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新疆岳普湖县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209216       资源大小:45.27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疆岳普湖县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1、新疆岳普湖县新疆岳普湖县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学年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道德与法律是古代中国国家和社会治理的两种主要手段。在不同历史时期,二者具有不同的理论表达,对这两种手段的运用方式也各有侧重。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德治法治并重逐渐形成传统。当前,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加需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充分发挥法律和道德共同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 德治是对儒家为政以

    2、德、以礼治国的一种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法家思想,强调通过严明法令来维护君主统治和社会秩序。许多学者认为,“商周之变”与“秦汉更替”的治理思想变化,对古代中国德治法治并重模式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商周之变”是德法关系的一次大变革。“商周之变”颠覆了商朝“祖先即为天神”的天命观,把天塑造为具有道德人格的主体,确立了天命靡常、与天同心才能以德配天的观念。以德配天要求从内心检视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欲望,从而符合天道的要求。这就使得“礼”这一德的规范化形式在整个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以德节制罚、以德引导政令的治理理念逐步形成。“秦汉更替”是德法关系的又一次大变革。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3、百家争鸣,秦以专任法治而强,实现大一统。代秦而兴的汉朝,经过数十年思想更迭,逐渐接受儒家“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德主刑辅”治理思想。到隋唐时期,“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唐律疏议 )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日趋成熟。 古代中国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具有鲜明特征。为政以德关乎能否服众,一旦失德,就是有违天命,政令、刑罚就会失去正当性。德治法治并重是一种建立在共同价值取向基础上的秩序追求,即以价值共识、道德教化、礼制规范以及一定的国家强制,实现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的善治秩序。刑罚也是一种维系秩序的重要手段,但在传统价值取向上只是为了“济德礼之穷”,不可以滥用。德治与法治相互补充、相互支撑,

    4、共同维系国家长治久安。 礼法结合、德法共治是中华传统法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德治和法治都认同儒家伦理观念,在内在价值方面具有共同基础。德治法治并重的重要思想,在规范体系和实施体系上都得到充分体现。 德治与法治各有其“典”“则”。“典”是指礼法体系的基本经典、基本法则,确定国家治理的主流价值和主要规范。德治之“典”主要是官方倡导学习的一系列儒家经典,法治之“典”主要是历代的刑书与律典。“则”是各种形态的具体规则,规定行为准则、政务标准等。德治之“则”主要散见于各种礼制、民约与规则之中,法治之“则”主要表现为各种政令、条例、事例和司法成案等。这种“德”“法”各“有典有则”的规范体系是相互衔接、相互渗透

    5、、综合为治的。德治法治并重不仅体现在规范体系的融通上,还体现在实施体系的完备上。古代中国把家庭、家族视为个人人格养成的亲属团体。家被赋予一定的自治权,亲属之间的纠纷有些可以在家的内部自行解决。地方政府负责本区域内律典、政令的实施,以强制力保障秩序安定,同时又注重道德教化作用。国家对大典、大政负责,但也允许乡贤、书院、家族、牙行等团体,以内部章程、规约、自律规则等规范形式实行自治。 新时代法治与德治的内涵和方式与古代有很大差异,但在两者结合方式、规范体系融通、组织实施方面,传统治理经验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摘编自张生从德治法治并重传统中汲取治理智慧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

    6、一项是( ) (3 分) A“以德配天”的观念使商朝“祖先即为天神”的天命观受到颠覆,也为周代形成“明德慎罚”“以德制罚”的理念打下了思想基础。 B德治以价值认同来凝聚共识、感染人心,法治以强制规范整饬秩序、纠正违失。在维系秩序方面,前者是观念,而后者是手段。 C官方倡导学习的儒家经典都是阐释德治义理的经典,包含礼的体系的基本经典与法则,为其他社会规范形式提供基本价值原则。 D当前,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古代德治法治并重的重要思想在规范和实施体系上都值得我们遵照和践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章主体部分探讨了我国古代国家与社会治理模

