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广东省封开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08009       资源大小:2.01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广东省封开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1、20222022 年广东省封开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年广东省封开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范围:七年级全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1-2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1953 年春, 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 已发掘出 46 座房屋、 200多个窖穴、6 座陶窑遗址、250 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

    2、1 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20 世纪70 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 2050 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 80 厘米。以上材料证明( ) A. 距今约 5000 年前华夏文明出现 B. 河姆渡人处在旧石器时代 C. 半坡人会制造精美的陶器 D. 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 2. 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A 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 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 C. 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 文

    3、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3.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 “兼爱”“非攻” B. “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 “无为而治” 4.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的原因是( )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5.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

    4、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张骞曾出使西域 B. 班超曾出使大秦 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6. 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商业贸易繁荣 C. 政治清明稳定 D. 中外交流频繁 7. 据 齐民要术 所载北魏时期的 86 个谷类品种中, 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 “免虫”、 “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 A. 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 B. 北方农业生产

    5、水平已超过南方 C. 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D. 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8. 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 城市商业的繁荣 B. 诗歌创作的丰富 C. 社会风气的开放 D. 妇女地位的提高 9. 有学者指出:“隋唐文化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主要指以西域为桥梁、以丝绸之路为要道的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原。”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郑和下西洋 10. 诗歌是生动

    6、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B. C. D. 11. 以下三幅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出( ) A. 中外交流频繁 B. 疆域面积扩大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政治中心南移 12. 据统计,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

    7、外文化交流活跃 B. 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 C.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D. 印刷术的革新和进步 13. “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A. 利润丰厚 B. 规模较大 C. 技术先进 D. 和平交往 14.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A. 接受汉族

    8、文化 B. 发展海外贸易 C. 巩固东南海防 D. 鼓励官员进谏 15. 下图是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叙述。这段话提到了种姓制度的( )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时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种姓制度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A. 背景和内容 B. 内容和影响 C. 背景和危害 D. 影响和危害 16.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数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法律产生重要影响 B. 罗马法有完整的体系 C. 罗

    9、马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 罗马法只适用于古罗马社会 17. 考古学家发现,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堡与宫殿。随着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建筑技术不断进步 B. 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C. 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D. 城市工商业日趋繁荣 18. 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该材料适合用于研究 A. 希腊城邦 B. 西欧封建

    10、庄园 C. 租地农场 D. 西欧封建城市 19. 中世纪欧洲大学,学校的事务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行会来管理,反对外界干涉学校生活。大学有裁判权,在校内设立特别法庭,当学校里的人和外人发生诉讼时,均由大学设立的特别法庭来审理。大学师生均可免除赋税和免服兵役。这说明中世纪的大学 A. 享有高度自治权 B. 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C. 受到基督教会的管辖 D. 是完全独立的行政单位 20.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 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 B. 阿拉伯原有文化被外来文化取代 C.

    11、阿拉伯帝国内江频繁 D. 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21. 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应是( ) A. 西欧庄园 B. 租地农场 C. 手工工场 D. 集体农庄 22. 下图所示为达芬奇绘画作品,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绘画反映了( ) A. 人们追求世俗的精神享受 B. 教会的精神独裁土崩瓦解 C. 新兴资产阶级更加“理性” D.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大发展 23. “在国王的指

    12、令下,他率领五条船的船队出发了。他们穿过大西洋,一年后到达了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水域,他给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经过 100 多个日日夜夜的航行才驶出太平洋,然后继续向西,历时三年,终于返回故乡,但他却永远留在了路上。”材料中的活动( ) 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 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24. 全球通史中写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里的“根源”是指( ) A. 苏格兰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 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 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的独断专权 D. 专制统

    13、治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5. “以年轻的贵族拉斐德为首的法国人士组织志愿军远渡重洋,踊跃地参加美国人民的反英战争,这些法国人回国后,很自然地把美国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理论带到法国。”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法国支援是美国独立的根本原因 B. 美国独立战争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C. 法国大革命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 D. 美国独立是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26. 美国人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 15001990一书中记录英国每年申请专利数变化如下图。与图表中反映的历史事实有主要因果关系的是( ) 1760 年 1766 年 1769年 1783年 1792年 1802年 1824年 1825年 1

