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达标测评卷阶段达标测评卷( (一一) ) (第一课、第二课)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型时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有人说是“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是历史的倒退。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奴隶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是历史的进步 私有制的出现使奴隶主完全占有了生产资料和奴隶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因此不是一个理想社会 原始社会没有压迫和剥削,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型时期, 禅让制被王位
2、世袭制所取代,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因此不是一个理想社会,奴隶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正确; 奴隶主完全占有了生产资料和奴隶说明不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错误;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压迫和剥削,但生产力水平低下,并不是人们向往的一种生活,错误。故选 A。 2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 ) A生产工具变为私有财产 B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C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D牲畜变成私有财产 【答案】B 【解析】土地开始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已经在社会上确立起来,B 正确;生产工具变为私有财产,推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牲畜变成私有财产,都不是私有制确立的标志,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
3、除。故选 B。 3下列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生产社会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生产社会化缩小了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生产社会化,是指生产过程本身的社会化,即由分散的小生产者转化为大规模社会生产的过程。 生产社会化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 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错误;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
4、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符合题意;生产社会化扩大了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错误。故选 C。 4 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 是在“公平交易”的掩盖下, 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 ) A全部劳动产品 B部分劳动产品 C剩余价值 D一部分剩余价值 【答案】C 【解析】资本家占有产品的多少不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占有剩余价值才是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 A、 B 不符合题意; 资本主义剥削工人的秘密, 是在“公平交易”的掩盖下,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C 正确;资本家占有全部的剩余价值,D 错误。故选 C。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 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原因在于共产党宣言( ) A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C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 D预见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 【答案】A 【解析】 共产党宣言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A 正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B 错误; 共产党宣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C 错误;共产党宣言发表于 1848 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
6、于 18 世纪后半期,D 错误。故选 A。 6“北方吹来十月的风,警醒我们苦弟兄。无产阶级快起来,联合农民去进攻。”上述歌词直接体现的历史现象是( )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五四爱国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第一次国共合作 【答案】A 【解析】1917 年的俄国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以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由材料“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可知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A 符合题意;五四爱国运动爆发于 1919 年,没有联合农民,排除 B;中国共产党诞生于 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刚开始坚持城市中心论
7、,忽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排除 C;第一次国共合作始于 1924 年,和马克思主义传播没有直接联系,排除 D。故选 A。 7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B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法宝 D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道路 【答案】B 【解析】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
8、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B 符合题意;A 不是中国革命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排除;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法宝,是中国革命成功的经验, 也是革命成功的保证, 但它们都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实践中,C 没有 B 全面,排除;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这条道路正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逐步探索出一条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实行武装割据, 然后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D 说法不准确,排除。故选 B。 8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
9、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族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其目的分别在于( ) A攘外必先安内 B攘外安内并举 C打扫屋子再请客 D先求独立,再求解放 【答案】D 【解析】建立独立的民族主义社会的过程强调反帝,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强调反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故选 D。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下列对“新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 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 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A B C D 【答案】D 【解析】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
10、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错误,正确。故选 D。 10社会主义建立后,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这是崭新的历史课题, 并没有现成的答案 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 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照搬苏联经验,走前人走过的路 A B C D 【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建立后,在中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正确;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
11、借鉴苏联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的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确;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错误;“照搬苏联经验,走前人走过的路”说法错误,排除。故选 A。 111953 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谈到:“总路线也可以说就是解决所有制的问题。国有制扩大国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私人所有制有两种,劳动人民的和资产阶级的,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国营(经过公私合营,统一于社会主义),这才能提高生产力,完成国家工业化。”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毛泽东意在强调( ) 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 D总路线就是巩
12、固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 【解析】毛泽东的讲话说明毛泽东意在强调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A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 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是通过扩大国有制完成国家工业化,C 不符合题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 错误。故选 A。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这一飞跃的根本原因
13、是( ) A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邓小平理论的指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答案】A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现这一飞跃的根本原因是毛泽东思想的指引, A 符合题意;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指明了方向,B 与题意不符;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C 与题意不符;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D 与题意不符。 故选 A。 131892 年,张弼士投资 300 万两白银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酿酒公司。社会主义改
