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 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 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 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 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的唯一依据 D. 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2. 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2、 B. 社会生产力发展 C. 齐桓公称霸中原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3. 汉武帝设诗 书 礼 易 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 A. 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 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 D. 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4. 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 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 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5.
3、 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右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A. 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B. 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 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6. 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康熙帝统一台湾 C 清朝设置台湾府 D. 清朝建立台湾省 7. 有学者认为,奕、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4、,洋务派( ) A. 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B. 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 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 D. 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8. 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 从分裂走向统一 B. 从屈辱走同独立 C. 从专制走向民主 D. 从封闭走向开放 9.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从 1938 年 2月 18 日开始,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了 6年又 10个月 B 1940年 8月 19 日至 20日,304架次日本飞机向重庆投弹 900多枚 C
5、. 大轰炸造成重庆直接伤亡人口 32829人,其中死亡 16376人 D. 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 10. 据新华日报报道,1943年 2月 12 日,“一元献机”命名典礼在重庆珊瑚坝机场举行,重庆人民购买的 5 架战斗机献交政府。这说明当时重庆( ) A. 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B. 军工制造水平提高 C. 人民积极支援抗战 D. 出现参军参战热潮 11. 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 生活方式变化 C.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 城
6、市化进程加速 12. 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的人们所创造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司母戊鼎 D. 帕特农神庙 13.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 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 莫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 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14.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中写到,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促进了物种交流 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C. 引发了殖民掠夺
7、D. 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 15. 阅读下表材料,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 ) 国际联盟 联合国 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 使其在制裁侵略、 保卫世界和平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A. 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继续 B. 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 C. 形成决议遵循的原则完全一致 D. 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8、 4 小题,第小题,第 16题题 5 分,第分,第 17 题题 13 分,第分,第 18 题题 11 分,第分,第 19 题题 6分,分,共共 35 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6.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我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与医学有关的有 300 多片。早在汉代,中医学的体系就已经建立。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 ,用阴阳五行之说阐释生理病理现象,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唐代医药学成就显著。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集前人药方之大成。唐高宗时颁行新修
9、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代医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时珍编写出的本草纲目 ,集我国古代药物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中医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2)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伦创编出了“五禽戏”。 (3)明代本草纲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4)医者的智慧和政府的重视,促进了我国古代医学发展。 (5)中医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影响广泛。 17. 阅读下列材
10、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开始繁荣起来。四川中部、北部的物产经合州运往渝州集结,等到其他地方的物资汇集后再一道装船出川。 摘编自蓝勇等编著巴渝历史沿革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 材料二 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
11、横贯大陆的 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内战结束后的 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并指出这一市场发挥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 GDP 跃升至世界第 2 位,2021 年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提升到 18.1%,已经形成拥有 14 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
12、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据刘志成、欧阳慧把准政策导向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整编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重要意义。 18.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某中学以“致青春”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树理想,勇攀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
13、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马克思 1835年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作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他与恩格斯于 1848 年发表的、集中体现了这一理想的光辉著作。 任务二【逐潮流探新路】 以下为杨老师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为同学们整理的资料卡。 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事迹(部分) 1919年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0年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创建 1922年部署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7年年初,考察湖南农民运动。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
14、动考察报告 ,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9 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行长沙受挫后,改变计划,率起义部队于 10 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1930年总结斗争经验,发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多部重要著作,从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2)根据资料卡,归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作出的卓越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得出他能够作出贡献的原因。 任务三【担使命创未来】 2022年 4 月 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3)综上,作为新时代青年,谈谈你的认识。 19.
