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2021年高一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17799       资源大小:84.1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2021年高一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江苏省淮安市六校江苏省淮安市六校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联考语文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333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本(本 ISIS 共共 4 4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起,大自然就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人类发出种种警示。近年来,极端天气频起、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直接促使我们思考并回到那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境遇之中: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人与自然究竟该如何相处?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这些问题的

    2、解决提供了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给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而使得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系统地解释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树立新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固支撑。“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转变以往竭泽而渔式的

    3、发展模式,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才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团结协作,坚持公平正义、共同但有区别、多边主义的原则,言而有信。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更要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凝心聚力共谋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课题中,中国从未缺席。比如中国将力争于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开始逐步下降。碳中和则需要在特定时期内实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去除量达到平衡。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过渡期少则 45年,长则 70

    4、年。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的发展中国家,则要力争用 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无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出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 以上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的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不仅是中国未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摘编自赵童军赵若由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推进全球可椅续发展的新价值观 ) 材料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

    5、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部分地区和领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新增压力仍然很大。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尚须进一步捋顺和完善,治理能力亟须全面加强。同时,发展环境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合作带来更多挑战。 加强制度建设是迎接挑战的保障。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实现部门间充分配合协作,形成生

    6、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合力。加强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运用,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培育绿色新动能,全面推动绿色生产生活与绿色消费方式形成。继续抓好 PM2.5和 O3协同控制,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统筹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好推进节奏和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另外, 还要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 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多边合作,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7、,就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持续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摘编自董战峰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这个问题虽古老却常新,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就直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答案。 B. 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给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既要团结协作,又要无条件地平均分担责任,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在国际上作出的承诺要言而有信。 D.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

    8、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相冲突,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作用,有力论证了树立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B. 中国力争在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 C.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审时度势,把握好推进节奏和力度,不可人为割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D. 要达成“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伟大目标,只需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就可以实现

    9、。 3. 材料一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现其含义的一项是( ) A. 根据岷江洪涝规律和地形水势特点修建都江堰,既造福当时又泽被后世。 B. 在荒漠地区开挖人工湖,引入黄河水,可以增加旅游资源,吸引游客。 C. 在山区砍伐丛林,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D. 在草原开垦农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4. 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8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的耕耘最后的耕耘 曹春雷 宝山走进院里时,老奎正蹲在堂屋

    10、门前的石阶上,稀里呼噜喝面条,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 “爹,那事您考虑得咋样了?”宝山站在柿子树下,远远地问。 “啥事?”老奎没抬头,鼓囊着嘴,专注于他的面条。 “就是那块地的事啊。别人家都签了,就剩您没签。” “别人家签了我也不签,我就剩这块地了,以后我上哪儿种地去?”老奎拾起头,停下忙碌的嘴,气气地抛出这么一句话。 “爹,您干嘛非要种地呢?您看,现在咱们村发展得多好,引来好几个厂子,村里的男人妇女都进厂上班,一个月能拿不少钱。这些厂一年也给村里不少钱。村里有钱了,啥事都好办。” 老奎将饭碗放在身旁的石阶上,抹了把嘴。儿子说的没错,如今村里人出了家门就能上班。就连他,也在一家厂子里看大门,工

    11、资不算低。村里给 6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 150 元钱。宝山干村主任这几年,村子确实发展得挺不错。 “爹啊,这次引来的是草帽厂,不污染,别的村子都抢这个项目,因为老板是我同学的同学,我抢来了。建成后,效益肯定不错,咱村的人都能跟着沾光。” 看到老奎不言语,宝山又说:“我是村主任,咱村就您不支持工作。您说,下一届村主任选举,您还打算继续让我干不?。 老奎还是不言语,掏出烟来,点上。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来。屋檐下的一只麻雀扑棱一下,穿越其中一个烟圈,飞出了院子。 宝山站在那里,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 一支烟抽完,老奎闷闷地说:“我签。” 宝山顿时喜眉笑眼起来。走近老奎,从怀里掏出软包烟