    7、式中德治法治并重这一重要特征,从历史演变、鲜明特征、规范与实施体系等角度展开论证。 B文章第二段引用唐律疏议中的文字来说明唐代法律主张在治国方面德治和法治相互配合,德治法治并重,以表明这种治理模式的日趋成熟。 C文章在论证德治法治相互融通的规范体系时,既指出德治与法治各自的“典”“则”,又在对比中论证它们彼此的关系,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 D 文章开头提出论述对象, 接着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了古代中国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 结尾点明写作目的。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商周之变”与“秦汉更替”是我国古代治理思想的两次重要变化,它

    8、们标志着古代中国德治法治并重的治理模式的成熟。 B我国一些朝代的州县和乡里设有彰瘅亭和申明亭,由德高望重的乡绅旌表嘉善、申诫顽劣,说明地方政府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C我国古代德治与法治在组织实施方面,既有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又倡导一定范围的自律自治,国家和民间各负其责,提升治理有效性。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这是通过立法推动美德落地生根的有益实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不仅是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必要手段,对工业可持续发展同样意义

    9、重大。 近年来,得益于不断完善的顶层设计和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形成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我国工业节能减碳取得显著成效。2020 年 12 月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显示,2019 年,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8.1%,超过了 2020 年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40%45%的目标,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另一方面,工业减碳尽管成绩显著,但任务依旧十分艰巨。“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偏重、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绿色产品供给不充分、区域工业绿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有关负责人看来,“十四五”期间,围绕碳达峰、

    10、碳中和目标节点,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势在必行。 (摘自韩鑫工业减碳,发展增绿 ,人民日报,2021 年 2 月 1 日) 材料二: 记者:要尽早达峰,关键要把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即碳强度降下来,在这方面我们有什么具体目标? 何建坤:实现碳强度持续大幅下降,一方面要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通过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抑制煤电、钢铁等高耗能重化工业的产能扩张,实现结构节能;同时通过产业技术升级,推广先进节能技术,提高能效,实现技术节能。 另一方面, 要加快发展新能源, 优化能源结构。 我国提出, 到 203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

    11、重达 25%左右。 记者:要实现尽早达峰,我们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何建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作为重要措施,并提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这是当前最为务实的举措,也是最紧迫的任务。“十四五”期间,要强化 GDP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 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 同时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确保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坚决控制煤炭消费。 (摘编自孙秀艳寇江泽瞄准碳中和推动碳达峰人民日报,2021 年 2 月 1 日) 材料三: 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低碳的时代。 在何建坤看来,向世界宣布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12、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他解释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曾指出,全球要实现控制温升不超过 1.5 摄氏度的目标,2050 年要实现二氧化碳的近零排放,其他温室气体深度减排,而中国宣布的碳中和目标就是对全球温升不超过 1.5摄氏度的贡献。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说,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 70%来自于工业生产或生成性排放,30%来自消费性排放,但未来随着工业生产效能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性排放的比重有可能会提高,来自消费端的低碳化需要老百姓改变消费习惯,过低碳生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则表示,以低碳为引领的绿色发展理念,远

    13、不止于能源转型,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金融都是题中之义。 他说,目前我国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准备相对充分,但在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应对还相对分散,缺乏系统化准备。如果从绿色金融等角度来布局能源转型,会给能源低碳化带来新的驱动力。当下,除了气候、环保领域外,应该动员全社会助力低碳。 王一鸣还从另一个角度提供了关于低碳目标的思考。他说, 中国经济复苏需要双轮驱动,一个是数字复苏,另一个是绿色复苏。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如果经济的数字化水平提高了,碳排放会大幅下降,但目前我国关于复苏两翼的协同作用还没有深度关联, 也缺乏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 这都需要尽快启动,以迎接一个

