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217935       资源大小:98.56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1、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 20222022 年中考语文试题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7 题每小题 3 分,第 8 题 5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稽首(j) 蓦然(m ) 惟妙惟肖(xio) 箪食壶浆(dn) B.彩釉(y u) 羸弱(l i) 仰之弥高(m ) 彬彬有礼(bn) C.殉职(x n) 鲜腴(y ) 笔耕不辍(zhu ) 吹毛求疵(c ) D.豢养(ju n) 龟裂(gu) 拈轻怕重(nin) 接踵摩肩(zhng)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揣度 取决 铢两悉称 销声匿迹 B.竹篾 崎伛 目炫神

    2、迷 正襟危坐 C.骈进 羁绊 千均之力 段章取义 D.荣鹰 轩谢 不言而喻 随机应变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鸟类_反嘴鹬、红嘴鸥和灰雁居多。它们在湖面上时而逍遥_地游弋,时而冲天而起,像喷泉的水花一样在空中翻飞起舞。这来自大自然的舞蹈_着人的心绪,足以_心头所有的烦恼。 A.由 悠闲 拨弄 洗刷 B.由 散漫 撩拨 洗刷 C.以 散漫 拨弄 冲散 D.以 悠闲 撩拨 冲散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先生文笔犀利,敢发常人未发之音,时至今日读其文章,仍觉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B.此刻波光粼粼的汉江水,与晴朗天幕上的星河融为一体

    3、,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C.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 D.为了把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同学们拿到剧本就开始准备,熟悉并揣摩人物形象。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B.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C.事实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D.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6.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战国

    4、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中国人主要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 中国先民不仅编竹为筏,还将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 孔子因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儒家经典很多写在竹简上。 人们先砍竹削片,晒干后钻孔,再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 由于竹简的利用,中国文字记载的经典得以保存传世,可以说竹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A. B. C. D. 7.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 ,这首诗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5、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 ,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8.古诗词默写填空。 (1)_,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纳兰性德浣溪沙 ) (2)此中有真意,_ 。 (陶渊明饮酒 其五 ) (3)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 词人借魏尚自比, 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_,_? (5)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 ,_。 二、现代文阅

    6、读(28 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6 分,9、10 题各 2 分,其余每小题 3 分) 守望 尹小华 双望和庆莲定亲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双望高呼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加入了志愿军队伍。临走那天晚上,两人在村边老槐树下见了个面半个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他们在老槐树旁靠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庆莲送给双望一副亲手做的鞋垫,双望拉了一下庆莲的手,然后一人朝西,一人向东。 庆莲不唤双望名字, 叫“那谁”。 那谁走后, 庆莲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 那谁在家时, 庆莲常能见到他。比如,有时村里开会,还有在庙会上,庆莲都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找那谁,当终于看见他时,心头嗡的一

    7、声,似乎达到了某种目的,便转身往回走。是的,在那些场合下,只是看一眼,心里就暖暖的。那谁这一走,再想看见可就不容易了,庆莲不由叹息一声。声音虽轻,还是被自己听到了,不由一惊,生怕被娘也听到,说她有心事。 庆莲有时在地里干农活,也不住地东想西想,想来想去,总离不开那谁。那谁不用干农活了,跨过鸭绿江打侵略者去了。庆莲这样一想,就紧张起来:枪子儿哪有长眼的,那谁要有个好歹怎么办?这种念头刚刚冒出来,庆莲就笑自己傻要是人人都贪生怕死,还怎么打胜仗?接下来,她又盼着那谁英勇杀 敌,荣立战功。这时庆莲一抬头,飞来一只鸟,叽喳叫了几声飞走。如果鸟知晓自己的心事就好了,飞去看看那谁。 收工后,庆莲来到小河边,

