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章节系统复习讲义

    • 资源ID:217470       资源大小:46.3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章节系统复习讲义

    1、20222022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章节系统复习讲义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章节系统复习讲义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宄对象、内容及学习意义 一、 研宂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分为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二、 研究内容:心理过程(知、情、意;心理状态;人格(个性心理倾向性、心理特征 三、 教师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 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 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 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4. 助于教师依据心

    2、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1. 祌经元:祌经细胞,是祌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树突、轴突)组成。 三种神经元: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联络(中间)神经元 2. 神经系统(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 (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大脑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有使活动服从于坚定意图和动机的作用: 顶叶主要调节感觉:枕叶是视觉中枢:颞叶主要对听 觉刺激加工;大脑左半球是语言中枢的优势半球 (2) 周围神经:1212 对脑神经和 3131 对脊神经组成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反射是神经

    3、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动 实现发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祌经、中枢祌经、传出祌经、效应器 5 个部分组 成。 第三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古希腊就己经有了心理学的萌芽 冯特 18791879 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 二、 心理学流派 1、 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 观点:用实验的方法分析人的心理结构,把心理的基本元素分解出来。强调内省方法。 2、 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 观点: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结构。 3、 行为主义心理学

    4、:代表人物华生; 观点:华生 1913 年发表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的心理学标志行为主义诞生。心理学只能研 宂科观察的行为。用“刺激-反应” (S-R)来表示。 4、 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 观点:研宄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论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5、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心理学应该研宂无意思现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 6、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需要,强调人的社会性。 7、 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皮亚杰; 观点: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产生标志心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三、 心理学的主要分

    5、支 1、 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一) 实验与认识心理学 (二)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 发展心理学 (四) 生理心理学 2、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一)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 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 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 法律与犯罪心理学 四、 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 观察法: 定义:是指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 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二、 测验法 定义:是指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宄方法。 三、 实验法 1、 定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

    6、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2、 变量种类: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3、 种类 (1)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景中,有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 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2) 实验室实验: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 象。 四、调查法 1、 定义: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 特征的研究方法。 2、 种类:调查法分为:问卷法和谈话法 第二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意识 一、 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对人的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 二、 意识的状态 1

    7、.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3. 白日梦状态 4. 睡眠状态 第二节注意 一、 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指向性与集中性是注意最基本的特征,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伴随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 二、 注意的种类 按照注意选择方向上的目的是否明确,以及意志努力的参与程度上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注意分成不随 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一) 不随意注意 1、 定义: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 引起的条件: (1) 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新颖性、对比、运动和变化等。 (2) 人自身的状态: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经验等。 3、 作

    8、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二) 随意注意 I、定义: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一直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 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2、引起的条件: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对活动的兴趣与认识个体的知识经验活动的组织个体的人格特征 及意志品质 (三)随意后注意 1、 定义:它和自觉的目的、任务联系在一起,这方面它类似于随意注意;但它不需要意志的努力, 在这方面,它又类似于不随意注意。 2、 特点:它既服从当前的任务要求,又可以节省意志的努力,因此有利于完成长期的、持续的任务。 三、注意的特征 (一) 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 (二) 注意的稳定性,影

    9、响稳定性的因素 1. 注意对象的特点,事物的复杂和变化程度,简单无变化的对象注意时间短 2. 有无坚定的目的 3. 个人的主观状态 (三) 注意的转移,影响因素 1. 原来注意的强度 2. 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符合人的需要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 3. 大脑皮层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4. 各种活动的目的性或者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四) 注意的分配 能够分配的条件是从事活动中一些是非常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几种活动中有内在联系。 第三章认知过程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 一、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像、感觉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

    10、用(联觉) 二、 知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理解性 三、 感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1) 遵循感知规律,运用直观原则 (2) 观察及观察力的培养 1.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 H 的任务,并利用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观察动因,这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 件。 2. 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和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计划 3.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观察品质 4.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 5. 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结果,不断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第二节记忆 一、 记忆的种类 (一)