    12、,抽出一颗,给老奎。 老奎不接,站起来,到牛栏前,看牛。牛卧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反刍。 老奎对牛说:“老黑啊,好好吃,过了晌午,咱去西洼犁地。” 老黑没搭腔。背后的宝山却说话了:“爹啊,您刚才都说答应签了,咋这会儿又说去犁地呢?” 老奎扭过头来,梗着脖子:“我晚上签,没签之前,地还是我的。我愿咋样就咋样。”宝山知道爹的脾气,不敢再说,转过身,溜溜地出了院门。 老奎进了牛栏,蹲下来,抚摸牛。牛毛不光滑,肋骨群明地凸着。老奎说:“老了,老黑啊,你和我一样老了。”停顿了一会儿,老奎又说:“老黑啊,可我心里觉着没老,你觉着呢?” 老黑扭过头来,看他。从老黑的眼里,老奎看到了自己皱纹纵横的脸。 相对无言,

    13、很长时间后,老奎拍拍老黑的背,说:“这事咱就这么定了啊,下午去犁地。”说完后,站起来,去库房,拾掇盖满了灰尘的犁具。 老黑是村里最后一头牛了。好几年前,就是最后一头牛了。 现在,他要带着这最后一头牛,披挂上阵。 吃过饭后,老奎用推车推着犁具,牵着老黑,一前一后出了院门。老黑很久没出院门了,走得慢慢吞吞。 一路上,很多人都和老奎打招呼,说:“您这是咋啦?都啥年代了,还牵着牛去犁地?再说,那地不是都租出去了么?” 老奎却只是笑笑,并不答话。 终于到了地边。老奎放下车,将犁具卸下来,放开老黑,让它自己找青草去。这时的太阳,已挪到西边去,将老奎和老黑的影子拉得很长。 一袋烟后,终于要下地了。老黑套上了

    14、犁具,老奎扶着。“驾!”老奎喊了。老黑缓缓地迈开步子。 两趟过后,老奎拄着犁具,喘粗气。老黑也张大了嘴,喘粗气。老奎说:“老伙计啊,再坚持一会儿。你知道吗,犁完这块地,咱俩就正式从田里退休了。” 老黑轻轻地甩了甩尾巴,算是回应。 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越来越红,便是缀上了个秤砣,斜斜地缓慢地往下坠。 老奎的脸,和夕阳的脸差不多红。汗流浃背。他喘粗气的声音,和牛喘粗气的产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 偌大的田野,一个人,一头牛,都披了夕阳的红。 只剩下最后一趟了。 老奎两股战战,老牛也是,有些站不稳了。老奎喊:“加把劲,老黑,最后一趟了。”终于到头了。老奎斜依着犁,摇晃了几下才

    15、站稳。老牛四条腿在打颤。 老奎喊:“老黑”老黑回过头来。老奎看见,老黑的眼角慢慢凝聚了一滴泪。这滴泪缓缓落下去,砸疼了大地。 (选自短篇小说 ) 5.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儿子对犁地表示奇怪,老奎梗着脖子驳斥,其他人表示奇怪,老奎则笑而不答。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B. 儿子宝山从不同角度苦苦劝说父亲,最后老奎极不情愿地答应签字,这表明老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和环境的极高的意识觉悟。 C. 文中写人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凸显了人和牛的疲惫衰老。 D. 小说中老奎老了、牛老了以及夕阳西下的画面共同

    16、写出了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化,这也反映了农村人逐渐脱离农业生产的现状。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表现了老奎内心的悠然自得以及宝山内心的紧张,也为下文老奎爽快地答应签字做了铺垫。 B. “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也越来越红,像是挂上个秤砣,斜斜地慢慢地往下坠”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营造了沉重的氛围。 C. 小说结尾部分叙述老奎驾牛犁地时,穿插了多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悲凉的氛围,有力烘托了老人和老牛的形象。 D. 口语化是本文语言的显著特点,如“哧溜味溜地吃着面条”“鼓囊着嘴”“我愿咋样就咋样

    17、”等,表现了一个纯朴耿直的农民形象。 7. 老牛“老黑”的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8. 在小说主人公老奎身上,作者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二、古代诗词阅读(二、古代诗词阅读(3838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撰以示欧阳修,修为其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取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使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

