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名校联盟山东省名校联盟 2021-2022 学年高二学年高二下下质量检测联合调考语文试题质量检测联合调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下册第一、二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材料一: 非文学因素的介入,使当前文学批评呈现出这样几个特征。 其一是“人情批评”严重。其中既包括作家个人的人情,也包括商业因素介入下的人情。这些因素的介入,严重影响文学批评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个别批评家的文学批评已经看不出文学创作原则, 其优劣评价有时建立在个人交情或经济利益
2、之上。一些文学批评活动还成了基于利益考虑的自说自话。 其二是浓郁的圈子化色彩。一个典型表现是文学评价偏向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带,其他地区的文学被严重忽视。 近年来受到文学市场、 文学评奖等青睐的作家作品, 大多数来自中心地带,文学批评就像一束光,照不到其他地方。 其三是远离文学的文学批评方法泛滥。在非文学因素的主导下,批评家们逐渐习惯从非文学角度来进行文学批评。久而久之,从文学角度出发,针对文学自身的批评反而被边缘化。当前盛行文化批评,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现实文学批评的非文学化对文学批评有直接影响。 这样的结果是,文学批评逐渐丧失了基本功能,并对整个文学生态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文学批评本来应该发挥“
3、作家社会” “作品读者”之间的中介功能,承担介绍、阐释和评论作品的重要任务,廓清一时期的文学面貌,梳理其优劣得失,去芜存菁,将优秀作品推介给大众。但在当前的文学界,一些文学批评已经失去评价作品优劣的权威性,评价的标准不够精确,孰优孰劣的界限模糊不清。以诗歌界为例,每年各种诗歌年选、好诗榜层出不穷,但是究竟何为好诗,甚至何者为诗,都是个问题。如此情况之下,文学批评也自然逐渐失去读者和作家的信任社会信誉不佳,整体文学生态也随之受到伤害。 各种非文学批评的盛行,文学评价的基本标准不清晰,结果使优秀文学被埋没,影响优秀作家的创作积极性,也影响普通读者对文学的热爱和信心。这对文学的健康发展显然是不利的中
4、国新文学还处在完善和提高的阶段。优秀的文学批评应该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张扬、对劣质作品的淘汰,促进作家不断超越前人,创作具有时代价值、艺术品格和审美风范的优秀作品,促进各种文学样式和文学理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在目前的文学环境中,完成这一任务亟待索和努力。 在这种情况下,让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显然非常必要。需要说明的是,精神内涵是文学本体的重要内容,如对人性的重视,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注等,是评价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 回归文学本体,不是回到纯粹的形式,不是“向内转” ,而是对文学独特思想内涵、表达形式的重视。在分析、评价文学作品思想内涵时,主体上还是应该从文
5、学出发。同样,从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形式特征出发来评价文学的艺术性,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要求。 文学是美的艺术,特别是语言美的艺术。关注文学的叙事,节奏和韵律等,是文学批评不可忽略的内容。同时还需要立足于文学中心的原则进行文学批评活动,也就是要尽可能排除文学外因素的影响,保持文学在其中的主导地位。这就要减少文学生态中其他环节对文学批评活动的干预和影响,避免让商业因素过多介入文学批评活动中。在文学批评的内在层面,还要始终以文学为中心,坚持以文学为主的基本原则,以及遵循文学的标准。 (摘编自贺仲明文学批评应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 ) 材料二:材料二: 伴随中国文学研究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整体学科
6、化、学术化和学理化的大趋势,文学批评变得日益严谨。但毋庸置疑的是, “学院化”之后的文学批评慢慢变成了一整套“请神”仪式,只有经过对东西方理论大师的“请神上身” ,开口说话才有底气。于是,文学批评变成一门独立而生僻的“学问” ,并开始对读者丧失影响力和亲近感。一方面,这种“学问”对于作家的帮助不大作家从这样的批评中获益甚微,甚至还制造误解;另一方面,对于职员、老板、农民工等读者来说,又为什么要阅读一篇艰深晦涩到犹如黑话的“批评”呢? 真正的文学批评应当对普通读者产生积极作用。沦为小圈子的玩物,是批评的悲哀,也是文学的悲哀。掉书袋,玩术语,纠缠于一些云山雾罩的概念,会失去与读者的联系,并会加剧文