    11、根据内容和经验的对象分形象、逻辑、情绪、动作记忆 (二) 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分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 (三) 根据意识参与程度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 二、 记忆的过程 (一) 识记 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1. 有无明确的识记目的和任务,直接影响识记的效果 2. 识记时的态度和情绪状态 3. 活动任务的性质。识记材料成为人活动的直接对象时识记效果好 4. 材料的数量和性质。有意义、有规律的材料容易记 5. 识记的方法,意义记忆比机械记忆对信息的识记更准确 (二) 保持和遗忘 (1)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 学习材料的性质 2.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 3. 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

    12、. 识记的方法 5. 时间因素 6. 情绪与动机 (2) 遗忘的原因 L 痕迹消退说 2. 干扰说:先前的知识和后面的知识对中间的干扰 3. 同化说 4. 动机说:弗洛伊德提出,记忆不是消失是被压抑到意识之外 (三) 回忆与再认 三、 记忆系统 (一)瞬时记忆:编码方式有图像和声像记忆两种 1. 时间极短 2. 容量较大 3. 形象鲜明 4.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消退6 (二) 短时记忆:编码有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主要是听觉编码 时间很短;容量有限;意识清晰;操作性强;易受干扰 (三) 长时记忆 第三节思维 一、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能认识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 二、

    13、 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比较和分类 三、 思维的种类 1. 直观动作、形象和逻辑思维(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分) 2. 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3. 直觉思维和分析恐维 4. 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5. 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四、 表象与想象 (-)表象的特征:形象性;概括性;可操作性 (二) 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 为概念的形成提供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2. 促进问题解决和推理,尤其在小学低年级的时候 (三) 想象的基本特点:形象性与新颖性 (四) 想象得种类:有意想象与无意想象 (五) 想象的加工方式:黏合;夸张;拟人化;典型化 五、 思维的基

    14、本形式 (一) 概念 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 如何促进学生掌握概念 1. 以感性材料作为感念掌握的基础 2. 合理地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 充分利用“变式” 4. 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 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二) 判断和推理 判断是指认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推理是由一个或几个相互联系的已知判断推出合乎逻辑的新判断 第四节言语 一、言语与语言 语言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是社会想象。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过程。 言语的功能:交流、符号、概括功能。 言语活动的形式:

    15、对话言语,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内部言语 第四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第一节情绪情感 一、 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 情绪情感由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二、 情绪情感区别 1. 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后继的、高度的态度体验, 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 2. 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由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 起,较多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3. 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有冲动性,伴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三、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人的情感是在大量的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

    16、出来的 四、 情绪的分类 1.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内容来分) 2. 心境、激情和应激(状态来分) 五、 情感分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六、 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动机、组织、信号功能 七、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在精神受干扰时用以避开干扰,保持心理平衡的心理机制 包括压抑、否认、置换(转移)、文饰(合理化)、投射、代偿、升华等 第二节意志 一、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包括动机斗争、确定目标、选择行动方法和制订行为计划等环节 (二)执行阶段:既要坚定执行计划,又要克服妨碍到达目标的动机和行为 克服困难依赖的心理条件: 1. 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世界观 2. 行动的目的 3. 对胜利的美

    17、好憧憬 4. 执行计划的坚定性 二、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治性 第五章人格 第一节人格的概述 一、 人格: 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人格具有独特、稳定、统合、复杂、功能性 二、 人格的结构 知-情-意、心理状态、人格动力、心理特征、自我调控系统 三、 人格理论 (一)人格特质说 1. 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人格特质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 2. 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 1616 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四、 人格成因 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自然物理因素 第二节需要与动机 一、 需要:

    18、对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二、 动机: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三、 动机的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第三节能力 一、 能力:人们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必要心理条件和直接有效地可能性心理特征。 二、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的水平。 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社会心理 一、 印象形成效应 社会刻板效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投射效应 二、 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本能;合群需要;自我肯定需要 三