    8、就看见了水里自己的影子。照理说,她熟悉自己的长相,可每次都忍不住在水里照一照,但又不敢久照,停留时间稍长,脸就发烫。回家时,路过村边的老槐树,树上又有鸟在叫。她停下来,抬头望望,引来更多的鸟叽叽喳喳欢叫起来那一刻,她真的以为,那些鸟是那谁派来的信使。她想,若是自己能听懂鸟语多好。 有一次,庆莲站在老槐树下,朝东张望时,正遇邻居大嫂路过大嫂张口便问:“有双望的消息吗?” “没有。” “这个双望!”大嫂责怪后,又改口道,“打仗哩,可能不得空,双望肯定像你惦记他一样惦记你。” 厌莲听了这话、害羞地低头一笑,但想到那谁不知何时回来,便陷入了沉默。 大嫂似乎看出了庆莲的心事,说我帮你打听打听,等有双望的

    9、信儿,就快点告诉你。大嫂的话,给了庆莲一些盼头。大嫂常去县城,那里人多,知道的信儿也多。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庆莲要给那谁做双棉鞋,她边纳鞋底,边像云一样游移着去了大嫂家。大嫂知道庆莲是来打听双望音信的,但她不说破,只说庆莲鞋底纳得密实。闲聊一阵后,绕来绕去,庆莲还是绕不过那谁。大嫂摸着庆莲手里上好鞋帮的棉鞋说:“仗总会打完的,你把日子过好,等他回来。” 从那天起,老槐树下少了庆莲张望的身影。她穿梭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洒扫庭院,春种秋收,时光在忙碌的生产劳动中悄然而过。柜子里新纳的鞋早已攒了厚厚一摞。 两年多后的一天,庆莲又一次去大嫂家,终于得到一个消息战争结束了。 成群结队的人们载歌载

    10、舞地迎接志愿军将士凯旋,庆莲远远地望见队伍里那个熟悉的身影,胸前的红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庆莲的心剧烈跳动起来, 怦怦怦, 一阵紧似一阵好像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 后来,庆莲成了我奶奶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有删改)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小说的主要内容。 10.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第段划线句子 1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庆莲生怕被娘听到自己的叹息声,是因为她怕娘担心双望的安危。 B.第(4)段“更多的鸟叽叽喳喳欢叫起来”使心事重重的庆莲更加烦躁、厌恶。 C.结尾双望荣立战功、平安归来,与前文庆莲盼双望立功的心理形成照应,突出中心。 D.

    11、文章多次写到庆连做鞋子的情节,表明双望走后庆莲无所事事,想借此打发时间。 12.简要分析“大嫂”在文中的作用。 13.分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4.理解标题“守望”的含义。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言而有信,诚者自成 汪曦永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 学而 ,意思是朋友间交往,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信者,人言也;诚者,言成也。 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崇尚诚信不仅是古训,更是当下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 出言必成,其言方信,“诚信”二字是成功的关键。商

    12、鞅变法图强获得成功,始于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商鞅制定好变法之策后,并没有立即公布,而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镒黄金。就在百姓感觉难以置信之时,赏金加到了五十镒,终于有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即兑现承诺,以此向国民宣布变法的决心和信用。循名责实,信赏必罚,改革法令迅速得到有力推行,为后来秦国的兴盛局面奠定了基础。 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孔子认为,如果国家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则“民无信不立”,国家就会垮掉;如果一个人不讲信义,则“不知其可也”,无法确定这个人是否能把事情做好。对于诚信的重要性, 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13、”,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第一位的就是“诚”。现代汉语中,将“诚信”二字连用,表示处事真诚、讲信用。诚侧重内心层面,指内心情感的真实无伪、自然流露。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指言而有信、遵守信用。诚于中,信于外,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更看重实际行动,要从每一件事做起。“以身涉世,莫要于信。此事非可袭取, 一事失信, 便无事不使人疑”, 清代廉吏汪辉祖认为, 只要有一件事失信于人, 别人可能就事事生疑。因此,必须时时谨记自己的承诺,小事也要认真对待。曾子妻子哄骗儿子,要“杀彘”给他吃,结果曾子真的要“捕彘杀之”。面对妻子所谓“特与婴儿戏耳”,曾子严肃地批评:“现

    14、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戏言虽小,但关乎诚信,为了教导孩子诚实诚信,曾子身体力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最终给孩子“烹彘”而食。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每个诚信的故事都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一诺千金的季布、替夫还债的武秀君从古至今,诚信一直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尤其是面对诱惑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 人有信则立,国有信则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立足新

