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18 分)分) 1. 下面是某同学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记录,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注意纠正因为方言发音造成的误读,如:“南(l n)方”应读成“南(n n)方”,“洞庭湖(fu)”应读成“洞庭湖(h)”。 B. 注意纠正人名,地名的误读,如:“晏( n)殊”应读成“晏(y n)殊”,“汴(xi )京”应读成“汴(bi n)京”。 C. 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怂恿”不能写成“怂勇”,“崇拜”不能写成“祟拜”。 D. 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心无旁鹜”应写成“心无旁骛”
2、,“相得益章”应写成“相得益彰”。 2. 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毕业留言,其中加点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回首三年同窗生活,历历在目。课堂上,我们勤学好问,吹毛求疵;活动中,我们收获欢乐,可歌可泣。同学们,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起努力拼搏,哪怕结果牵强附会,也问心无愧。 A. 吹毛求疵 B. 可歌可泣 C.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 牵强附会 3. 下面一段话选自某班的班级日志 ,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 我们班负责本周的校园执勤工作,大家深感责任重大。每天,只要广播声一响起,我们就按时到岗,各司其职。一周下来,我们班获得了“优秀执勤班级”的称号,是因为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原因。通过这
3、次执勤,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A. B. C. D. 4. 有些同学常将班级“图书屋”中的书带回家且迟迟不归还。若在“图书屋”旁张贴一张提醒同学及时还书的“温馨提示”,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严禁将图书私自带回家。 B. 让每一本书都能及时回“屋”。 C. 爱惜书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D. 爱惜书籍,不私自带出。 5. 某同学根据“杜甫相关文学知识表”作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品名称 创作时间历史背景 作者经历 望岳 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此时在齐、赵(今山东、河北漫游。 春望 757年,安史之乱时期 756年,将家小安置在鄜州,只身前往灵
4、武投命肃宗,途中为叛军所绊,困居长安。 石壕吏 759年春,安史之乱时期,唐军退守河阳, 四处抽丁补充兵途经新安、石壕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这首诗。 力 月夜忆舍弟 759年秋,安史之乱中 客居泰州(今甘禽天水) ,兄弟五人散处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只有最小的弟弟在身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61年,安史之乱还未平定 居住在成都近郊草堂。 江南逢李龟年 安史之乱后 流落江南(今湖南一带) ,后来和李龟年重逢潭州(今湖南长沙) 。 A. 梳理创作时间及历史背景后,推测杜甫的创作高峰在安史之乱期间。 B. 阅读作者经历后,推测杜甫作品内容大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石壕吏等 C. 依据标题,结合作
5、者经历,推测出杜甫的诗歌有对战争的控诉、山河的赞美、亲人的思念等。 D. 梳理作者经历,发现杜甫一生多在漂泊中追求仕途,其作品也多表现漂泊中的孤独和仕途不顺后的淡泊超然。 6. 古诗文默写。 (1)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一句“_,_ ”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2)说到奉献,人们常常借用李商隐无题中“_, _ ”一句,表达对奉献精神的赞美。 综合性学习。 某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为滋养学生心灵,传承中华美德,学校开展了成果汇报活动。 7. 活动现场需要悬挂标语,有同学写好了上句,请你完成下句 上句: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下句: 8. 下面是
6、校报记者为此次活动写的采访提纲,请你根据采访目的,在横线处补充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提钢 时间、 地点 5 月 28日下午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 校团委书记 采访目的 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亮点、影响 采访问题 (1)请问参加此次活动的班级和人数是多少? (2)活动中让您印象最深的节目有哪些?请您具体谈谈。 (3) 二、阅读与理解(共二、阅读与理解(共 46 分)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一)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舟师 明俞大猷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 夕阳景里归篷