    14、即将到来的低碳社会。 国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主任徐强认为,一个国家的低碳转型,政府要有态度,全社会都要有觉悟,每个公民都要尽义务,才能够实现。 (摘编自刘世昕两个目标彰显低碳转型决心中国驶入减碳快车道中国青年报,2020 年 10 月 12 日) 4下列对工业减碳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构建绿色低碳的工业体系要不断完善顶层设计,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形成的多维度、全覆盖的工业低碳发展体系。 B大力节能,降低能耗强度以及加快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是有效降低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的具体目标。 C为尽早达峰,要强化 GDP 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以此确保

    15、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 D 在全球绿色发展理念导向下, 实现全社会低碳, 绿色应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能源、 消费、 建筑、金融等。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都要求我国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 B只要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就可以达成我国工业节能减碳的目标。 C中国经济复苏需要数字复苏和绿色复苏深度关联,启动具体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 D瞄准碳中和,推动碳达峰,为发展增绿,说明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有大国担当。 6请简要概括材料三的论述层次。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16、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土地上的庄稼 刘立勤 老张人在城里挤来挤去,他的魂却在乡下游荡。 他喜欢乡下长满树木的大山,喜欢那清凌凌的河水,喜欢那撒下一把种子就有一份收获的土地。 乡下多好呀,不说女人在世时的好日子了,就是女人死后的那段日子,他拥有了土地,那段日子也是不错的日子呢。 那段日子里虽是一个人,老张却把那一片冷清的土地种得赤橙黄绿热热闹闹,把一个人的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让人好生羡慕。 进门一把火,出门一把锁,一个人的日子终是有一点儿孤单。儿子孝顺,琢磨给他找一个老伴儿。媒婆子给他介绍了好几个老太太,有的条件真的很好呢,他愣是不答应。后来儿子还亲自给他说媒

    17、,他更是不答应。他想,我可不能给儿子丢脸。老张是个老农民,觉得再婚是件给儿子丢脸的事。 那么老农民的荣耀是什么呢?老张说是种地,种一地的好庄稼。 老张把那冷清的土地种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他不仅不要儿子照料, 卖了粮食蔬菜, 还能补贴儿子的家用。儿子负担重,能帮持一点儿就帮持一点儿吧。谁想一夜之间,老张的土地被征了,老张的房子被征了,孤单的老张不得不挤进城里,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那段日子真是难为了老张。 在乡下,老张喜欢吃大叶子旱烟,在农村老家吃得满屋子生香。可在儿子家,吃得儿媳妇咳嗽,小孙子流泪,老张只好咬着牙把烟戒了。在乡下,老张习惯了端着饭碗进东家去西家,可看见对门严实的铁门,老张也学会了

    18、关紧自家的大门。在乡下,老张喜欢喊上几个人一起吆喝着吃肉喝酒,如今他也学会了一个人一杯一杯地慢慢品尝。 老张努力习惯城里的生活,尽力想做一个城里人,可总有些习惯他改不了。老张不糟蹋粮食,剩下的饭即便坏了,也要热一热自己吃了。老张讲卫生,喜欢到外面的公厕,因为城郊的菜农定期会把公厕的粪便运送到郊外的菜地里,肥了那一片土地。 老张改不了的,还是对土地的热爱。 老张不明白公园平展展的土地为什么不种庄稼,而是种满了草。他就偷偷把自己从农村带来的种子撒在空地上,谁想到遭到园丁的责罚。老张又偷偷地把种子埋在小区的花间,却把保安招进儿子的家。老张有说不尽的委屈,满肚子的不高兴,老张没有说理的地方。 老张闲得