    15、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守诚信原则,反对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歪念,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依靠矢志不渝的奋斗,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 15.第段有什么作用? 16.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17.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这句话解释了“诚信”的含义。 B.无论岁月如何变过、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唯一原则。 C.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诚于外,信于中,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D.本文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告诉我们在当今时代,更要坚守诚信原则。 18.结合文章观点,谈谈你对“阅

    16、读链接”中的现象的看法。 【阅读链接】“315”晚会曝光的湖南岳阳土坑酸菜令人瞠目、作呕。广告宣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结果没有“老坛”,只有堆满腌制酸菜的露天土坑;没有“足时”,只有几个工人赤足在酸菜上踩来踩去。 此事一经报道,某企业对相关的酸菜包产品全部封存,并向广大消费者致以歉意,表示将全力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查。 三、古诗文阅读(16 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

    17、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

    18、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皆良实 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B.陟罚臧否 陟:赞扬 C.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D.危急存亡之秋 秋:时候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1.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先阐述蜀国当时的有利条件,接着陈述不利处境,最后提出三条建议。 B.诸葛亮以先帝叹惜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为告诫,意在劝谏刘禅赏罚分明。 C.选段语言华丽,言辞间充满殷切期望,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 D.

    19、选段在谈论形势、提出建议中,表达作者对先帝的“感激”和“兴复汉室”的决心 22.在不同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阅读出师表选段与链接材料,分别说说诸葛亮、文天祥、欧阳修的选择。 【阅读链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渝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方仁宗皇帝临朝之末年,顾念后事,谓如公者,可寄以社稷之安危,及夫发谋决策,从容指顾,立定大计,谓千载而一时。功名成就,不居而去,其出处进退,又庶乎英魄灵气,不随异物腐散,而长在乎箕山之侧与颍水之湄。 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 【注释】后事,身后之事。这里指

    20、老皇帝死后王位继承之事。谓如公者, (宋仁宗)说像先生这样的人才。指顾:手指目盼,比喻行动迅速。千载而一时:千载难逢的大事,一下子就得以决断了。不居而去:不以有功自居,而是请求退职而去。山外进退:从出官职,到民家隐处。庶乎:大概,几乎。异物:肉体、尸体。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颍水:颍河,源头在登封县境内的颍谷。 (二)阅读古代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 分,每小题 2 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3.下列选项中,对本诗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

    21、项是( ) A.“角声满天”写鼓角齐鸣、杀声干云的战争场面,给人以低沉哀戚之感。 B.“半卷红旗”写将士们乘夜奔袭之状。夜寒霜重,战鼓擂不响的细节,更突出悲壮的气氛。 C.最后两句用燕昭王黄金台上招揽天下贤士的典故,含蓄地点出了诗作的主旨。 D.此诗用三个画面,涵盖了将士们在不足一昼夜的战争中的主要活动,反映了战争的艰苦性 24.请自选角度赏析划线诗句。 四、作文(50 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我们不断告别,也不断成长。 请以“别了,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青春是美好的,青春意味着无限可能。用微笑传递青春力量,用奋斗展现青春风采 用实践放飞青春梦想,用创新

    22、散发青春魅力 请以“这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择题目(1)的正确补题后作文,选择题目(2)的不能改变题目。写记叙文到内容共体,情感真挚,积极向上,写议论文,做到观点正确鲜明,论据恰当合理,论证思路清晰。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章中若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请用“”代替。 湖北省十堰市湖北省十堰市 20222022 年中考语文试题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1-7 题每小题 3 分,第 8 题 5 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稽首(j) 蓦然(m ) 惟妙惟肖(xio) 箪食壶浆(dn) B.彩釉(y u

