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 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下期末生物试卷 1. 提出并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 A. 孟德尔 B. 摩尔根 C. 沃森和克里克 D. 达尔文 2.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证明了 DNA 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相关实验中标记噬菌体DNA 的同位素是( ) A. 3H B. 14C C. 18O D. 32P 3. 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形成的四分体个数是( ) A. 5 B. 10 C. 20 D. 40 4. 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自花传粉共结出 10 粒种子, 有 9 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 第 1
2、0 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 A. B. C. D. 5. 一对夫妇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其中男孩正常,女孩色盲这夫妇的基因型是( ) A. XbY XBXB B. XBY XBXb C. XBY XbXb D. XbY XBXb 6. 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 3 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则图中、分别为( ) A.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 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 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7. 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水稻育种的研究,已培育出多个高产水稻品种,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其
3、采取的育种方法主要是( ) A. 杂交育种 B. 单倍体育种 C. 诱变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8. 禁止近亲结婚主要是预防哪一类遗传病的发生( ) A.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 显性基因遗传病 C. 都能预防 D. 隐性基因遗传病 9. 生物界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直接原因是( ) 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 B. 核苷酸种类的多样性 C. DNA分子的多样性 D. 氨基酸分子的多样性 10. 人类某遗传病的染色体核型如图所示。该变异类型属于(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 11. 如图表示人类精子产生过程中染色体的部分行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4、) A. 图中的交叉现象在精子产生过程中常有发生 B. 图的下一时期可能会发生图的变化 C. 图所示行为发生的同时,常伴随着等位基因的分离 D. 发生图所示行为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12. 某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后,写出了下面四句话,请判断他说的哪句话是正确的( ) A. 我细胞内共有 46 条染色体,其中来自爸爸的比来自妈妈的多 B. 我和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染色体也是完全一样的 C. 我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 D. 我弟弟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 13. 孟德尔通过多年的杂交实验,揭示了两大遗传规律,被后人称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遗传学
5、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花传粉就是杂交,其后代均是杂合子 B. 测交为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过程 C. 羊毛的长度与粗细度是一对相对性状 D. 基因型为 YYyy的个体是纯合子 14. 如图是纤维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 (2n=24) 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 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 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图象,识别不同时期 B.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C. 上述观察到的细胞图象按减数分裂的时序进行排序 D. 图中细胞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15. 孟德尔的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测交后代表
6、现型比例为 1:1反映的实质是( ) A. F1的基因型比例 B. F1产生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 C. F1的表现型比例 D. 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的比例 16. 下列关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花传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B. 数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得出规律 C. 孟德尔进行了豌豆的测交实验之后提出了假说 D. 假说中描述了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17. 见强光就打喷嚏的 ACHOO 综合征和由于焦虑引起的颤抖下巴(trembling chin)均为显性性状,且独立遗传。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夫妇,其子女中第一个孩子具有 ACHOO综
7、合征而没有颤抖下巴的概率是( ) A. B. C. D. 18. 牵牛花的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阔叶(B)对窄叶(b)为显性。纯合红花窄叶和纯合白花阔叶杂交的后代再与“某植株”杂交, 其后代中红花阔叶: 红花窄叶: 白花阔叶: 白花窄叶的比依次是 3:1:3:1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某植株”的基因型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19. 当 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时,在整个 DNA 分子中这种比例是( ) A. B. C. D. 20. 某 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表示胞嘧啶 B. 表示腺嘌呤 C. 表
8、示葡萄糖 D. 表示氢键 21. 新冠病毒是一种 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戴口罩可以减少病原微生物通过飞沫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B. 病毒能够在餐具上增殖,用食盐溶液浸泡餐具可以阻止病毒增殖 C. 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D. 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可降低感染风险 22. 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细菌 DNA 的含氮碱基均含有15N,然后再将其移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提取亲代及子代的 DNA并离心,如图为可能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9、A. 子一代 DNA应为 B. 子二代 DNA 应为 C. 子三代 DNA应为 D. 亲代的 DNA 应为 23.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是 DNA 的唯一载体 B. 1 条染色体上含有 1个或 2个基因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基因是 DNA 分子的任意片段 24. 如图是探究“烟草花叶病毒(TMV)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据此推断错误的是( ) A. 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 B. 设计思路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相同 C. 该实验证明 TMV 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D. TMV 的遗传信息蕴含在 RNA的碱基