    18、次(不按照次序、资历)进用,以遏奔竞之风。召试馆取,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叁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

    19、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阊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察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弃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只是)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 9. 下列对文中国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B.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

    20、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C.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D. 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水陆之利/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禄养,“禄”为古代官吏的俸给,“禄养”即为以俸禄奉养亲人。 B. 外补,指不在京城为官,外调为地方官员。 C. 闾巷,“闾”,古代居民聚居单位;“巷”,里弄,后来用“闾巷”泛指乡里民间。 D. 社稷,“社”指谷神,“稷”指土神,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21、A. 王安石才华横溢,喜好读书,擅长为文,曾巩带王安石去拜见大臣欧阳修,欧阳修十分赏识王安石,四处为他扩大名声。 B. 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先后向朝廷推荐王安石,王安石全部都以祖母年老为由拒绝,因此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为世所用。 C. 王安石性格果敢,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向宋仁宗呈言事书,要求对国家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 D. 王安石清楚地知道,他的改革主张在当时会遭到顽固派的非议,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也由此得到了宋仁宗的支持。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使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13. 请简要概括王安石“万言书”向皇帝言事的要点。

    22、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 2 2 小题,共小题,共 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上片“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两句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夏末秋初)雨后的景象。 B.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

    23、状态。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C.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又得浮生一日凉”是本词的点睛之笔, “殷勤”运用拟人手法, 使雨有了人的情意。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这场雨。 D.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心理状态。描写了作者村中游赏时偶遇细雨,但仍欣赏了一派树林葱郁、蝉声四起的夏末秋初雨后村舍之景。 15. 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三)情景默写(三)情景默写(1010 分,每空分,每空 1 1

    24、分)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 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 (2) 芣莒中,描写女子提起衣襟兜住,采摘车前草的句子是:“_,_”。 (3) 插秧歌诗中以动作细节来描写农人抢抓农时,忘我劳作的两句是:“_,_”。 (4)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表达热切殷勤礼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_,_”。 (5) 归园田居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诗人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渴望自由的心情的句子:“_,_”。 三、课内基础知识(本题三、课内基础知识(本题 3 3 题,共题,共 9 9 分)分) 17. 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一项

    25、( ) A. 漫江碧透 漫:漫过 B. 枉用相存 存:问候 C. 暖暖远人村 暖暖:温暖宁谨的样子 D. 山不厌高 厌:厌恶 18. 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乌鹊南飞 (名词作状语) B. 鼓瑟吹笙 (名词作动词) C. 粪土当年万户候(名词意动用法) D. 湘江北去 (名词作动词) 19.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何以解优,唯有杜康(借代) B.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对偶) C.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比喻) D. 笠是兜鏊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比喻)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010 分)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 觉醒年代用初心、匠心、诚心、史心、艺心,熔铸成有质感的影像语言,追寻跨越历史长河的中华民族精神,为电视剧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_再添一部具有里程碑意文的精品力作,照亮了同类电视剧的创作之路。 觉醒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进行了准确回溯,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十分深刻地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进行了讲述。导演张永新说:“中国两千五百年不变的车辙,如何应对西方的冲击与侵略?只有一条路觉醒。”该剧堪称经典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对历史场景的完美_,既有愚昧的晚清遗老、残暴的北洋军阀、守旧的儒学大家,也有在新思想影响下率

    27、先觉醒的青年英才、寻求救国良才的知识分子领袖, ( ) 。除了对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胡适等人物的精雕细琢外,其他人物虽寥寥数笔却极为传神,如鲁迅、钱玄同、辜鸿铭、黄侃等人物均演绎得十分生动传神,就连跟随辜鸿铭的两个封建忠仆也刻画得_。 20. 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诞辰 出现 惟妙惟肖 B. 华诞 再现 惟妙惟肖 C. 诞辰 再现 栩栩如生 D. 华诞 出现 栩栩如生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是( ) A. 在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雪泥鸿爪的诸多人物也都出现了。 B. 还有诸多人物在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雪泥鸿爪。 C. 在近现代中华

