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 资源ID:210901       资源大小:384.8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

    1、5苏轼词两首苏轼词两首 望江南春未老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鉴赏: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即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

    2、生动的表现了作者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垒(li) 吟啸(xio) 衰落(shui) 怀瑾握瑜(y) B华发(hu) 涤纶(ln) 谪居(zh) 羽扇纶巾(gun) C间隔(jin) 蓑衣(su) 应和(h) 狼狈为奸(bi) D萧瑟(s) 刹那(ch) 书卷(jun) 料峭春风(qio) 解析:B 项,华 hu。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垒西边 故国神游 B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道芷阳间行 C人生如梦 技不如人 D竹杖芒鞋轻胜马 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解析:A 项,均为“形容词

    3、,以前的”;B 项,动词,说/动词,取道;C 项,动词,像一样/动词,比得上;D 项,动词,胜过/形容词,风景优美的。 答案:A 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放荡不羁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C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D何妨吟啸且徐行 吟啸:吟咏长啸 解析:A 项,风流:风采特异,业绩突出。 答案:A 4下列各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B “羽扇纶巾”, “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 “莫听穿

    4、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解析:B 项, “羽扇”指的是周瑜。 答案:B 5对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百般不能排解思情,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来日倚窗前,寒梅着花未? 从古至今,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这么美丽的文字,这么伤感的情怀,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A B C D 解析:总起句,“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领起句。 答案:A 6补写出

    5、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_,_?_。 答案:(1)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2)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背篓/背井离乡 着迷/不着边际 卡壳/拦路设卡 B肥胖/心宽体胖 鲜见/屡见不鲜 蛮横/飞来横祸 C饿殍/人浮于事 针灸/脍炙人口 怆然/沧海桑田 D沏茶/雕栏玉砌 提防/醍醐灌顶 诧异/姹紫嫣红 解析:A 项,bi,zho/zhu,qi;B 项,png/pn,xin/xin,hng;C 项,pio/f,ji/zh, ch

    6、ung/cng;D 项,q/q,d/t,ch。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年轻人对流行歌曲有更多的兴趣,而老年人在这方面就要_多了。 (2)随着房价不断上涨, “土地财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_。 (3)这家企业改革的主要任务,_是裁减职员,更重要的是增加工作效益。 A淡泊 质疑 不止 B淡薄 置疑 不止 C淡薄 质疑 不只 D淡泊 置疑 不只 解析:(1)淡泊:不追求名利。淡薄:指感情、兴趣等不浓厚。(2)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常用于否定句中。(3)不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带有表数量的词。不只:表递进,不单,不仅

    7、。 答案:C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电影同桌的你中,导演将青春的悸动与张扬、现实的无奈与苍凉写成了一则青春物语,不止让观众陷入对青春的回忆,还掀起了向青春致敬的风潮。 B “世上只有妈妈好”,一句童谣带出家庭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父亲缺席,孩子和父亲相处的时间过少。其实,教育子女也是父亲不可推托的责任。 C歌德作浮士德历时六十年,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一切优秀作品,都不是侥幸偶得之物,而是不辞艰辛、惨淡经营的成果。 D 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文化气息的语言,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解析:A 项,不

    8、止: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个数目和范围。应改为“不只”;B 项,推托:借故拒绝;应改为“推脱”;D 项,不合语境:栩栩如生,形容作品、画作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多指人工制造的艺术品。不能说“讲得栩栩如生”。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4 巴西世界杯小组赛 B 组,卫冕冠军西班牙 02 不敌智利,连败后提前出局,他们连续蝉联冠军的梦想就此破灭,球迷伤心不已。 B第 38 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中国来说,大运河不仅是一条人工开凿的运河,更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 C读完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 ,读者就会被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

    9、梦幻曲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评判健康的标准。现在,许多都市人正面临着睡眠危机的影响。 解析:A 项,语意重复,去掉“连续”。C 项,成分残缺,应在“使”之前加“文章” 。D项,搭配不当,应去掉“的影响”。 答案:B 5依次填入下边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_,_,_,_,_,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坚决

    10、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A B C D 解析:是中心句,引领下文,可排除 A、B 两项;讲保持打击的原因,故在前,可排除 D 项。 答案:C 二、阅读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11、,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简要赏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句的艺术表现力。 答:_ _ (2)这首词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意境。试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意境的? 答:_ _ 答案:(1)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 (2)这首词中所写的壮丽的山川、古代的英雄、自己壮志难酬的胸怀,以及洒酒江月的豪举,共同营造出一种壮阔、雄浑的意境。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定 风 波 苏 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