    14、2 31 36 64 87 107 180 250 A. 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B. 新航路开辟的推动 C. 工业革命的发展 D. 殖民霸权的确立 27. “亚历山大二世对历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革终于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最大的瓶颈,俄国在 19 世纪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最大的瓶颈”指的是 A. 落后的生产技术 B. 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 C. 落后的农奴制 D. 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 28. “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15、材料旨在说明这场战争 A. 维护了国家统一 B. 改变了政治体制 C. 实现了民族独立 D. 保障了人民权利 29. 根据下表信息,可知 20 世纪初 时间 状况 1870-1910年 全球船的总吨位由 1680 万吨上升到 2620 万吨 1870-1913年 全世界铁路总长度由 21 万公里增加到 110.2万公里 1870-1913年 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 3.2倍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多国同时开展 B.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益制度化 D. 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加大投资力度 30. 下图是英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科学家法拉第捏着鼻子向泰晤士老爹递上一张白卡纸,让他

    16、亲身了解一下泰晤士河水质。该漫画揭示了当时 A. 工业化造成环境污染 B. 城市化导致出行拥挤 C. 现代化加剧温室效应 D. 工业化带来经济繁荣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31 题题 10 分,分,32 题题 15 分,分,33 题题 15 分,共分,共 40分。 )分。 ) 31. 2021年 6 月 10日是我国第 16个文化遗产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首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文学上有大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文学之美) 材料一: 图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图 2 图 3 (科技之美) 材料二: 图 1

    17、图 2 图 3 (娱乐之美) 材料三:餐馆、剧院、酒肆林立,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算命、杂耍、设棋局、演杂技、演木偶戏的各类人等充斥其间。 阿尔伯持 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四: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 “如果让我选择, 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中国作家唐欣则出版了我愿意生活在宋朝 A的大作。 (1)请写出材料一中所述文学作品的体战和作者。 (2)据材料二分别写出图 1、图 2、图 3所代表的完成于宋代的三项发明分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描述的地方最早应该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

    18、学知识,你觉得汤因比、余秋雨、唐欣等人喜欢宋朝的原因有哪些? 32. 主题学习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61 年,一俄国官员面对农民变化时说:人民腰杆挺起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列宁说:臭名远扬的解放是对农民的一场无趾掠夺。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共同评价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为什么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的评价?你如何理解列宁所说的这句话? 材料二:在北方,反对奴隶制的民众组成了 2000 多个废奴社;在南方,奴隶主势力声称实施奴隶制是南方各州的固有权利,如果受到联邦法律的侵犯,蓄奴州有权退出联邦。18611865 年

    19、美国解决了这一问题,美国变成一个真正具有统一主权、统一政治机制的国家。 -(杨积讯论美国之长久存续 )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美国南北双方争论的焦点。后来美国是怎样“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此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问题”解决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大约在 150 年前, (一个)住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在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历史机遇,并最终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3) 根据材料三, 指出当时日本的社会现状。 日本为了“弃旧图新、 迎头赶上”而进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其影

    20、响? (4)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学习主题? 33.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 一是思想的改变, 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 第三是经济的改变。阅读下列有关英国历史的材料,回答问题。 思想与文化 材料一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优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1)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这一核心思想贯穿 于世界近代史上哪一次思想文化运动? 民主与法制 材料二英国无疑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国家,而英国之所以伟大,其渊源就在于 1688 年的革命。对

    21、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在这之后,自从任何一个聪明的和爱国的英国人试图反抗当权的政府以来,已有几代人过去了。在所有诚实的、善于思考的头脑中,有一种随着经验的积累而与日俱增的信念,即影响宪法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法本身内部找到。 麦考莱英国史 (2)材料二中的“宪法”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麦考莱为什么对“1688年革命”和“宪法”给子如此高的赞颂? 经济与科技 材料三下图 (3) 发现“万有引力”这一成就的科学家是谁? 回顾所学知识, 为什么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在工业革命中的广泛使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4)有史学家说“两次工业革命使人们既感受

