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616 分)分) 1.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支持中国人(y )立于民族之林的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于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声声不息的血液。 自强不息,无关天资。如果你天资聪(yng) ,它会使你如虎添翼;就算你资质平平,它也能助你成就精彩。 自强不息,无关年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对年轻人的告诫;“ , ”是对老年人的激励。 。奋斗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哪怕身陷泥
2、沼,只要发愤图强、矢志不渝,终究也能取得辉(hu ng)成就。 自强不息,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传(ch ng)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 )_ 立 聪(yng)_ 辉(hu ng)_ 传(ch ng)_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请找出来并改正。 A.声声不息 B.如虎添翼 C.矢志不渝 D.永不褪色 (3)根据文意,在第三段的处填写恰当的古诗句。 (4)根据第四段的内容,仿照二、三两段的首句,为该段拟写一个中心句。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
3、女,_。 ( 诗经 ) (2)_,江入大荒流( ( ) 渡荆门送别 ) (3)沉舟侧畔千帆过,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4)俗子胸襟谁识我? _。 (秋瑾_ ) (5)苟全性命于乱世,_。 (诸葛亮出师表 )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5454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 3. 下面对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尼摩船长有着魔鬼与天使两张面孔:指挥“鹦鹉螺号”撞沉军舰,让军舰上所有人葬身大海的是他;不顾生死,与鲨鱼搏斗救下采珠人的也是他。复杂多面的形象让海底两万里充满魅力。 B. 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简爱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
4、斑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人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C. 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与冬妮娅结识、得到朱赫来的引导、加入红军拼搏奋斗、开始文学创作这些生命的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成长史,也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价值。 D. 鲁智深本是经略府的提辖,因拳打恶霸镇关西而流落江湖。他大闹桃花山,火烧瓦罐寺,后来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五台山。这位嫉恶如仇、豪爽仗义的英雄人物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永恒的经典。 4. 下面方框内是小明同学在阅读儒林外史时所做的几处批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A 这周学道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己心里想道:“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
5、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 (第三回) 批注:周学道推己及人,力求选拔真才,实属才德兼备之人。 B 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都说的是些甚么话!怪不得不进学!”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第三回) 批注:范进这么多年无法进学,全是因为之前的学道未
6、能细读范进的文章,埋没了人才。 C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 “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 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第七回) 批注: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1)运用前后勾连的阅读方
7、法,在读了 C 段文字后,你会发现 A、B 两处的批注有误。请你向小明同学指出其中的错误。 (2) 阅读 C 段文字后, 小明同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无一贬词, 而情伪毕露”的批注。 请你从 儒林外史中再找一个事例,来分析印证这一评述的准确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 孤雁一诗的尾联,诗人的笔
8、触由“孤雁”转向了“野鸦”,有什么用意?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6. 两首诗中,“雁”和“鸿”是“孤独”的,也是“执着”的。分别找出一句具体表现它们“执着”品性的诗句。 7. 中国文化中,“雁”常常被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两首诗中“孤雁”和“孤鸿”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
9、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 8. 下列哪一项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 A. 轼庐于其上 三顾臣于草庐之
10、中( 出师表 ) B. 而下有钱荒之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 ) C. 盖略等矣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 D. 轼昔闻公道其详 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 ) 9. 下面关于词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徙知徐州”的“知”是“做知州”,而“知免役之害”的“知”是“知道,了解”。 B. 文言文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根据语境添加原句省略的成分。例如:“驱使复入”一句,“驱使”的对象是“富民”,翻译时要将其补充出来。 C. 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例如:“率其徒持畚锸以出”中“畚锸”,本义是“挖运泥土的
11、用具”,在句中要解释为“用畚锸”。 D. 名词活用作动词, 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之一。 例如: “王安石相神宗”中的“相”, 本义是“宰相、丞相”,在文中解释为“做宰相”。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11. 选文记叙了苏轼为官期间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每条不超过 15 字) 12.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一心境的理解。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航天器名称 “嫦娥”月球探测器 “天问”火星探测器
12、 “祝融”火星探测器的任务火星车 “羲和”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鹊桥”嫦娥四号中继星 “悟空”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玉兔”月球探测车 【材料三】 3 月 23 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讲了又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航天员在绕地球飞行的空间站上进行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并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 能在约 400 公里高度的地球轨道上一堂课,需要强大的航天技术支撑,也需要包括天地通信等太空资源的支持。流畅而顺利地完成,体现着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与此同时,“天宫课堂”从创
13、意到落地,既源于对能力的自信,更反映出对科学研究的重视。 对科学的探索和研究,始终是航天事业的有力牵引和主要产出。无论是飞出地球,或是登上月球、火星,乃至飞出太阳系,对未知的好奇,对宇宙奥秘的渴求,从来都和不断进步的星际探索能力相伴相随、相互促进。 如今,“天宫课堂”正逐渐成为我国太空科普的一个国家品牌。它虽然是空间站科学平台的小小展示和应用,却意义重大。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学普及有着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这句话既道出了“天宫课堂“的意义,也正是太空探索的绝佳形容。 (节选自人民日报2022 年 3 月 24 日,有删减) 13.
