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总结

    • 资源ID:210093       资源大小:2.99M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总结

    1、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知识点梳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知识点总结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1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 -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4 -第三节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8 -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 13 -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3 -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 17 -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22 -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26 -第3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29 -第一节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9 -第二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32 -第三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35 -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39 -第4章保障国家安

    2、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42 -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 42 -第二、三节国家战略与政策国际合作- 45 -第1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一、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1含义: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服务功能的主要类型(1)供给服务:主要是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自然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3)文化服务:指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精神享

    3、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4)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并通过这些服务间接为人类提供服务。特别提醒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支撑服务是其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平时所说的保护生态环境,实质上是维护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二、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1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允许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2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类型202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

    4、环境部发布公告,为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做到“开门”修法,编规划,面向全社会征集关于编制“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意见建议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条例的意见建议,呼吁全体公民积极建言献策。主要类型内容实例供给服务为人类提供自然资源,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开采煤炭、油气资源,修建港口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化解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植被的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水土保持作用文化服务通过美丽的自然景观,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桂林山水甲天下、大漠风光支撑服务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其主要作

    5、用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森林、湿地生态系统,肥沃的土壤环境正确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既是一个绿 水 青 山的生态屏障,更是一个金 山 银 山的财富宝库;内蒙古森工集团既是绿水青山的忠诚守护者,又是金 山银 山的高效创造者。2020年8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首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成果发布。该评估以2018年为核算基准年,结果显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每年6 160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为5 298.82亿元,湿地生态系统为860.92亿元翔实的数据生动诠释了“绿 水青 山就是金 山银 山”的理念。1正确认

    6、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辩证关系表现内容实质人类与环境的对立性人类与环境相互排斥人类以主观需求、主观认识评价环境,力求排斥环境中不合需要的方面;环境则以客观属性排斥人类违背规律的改造活动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对立人类与环境的统一性人类与环境相互依存人类的生存发展一刻也离不开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也离不开人类的建设与保护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的统一人类与环境相互转化人类个体通过新陈代谢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人类种群通过个体的生生死死,在生生不息的繁衍中实现着与环境的相互转化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模式图(1)箭头表示人类从自然环

    7、境中获取自然资源,获取供给服务,不能超出其供给能力。(2)箭头表示人类向自然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不能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3)箭头表示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各种服务。(4)箭头表示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提供支撑服务。第二节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一、自然资源及其属性1概念: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2分类3成为自然资源的条件(1)能满足某一时期人类社会的需求。(2)需要人类具备相应的开发利用能力。4自然资源的属性(1)自然属性: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空间分布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2)社会属性:人类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受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水平

    8、的影响。特别提醒我们平时所说的能源资源,既包括非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二、自然资源的数量特征1特征:数量是有限的,具有稀缺性。2原因(1)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环境能提供的自然资源有一定的数量限制。(2)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类能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的自然资源数量更为有限。3利用要求:人类能够从自然环境中获取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特别提醒许多可再生资源的数量和更新能力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存在极限,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对其造成破坏,使其转变为非可再生资源。三、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1总体特征:质量有优劣高低之分。2

    9、衡量标准3利用表现(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有差别。(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四、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1表现2影响(1)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2)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自然资源及其属性俄罗斯天然气资源及其丰富,其天然气产量居世界首位,是国际天然气市场最重要的出口国,素有“天然气王国”之美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成为俄欧之间能源合作的物质基础,加之地理位置邻近,更使双方之间的能源合作具有得

    10、天独厚的优势。欧洲西部的一些国家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比例过高,对俄罗斯的依赖太大,不利于能源安全,国家应加强对国内能源的开发,如煤和核能,还应开发风能、太阳能、水利、生物能和地热等能源。1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的方法判断某种资源是否属于自然资源,就要看:是否直接从自然界获得;能否用于生产和生活。凡是既符合,又能满足的物质或能量,就是自然资源。只符合其中任何一条的,则不属于自然资源。2自然资源的属性不同的自然资源具有的属性不同,其开发利用的要求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属性含义开发利用要求有限性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珍惜、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整体性相互联系