7、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注释】 俞大戬: 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 东冥: 东海。 扶桑: 我国对日本的旧称。 翀: 通“冲”,舞动的意思。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河汉:指银河。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景:通“影”。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 9.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 B. “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 C. “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 D. “夕阳景”“归篷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 10. 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
8、面的表格。 阶段 表现的情感 战前(首联) 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 战中(颔联、颈联) 战后(尾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俞大猷 初,以倭患急,特命都督刘远为浙江总兵官,数月无所为。廷臣争言大猷才。遂罢远,以大猷代。贼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偕邦政击败之,贼走陶山,自黄浦遁出海,大献追败之。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万历元年秋,海寇突袭闾峡澳。坐失利夺职。三疏乞归。卒,赠左都督,谥武襄。 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 (选自明史 ,有删减) 【注释】南服:指南部疆土。闾峡澳:地名。乞
9、归:请求退休。负奇节:有着奇特的气节操行。所在:所到之地。 11. 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贼走陶山”中的“走”本是“跑”或“小步快走”之意,此处引申为“逃跑”。 B. “遁”有“逃跑”“隐匿”“欺骗”“失去”“放纵”等义项,“自黄浦遁出海”中“遁”应为“逃跑”之意。 C. “谥武襄”中的“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D. “以古贤豪自期”与“不期而遇”中的“期”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B.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C. 大猷为
10、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D.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1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 14. 在本文及前面俞大献写的诗舟师中,俞大猷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及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铅笔大事图 【材料二】 铅笔的样式大同小异,但细心的人会发现,铅笔杆上都标有英文字母,这说明铅笔其实也是有分类的(见下表) 。铅笔是以笔芯的软硬度分类的,我们常见的有 H 类、HB 类和 B 类。“H”代表硬质铅笔,H 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硬,颜色越淡;“B”代表软质铅笔,B 前
11、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软,颜色越黑。不同的铅笔适应不同的场合,例如 HB 铅笔虽然普遍运用于平常的书写,但国为颜色较淡和容易在纸张上留下印痕,碰上对色度和精准度要求更高的机器识别时,HB 铅笔显然不如 2B 铅笔适用。这也正是考试时要求我们采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选择题的原因。 铅笔分类表 分类 笔芯软硬度 颜色 用途 H 类 硬质 较淡 使用于界面相对较硬的物体,如:木工划线等 HB 类 软硬造中 适中 适合一般情况的书写 B 类 软质 较黑 适合绘画和填涂机器可识别的卡片 材料三】 据“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研制团队介绍,宇航员带着手套,难以使力,所以铅芯的浓度要高,要一划就能上色。但浓度和
12、硬度又是矛盾的,浓度越高铅芯越软,就越容易断裂。如何在提高浓度的基础上保证铅芯不会在火箭飞行途中断裂,成为太空笔生产的最大难点。此外,太空中的温差极大,还必须保证铅笔的木杆不会国温度变化而开裂。经过两年反复试验和调整,我们研制的中华太空笔终于成功“上天”,以独特的科技含量填补了国内航天技术装备的空白。 (以上材料依据创意世界2021年第 11 期相关资科改编) 15. 【理解推断】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一位木匠威康门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 B. 铅笔的笔芯主要成份为铅。 C. 在提高浓度的基础上保证铅芯不会在火箭飞行途中断裂是生产“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的难点之