10、排列顺序中 25. 如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变异的示意图,图中和,和互为同源染色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 该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 C. 该变异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 大多数该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26. 如图是中心法则示意图,其中表示逆转录过程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7. 研究表明某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 (A、a) 控制,当 A基因的部分碱基被某些化学基团 (如-CH3)修饰后,其表达受到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修饰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B. 该修饰会对生物的表现型产生影响 C. 基因的表
11、达与否和表达水平都是受到调控的 D. 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8. 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 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发生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B. 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 C. 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 D. 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可能会重复出现 29. 如图为果蝇的某一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据图判断,该果蝇为雄性 B. 图中的一个染色体组由、构成 C. X 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 果蝇体内的
12、细胞,除生殖细胞外都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30.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些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 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图, 经研究发现“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红脸人”体内只有 AD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脸人”和“白脸人”的性状与遗传有关 B.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 “白脸人”的基因型是 AAbb、Aabb D. “红脸人”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 31. 如图是基因型为 AaBb 的高等动物体内某个初级精母细胞可能发生的变化。 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和发生交叉互换后,该初级精
13、母细胞形成的精细胞分别有( ) A. 2 种、4种 B. 2 种、2 种 C. 4 种、4 种 D. 4 种、2种 32.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关于细胞癌变及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癌细胞表面的粘连蛋白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 B. 在某部位发现的癌细胞可能并不是形成于该部位 C. 同种癌症的癌细胞可能是由不同基因突变导致的 D. 癌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形态发生变化 33. 某兴趣小组以“研究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课题,设计如下调查方案,最佳的选择是( ) A. 白化病,在社区内随机抽样调查 B. 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C. 多指症,在学校内逐个调查 D
14、. 原发性高血压,在患者家系中调查 34. 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 其中,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6%,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80%,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4%基因 A 和 a的频率分别是( ) A. 18%、82% B. 36%、64% C. 56%、44% D. 92%、8% 35.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以上实例说明( ) A. 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 昆虫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 C. 天敌在生存斗争中占优势 D. 昆虫与天敌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36. 如图甲、 乙分别表示某基因型为 AaBbdd 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和减数分裂过程染色
15、体数量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的名称是 _,该生物正常体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为 _条。 (2)图甲细胞处于图乙的 _段,图甲细胞染色体数:核 DNA 数 _。图乙横坐标的数字区间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_段。 (3)与图甲细胞同时产生的另一个细胞分裂结束后,所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型分别是 _(不考虑变异),写出图乙过程中细胞核 DNA数目变化过程 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37. 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以全身性发育迟缓智力障碍为特征。如图为该遗传病家族遗传系谱图,该家族还同时含有另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甲病)。 (1)根据上图分析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的遗
16、传方式可能为_。 (2)若只考虑甲病,-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甲病携带者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可能性为_。如果生出的第一个孩子患甲病,那么再生第二个孩子也患甲病的可能性为_。 (3) 若对该家族中成员进行基因测序, 检测 5-9 号成员与克里斯蒂安森综合征相关等位基因, 发现 6、8、9号个体只有一种碱基序列,5、7 号个体均有两种。则-8 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 I代中的_号个体。如果同时考虑两种遗传病,-8 的父母再生育一个孩子,病的可能性为_。为了有效的预防克里斯蒂安森综合症的产生,需要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先通过 B超检查胎儿的_,然后根据需要进一步采取_的措施确诊。 38. 20 世纪
17、 20年代,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一系列体内转化实验,如下所示;感受态 R型细菌与 S型细菌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感受态是指受体菌易接受外源 DNA 片段,并能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1:R 型活细菌+小鼠存活 实验 2:S 型活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 S型活细菌 实验 3:加热致死的 S型细菌+小鼠存活 实验 4:加热致死的 S型细菌+R 型活细菌+小鼠死亡 (1)在实验 4 死亡的小鼠中能够分离出 _型细菌和 _型细菌。 (2)除了观察菌落特征或用显微镜观察细菌有无荚膜外,据实验 1-4 可知,还可以将细菌注入小鼠体内,通过观察小鼠的 _来区分 R型和 S型细菌。 (