    22、到从未有过的欢欣鼓舞,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回顾所学知识,人们感受到的“欢欣鼓舞”和体现到的“痛苦”各有哪些? 2022 年广东省封开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年广东省封开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范围:七年级全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1-2单元) 说明:说明:1.全卷共全卷共 6 页,满分为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为分,考试用时为 80 分钟。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转考证号、姓名、试卷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字迹的转考证号、姓名、试卷号、座位号,用号、座位号,用 2B 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铅笔把对应号码的

    23、标号涂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 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6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1953 年春, 西北文物清理队在西安东部浐河东岸的二级阶地上发现了半坡遗址。 已发掘出 46 座房屋、 200多个窖穴、6 座陶窑遗址、250 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 1 万件,还有粟、菜籽遗存。20 世纪70 年代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的大多数探坑中都发现 2050 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

    24、、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最厚处达 80 厘米。以上材料证明( ) A. 距今约 5000 年前华夏文明出现 B. 河姆渡人处在旧石器时代 C. 半坡人会制造精美的陶器 D. 中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流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题干“半坡遗址”,“还有粟、菜籽遗存”,“河姆渡遗址”“发现 2050 厘米厚的稻谷、谷壳、稻叶、茎杆和木屑、苇编交互混杂的堆积层”由此可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已出现了原始农业。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的河姆渡村,D 符合题意;黄帝炎帝时期华夏文明

    25、出现,A 不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陶器,河姆渡处于新石器时期,BC 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C 不合题意,选择答案 D。 2. 下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览中的器物“利簋”图片,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由此可知 A. 文献与文物都不可相信 B. 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 C. 文献记录更具有真实性 D. 文物与文献同时代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利簋”属于文物, 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属于文献。分析题文信息:“利簋”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此记载与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记录相符。从题文信息

    26、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文物与文献可互相参证。故 B 符合题意。A 说法错误,故 A 不符合题意;文物与文献相比,文物更具有真实性。故 C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利簋”和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的出现时间不同,故 D 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识“利簋”属于文物, 尚书牧誓及逸周书世俘属于文献。 3. 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用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 A. “兼爱”“非攻” B. “仁政”治国 C. 提倡法治 D. “无为而治” 【答案】B 【解析】 【分

    27、析】 【详解】由“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得知孟子的这一思想是“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思想;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家墨子的思想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所以答案选 B。 4. 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的原因是( ) A 百家争鸣,焚书坑儒 B. 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C. 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 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朝实行法家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焚书坑儒,压抑儒家;汉武帝提倡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

    28、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故 B 符合题意。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八股取士是在明朝,故 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 B。 5. 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证实( ) A. 张骞曾出使西域 B. 班超曾出使大秦 C. 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 D. 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联系已学知识可知新疆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从这些地方考古发掘汉代的丝织品、钱币和陶器,不仅证实当时丝绸之路的存在,而

    29、且说明当时我国的对外贸易已相当繁荣。故选 C。 6. 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 民族交融加强 B. 商业贸易繁荣 C. 政治清明稳定 D. 中外交流频繁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吕思勉中国通史讲到“一到隋唐时代,而所谓五胡,便已泯然无迹”,意在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加强,致使魏晋南北朝内迁北方少数民族即“五胡”到隋唐时期已经汉化,与汉族无异。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7. 据 齐民要术 所载北魏时期的 86 个谷类品种中, 有

    30、不少已经具有“耐早”、 “免虫”、 “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 ) A. 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 B. 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 C. 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 D. 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可知, 北魏时期的 86 个谷类品种中, 有不少已经具有“耐早”、 “免虫”、 “耐风”和“耐水等特点,还培育出了“早熟”或“晚熟”品种。这说明了当时农作物培育技术达到较高水平,故C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气候寒冷干旱无法培育新品种、北方农业生产水平已超过南方、普遍推广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故 ABD 不合

    31、题意。故此题选 C。 8. 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 城市商业的繁荣 B. 诗歌创作的丰富 C. 社会风气的开放 D. 妇女地位的提高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