13、一。 D. 从“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的研制成功, 可以看出我国的铅笔制造技术已经远超欧美, 走在了世界前列。 16. 【迁移运用】老师一再强调考试时只能使用 2B 铅笔填涂由机器识别的答题卡选择题,请你根据材料中的相关知识,解释老师这样要求的原因。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三)文学作品阅读(共 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号魂 刘家坳的老刘家有一件传家宝,是老刘从部队带回的一杆军号。军号早已没有了耀眼的金黄色,略带沧桑的古铜色里透着厚重与庄严,一眼望去,就知道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军号的故事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老刘当时还是不到二十的小伙子,村里人都叫他刘娃子。他本是承了祖
14、业,吹了唢呐。刘家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唢呐世家。他爱吹唢呐,尤其是婚嫁迎娶的时候,他的唢呐吹得格外地热闹,他说他就喜欢日子像唢呐声一样热热闹闹地过。 但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被入侵的日本鬼子破灭了。日本鬼子闯进了村,烧杀抢掠。刚从邻村吹完唢呐的刘娃子,站在特角岭,远远地看见了村里的熊熊大火,听见了乡亲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握紧手中的唢呐,抹干了眼泪,一跺脚,加入了八路军。 八路军连长知道了他唢呐吹得好,就让他当了吹号兵。连长嘱咐:“刘娃子,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冲锋的时候,你要把军号吹得响亮响亮的,吹出咱们的气势,吹出咱们的威风!” 刘娃子郑重地接过军号,记住了连长说的话。第一次战斗刚打响时,他心里还
15、有一丝慌乱,但当吹起冲锋号时,嘹亮的号声一下激发了他内心的情绪,他仿佛看到了村子里燃烧的熊熊大火,仿佛听到了大火中乡亲们的阵阵哭喊。他把满腔的悲情化成了一股力量,把冲锋号吹得格外地响亮,格外地高昂。 后来,最激烈的一场战斗就发生在刘家坳。那次,八路军连长奉命率队在刘家坳阻击敌人,几场恶仗下来,全连只剩下了十几号人。受伤的连长将刘娃子喊到身边,说:“敌人再来,你就吹冲锋号,咱们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路上!”傍晚,敌人又发起了进攻。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刘娃子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在高昂的号声中上好刺刀,跃出战壕,猛扑向敌人,犹如猛虎下山,又仿佛长剑出鞘冲在最前的连长倒下了,后面的战士马上顶上
16、去,每个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冲锋,冲锋,永不停息! 增援的部队及时赶到,击退了敌人。他们在死人堆里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刘娃子,他失去了一条腿,但他怀里,仍然死死护着那杆军号 解放后,刘娃子放弃了到老干所疗养,安着假肢、拄着拐杖回到了故乡刘家坳。从此,他再也没有走出过大山,带回的那一大包军功章尘封在了床头柜里,在厅房显眼的墙壁上,挂着的是他当初离开部队时特地申请带回的那杆军号。 “把冲锋号吹起来,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信心在,胜利就在!当年那不可一世的小鬼子都被我们打回老家了,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回到家乡担任了大队党支书的刘娃子,在家乡那座座荒山上摆开战场,再次吹响了军号,这号声就像指挥着千军万
17、马的战旗,就像永不言败的勇士曲,透着坚毅,有股拼劲,与开荒机器的轰鸣声、劳作时的吆喝声汇成一曲欢歌。久了,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老刘,也觉得他与那一杆军号融为一体了。 一代代的刘家坳人,就这样听着老刘的故事长大,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了军,有的外出打拼,但老刘的故事仍时刻温养他们的心灵,促使他们磨砺意志,战胜困难,一个个成为行业的翘楚。老刘的儿子大柱,是第一批走出山坳的人,在省城里,大柱有了自己的企业,成了刘家坳引以自豪的成功人士。 进入耄耋之年的老刘,再也爬不上村子对面的特角岭了,也很少再吹军号,只经常长时间地凝望着那杆军号。儿子刘大柱见了,悄悄地处置了省城的企业,带着资金回到了家乡,吹响了新时代
18、脱贫致富的军号。一批走出刘家坳的青年回乡办起了乡村合作企业,大柱说,唤他们回来的是那军号的声音,在他们心里,军号是有灵魂的! “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这句话在刘家坳口口相传,已经成为了这里的精神名片。 (根据经典小说选刊相关篇目改编) 17. 【梳理概括】请梳理小说中“老刘”和“军号”的相关情节,补全下面表格。 时间 老刘的动作或表现 参军时 郑重接过军号 战斗时 使劲吹响军号 受伤时 退伍时 申请带回军号 回村任支书 再次吹响军号 耄耋之年 18. 【分析鉴赏】请比较第段划线句中的加点词语,说说哪一个最富有表现力,并阐述理由。 那时,残阳如血,染红半边天空。刘娃子吹响了冲锋号,战士们在高昂