18、3)图中步骤 _(填数字)是将 S型细菌加热杀死的过程;S型细菌的 DNA 双链片段与 A细胞膜表面的相关 DNA 结合蛋白结合,其中一条链在核酸酶的作用下分解,另一条链与感受态特异蛋白结合进入 R 型细菌细胞内;C细胞经 DNA复制和细胞分裂后,产生大量的 _型细菌导致小鼠患败血症死亡,R型细菌转化为 S型细菌的原理是 _。 39. 图 1是核糖体合成的过程示意图,图 2 是核糖体上进行的生理过程,a、b、c代表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1中过程在 _酶的作用下,以 DNA分子的 _条链为模板合成物质 b,过程和中涉及到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 _(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19、)。 (2)图 2 所示过程称为 _,图中决定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_,核糖体沿着 c 的移动方向是 _(填“向左”或“向右”)。 40. 猫(2n=38)是 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生物,当猫细胞中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 X 染色体时,只有 1 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能表达,其余 X染色体高度螺旋化失活成为巴氏小体,不同细胞中 X染色体随机失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显微镜观察巴氏小体可用 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染料染色。在正常雄性猫的细胞中 _(“能”、“不能”)观察到巴氏小体。 (2)巴氏小体上的基因不能正确表达是由于 _过程受阻。 (3)控制猫毛皮颜色的基因 A(橙
20、色)、a(黑色)位于 X染色体上。现观察到一只橙黑相间的雄性猫体细胞核中有一个巴氏小体,则该雄性猫的基因型为 _,若该雄性猫的亲本基因型为 XaXa和XAY,则产生该猫是由于其 _(填“父方”或“母方”) _分裂时 _未分离,形成了异常的生殖细胞。 41. 我国盐碱地规模大,主要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如图是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普通水稻(2n=24)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的育种方案,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中,“射线”属于 _诱变因子,应处理萌发的种子而不是干种子,这是因为萌发的种子 _,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2)过程中,花药离体培养形成了 _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染色体数为 _(填数字)的植
21、株。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是 _,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使染色体数目 _。 (3)互花米草是常见的耐盐植物,在江苏沿海滩涂大量分布。有人尝试利用互花米草与水稻杂交获得耐盐水稻,但很难成功,这是因为互花米草与水稻之间存在着 _。 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并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故选:C。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在遗传学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科学地解释了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本题考查了构建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属于基础题。 2.【答案】D 【解析】解:
22、ABC、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都含有 C、H、O、N,因此3H、14C、18O能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都标记上,ABC错误; D、该实验中,用35S 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 标记噬菌体的 DNA,D正确 故选: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 或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答案】B 【解析】 解: 由分析可知,
23、 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过程中, 能形成的四分体个数是 10。 故选:B。 1、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所以联会的两条染色体一定是同源染色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 2 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 条染色单体,4个 DNA分子。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概念和特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假设基因 A为显性,基因 a 为隐性,一株杂合的红花豌豆的基
24、因组成是 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由于仅仅 10粒种子,后代数目太少,所以不一定符合 3:1的分离比,所以从遗传图解看出第 10 粒种子长成的植株开红花的可能性是。 故选:B。 由于一株杂合的红花,所以红花属于显性性状,白花(非红花)属于隐性性状,假设决定红花的基因为 A,决定白花(非红花)的基因为 a,进行解答试题。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5.【答案】D 【解析】解:男孩正常,基因型为 XBY;女孩色盲,基因型是 XbXb男孩的 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含有 XB女孩的两个 X染色体均为 Xb,其中一个来自母
25、亲,另一个来自父亲,则父亲的基因型为 XbY,母亲的基因型为 XBXb 故选:D 1、伴 X性隐性遗传的遗传特征: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个携带者,女儿也有 的可能性为携带者;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甥、外孙等也有可能是患者;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 2、色盲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 XBY,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 XBXB、XBXb,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 XbY,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 XbXb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考的人类
26、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亲子代的表现型推断其基因型,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6.【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属于受精作用;成熟的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和卵细胞;生物的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经有丝分裂形成多细胞个体。所以图中、分别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故选:B。 由亲本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 本题考查有性生殖、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
27、决问题的能力。 7.【答案】A 【解析】解:我国科学家袁隆平院士用野生水稻和普通水稻杂交,培育出高产水稻,这属于杂交育种。 故选:A。 1、杂交育种可以通过杂交的方式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结合到同一个体上。 2、诱变育种的原理是诱导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所需的新性状。 3、单倍体育种是通过培育单倍体的过程进行育种。 4、多倍体育种利用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本题考查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杂交育种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做出准确的判断。 8.【答案】D 【解析】解: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近亲结婚的情况下,双方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大增,使所生子女患
28、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增加。 故选:D。 直系亲属,是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具有生与被生关系)直系血亲的直接血缘关系,是指出生关系,包括生出自己的长辈(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更上的长辈)和自己生出来的晚辈(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更下的直接晚辈)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 本题主要考查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还要知道优生措施除了禁止近亲结婚外,还有遗传咨询、提倡适龄生育、产前诊断等 9.【答案】A 【解析】解: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
