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海安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18001       资源大小:81.85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海安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江苏省海安市江苏省海安市 2021-2022 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考古界,有这样一个多元一体“重瓣花朵”理论:如果把中国的新时期文化比作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居于核心即花心位置,而中原文化区的主体则正是仰韶文化。 对于仰韶文化的探索,百年来,考古人一直在默默努力。其中以仰韶村作为出发地,总共开展过四次发掘:1921 年第一次发掘,确立第一个中国史前文化的开始,把中国史前的历史向前推进

    2、了至少两千年;1951 年第二次发掘,明确了仰韶文化的性质和面貌;1981 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进行第三次发掘,证实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存在着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2020 年以来开展第四次发掘,多个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展现了几千年前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 负责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的李世伟至今都清晰地记得,此前他在仰韶村遗址发掘出的混凝土地坪时候的场景,那个从 5000 年前的窖穴中“走”出来的青灰色、坚硬平整,近似于现代水泥“混凝土”样貌的文物,曾一度让他产生一种“穿越感”。经过后续考古人员分析,这一个房屋建筑材料的“神秘面纱”被揭开,结果令人振奋:原来仰韶人制作混凝土房屋建筑材

    3、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除与现代混凝土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不同之外,材料的组合交接原理与现代混凝土制作原理如出一辙。 李世伟介绍:“西方的混凝土工艺是 120 年前才发现的,但我们的祖先在 5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房屋建筑技术。这足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智慧,也足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更多的关于仰韶人的聚落细节被逐渐揭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面积共 600 平方米,其中在仰韶村遗址中被首次发现的巨大壕沟,映射出仰韶文化时期人口、聚落发展的繁盛之态。首次发现的象牙镯形器,见证了古人高超的钻孔技术;首次在土壤样品中发现的丝蛋白残留物,则说明墓葬中可能曾存在过丝绸实物。尤为值得关注的还有仰韶文

    4、化的典型器物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但经过初步分析,人们竟从中获得了古代酿造谷芽酒和曲酒技术的证据 “过去的三次发掘都是属于老百姓盖房子期间开展的配合性发掘,而这一次,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术性发掘。”与此前三次针对仰韶村遗址历史年代考古不同,第四次考古挖掘主要是围绕聚落内容,而这正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代表。如何进一步发掘仰韶文化,一开始,考古学者们便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勘探,对于遗址的具体布局、功能分区等均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详细的考古计划。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信息,此次发掘更是充分运用考古勘探发掘系统,实现考古发掘记录资料的数字化,通过数据采集、绘图照相、三维建模、扫描记录等,定期

    5、更新考古日志,以方便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和研究分析。多学科方面,则联合启动了动植物学科、环境学科、DNA、残留物分析等超过二十项学科。 “过去以前人们认为考古是冷衙门,现在随着考古事业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加入到团队中。”李世伟告诉记者,“如果想要彻底揭开仰韶文化的面纱,或许我们的考古研究也要持续上千年,这需要一代代传下去。” (摘编自 2021 年 10 月 27 日广州日报 ) 材料二: 前段时间,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100 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三门峡举行,再次引发人们对仰韶文化的关注。韩素娜是来自三门峡渑池的一位党代表,也是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传承仰韶文化、

    6、讲好仰韶故事是她一直努力做的事情。 “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 在出土的小口尖底瓶里有距今5000多年前的发酵酒残留, 说明5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已经开始酿酒。”韩素娜告诉记者,仰韶酒业正是基于仰韶文化并从中获得创新灵感而成立的。 “作为新时代的仰韶人,我们更要讲好仰韶故事,提升仰韶形象,传承仰韶文化,提升品牌竞争力。”韩素娜说,仰韶酒业利用河南白酒唯一一个博士后工作站、产业领军人才,多渠道引进省内外博士服务团队,以科研为突破,应用微生物组学与生态酿造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特色,酿出具有河南特色、兼容并蓄的陶融型白酒。 韩素娜介绍, 仰韶的中华陶融香工艺来源于陶的文化, 陶融香作