19、的号声中上好刺刀,跃出战壕,猛扑向敌人,犹如猛虎下山,又仿佛长剑出鞘 19. 【分析探究】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分析探究标题“号魂”的多重意蕴。 (四)名著阅读(共(四)名著阅读(共 8 分)分)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片段一】 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随着春麦一块儿往起长,麦穗与刺刀可以算作北方人的希望与忧惧的象征。祥子的新车刚交半岁的时候,正是麦子需要春雨的时节。春雨不一定顺着人民的盼望而降落,可是战争不管有没有人盼望总会来到。谣言吧,真事儿吧,祥子似乎忘了他曾经作过庄稼活;他不大关心战争怎样的毁坏田地,也不大注意春雨的有无。他只关心他的车,他的车能产生烙饼与一切吃食,它是块万能
20、的田地,很驯顺的随着他走,一块活地,宝地。国为缺雨,因为战争的消息,粮食都准了价钱:这个,祥子知道。可是他和城里人一样的只会抱怨粮食贵,而一点主意没有;粮食责,贵吧,谁有法儿教它晓呢?这种态度使他只顾自己的生活,把一切祸感灾难都放在脑后。 【片段二】 祥子心中仿佛忽然的裂了,张看大嘴哭起来。小福子也落着泪,可是处在帮忙的地位,她到底心里还清楚一点。“祥哥!先别哭!我去上医院问问吧?”没管祥子听见了没有,她抹着泪跑出去。 她去了有一点钟。跑回来,她已喘得说不上来话。扶着桌子,她干嗽了半天才说出未:医生来一趟是十块钱,只是看看,并不管接生。接生是二十块。要是难产的话,得到医院去,那貌得几十块了。“
21、祥哥!你看怎办呢?!”祥子没办法,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虎妞在夜里十二点,带着个死孩子,断了气。 【片段三】 “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并没有这么八宗事!我当年轻的时候,真叫作热心肠儿,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有用没有?没有!我还教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有报应没有?没有!告诉你,我不定哪天就冻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
22、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 。 。” 【片段四】 祥子没等他说完,就晃晃悠悠的走出来。走到一块坟地,四四方方的种着些松树,树当中有十几个坟头。阳光本来很微弱,松林中就更暗淡。他坐在地上,地上有些干草与松花。什么声音也没有,只有树上的几个山喜鹤扯着长声悲叫。这绝不会是小福予的坟,他知道,可是他的泪一串一串的往下落。什么也没有了,连小福子也入了土!他是要强的,小福子是要强的,他只剩下些没有作用的泪,她已作了吊死鬼!一领席,埋在乱死岗子,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 (选自骆驼祥子岳荒书社 2017 版) 20. 【分析鉴赏】下面的批注,正确的一项是( ) A. 片段一:“只关心”
23、“只会”“只顾”三个“只”字,既写出了祥子对新车的独特情感,又写出了他对生活的专注。 B. 片段二:一句“只好等着该死的就死吧!”显露出祥子其实早就盼望着虎妞死去。 C. 片段三:从“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一句可感受到作品语言独特的“京味儿”。 D. 片段四:一句“这就是努力一世的下场头!”写出了祥子已觉醒。 21. 【分析探究】片段中底层人物的命运,如祥子、小福子和老马等,均充满悲剧色彩。请结合整本书,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探究这类底层人物命运悲剧的原因, 三、表达与写作(共三、表达与写作(共 56 分)分) 22. 下图是一幅题为 一家三代 的漫画, 请对漫画的画面及寓意进行说明。 要求:
24、主要信息完整、 准确、有效:语言简明,说明顺序合理;不超过 120个字。 23. 写作 很多同学渴望养成好习惯,改变坏习惯,但他们又觉得这种“养成”或者“改变”很难。 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养成好习惯”或者“改变坏习惯”方面的亲身经历或者所见所闻所想,让这些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 写作要求: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 不少于 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 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20222022 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语文试卷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一、积累与运用(共 18 分)分) 1. 下面是某同学
25、做的字音字形梳理记录,其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注意纠正因为方言发音造成的误读,如:“南(l n)方”应读成“南(n n)方”,“洞庭湖(fu)”应读成“洞庭湖(h)”。 B. 注意纠正人名,地名的误读,如:“晏( n)殊”应读成“晏(y n)殊”,“汴(xi )京”应读成“汴(bi n)京”。 C. 注意因音近或形似造成的误写,如:“怂恿”不能写成“怂勇”,“崇拜”不能写成“祟拜”。 D. 注意成语字形的误写,如:“心无旁鹜”应写成“心无旁骛”,“相得益章”应写成“相得益彰”。 【答案】A 【解析】 【详解】A“湖(h)”有误,应该为“h ”。故选 A。 2. 下面是初三某同学写的毕业