14、学校科技社团打算以材料一的 2022 年中国航天日宣传画“作为航天知识科普周活动的宣传海报。根据你的理解,帮助小天同学完成对作品的介绍。 小天:这是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航天人石萌的作品九天漫书 ,它获选 2022 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的理由是,非常切合本届中国航天日的主题“航天点亮梦想”,而且充满了浓郁的中国风。下面就让我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_。 14. 下面是两位同学在阅读了材料二“中国航天器名称”后一段对话。请根据你的知识积累,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航:月球探测器命名“嫦娥”太合适了。我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传说,看来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奔月的决心。 小天:“祝融”和“羲和”是我国上古神话中
15、的“火神”和“太阳女神”,用来给火星车和太阳探测试验卫星命名真是太神了! 小航:“天问”的名字也取得妙啊!屈原著长诗天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不正是探索真理征途漫漫,科技创新永无止境的写照吗? 小天:你知道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叫“北斗”吗?告诉你, (1)_。 小航:这个“悟空”才有意思呢! (2)_ 小天: 我之前还看到过, 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多用途运输机运20 别名“鲲鹏”, 就像庄子笔下“ (3) _”的神鸟一样,能够凭借超强的性能翱翔九天。 小航:你有没有发现,这些航空航天器的命名有个共同的特点,大多源自中国古代神话或文学典籍,体现了(4)_的融合。 小天:不仅如此,这
16、些航天器的命名,还蕴含了更深远的意义: (5)_。 15. 看了材料三的报道后,小航和小天一致认为,组织同学们收看“天宫课堂”授课视频是一项极其有意义的活动。请帮助他们向社团指导老师提出建议,并阐述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纸的胜利 俄罗斯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 阳光融化了黑粒状的积雪,污浊的水流中漂着积存了一整个冬天的家用废料破布条、大大小小的骨头、碎玻璃,空气中弥漫着混浊的气味,在这些气味中最为浓烈的,是春天那潮湿而甜蜜的泥土气息。根尼亚皮拉普廖特奇科夫来到院子里透透气。 他的双腿天生就有毛病,因而他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很是奇怪。他的鼻子总是不通气,他只能靠嘴呼吸。此外,他没有父
17、亲,也没法像其他孩子那样说自己的父亲战死了,因为他压根儿就不曾见过自己的父亲。凡此种种,让根尼亚成了一个非常不幸的孩子。 阳光暖和得出奇,不管是空气还是大地,一切都显得鼓胀而饱满,尤其是那些裸露的树干,眼看就要迸发出细小的、幸福的叶芽。 根尼亚站在院子中央,愕然谛听着远处天空的隆隆声。此时,一只肥猫小心翼翼地用脚掌轻触湿润的地面,准备斜穿过庭院。 第一团泥巴正巧落在猫和男孩的正中间。根尼亚一哆嗦,飞溅的污泥“啪”的一声重重地打在他脸上。第二团泥巴落在他的背上,未等第三团泥巴砸下来,他就急忙拔腿连蹦带跳地向自家门口奔去。紧跟着,一句杜撰的打油诗像一梭响亮的飞镖一样穿过:“瘸腿根尼亚,鼻涕流成河!