    23、) 羸弱(l i) 仰之弥高(m ) 彬彬有礼(bn) C.殉职(x n) 鲜腴(y ) 笔耕不辍(zhu ) 吹毛求疵(c ) D.豢养(ju n) 龟裂(gu) 拈轻怕重(nin) 接踵摩肩(zhng)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读音的掌握。做好本题,就要认真阅读选项中每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注意多音字在这个词语中的读音,还要注意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 【解答】A.有误,“稽首”的“稽”应读“q”,“惟妙惟肖”的“肖”应读“xio”; B.正确; C.有误,“笔耕不辍”的“辍”应读“chu”,“吹毛求疵”的“疵”应读“c”; D.有误,“豢养”的“豢”应读“hun”,“龟裂”的“龟”应读“jn”。

    24、故选:B。 【点评】做好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揣度 取决 铢两悉称 销声匿迹 B.竹篾 崎伛 目炫神迷 正襟危坐 C.骈进 羁绊 千均之力 段章取义 D.荣鹰 轩谢 不言而喻 随机应变 【分析】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能力。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字词意思辨析判断。 【解答】A正确; B有误,“崎伛”的“伛”应为“岖”,“目炫神迷”的“炫”应为“眩”; C有误,“千均之力”的“均”应为

    25、“钧”,“段章取义”的“段”应为“断”; D有误,“荣鹰”的“鹰”应为“膺”,“轩谢”的“谢”应为“榭”。 故选:A。 【点评】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的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里的鸟类_反嘴鹬、红嘴鸥和灰雁居多。它们在湖面上时而逍遥_地游弋,时而冲天而起,像喷泉的水花一样在空中翻飞起舞。这来自大自然的舞蹈_着人的心绪,足以_心头所有的烦恼。 A.由 悠闲 拨弄 洗刷 B.由 散漫 撩拨

    26、 洗刷 C.以 散漫 拨弄 冲散 D.以 悠闲 撩拨 冲散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正确理解字词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解答】根据“居多”的提示,第一空选“以”恰当; 悠闲:悠然自在,闲适自得。 散漫:随便,不遵守纪律的。根据“逍遥地游弋”的提示,选“悠闲”恰当; 拨弄:来回拨动;摆布;摆弄。 撩拨:挑逗;招惹。根据“心绪”的提示,选“撩拨”恰当; 洗刷:冲洗,刷净。 冲散:受冲击而分离散开。根据“烦恼”的提示,选“冲散”恰当。 故选:D。 【点评】分辨一组近义词,并把它们分别填进

    27、不同的句子里面。这样的题目先做有把握的,然后再区分剩下的词语和句子,把词语填进句子里面多读几遍,看看到底怎么填才合适。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先生文笔犀利,敢发常人未发之音,时至今日读其文章,仍觉震耳欲聋,发人深省。 B.此刻波光粼粼的汉江水,与晴朗天幕上的星河融为一体,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C.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也要与时俱进。 D.为了把角色扮演得入木三分,同学们拿到剧本就开始准备,熟悉并揣摩人物形象。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情色彩、习

    28、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有误,“震耳欲聋”意思是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本句表达先生的文章使人惊醒,用“震耳欲聋”不恰当,可用“振聋发聩”。 B.有误,“浮光掠影”意思是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本句用来形容江面美景,属于望文生义。 C.正确。 D.有误, “入木三分”原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 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 透彻。 本句形容表演逼真,用错了对象。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

    29、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B.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我国南极考察队员无疑不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榜样。 C.事实证明,当代青年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是勇挑重担、堪当大任的一代。 D.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内容博大精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

    30、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是领起句,再说明韦编,引出“韦编三绝”的故事,再说战国时期的情况,举儒家的例子说明,进行小结,即:。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6.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中国人主要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 中国先民不仅编竹为筏,还将竹片作为文字的载体。 孔子因勤于读书,把牛皮绳多次翻断,于是有了“韦编三绝”的佳话。 儒家经典很多写

    31、在竹简上。 人们先砍竹削片,晒干后钻孔,再用牛皮绳串起来编结成书,就是所谓的“韦编”。 由于竹简的利用,中国文字记载的经典得以保存传世,可以说竹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及历史文献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A. B. C. 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是领起句,再说明韦编,引出“韦编三绝”的故事,再说战国时期的情况,举儒家的例子说明