    7、为原生态工艺兼香, 有别于物理兼香,所以陶香更具有地域特色、 更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和陶工艺的传承工艺特点。 “该工艺拥有 12项发明专利,也使仰韶成为豫酒振兴、行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韩素娜说。 (摘编自 2021 年 10 月 27 日大河网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仰韶人在制作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上采用的组合交接原理与现代相似,证实这种建筑材料当时已很普遍。 B. 仰韶出土的大批最新文化遗物向人们传递出不少古老的文明信息,也映射出仰韶文化时期人们惊人的智慧。 C. 前三次仰韶考古挖掘并非围绕聚落内容进行,第四次仰韶考古

    8、挖掘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术性发掘。 D. 尽管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收获颇丰,但人们对仰韶文化仍然无法做到彻底了解,考古研究还需持续努力 2. 根据材料内容,无法推测出的场景是( ) A. 仰韶文化时期的人,穿着丝绸制成的衣服,在一块平整的混凝土地坪的房屋建筑内把酒言欢。 B. 仰韶时期的一个黄昏,一群放学归来的孩童唱着欢快的儿歌,穿越一个个村落,高兴地回家。 C. 一位仰韶时期的年轻女子放下手中的纺织工具,提起陶土瓶,与伙伴们去村落旁的河边取水。 D. 5000 年前仰韶人耗费许多时日将辛苦得来的象牙耐心地打磨成手镯,快乐地赠送给心上人。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9、 A. 考古事业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还能在某种意义上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 B. 越来越多青年人积极投身考古,表明曾经的“冷衙门”不再冷,事业后继有人。 C. 仰韶酒业懂得充分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这使陶融型白酒工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D. 仰韶文化研究可以为行业发展带来灵感,行业科技创新又有利于仰韶文化的传承。 4. 第四次仰韶考古挖掘展现了仰韶人哪些方面的全新生产生活样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仰韶文化的神秘面纱尚未彻底揭开。作为学校考古社团的成员,你受邀参加网络调查,为第五次仰韶考古发掘献计献策,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建议。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10、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岩红岩 罗广斌 杨益言 朝霞渐渐消逝,一轮骄阳,又从群峰顶上冉冉升起,散射着暑热。远处,荒草覆盖的山山顶,近处,密密麻麻的岗亭和电网,像一张木然不动的照片,嵌在签子门外。 楼八室门口,守着几个特务,刺刀在朝阳中闪着凶光,连放风的时刻,也不让人接近那间囚禁着昏厥中的重伤者的牢房。 一个特务端了半碗稀饭,从楼七室走过,到隔壁楼八室去了。过一阵,又原样端走了黄昏时分,又一次送饭,但隔壁的战友仍然没有吃喝 余新江一连几天守候在风门边,急于知道那位战友的消息,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闷热的夜又来了。蚊虫像一团团漆黑的云雾嗡嗡地卷进铁窗

    11、梆声一遍又一遍,从黑夜敲到天明。 天刚破晓,余新江又固执地站在风门边,守候着又一个黎明,守候着隔壁战友的信息,他心里充塞着一种不安的预感:那位血肉模糊的坚强战士,一定是落到敌人手上的党的重要干部。 黎明的阳光,在期待中,渐渐露出来。“当啷,当啷”音节明朗的响声,在晨曦中,忽然从风门口传了进来。“当啷,当啷!”这声音出现在渣滓洞最宁静的早晨,这声音使楼七室的人都坐了起来,肃静聆听,这声音好像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在弹奏着一只战斗进行曲! 有节奏的声响,是从囚禁重伤者的楼八室传出的。 声音愈来愈响亮,愈来愈有力。“当啷!当啷!”铁的链环,重甸甸地敲击在粗糙的楼板上。随着那刚强的脚步移动,不断碰撞出战鼓