18、” 根尼亚望了望四周:科利卡克柳克温正跑来跑去,小女孩们尖叫着,而在他们身后,站着那个他们为之卖力的人天不怕地不怕的机灵鬼热尼卡艾特尔,所有没给他当过小跟班的孩子都是他的敌人。 天黑了,根尼亚在绿屏风后面酣然入睡,母亲和外婆在桌旁坐了好一会儿。 “为什么?为什么他们总是欺负他?”外婆终于悲苦地喃喃道。 “我想,应该请他们来家里做客,给根尼亚过个生日。”母亲答道。 “你疯了吗?”外婆吓了一跳,“那些人可不是一般小孩,分明是一伙强盗。” “我也想不出别的法子,”母亲愁容满面地应道,“应该烤点儿馅饼,做一桌好菜招待他们,总之,得给孩子们举办一场热热闹闹的生日活动。” “那可是一伙强盗啊,他们会把整座
19、屋子都搬走的。”外婆反对道。 “你有什么可偷的吗?”母亲冷冷地问道。 老太太不作声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宁静而温柔的春天来临。庭院里干净整洁,绿草如茵。 生日前夜,母亲告诉根尼亚,要为他举办一场真正的生日会。 “叫上你们班里和院子里你想请的孩子。”她提议道。 “我谁也不想请。妈妈,不要。”根尼亚恳求道。 “要。”母亲简短地回答。看她眉毛抖动的样子,他明白自己没法逃避了。 傍晚,母亲来到院子里,亲自邀请孩子们第二天来家里玩。她一下子邀请了所有人,并没有挑挑拣拣,但热尼卡是她单独去找的:“还有你,热尼卡,你也过来吧。” 他眼神冷漠而成熟地看了看她,看得她有些发窘。 “我会来的。”热尼卡平静地回答。
20、 根尼亚忧郁地环顾房间。最令他不安的,是那架漆黑发亮的钢琴似乎别人家都没有这东西。书柜,搁架上的琴谱,这些似乎都还可以原谅。可是贝多芬,这个可怕的贝多芬面具呢?到时候一定会有人阴险地问他:“这是你爷爷吗?还是你爸爸?” 根尼亚坐在窗边,背朝着餐桌,竭力不去想那群吵吵嚷嚷、快活无比却又和他水火不容的敌人马上就要闯进他家的样子看上去他正在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喜欢的事:用报纸折一艘带帆的小船。 他是这项纸艺的能工巧匠。根尼亚生活中有几千个日夜是在床榻上度过的。他耐心地忍受着秋天的黏膜炎、冬天的咽峡炎、春天的伤风感冒,折出一个个纸角,将每一页纸的弯折处压得平平的。根尼亚是一名伟大的学生:他在折纸技艺中展现
21、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能力根尼亚手中转动着那只还未做好的小船,惶恐地等待着客人的到来。他们来的时候刚好四点整。 大家彬彬有礼地围着桌子坐下,母亲给每个人的杯子倒上自制的气泡饮料,加入酱色的樱桃,然后说道:“让我们为根尼亚干杯今天是他的生日。” 妈妈坐到钢琴前,弹奏起土耳其进行曲 。这景象可真是不可思议:约莫十二个衣着寒酸但梳洗得干净整洁的孩子,悄无声息地吃着主人待客的食物,而一个瘦削的女人正在琴键上敲击出轻快的音乐。 这场生日活动的主角正紧张地盯着盘子,手掌汗涔涔的。 音乐停止了。母亲端来甜馅饼, 又给每个茶杯都倒满了茶。圆圆的高脚盘中盛放着各式各样的糖果,有小枕头形状的,有夹心的,还有用糖纸包着的
22、。热尼卡用最不知羞的目光把整个房间上上下下审视了一遍,他终于指着那个面具问道:“穆西阿姨!这是谁啊?普希金吗?” 母亲微笑着,温柔地答道:“热尼卡,这是贝多芬,一位德国作曲家。他是个聋人,但写出了许多美妙的乐曲。” “你们想听我弹贝多芬的曲子吗?”母亲问道。 “请吧。”热尼卡表示同意。母亲再次把凳子抽出来,开始弹奏根尼亚最喜欢的曲子土拨鼠不知为何,他总是觉得土拨鼠十分可怜。 所有人都静静地坐着,没有流露出一丝不耐烦的神色,尽管糖果早就被他们消灭了。根尼亚始终处于一种可怕的紧绷状态,但此时某种类似于骄傲的情绪第一次在他心头闪过:这个弹奏贝多芬乐曲的人是他的妈妈,没有人嘲笑她,所有人都在仔细听着,
23、看着那双让人眼花缭乱的有力的手。 “好了,音乐到此为止。我们来玩方特游戏吧。”母亲提议道。 没有人知道这个游戏是怎样玩的。热尼卡在窗台旁摆弄着那只还未做好的小船。母亲向大家解释游戏怎么玩,不过看样子谁都没带方特。热尼卡把小船放到桌子上,说:“这就是我的方特了。” “根尼亚,给女孩子们做几个方特吧。”母亲请求道,同时把报纸和两页厚实的纸张放到桌子上。根尼亚拿起纸来,思考片刻,就折出了一个纵向的弯褶男孩们剃得光光的小脑袋和女孩们被辨子绷得紧紧的小脑袋齐齐地向桌子这边凑了过来。小船、杯子、盐瓶、面包篮、衬衫他每完成最后一步,做好的小东西马上就被等待已久的手一把夺走。 “还有我,给我也做一个!” “他
24、已经给你做了一个,真不害臊!该轮到我啦!” “根尼亚,请给我做一个杯子!” “小人儿,根尼亚,给我做一个小人儿!” 孩子们朝他伸出手,他给大家分发那些纸做的稀罕玩意儿,所有人都笑着,所有人都向他道谢。 这种感受他只在梦中体验过。他是幸福的。他没有感受到任何恐惧,任何厌恶,任何敌意。他一点儿也不比他们差。甚至,他们还赞赏了他那不值一提的天赋,而他自己从未觉得这天赋有何意义。他似乎生平第一次真正看清了他们的面孔,他们根本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热尼卡在窗台上摆弄一张报纸,他把小船展开,然后试着重新折一遍,但怎么也折不好,于是他走到根尼亚面前,碰了碰他的肩膀,生平第一次叫了他的名字,请求道:“根尼亚,帮我
25、看看吧,下一步怎么折” 正在擦拭餐具的母亲微笑着,泪水滴落在肥皂水中。 (摘自世界文学2021 年第 3 期,有删改) 16. 阅读了文章的开头部分,甲、乙两位同学就文中划线处的景物描写进行了讨论。请在空白处为乙同学陈述理由,完成讨论。 甲:这两处景物描写是败笔,它们突出的是“甜蜜”“幸福”的味道,与人物的心情完全不匹配。 乙:我却认为这恰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_。 17. 为了帮助根尼亚走出困境,母亲精心策划了一场热闹的生日会。下面是母亲为此次活动拟写的计划。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它补充完整。 (1)向所有的孩子发出邀请,尤其是热尼卡,要单独邀请; (2)提前准备好孩子们喜欢的各种食物; (3)_