    28、文化史上诸多人物也留下雪泥鸿爪。 D. 还有在近现代中华文化史上留下雪泥鸿爪的诸多人物。 22.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疫情发生以来,至少 98.0%左右的受访者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了。防疫期间,受访者养成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和多通风。通过这次疫情,使人们认识到了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此前,数次有关部门整治随地吐痰,但未起到根治之效。“公筷公勺”数十年前便已倡导,但难以撼动传统习惯。疫情过后,全社会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及时引导人们转变观念,也要更加重视开展文明生活教育。 五、作文(五、作文(6060 分)分) 23

    29、.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材料一 老子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老子“不敢为天下先”的思想,对我国 200 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首倡“敢为天下先”的口号, 积极投身于推翻腐朽的清王朝, 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事业。这一口号激励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前赴后继。在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于1912 年诞生了。 老子“不敢为天下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孙中山“敢为天下先”赢得了“中华民国国父”之称。你如何看待“不敢为天下先”与

    30、“敢为天下先”呢?联系社会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00 字左右。 江苏省淮安市六校江苏省淮安市六校 2021-2022 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联考语文学年高一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333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 (本(本 ISIS 共共 4 4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起,大自然就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向人类发出种种警示。近年来,极端天气频起、物种多样性丧失加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直接促使我们思考并回到那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境遇之中: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人与

    31、自然究竟该如何相处?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给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而使得自然成为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系统地解释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类的生存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方式,树立新发展理念,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稳固支撑。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

    32、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转变以往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才能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团结协作,坚持公平正义、共同但有区别、多边主义的原则,言而有信。特别是在疫情肆虐的时代,更要科学统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凝心聚力共谋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 在全球环境治理的课题中,中国从未缺席。比如中国将力争于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排放达峰主要表现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后不再增长,开始逐步下降。碳中和则需要在特定时期内实现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去除

    33、量达到平衡。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过渡期少则 45年,长则 70年。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的发展中国家,则要力争用 3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这无疑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出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积极信号。 以上基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提出的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不仅是中国未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 (摘编自赵童军赵若由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推进全球可椅续发展的新价值观 ) 材料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34、环境需要,而且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必须看到,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挑战。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生态环境质量尚未根本好转,部分地区和领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严重,生态环境新增压力仍然很大。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尚须进一步捋顺和完善,治理能力亟须全面加强。同时,发展环境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给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及气候变化合作带来更多挑战。 加强制度建设是迎接挑战的保障。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坚定不移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35、。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实现部门间充分配合协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合力。加强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运用,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培育绿色新动能,全面推动绿色生产生活与绿色消费方式形成。继续抓好 PM2.5和 O3协同控制,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统筹考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把握好推进节奏和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 另外,还要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多边合作,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环境就是

    36、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就要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持续打好蓝天、绿水、净土保卫战,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摘编自董战峰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与自然究竟是何种关系,这个问题虽古老却常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就直接促使人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的答案。 B. 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的实践活动也给自然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自然也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C. 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既要团结协作,又要无条件地平均分担责任,坚持公平正义的原则,在

    37、国际上作出的承诺要言而有信。 D.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相冲突,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加以解决。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作用,有力论证了树立新发展理念的必要性。 B. 中国力争在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久久为功。 C. 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要审时度势,把握好推进节奏和力度,不可人为割裂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D. 要达成“环境就是民生,青

    38、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伟大目标,只需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就可以实现。 3. 材料一中说“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现其含义的一项是( ) A. 根据岷江洪涝规律和地形水势特点修建都江堰,既造福当时又泽被后世。 B. 在荒漠地区开挖人工湖,引入黄河水,可以增加旅游资源,吸引游客。 C. 在山区砍伐丛林,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D. 在草原开垦农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4. 如何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 C 2. D 3. A 4. 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加强

    39、制度建设,解决好突出环境问题。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解析】 【分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又要无条件地平均分担责任”错,原文的表述是“要团结协作,坚持公平正义、共同但有区别、多边主义的原则,言而有信” ,可见责任的分担是有原则的,并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平均的。 故选 C。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D.“要达成的伟大目标,只需通过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就可以实现。 ”错,此说法不全面,原文中不只提到了国际合作,还提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多边合作,完善全球