7、学的危机。真正的批评首先要直指人心、给人力量,使普通读者也可亲可感。 自然,批评的风格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不只是千部一腔的公共文体。例如,可以有一种本身也是艺术品的文学批评。这样的批评除了指出我们的审美理想,它本身就具体地呈现了我们的审美理想。它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像启蒙的光,又像不断自我生长的植物根系,是随着反复阅读品鉴而不断向下深化的。批评要好读,要耐读,尤其要有在阅读中不断展开的复杂韵味。这样,文学批评才能把理性和感性、知识和感觉、艺术性和社会性统摄起来,成为既影响作家又引领一般受众的文本。 (摘编自曹文轩文学观象:文学需要什么样的批评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8、,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带的作家的作品常常被评论家褒扬, 而其他地方的作家的作品则常常被评论家贬低,这是圈子化的表现。 B.评价一位作家、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关键,主要看它是否具备丰富而深邃的精神内涵,而不是文学艺术表现形式。 C.20 世纪 90 年代后,文学批评的“学院化”是错误的,这使文学批评远离读者,对作家本身没有很大的帮助。 D.文学批评可以指出我们的审美理想, 本身也可以呈现审美理想, 可以给人理性和感性的影响,这是文学批评的一种风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管是作家个人的人情,还是商业因素介入下的人情,都会导致文学批评丧失其
9、应有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B.现实文学批评的非文学化是当前文化批评盛行的根本原因, 这也直接导致针对文学本身的批评逐渐被边缘化。 C.文学批评如果沉溺于掉书袋、玩术语,制造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就会隔绝与读者的联系,沦为小圈子的玩物。 D.文学批评若要成为既影响作家又引领一般受众的文本, 就应该统摄理性和感性、 知识与感觉、艺术性和社会性。 3.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材料一中心论点的一项是(3 分) A. “我一直期待这样一种文学批评:不虚美,不隐恶,有态度,有力量,以求真的态度介入文本,以生命的热力编织逻辑。 ” (曹霞激赏有态度的文学批评 ) B. “一个杰出的文学批评家,不光要有犀利独到的文学
10、眼光,超越凡庸的文学见解,其骨子里也还必是勇猛精进之人。 ” (钟明奇呼唤有棱有角的文学批评 ) C. “文学批评不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的酷评,也不应该套路化,而是始终要回到文学本身,回到谱系中才能谈清楚是非成败。 ” (刘江凯让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身:对于莫言,莫“言”诺奖,只谈新作 ) D. “健康有力的文学批评的出现需要一个个质地坚实、见解独具的文本,更需要一个良好的文化语境,而批评家自当具备一种在公正立场说话的批评伦理。 ” (雷达文学批评的“过剩”与“不足” ) 4.材料一中说: “文学是美的艺术,特别是语言美的艺术。 ”闻一多先生倡导诗歌的“三美” ,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请阅读下
11、面一首短诗,从音乐美、建筑美两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80 个字左右。 (4 分) 口供口供 闻一多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 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秦岭记秦岭记(节选) 贾平凹 牛站在崄畔注,伸嘴去吃酸枣刺。人吃辣椒图辣哩,牛吃枣刺图扎哩,酸枣刺是牛
12、的调料狗卧在门道里一直在啃骨头。骨头早已成了黑棒子,狗不在乎有肉没肉,它好的就是那一股味道。东头的铁匠铺里一直在叮叮咣咣敲打,西头的弹棉花店里一直在嗡嗡嗡作响,整个后晌石坡村都在软硬相间的声音里。 石坡村之所以在白芦峪出名,就是有张家的铁匠铺和司家的弹棉花店。但是,张家看不起司家:去,有什么技术含量,棉花用手撕着也能撕蓬松!张铁匠打铁打乏了,要喝酽茶,收拾了锤子,也让儿子歇下。 张铁匠抬头看到远处的梁背上过来了人,说:把那些货都挂出来!新打造的扎锨、铲锨、板镢、犁铧、齿耙、镰刀、砍刀、钢钎、撬杠以及碾滚子梿枷轴,解板的长锯,锥子夹子钩子钉子, 齐齐挂了铺门两边的木架上和摆了木架前的摊位上。 来
13、人果然是买家, 要挑一把牙子镢。张铁匠明明知道是羊角村的,却要问:哪个村的?回答是:羊角村的。张铁匠又说:羊角村不是也有铁匠铺吗?那人说:这不是货怕比货么! 爷爷是铁匠,爹是铁匠,张铁匠也是打了二十年铁了,要把手艺再传下去,儿子却越来越心不在焉。这些年里,白芦峪里的年轻人时兴着出山进城去打工,他知道儿子受了诱惑。就骂生处的水,熟处的鬼,别上了那些人的当。强压着没有让儿子外出,而儿子要么吊个脸,要么消极怠工,嘴里嘟嘟囔囔,像个走扇子门。 这样的日子又持续了三年。村子里已没了牛,连狗都没有了,来买锨、锄、镢头的越来越少,而齿耙、犁铧、钢钎、撬杠几乎无人问津。铁匠铺的炉火再不日夜通红,而西头弹棉花店