    32、,进行小结,即:。 故选:D。 【点评】做题时要仔细阅读句子,抓住每一句的关键字,如开头词语:首先,其次;表时间的词语;表方位的词语等,就能顺利解答此题。 7.下列关于名著阅读、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爱这土地选自艾青诗选 ,这首诗表达了华夏儿女对祖国最真挚的爱。 B.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C.明末清初小说家施耐庵的水浒传 ,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 D.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的积

    33、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及传统文化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 8.古诗词默写填空。 (1)_,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纳兰性德浣溪沙 ) (2)此中有真意,_ 。 (陶渊明饮酒 其五 ) (3)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4)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 词人借魏尚自比, 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_,_? (5)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句子是:_ ,_。 【分析】本题考查学

    34、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身向云山那畔行 (2)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3)瀚海阑干百丈冰(注意“瀚”的书写)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注意“遣”的书写)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现代文阅读(28

    35、 分) (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6 分,9、10 题各 2 分,其余每小题 3 分) 守望 尹小华 双望和庆莲定亲不久,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双望高呼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加入了志愿军队伍。临走那天晚上,两人在村边老槐树下见了个面半个月亮在云层里时隐时现,他们在老槐树旁靠了一会儿,说了几句话,庆莲送给双望一副亲手做的鞋垫,双望拉了一下庆莲的手,然后一人朝西,一人向东。 庆莲不唤双望名字, 叫“那谁”。 那谁走后, 庆莲心里就觉得空荡荡的。 那谁在家时, 庆莲常能见到他。比如,有时村里开会,还有在庙会上,庆莲都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寻找那谁,当终于看见他时,心头嗡的一声,似乎

    36、达到了某种目的,便转身往回走。是的,在那些场合下,只是看一眼,心里就暖暖的。那谁这一走,再想看见可就不容易了,庆莲不由叹息一声。声音虽轻,还是被自己听到了,不由一惊,生怕被娘也听到,说她有心事。 庆莲有时在地里干农活,也不住地东想西想,想来想去,总离不开那谁。那谁不用干农活了,跨过鸭绿江打侵略者去了。庆莲这样一想,就紧张起来:枪子儿哪有长眼的,那谁要有个好歹怎么办?这种念 头刚刚冒出来,庆莲就笑自己傻要是人人都贪生怕死,还怎么打胜仗?接下来,她又盼着那谁英勇杀敌,荣立战功。这时庆莲一抬头,飞来一只鸟,叽喳叫了几声飞走。如果鸟知晓自己的心事就好了,飞去看看那谁。 收工后,庆莲来到小河边,就看见了

    37、水里自己的影子。照理说,她熟悉自己的长相,可每次都忍不住在水里照一照,但又不敢久照,停留时间稍长,脸就发烫。回家时,路过村边的老槐树,树上又有鸟在叫。她停下来,抬头望望,引来更多的鸟叽叽喳喳欢叫起来那一刻,她真的以为,那些鸟是那谁派来的信使。她想,若是自己能听懂鸟语多好。 有一次,庆莲站在老槐树下,朝东张望时,正遇邻居大嫂路过大嫂张口便问:“有双望的消息吗?” “没有。” “这个双望!”大嫂责怪后,又改口道,“打仗哩,可能不得空,双望肯定像你惦记他一样惦记你。” 厌莲听了这话、害羞地低头一笑,但想到那谁不知何时回来,便陷入了沉默。 大嫂似乎看出了庆莲的心事,说我帮你打听打听,等有双望的信儿,就

    38、快点告诉你。大嫂的话,给了庆莲一些盼头。大嫂常去县城,那里人多,知道的信儿也多。 几场秋雨过后,天气转凉,庆莲要给那谁做双棉鞋,她边纳鞋底,边像云一样游移着去了大嫂家。大嫂知道庆莲是来打听双望音信的,但她不说破,只说庆莲鞋底纳得密实。闲聊一阵后,绕来绕去,庆莲还是绕不过那谁。大嫂摸着庆莲手里上好鞋帮的棉鞋说:“仗总会打完的,你把日子过好,等他回来。” 从那天起,老槐树下少了庆莲张望的身影。她穿梭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洒扫庭院,春种秋收,时光在忙碌的生产劳动中悄然而过。柜子里新纳的鞋早已攒了厚厚一摞。 两年多后的一天,庆莲又一次去大嫂家,终于得到一个消息战争结束了。 成群结队的人们载歌载舞地迎接

