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后提能练习(含答案)

    • 资源ID:209833       资源大小:81.0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后提能练习(含答案)

    1、第第 15 课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学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2020 安徽蚌埠学考模拟)列宁曾指出:“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不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只去完成一些比较轻易的任务,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这一认识是因为(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采取计划经济模式 C收取固定粮食税 D实施农业集体化 【答案】A 【解析】根据“列宁”“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势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 A 项符合题意;计划经济模式是斯大林统治时期才开始实行的,排除 B 项;收取

    2、固定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是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排除 C 项; 实施农业集体化是在斯大林统治时期, 排除 D 项。 2 (2020 湖北黄冈学考模拟)1921 年,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列宁对到访的美国商人阿曼德 哈默说:“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为了“发掘经济潜能”,苏俄( ) A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答案】C 【解析】苏俄在 1921 年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该政策通过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等发展经济,故 C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 19181920 年实施的,排除 A 项;

    3、B、D 两项是斯大林统治时期的措施,排除。 3 列宁谈到新经济政策时曾说过:“后退一步是为了前进两步。”列宁认为( )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倒退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 C俄国要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必须先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政策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后退一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恢复部分资本主义,采取间接过渡的方式建立社会主义,故 C 项正确;A、D 两项说法错误,均排除;材料说的是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无关,排除 B 项。 4(2020 浙江台州学考模拟)列宁主张“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

    4、”。这一观点在苏俄(联)的建设实践中表现为 (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征收粮食税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向资本家租让部分厂矿企业 【答案】D 【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即苏俄(联)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 森林、 油田等, 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故选 D 项。 5某一时期,苏联的股份制公司从 2 个逐年增加至 191 个。其中 64 个为合营股份公司,34 个是私营公司,61 个国营股份公司,2 个是合作社股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股金为 343 亿卢布,其中国有股为 145亿卢布。据此推断,这一时期最可能是( ) A1

    5、9181921 年 B19221925 年 C19351937 年 D19541960 年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此时具有较多的股份制公司,其中不乏私营公司,可推断这是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属于新经济政策时期,故 B 项正确。 6.19291941 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 9 000 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 2 752 个,拖拉机站 7 064个,新建铁路 13 412 千米,新增邮电企业 3.6 万个。苏联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计划体制的实施 B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C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 D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 【答案】A 【解析】19291941 年正

    6、是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时期,因此这些成就的取得都得益于苏联模式,即计划体制的实施,故 A 项正确。 7(2020 安徽蚌埠学测模拟)“我们国家(苏联)的经济结构相当沉重,机器制造业和国防综合体占整个生产规模的 75%,而日用消费品占 25%。”材料主要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 A以工业化为主导 B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C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D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答案】B 【解析】从两个数字对比来看,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而轻工业发展缓慢,故选 B 项。 8.1925 年 12 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

    7、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 ( ) 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 B进行农业集体化 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 D实行实物分配制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苏联准备进行农业集体化,故选 B 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列宁而言,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只是一次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25 年, 苏联恢复国民经济后, 进入了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 即从 1926 年到 1940 年。这个时期,苏联一方面加强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进行社会主义

    8、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世界全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表现和特点。 【答案】(1)“新”的表现:适当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 (2)表现: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 特点:经济方面所有制形式为单一公有制, 管理体制为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 【选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2020 安徽蚌埠一模)下面为某学者所绘的一战期间俄国国内时局示意图 。 对上图解读全面的是( ) A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是短暂的 B十月

    9、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C俄国国内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D沙皇改革催生俄国民主革命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不难看出,一战期间俄国国内以沙皇为首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彼此之间矛盾重重、错综复杂,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没有提及两个政权并存局面,排除 A 项;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其爆发具有历史必然性而非偶然性,排除 B 项;沙皇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俄国民主革命,但这并不是对材料信息的全面解读,排除 D 项。 2.1919 年 3 月,苏俄政府颁布了关于消费公社的法令,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

    10、品。该规定( ) A提高了苏俄的公有化程度 B有助于巩固十月革命成果 C激发了工农的生产积极性 D促进了苏俄社会公平 【答案】B 【解析】材料“规定一切非农业人口都必须加入消费合作社,由合作社分配站按照工种定量配售食品及日用品”反映了苏俄加强对社会物资的控制,体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主要是为了巩固十月革命成果,B 项符合题意;A、D 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 C 项。 3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列宁立即想到把推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打算付诸实施。1921 年 4 月,列宁提出了关于租让制的十条原则,随后,苏维埃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吸引外资及

    11、外国技术力量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重振国家,不再管理全部工业企业。这表明( ) A减少国家干预是恢复经济的必要手段 B列宁结合国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遭到全面否定 D资本主义制度更适合当时生产力发展 【答案】B 【解析】材料“苏维埃政府陆续出台关于吸引外资及外国技术力量的一系列法律法规,重振国家,不再管理全部工业企业”体现的是列宁结合国情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故 B 项符合题意。 4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图全部由国家主持。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该政策

    12、属于( ) A斯大林模式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可以判断是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选 D 项。 5列宁指出:“仅靠摧毁资本主义,还不能填饱肚子,必须取得资本主义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基于这种认识,苏维埃政府(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采取新经济政策 C加速农业集体化 D提出工业化方针 【答案】B 【解析】从材料“必须取得资本主义留下来的全部文化,并且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可以看出,列宁认为应该借资本主义经济因素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列宁鉴于此认识采取了新经

    13、济政策,故 B 项正确。 6斯大林执政后提出:“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 50 到 100 年,如果我们这样继续下去,我们将会失败。”建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他开始( ) A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 C给国营企业一定的自主权 D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认为苏联比先进国家落后,主要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落后,为此,斯大林制定了两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 D 项符合题意。 7.20 世纪 30 年代,西方人士纷纷前往苏联取经,美国一名记者从苏联回国后告诉国人:“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它”是指苏联的( ) A农业集体化道路

    14、 B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社会主义制度 D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的做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20 世纪 30 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经济危机爆发是由于美国经济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的盲目扩大与人民实际购买力降低之间的矛盾加剧,美国可以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做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 D 项正确。 8.1930 年,时任苏维埃外交官的亚历山大 巴米尔纳在国外待了四年后回到苏联,他震惊于首都的经济困境:“几乎找不到还在营业的商店,罕见的陈列橱窗里弥漫着萧条的气候。什么都短缺,尤其是肥皂、靴子、蔬菜、肉类、黄油、脂肪类食品。”这反映出当时的苏联经济( ) A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15、机的波及 B呈现模式僵化与衰退的景象 C取消自由贸易导致生活水平的骤降 D行政干预过多导致弊端显现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0 年苏联模式逐渐形成,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导致民生萧条,故 D 项符合题意;苏联的计划经济跟世界市场联系很少,受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不大,排除 A 项;苏联模式僵化与衰退是到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才出现,排除 B 项;取消自由贸易是 1918年开始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除 C 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

    16、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 即年薪 6 000 法郎; 等等。 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

    17、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 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有哪些主要的进步。 【答案】(1)相同点: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2)主要进步: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 【解析】(1)将材料一中的政权建设、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材料二中相关规定进行对比,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相同点。 (2)将材料一和材料二进行比较,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注意事项

    本文(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课后提能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O****)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