14、里嗡嗡声依旧。这使张铁匠恨恨不已。 在第四年里,一件都没卖出,铁匠铺就关门了。没了铁打,张铁匠腰却疼起来,脾气也比以前坏。儿子每天一早往镇上跑,天黑才回来,说县政府在发展旅游产业,镇街都开始改造老铺面房了,他和人正谋划着做些生意。张铁匠骂儿子:放着家传的手艺,做什么生意!腰疼得站不住,睡在躺椅上了,还在骂。 儿子再也不怕爹骂了,先是出去偶尔夜不归宿,后来就十天半月不回来。终于回来了,却让爹打造一批铁叉。张铁匠问:做铁叉干啥?儿子说:在河滩淤泥里叉鳖呀。现在一只鳖在城里卖五十元,在镇街饭馆里也卖十几元。游客要是亲自去河滩体验叉鳖,叉上叉不上,按时间收费,一小时四十元。张铁匠说:还有这事?他就打造
15、起了铁叉。打铁叉是小活,用不着儿子抡大锤子,他一个人能干,干着腰也不疼了。他打造了四十个铁叉,儿子和他一手交钱一手拿货。 不久,儿子又定新货了:你打钉子,能打多少我就收多少。告诉是他们在临河岸上修三千米长廊,全用木头,钉子的需求量很大。张铁匠再生炉火,开始打造钉子,叮叮当,叮叮当,白天打,夜里还点了灯打。这天下雨,铁匠铺外边的场子上积了水,雨还下着,水面上的雨脚像无数的钉子在跳跃,张铁匠突然就不打了。他耷拉着脑袋坐在里间屋去吃烟,里间屋黑咕隆咚,他就想在黑暗里,不愿见外人,自己也见不得自己。 儿子回来了,还领着一个人。儿子给爹介绍这是他的合伙人,张铁匠看了一眼,没搭理。儿子问爹生谁的气了,张铁
16、匠说他生他的气。儿子说他们是来收货的,看到的筐子里怎么只有那么一些钉子?张铁匠说:不打啦!那合伙人说:咋不打啦?我们急需要的,货款都带来了。张铁匠说: 丢先人哩, 我这么大的铁匠, 就打这些小零碎?咹?咹?他摊开手, 脸色十分难看。合伙人却嘿嘿地笑,在说:这有啥呀?老爷子,发明了火药还不是做鞭炮吗?恐龙那么大,现在挖出来的恐龙蛋不也是拳头那么小?只要能赚钱,打啥还不一样啊!张铁匠一下子火了,扑过来要打人呀,儿子忙喊:爹,爹!张铁匠并没有去打合伙人,一脚却把火炉蹬倒,又一脚把淬火的水桶蹬倒。地上的红炭在水里嗞嗞冒烟,他老牛一样地呜呜,哭鼻子流眼泪。 张铁匠到山上去看父亲和爷爷。父亲是一个墓堆子,
17、爷爷是一个墓堆子。在墓堆前蹴了一整晌,站起来往远处看,能看到白芦峪河,白芦峪河是一条线。那线的拐弯处是镇街,更远更远的云外是县城省城吧。他一步一步再下山回铁匠铺。西头弹棉花店里好像还有嗡嗡响,也已经不是火把燎着蜂巢漫天轰鸣,而蚊子似的,声愈来愈细,愈来愈小。 (有改动) 注崄畔:山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开头用非常质朴的言语描绘了石坡村的日常生活图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 B.张铁匠对司家弹棉花手艺的取笑以及对羊角村铁匠铺的挖苦, 表明张铁匠担忧传统手工艺衰微。 C.张铁匠为了将手艺传承下去,强压着不让儿子外出打工,这显示了他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18、。 D.儿子对白芦峪河的开发使张铁匠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凸显了张铁匠对传统生活方式被冲击的酸楚和无奈。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小说叙述的语言和人物的语言均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具体表现为作品语言的口语化, 并灵活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土语。 B.小说中“水面上的雨脚像无数的钉子在跳跃”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张铁匠想象自己造出钉子后的快感。 C.小说通过写张铁匠对他儿子合伙人话语的反应,交代了张铁匠对唯利是图观念的强烈反感,凸显了其淳朴的性格特征。 D.小说的结尾写张铁匠到山上去看父亲和爷爷的事,写出他面对现实的无力感,营造了一种感伤的氛围,引发读者
19、的深沉思考。 8.小说的情节前后照应,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并指出其作用。 (4 分) 9.在对待传统生存方式上,张铁匠与他的儿子有着明显的观念冲突。小说的作者更倾向于谁的观念?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靡,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列语之曰: “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从庞籍辟,通判并州。
20、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 “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 ”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籍没,光升堂拜其妻如母,抚其子如昆弟,时人贤之。改直秘阁、开封府推官。交趾贡异兽,谓之麟,光言: “真伪不可知,使其真,非自至不足为瑞,愿还其献。 ”又奏赋风。修起居注,判礼部。有司奏日当食,故事食不满分,或京师不见,皆表贺。光言: “四方见,师不见,此人君为阴邪所蔽;天下皆知而朝廷独不知,其为灾当益甚,不当贺。 ”从之。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谏官范镇首发其
