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1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216574       资源大小:54.9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1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1、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2021 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 A A 卷(共卷(共 100100 分)分) 第第 I I 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2424 分)分) 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1. 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缄默(jin) 顷刻(qng) 戛然而止(g ) B. 羁绊(p n) 幽悄(qio) 强词夺理(qi ng) C. 褶皱(zh) 膨胀(p n) 暴风骤雨(zh u) D. 瞭望(li o) 出轧(zh ) 大煞风景(sh) 【答案】D 2. 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2、( ) A. 板块背上驮着的许多大陆,随着板块的运动而运动。每隔一段时间,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会聚在一起。 B.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涌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C. 杰巴、安托、大朝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 D. 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也能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我们要为它垫定基础。 【答案】C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靠近岩石边缘向下一看,他突然感觉目眩神迷,眼前的大地在来回晃动,他的身体也跟着晃动起来。 B. 面对疫情肆虐、世界经济增长乏

    3、力等错综复杂的风险和挑战,中国仍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彰显大国担当。 C. 多读一些书,加上因了解人情世故而产生的一种对人对物的爱与宽恕的涵养,你自然就会有一种从容不迫、雍容高雅的风度。 D. 又到端午,脑中纷至沓来的是艾草的清凉、粽子的清香、蚕豆的清甜我仿佛又看用消失在指尖缝隙里的童年时光。 【答案】A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 美国诺奖得主斯底格里茨在美国真相一书中犀利指出,横亘在上层和下层之间日益加强的鸿沟是美国当前困境的根源所在

    4、。 C. 通过声律启蒙这类读物,让儿童能够掌握声韵格律,学会应对,使诗词和对联这两种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得以薪火相传。 D. 袁隆平团队共为 80 多个发展中国家培养杂交水稻技术人才 14000 余人,为全球杂交水稻的发展与推广打下坚实基础 【答案】D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12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甲】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5、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乙】 大道之行也 礼记 大

    6、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欲穷其林 穷:走到的尽头。 B. 仿佛若有光 仿佛:隐隐约约 C. 选贤与能 与:和。 D. 盗窃乱贼而不作 贼:害人。 6. 下列语句由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欲穷其林 其真不知马也 B.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行天下之大道 C. 不复出焉 且焉置土石 D. 天下

    7、为公 中轩敞者为舱 7. 对文由画线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渔人问桃源人现在是什么朝代,才知道他们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朝了。 B.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译文:他听说了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打算前往。还没有结果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C.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译文:要使老年人能有终老的保障,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有自己的特长。 D.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译文:财物,厌恶把它扔在地上,但(之所以厌恶)不一定是因为想要据为己有。 8. 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两篇文章所追求的理想社会有

    8、共同的特点。都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们都过着和平安宁、自给自足的生活,与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B. 两篇文章表现出的态度不同。甲文中作为隐士的陶渊明,追求脱离现实社会的自由美好,表现出无可奈何的消极态度;乙文是对一种理想社会模式的构想,具有相对积极的态度。 C. 两篇文章表现形式不同。甲文描绘“世外桃源”,用叙事、写景艺术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乙文则以“言论”的形式,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质。 D. 两篇文章语言风格不同。甲文语言洗练省净,浅淡背后有丰富的意蕴;乙文语言鲜明有力,用排比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答案】5. C 6. D 7.

    9、 D 8. A 第第 IIII 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7676 分)分) 三、默写(共三、默写(共 6 6 分)分) 9.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 可怜身上衣正单,_。 (白居易卖炭翁 ) 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 ( 北冥有鱼 ) (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两首诗歌的颔、颈两联,任选其一,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 _ 【答案】 . 心忧炭贱愿天寒 . 拣尽寒枝不肯栖 .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0、 孟浩然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四、 (四、 (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有趣的“三” 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在我国,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到淮南子天文训 ,历来注家对此都有解释。其中,较为权威的解释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是两性合和的成果,是万物生殖繁衍的体现。 如中国古代建筑,王城的营建制度是九里见方,城的每一面各开三个城门;城内南北道路、东西道路各九条, 路宽七十二尺。 这些数字都是三或三的倍数