26、; (4)_; (5)_ 18. 阅读过程中,甲同学给下面句子中的“终于”加了着重号,认为它在文章结构和人物刻画方面都有独特的作用。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热尼卡用最不知羞的目光把整个房间上上下下审视了一遍,他终于指着那个面具问道:“穆西阿姨!这是谁啊?普希金吗?” 19. 回家后,热尼卡不停地摆弄着那只小纸船。突然,他有了一个念头:给根尼亚折一只纸船,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他还把自己想对根尼亚说的话悄悄写在了纸船里。他会写些什么呢?根据你的理解完成这个留言。 20. 阅读全文后,甲同学在文章的标题处做了批注:是纸的胜利,更是人的胜利。请你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他这样批注的理由。 第三部分
27、(第三部分(6060 分)分) 21. 作文。 结合你对纸的胜利一文的理解和体会,从下面的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写作,不少于 600 字。 任务一若干年后,根尼亚的作品获奖了。手握奖杯时,他想起了那个特别的生日会,想起了母亲微笑中滴落的泪水。这一刻,他发现自己有很多话要对母亲说。请你替根尼亚给母亲写一封信,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她。题目为“写给母亲的一封信”。 任务二在你的成长过程中, 是否也有过和小说中某个孩子类似的经历?你是“根尼亚”, 是“热尼卡”,或是其他孩子中的某一个?你是否曾经遇见或者渴望遇见那一个改变你人生的他 (她) ?请以“有一束光,照进我的生命里”为题,写出你的故事。 2022
28、2022 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年江苏省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第一第一部分(部分(1616 分)分) 1. 阅读下面几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支持中国人(y )立于民族之林的一种信念,一种境界,是流淌于中华民族文明血管中的声声不息的血液。 自强不息,无关天资。如果你天资聪(yng) ,它会使你如虎添翼;就算你资质平平,它也能助你成就精彩。 自强不息,无关年龄。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对年轻人的告诫; “ , ”是对老年人的激励。 。奋斗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哪怕身陷泥沼
29、,只要发愤图强、矢志不渝,终究也能取得辉(hu ng)成就。 自强不息,包含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传(ch ng)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 )_ 立 聪(yng)_ 辉(hu ng)_ 传(ch ng)_ (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请找出来并改正。 A.声声不息 B.如虎添翼 C.矢志不渝 D.永不褪色 (3)根据文意,在第三段的处填写恰当的古诗句。 (4)根据第四段的内容,仿照二、三两段的首句,为该段拟写一个中心句。 【答案】 (1) . 屹 . 颖 . 煌 . 承 (2)A 声声生生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
30、士暮年,壮心不已;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4)自强不息,无关境遇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y 立” 写作 “屹立” , 意思是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挺立着, 通常用来比喻人的意志十分坚定无法动摇。 “聪 yng”写作“聪颖” ,意思是聪明敏锐。 “辉 hu ng”写作“辉煌” ,意思是光辉灿烂。 “传 ch ng”写作“传承” ,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的辨析。 A.有错别字, “声声不息”写作“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 ” 。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根据后文“是对老年
31、人的激励”可以得知,划线处应填写激励老年人的诗句,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任选一句填上即可。 【小问 4 详解】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注意格式,字数要对应。格式是“自强不息,无关” ,在无关后面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即可。结合后文“奋斗的道路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可知,形容的是人生境遇,因此仿句为: “自强不息,无关境遇。 ” 2.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 ( 诗经 ) (2)_,江入大荒流。 ( ( ) 渡荆门送别 ) (3)沉舟侧畔千帆过,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32、席上见赠 ) (4)俗子胸襟谁识我? _。 (秋瑾_ ) (5)苟全性命于乱世,_。 (诸葛亮出师表 ) 【答案】 . 君子好逑 . 山随平野尽 . 李白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英雄末路当磨折 . 满江红 . 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 【详解】本题中的易错字“逑、末、折、侯” ,注意正确书写。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5454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 3. 下面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尼摩船长有着魔鬼与天使两张面孔:指挥“鹦鹉螺号”撞沉军舰,让军舰上所有人葬身大海的是他;不顾生死,与鲨鱼搏斗救下采珠人的也是他。复杂多面的形象让海底两万里充满魅力。 B. 自传体的叙事