1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 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 时间 政策 1921年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 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 1950年 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3年 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 20 世纪 70年代末 中国开始农村改革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 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 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 观点合理、 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2 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15 分。分。 1.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黄帝、尧、舜
16、等远古传说。有学者指出,司马迁对五帝关系的记述不一定准确, 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 A. 远古传说纯属后人主观臆造 B. 司马迁的记述完全符合事实 C. 考古材料是了解古史唯一依据 D. 远古传说可为探究历史提供参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有些学者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五帝不一定准确,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部落集团逐渐融合的历程,说明史记作为重要的文献史料,虽然不能证明远古历史的重要性,但是可以为历史提供一定的参考,需要去历史印证,D项正确;神话传说也有一定的来源,排除 A项;BC项说法都具有绝
17、对性,排除。故选 D项。 2. 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 周平王迁都洛邑 B. 社会生产力发展 C. 齐桓公称霸中原 D. 百家争鸣的出现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形成,地主阶级势力增强,B 项正确;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排除 A 项;齐桓公称霸中原与题干不符,排除 C 项;百家争鸣的出现是思想上的变化,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3. 汉武帝设诗 书 礼 易 春秋五经博士,后又将不治儒家五经的太
18、常博士(官职名)一律罢黜,形成儒家独尊局面;还建立太学,培养儒生官僚。这些举措( ) A. 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 B.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监察 C. 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 D. 延续了“无为而治”思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武帝推崇儒学,形成儒学独尊的局面,这些举措适应了大一统王朝的需要,A 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并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监察,排除 B 项;推恩令解除了诸侯对朝廷的威胁,排除 C 项;材料信息是打破了“无为而治”思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4. 北魏后期,一位到过北方的南朝大臣在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
19、,感叹当时中原“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表示不可轻视。这反映出( ) A.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 C. 民族隔阂完全消除 D. 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 【答案】B 【解析】 【详解】孝文帝改革时期实行迁都洛阳的措施。材料中描述洛阳的“礼仪盛富,人物殷阜”,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成效,B 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排除 A 项;虽然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但是不能消除民族隔阂,排除 C 项;分裂割据局面已经结束是隋朝时期,排除 D 项。故応 B 项。 5. 隋唐时期,江都(今扬州)发展较快,经济地位日益重要。据右图可知,江都地位的上升得益于( ) A. 其为隋朝都城之一
20、 B. 大运河以其为中心 C. 位于运河与长江交汇之地 D. 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点】大运河的开通【解题思路】根据“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为加强南北交通,隋朝开凿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流, 位于运河枢纽的江都 (今扬州) ,经济地位日益重要,C 项正确;江都不是隋朝的都城,排除 A 项;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排除 B 项;经济重心在南宋最后完成,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6. 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他们自古以来占有并耕种这一土地”,这些地区应
21、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康熙帝统一台湾 C. 清朝设置台湾府 D. 清朝建立台湾省 【答案】A 【解析】 【详解】 【考查点】郑成功收复台湾。 【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清初,郑成功率军进军台湾,赶走了荷兰者,成功收复了台湾,A 项正确;康熙帝统一台湾时打败的是郑氏集团,而不是针对荷兰殖民者,排除 B 项;清朝设置台湾府,建立台湾省是加强边疆管理的表现,但与“进军台湾”“正告荷兰殖民者”等信息不同,排除 CD 两项。故选 A 项。 7. 有学者认为,奕、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
22、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洋务派( ) A. 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 B. 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 C. 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 D. 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奕、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自强活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洋务派项西方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D项正确;A 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维新变法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排除 B 项;洋务运动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8. 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 )
23、 清帝退位诏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 A. 从分裂走向统一 B. 从屈辱走同独立 C. 从专制走向民主 D. 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清帝退位诏书”表明封建君主专制被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表明中国实行民主共和, 即材料体现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从专制走向民主, C项正确; 材料内容不能体现出统一、独立和开放,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9. 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有关“重庆大轰炸”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从 1938 年 2月 18 日开始,日本对重庆的大轰炸持续了 6年又 10个月 B. 1940年 8 月 19日至
24、 20日,304架次日本飞机向重庆投弹 900多枚 C. 大轰炸造成重庆直接伤亡人口 32829人,其中死亡 16376人 D. 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点】正面战场的抗战【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可得出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重庆大轰炸次数之多,历时之长,范围之广,造成损失之惨重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罕见属于历史解释,D 项正确;ABC 项属于史实,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10. 据新华日报报道,1943年 2月 12 日,“一元献机”命名典礼在重庆珊瑚坝机场举行,重庆人民购买的 5 架战斗机献
25、交政府。这说明当时重庆( ) A. 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B. 军工制造水平提高 C. 人民积极支援抗战 D. 出现参军参战热潮 【答案】C 【解析】 【详解】抗战后期,重庆人民购买的 5 架战斗机献交政府体现出重庆人民对于抗日战争的支持,C 项正确;抗战时期中国航空运输并不是发展迅速,排除 A 项;此时军工制造水平并不是提高,排除 B 项;材料中说明的人民支援抗战,不是参军,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11. 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 生活方式的变化 C.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