    19、慌,儿子担心他有什么事,想给老张找一点儿事情干。儿子是个小领导了,找件事情真不是难事。可老张说,我是农民,能干什么?就是能种地,你能找一块地让我种我就去。儿子说找什么工作都行,就是不干工作拿一份工资都可以,就是种地办不到。 老张说,我只想种地。 儿子找不来土地,老张自己找了几块地。老张买了几个花盆放在阳台上,再到乡下背回来几袋子土,老张就有了几块地。老张在那几块地里撒上辣椒籽,撒上黄瓜籽,撒上番茄籽,一天几十遍地守着花盆催促种子发芽。种子发了芽,他又催促小芽快快长大。可是土太瘦了,那些小苗瘦弱不堪,跟不上老张的期盼。 老张弄回来一些肥料,那些小苗立马变了样,根儿壮了,叶儿绿了,花儿也红了。老张

    20、计划再弄几盆地呢,谁想那肥料的气味招来了蚊子。蚊子飞进了客厅,飞进了厨房,让人不得安闲。更可气的是那些蚊子不仅喜欢臭气香气,也喜欢女人的内衣,把儿媳妇白色的内衣弄得斑斑点点。儿媳妇虽然没有说什么,但老张羞得恨不能钻进花盆里。 老张的地又没了。老张也曾想回到乡下找一块地,又怕伤了儿子的脸面,只好圪蹴在城里,心思却在遥远的乡下。 后来呢,我就认识了老张。 那时,老张已经忙活起来了。吃饭都没有心思,放下碗就心急火燎跑得不见了踪影,弄得儿子儿媳以为他有了相好的。 其实,老张是找了一个活儿。 老张的活儿就是照料我家旁边的一位瘫痪老人。那老人的事情很多,吃喝拉撒睡,样样都得老张操心,极难伺候,把老张指挥得

    21、忙忙乎乎。老张不怕苦,依然是急急火火地忙。 我问他一月挣多少钱。我知道以前老人的雇工工资都很高,抵得上老张一年种地的收入。 老张说,没有钱。 老张还说,连饭都不管。 我一怔,那你为了啥? 老张愣怔了一下,极不好意思地说,为了地,他家的院子有一块地,我可以种庄稼。 老张还说,只要有地种,让我做啥我都干。 说着,老张把我领到那块地里。那是一块荒芜多年的土地,在老张的照料下,如今是葳蕤茂盛一片葱茏,看在眼里让人满心欢喜。 (选自土地上的庄稼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围绕老张和他热爱的土地展开,娓娓道来,讲述了老张由农村走向城市,又

    22、想方设法回归“土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老张这一代农民的同情。 B“孤单的老张不得不挤进城里”“老张人在城里挤来挤去”,是老张的生活状态,一方面暗示城市住房环境拥挤,另一方面交代了老张不愿在城里居住的心理。 C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写老张在乡下和城市不同的生活状态,突出了老张在乡下生活的惬意和自由,凸显了乡村城市化过程中的矛盾冲突。 D儿子给老张找事情干,什么工作都行,“就是种地办不到”,并非儿子担心老张种地丢人,而是城市化过程中无地可种。 8小说用大量笔墨写老张对土地的“迷恋”,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种迷恋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9 这篇小说选自刘立勤的小小说集 土地上的庄稼 , 但在转载时有的刊

    23、物改为“老张”, 也有的刊物改为“老张的土地”,你认为哪一个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

    24、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

    25、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 贞观君臣论治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B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

    26、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C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D 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 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 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D庶务,指国家的各种政务,后来指朝堂之上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

    27、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的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 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C 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 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 以致下谀上蔽, 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 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 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8、 (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415 小题。 扇上画牡丹 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疑是妲娥月里栽。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首联开篇扣住题目,点明诗人请人在扇上画牡丹的原因:红芳遍地,惹人怜爱。 B颔联表现作画的动态过程,在画家笔下,牡丹叶参差生长,花在风中依次绽放。 C“几曾”“不怕”都是虚词,既写出了画中牡丹的特点,也增添

    29、了诗歌的意趣。 D本诗语言浅近平和,通俗易懂,闲适随性的笔墨之中暗含着对盛世昌隆的赞美。 15为了表现画者的技艺精妙,本诗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借助设问突出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凉,表现了诗人苦闷的心情。 (2) 荀子 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 (3)辛弃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遥想刘裕当年“_,_”的壮烈情景,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景仰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