    39、志愿军将士凯旋,庆莲远远地望见队伍里那个熟悉的身影,胸前的红花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庆莲的心剧烈跳动起来, 怦怦怦, 一阵紧似一阵好像要从嗓子眼儿里跳出来了 后来,庆莲成了我奶奶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有删改)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小说的主要内容。 10.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第段划线句子 11.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庆莲生怕被娘听到自己的叹息声,是因为她怕娘担心双望的安危。 B.第(4)段“更多的鸟叽叽喳喳欢叫起来”使心事重重的庆莲更加烦躁、厌恶。 C.结尾双望荣立战功、平安归来,与前文庆莲盼双望立功的心理形成照应,突出中心。 D.文章多次

    40、写到庆连做鞋子的情节,表明双望走后庆莲无所事事,想借此打发时间。 12.简要分析“大嫂”在文中的作用。 13.分析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4.理解标题“守望”的含义。 【分析】本文写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庆莲在双望入伍后,守候家园,等待双望胜利归来的事,表现出普通老百姓对前线战士的守望支持,表达了对军民同心、守望相助的可贵品质的赞美之情。 【解答】9.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此类题可按“什么人什么事”的模式作答。本文主要人物是庆莲,事件是她守望奔赴朝鲜战场的双望。可据此作答。 10.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天气转

    41、凉”写出时间的流逝,这是“庆莲要给那谁做双棉鞋”的背景。结合庆莲对双望的思念等内容可知,这一句渲染了冷清的气氛,衬托了庆莲对双望的思念之情。 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 A.有误,根据原文“生怕被娘也听到,说她有心事”可知,此项“是因为她怕娘担心双望的安危”理解错误; B.有误,根据原文“那一刻,她真的以为,那些鸟是那谁派来的信使”可知,此处表现了庆莲对双望的思念,并无“烦躁、厌恶”; C.正确; D.有误,此项“表明双望走后庆莲无所事事,想借此打发时间”理解错误,应是体现了庆莲对双望的思念。 故选:C。 12.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分析。内容上,结合“打仗哩,

    42、可能不得空,双望肯定像你惦记他一样惦记你”“大嫂似乎看出了庆莲的心事,说我帮你打听打听,等有双望的信儿,就快点告诉你”等语句可知, “大嫂”与庆莲的对话, 从侧面烘托了庆莲对双望的思念之甚。 “大嫂常去县城, 那里人多,知道的信儿也多”“两年多后的一天,庆莲又一次去大嫂家,终于得到一个消息战争结束了”等内容体现出老百姓的互帮互助和淳朴品质。“大嫂”帮忙打听消息、庆莲对双望的思念,共同突出了军民同心的主题。结构上,“大嫂”与庆莲的对话引出庆莲来打听消息、双望胜利归来等情节,因此,“大嫂”这一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1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类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分析。内容上,“庆莲成了我

    43、奶奶”暗示双望归来后与庆莲的幸福生活,并未详述,留给读者想象空间。结构上,该段结束了全文,使故事情节完整。主题上,守望相助,终得幸福,作者以此结局表达了对军民同心、革命必胜的赞颂之情。 1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此题既要根据文章内容理解其表面含义,又要结合文章主旨挖掘其深层含义。根据庆莲守望奔赴朝鲜战场的双望的情节可知其表面含义。结合军民同心、守望相助的主旨可回答其深层含义。 答案: 9.庆莲思念并守望参加抗美援朝的定亲对象双望的到来。 10.通过描写秋雨降、天气凉,引出庆莲给双望做棉鞋,表现了庆莲久盼双望不归内心对他的无限挂念、关心之情。 11.C 12.“大嫂”在文中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