    11、、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统筹兼顾,综合利用地域性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域规律多用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综合利用社会性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把自然资源加工成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利用江西赣州素有“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的美誉,全球每年70%的中重稀土、60%的黑钨都产自这里,并已形成从地质勘探、矿山采选、冶炼加工、产品应用到检测检验、研发设计的稀土和钨完整产业链,是国内最大的稀土、钨产品加工基地,已成为国家钨和稀土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赣州稀土市场现在主要在国内,

    12、从稀土的开采到稀土分离再到稀土的冶炼到最后的深加工及应用(主要用于稀土永磁电机、节能灯具、汽车尾气净化器、陶瓷材料、抛光材料等)形成一条产业链;还有一小部分稀土出口到法国、日本、美国等。1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主要影响数量的有限性、稀缺性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自然环境供给的自然资源数量有限;人类在一定的认识水平和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条件下能够获取的资源数量有限要求人类获取自然资源的数量不能突破自然环境供给资源的极限。应通过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弥补资源稀缺带来的限制质量的优劣不同的自然资源的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同,但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自然资源只有达到某一质量标准,才能被人类利用影响

    13、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同时也会影响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的不同的用途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不同种类的自然资源遵循不同的分布规律,总是表现为某些地方某类资源分布较多,而有些地方则分布贫乏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导致了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2.不同历史时期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对自然资源依赖度大较大减弱起主要作用的资源气候、水、土壤、生物矿产资源后天性资源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形成和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矿产资源的储存状况、交通运输的便利

    14、程度,是影响生产力布局的重要因素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上升,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减小,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举例地形平坦、气候温暖、水源丰沛、土壤肥沃的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都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以大庆等为代表的石油工业城市,以鞍山等为代表的钢铁工业城市,以金昌等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工业城市,都靠近矿产资源富集的地区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工业主要分布在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一、环境问题的产生1自然系统(1)特点: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

    15、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2)对人类的要求: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环境问题的产生(1)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产生环境问题。(2)主要表现: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3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1)人口数量: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增加。(2)人均资源消费量: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3)技术水平:技

    16、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可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特别提醒人均资源消费量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均资源消费量越大,反之则越小。二、环境问题的危害1使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受到损害。(1)供给服务功能下降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2)调节服务功能失常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3)文化服务功能降低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环境问题的产生2020年8月21日至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广州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

    17、州共同举办“2020全国城市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与水环境生态修复论坛”,论坛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保水环境生态修复”为主题,邀请了相关部委领导及行业专家、业主单位、工程公司、技术设备企业到场对接交流。一、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表现1自然原因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指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泥石流、台风、海啸、寒潮、水旱等自然界固有的自然灾害。2人为原因环境问题的产生,人为原因更为重要,具体表现为以下矛盾冲突。原因的性质矛盾冲突表现根本原因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地球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需求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构成了人口和

    18、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直接原因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不少地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伦理道德原因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自身利益的态度,对污染物不先行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使污染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不负责的行为,最终会影

    19、响大众的利益指点迷津分析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一定要抓住关键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的。在人类与环境的矛盾冲突中,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原因,而近代经济发展中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是当代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3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如下表所示:表现成因资源短缺人口总量和人均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与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环境污染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

    20、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其中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与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每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二、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1人口数量2人均资源消费量3技术水平环境问题的危害与治理黄土高原曾经是林草茂密的地区,但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加上植被遭破坏和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造成了目前千

    21、沟万壑的地表形态。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几乎是不可能的。1环境问题的危害危害主要表现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供给服务功能下降,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调节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文化服务功能降低,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环境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些污染物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发展2.解决环境问题基本思想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内涵地位目标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经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强调发展不仅要