    30、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始建于公元前 447 年的帕特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城邦守护神雅典娜的最大神殿。相传在雅典建城之初还没有命名之时, 雅典娜凭借一棵橄榄树战胜了波塞冬, 成为雅典城邦的守护神。 这座城市也因此被命名为“雅典”。帕特农神庙被美术史家称之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一直让希腊人魂牵梦萦、令世人引以为荣,千百年来却几经天灾人祸的祸患。虽然 的帕特农神庙现在只留下一座石柱林立的外壳,但仍 。烈日下,直刺苍天的擎天石柱渗透着无法掩饰的威严与沧桑,散发着逼人的悲怆与苍凉。以帕特农神庙为代表的雅典卫城是雅典的象征,是古雅典人政治、宗教、经济和民

    31、主思想的 。 ( ) ,跨越时间的维度,也许你还能看到火炬手高举着燃烧的火种 ,以竞技为主的新一届古奥运会即将开始;欧几里得为创作几何原本而眉头紧锁苦思冥想;盲乐师荷马一边弹奏着利拉米琴一边吟唱伊利亚特或奥德赛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带着弟子在宙斯柱下侃侃而谈政治理念,其中有位名叫柏拉图的学生正侧耳倾听。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沧海桑田 洋洋大观 发祥地 奔走呼号 B沧海桑田 蔚为大观 发源地 奔走相告 C饱经沧桑 蔚为大观 发祥地 奔走相告 D饱经沧桑 洋洋大观 发源地 奔走呼号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如

    32、果希腊璀璨夺目的文明曾令你惊叹过,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的艺术与科学成就曾令你折服过 B如果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的艺术与科学成就曾令你折服过,希腊璀璨夺目的文明曾令你惊叹过 C如果你曾被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的艺术与科学成就折服过,曾为希腊璀璨夺目的文明惊叹过 D如果你曾为希腊璀璨夺目的文明惊叹过,曾被这片土地上创造出的艺术与科学成就折服过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帕特农神庙被美术史家称之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一直让希腊人魂牵梦萦、令世人引以为荣,千百年来却几经天灾人祸。 B帕特农神庙被美术史家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一直让希腊人引以为荣、令世人魂牵梦萦,千百年

    33、来却几经天灾人祸。 C帕特农神庙被美术史家称之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一直让希腊人魂牵梦萦、令世人引以为荣,千百年来却几经天灾人祸的灾难。 D帕特农神庙被美术史家称为“世界美术的王冠”,一直让希腊人引以为荣、令世人魂牵梦萦,千百年来却几经天灾人祸的灾难。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 虽然社交焦虑的体验在成年人中不少见, 。儿童怕生,不敢跟生人说话,也是社交焦虑,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时,有的会哭闹,有的则是一声不吭。那些平时很活跃,但是到了陌生场合,由于紧张而一声不吭的孩子, 就是因为焦虑而出现了选择性缄默症的症状。 焦虑症状对多数孩子来说是

    34、一种生理性的反应,到了一定年龄,自己就能好转, ,顺其自然就好。如果此时家长对孩子的表现过分关注,强迫孩子改变自己的表现, 。 不过,家长可以适时加以引导,告诉孩子不要因为出现焦虑症状而特意回避应该做的事情,非要把症状消除后才正常生活。同时,家长也不能过于紧张,不要因为孩子有了焦虑症状而导致自己也出现焦虑问题。家长的焦虑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且会給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20.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3 个字。(6 分) 21请根据上面材料,就“家长应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社交焦虑”给出三点提醒。要求每句不超过 13 个字。(5 分