21、议,光在并州闻而继之,且贻书劝镇以死至是,复面言: “臣昔通判并州,所上三章,愿陛下果断力行。 ”帝沉思久之,曰: “得非欲选宗室继嗣者乎?此忠臣之言,但人不敢及耳。 ”光曰: “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帝曰: “此何害,古今皆有之。 ”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光力辞。光常患历代史繁,人主不能遍鉴,遂为通志八卷以献。英宗悦之,命置局秘阁,续其书。至是,神宗名之曰资治通鉴 ,自制序授之,俾日进读。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帝欲用光,访之安石。安石曰: “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元祐元年复得疾。是年九月薨
22、,年六十八。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B.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C.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D.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11.下列对
23、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左氏春秋 ,简称左传 ,与公羊传 榖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 B.闻喜宴,科举制度中朝廷特赐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者的宴会,始于唐代。 C.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称为宗室。 D.序,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序”只能由他人来写。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司马光聪慧过人,他七岁时,就能向家人讲左氏春秋 ,刚二十岁就考中了进士;他还不喜华靡,闻喜宴上唯独他不戴花,在同列的劝说下才戴上一枝。 B.司马光敢于担当,郭恩因轻敌冒进连累了庞籍,庞籍因此而获罪,司马光
24、就三次上书皇帝表示承担责任;他还重情重义,在庞籍死后把庞籍家人当成自己家人对待。 C.司马光直言敢谏, 他对交趾进贡一种叫 “麟” 的野兽一事写赋进行讽谏, 希望将 “麟” 送还;对表贺日食一事力陈已见,据理劝谏,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劝谏。 D.司马光编写了通志八卷呈献给英宗,英宗很高兴,在秘阁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后来,神宗给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 ,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仁宗始不豫,国嗣未立,天下寒心而莫敢言。 (4 分) (2)光曰: “臣言此,自谓必死,不意陛下开纳。 ” (4 分) 14.为了解除西夏人的祸患,司马光向庞籍提出了哪
25、些办法?请简要概括说明。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516 题。 北风北风 刘子翚 雁起平沙晚角哀,北风回首恨难裁。 淮山已隔胡尘断,汴水犹穿故苑来。 紫色蛙声真倔强,翠华龙衮暂徘徊。 庙堂此日无遗策,可是忧时独草莱。 注此诗约作于南宋建炎末年。紫色蛙声:典出汉书王莽传 : “紫色蛙声,余分闰位。 ”后多指邪恶势力。诗中指金人于靖康二年所立的张邦昌和建炎四年所立的刘豫两个傀儡皇帝。衮:古代君王等的礼服。草莱:田野,喻指草野平民。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晚角哀”指傍晚时分传来凄婉哀怨的画角声,
26、起句就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B. “淮山”已落入胡寇手中, “汴水”依旧流过宫苑,只是江山依旧而故国不再。 C.颈联对邪恶势力进行了怒斥,对于当局者的逃跑懦弱行为却用“暂徘徊”来讳饰。 D.尾联诗人认为应该相信朝廷的政策,平民百姓对于时局的担忧有时候是杞人忧天。 16.结合全诗分析诗中流露出哪些情感。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交代屈原对君王产生怨愤的原因是“ , ” 。 (2) 杜甫 蜀相 中, “ , ” 两句写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情意渗进了客观景物之中。 (3)
27、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中, “ , ”两句运用反问手法,以乐景写哀情,以花反衬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更新升级、 “互联网”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类新兴职业和新型就业方式 ,新职业青年登上历史舞台。这样的局面,正逐步改变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样态,彰显了我国产业体系的完备度和创造力。 短短几年,锚定高科前沿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深耕智能移动工作的数据化管理师、专注于合规管理的企业合规师、授人以渔的职业培训师、致力于乡村振兴的农业经理人等等,相继进入
