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 资源ID:213784       资源大小:311.3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1、2021 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912 题。 (11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 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 【乙】孔子曰: “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 行也;折而不挠,勇

    2、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注:栗而理:坚实而有纹理。刿:割伤,刺伤.真诚。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 ,有删改)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1)可爱者甚蕃 (2)廉而不刿 (3)瑕适并见 (4)言念君子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 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 甲文通过对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莲”的高洁品格。 B. 乙文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玉”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C. 甲

    3、乙两文托物言志,借“莲”和“玉” ,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D.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12.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阐述。 (3分) 答案: 小贴士 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可参考以下方法: 1.上下文推测法。参考“刿”之意推测。 2.成语推测法。参考“并驾齐驱”推测。 3.课内文言文迁移法。参考“念无与为乐者”推测。 题号题号 分值分值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9 2 (1)多 (2)有棱角(锋利) (3)一起(同) (4)考虑(想到) 每题 0.5 分 意思接近均可给分; 错别字超过 2

    4、个不给分 10 4 (1) (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 敲击它, 它的声音清越 (或 “清亮、 清脆” )悠扬,远远就能听到。 (1)每一小句 0.5 分,意思相近即可。表达不通酌情扣分。 (2) “敲击” 、 “清扬” 、 “远闻”各 0.5 份,表达 0.5 分。 11 2 A(甲文没有批判“菊花” ) 12 3 1. 都有正直的品性 (0.5) 。 甲文提到 “外直” “亭亭净植” (0.5) ,乙文提到“坚刚” “廉” (0.5) 。 2. 都有美好的声名(0.5) 。甲文“香远益清”(0.5) ,乙文“其声清扬而远闻” (0.5) 。 每个点 1.

    5、5 分(回答共同点 0.5 分,联系原文分析 1 分) 。 第 1 点(答出“坚强” “刚直”等正直品性的词, 也算对。 同时这些答案仅算一点,答多也只给 0.5 分) 2020-2021 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南山区第二次模拟考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 9- -1212 题。(题。(1111 分)分)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

    6、以应。 (节选自愚公移山 )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选自新百喻经 ) 【注释】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1)甚矣,汝之不惠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鲁公治园 (4)公善之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11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甲文出自列子汤问 ,这则寓言描写了两个对比鲜明的人。 B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却看不到人力的伟大,愚公则坚信人力的无穷无尽。 C乙文中鲁公治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治园的困难太大。 D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12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3 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 9- -12 12 题。 (题。 (1 11 1 分)分) 9.(2 分) (1)惠:同“慧” ,聪明。 (2)彻:通达,这里指改变。 (3)治:修建。 (4)善:认为好(以为善) 。 10

    8、.(4 分) (1)凭借(你)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气力,连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除掉。 (2)如果你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11.(2 分)C(主要原因是“遇难而退” 。 ) 12.(3 分)示例:愚公坚定信念,移山成功;鲁公畏手畏脚,修园失败。 (1 分)我们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不懈,最终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 (2 分) (围绕“目标”“毅力”“不怕困难”等关键词语回答)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鲁公修建一个园子,想要凿出一个池子。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下来了。有人说:

    9、“土可以堆成山。”鲁公认为(这个意见)不错,想按照他的方法去做。他的妻子说:“你就不怕小女儿跌倒吗?”鲁公又停下来了。(又)有人说:“如果你修条小路通到园子里,设个栅栏围着它,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话, 又想按照这个人的办法做。 家里又有人阻止他说: “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值得考虑啊。”鲁公犹豫不决,(修园这件)事情就停下来了。 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 24 校联考初三语文二模试卷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 9 9- -1212 题。 (题。 (1111 分)分) 【甲】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

    10、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 【乙】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

    11、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已。二三子不得寐。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晁补之新城游北山记 ,有删改) 【注释】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楯(shn) :栏杆的横木。缭绕:迂回。魔戛:摩擦。明:天明。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1)诣太守_ (2)欣然规往_ (3)且暮_ (4)不得寐_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2)有僧布袍蹑履来迎。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甲文作者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 B.甲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虚景实写,展现了一个美