    35、) 四、写作(四、写作(60 分)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模范们用行动再次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习近平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一罗曼。罗兰 2021 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隆重举行之后青年时代杂志拟举行“读名言,说英雄”征文比赛,请你根据以上几则名言写一篇征文。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6、;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以德配天的观念使商朝祖先即为天神的天命观受到颠覆”错误, 原文“商周之变颠覆了商朝祖先即为天神的天命观, 把天塑造为具有道德人格的主体,确立了天命靡常、与天同心才能以德配天的观念”可见,颠覆商朝天命观的是“商周之变”而非“以德配天的观念”, 该观念也是在商周之变后确立的。 C.“官方倡导学习的儒家经典都是阐释德治义理的经典”错误, 原文“德治之典主要是官方倡导学习的一系列儒家经典”可见,并非“都是”,而是“主要是”。D.“古代德治法治并重的重要思想在规范和实施体系上都值得我们遵照和

    37、践行”错误,根据原文“在两者结合方式、规范体系融通、组织实施方面,传统治理经验仍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是借鉴而非“遵照和践行”。故选 B。 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C.“又在对比中论证它们彼此的关系”错误,文中只是列举出它们各自的典和则分别是什么,并没有把它们二者进行对比。故选 C。 3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商周之变与秦汉更替标志着古代中国德治法治并重的治理模式的成熟”错误, 原文说“到隋唐时期,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罚为政教之用 ( 唐律疏议 )的德治法治并重模式日趋成熟”,可见,“商周之变”与“秦汉更替”并不能标志治理模式的成熟。

    38、故选 A。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要强化 GDP 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以此确保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理解错误,依据原文“要强化 GDP 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探索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同时要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确保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坚决控制煤炭消费”可知,“要强化 GDP 能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指标”和“确保碳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比不断提高”都是推动碳达峰的具体措施,前者并非后者的条件。故选 C。 5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只要就”应用

    39、不当,过于绝对。依据原文“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 70%来自于工业生产或生成性排放,30%来自消费性排放,但未来随着工业生产效能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性排放的比重有可能会提高”可知,二氧化碳的排放并非完全来自“工业生产”,还有“消费性排放”,如果“消费性排放”降低,并不会带来“我国工业节能减碳的目标”。故选 B。 6中国向世界宣布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 未来需要老百姓改变消费习惯,过低碳生活。 以低碳为引领的绿色发展理念,远不止于能源转型。 其他绿色领域的应对相对分散,缺乏系统化准备。 数字复苏和绿色复苏要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实现国家低碳转型,需要政府、全社会和公

    40、民共同努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三开头点明“我们即将迎来一个低碳的时代”,然后展开论述。 首先,依据原文“在何建坤看来,向世界宣布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可知,文章从“中国向世界宣布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大国担当”的国家层面来论述。 其次,依据原文“但未来随着工业生产效能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性排放的比重有可能会提高,来自消费端的低碳化需要老百姓改变消费习惯,过低碳生活”可知,文章从“未来需老百姓改变消费习惯,过低碳生活”百姓生活层面来论述。 再次,依据原文“以低碳为引领的绿色发展理念,远不

    41、止于能源转型”可知,文章从“绿色发展理念”的角度进行论述。 接着,依据原文“目前我国在能源结构转型方面的准备相对充分,但在绿色消费、绿色金融等其他领域的应对还相对分散,缺乏系统化准备”可知,文章从“其他绿色领域的应对相对分散,缺乏系统化准备”,即应对的不足之处来论述。 然后,依据原文“中国经济复苏需要双轮驱动,一个是数字复苏,另一个是绿色复苏。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撑”可知,要进入“一个低碳的时代”,就要将“数字复苏和绿色复苏要相互关联,相互支撑”。 最后,依据原文“一个国家的低碳转型,政府要有态度,全社会都要有觉悟,每个公民都要尽义务,才能够实现”可知, 文章从“实现国家低碳转型, 需要政府、