    11、。 为何要这样修建呢?一是帝王都自称受命于天,表示其统治人民的权力是上苍赋予的,于是干什么都打着行天之道的旗号;二是因为三生万物,王朝要兴盛发达,就得行三之法。 再如历史上的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共计一百二十个官。这说明王朝设官也是以三为法的,其用意仍然是为了表明王者法天即所谓顺天成道。 在社会和民俗方面,三这个数字也是无所不在的。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体现了事物的开始、过程和结果。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儒、佛、道三教,九流指先秦至汉初的九大学术流派,后面逐渐演变为用三和九概括了社会各行业的方方面面。 三在民俗中有吉祥之意, 如三羊开泰,羊为阳,古人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

    12、开泰,指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是吉利的象征。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通过对中国古代礼节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情,古代的礼节也多与三这个数字有关。古时候,中国人待客,往往要客人熏三次香,洗三个澡,叫做三衅三浴,表示极高的尊重。古有退避三舍之说,也是起源于一种礼节。晋重耳为报楚王之恩,在两国交兵时,后退三次,以表示感谢和敬畏之心。 古代,臣民们拜见帝王都得行三叩九拜之礼,同时还得三呼万岁。如遇家中长辈死丧,晚辈人还有守孝三年之说。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高卧隆中,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请他出山,帮自己打天下,演出了一部思贤若渴三顾茅庐的剧目,诸葛亮在三请之下如再不出山,恐怕就有

    13、失礼之嫌了。 古代的许多礼节对于现代人来讲是很繁琐的, 没有必要去讲究了, 但是有的礼节我们还仍然保留着,如去吊唁时,面对死者,哀悼者要三鞠躬;去别人家里作客,需得敲门而进,而敲门三下,则是比较礼貌的行为; 现在还有一种礼貌与三的联系比较密切, 就是我们常见到汽车的厢板上往往写着礼让三先。 三这个数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时空和算数。凡极言时间之长、空间之大、数量之多,古时多用三或三的倍数来表示。如三思而行九天十八层地狱三人行,必有吾师三百六十行等等。 总之,三这个数字,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选自趣文选读数学篇 ,有删改) 10. 阅读全文,根据下表中已填内容,在空

    14、格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数字中最神秘、最受青睐的,大概要,算“三”了 古代建筑 “王城九里见方”等 表示行天之道和行三之法 “三”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被广泛运用到各个方面。 古代设官 _ 表示顺天成道 社会和民俗 一问三不知、三羊开泰等 表示事物各个方面表示吉祥 _ “三衅”“三浴”、退避三舍、三叩九拜等 _ 时空和算数 “三思而行”“九天”“三百六十行”等 表示时间长、空间大、数量多 11. 运用文中有关知识,解说下列句子中“三”的含义。 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2. 小李发现了几个含有“三”的成语,和本文对“三”的解读不相吻合,如“三天打鱼,两天晒

    15、网”、“三言两语”、“三三两两”。他想把这三个成语放进文中,让“三”的含义体现得更全面。你认为把它们放在哪一段合适?补写几句话让这三个成语和该段内容衔接自然。 【答案】10. . “三公”“九卿”等 . 古代礼仪 . 表示尊重、感谢、敬畏 11. 体现的是“三”在算数中的运用,表数量多。实指三,符合王城的营建制度要“行三之法”,以期王朝兴盛发达。体现的是“三”在时空中的运用,表时间长。 12. 放在第段。补写:有时候,“三”的意思也可以表达为时间短,数量少。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言时间短,“三三两两”、“三言两语”表数量少。 五、 (五、 (6060 分)分) 13. 作文 “出发”是人生常

    16、态。柳宗元那一次出发本是想要放下,小石潭清冽的水、灵动的竹,给了他片刻的欢愉,但终是没能舒展那郁结于心的愁绪;鲁迅还记得那一次出发江南的月,水乡的豆,故乡自由的空气、淳朴的人情,组成了他毕生追寻的精神家园;记得那一次出发,一滴水怀着几百年的期待,终于流过西方街,完成了它奇幻的生命旅程;知道那是一次必死的出发,闻一多先生依然选择了跨出大门,选择了拍案而起一种期待,一次召唤,一个承诺凡此种种都可能成就一次出发,每一次的出发都会带给你新的感受,教会你许多新的东西 请以“记得那一次出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