    32、。因此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C 项符合题意; AB 项在题干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排除;D 项与题干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 C。 9. 有学者指出:“隋唐文化吸收了外来的文化。主要指以西域为桥梁、以丝绸之路为要道的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文化,不断传入中原。”下列史实符合该观点的是 A. 张骞通西域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郑和下西洋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称三藏法师。为了求取佛经精义,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贞观初年,他从长安出发,途经西域及中亚各国,一路备尝艰辛苦难。玄奘还把自己西行途中的见闻口述下来,由弟子整理成书,

    33、这就是著名的大唐西域记 ,为中印文化发展作出贡献。故 C 符合题意;张骞通西域是在汉朝,与题干中“隋唐”不符合,故 A 不符合题意;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到达时,受到日本朝野热烈欢迎。鉴真在日本除传授佛经外,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与题干中的“西方和印度”不符合,故 B 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是在明朝,与题干中“隋唐”不符合,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0. 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

    34、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黾犹藏万家室”出自唐朝杜甫的诗作忆昔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是李白的诗作,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南宋末年文天祥的诗作,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是明朝戚继光的诗作。顺序正确,故答案选 B。AC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B。 11. 以下三幅图中人口密度的变化反映出( ) A. 中外交流频繁 B. 疆域面

    35、积扩大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政治中心南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图片内容可知,从西汉末年到宋朝末年,人口最大密度从北方逐渐转移到南方,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唐朝中后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C 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中外交流频繁,排除 A 项;疆域面积扩大没有体现图片反映的人口密度的变化,排除 B 项;图片没有体现政治中心南移,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2. 据统计,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引起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外文化交流

    36、的活跃 B. 造纸术的改进和推广 C.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D. 印刷术的革新和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国从西汉、东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直至五代,共出书二万三千多部,二十七万多卷,而宋代出书则达一万一千部,十二万四千多卷,相当于历代出书总数的将近一半。”,分析可知:宋代出书量剧增,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出现宋代出书量剧增的最主要原因是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了书籍的印刷和制作,故选项 D 符合题意;宋代并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活跃的朝代,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与题干时间不符,故选项 B 不符合题意;唐朝比宋代更重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并非

    37、宋代书籍增多的原因,故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D。 13. “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A. 利润丰厚 B. 规模较大 C. 技术先进 D. 和平交往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体现了规模较大的特点,B 项不符合题意;“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

    38、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体现的是技术先进的特点,C 项不符合题意;“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体现的是和平交往的特点,D 项不符合题意;“利润丰厚”题干材料不能体现,A 项符合题意;故选 A。 14. 清政府一些官员认为台湾土地狭小、人口稀少,设立地方政府要靠朝廷供养,浪费粮饷,主张放弃台湾岛。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上述材料表明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 A. 接受汉族文化 B. 发展海外贸易 C. 巩固东南海防 D. 鼓励官员进谏 【答案】C 【解析】 【详解】题干的“大臣施琅劝告康熙帝,没有

    39、台湾,东南沿海不得安宁,虽然边远,其实是沿海要害所在。于是,康熙帝决定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表明台湾是东南沿海要塞,为了巩固东南海防,康熙帝在 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由此可知,清朝设立台湾府的目的是巩固东南海防。故 C 符合题意;接受汉族文化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A 不符合题意;发展海外贸易的说法错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故 B不符合题意;鼓励官员进谏与题干材料无关,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5. 下图是关于古印度种姓制度的叙述。这段话提到了种姓制度的( )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时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

    40、得通婚。种姓制度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A. 背景和内容 B. 内容和影响 C. 背景和危害 D. 影响和危害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属于种姓制度的内容;“种姓制度严重阻碍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属于种姓制度的影响,B 项正确;这段话没有提到种姓制度的背景和危害,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16. 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数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

    41、法律产生重要影响 B. 罗马法有完整的体系 C. 罗马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D. 罗马法只适用于古罗马社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据材料“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数精神地重新出现”可知,材料强调罗马法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重新出现, 结合所学可知,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法律产生重要影响, 是欧洲法学的渊源, A 项正确; 6 世纪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形成完整的体系,材料未涉及,排除 B 项;前 449 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