    12、般的鸣响。 这钢一般的响声把看守们也惊动了。一个面目可憎的特务,从办公室闯了出来,那只鹰爪似的手,紧抓住腰皮带上的枪柄。 “这家伙是谁?”刘思扬挤过来,靠在余新江肩头,轻声问。 “特务看守长,猫头鹰。”龙光华代为回答。 “两手血腥的刽子手杀害了三百多人!”有人补充了一句。 余新江看出,那个叫猫头鹰的刽子手,两眼正盯住楼上第八号牢房,一步步跨进地坝里来。 靠近牢门的人们,听到在铁链叮当声中,出现了轻轻的歌声。渐渐地,歌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歌声,像一阵响亮的战鼓,击破禁锢世界的层层密云。歌声,像一片冲锋的号角

    13、,唤起人们战斗的激情。这声音呵像远征归来的壮士,用胜利的微笑,朗声欢呼战友亲切的姓名,更象坚贞的人民之子,在敌人的绞刑架下,宣扬真理必然战胜! 高昂的歌声,战鼓,号角,像春雷一样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人们应声唱着。 “奴隶们,起来,起来!”更多的人放开喉咙唱了起来,楼上楼下汇成一片,四面八方,响起了雄壮庄严的歌声。 “不准唱歌!”猫头鹰嚎叫了一声,成群的特务也跟着嚷叫。 “谁再唱,马上枪毙!”手在枪上一拍。 可是,那春雷一般的,万众一心的声浪,一旦升起,怎会被这嗡嗡的蚊蝇的阻扰而停歇?潮水般的声浪在不知姓名的、重伤的战友激越的鼓舞下,变得更加高昂豪迈,震撼着魔窟附近的山岗。

    14、 猫头鹰脸色铁青,突然冲着楼八室狂喊: “不许你唱!住口!许云峰!” “许云峰?”突然有人惊问。 “老许!”对面女牢里,飞出一声尖锐的叫唤。 “老许!老许!”余新江猛然把头从风门口伸出去,凝望着楼八室。老许他就关在自己隔壁!余新江满怀激动,张大了嘴巴,迎着老许坚强无畏的歌声纵情高唱: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许云峰站在铁门边,望着天边的繁星。夜已深了,他一点也没有睡意。 昏黄的狱灯,照见许云峰目光闪闪的脸,他从晕厥中醒来以后,就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力量,这力量正团结着集中营里的战友。虽然这个力量是看不见的,然而确实存在,从那些病弱的战友的脸上,从毫无怨言地承受任何考验的斑斑伤痕中,从显

    15、示每一个人的意志与决心的合唱里,都可以感触到这无形的,但是百折不挠的东西。 “梆!梆!” 隐约地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许云峰抬起头来,朝铁门外望着。昏暗的狱灯,像鬼火一样,四周全是黑黝黝的。 巡夜的特务踏着沉甸甸的步伐,在牢门外走来走去朦胧中,一声尖锐的啼声,惊醒了他,接着又是几声。许云峰渐渐听清楚了,那是从女牢传出来的一阵阵乳婴的啼哭。 “一个新的生命,降生在战斗的环境里!”许云峰从婴儿的啼声中,感到生命的脉搏在跳跃。他翻身起来,提着脚镣上的铁链,走到牢门口,透过夜色,向下望着,心里充满了喜悦。 隔壁牢房的人,也被婴儿的声音惊动了。楼上楼下,人声闹嚷起来。风门边,一阵阵传来充满激情的低语:“男

    16、孩还是女孩?问问楼下!” “女室回答了。是一朵花!” 眼前,仿佛晃动着一个甜甜的婴孩的笑脸。 “给她取个最光彩的名字。”许云峰心里愉快地想。他对这初生婴儿的前途,就像对这集中营里战友们的前途一样,满怀着希望和信心。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的“嵌”字使用精当,表现出周遭环境极其压抑,毫无生机活力。 B. 作者把特务猫头鹰的手比作鹰爪,表明其当时的戒备,也突出了他的凶残。 C. 昏黄的灯光与许云峰目光闪闪的脸形成对比,强调他此时内心充满了力量。 D. 牢门外巡夜特务的步伐沉甸甸的,这是因为他们担心革命者们会再次唱歌。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