    12、好的桃花源。 C.乙文中划线句子的正确断句是: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 D.乙文以空间为序,写了去新城北面山中游玩的所见所感,语言简练。 12.甲文刘子骥“欣然规往”与乙文作者“往往想见其事”的原因不同,请你简要分析。 (3 分) 答案: (一)阅读下面选(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文,完成第 9 9- -1212 题。 (题。 (1111 分)分) 9.(1)拜访。 (2)打算,计划。 (3)将近,将要。 (任写一个) (4)睡觉。 10.(1)渔人就顺着先前的路(或:来时的路)回去, (沿途)处处做了记号。 (2)有僧人穿着袍子、踩着鞋子前来相迎。 11.D【解析:乙文以时间为顺序。 】

    13、 12. 甲文刘子骥的“欣然规往” ,除了好奇,更多的是对自身所处黑暗社会的不满(1 分) ,对桃花源那片没有战乱、安居乐业、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1 分) 乙文作者 “往往想见其事” ,是在体验过北山美景之后的回味无穷,表达自己对北山美景的赞美与怀念之情。(1 分,写出“赞美”或“怀念”任何一个即可) 【评分标准:结合两文内容分析,得出两文的原因,得满分。 】 【译文】距离新城的北面三十里,越往里走山就越深了,尽是野草树木和泉水岩石,环境越来越幽静。稍稍往西,有一座很高的山峰,山下一条小路,界线分明,窄得只可容人步行。走了约四五里,才听到鸡叫声。山顶有数十间房屋,曲折回旋而依崖壁而建

    14、并筑有栏杆,要像蜗牛一样爬行、老鼠一样攀援迂回着走才得以出来。坐定之后,一阵山风吹来,堂殿上的铃铎都响了起来。大家惊慌相视,不知道身在何处。天色将近黄昏了,就都睡在山上。 此时正是九月,天空高旷露水清莹,山间空寂月光明亮。仰看星斗,都大而光亮,好像正在人头顶上。窗间有数十竿竹子,被风吹动互相摩擦,不停地发出急促的声响。大家又不能入睡。等到天亮,就都离开了。 回家几天之后,脑海中还是恍恍惚惚地浮现出山上的情景, 于是追记了这些。 后来我没有再到北山去,然而往往想起这次游山的事。 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 9-12 题。 (12 分) 【

    15、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别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判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 【乙】公甲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是时,白马辎重就道。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苟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 未也。有顷,骑至稍多,或分趣辎重。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

    16、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 (节选自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 ) 【注】 公指魏武帝曹操。 白报告。荀攸 曹操谋士。绍 指袁绍。趣 同取,夺取。 9.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公将驰之_ (2)望其旗靡_ (3)可五六百骑_ (4)将五六千骑前后至_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2)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甲文选自左传 ,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此文体现了儒家以民为本,取信于民的观点。 B.绍骑将文丑与刘备/将五六千骑/前后至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C.甲文中的曹刿与乙文中的曹操都善于把

    17、握战机,以弱胜强。 D.乙文中曹操让属下解鞍放马,是为了减轻负担,以备敌不过时好及时退兵。 12.一位将领的观察力,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走向。甲文中的曹刿和乙文中的曹操都具备非凡的观察力,请结合文本,谈谈他们的观察力分别体现在哪?(4 分) 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第二次学业水平调研(二模)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成,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都,未能远谋。”乃入见。冋:“何以扱?”公曰:“衣食所安,不敢专也,必以分人,”对 曰:“小惠未遍,民拾从也。”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18、,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撤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曹刿论战 ) 【乙】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气之所以盛者,鼓也。能作士卒之气,则不可太频,太频则气易衰;不可太远,太远则力易竭。须度敌人之至六七十步之内,乃可以鼓,令士卒

    19、进战。彼衰我盛,败之必矣。法曰:“气实则斗,气夺则走。” (节选自百战齐路气战 )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4分) (1)神弗福也 福: (2)小大之狱 狱: (3)太远则力易竭 竭: (4)气夺则孟 夺: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吾视其撤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2)须度敌人之至六七十步之内,乃可以鼓。 9.下列表述不疋噸的一项是( )(2分) 1. 【甲】文选自左传 。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 ,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2. 【甲】文作者巧妙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以曹刿与“乡人”的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 3.