26、. 城市化进程加速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并结合所学可知,从 1977 年到 2006 年,这个普通家庭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收入的增加,而这得益于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A 项正确; 生活方式的变化、 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只是现象, 并不是材料信息变化的原因, 排除 B、C 两项;材料主旨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活的变迁,并没有涉及城市化进程是否加速,排除 D 项。故选A 项。 12. 下列世界古代文明成果,属于下图所示文明地区人们所创造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司母戊鼎 D. 帕特农神庙
27、【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点】 古巴比伦文明。 【解题思路】 根据“古巴比伦王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公元前 18 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 ,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B 项正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排除 A 项;司母戊鼎是古中国文明,排除 C 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13. 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 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 莫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 建立并完善了
28、民主政体 D. 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点】阿拉伯帝国与拜占庭帝国的文明成就【解题思路】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都进行了侵略扩张、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 项正确;阿拉伯人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 A 项; 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 B 项;拜占庭帝国的皇帝就实行封建专制,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排除C 项。故选 D 项。 14. 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中写到,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
29、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A. 促进了物种交流 B. 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 C. 引发了殖民掠夺 D. 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 【考查点】新航路的开辟【解题思路】根据材料“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美洲的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小麦、水稻等则随欧洲移民进入美洲”可得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A 项正确;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排除 B 项;引发了殖民掠夺与题干无关,排除 C 项;材料未体现确立了西班牙霸主地位,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5. 阅读下
30、表材料,与国际联盟相比,联合国( ) 国际联盟 联合国 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 使其在制裁侵略、 保卫世界和平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 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 A. 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继续 B. 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 C. 形成决议遵循的原则完全一致 D. 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重大贡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
31、则,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联合国实行“大国一致”原则,与国联相比,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作出实实在在的重大贡献,D 项正确;联合国是国际组织,不是凡华体系的延续,排除 A 项;世界贸易组织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排除 B 项;联合国是“大国一致”原则,不是完全一致,排除 C项。故选 D 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小题,第 16题题 5 分,第分,第 17 题题 13 分,第分,第 18 题题 11 分,第分,第 19 题题 6分,分,共共 35 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16. 阅读以
32、下材料后判断: 我国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与医学有关的有 300 多片。早在汉代,中医学的体系就已经建立。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 ,用阴阳五行之说阐释生理病理现象,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唐代医药学成就显著。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集前人药方之大成。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代医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时珍编写出的本草纲目 ,集我国古代药物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整编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
33、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中医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 (2)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伦创编出了“五禽戏”。 (3)明代本草纲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 (4)医者的智慧和政府的重视,促进了我国古代医学发展。 (5)中医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影响广泛。 【答案】 (1)A (2)C (3)B (4)A (5)A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材料“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 ,用阴阳五行之说阐释生理病理现象,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可知,中医理论重视人与自然的有
34、机联系。题干表述正确,应填 A。 【小问 2 详解】 材料没有涉及东汉末年的名医华伦创编出了“五禽戏”。应填 C。 【小问 3 详解】 根据“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可知,明代本草纲目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表述错误。应填 B。 【小问 4 详解】 根据材料“孙思邈著有千金方 ,集前人药方之大成。唐高宗时颁行新修本草 ,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明代医学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时珍编写出的本草纲目 ,集我国古代药物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可知,材料反映医者的智慧和政府的重视,促进了我国古代医学发展。故题干表述正确,应填 A。 【小问 5
35、详解】 根据“早在汉代,中医学的体系就已经建立。成书于战国至西汉间的黄帝内经 ,用阴阳五行之说阐释生理病理现象,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李时珍编写出的本草纲目 ,集我国古代药物学之大成,后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广泛传播”可知,材料反映中医学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影响广泛。故题干表述正确,应填 A。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当时,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开始繁荣起来。四川中部、北部的物产经合州运往渝州集结,等到其他地方的
36、物资汇集后再一道装船出川。 摘编自蓝勇等编著巴渝历史沿革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巴渝地区商业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四川地区在货币方面取得的突破。 材料二 内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重新整合。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此外,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横贯大陆的 5条铁路干线建成。全国铁路网的兴建,缔造了真正全国性的国内市场。内战结束后的 30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近代卷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内战结束后美国形成全国性市场的因素。并指出这一市场发挥的
37、历史作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10年 GDP 跃升至世界第 2 位,2021 年在全球经济中占比提升到 18.1%,已经形成拥有 14 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市场。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2022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坚强支撑。 据刘志成、欧阳慧把准政策导向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整编 (3)根据材料三,归纳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利条件和重