    17、、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答案】范文: 记得那一次出发 那天清晨,一抹淡淡的阳光透过缥缈的晨雾,似有似无,树丛中聒噪的蝉虫依旧喋喋不休,我的心被这虫声搅起波澜,心神不安。或许是我当天即将代表学校去参加市作文大赛的缘故吧。 能参加这次比赛,我付出了很多。可在我即将踏进考场之前,我犹豫了:“我行吗?”此刻,我大脑里一片空白,前几晚精心准备思路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就这样行走在家门口的小巷,仅仅是随着直觉,目光再次停留在那棵桂花树下的小摊上,脚步也在不知不觉间停止了。眼前,又是那张熟悉的笑脸,心头顿时觉得安宁了许多。 曾听妈妈提起,她早年离异,独自抚养一个残疾的儿子,就靠这小摊养活

    18、他们母子二人。时值周末,且天刚明,整条小巷都冷冷清清,就更别提这毫不起眼的小摊了,生意定不好做。 仿佛一转眼之间,面前已经有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桂花赤豆汤,她也顺势坐到我的面前,笑了笑说:“今早还要上学啊!快趁热喝了吧,这桂花还新鲜着呢,今早天未明时我刚采的。” 我回头看了看旁边的桂树,有一根枝条上果真少了一茬。这时,阳光也终于穿破了晨雾,洒在桂树上,像是给桂树蒙上了一层淡淡金纱。有几朵靠近阳光的花苞竟同时缓缓地裂开一道浅浅的缝隙,渐渐地愈来愈深,愈来愈大,我仿佛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轻轻喝下一口温热的桂花赤豆汤,赤豆的香醇混杂着桂花的香气,刺激着我的味蕾。我轻轻咀嚼着桂花,不只觉察到了那股芳香萦绕

    19、,还有几丝不为人知的苦涩,而我此时心中的不安早已踪迹全无。抬头看见她洋溢的笑容和鬓角斑白的发丝,我豁然懂得了她将小摊开在桂树下的缘由:不仅汤中有桂花,人更似桂花,虽然有点苦涩,但心中依旧怀揣着希望,乐观坚强。 我付了钱向那位妇人道了声“谢谢”,离开小摊,面带微笑,迈着大步出发。较于来时,我已多了份从容,多了份自信。那一次出发,让我刻骨铭心。 B B 卷(共卷(共 5050 分)分) 一、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4 4 分)分) 阅读下面古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梓

    20、州: 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树杪(mio) :树梢。输橦布:梓州汉水妇女用特产槿木花布纳税。讼芋田:梓州巴人常为争农田而诉讼。文翁:汉景帝时蜀郡太守杨文翁。因见蜀地僻陋,遂建造学宫使巴蜀开化。翻:翻然改变。 14. 前两联,描绘的巴蜀风光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回答。 15. 本诗堪称唐人送别诗史的佳作。请从思想情感的角度赏析本诗之“佳”? 【答案】14. 高峻奇美(雄奇) ;幽深寂静(幽静) 。 15. 全诗没有写离愁别恨,却表达出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勉励友人在梓州翻新吏治、超过先贤之情。本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开朗,思想境界高远。 (意对即可) 二、

    21、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游西山记 袁中道 出西直门,过高梁桥,杨柳夹道,带以清溪,流水澄澈,洞见沙石,蕴藻萦蔓,鬣走带牵,小鱼尾游,翕忽跳达,亘流背林,禅刹相接,绿叶浓郁,下覆朱户,寂静无人,鸟鸣花落。 过响水闸,听水声汩汩。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每至盛夏之月,芙蓉十里如锦,香风芬馥,士女骈阗,临流泛觞,最为胜处矣。 憩青龙桥,桥侧数武,有寺依山傍岩,古柏阴森,石路千级。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前开一镜,堤柳溪流,杂以畦畛,丛翠之中,隐见村落。 降临水行,至功德寺,宽博有野致,前绕清流,有危桥可坐。寺僧