14、造完成后, 张裕酿酒公司成了一家国营企业。 改造前后, 张裕酿酒公司发生的显著变化有( ) 实现了葡萄酒的生产现代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 企业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A B C D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在 1956 年底,那时张裕酿酒公司不可能实现生产现代化, 不符合题意; 依题意, 改造前后, 张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同时因为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化,企业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符合题意;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夸大了张裕酿酒公司发生的变化,错误。故选 C。 141952 年下半年至 1956 年,仅仅用了 4 年时间,我国就完成了
1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原因在于( ) 国营经济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国家完成了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个体农业经济为适应新形势,需要组织起来 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 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别从国营经济、个体农业经济角度说明了社会主义改造得以完成的原因;不符合题干设问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不选;国际形势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造,但不等于说国际社会希望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转变,错误。故选 A。 15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这件大事是( )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新
16、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 【答案】 A 【解析】 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A 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立,都不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B、C、D 均错误。故选 A。 16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的间接计划和对私营、 手工业、 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 A有利于我国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B确立了经济发展
17、领域的“中国模式” C体现了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失当一面 D借鉴了西方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的信息,在 1956 年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党和国家制定的相应政策也随之变化,这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A 正确;中国发展模式是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与材料的计划模式不符,B 排除;C 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C;材料中的计划与西方的垄断不是一个概念,排除 D。故选 A。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地主制经济以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典型。 中国的封建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有的是由自
18、己经营,采取剥削僮奴或剥削雇工的形式;而主要是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依附农在历代有私属徒、部曲、佃仆等类型;佃农在历代有佃客、庄户、田客、佃户等别称。唐宋以后,分租给佃农的形式逐渐排斥和代替依附农形式,成为地主制经营中的典型形式。 材料二 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中, 奴隶主集中占有土地和奴隶, 是凉山奴隶制剥削的主要形式。占凉山总户数 5%左右的奴隶主,却占当地 70%以上的土地、牲畜和生产工具等生产资料。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无偿劳役,是奴隶主的主要剥削手段,奴隶都要自备耕牛、农具为奴隶主进行耕种,同时全年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时间,还要为奴隶主服劳役。
19、有人说“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 在剥削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但阶级剥削和压迫依然存在,社会历史并没有进步”。结合材料,运用“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答案】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2 分)在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阶级缴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3 分)可见,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在剥削方式上发生了变化,但阶级剥削和
20、压迫依然存在,因此该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 分)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的进步,因此,上述观点认为“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演变,社会历史并没有进步”是错误的。(4 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英国莫尔发表的乌托邦一书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中的悲惨景象, 同时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 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 包括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在内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批判资本主义制度,论证未来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对未来社会提出一些积极主张和有价值的猜测。但是,他们都没有找到实现社会理想
21、的正确道路和社会力量。1883 年 3 月 17 日,恩格斯在 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中指出,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 艺术以至宗教观念, 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而, 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
22、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1)根据材料,阐述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贡献和局限性。(10 分) (2)据材料,说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为什么能够使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4 分) 【答案】(1)历史贡献: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5 分)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反对阶级斗争, 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 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5 分) (2)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4 分) 19阅读材料,完成
23、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一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国内政治局势急剧逆转,原来生机勃勃的中国南部一片腥风血雨。但是,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 被征服、 被杀绝。 他们从地下爬起来, 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又继续战斗了。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他的遗愿, 同一切忠于他的事业的人们共同努力、继续奋斗。经过 20 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人民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启
24、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1)在严峻的生死考验面前,在革命前途仿佛已变得十分黯淡的时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续战斗”,开辟了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3 分)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9 分) 【答案】(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3 分)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终结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欺凌中国人民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
25、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3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从此站立起来了,从此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3 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从 1951 年 12 月开始, 党中央颁发了一系列的决议, 规定了我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到 1956 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在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阶段后基本完成,全国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 96.3%。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3 年 11 月开始至 1956 年底结束,全国 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
26、。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 1954 年至 1956 年底全面进行。党对之采取“和平赎买”的政策,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逐步将其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而且将所有制改造与人的改造相结合,努力使剥削者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我国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极大地促进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日报 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哪一大事件? 结合材料回答其历史意义。 【答案】 材料反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国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即“三大改造”
27、。 (2 分)历史意义: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3 分)极大地刺激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 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3 分)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3 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