    17、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写特务给楼八室战友送饭,使用了两个省略号,表明许云峰仍处于昏厥状态,不能进食,也有助于表现其他革命者复杂的心理。 B. 小说中写余新江等待战友消息,反复使用“守候”一词,表明其久久不能得知战友消息的焦虑,同时引出下文写楼八室有节奏的声响。 C. 小说中把革命者的歌声比作战鼓、号角和春雷等,把特务的阻扰比作嗡嗡的蚊蝇,在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者坚强无畏的革命气概。 D. 小说中写一个女婴降生在悲观绝望的战斗环境中,监狱中的众多革命者因此感受到生命的搏动和新生的力量,压抑的情绪也变得喜悦。 8. 楼八室传出的铁链声和歌声,对小说中的其他革命者有何作用

    18、? 9. “红岩精神”是我党在国民党统治地区革命实践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从本文看,“红岩精神”应当包括哪些内涵?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民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士,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文静曰:“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世民曰:“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子之情,欲与君议大事也。计将安出?”文静曰:“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

    19、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曰:“君言正合我意。”乃阴部署宾客,渊不之知也。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文静欲因寂关说,乃引寂与世民交。世民乃以其谋告之,寂许诺。先是裴寂私以晋阳宫人侍渊,渊从寂饮,酒酣,寂从容言曰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正为寂以宫人侍公恐事觉并诛为此急计耳众情已协公意如何渊曰:“吾儿诚有此谋,事已如此,当复奈何,正须从之耳。”及刘武周据汾阳宫,世民言于渊曰:“大人为留守,而盗贼窃据离宫,不早建大计,祸今至矣。”渊乃集将佐谓之曰:“武周据汾阳宫,吾军不能制,罪当族灭,若之何?”王威等皆惧,再拜请计。渊曰:“朝廷用兵,动止皆禀节

    20、度。今贼在数百里内,江都在三千里外,加以道路险要,复有他贼据之;以婴城胶柱之兵,当巨猾豕突之势,必不全矣。进退维谷,何为而可?”威等皆曰:“公地兼亲贤,同国休戚,若俟奏报,岂及事机?要在平贼,专之可也。”渊阳若不得已而从之者,曰:“然则先当集兵。”乃命世民与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各募兵,远近赴集,旬日间近万人。仍密遣使召建成、元吉于河东,柴绍于长安。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寂从容言曰/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正为寂以宫人侍公/恐事觉/并诛为此急计耳/众情已协/公意如何/ B. 寂从容言曰/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正

    21、为寂以宫人侍公/恐事觉并诛/为此急计耳/众情已协公/意如何/ C. 寂从容言曰/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正为寂以宫人侍公/恐事觉并诛/为此急计耳/众情已协/公意如何/ D. 寂从容言曰/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正为寂以宫人侍公/恐事觉/并诛为此急计耳/众情已协公/意如何/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都,指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隋朝时指长安,时京都在洛阳。 B. 宾客,指贵族的门客、策士等;东汉后对依附世家豪族的人口也称宾客。 C. 留守,作为官职,有临时和长期的;文中指皇帝巡幸时李渊担任的官职。 D. 胶柱,即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

    22、的高低;文中比喻不知变通。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世民见识胆量过人,怀有安济天下的志向,看到隋朝皇室处于变乱后,礼贤下士,散发财物,广交宾客,得到了众人由衷的拥戴。 B. 刘文静认为没有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才能不能平定天下,献计给李渊让他乘虚进入关中,对天下发号施令,成就帝业。 C. 担心李渊不同意起兵谋反,李世民通过刘文静的引荐结交了和李渊有老交情的裴寂,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他,并通过他说服了李渊。 D. 如果不能平定占据汾阳宫的贼寇刘武周,李渊等人按罪应当被灭族,王威等人劝他不必禀明三千里以外的皇上,可以自己节制调度。 13. 把文中

    23、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 (2)渊与裴寂有旧,每相与宴语,或连日夜。 14. 在李世民等人的劝说下,李渊为起兵采取了哪些行动?请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虞仲房司马送秋韵次虞仲房司马送秋韵 宋 丁世昌 自入秋光能几时,无端又赋别秋诗。 夜长月冷虫鸣急,天阔风高雁过迟。 三径黄花存旧节,半栏红叶堕残枝。 往来毕竟乘除法,何用年年宋玉悲。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标题分析,虞仲房应该曾经写过一