26、留言,其中加点词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回首三年同窗生活,历历在目。课堂上,我们勤学好问,吹毛求疵;活动中,我们收获欢乐,可歌可泣。同学们,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一起努力拼搏,哪怕结果牵强附会,也问心无愧。 A. 吹毛求疵 B. 可歌可泣 C.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D. 牵强附会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吹毛求疵:把皮上的毛吹开,寻找疵点。比喻故意挑毛病找错。此处形容我们勤学好问的精神,使用不当; B.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此处形容同学们的快乐,使用不当; C.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顶着水流行船。比喻不努力前进就要被其他竞争者超过,从而相对位
27、移会往后退,置自己于更不利的地位。此处比喻学习的艰难,使用正确; D.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此处形容努力的结果,使用不当; 故选 C。 3. 下面一段话选自某班的班级日志 ,其中表述有语病的一句是( ) 我们班负责本周的校园执勤工作,大家深感责任重大。每天,只要广播声一响起,我们就按时到岗,各司其职。一周下来,我们班获得了“优秀执勤班级”的称号,是因为所有同学共同努力的原因。通过这次执勤,我们的工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C.句式杂糅,应删去“因为”或“的原因”。 故选 C。 4. 有些同学常将班级“图书屋”中
28、的书带回家且迟迟不归还。若在“图书屋”旁张贴一张提醒同学及时还书的“温馨提示”,下列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严禁将图书私自带回家。 B. 让每一本书都能及时回“屋”。 C. 爱惜书籍,就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 D. 爱惜书籍,不私自带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A提示语中“严禁”“私自”等词过于生硬,不够温馨; B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述生动形象; C该句是在提示人们要爱护图书,与题目中“带回家且迟迟不归还”不符合; D提示语强调的是“爱惜书籍”,另外“私自”一次过于生硬; 故选 B。 5. 某同学根据“杜甫相关文学知识表”作出了一些推测,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品名称 创作时间
29、历史背景 作者经历 望岳 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 此时在齐、赵(今山东、河北漫游。 春望 757年,安史之乱时期 756年,将家小安置在鄜州,只身前往灵 武投命肃宗,途中为叛军所绊,困居长安。 石壕吏 759年春,安史之乱时期,唐军退守河阳, 四处抽丁补充兵力 途经新安、石壕等地,根据目睹的现实写了这首诗。 月夜忆舍弟 759年秋,安史之乱中 客居泰州(今甘禽天水) ,兄弟五人散处甘肃、河南、山东等地,只有最小的弟弟在身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61年,安史之乱还未平定 居住在成都近郊草堂。 江南逢李龟年 安史之乱后 流落江南(今湖南一带) ,后来和李龟年重逢在潭州(今湖南长沙) 。 A
30、. 梳理创作时间及历史背景后,推测杜甫的创作高峰在安史之乱期间。 B. 阅读作者经历后,推测杜甫作品内容大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如石壕吏等。 C. 依据标题,结合作者经历,推测出杜甫的诗歌有对战争的控诉、山河的赞美、亲人的思念等。 D. 梳理作者经历,发现杜甫一生多在漂泊中追求仕途,其作品也多表现漂泊中的孤独和仕途不顺后的淡泊超然。 【答案】D 【解析】 【详解】D.不正确。根据石壕吏 月夜忆舍弟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江南逢李龟年等可知,一生多在漂泊中是对的,但一生“追求仕途”不确切;759 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因
31、而被称为“诗史”,“仕途不顺后的淡泊超然”说法错误。故选 D。 6. 古诗文默写。 (1)面对死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一句“_,_ ”表达了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2)说到奉献,人们常常借用李商隐无题中“_, _ ”一句,表达对奉献精神的赞美。 【答案】 .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春蚕到死丝方尽 .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汗、青、蚕、蜡、炬”等字词容易写错。第(1)题紧扣“慷慨赴死”“大无畏”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紧扣
32、“奉献”即可得出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取得了丰硕的育人成果。为滋养学生心灵,传承中华美德,学校开展了成果汇报活动。 7. 活动现场需要悬挂标语,有同学写好了上句,请你完成下句。 上句:校本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下句: 8. 下面是校报记者为此次活动写的采访提纲,请你根据采访目的,在横线处补充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提钢 时间、 地点 5 月 28日下午活动结束后,汇报活动现场 采访对象 校团委书记 采访目的 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亮点、影响 采访问题 (1)请问参加此次活动的班级和人数是多少? (2)活动中让您印象最深的节目有哪些?请您具体谈谈。 (3) 【答案】