28、大众视野。 目前,人社部已发布 4 批 56 个技能人员新职业,越来越多的新职业青年得以“转正” ,以更高的社会认同度参与社会分工、参与国家建设。 每个时期特有的职业人群和劳动者,都是经济生活和文化现象的见证者和缔造者。古代的清明上河图,绘尽市井众人的生活百态,而近期网络上的一张“新百工图 ” ,则勾画了 107个新职业及其工作场景,从电商摄影师、电竞主播到农村电商经纪人,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中酝酿的新岗位和就业形式, 令人 。 这些伴随着新经济发展逐步开花结果的新职业, 向 “网”而生,向“数字”而生,向“美好生活”而生,这正是当今社会发展成果在人才市场中的直观 。 无论新职业的样态如何“新”
29、 ,其价值仍在于对社会的贡献。人类发展的历史,唯有那些具备多种效益和社会进步的职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才经得起时间和现实。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日新月异 截至 应接不暇 反应 B.应运而生 截至 目不暇接 反映 C.应运而生 截止 应接不暇 反映 D.日新月异 截止 目不暇接 反应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人类发展的历史,唯有那些具备多种效益和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职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才经得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 B.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唯有那些具备多种效益和社会进步的职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才经得起时间和现
30、实的考验。 C.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 唯有那些具备多种效益和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职业, 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才经得起时间和现实的考验。 D.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 唯有那些具备多种效益和能推动社会进步的职业, 才得以生存和发展,才经得起时间和现实。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5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每年公历 1 月 5 日或 6 日,太阳到达黄经 285 度时, “小寒”节气开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第五个节气,也是进入新一年的第一个节气。 在新的一年里, () 。 “小
31、寒”的三候为“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 ,意思是说因感知到天地间的阳气回升,大雁开始北迁,喜鹊开始筑巢,雉鸡开始鸣叫。 “小寒”时节,公众该如何养生?养生专家的建议说,严寒是进补的好时节,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最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因此,以抵御寒冷对人体的侵袭,这就是民间常说的“三九补一冬” ,但应注意有的放矢,万不可盲目进补。 在寒暑交替的天时更迭中,如“早睡晚起,必待日光” ,克服在闲散中熬夜的毛病。,既能御寒保暖,又能解除疲劳,促进睡眠,浴足后进行足底按摩,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在最冷的“小寒
32、”时节也能看到春意正在萌动 B.虽然“小寒”时节最冷,但人们也能看到春意正在萌动 C.正在萌动的春意在最冷的“小寒”时节也能被人们看到 D.不但“小寒”时节最冷,而且人们能看到春意正在萌动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6 分)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一项有关中学生压力的问卷调查表明:约 80被调查同学的压力来自对成绩的忧虑。友谊的获得与失去,也是学生在学校压力的来源之一。一些学生为了保持住不错的排名,只顾努力学习,与周围的亲友逐渐关系疏远。约 6