    24、首与本诗韵脚相同、用韵次序相同的诗。 B. 首联以反问入笔,点出秋光之不永,无缘无故地又要开始写送别秋日的诗篇了。 C. 中间四句通过对自然风物的描摹,渲染出秋景的悲凉,让人感受到秋气的严酷。 D. 第七句中的“往来”指的是暑往寒来,秋去冬来,“乘除法”指的是主观情感。 16. 悲秋是古诗常见的主题之一,这首诗却“独拔于流俗之外”,对此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以“_,_”表露自己傲岸情怀,即使身处简陋狭小之地也感到安乐自足。 (2)与“危

    25、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类似,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_,_”这样夸张诗句,写手可摸星,令人惊恐长叹,突出蜀道之高险。 (3)荷花,别称芙蓉,在古典诗词中常被用来比喻美好的品德。古人喜欢以“芙蓉”入诗,通过富有美感的意象,表达自己对美好品格的追求,如“_,_”。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111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文字发展的历史中,没有哪一国的文字像中国的汉字这样,发展成为一门独有的艺术形式。 ( )但是书虽小技,其精者也通于道焉。这个道,

    26、大的方面是指宇宙的生成变化规律,小的方面则是指人的素养、品行。 书法往往表现出人格,颜真卿的书法就像他为人一样刚正,风骨凛然;赵孟頫的书法就像他为人一样清秀妩媚, 随方就圆。 我们欣赏颜字那样刚劲、 便不由自主地正襟危坐, 摹仿他的端庄刚劲的态势; _。 人们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纸面上的舞蹈,是人类情感的心电图。书法作品是书家个人品格、性情的自然流露,书法艺术又以其抽象、灵动、丰富的线条给人以复杂多样的审美感受。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表面看来,书法艺术,不过是毛笔蘸墨书写汉字而已,无任何神秘高深之处。 B. 表面看来,书法艺术,无任何神秘高深之处,

    27、不过是毛笔蘸墨书写汉字而已。 C. 书法艺术,表面看来,不过是毛笔蘸墨书写汉字而已,无任何神秘高深之处。 D. 书法艺术,表面看来,无任何神秘高深之处,不过是毛笔蘸墨书写汉字而已。 19. 仿照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内容切合、句式对应。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我国学生近视呈现 ,“小眼镜”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科研结果表明,光照是户外活动预防近视的重要因素,对于 ,有实验发现相同光照

    28、度下,相比白光,波长长的红光引起的脉络膜增厚更加显著。 专家认为,在沐浴阳光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闭着眼睛迎着太阳的方式让视野中充满红光,通过促进视网膜多巴胺释放刺激脉络膜血流,从而促使脉络膜增厚来控制近视的进展。近期,国家卫健委开展了相关研究,每天中午 12 时 20 分至 12 时 30 分(除节假日) ,让学生集体前往操场, ,迎着太阳的方向闭目 10 分钟,让红光充满整个视野,期望其研究结果能预防改善近视。 21.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小眼镜”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是用来练的。在“练”中,青春潜能变成强大能力,青年天赋变成人生财富。 B. 身上

    29、的红马甲在烈日炙烤下火红火红。一抹抹守护在群众身边鲜艳的“志愿红”,展示着助力疫情防控的青春力量。 C. 科幻作品的阅读能有效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在面对烈性传染病时所表现出的人性善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成长为“会思想的苇草”。 D. 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地方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不断加深对“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把握,入脑入心,落实到行动上。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8 个字。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

    30、此事要躬行。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 请就以上关于“行”的句子,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江苏省海安市江苏省海安市 2021-2022 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学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考古界,有这样一个多元一体“重瓣花朵”理论:如果把中国的新时期文化比作一个巨大的重瓣花朵,中原居于核