33、7. 汇报活动滋养学生心灵 8. 您觉得本次活动的意义有哪些呢?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写作。宣传标语要注意以宣传对象为中心,同时也要讲究对仗工整。上句结构为“四字偏正短语+六字动宾短语”。 示例:汇报成果传承中华美德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采访提纲的写作,根据采访目的为了解此次活动的规模、亮点、影响,所以可以针对这三个方面提问。 示例:您觉得此次活动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有什么意义呢? 二、阅读与理解(共二、阅读与理解(共 46 分)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一)古诗文阅读(共 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舟师 明俞大猷 倚剑东冥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
34、。 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 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 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 【注释】 俞大戬: 明代战功显著的抗倭名将。 东冥: 东海。 扶桑: 我国对日本的旧称。 翀: 通“冲”,舞动的意思。队火:排列成队的战船上的炮火。河汉:指银河。虬龙宫:比喻倭寇的巢穴。景:通“影”。背水阵奇:比喻抗倭水军战阵的精妙奇特。 9.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 B. “云雾”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 C. “队火”“河汉影”写出了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 D. “夕阳景”“归篷
35、近”描绘了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的情景。 10. 请分析诗歌表现的情感,填写下面的表格。 阶段 表现的情感 战前(首联) 坚信战争必胜的自信 战中(颔联、颈联) 战后(尾联) 【答案】9. D 10. 抗击倭寇坚强斗志 对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的歌颂 【解析】 【9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A. “倚剑”: 倚天之剑的省称, 古人想象中靠在天边的长剑, 这里代指俞家水军。 诗句“扶桑今在指挥中”译为:扶桑受制,胜券在握。首联表现了作者必胜的信心。故题干中表述的“剑扶桑写出了水军武器的锋利和倭寇的凶残”有误。 B. 颔联译为:云消雾散,正是作战的好时机;战船陈列,旌旗翻
36、飞,水师已作好战斗准备。所以云雾并非写出了战时环境的恶劣,“旌旗”是为了突出战士的士气,并非写出了倭寇人数之多。表述有误。 C.颈联紧承上联写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 一串串炮火飞上天空,在银河里摇动着倒影; 喊声阵阵,气势镇住了群寇。写出了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并非突出战争中炮火连天的凄惨场面。表述有误。 D. 尾联写海战结束,在夕阳的余晖里,战船徐徐归来,身为将领的诗人,为军阵奇妙、战士勇武而深感欣慰。表述正确。 故选 D。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诗歌情感。 首联写水军雄伟气势,说明明水军稳操胜券;颔联转向自然景观的描写,烘托战前气氛,进一步渲染了水军的声威和抗敌决胜的信心;颈联紧承上联写
37、水军与倭寇作战的情景,把规模宏大的海战过程描写得淋漓尽致;尾联写傍晚水军战士凯旋,肯定他们英勇作战建立了不朽功勋。 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明朝水军与倭寇的一次激战的描述,赞扬了明朝水军的军威、士气和高昂的战斗力,歌颂了水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和辉煌战绩,洋溢着作者保卫海疆、扫清来犯倭寇的战斗豪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俞大猷 初,以倭患急,特命都督刘远为浙江总兵官,数月无所为。廷臣争言大猷才。遂罢远,以大猷代。贼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偕邦政击败之,贼走陶山,自黄浦遁出海,大献追败之。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万历元年秋,海寇突袭闾峡澳。坐失利夺职。三疏乞归。卒,赠左都