    22、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2)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传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发展目标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以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增长方式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消费模式提倡高消费提倡适度消费文明标准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时间尺度当代人的最大要求强调代际公平空间尺度从区域利益出发,

    23、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发展方式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第2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一、资源安全问题1资源安全(1)含义: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供给能够得到满足的状态或能力。(2)认定条件:资源的供给不低于各种用途所需的最低数量和质量要求,且是稳定、及时和经济的。资源的开发和使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功能。2资源安全问题(1)产生:因资源供给量少于资源需求量而造成的资源短缺超过某个限度,影响生产、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引发灾难性的后果。(2)实质: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失衡。(3)影响因素:资

    24、源禀赋: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资源消费需求:与人口增长、消费水平提高等有关。二、资源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1资源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1)资源安全的分类(2)战略资源概念:指事关国计民生、社会发展全局和经济安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具有稀缺性且无可替代。地位: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2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特别提醒我们平时所说的战略资源主要是指淡水、土地、石油、铁矿、稀土等,即包括可再生资源,也包括非可再生资源。

    25、三、保障资源安全1对策: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经济和政策措施,调节资源供给与消费需求之间的平衡。2保障资源供给的对策3资源消费方面的对策(1)目标:通过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来降低资源需求。(2)实现基础:高度依赖于技术、管理水平和消费观念的进步。4维持资源安全应避免衍生其他安全问题(1)权衡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自然环境及其可持续供给资源的能力。(2)权衡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关系,不能危害其他国家或区域的资源安全。资源安全问题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2020年5月26日,受业主委托,浙江招标网发布淳安县特别生态功能区水权交易可行性研究中标结果。所谓水权,就是水资源的使用权,即在一

    26、定期限内所拥有的水资源使用、转让、收益等权利。这种改革试点,可以盘活“沉睡”水资源并将其推向市场。1资源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分类产生原因主要表现资源禀赋问题受制于资源的有限性和地域性,表现为因资源供给数量达到极限或不稳定造成的资源绝对短缺可开采非可再生资源减少乃至枯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超过其最大更新能力资源波动幅度超过安全范围资源生产与供给能力问题资源开发、购买、调配受技术、经济和社会等条件制约,表现为技术不足或经济、社会成本过高资源开发技术和经济能力不足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的技术风险和区域冲突资源贸易的市场、经济和运输风险资源消费需求问题受人类对资源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需求影响,表现为因资源的需求量超

    27、过资源供给能力而造成的资源相对短缺人口增长造成的短缺消费水平提高造成的短缺消费质量标准提高造成的短缺2资源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影响表现典例战略资源严重短缺,能够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太平洋岛国瑙鲁曾因向全球出售磷酸盐矿而一度经济繁荣,后随资源枯竭而陷入贫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中东地区的众多国家围绕约旦河水资源的争夺而进行多次区域战争如何保障资源安全稀土被称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我们身边的很多物品手机、自行车、汽车、空调以及诸多尖端科技领域,都离不开稀土的应用。目前,全球约90%的稀土产品仍然来自

    28、中国。据统计,我国稀土储量仅剩2 700万吨,在世界总储量中占比由过去的70%以上下降至目前的30%。按现有生产速度,我国的中、重类稀土储备仅能维持15至20年,未来极可能需要进口。主要途径具体对策典例增加资源供给和保障能力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开发替代资源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替代常规能源增加区外资源调配与贸易我国修建中缅油气管道,进口石油、天然气有效管控战略资源制定相应政策,限制稀土资源出口节约和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我国目前大力推广循环经济使用效益最大化工业生产中废水治理后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效规避各种风险大力宣传,增强公民的节约意识规避衍生其他安

    29、全问题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行为在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平开发利用我国与相邻国家在有争议地区采用“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策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分析思路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地区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短缺问题,解决措施需要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所谓“开源”,即增加资源供应来源,可以是同种资源,通过加大勘探开发而增加产量;也可以是其他资源,如煤炭供应紧张,可以增加石油供应,火电供应不足,可以发展风电、核电等。所谓“节流”,即节约,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节流一方面是从生产中进行,通过提高生产技术,改善生产方式等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损耗;另一方面是从生活中进行,每个人都应