    44、她多次对庆莲的安慰与鼓励,烘托出庆莲对未婚夫的思念,使得庆莲这个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13.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与可信性,使得故事情节的展开与细节的描写有了可依托的基础。 14.“守望”是对心上人的思念与渴盼,是对胜利的守望、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守望。 【点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作用是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示人物性格,交代故事发生时间等背景,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社会环境的作用是交代社会时代大背景,突出浓郁的地域风情。 (二)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 言而有信,诚者自成 汪曦永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自论语 学而 ,意思是朋友间交往,一定

    45、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信者,人言也;诚者,言成也。 中庸指出:“诚者自成也。”“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认为,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崇尚诚信不仅是古训,更是当下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 出言必成,其言方信,“诚信”二字是成功的关键。商鞅变法图强获得成功,始于徙木立信取信于民。商鞅制定好变法之策后,并没有立即公布,而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谁将这根木头搬到北门,就赏赐十镒黄金。就在百姓感觉难以置信之时,赏金加到了五十镒,终于有人将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当即兑现承诺,以此向国民宣布变法的决心和信用。循名责实,信赏必罚,改革法令迅速得到有力推行,为后

    46、来秦国的兴盛局面奠定了基础。 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没有信义,就没有立世之本。孔子认为,如果国家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则“民无信不立”,国家就会垮掉;如果一个人不讲信义,则“不知其可也”,无法确定这个人是否能把事情做好。对于诚信的重要性, 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于诚”,君子陶冶思想性情,提高道德修养,第一位的就是“诚”。现代汉语中,将“诚信”二字连用,表示处事真诚、讲信用。诚侧重内心层面,指内心情感的真实无伪、自然流露。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指言而有信、遵守信用。诚于中,信于外,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更看重实际行动,要从每一件事做起。“以身涉世,莫要于信。此事非可

    47、袭取, 一事失信, 便无事不使人疑”, 清代廉吏汪辉祖认为, 只要有一件事失信于人, 别人可能就事事生疑。因此,必须时时谨记自己的承诺,小事也要认真对待。曾子妻子哄骗儿子,要“杀彘”给他吃,结果曾子真的要“捕彘杀之”。面对妻子所谓“特与婴儿戏耳”,曾子严肃地批评:“现在欺骗他,就是在教他欺骗人。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戏言虽小,但关乎诚信,为了教导孩子诚实诚信,曾子身体力行,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最终给孩子“烹彘”而食。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每个诚信的故事都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一诺千金的季布、替夫还债的武秀君从古至今

    48、,诚信一直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永远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尤其是面对诱惑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 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 人有信则立,国有信则兴。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立足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守诚信原则,反对背信弃义、唯利是图的歪念,秉持持之以恒的精神,依靠矢志不渝的奋斗,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 15.第段有什么作用? 16.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 17.下列选项中,对本文内容与写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指出“君子养心莫善

    49、于诚”这句话解释了“诚信”的含义。 B.无论岁月如何变过、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唯一原则。 C.信侧重于人际交往层面。诚于外,信于中,内诚于心,方能外信于人。 D.本文思路清晰,层层递进,告诉我们在当今时代,更要坚守诚信原则。 18.结合文章观点,谈谈你对“阅读链接”中的现象的看法。 【阅读链接】“315”晚会曝光的湖南岳阳土坑酸菜令人瞠目、作呕。广告宣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结果没有“老坛”,只有堆满腌制酸菜的露天土坑;没有“足时”,只有几个工人赤足在酸菜上踩来踩去。 此事一经报道,某企业对相关的酸菜包产品全部封存,并向广大消费者致以歉意,表示将全力配合政府管理部门的调查。 【分

    50、析】文章首先引用名言引出论点“崇尚诚信不仅是古训,更是当下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然后第(2)段论述了“出言必成,其言万信,诚信二字是成功的关键”,第(3)段论述了“诚信的重要性”,第(4)段论述了“诚信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语,更看重实际行动,要从每一件事做起”,第(5)段论述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都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最后一段深化论点,总结全文。 【解答】15.本题考查文章首段的作用。文章第(1)段引用了古人的名言,经过分析论述,引出了中心论点“崇尚诚信不仅是古训,更是当下社会良序发展的基石”。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另外,名人名言能够作为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16.本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