38、督,谥武襄。 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 (选自明史 ,有删减) 【注释】南服:指南部疆土。闾峡澳:地名。乞归:请求退休。负奇节:有着奇特的气节操行。所在:所到之地。 11. 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解或推断,有明显错误的一项是( ) A. “贼走陶山”中的“走”本是“跑”或“小步快走”之意,此处引申为“逃跑”。 B. “遁”有“逃跑”“隐匿”“欺骗”“失去”“放纵”等义项,“自黄浦遁出海”中的“遁”应为“逃跑”之意。 C. “谥武襄”中的“谥”是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9、D. “以古贤豪自期”与“不期而遇”中的“期”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B.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C.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D.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 1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语句的大意。 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 14. 在本文及前面俞大献写的诗舟师中,俞大猷有哪些值得称赞的地方? 【答案】11. D 12. B 13. 忠诚报国,年老更加坚定,所到之地都能建立大功。 14. 有奇节,有将才,忠诚许国,爱护部下,善用计谋,功勋卓著。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
40、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D.有明显错误。“以古贤豪自期”中的“期”意思是:期许、期待,“不期而遇”中的“期”意思是约定(日期) ,含义明显不同,而非“含义相同”。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意思是:俞大猷做将军,十分廉洁,对待部下有恩宠,屡次建立大功。“大猷为将廉”主谓结构,应在“廉”后停顿;“驭下有恩”主谓结构,应在“恩”
41、后停顿;因此断句为: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故选 B。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 许:预先答应给与。弥:更加。笃:坚定。大勋:大功。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 根据舟师“倚剑东溟势独雄,扶桑今在指挥中”和选文“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可知,有奇节(或忧远大理想) ; 根据舟师“岛头云雾须臾尽,天外旌旗上下翀”和选文“廷臣争言大猷才”,可知有将才; 根据舟师“队火光摇河汉影,歌声气压虬龙宫”和选文“忠诚许国,老而弥笃”可知,忠诚许国; 根
42、据舟师“夕阳景里归篷近,背水阵奇战士功”和选文“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可知善用计谋(或擅长用兵) ; 根据选文“驭下有恩”,可知爱护部下; 根据选文“所在有大勋”,可知功勋卓著。 【点睛】参考译文 当初,因为倭寇灾祸紧急,朝廷特别命令都督刘远做浙江总兵官,几个月过去了,刘远也没有什么作为。朝廷的大臣争着说俞大猷的才能。于是,朝廷避免了刘远,让俞大猷代替。倭寇侵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俞大猷协同邦政打败了倭寇,倭寇向陶山逃跑,准备从黄浦逃往大海,俞大猷追上并打败了他们。 俞大猷做将军,十分廉洁,对待部下有恩宠,屡次建立大功。威名震慑南部疆土。万历元年的秋天,海上来的倭寇突然袭击闾峡澳,因坐
43、失良机被革职。三次上书请求退休。死后,追赠左都督,谥号武襄。 俞大猷有奇特的气节操行,把古代的贤能豪爽之士作为自己的期许。他用兵的特点是,先定下计策,然后打仗,不贪图眼前功劳。忠诚报国,年老更加坚定,所到之地都能建立大功。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武平、崖州、饶平等地都建有他的祠堂。 (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二)非文学作品阅读(共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图表及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铅笔大事图 【材料二】 铅笔的样式大同小异,但细心的人会发现,铅笔杆上都标有英文字母,这说明铅笔其实也是有分类的(见下表) 。铅笔是以笔芯的软硬度分类的,我们常见的有 H 类、HB 类和 B 类。“H
44、”代表硬质铅笔,H 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硬,颜色越淡;“B”代表软质铅笔,B 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软,颜色越黑。不同的铅笔适应不同的场合,例如 HB 铅笔虽然普遍运用于平常的书写,但国为颜色较淡和容易在纸张上留下印痕,碰上对色度和精准度要求更高的机器识别时,HB 铅笔显然不如 2B 铅笔适用。这也正是考试时要求我们采用 2B 铅笔填涂答题卡选择题的原因。 铅笔分类表 分类 笔芯软硬度 颜色 用途 H 类 硬质 较淡 使用于界面相对较硬的物体,如:木工划线等 HB 类 软硬造中 适中 适合一般情况的书写 B 类 软质 较黑 适合绘画和填涂机器可识别的卡片 【材料三】 据“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
45、研制团队介绍,宇航员带着手套,难以使力,所以铅芯的浓度要高,要一划就能上色。但浓度和硬度又是矛盾的,浓度越高铅芯越软,就越容易断裂。如何在提高浓度的基础上保证铅芯不会在火箭飞行途中断裂,成为太空笔生产的最大难点。此外,太空中的温差极大,还必须保证铅笔的木杆不会国温度变化而开裂。经过两年反复试验和调整,我们研制的中华太空笔终于成功“上天”,以独特的科技含量填补了国内航天技术装备的空白。 (以上材料依据创意世界2021年第 11 期相关资科改编) 15. 【理解推断】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国一位木匠威康门罗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铅笔。 B. 铅笔的笔芯主要成份为铅。 C.