    12、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答:_ _ (2)你如何理解“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 答:_ _ 答案:(1)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 (2)在作者眼中,风雨交加也好,晴天丽日也好,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来看,他显然是用来比喻自己的生活遭遇和人生态度。 8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蝶 恋 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1)“

    13、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答: _ _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 _ _ 答案:(1)(示例一)“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示例二)“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2)(示例一)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 二、 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

    14、间, 燕子轻飞, 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 而 “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示例二)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 “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 “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

    15、达之语。 三、语言运用 9请从陶渊明、苏轼、鲁迅、巴金中任选两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的境遇;与画线语句构成排比。 人的一生,总是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找到真谛。瞿秋白,一个文弱的书生,放下了成名成家的荣耀,拾起了革命的重担,寻觅到属于自己的渡口;_ _ _; _ _。 答案:(示例)苏轼,一个天真的顽童,消解了浊世带来的痛苦,找到了人生的诗意,掬起了心中的明月(仰望着清空中的明月) 巴金,一个真诚的赤子,舍弃了大方之家的荣誉,找回了隐没的良心,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1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曾报道,我国每年因餐饮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 亿元

    16、,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面对如此庞大的“舌尖上的浪费”, 请你拟一条公益广告词, 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答:_ _ 答案:(示例)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反问)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引用古诗)“光盘”光荣, “剩宴”可耻。(对比、谐音) 11语言交际时应该认真倾听,机智应对。下面是大学生求职时考官的话,请说出他的言外之意,并用简明得体的语言应对。 考官说:“你成绩优秀,直率单纯,将来会很有前途,可我们的工作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 言外之意: _。 应对: _。 答案:外之意:你不适合本单位的工作,我们不能聘用你。 (示例一)应付

    17、:(希望留下):单纯也是一种美德。如果有幸加盟贵公司,我也能很快成为社会经验丰富的人。我希望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 (示例二)应付:(巧化尴尬):感谢你对我的肯定和善意的提醒,我坚信直率单纯是一种美德。将来与你们打交道的形形色色的人中,或许就会有我。 苏东坡传逮捕与审判(节选) 林语堂 苏东坡,我们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过去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 。不过到目前为止,还幸而安然无事。可是在他吐到第一百次时,他就被人抓住了, 在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三月, 他调任江苏太湖滨的湖州。 在他到任谢恩奏章上,他说了几句朝廷当权派觉得有点儿过分的话。只要他单歌咏人民的疾苦

    18、贫穷、捐税、征兵,那派小人还能装聋作哑,置之不顾。现在他直接指明那些小人,其中有在王安石势力下蹿升起来的李定和舒禀。朝政是在无以名之的第三流人才的掌握中,这类人是唯利是图随风转舵,既无所谓东,也无所谓西。苏东坡过去曾不断给皇帝上表,每次皇帝看了他的表章,就向侍臣赞美苏东坡。现在我们想起来,这些小人以前曾经阻挡苏东坡进京城。万一苏东坡蒙召当权,可就真有危险,因为新政的领导人物那时不是已经失势,便是已然退隐。苏东坡到任谢恩表只是例行公事,譬如略叙为臣者过去无政绩可言,再叙皇恩浩荡,以此美缺相赐。但是苏东坡说: “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随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新进”一词

    19、,在王安石口中是指突然升迁的无能后辈。在过去为新政的朋党之争里,这一名词是固定代表那种含意的。 李定和舒禀心想苏东坡为什么会自信能逃得出他们的手心呢?并且他说在他那个年纪, 他担任地方官是因为他不可能再惹是生非。他是不是暗示那些在朝为官的必然会惹是生非呢?古之文人学者,因为没有民权的保障,在措词造句上,便发明出一种极其微妙难以捉摸的表现法,而阅读的学者也养成一种习惯,乐于寻求含义于字里行间之中。在中国古代,朝廷的公报是固定按期出版的, 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报纸。 苏东坡所写的文字, 照例惹人注意,这次谢恩表,使那些“新进”成了读者心目中的笑柄。 在神宗熙宁元丰二年(一七九)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