33、0被调查同学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压力, “父母不理解”高频出现。还有 40被调查同学的压力来自自己。自己的期望太多、太高,完不成会强烈自责,甚至自我否定很久。经常参与“比较” ,会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还有大约 30的被调查同学感受到来自互联网的压力。 便捷的网络媒体让学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和思潮,令部分同学对未来产生恐慌,思想出现混乱。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与感悟,并提出合理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核心概念和主旨的能力。【解析】
34、本题考查理解文本核心概念和主旨的能力。A 项,根据材料一第 3 自然段的内容,文学批评的圈子化指的是只关注社会文化的中心地带作家的作品,严重忽视其他地方的作品。B 项,根据材料一第 7、8、9 自然段所述,该项窄化了原文信息,忽略了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C 项, “文学批评的学院化是错误的”错,参见原文“伴随中国文学研究在 20 世纪90 年代之后整体学科化、学术化和学理化的大趋势,文学批评变得日益严谨” 。 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信息并对其表述逻辑做出评价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本信息并对其表述逻辑做出评价的能力。A 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一第 2 自然段的前两句话,其表述正确。B
35、 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一第 4 自然段,但该项表述歪曲了原文语意, “现实文学批评的非文学化是当前文化批评盛行的根本原因”这一句显然是强加因果,主观臆断;原文是说“当前盛行文化批评,固然有多种原因,但现实文学批评的非文学化对文化批评有直接影响” 。另外,该项第二分句“这也直接导致针对文学本身的批评逐渐被边缘化” ,则是建立在错误前提条件做出的推断,也缺乏理据。C 项对应信息是材料二第 2 自然段,由“掉书袋,玩术语,纠缠于一些云山雾罩的概念,会失去与读者的联系,并会加剧文学的危机” 可推知该项表述正确。 D 项对应信息在材料二第 3 自然段末句, 可推知该项表述正确。 3.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
36、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论证过程中材料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关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论证过程中材料论据与论点之间逻辑关联的判断能力和不同素材的分析能力。的判断能力和不同素材的分析能力。A 项阐述的是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B 项阐述的是文学批评家的人格素质要求。C 项阐述的是文学批评要回归文学本身,与材料一主旨有密切关联,可以支持材料一的观点,因此该项为正确选项。D 项阐述的是健康的文学批评出现需要具备的前提条件。A、B、D 这三项与材料一的中心论旨“文学批评应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无关,因此均不能支持材料一的中心论点。 4.本诗每两句一韵,韵押得颇工整,换韵自然,朗朗上口,体现了诗人
37、所追求的“音乐美” 。(2 分)本诗每句 11 字,句与句之间比例协调,形成一种“均齐”的“建筑美” 。 (2 分) (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材料中所述观点、原理等知识迁移鉴赏评析诗歌语言艺术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利用材料中所述观点、原理等知识迁移鉴赏评析诗歌语言艺术的能力。 口供这首短诗鲜明地体现了闻一多先生“新格律体”诗歌创作的理念,呈现了他的有关新诗歌语言“音乐美” “建筑美”的独特 追求。 5.首先解说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当前文学批评呈现的三大特征; 然后阐述非文学批评对整个文学生态和优秀文学、优秀作家、普通读者的不良影响;再提出让文学批评回归文
38、学本体的怀抱的主张,坚持以文学为主的基本原则,遵循文学的标准。 (意思答对即可,每点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述类文本思路结构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述类文本思路结构的能力。材料一由 9 个自然段组成,全文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论说的。第一层(1-4 段) :简析因非文学因素的介入而导致当前文学批评呈现的三大特征。第二层(5-6 段) :总结如此文学批评对整个文学生态的负面影响,并阐述各种非文学批评的盛行,对优秀文学、优秀作家、普通读者的消极影响。第三层(第 7-9 段) :提出让文学批评回归文学本体的怀抱的主张,强调以文学为中心,坚持以文学为主的基本原则