38、要意义。 【答案】 (1)表现:商品交换活跃程度增强;水路贸易发达;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突破:出现交子。 (2)原因:南方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联邦政府的政策政策;交通的发达;作用:美国经济大发展,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3)条件: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政府颁布文件支持。意义: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宋代巴渝地区经济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商品交换活跃程度明显增强”得出商品交换活跃程度增强;根据材料“从四川运往东京汴梁的物资多走水路,沿江转输贸易发达”得出水路贸易发达;根据材料“地处嘉陵江和长江汇合之处的渝州,是一个重要
39、的中继站”得出是一个重要的中继站。突破:结合所学得出出现交子。 【小问 2 详解】 原因:根据材料“南方基本结束了对英国的依附,转而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得出南方依赖于北方的金融资本;根据材料“联邦政府对内实行自由贸易,禁止各州间的贸易障碍”得出联邦政府的政策政策;根据材料“横贯大陆的 5 条铁路干线建成”得出交通的发达;作用:根据材料“内战结束后的 30 年间,美国经历了一个经济大发展时期,基本完成了工业化”得出美国经济大发展,基本完成了工业化。 【小问 3 详解】 条件:根据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得出经济迅速发展;根据材料“作为超大规模经济体,要促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
40、须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得出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挥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根据材料“2022 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文件,指出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得出政府颁布文件支持。意义:根据材料“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结合所学得出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18.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某中学以“致青春”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树理想,勇攀登】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
41、、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 马克思 1835年中学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1) 马克思在他中学毕业作文中表达了怎样的理想?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他与恩格斯于 1848年发表的、集中体现了这一理想的光辉著作。 任务二【逐潮流探新路】 以下为杨老师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等著作,为同学们整理的资料卡。 青年毛泽东的革命事迹(部分) 1919年在他主编的湘江评论上,热情歌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1920年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创建 1922年部署安源路矿工
42、人大罢工 1927年年初,考察湖南农民运动。3月,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论述了农村革命的伟大意义 9 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攻行长沙受挫后,改变计划,率起义部队于 10 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1930年总结斗争经验,发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多部重要著作,从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2)根据资料卡,归纳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作出的卓越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得出他能够作出贡献的原因。 任务三【担使命创未来】 2022年 4 月 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
43、时代新人。” (3)综上,作为新时代青年,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为人类谋福利。 共产党宣言 。 (2)贡献: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原因: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工人运动相结合;考查农民运动。 (3)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根据材料“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得出为人类谋福利。结合所学得出共产党宣言 。 【小问 2 详解】 贡献:根据材料“9 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得出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44、根据材料“率起义部队于 10 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根据材料“发表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多部重要著作, 从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得出形成“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原因: 根据材料“1920 年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得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根据材料“1922 年部署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得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根据材料“1927 年年初,考察湖南农民运动”得出考查农民运动。 【小问 3 详解】 根据材料“2022 年 4 月 2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寄语青年:争做
45、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得出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20 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 时间 政策 1921年 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 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 1950年 新中国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3年 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 20 世纪 70年代末 中国开始农村改革 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 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 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 观点合理、 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观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说明:相似点: (1)从背景看,两者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46、。美国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势力嚣张;苏俄经过七年战争经济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 (2)从内容看,两者都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整。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3)从特点看,两者都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4)从作用看,两者都缓和了矛盾,恢复了经济,巩固了统治。不同点: (1)从目的看,美国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苏俄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从性质看,美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苏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
47、解析】 【详解】 【考查点】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题思路】开放性设问,围绕两个示例论述观点,可从异同点比较分析,也可从两者联系分析,注意史论结合。如观点:苏俄新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的异同点。说明:相似点: (1)从背景看,两者都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美国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势力嚣张;苏俄经过七年战争经济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农民的不满。 (2)从内容看,两者都注重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整。美国从自由放任政策到国家干预经济;苏俄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3)从特点看,两者都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苏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4)从作用看,两者都缓和了矛盾,恢复了经济,巩固了统治。不同点: (1)从目的看,美国是为了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苏俄是为了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2)从性质看,美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苏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