    20、 【甲】 【乙】两文语言简洁精练,表意说理通达晓畅,行文中散句、对偶句错落有致,增强了叙事写人的生动效果。 4. “夫将之所以战者/兵也/兵之所以战者/气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12.【甲】 【乙】两文在论述进击敌人时提到了一个相同的观点,但其中又有细微的差别,请简要分析。(2分) 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题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 91212 题(共 1111 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

    21、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杂竹之属。阡陌交通,鸡 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

    22、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 桃花源记 ) 【乙】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家,老人谓曰: “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 “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炉、麻臬(xi)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 ”杨谢而从之。又戒曰: “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选自康与之昨梦录 )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渔人甚异之 麻臬之属 迫暮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23、 分)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2 分) (2)此公欲来,能相容否?(2 分) 11.甲文中的“渔人”没有留在桃花源,最终是离开了。那么乙文中的杨氏”是否要定 居穴中?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 分) 12.阅读两篇文章,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3 分) (1)两篇选文所描绘的社会在社会面貌、居民生活状态等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2 分) (2)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喜欢农村自然生态的生活。如果把桃花源开发成旅游区,你认为 村民们要做出什么改变?请举出两点。 (1 分) 答案: 9(2 分) (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对感到惊异 (3)类 (4)将近(根据文下注释答案唯一性

    24、) 10.(4 分) (1)这个人把自己听到的事向(桃花源中人)详细地说出,全都感叹惋惜。 (得 分点“具言” “叹惋”各得 0.5 分) (2)这个人想来这里住,能够容留他吗?(或“能够接纳他留下居住吗?” ) (得分点“欲” “相容”各得 0.5 分) 11.(2 分)是。从“杨谢而从之”可以看出。 (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他的安排。此句中的“谢”是道谢的意思。 ) 12.(3 分) (1)社会安定和平、民风淳朴(1 分),人们过着自由快乐、自给自足的生活(1 分) (每点 0.5分,意思相近即可。 ) (2)修路铺桥,改变“山有小口”入口的困难。开放心态,与外界联系或改变“不知有汉”的封

    25、闭状态。 (1 分) (答对一点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 【乙参考译文】老人带领姓杨的人来到一个大的山洞,鸡和狗都很高兴的样子,人们都在一起住。到了一家,老人对(这户人家)说: “这个人想来这里住,能够容留他吗?”(穴中人)回答说: “你既然带他来到这个地方,那他一定是有贤能的人。我们这里只要是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x)这类东西,都不是私人所有的,是与众人共享的,所以可以住在一起。你真的要来,请不要携带金银珠宝精美丝织品这些珍异的东西,(人们日常)所用的只有柴米鱼肉,这里是不缺的。只是按照各家的人数分给他们土地,用来耕地养蚕,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食物或白吃人家的。 ”姓杨的人道谢并且听从了

    26、他的安排。(穴中人)又告诫道: “你如果来晚了,山洞就封着了。 ”将近夜晚,姓杨的人与老人一起出来。 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九年级语文第二次模拟调研试题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9 12 题。 (11 分) 请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級裂而 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 幣然若神人;余则缰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7、。 送东阳马生序 【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 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 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整史重型 J 啓,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 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进学:增进学问。 礼记学记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 分) (1 )媵人持汤沃灌 ( 2 )皆被绮绣 (3)及其久也 ( 4 )相说以解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

    28、之。 11.对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E.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F.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G.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H. 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12.阅读选文,运用平时的阅读积累,从“善问者”或“钟”的角度谈谈你对“善待问者如撞钟”一句的理解。 (3 分) 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11 分) 9.(2 分) (1)热水 (2)同“披 (3)到,等到 (4)同“悦” ,愉快、高兴 10.(4 分) (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收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 11.(2 分)A 12.(3 分) 【解析