    30、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一滴水,随手关灯等。第二节中国的能源安全一、中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安全问题是我们面临的挑战(1)化石能源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提供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85%以上的能量。(2)化石能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其供应的紧张程度日趋增加。(3)化石能源消费带来了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等严重环境问题。2我国能源供需特点(1)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大、增长快。(2)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3)油气资源相对短缺。(4)能源供给与消费空间配置错位。图表点拨教材第30页图2.13,从该图可看出:(1)世界上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2)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主要是因为

    31、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而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较少。(3)与世界相比,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水电所占比重较高,反映了我国水能丰富的特点。特别提醒我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配置错位,而导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建设不但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也会对工程沿线的生态造成不利影响,都会影响到我国的国家安全。二、石油供需与我国能源安全1我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以煤为主自给,以引进油、气为重心。2我国石油的供需变化发展历程供需特点20世纪上半叶“中国贫油论”盛行,我国的石油和石油产品主要依赖进口20世纪60年代由于大庆油田等大油田的开发,在1964年实现了石油基本自给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成为自给有余的净出

    32、口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量的增长明显低于消费量的增长,1993年再次成为原油进口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进口国。3目前我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地:俄罗斯以及西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4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石油供给对国际石油市场的高度依赖、石油长距离运输,均可能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特别提醒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石油的新增探明储量会不断增加,而且传统大油田的产量也会有所增长,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增加开采成本,导致我国的石油稳产难度增大,也会不利于我国的石油安全。三、煤炭开发利用与我国能源安全1资源特点:煤炭资源丰富,在数量上足以满足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需求。2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安全风

    33、险的主要表现:(1)供需空间明显错位导致的运输安全风险(2)煤炭生产、消费所造成的环境问题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占用耕地,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地表塌陷;产生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消费过程中的问题:释放污染性气体,造成酸雨和严重雾霾;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四、我国未来能源需求与能源安全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能源生产、储存、输送等技术创新活跃,能源利用向清洁、低碳、高效方向转型,能源需求总量增长变缓。2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1)能源消费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速降低。(2)煤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主要能源,但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不断降低,消费总量也将在率先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34、3)核能、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显著提高。(4)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将进一步增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国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高度依赖的状况可能难以得到根本改善。3保障我国未来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1)充分发掘常规能源的资源潜力,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技术、提倡节约消费等途径,提高能源利用率。(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低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核能和天然气等。(3)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加强国家战略能源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显示,2020年1月至7月,中国原

    35、油进口量为32 004万吨,同比增长12.1%。随着原油进口量持续增加,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从2019年的67.4%增长至72.3%,超过国际上通行的安全的警戒线,进一步加剧了国家能源安全的风险。 1我国能源供需面临的五大挑战内容具体表现人均资源量少我国煤炭储量居世界第3位,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居第11位,天然气可采储量居第14位,水能资源和太阳能资源蕴藏量分别居世界第1位和第2位。但是人均煤炭、石油的探明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平均值的1/2和1/10左右人均能源消费量低我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1/10,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但是人均能源消费量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2,美国的1/1

    36、0,人均生活用电约为美国的2%单位产值的能耗高我国的能源效率约为31.2%,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每万元产值的能耗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也远高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国家之一。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仅占约1/4,而我国却占2/3能源安全受到威胁我国自1993年从石油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以来,石油进口依存度呈上升趋势,2000年石油进口依存度达到30%,预计2050年将达到50%2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1)能源地区分布不均,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费地区不匹配。西多东少、北多南少。(2)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