    42、 全社会和公民共同努力”, 即国家整体层面来展开论述。 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及艺术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一方面暗示城市住房环境拥挤”不正确, 小说的主旨是表现在乡村城市化的进程中老张对土地的眷恋喜爱之情, 文中并未提及“城市住房环境拥挤”。故选 B。 8公园、小区花丛里种地。阳台花盆里种地。为能种上地,不要工资照顾瘫痪老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 概括重要情节的能力。 老张对土地的“迷恋”在其进城后愈发明显, “老张改不了的, 还是对土地的热爱”在文中起了提示性作用, 根据“老张不明白公园平展展的土地为什么不种庄稼,而是种满了草。他就偷偷把自己从农村带来

    43、的种子撒在空地上,谁想到遭到园丁的责罚。老张又偷偷地把种子埋在小区的花间,却把保安招进儿子的家”,可概括出“在公园、小区花丛里种地”; 根据“老张买了几个花盆放在阳台上,再到乡下背回来几袋子土,老张就有了几块地。老张在那几块地里撒上辣椒籽,撒上黄瓜籽,撒上番茄籽,一天几十遍地守着花盆催促种子发芽”可概括出“在自家阳台花盆里种地”; 根据“老张的活儿就是照料我家旁边的一位瘫痪老人老张不怕苦,依然是急急火火地忙”“ 老张愣怔了一下,极不好意思地说,为了地,他家的院子有一块地,我可以种庄稼”,可以概括出“为种地,免费照顾瘫痪病人”。 9第一种:以“老张”为标题好。“老张”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以“老张”

    44、为题,吸引读者,突出人物形象,凸显他对土地的热爱。 第二种: 以“老张的土地”为标题好, 这是一个偏正短语, “土地”是关键词, 以“土地”为线索, 展开故事情节,更好地表达老张对土地的热爱。 第三种:以“土地上的庄稼”为标题好,“庄稼”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离不开土地,这样更能表达农民对土地的依恋,揭示文章主题。以上三种答案都可以。 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整句话的翻译为: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 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 “遍封皇族子弟为王, 对天下有利吗?

    45、”“强宗室”是“镇天下”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故”表结果的连词,引领下文,“故”前断开,所以排除 A、D;“虽”为连词,经常用于句首,所以在“虽”前面断开,“皆为王”作谓语,主谓间不该断开;“遍封宗子”中“宗子”作宾语,“子”后断开;“于天下利乎”,这是疑问句,承前省略主语“此(这样做)”,独立成句。据以上分析排除 C。故选 B。 11D【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跟军国大事相关的各种急务”错误。 庶务,就是指国家的各种政务。亦指这些事务的经办人员。故选 D。 1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误。 由原文

    46、“安用重法耶”可知, 太宗认为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并非否认严刑峻法的作用,选项概括不准确。故选 B。 13 (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 (2)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人。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恶”,讨厌;“过”,过错;“佞”,谄媚。 【参考译文】 唐高祖显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

    47、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 ,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

    48、朕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徭薄赋,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太宗听说了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政道,张玄素答道:“隋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惧,只知道受命奉行而已,没有敢违抗的。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事,即使能够做到得失相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阿谀奉承所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查其成败而施以刑法或者赏赐,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天

    49、下治理不好呢?太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将他升为侍御史。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 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 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 ”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并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 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

    50、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 1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暗含着对盛世昌隆的赞美”错误,诗歌表达对牡丹的赞美,没有暗含着对盛世昌隆的赞美,过度解读。故选 D。 15 (1)描写牡丹叶“参差长”、花“次第开”的动态生长情境,侧面表现画者的技艺精妙。 (2)扇子闲挂时招引蝴蝶,表现扇中牡丹画得栩栩如生;频频摇动不怕落一身的灰尘,表现作者对扇子的喜爱,这都从侧面烘托画者的技艺精妙。 (3)扇中的牡丹就像生长在天上的花一样,表达对所画牡丹的赞美之情,侧面烘托画者的


    注意事项

    本文(新疆岳普湖县2021-2022学年度高二下第一次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