    29、】善问者,即善于发问的人,他们提问的时候会注意由易到难,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解析】善问者,即善于发问的人,他们提问的时候会注意由易到难,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像木像木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这里存在对工砍硬木先从易进斧的地方下手一样。这里存在对“善“善问者”主体的个性化理解问者”主体的个性化理解,如主体是学生,指善学,如主体是学生,指善学者的一种素养;如主体是善于发问的老师,指好老师所具备的教学方法。者的一种素养;如主体是善于发问的老师,指好老师所具备的教学方法。 而敲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敲和反复地敲。常言道,而敲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

    30、敲和反复地敲。常言道,响不响不用重捶。这就要取决用重捶。这就要取决于钟本身的性能,不好的钟,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会声若于钟本身的性能,不好的钟,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会声若 雷鸣。这里的钟就好比学生。 因此,如果将善学者理解为学生,那么与钟可视为同一主体,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若将善学者理解为善于发问的教师,便从能依据学生特点教学入手。 示例一 善问者的角度。教师依据学生的学情、认知特点等进行提问,就像敲钟的时候,依据钟的特性。 示例二钟的角度。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 (1 分)就人而言,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一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 (1

    31、分)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关联的。光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便找不到立足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 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成了摆设和点缀。 (1 分) 能写出钟如人得 1 分。能归纳出特点得 1 分,能对特点进行合理阐释得 1 分。 【乙文翻译】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受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收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下手,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

    32、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作品读解】应答如同敲钟,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敲钟者应当了解钟的特点和性能,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去敲击。了解钟是前提,掌握敲钟的技巧次之。没有对钟的特点、性能的熟悉,技巧本身就无从谈起。因此,敲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样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心态等等有较准确的把握,答问才会说到点子上。 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敲和反复地敲。常言道,响鼓不用重捶。这就要取决于钟、鼓本身的性能了,破钟、破鼓,共鸣不好的钟、鼓,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

    33、会声若雷鸣。就人而言,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一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关联的。 光有悟性, 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 便找不到立足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成了摆设和点缀。所以,做一个好的敲钟人不容易,同样,做一个好的钟也不容易。好的敲钟人遇上好的钟,自然是天作之和的美事。 2020-2021 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学期 5 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8 81 11 1 题(共题(共 1 12 2 分)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34、。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

    35、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1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川壅2而溃,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3也,衣食

    36、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4王于彘5。 【注】本文选自国语,有删改。1.弭 m:消除;2.壅 yng 堵塞;3.原隰 x衍沃:平原、洼地、高低良田;4.流:流放;5.彘 zh:地名,在今山西霍县。 8.8.解释下列加点词。 (解释下列加点词。 (2 2 分)分) 孰视之 闻寡人之耳者 使监谤者 川壅而溃 9.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4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2 2 分)分) (1)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

    37、 10.0.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选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 (3 3 分)分) A能“谤讥于市朝” “国人谤王”和“吾能弭谤矣”中的“谤”字用法都不一样。 B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这个断句之正确的。 C甲文选自战国策 ,文中先写邹忌的言行,目的是衬托齐威王的贤明。 D 【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召公在劝谏中分别采用了类比和比喻的说理方法。 1 11 1. .对于人民的声音,齐威王和周厉王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对于人民的声音,齐威王和周厉王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给了你怎样的启示?(3 3 分)分) 答案: (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 8.(1

    38、)同“熟” ,仔细;(2)使听到;(3)让;(4)决口,水冲破堤坝 9.(1)晚上躺着想这件事, 说: “我的妻子认为我美, 是偏爱我。 ” (扣分点: 思之、美、私、前后句子的关系) (2)国都的人不敢说话,在路上(遇见)只能用眼睛示意。 (扣分点:国、言、道路、示意) 10.D A 第一、二个“谤”是动词,第三个“谤”是名词。 B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C 甲文是为了表现邹忌的有勇有谋,忠心耿耿。 11.齐威王期望听到人民的意见,主动奖赏提意见的人(1 分) ,周厉王厌恶人民的指责, 采用监视杀害的方式对待有怨言的人 (1 分) 。 他们两个的结局截然不同,给我的启示是别人的意见是不可能通过暴力的手段消除的,与其逃避堵塞,不如真诚地面对。 (言之成理即可,1 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21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鹏城****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