29、的直接原因,A正确; B、核酸种类只有 DNA和 RNA 两种,故不是生物界多样性的直接原因,B错误; C、 DNA分子多样性从根本上决定了生物多样性, 因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DNA 分子多样性, C错误; D、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 20种,它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错误 故选:A 多样性是因为具有不同的性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性状的直接体现者,而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物多样性原因的理解和掌握,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是容易混淆的地方,解题时要把蛋白质、核酸的功能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结合起来
30、,从整体上去理解 10.【答案】D 【解析】 【解答】 由图示可知,21 号染色体为 3条,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染色体,故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故选:D。 【分析】 如图为人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图,经过比对可知第 21 号染色体三条,故为 21 三体综合征患者。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类型,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生物变异的类型及辨析的方法,该题以图示形式给出,非常直观,比较简单。 11.【答案】D 【解析】解:A、图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在形成精子过程中常有发生,A正确; B、图着丝点分离,下一时期发生图的变化,B正确; C、图所示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时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31、C正确; D、图所示的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精原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D错误。 故选:D。 题图分析: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图为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或有丝分裂末期。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解:A、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A错误; B、同父亲异母的两个孩子,其体内有一般染色体和父亲相同,但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
32、由组合,父亲可以产生多种染色体组成的精子,所以他们细胞内的染色体不一定完全一样,B错误; C、 人体内的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 一条来自母方, 因此每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 C 正确; D、弟弟肯定是个男性,其性染色体为 XY,X和 Y大小不同,D 错误。 故选:C。 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 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
33、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和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保持稳定的原因,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识记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的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B 【解析】解:A、异花传粉就是杂交,杂交后代不一定全是杂合子,如 Aa和 Aa杂交后代有的概率产生纯合子,A错误; B、测交为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杂交,B正确; C、羊毛的长度和粗细度,属于两种性状的两种表现类型,不是一对相对性状,C 错误; D、该个体中 Y和 y是等位基因,因此基
34、因型为 YYyy的个体是杂合子,D错误。 故选:B。 1、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2、测交将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由于隐性纯合子的遗传因子不会对待测个体产生影响,可以判断出待测个体的基因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的优点;识记人工异化授粉的过程;掌握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方法,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4.【答案】C 【解析】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图象,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可作为识别不同时期的标志,A正确; B、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减数分裂各时期的依据,B
35、正确; C、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分裂时序排序为,C错误; D、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C。 分析题图:图示是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5.【答案】B 【解析】解:A
36、、F1的基因型只有 1 种,A错误; B、F1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1:1反映的是 F1产生的两种基因型的配子比例,B 正确; C、F1的表现型只有 1种,C错误; D、F1产生的雌配子与雄配子不等,一般雄配子远远多于雌配子,D错误。 故选:B。 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F1:均为高茎,F1自交得 F2:有高茎,也有矮茎,且高茎:矮茎3:1,同时孟德尔还做了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的结果相同。 2、测交实验过程:F1高茎豌豆 纯种矮茎豌豆高茎:矮茎1:1。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16.【答
37、案】C 【解析】解:A、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这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 B、孟德尔通过对杂交后代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了遗传规律,所以数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得出规律,B正确; C、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对假说进行了验证,C错误; D、孟德尔提出的假说中描述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也描述了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正确。 故选:C。 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
38、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 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本题考查孟德尔遗传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具体过程,掌握假说演绎法的具
39、体步骤及各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答案】C 【解析】解:两对基因都是杂合的夫妇(AaBb AaBb),其子女中第一个孩子具有 ACHOO 综合征而没有颤抖下巴(A_bb)的概率是。 故选:C。 分析题文:见强光就打喷嚏的 ACHOO综合征的相关基因用 A、a表示,由于焦虑引起的颤抖下巴的相关基因用 B、b 表示,且这种遗传病均为显性遗传病。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写出亲本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 18.【答案】A 【解析】 解: 牵牛花的