    22、多习农事,日已西,见道人执畚者、插者、带笠者野歌而归。有老僧持杖散步胜间,水田浩白,群蛙偕鸣。 噫!此田家之乐也,予不见此者三年矣,夜遂宿焉。 【注释】鬣(li ) :马鬃。带牵:互相牵扯。亘流背林:流水绵,背依树林。西湖:指颐和园昆明湖。畦畛(q zhn) :田间的界道。 1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鬣走带牵 走:疾行。 B. 最为胜处 胜:优美的。 C. 隐见村落 见:通“现”,出现,露出。 D. 散步胜间 间:指房屋的间数。 17.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至龙潭堤,树益茂,水益阔,是为西湖也。 (2)山腰有阁,翼以千峰,萦抱屏立,积岚沉雾。 18

    23、. 本文与小石潭记都属“山水游记”。两文描写“水清”的描写方法有何相同之处?用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答案】16. D 17. (1)到了龙潭堤,树木越发(更加)茂密,水面越发(更加)宽阔,这就是颐和园昆明湖了。 (2)山腰有一阁楼, (仿佛)用千峰做成了它的羽翼(翅膀)般,怀抱着阁楼像屏风一样立着,此处常常沉积着雾霭。 18. 都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本文的“流水澄澈”, 是正面描写水的清澈; “洞见沙石”、“蕴藻萦蔓”、“小鱼尾游”是侧面表现水的清澈。 小石潭记用“水尤清冽”正面描写水的清凉;用鱼的“空游无所依”侧面表现水的清澈。 三、阅读(三、阅读(2222 分)分) (

    24、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4 4 分)分) 19.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节选文字,回答后面的题目。 她好容易才认出这个硬叫花子的人是保尔。一身破烂不堪的衣服,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有洗了保尔就这副模样站在她面前。只有那一双眼睛,还同从前一样,炯炯发光。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流浪汉一样衣衫褴褛的小伙子,不久以前还是她热恋的人。 保尔为什么会以“这副模样”出现在“她”的面前?请概括作答。 【答案】保尔正在参加修建铁路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答到“严寒、饥饿”等也可) ,所以比较狼狈。 (意对即可) 20. 下面两段文字都是对蟋蟀的巢穴的介绍,哪一段应该出自昆虫记?

    25、请根据你对昆虫记的阅读理解,作出判断并简要写出两条理由。 【甲】蟋蟀的洞穴往往有个下垂的房檐,既防雨淋又防敌害。洞口大小,手指粗细,天亮时蟋蟀用牙齿啄泥堵住洞口,夜晚活动时掀开巢穴里面的上盖。洞内情景是:一个凹形槽内,拇指般粗细,长度 20 厘米上下。走到通道尽头的宽度刚好可以容蟋蟀转身,洞里光滑湿润、洁净整齐,留有前后洞口,便于通风、活动和遇险时逃逸。 【乙】蟋蟀比它们更要聪明得多。它轻视偶然碰到的隐处,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的地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暖阳光的地方。它不利用既成的洞穴,因为不适宜,而且草率;它的别墅都是自己一点点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最低下的动物,却可以有一个完善的住宅

    26、。它有一个家,它有平静的无上的隐之所。 【答案】选【乙】/理由: (1) 【乙】含有对蟋蟀的喜爱(对自然的喜爱)之意,透露着昆虫记特有的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对昆虫的人文关照)情怀。 (2) 【乙】用拟人手法来写,行文活泼,语言诙谐,符合昆虫记的写法。 (意对即可) (二) (二) (1818 分)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檐敞如怀 我是一层层的屋檐,在农家瓦房小院的房顶上高展、前挑。 我的一角檐头,由房顶伸出墙外,那是村庄的风物标志。檐头,古色古香,砖木、青瓦或红瓦,组构而成。檐头前伸,被时光晕染、包浆,古朴陈旧但劲角圆润。 我,深情绵绵,开敞如怀,夏天遮挡太阳的毒辣,冬天遮挡苦