    40、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可见要达成伟大目标,还有很多的努力方向,不是只需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就可以的。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 原文中对“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解释是“人类的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在此基础上充分满足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 ,意思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经济,造福人民。 A.都江堰是根据“岷江洪涝规律和地形水势特点”修建的,既遵循了自然规律,又造福了人民。 B.“在荒漠地区开挖人工湖,引入黄河水”是建造“人工湖” ,不是遵循的自然规律。 C.“在山区砍伐丛林,种植

    41、经济作物” ,这种行为是破坏了山区的自然环境,没有遵循自然规律。 D.“在草原开垦农田”虽然“可以增加粮食产量” ,但是破坏了草原环境,不符合自然规律。 故选 A。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价值遵循与实践方案”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系统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可以概括出“遵循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能够推动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 由“要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法律和政策保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统筹协调机制,全面实现部

    42、门间充分配合协作,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合力。加强大数据、卫星遥感等新技术手段运用,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可以概括出“发展生态文明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新技术手段的运用” ; 由“积极参与和引领应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深化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多边合作,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概括出“加强国际间合作,完善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818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最后的耕耘最后的耕耘 曹春雷 宝山走进院里时,老奎正蹲在堂屋门前的石阶上,稀里呼

    43、噜喝面条,花白的胡子一翘一翘的。 “爹,那事您考虑得咋样了?”宝山站在柿子树下,远远地问。 “啥事?”老奎没抬头,鼓囊着嘴,专注于他的面条。 “就是那块地的事啊。别人家都签了,就剩您没签。 ” “别人家签了我也不签,我就剩这块地了,以后我上哪儿种地去?”老奎拾起头,停下忙碌的嘴,气气地抛出这么一句话。 “爹,您干嘛非要种地呢?您看,现在咱们村发展得多好,引来好几个厂子,村里的男人妇女都进厂上班,一个月能拿不少钱。这些厂一年也给村里不少钱。村里有钱了,啥事都好办。 ” 老奎将饭碗放在身旁的石阶上,抹了把嘴。儿子说的没错,如今村里人出了家门就能上班。就连他,也在一家厂子里看大门,工资不算低。村里给

    44、 6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发 150 元钱。宝山干村主任这几年,村子确实发展得挺不错。 “爹啊,这次引来的是草帽厂,不污染,别的村子都抢这个项目,因为老板是我同学的同学,我抢来了。建成后,效益肯定不错,咱村的人都能跟着沾光。 ” 看到老奎不言语,宝山又说: “我是村主任,咱村就您不支持工作。您说,下一届村主任选举,您还打算继续让我干不?。 老奎还是不言语,掏出烟来,点上。吐出的烟圈,袅袅升起来。屋檐下的一只麻雀扑棱一下,穿越其中一个烟圈,飞出了院子。 宝山站在那里,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 一支烟抽完,老奎闷闷地说: “我签。 ” 宝山顿时喜眉笑眼起来。走近老奎,从怀里掏出软包烟,抽出一

    45、颗,给老奎。 老奎不接,站起来,到牛栏前,看牛。牛卧在那里,慢条斯理地反刍。 老奎对牛说: “老黑啊,好好吃,过了晌午,咱去西洼犁地。 ” 老黑没搭腔。背后的宝山却说话了: “爹啊,您刚才都说答应签了,咋这会儿又说去犁地呢?” 老奎扭过头来,梗着脖子: “我晚上签,没签之前,地还是我的。我愿咋样就咋样。 ”宝山知道爹的脾气,不敢再说,转过身,溜溜地出了院门。 老奎进了牛栏,蹲下来,抚摸牛。牛毛不光滑,肋骨群明地凸着。老奎说: “老了,老黑啊,你和我一样老了。 ”停顿了一会儿,老奎又说: “老黑啊,可我心里觉着没老,你觉着呢?” 老黑扭过头来,看他。从老黑的眼里,老奎看到了自己皱纹纵横的脸。 相

