘蛛吃瓢虫,瓢虫吃蚜虫,蚜虫吃绿豆苗。记作:蜘蛛瓢虫蚜虫绿豆 谁被谁吃:绿豆苗被蚜虫吃,蚜虫被瓢虫吃,瓢虫被蜘蛛吃。记作:绿豆蚜虫瓢虫蜘蛛 4、讨论:哪一种说法最符合食物关系的本质? 明确: 为了更好地表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科学家们从“营养”流动的角度来描述,就是:绿豆植株中的营养流给了蚜虫,蚜虫的营养流给了瓢虫,瓢虫的营养留

    48、给了蜘蛛。可以用箭头“”表示营养(能量)的流动过程。 记作:绿豆蚜虫瓢虫蜘蛛 5、在绿豆苗生长的地方再找出几条食物链,用套筒游戏与同学交流食物链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 如,落叶被蚯蚓吃,蚯蚓被小鸟吃;小草被蜗牛吃,蜗牛被小鸟吃。 四、食物链的特点 观察套筒游戏中的食物链,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绿豆蚜虫瓢虫蜘蛛 落叶蚯蚓蚯蚓小鸟 小草蜗牛蜗牛小鸟 小结: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开始于植物,流向较凶猛的动物。 五、食物网 1、画食物网 (1)要求:从绿豆苗与周围生物的食物关系找出更多的食物链;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单上用箭头表示绿豆苗与周围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2)温馨提示:如果两种生物间已有箭头

    49、连接,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再画箭头;不清楚的食物关系可参考导学单上的“信息锁定”栏目。 (3)学生活动成果展示,集体修正。 2、交流食物网 小结: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的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食物关系网叫做食物网。 3、讨论 在“食物网”中,如果一种生物数量减少了或者消失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明确: 如果瓢虫数量减少,蚜虫因减少天敌会大量繁殖,绿豆苗会大量减少。以瓢虫为食的动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减少,毕竟它们的食物来源比较多。 六、合作探究:做模拟食物网的游戏 (1)游戏规则 一个小组拿着一个塑料圆环代替某一生物,两名观察者拿着彩线去穿过相关的塑料圆环,表示食物关系,一种颜色

    50、的线代表一条食物链;小组放掉塑料圆环,表示这一生物的减少或灭绝。 (2)游戏步骤 选择班里的 2 名同学作为“生物考察员”,将剩下的同学分成 810 组,每组同学分别扮演一种生物,共同用手握住一个圆环,思考在田野绿豆苗丛中能吃谁,又会被谁吃掉。 生物考察员”将田野食物网里的几条食物链用“线”和“圆环”联结起来,形成“食物网”。 减少一种“生物”的数量或者去掉其中的一种“生物”,观察分析游戏中的“网”会发生什么变化,思考自己扮演的生物会不会受到影响。 (3)游戏视频:播放视频 七、课堂练习 1、能正确表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谚语食物链的是() A.阳光蝉螳螂黄雀 B.树蝉螳螂黄雀 C.蝉螳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春新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全册教案(共28课))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