40、红花 (A) 对白花 (a) 为显性, 阔叶 (B) 对窄叶 (b) 为显性。 则纯合红花窄叶 (AAbb)和纯合白花阔叶(aaBB)杂交的后代基因型是 AaBb,让其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是 3:1:3: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色=1:1,扁形果:圆形果=3:1,说明前者是测交,后者是杂合子自交,所以与 AaBb 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 aaBb。 故选:A。 根据结果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的比是 3:1:3:1,可知两对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3:1和 1:1,分别是自交和测交实验的结果,因此可判断亲本基因型。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
41、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能力。 19.【答案】B 【解析】 解: DNA中 A-T碱基配对, A-T 碱基配对,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上=, 互补链中=,DNA分子中=。 故选:B。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 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 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
42、链中该比值等于 1; (4)双链 DNA分子中,A=(A1+A2) 2,其他碱基同理。 本题考查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内容及其应用,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做出准确的判断。 20.【答案】D 【解析】 【解答】 A、表示胸腺嘧啶,A错误; B、表示胞嘧啶,B 错误; C、表示脱氧核糖,C错误; D、表示氢键,D正确。 故选:D。 【分析】 分析题图: 图示为某 DNA片段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是胸腺嘧啶, 是胞嘧啶, 是脱氧核糖, 是氢键。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 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
43、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21.【答案】B 【解析】解:A、戴口罩能够阻断病原体在人与人间通过飞沫传播,能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A正确; B、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故病毒不能够在餐具上增殖,B错误; C、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C正确; D、生活中接触的物体表面很可能存在病原微生物,勤洗手虽然不能有效灭活病原微生物,但是能够达到清洁的目的,降低感染风险,D 正确。 故选:B。 1、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 DNA
44、病毒和 RNA 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组成和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2.【答案】D 【解析】解:A、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亲代 DNA 为15N/15N,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子一代的 DNA应全为14N/15N,即如图中,A错误; B、子二代 DNA中为14N/15
45、N、为14N/14N,即如图中,B错误; C、子三代 DNA中为14N/15N、为14N/14N,即如图中,C错误; D、由于细菌在含15N的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因此亲代的 DNA 应为15N/15N,即如图中,D正确。 故选:D。 由题意知,细菌在15N 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 DNA 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因此亲代 DNA的两条链都是15N,位于试管中的“重带”区应该为,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方式,子一代 DNA的两条链中一条含有15N,另一条含有14N,位于试管中的“中带”区,应为,同理可得子二代形成的 4个 DNA 分子,有2 个 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 2 个 DNA
46、分子的一条链是14N, 另一条链为15N, 位于“轻带”和“中带”区, 应为; 子三代形成的 8 个 DNA, 有 6个 DNA分子的两条链都是14N, 2 个 DNA 分子的一条链是14N,另一条链为15N,应为。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 DNA分子的复制,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23.【答案】C 【解析】解:A、染色体是 DNA 的主要载体,A错误; B、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 DNA,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B错误; C、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D 错误。 故选:C。 基因是有遗
47、传效应的 DNA片段, 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和蛋白质, 染色体是 DNA的主要载体, 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 DNA 分子, 每个 DNA 分子含多个基因。 本题考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4.【答案】C 【解析】解:A、从图示分析,TMV放入水和苯酚中后,RNA 和蛋白质分离,故水和苯酚的作用是分离病毒的蛋白质和 RNA,A正确; B、该实验设计思路是将 RNA 和蛋白质分离,分别验证其作用,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后者也是将 DNA、蛋白质等物质分离后,探究其作用,
48、B正确; C、此实验说明 TMV的遗传物质是 RNA,而不是蛋白质,C错误; D、 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因此 TMV的遗传信息蕴含在遗传物质 RNA 的碱基排列顺序中,D 正确。 故选:C。 1、 烟草花叶病毒为 RNA病毒, 无细胞结构, 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 RNA构成, 需要寄生于活细胞。 2、分析题图:水和苯酚能分离 TMV的 RNA和蛋白质,用 TMV的 RNA和 TMV的蛋白质外壳分别感染烟草,TMV的 RNA能感染烟草,TMV的蛋白质外壳不能感染烟草,说明 TMV的遗传物质是 RNA 而不是蛋白质。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解答本题的关键
49、是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25.【答案】C 【解析】 解: A、 图中染色体片段的转移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A 正确; B、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属于可遗传变异,B正确; C、易位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也可发生在个体生命过程的其他时期,C 错误; D、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对生物体有害,有些甚至会导致个体死亡,D正确。 故选:C。 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2、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1)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2)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体是不利的,有
50、的甚至会导致生物体死亡。 本题结合图示,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 26.【答案】D 【解析】解:A、a 过程为 DNA 的复制,A错误; B、b 为转录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B 错误; C、c 过程为翻译,需要 tRNA、mRNA 和 rRNA 的参与,C错误; D、d 过程为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D正确。 故选:D。 图示为中心法则图解,其中 a为 DNA分子复制过程,b为转录过程,c 为翻译过程,d为逆转录过程,e为RNA 分子复制过程。 本题结合中心法则示意图,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