    46、对无言,很长时间后,老奎拍拍老黑的背,说: “这事咱就这么定了啊,下午去犁地。 ”说完后,站起来,去库房,拾掇盖满了灰尘的犁具。 老黑是村里最后一头牛了。好几年前,就是最后一头牛了。 现在,他要带着这最后一头牛,披挂上阵。 吃过饭后,老奎用推车推着犁具,牵着老黑,一前一后出了院门。老黑很久没出院门了,走得慢慢吞吞。 一路上,很多人都和老奎打招呼,说: “您这是咋啦?都啥年代了,还牵着牛去犁地?再说,那地不是都租出去了么?” 老奎却只是笑笑,并不答话。 终于到了地边。老奎放下车,将犁具卸下来,放开老黑,让它自己找青草去。这时的太阳,已挪到西边去,将老奎和老黑的影子拉得很长。 一袋烟后,终于要下地

    47、了。老黑套上了犁具,老奎扶着。 “驾! ”老奎喊了。老黑缓缓地迈开步子。 两趟过后,老奎拄着犁具,喘粗气。老黑也张大了嘴,喘粗气。老奎说: “老伙计啊,再坚持一会儿。你知道吗,犁完这块地,咱俩就正式从田里退休了。 ” 老黑轻轻地甩了甩尾巴,算是回应。 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越来越红,便是缀上了个秤砣,斜斜地缓慢地往下坠。 老奎的脸,和夕阳的脸差不多红。汗流浃背。他喘粗气的声音,和牛喘粗气的产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 偌大的田野,一个人,一头牛,都披了夕阳的红。 只剩下最后一趟了。 老奎两股战战,老牛也是,有些站不稳了。老奎喊: “加把劲,老黑,最后一趟了。 ”终于到头了。

    48、老奎斜依着犁,摇晃了几下才站稳。老牛四条腿在打颤。 老奎喊: “老黑”老黑回过头来。老奎看见,老黑的眼角慢慢凝聚了一滴泪。这滴泪缓缓落下去,砸疼了大地。 (选自短篇小说 ) 5. 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儿子对犁地表示奇怪,老奎梗着脖子驳斥,其他人表示奇怪,老奎则笑而不答。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B. 儿子宝山从不同角度苦苦劝说父亲,最后老奎极不情愿地答应签字,这表明老奎内心有一种强烈的保护耕地和环境的极高的意识觉悟。 C. 文中写人和牛喘粗气的声音“重叠在一起,越来越沉重,像两个老旧的风箱” ,凸显了人和牛的疲惫衰老。 D. 小说中老奎老了

    49、、牛老了以及夕阳西下的画面共同写出了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化,这也反映了农村人逐渐脱离农业生产的现状。 6.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 “看着一个个烟圈在空中扩散”这一细节描写十分精彩,表现了老奎内心的悠然自得以及宝山内心的紧张,也为下文老奎爽快地答应签字做了铺垫。 B. “西边的太阳越来越矮,脸也越来越红,像是挂上个秤砣,斜斜地慢慢地往下坠”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营造了沉重的氛围。 C. 小说结尾部分叙述老奎驾牛犁地时,穿插了多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沉重、悲凉的氛围,有力烘托了老人和老牛的形象。 D. 口语化是本文语言的显著特点,如“哧溜味溜地吃着面条”

    50、 “鼓囊着嘴” “我愿咋样就咋样”等,表现了一个纯朴耿直的农民形象。 7. 老牛“老黑”的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8. 在小说主人公老奎身上,作者寄寓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答案】5. B 6. A 7. 牛和土地都是农耕生活方式的象征,老牛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衬托了主人公老奎,老人和老牛都有着勤劳、缓慢、衰老等特点,两者互相映衬,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丰满。深化了小说的内涵,含蓄地揭示着小说的主旨。对老牛的刻画,特别是最后老牛流泪的形象,对小说主旨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在“老黑”的身上也含蓄地表现出主人公老奎的情感,牛犹如此,人何以堪。 8. 本题中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淮安市六校2021年高一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