46、在提高浓度基础上保证铅芯不会在火箭飞行途中断裂是生产“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的难点之一。 D. 从“中华神七太空书写笔”的研制成功, 可以看出我国的铅笔制造技术已经远超欧美, 走在了世界前列。 16. 【迁移运用】老师一再强调考试时只能使用 2B 铅笔填涂由机器识别的答题卡选择题,请你根据材料中的相关知识,解释老师这样要求的原因。 【答案】15. C 16. H类铅笔铅芯硬,颜色淡,容易在纸张上留下印痕,并且机器识别对色度和精准度要求较高,而 B 类铅笔铅芯是软质,颜色也较黑,适合绘画和填涂机器可识别的卡片。 【解析】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材料内容的辨析。 A. 根据材料一“1812年,美
47、国一位木匠威康门罗切制出 5厘米到 18 厘米的标准化细木条。并在细木条中间挖出一条刚好适合的凹槽放入铝笔芯。再把两根木条对紧、贴合,就制成了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可知,他只是制成第一支现代意义上的铅笔杆,而铅笔是由笔芯和笔杆共同构成的,笔芯也是经过不同人的改造、发展而成形的。故 A 选项表述有误。 B.根据材料一“1564年,人们发现了一种黑色矿物石墨。1761 年德国化学家法伯尔把石墨矿石研磨成粉末,以及法国化学家孔德改用黏土做增稠剂,都是在使用石墨的基础上加以改善,故铅笔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B选项表述有误。 D.根据材料三“我们研制的中华太空笔终于成功上天,以独特的科技含量填补了国
48、内航天技术装备的空白”可知,这项技术的成功只是填补了国内航天技术装备的空白,并不代表我国的铅笔制造技术已经远超欧美,走在了世界前列。故 D选项表述有误。 故选 C。 【16 题详解】 根据材料二“H代表硬质铅笔,H 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硬,颜色越淡;B代表软质铅笔,B前面的数字越大,铅芯越软,颜色越黑”,可知不同类型的铅笔芯软硬度和颜色深度也不同,故可以从软硬度和颜色深度两个角度切入分析, 其次根据材料二“例如 HB铅笔虽然普遍运用于平常的书写, 但国为颜色较淡和容易在纸张上留下印痕,碰上对色度和精准度要求更高的机器识别时,HB铅笔显然不如 2B 铅笔适用。这也正是考试时要求我们采用 2B铅
49、笔填涂答题卡选择题的原因”可知,由机器识别的答题卡选择题对色度和精准度要求更高,故可以从机器角度切入分析。据此作答即可。 (三)文学作品阅读(共(三)文学作品阅读(共 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号魂 刘家坳的老刘家有一件传家宝,是老刘从部队带回的一杆军号。军号早已没有了耀眼的金黄色,略带沧桑的古铜色里透着厚重与庄严,一眼望去,就知道它承载了太多的故事。 军号的故事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老刘当时还是不到二十的小伙子,村里人都叫他刘娃子。他本是承了祖业,吹了唢呐。刘家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唢呐世家。他爱吹唢呐,尤其是婚嫁迎娶的时候,他的唢呐吹得格外地热闹,他说他就喜欢日子像唢呐声
50、一样热热闹闹地过。 但他的美好愿望很快被入侵的日本鬼子破灭了。日本鬼子闯进了村,烧杀抢掠。刚从邻村吹完唢呐的刘娃子,站在特角岭,远远地看见了村里的熊熊大火,听见了乡亲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握紧手中的唢呐,抹干了眼泪,一跺脚,加入了八路军。 八路军连长知道了他唢呐吹得好,就让他当了吹号兵。连长嘱咐:“刘娃子,人在号在,号在阵地在。冲锋的时候,你要把军号吹得响亮响亮的,吹出咱们的气势,吹出咱们的威风!” 刘娃子郑重地接过军号,记住了连长说的话。第一次战斗刚打响时,他心里还有一丝慌乱,但当吹起冲锋号时,嘹亮的号声一下激发了他内心的情绪,他仿佛看到了村子里燃烧的熊熊大火,仿佛听到了大火中乡亲们的阵阵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