    27、雨的冷寒。家家户户的檐头,长出房墙尺余,在空中揖对环拱,如鸟儿伸开的翼,亦是人张开的怀。所有的檐头,深情凝望远方,意欲庇护所有投奔而来的生灵。 我常庇护落魄的麻雀。下雨天,一只麻雀,被斜飞的雨,抽打得歪斜蹒跚,羽毛紧贴在身上,愈加瘦苦伶仃。嗖的一声,麻雀挣扎着穿过雨林,飞入屋檐下,投入我的怀中。唰啦啦,安稳下来的麻雀,哆嗦着抖落一身雨尘,它回转头,用尖嘴儿,啄一下尾巴,四处瞅瞅,再啄一下 我的每一层每一重,都手牵手,肩并肩,鳞次栉比,混然一体,有树叶贴着青黑的房子,以我为背景,飘然下落。古树炊烟青山,瓦房,成了季节里最美丽的房子。 行客寻找我避溽暑润饥渴,现江湖行走气。大路尽头,远远的,有黑点

    28、移近,是客旅之人,看到有村庄张开手臂的我,行客大松一口气。在我翼下阴凉处坐定,歇上半晌。笃笃笃,行客再敲门讨水,门里伸出一黑扣老碗,行人仰头,大口豪气喝水,沥湿前襟;寒暄,拱手谢过,行人复上路,复变小,成黑点,渐行渐远 我见惯了急雨中的亲情,血浓于水。邻居王大爷,谋生在外,常在我翼下避急雨。那时候,王大爷为糊口,和儿子一起,用板车拉了席夹子(斗笠) ,去集市卖。一日,天降大雨,王大爷和儿子怕雨淋了货,变黑不好出手,便紧赶慢赶,走出一身大汗,终于赶在大雨来临前,在一红砖屋檐下停下。檐头窄小,王大爷侧过身,让儿子和板车到里面,免遭雨淋;儿子拉紧父亲,不让父亲滑到雨里。就这样,父子半拉半抱,身冷心暖

    29、。 我在村庄深处,张翼飞挑,家长里短烟酒糖茶,烟火气充盈十足。我翼下的房屋内,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烟气氤氲盘旋,男女老少居家,围坐一桌吃饭,笑声传上来,也感染了我;我翼下的鸟儿,母鸟把一条肉虫,喂给小鸟;那小鸟,黄嫩的嘴儿,闭着眼,唧唧啾啾。鸟儿一家与房屋内的公家,隔门相望,厮混熟络。 我的一些檐头低矮,时有生灵跨过,惊醒一院静气。常见的是猫儿,颠着脚尖,走着猫步,模特般踱过屋脊,在檐头处,忽地跳下,悄无声息地落在地上;有时是大公鸡,把屋檐当作跳板,长啼一声,然后猛一蹬,呼哧哧飞到院中,檐瓦上。瓦上微尘,飘然洒落下来。阳光里,微尘如蜉蝣,欢快浮沉。 我在农家房屋上,和庭院主人一起,从岁月深处

    30、走出,随日子慢慢老去,我的外衣是青瓦,前后相搭,顺势而下,起伏相承。其颜色,随日月更迭而变更,亮青、浅墨、深黛、黝黑。而那个在我翼下倚门而眠的白胡子老汉,便是当初建造房屋的青皮后生。 流年岁月,我的檐头也随四季滚动,泾渭分明。春天,我檐头处的瓦楞草发芽见长,愈来愈妖烧,等到盛夏,已是亭亭玉立,随风舞动。秋季绵雨,轻打在我身上,有雨烟腾起。我,屋檐生雨烟,洇湿、润泽、悠远,像中国水墨。雪落冬季,雪化处,我的青瓦外衣洁净无比,呈黛青色,旁有未化皑皑白雪,黑白相间,相映成画。 我是一层层屋檐,我的上空斗朝星移,日出月沉,独有我开敞如怀,一往情深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01,有改动) 21. 文章