    37、,能源需求量大,能源供应紧张。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3)能源利用率低,单位产值能耗大,浪费严重。(4)能源消费结构很不合理。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石油进口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很不稳定。(6)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拓展延伸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挑战 国内石油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国际石油资源竞争激烈;进口来源单一,过分依赖中东和非洲;运输方式和运输通道较单一,过分依赖海洋运输,单一的运输路线;缺乏石油战略储备。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对策措施截至目前,大庆地区已并网投运风电场13座,装机容量1 325兆瓦,光伏

    38、电站28座,装机容量1 025.34兆瓦。其中,大庆地区风电容量占总发电容量25.06%,光电容量占总发电容量19.39%,可以看出,大庆市能源发展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为大庆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清洁动力。下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 1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主要措施(1)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提高能源开采率;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2)节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3)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2积极开发新能源是实现能源利用多元化结

    39、构的主要举措优点缺点利用形式我国主要分布地区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降水较少、光照充分的地区:西北、青藏高原风能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不稳定,季节变化大,市场距离远,发送难风力发电风力较大的地区:青藏高原、西北、东部沿海地区水能发电成本较低,无空气污染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水量丰富、地势落差大的地区潮汐能干净,无污染能源密度小,修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利用潮汐进行发电沿海地区生物能可再生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浪费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我国广大地区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

    40、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如青藏高原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1粮食安全的含义: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2粮食安全的地位: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3我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特征(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展,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南方地区:水热资源充足,耕地以水田为主,是城镇化与工业化占用优质耕地最为严重的地区。北方地

    41、区:水热资源有限,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新增耕地的主要分布区,但新增耕地往往都是质量较低的耕地。西北地区:耕地仅分布在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绿洲。(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特别提醒我国人口众多,季风气候显著、干旱区面积广大、多丘陵山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因此耕地的粮食生产的承载压力大。二、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1基本要求:建立在国内粮食生产基础之上的粮食安全,需要不断增加粮食总产量,以满足人口和消费水平增长带来的粮食消费需求。2增加粮食总产量的基本途径(1)扩大耕地数量:1949年以后,耕地数量增加有限,目前总体呈减少趋势。(2)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对粮食安全进行调节的手段(1

    42、)通过粮食的跨区调剂,解决粮食生产与消费空间配置不均衡问题。跨区调剂方向:以前是“南粮北调”,目前是“北粮南运”。目前的粮食净调出区: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南、安徽等省区。(2)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是我国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3)建立粮食储备。特别提醒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是以国内粮食生产为主,努力实现粮食自给,在此前提下,以提高粮食生产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主要途径。三、未来粮食安全的耕地保障1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2总体目标: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3面临的主要挑战(1)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勉强平衡状态。

    43、(2)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3)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粮食产量继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4)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4主要对策保护耕地资源,确保我国的耕地数量和生产能力(1)耕地数量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定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耕地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在18亿亩以上,确保基本农田不低于15.6亿亩。(2)耕地质量方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土保持与坡耕地改造、高效节水等一系列水土资源保护项目,以实现高产田的稳产保育和中、低产田的地力提升,增加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减小对耕地数量需求的压力。轻巧记忆我国耕地面积

    44、减少的原因及措施原因: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沙漠侵吞大量良田;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农村住房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及生态建设占用耕地。措施: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控乱占耕地行为;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节约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防止耕地退化。我国耕地资源现状材料一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从自然因素讲也就是耕地的基本国情,可概括为“一多三少”,即耕地总量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从总量排名看,我国在世界上排第四,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和印度,但是我国人口太多,平均到每个人,拥有耕地才只有1.4亩,还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儿。再看加拿大,人均耕地是我们的18倍,印度是我们的20倍。我国人均土地面积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中排在110位以后,耕地面积排在126位以后,草地面积排在76位以后,森林面积排在107位以后。目前我国已经有664个市县的人均耕地在联合国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以下。材料二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600多万公顷。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中高产稳产田仅占1/3。材料三下图为近年来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1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1)耕地资源绝对量大,人均耕地少。(2)耕地资源质量整体欠佳,污染和退化严重。(3)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水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总结)为本站会员(花***)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