33、语气,使小说简爱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人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 C. 保尔被神父赶出学校、与冬妮娅结识、得到朱赫来的引导、加入红军拼搏奋斗、开始文学创作这些生命的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布尔什维克党员的成长史,也让我们理解了生命的价值。 D. 鲁智深本是经略府的提辖,因拳打恶霸镇关西而流落江湖。他大闹桃花山,火烧瓦罐寺,后来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五台山。这位嫉恶如仇、豪爽仗义的英雄人物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永恒的经典。 【答案】D 【解析】 【详解】D.“又为搭救林冲大闹五台山”表述有误;鲁智深为搭救林冲大闹野猪林;鲁智
34、深大闹野猪林: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陆虞候买通防送公人董超薛霸,要于途中杀害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霸、董超将林冲绑在树上,说明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听说林冲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直在暗地里跟着,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后被鲁智深所救; 故选 D。 4. 下面方框内是小明同学在阅读儒林外史时所做的几处批注。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A 这周学道虽也请了几个看文章的相公,却自己心里想道: “我在这里面吃苦久了,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着幕客,屈了真才。 ” (第三回) 批注:周学道推己及人,力求选拔真才,实属才德兼备
35、之人。 B 周学道将范进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 心里不喜道:“这样的文字, 都说的是些甚么话! 怪不得不进学! ”丢过一边不看了。又坐了一会,还不见一个人来交卷,心里又想道: “何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倘有一线之明,也可怜他苦志。 ”从头至尾,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些意思。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第三回) 批注:范进这么多年无法进学,全是因为之前的学道未能细读范进的文章,埋没了人才。 C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 “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
36、事。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 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 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 “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 “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 (第七回) 批注: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 (1)运用前后勾连的阅读方法,在读了 C 段文字后,你会发现 A、B 两处的批注有误。请你向小明同学指出其
37、中的错误。 (2)阅读 C 段文字后,小明同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批注。请你从儒林外史中再找一个事例,来分析印证这一评述的准确性。 【答案】 (1)范进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连遭景玉的戏言都听不懂,可见他并无真才实学,并非被埋没的人才;周学道反复查看范进的文章,最后强点中了举人,把他当作真才,可见也是无才之人。 (2) 儒林外史塑造人物时,并不直接加入作者的主观评价,而是冷静地将人物置于直观刻画和具体情节之中,表现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态度。比如塑造胡屠户这一形象时,通过刻画其在范进中举前后,前倨后基的强烈反差,就突出了他嫌贫爱富、卑劣势利的丑恶嘴脸。 【解析】 【小问 1 详