    19、、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包容、控制、感情需要 四、 影响服从的因素 I. 命令的发出者;2.命令的执行者;3.情境因素 五、 中小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 1. 亲子关系是儿童与父母之间建立的一种人际关系,从依赖走向自主。 2. 师生关系上,低年级对教师崇拜服从,高年级独立性与评价能力增强,开始对老师做出评价。中学 阶段教师的影响力有所下降,学生对教师不再盲目接受,逐步提出一些理性要求。 3. 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 中小学生发展情况 培养 注意 1. 小学低年级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2. 小学中高年级的无意注意从外界刺激引 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有意注意逐步

    20、形 成发展起来 3. 髙年级小学生可以根据一定目的独立组 织自己的注意 4. 中学时出现偏科现象,是无意注意发展和 深化的具体表现 4. 注意稳定性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小学阶 段速度较快,中学相对较慢 5. 随年龄增长注意广度扩大,13 岁接近成 人水平 6. 注意分配能力发生较早,但缓慢。三年级 和五年级基本不存在差异 7. 注意转移趋势:二年级到初二迅速增长, 初二到高二发展停滞期,高二到大二缓慢 增长期 (一) 教学中组织学生的注意 1. 唤起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 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3. 引导几种注意交替使用,设法保持学生的 注意 4. 引导掌握和保持注意的方法

    21、 (二) 良好注意品质和注意力培养 1. 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2. 加强意志力锻炼,培养“闹中取静”本领 3. 养成严肃认真地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 意习惯 4. 培养良好的情绪,控制调节激情,增强注 意力 5. 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培养注意力和注 意品质的意义 记忆 1. 教育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不断提 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识记方法 3. 正确组织学生的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 化,加深理解,纳入经验系统 4. 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注意正 确地再认和回忆 5. 注意学生的心理卫生和身心健康,合理使 用大脑 想象 1.想象有意性迅速增长 1.引导学生

    22、积极思考,有利于想象力。 10 2. 想象逐渐符合客观现实 3. 想象中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2. 引导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知识经 验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 4. 引导进行积极的幻想 思维 1. 小学低年级思维离不开事物具体形象,具 有表面性。 2. 小学高年级思维概括性和抽象性逐渐增 强,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3. 中学阶段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思维具有 独创性和批判性 4. 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占优势,辩证逻 辑思维基本形成,深刻性也提高 良好思维具有广阔和深刻性,独立和批判 性,逻辑性;灵活和敏捷性;创造性。 1. 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

    23、 强调启发式、探究式与研究型的教学方 法,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对学生加强言语训练 4. 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 同存异” 5. 加强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言语 1. 小学生口头言语水平迅速发展,一年级对 话言语主导,2、3 年级独白言语发展,4、5 年级口头言语能力初步完善,初高中后口 头言语能力更强 2. 阅读能力 3 年级会默读 5 年级到高峰 3. 内部言语三个时期:出声思维;过渡;无 声思维时期 1. 循序渐进,注意训练的目的合理性和训练 过程阶段性 2. 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阅读技能 3.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4. 拓宽学生的阅读

    24、视野,构建宽厚的知识文 化背景 情绪情感 1. 小学低年级情绪情感调节和控制能力不 强,小学高年级调节能力增强,冲动型减 弱。中学以后调节能力提高,逐渐趋向稳 定 2. 随年龄增长,情感社会性成分增加 1. 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 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 力 3. 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 4. 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意志 1. 意志的自觉性,小学生按照一定原则自己 完成任务能力比较低,中学自我调节和规 划能力与小学生有所不同 2. 意志果断性,小学低年级不能当机立断处 理事情,到中年级处理事情中逐渐出现意 志的果断性品质 3. 意志的自制性,三年级时会显著发展,但 整个小学阶段自制力还是低 4.3 年级坚韧性才逐渐成为意志品质 1. 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2. 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 接经验 3. 根据意志品质上差异,采取不同措施 4. 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性格 1.在教育过程中,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11 2.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性格 3. 个别指导 4. 性格的自我培养:树立远大志向;结合实 际确立远大而崇髙的目标;在实践中勇于 克服困难;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注意事项

    本文(2022版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心理学)章节系统复习讲义)为本站会员(邂***)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