    20、谢恩表中的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而开始弹劾他。数日之后,舒禀,当时尚在御史台,找了几首苏东坡的诗,内容关于农人青苗贷款,农人三个月无盐吃,还有燕子与蝙蝠争论的寓言。他说写的那种诗,显示苏东坡不但考虑欠周,也是不忠于君。舒禀随同弹劾表章,附呈上苏东坡印出的诗集。李定,现今升为御史中丞,也随后跟上一表,陈述有四个理由,苏东坡必须因其无礼于朝廷而斩首。一共有四份弹劾苏东坡的表章。这件案子交予了御史台。李定,当年因隐瞒父丧,司马光骂他是禽兽不如,现在担任检察官。他挑选了一个极其能干的官吏派到湖州去,免去苏东坡的官职,再押解入京受审。御史请求,一路之上苏东坡必须关入监狱过夜,皇帝不许。神宗皇帝从无意杀

    21、害苏东坡,不过这个案子既然依法控告,他也愿予以充分调查一番。苏东坡的一个好友王洗,是他印了苏东坡的诗集,听到这个消息,赶紧派人去给南部的苏子由送信,子由立刻派人去告诉苏东坡。 这可以说是使者之间的大竞赛。朝廷使者偕同他的儿子和两个御史台的兵丁火速出发。但是他儿子在靖江忽然生病,于是耽误半天的行程,结果苏子由派的使者先到。这个消息到达时,苏东坡是何等心情,我们必须要知道。他到达湖州不久,也很喜欢这个新职位。他常和长子去山林间漫游,同游的还有子由的女婿、女婿的弟弟。在苏东坡记游飞英寺的诗里,他说自己“莫作使君看,夕以中已非” 。 根据孔平仲的记载孔平仲是苏东坡的朋友,他是听湖州祖通判卿说,苏东坡遭

    22、逮捕时, 那位通判正好在场苏东坡已经先得到子由给他的消息。 他可不知道控告的罪名之轻重。使臣一到, 苏东坡就正式请假, 由祖通判代行太守职务。 官差到时, 正式身穿官袍, 足登高靴,站在庭院中, 手执箱板, 御史台的两个士兵分立两旁, 身穿白衣, 头缠黑巾, 眼睛里凶光闪动。太守官衔的人慌做一团,不知会有何事发生。苏东坡不敢出来,与通判商量,通判说躲避朝廷使者也无济于事,最好还是依法接他。东坡与通判商量应当怎样出来,因为苏东坡心想自己既然被控,就不应当穿着官衣出来。祖通判认为他还没正式被控,他应当以正式官阶出现。于是东坡穿上官衣官靴,手执红板,立于庭中,面向官差而立,祖通判与官衙人员则头戴小帽

    23、,排立于苏东坡身后。两个士兵手执御史台的公文,紧握一个包裹,似乎其中藏有刀剑。官差面目狰狞,默不作声,气氛紧张万分。苏东坡首先说话。 “臣知多方开罪朝廷,必属死罪无疑。死不足惜,但请容臣归与家人一别。 ”皇差皇甫遵淡然道: “并不如此严重。 ”这时通判迈一步向前道: “相信必有公文。 ”皇甫遵问: “他是何人?”通判回禀自己的身份。士兵乃正式递交公文予通判。打开一看,原来只是一份普通公文,免去苏东坡的太守官位传唤进京而已。 官差允许苏东坡出发前,归看家人。根据苏东坡在笔记上记载,他到家时,全家正在大哭。苏东坡向他们笑着说出下面一个故事,安慰他们:在宋真宗时代,皇帝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大儒。有人

    24、推荐杨朴出来。杨朴实在不愿意,但是仍然在护卫之下启程前往京师,晋见皇帝。皇帝问道: “我听说你会作诗?”杨朴回答道: “臣不会。 ”他想掩饰自己的才学,他是抵死不愿做官的。皇帝又说: “朋友们送你时,赠给你几首诗没有?”杨朴回答道: “没有。只有拙荆作了一首。 ”皇帝又问: “是什么诗,可以告诉我吗?”于是杨朴把临行时太太作的诗念出来: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苏夫人听见这首诗,不由得破涕为笑。这故事曾记在苏东坡的笔记里,但不知是不是他当时现编的。家中决定由长子迈陪同前往。王适,他一向充任苏家的塾师,现在同他弟弟留在家中,后来才偕同苏东坡全家入京。太守官邸的人全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个个躲躲藏藏。但是老百姓都出来看太守启程。根据县志记载,老百姓都泪下如雨。官差与士兵的态度与办事的要求,都蛮横无理,后来苏东坡在上哲宗皇帝书中,说他们逮捕太守犹如捕盗。官衙中只有王氏兄弟和陈师锡设酒筵钱别。


    注意事项

    本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含答案))为本站会员(有***)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