38、解】 本题考查批注的辨析。 根据 C段“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 “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 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可知,范进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连遭景玉的戏言都听不懂,可见他并无真才实学,并非被埋没的人才。 结合 B段 “又取过范进卷子来看, 看罢, 不觉叹息道: 这样文字, 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 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可知,周学道反复查看范进的文章,最后强点中了举人,把他当作真才,可见也是无才之人。
39、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拓展运用。 儒林外史塑造人物时,并不直接加入作者的主观评价,而是冷静地将人物置于直观刻画和具体情节之中,表现人物性格,表达作者态度。 示例 1:严监生临死之时因灯盏里点着两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前边好几个人猜测错误,突出严监生的吝啬本性,为赵氏的话作铺垫,起到强烈的讽刺效果。 示例 2:张静斋和知县、范进胡侃,将宋朝“雪夜访普”的故事安在了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头上。在座各位通过科考的“大知识分子”竟无一察觉,且点头称是。 示例 3:如汤知县请正在居丧范进吃饭,范进先是“退前缩后”地坚决不肯用银镶杯箸。汤知县赶忙叫人换了一个瓷杯,一双象箸,他还是不肯,直到换了一双白颜
40、色竹箸来, “方才罢了” 。汤知县见他居丧如此尽礼,正着急“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 ,忽然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元子送在嘴里” ,心才安下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5. 孤雁一诗的尾联,诗人的笔触由“孤雁”转向了“野鸦” ,有什么用意?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6. 两首诗中, “
41、雁”和“鸿”是“孤独”的,也是“执着”的。分别找出一句具体表现它们“执着”品性的诗句。 7. 中国文化中, “雁”常常被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结合诗句内容,说说两首诗中“孤雁”和“孤鸿”分别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5. 尾联写“野鸦”是运用对比反村的手法。以野鸦的无忧无虑,鸣噪纷纷反衬孤雁失群的孤独落寞, 6. 孤雁不饮啄;拣尽寒枝不肯栖 7. 苏词借心怀幽恨,又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暗示自己谪居黄州的失意落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反省,对理想的坚守。 杜诗中诗人以孤雁自比,通过刻画孤雁失群哀鸣、不饮不啄的执着,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的孤独和对知己亲朋的思念。 【解析】 【5 题详
42、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理解。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用了陪衬的笔法,表达了诗人的爱憎感情。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尾联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坚持不懈。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 “无意绪”是孤雁对着野鸦时的心情,也是杜甫既不能与知己亲朋相见,却面对着一些俗客庸夫时厌恶无聊的心绪。 【6 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筛选。 孤雁 “孤雁不饮啄”中的“不饮啄” 。写得孤雁有品骨。孤雁非常想念它的同伴。不单是想念,而且还拼命追寻,是一只情感热烈而执着的“孤雁” 。 “不饮啄”体
43、现出孤雁的执着,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可选取“孤雁不饮啄”一句。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拣尽寒枝不肯栖”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甘愿在小沙洲上忍受寂寞清冷。这里不能理解为最后的归宿,而是表明了决心。宁可忍受孤独痛苦,也绝不放弃自己所坚持的操守。可选取“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 【7 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对主旨的把握建立在对诗歌内容理解的基础上。 孤雁诗人以“孤雁”象征自己,表达了自己对于同伴的渴望,诗人所思念的不单是兄弟,还包括他的亲密的朋友。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独自漂泊在外,孤独寂寞难以忍受,且还
44、身处“野鸭聒噪”的环境中,亲朋离散,天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不饮不啄、思念寻找伙伴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 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诗人把“幽人”比作“孤鸿” ,而鸿是一种不肯随便栖息的动物,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来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借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写怀,表达了被贬黄州时孤独的