39、,遵循文学的标准。 6.B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的整体解读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的整体解读和内容的理解能力。“表明张铁匠担忧传统手工艺衰微”错。从表面看,张铁匠的言辞是在对后两者进行挖苦、嘲笑,实际上这体现了张铁匠对自己打铁手艺的自豪和骄傲。 7.B【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写出了张铁匠想象自己造出钉子后的快感”与原文不符。从下文看,张铁匠不屑于干打钉子这种事。 8.小说开头交代石坡村的牛和狗自然的生存状态,后文则写村子里牛和狗都没有了,可以想见石坡村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小说开头和中间写司家弹
40、棉花店生意兴隆,结尾写司家弹棉花店生意萧索,暗示了石坡村多年来生活方式的变迁。小说情节前后呼应,使小说情节完整,结构严谨,同时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答出两点即可,每点 2 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表现手法的能力。小说精心设置故事情节,内容前后照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石坡村自然生态的变迁,二是石坡村人们生存状态的变迁。 9.【示例一】作者更加倾向于张铁匠的观念。面对传统的生存方式遭受冲击,张铁匠选择了对传统的坚守和对现代生存方式的拒绝。从主要情节来看,小说主要围绕石坡村铁匠铺的变迁展开,突出了张铁匠的情
41、感变化。从主要人物形象来看,张铁匠无疑是小说的主人公,这一人物承载着作者对乡村文明的深深的爱恋。从主题来看,小说反思以张铁匠的铁匠手艺为代表的传统乡村文明被现代文明冲击的问题,表达了对传统乡村文明的坚守。 【示例二】作者更加倾向于张铁匠儿子的观念。面对父亲要求儿子承继父业的要求,铁匠的儿子选择了抗拒,并很快响应县政府发展旅游产业的倡导,积极投入新的生活方式之中。从情节的矛盾冲突来看,小说的主要情节交代了铁匠儿子及其父亲的观念矛盾,而儿子的观念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从小说的发展趋势来看,虽然张铁匠进行了抗争,但那么的无力。他改变不了传统生存方式被冲击的事实。从主题来看,
42、小说写现代文明给乡村未来的生活带来了新的希望,作者心中有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憧憬。 (理由每点2 分;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析】 本题考查对小说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型,考生言之成理即可。可以从主体情节、主要人物、主题等几个层面展开分析。 10.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所言尽害政之事,所与尽害政之人,而欲置之左右,使与国论,此消长之大机也。光才岂能害政,但在高位,则异论之人倚以为重。 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
43、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 序只能由他人来写”说法错误,也可以自己写。 12.C【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概述内容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概述内容的能力。 “朝廷最终听从了他的劝谏”说法错误,交趾进贡“麟”一事并未说听从了他的劝谏。 13.(1)仁宗开始有病,皇位继承人还没有确立,天下的人担心而没有人敢说。 (得分点: “不豫” “国嗣” “莫”各 1 分,句意 1 分) (2)司马光说: “我说这些,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陛下竟然接受了。 ” (得分点:“谓” “不意” “开纳”各 1 分,句意 1 分) 【解析】本题
44、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 14.修筑两个城堡。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 (答对一点给 1 分,答对两点给 3 分,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特定内容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概括特定内容的能力。根据“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等内容,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司马光,字君实,是陕州夏县人。司马光七岁的时候,严肃如同成年人,听别人讲左氏春秋 ,他特别高兴,回家后将听到的讲给家人,竟能说出其中的大意。此后,他整天手不释