    42、成文法的起点,与材料无关,排除 C 项;据所学可知, 罗马法是近代欧洲法学的渊源, 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故 D 说法错误, 排除 D 项; 故选 A 项。 17. 考古学家发现,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堡与宫殿。随着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建筑技术不断进步 B. 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 C. 公民意识不断增强 D. 城市工商业日趋繁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古希腊的早期建筑多为城堡与宫殿。随着城邦的兴起,市政广场、露天剧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逐渐增多。”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这些公共空间的增强,可以促进公民之间的

    43、平等,这些公共空间成为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场所增强,城邦公民认同感,公民意识不断增强。C 项正确;“建筑技术不断进步、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城市工商业日趋繁荣”不是题干这一变化的原因,排除 ABD 项。故选 C项。 18. 马克思在封建经济政治概述中写道:“(它)是一个经济实体,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该材料适合用于研究 A. 希腊城邦 B. 西欧封建庄园 C. 租地农场 D. 西欧封建城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从 9 世纪开始,欧洲一

    44、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庄园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它还是一个政治、法律实体,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有自己的司法、行政权力等,B 项正确;希腊城邦与“有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排除 A 项;在租地农场里,租地农场主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农场主与他们之间成为雇佣关系,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排除 C 项;西欧封建城市与“经营农业所需要的各种设施,如农具、牲畜、作坊和仓库;领主本人或其管家管理生产,监督农奴劳动”等描述不符,排

    45、除 D 项。故选 B 项。 19. 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的事务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行会来管理,反对外界干涉学校生活。大学有裁判权,在校内设立特别法庭,当学校里的人和外人发生诉讼时,均由大学设立的特别法庭来审理。大学师生均可免除赋税和免服兵役。这说明中世纪的大学 A. 享有高度自治权 B. 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 C. 受到基督教会的管辖 D. 是完全独立的行政单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的事务由师生组成的行会来管理;大学拥有私发自治权;大学师生均可免除赋税和免服兵役。由此可知,中世纪的大学享有高度自治权,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权力凌驾于国王之上”,排除

    46、 B 项;材料未涉及基督教会,排除 C 项;中世纪的欧洲大学是教育机构,不是行政单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0.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 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 B. 阿拉伯原有文化被外来文化取代 C. 阿拉伯帝国内江频繁 D. 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可知阿拉伯文化糅合了东西方文化,说明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D 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广泛交

    47、流,不能说明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和内讧频繁, 排除 AC 项; 阿拉伯文化是糅合了东西方文化, 而非被外来文化所取代,排除 B 项。故选 D 项。 21. 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应是( ) A. 西欧庄园 B. 租地农场 C. 手工工场 D. 集体农庄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17 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

    48、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B 项正确;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政治和经济单位,排除 A 项;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C项;集体农庄在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22. 下图所示为达芬奇绘画作品,图中女子的衣着、装饰品在当时都十分华丽且考究,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该绘画反映了( ) A. 人们追求世俗的精神享受 B. 教会的精神独裁土崩瓦解 C. 新兴资产阶级更加“理性” D.

    49、 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大发展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 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因此,从题干材料“皮肤也非常光滑,手中抱着的银鼠活灵活现”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人们追求世俗精神的享受,彰显的是人文主义精神,A 项正确;教会精神独裁受到冲击与宗教改革有关,排除 B 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排除 C 项;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处于萌芽状态,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3. “在国王的指令下,他率领五条船的船队出发了。他们穿过大西洋,一年后到达了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水域,他给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经过 100 多个日日夜夜

    50、的航行才驶出太平洋,然后继续向西,历时三年,终于返回故乡,但他却永远留在了路上。”材料中的活动( ) A. 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 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C. 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D. 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穿过大西洋”、“驶出太平洋”、“历时三年”,再结合所学知识,1519 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 3 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 年返回欧洲,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麦哲伦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可知,B 项正确;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揭开了地理大发现的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广东省封开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