45、心境和高洁的志趣,是词人对人生的反省,也是对理想的坚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 “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 “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初,祖宗时,差役行久生弊。王安石相神宗,改为免役。司马光为相,知免役之害,不知其利,欲复差役,轼曰: “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46、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 ”光不以为然。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轼曰: “昔韩魏公刺陕西义勇,公为谏官,争之甚力,韩公不乐,公亦不顾。轼昔闻公道其详,岂今日作相,不许轼尽言耶?”光笑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 8. 下列哪一项加点字的意思相同?( ) A. 轼庐于其上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出师表 ) B. 而下有钱荒之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送东阳马生序 ) C. 盖略等矣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马说 ) D. 轼昔闻公道其详 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 ) 9. 下面关于词句的分析,有误的一
47、项是( ) A. 文言文中,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会有不同的含义。例如: “徙知徐州”的“知”是“做知州” ,而“知免役之害”的“知”是“知道,了解” 。 B. 文言文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根据语境添加原句省略的成分。例如: “驱使复入”一句, “驱使”的对象是“富民” ,翻译时要将其补充出来。 C. 名词活用作状语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例如: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中“畚锸” ,本义是“挖运泥土的用具” ,在句中要解释为“用畚锸” 。 D. 名词活用作动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之一。例如: “王安石相神宗”中的“相” ,本义是“宰相、丞相” ,在文中解释为“做宰相” 。 10. 用现代汉语
48、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2)轼又陈于政事堂,光忿然。 11. 选文记叙了苏轼为官期间的哪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每条不超过 15 字) 12.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一心境的理解。 【答案】8. C 9. C 10. (1) (苏轼)派官吏在各处城墙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 (2)苏轼又在政事堂陈述自己的观点,司马光很生气。 11. 指挥抗击水患,保全徐州;力陈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12. 从选文看,苏轼担任地方官时尽心尽责,治理有方;任职中央时又考虑全面,收于据理力争。可见苏轼兼具气节与才能,有着宏伟的政治抱负。谪居黄
49、州使他理想受阻,倍感凄凉落寞。但也正因为有着宏大的抱负,苏轼在这种凄凉处境中仍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 A.庐:搭起茅屋/茅庐; B.患:灾难/担心、担忧; C.等:等同,一样/等同,一样; D.道:说/义;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的分析。 C.“在句中要解释为用畚锸 ”错误,句意为“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 , “畚锸”在此处是原意,指挖运泥土的用具。无其他意义;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及常用句式的翻译,以直译
50、为主,意译为辅。 (1)中重点词语:堵:古墙体单位,长于高各一丈为一堵。卒:终于。全:保全。 (2)中重点词语:陈:陈述。于:在。忿然:愤怒的样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根据文章第段“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城不沈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可知,苏轼指挥抗击水患,保全徐州;根据文章第段“差役、免役,各有利害。免役之害,掊敛民财,敛聚于上,而下有钱荒之患。差役之害,民常在官,不得专力于农,而贪吏猾胥得缘为奸。此二害轻重,盖略等矣”可知,苏轼力陈差役、免役各有利害。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主旨。结合选文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