45、卷。宋仁宗宝元初年,司马光考中进士,这年他刚二十岁。他不喜欢华丽,闻喜宴唯独司马光不戴花,一位同中进士的人告诉他说: “君王赏赐的花,不可违背。 ”于是司马光才戴上一枝。司马光跟随庞籍,担任并州判官。麟州屈野河西岸良田颇多,西夏人蚕食这一带土地,已成为河东的祸患。庞籍命令司马光去巡视,司马光建议说: “修筑两个城堡来抵御西夏人,招募老百姓去耕种土地,耕种的人多,买入粮食的价格就低,也就可以慢慢缓和河东粮食价格昂贵而依赖远处供给的忧患。 ”庞籍听从了他的计策。麟州将领郭恩勇敢却有点狂妄,率兵在夜间渡河,不设防备,被敌方消灭,庞籍因此获罪,离开了麟州。司马光三次上书陈述郭恩覆灭是自己的过失,但没有
46、得到答复。庞籍死后,司马光上堂拜见他的妻子,待她像自己的母亲一样,抚养他的儿子就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当时的人都称赞他。后来,司马光改任直秘阁、开封府推官。这时,交趾进贡一种奇怪的野兽,说是麟,司马光说: “真假不得而知,即使是真的,不是自己来的也不能说明是祥瑞之兆,希望送还他们的所献之物。 ”他又写了一篇赋进行讽谏。他又修撰起居注,供职礼部。有关部门说有日食,按惯例,日食不满度数,京师看不见,都应当上表祝贺。司马光说: “四方都看得见,京师看不见,这说明君王被阴险邪恶的小人蒙蔽;天下的人都知道,唯独朝廷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灾害会更厉害,不应当庆贺。 ”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仁宗开始有病,皇位继承人还
47、没有确立,天下的人担心而没有人敢说。谏官范镇首先发表自己的看法,司马光在并州听说后,也发表意见。并且赠送书信给范镇,劝他以死抗争。到这时,司马光又当面对皇上说: “我过去在并州做通判,所上的文书三章,希望陛下果断笃行。 ” 皇帝深思了好久, 然后说:“莫非想要挑选宗室后代作为继承人吗?这的确是忠臣说的话,只是别人不敢说罢了。 ”司马光说: “我说这些,自己认为一定会招来死罪,没想到陛下竟然接受了。 ”皇上说: “这有什么不好,古今都有这类事。 ”神宗即皇帝位,提拔司马光为翰林学士,司马光极力辞谢。司马光时常考虑到历代史书太繁杂,皇帝不能全部读完,于是写了通志八卷呈献英宗。英宗很高兴,命令在秘阁
48、设置机构,续修这部书。到这时,神宗给此书命名为资治通鉴 ,并亲自给此书写了序 ,让司马光每天进读。王安石执政,颁行新法,司马光上书陈述新法的好处和害处。神宗想任用司马光,去询问王安石。王安石说: “他所说的全是危害政治的事情,所相好的都是危害政治的人,而陛下打算把他置于左右重臣的位子上,让他参与国家大事,这是成败盛衰的关键。司马光的才能怎能危害政治,但是一旦身处高位,那么持不同意见的人会倚以为重。 ”元祐元年又生病。这年九月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15.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尾联说朝廷并无失策之处,只是百姓徒自忧虑罢了,是反
49、讽之意。 16.首联、颔联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国土沦丧的悲伤。颈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朝廷的屈辱求和、苟且偷安的不满和痛恨。尾联用反语,表达了对国家前途、人民疾苦的忧虑。 (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与评价古诗思想内容的能力。【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与评价古诗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思想感情的正确步骤: 首先要做到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看有无与诗歌的写作背景有关的注释及根据自己对诗人的一般了解作答,其次要清楚整首诗歌的大意,再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思,最后联系全诗以及注释内容,结合提问,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7.(1)信而见疑 忠而被
50、谤 (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3)念桥边红药 年年知为谁生(每空 1 分,有漏字、错别字、语序错误等,该空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本题分别出自司马迁屈原列传 、杜甫蜀相 、姜夔扬州(淮左名都) ,均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 推荐诵读的篇目。 18.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产生的人或事物,后多指顺应时机而出现或产生。日新月异: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新事物、新气象不断出现。语境强调的是各类新兴职业和新型就业方式顺应时机而产生,应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