    31、从哪三个方面表现“屋檐”的“深情”?请简要概括。 22. 请分析本文结尾段(第 段)的作用。 23.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请从比喻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句。 家家户户的檐头,长出房墙尺余,在空中揖对环拱,如鸟儿伸开的翼,亦是人张开的怀。 (2)请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的一些檐头低矮,时有生灵跨过,惊醒一院静气。 24. 本文是以“屋檐”的视角来观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21. 屋檐庇护所有投奔而来的落魄生灵。屋檐给檐下生活的人带来温暖、欢乐(祥和) 、恬静(宁静、静谧、安适) 。屋檐见证了瓦房小院岁月的变迁。 22. 内容上,“一往情深”表达了对农家瓦房小院的喜

    32、爱(赞美)以及对檐下温暖、欢乐(祥和) 、恬静(宁静、静谧、安适)生活的留恋(怀念、向往) ,点出文章主旨;结构上,用“一层层屋檐”照应开头“一层层的屋檐”,用“开敞如怀”照应标题“檐敞如怀”,首尾呼应,结构紧凑。 23. (1)此句把檐头比作鸟儿伸开翼、人张开的怀,生动形象写出了檐头高展前挑、温情包容的特点。(意对即可) (2) “惊醒”意为受惊动而醒来, 此句以动衬静, 用农家小院因生灵到来的生气衬托出庭院的恬静安适 (宁静安适) 。 (意对即可) 24. 文章是以“屋檐”为线索和转动的镜头,串起多个生活场景,场景的过渡自然,形成有机的整体;以“屋檐”的视角来观察,“看”的形式很自由,空间

    33、维度拓展,对描写对象的表现既全面又灵动。“屋檐”既是观察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设置“屋檐”这个人格化的文本内部抒情者,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和交互性,使文章情感的表达更真切深挚。“屋檐”是北方农家小院的标志性特征,以它的视角来展示北方农家生活,符合文章所要表现内容本身的特征。 四、语言运用(四、语言运用(1212 分)分) 25.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题目。 正是艾草悠悠、香囊芬馥、粽子飘香的端午,来自中外的一群游客坐船沿着锦江缓缓前行,观赏着锦江两岸美丽的夜景,感受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悠扬的古琴声中,秀美的导游小姐最先开口。她深情并茂地介绍道:岷江经都江堰分流,流向成都。古人在城区开凿了两

    34、条河流,即府河、南河。唐代时,蜀锦名扬天下,织锦后,少女们拿锦缎到河中濯锦,从那时起,文人墨客就把府、南二河统称为锦江。 甲 ,一位退休教师说:古人说,智者乐水。我以为成都人最懂得水的妙处,古人建都江堰分流岷江,人工开凿河流,让河水穿城而过,极力营造出两岸的迷人风光。唐代时,少女在锦江濯锦,便是如画的一景。刘禹锡的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描绘了那时锦江边的绚丽之景。 一个大学生 乙 说:是的。成都的迷人风景让无数文人驻足。从唐代起,锦江便流淌出文人墨客咏赞成都的大量诗文。比如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一位外地高校的教授 丙 忍不住接过了话头:成都锦

    35、江的文化内涵被成都人愈来愈深地挖掘出来了!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到成都旅游。这是我第三次来成都旅游,也是我第二次夜游锦江。锦江游览路线做足了水的文章,突出了成都古城历史上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特色,使游客感受到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加入讨论的, 丁 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人。他以生硬的中文说;听说成都是文化名城,非遗之都。保护得好,也宣传得好! (1)请根据上面材料中几位游客的对话,分条概括出锦江对成都的积极意义。 (2)请在材料甲、乙、丙、丁横线处按序填上恰当的词语(四处词语不重复) ,让语意更加连贯。 (3)第段,美国人说成都“保护得好,也宣传得好”。请你拟一副对联作为公益性广告,以提醒成都人做好“保护”和“传承”。 【答案】 (1)营造了锦江两岸的迷人风光。引来文人墨客留下大量吟咏成都的诗文。有利于发展锦江水上旅游(或:促进了成都旅游业发展) 。酝酿出成都“水”的经济、“水”的文化、“水”的生活方式。 (2)甲:接着(随即,然后) 。乙:又(也,接着) 。丙:也(又) 。丁:还有。 (3)示例:锦江春色恒在,古蜀文明永存。保护锦江母亲,传承千年文化。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2021年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