    31、心即花心位置,而中原文化区的主体则正是仰韶文化。 对于仰韶文化的探索,百年来,考古人一直在默默努力。其中以仰韶村作为出发地,总共开展过四次发掘:1921 年第一次发掘,确立第一个中国史前文化的开始,把中国史前的历史向前推进了至少两千年;1951 年第二次发掘,明确了仰韶文化的性质和面貌;1981 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等进行第三次发掘,证实了仰韶村文化遗址存在着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2020 年以来开展第四次发掘,多个仰韶村遗址“首次发现”展现了几千年前仰韶人全新的生产生活样貌。 负责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现场的李世伟至今都清晰地记得,此前他在仰韶村遗址发掘出的混凝土地坪时候的场景,那个从 5

    32、000 年前的窖穴中“走”出来的青灰色、坚硬平整,近似于现代水泥“混凝土”样貌的文物,曾一度让他产生一种“穿越感”。经过后续考古人员分析,这一个房屋建筑材料的“神秘面纱”被揭开,结果令人振奋:原来仰韶人制作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除与现代混凝土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不同之外,材料的组合交接原理与现代混凝土制作原理如出一辙。 李世伟介绍:“西方的混凝土工艺是 120 年前才发现的,但我们的祖先在 5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房屋建筑技术。这足以看出当时人们的智慧,也足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更多的关于仰韶人的聚落细节被逐渐揭开: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面积共 600 平方米,其中

    33、在仰韶村遗址中被首次发现的巨大壕沟,映射出仰韶文化时期人口、聚落发展的繁盛之态。首次发现的象牙镯形器,见证了古人高超的钻孔技术;首次在土壤样品中发现的丝蛋白残留物,则说明墓葬中可能曾存在过丝绸实物。尤为值得关注的还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但经过初步分析,人们竟从中获得了古代酿造谷芽酒和曲酒技术的证据 “过去的三次发掘都是属于老百姓盖房子期间开展的配合性发掘,而这一次,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术性发掘。”与此前三次针对仰韶村遗址历史年代考古不同,第四次考古挖掘主要是围绕聚落内容,而这正是仰韶文化晚期的遗址代表。如何进一步发掘仰韶文化,一开始,考古学者们便进行了大范围的

    34、考古勘探,对于遗址的具体布局、功能分区等均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详细的考古计划。为了尽可能多地获得考古信息,此次发掘更是充分运用考古勘探发掘系统,实现考古发掘记录资料的数字化,通过数据采集、绘图照相、三维建模、扫描记录等,定期更新考古日志,以方便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和研究分析。多学科方面,则联合启动了动植物学科、环境学科、DNA、残留物分析等超过二十项学科。 “过去以前人们认为考古是冷衙门,现在随着考古事业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加入到团队中。”李世伟告诉记者,“如果想要彻底揭开仰韶文化的面纱,或许我们的考古研究也要持续上千年,这需要一代代传下去。” (摘编自 2021 年 10 月 27

    35、日广州日报 ) 材料二: 前段时间,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 100 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三门峡举行,再次引发人们对仰韶文化的关注。韩素娜是来自三门峡渑池的一位党代表,也是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传承仰韶文化、讲好仰韶故事是她一直努力做的事情。 “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发现, 在出土的小口尖底瓶里有距今5000多年前的发酵酒残留, 说明5000多年前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已经开始酿酒。”韩素娜告诉记者,仰韶酒业正是基于仰韶文化并从中获得创新灵感而成立的。 “作为新时代的仰韶人,我们更要讲好仰韶故事,提升仰韶形象,传承仰韶文化,提升品牌竞争力。”韩素娜说,仰韶酒业利用河南白酒唯一一个博

    36、士后工作站、产业领军人才,多渠道引进省内外博士服务团队,以科研为突破,应用微生物组学与生态酿造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和特色,酿出具有河南特色、兼容并蓄的陶融型白酒。 韩素娜介绍, 仰韶的中华陶融香工艺来源于陶的文化, 陶融香作为原生态工艺兼香, 有别于物理兼香,所以陶香更具有地域特色、 更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和陶工艺的传承工艺特点。 “该工艺拥有 12项发明专利,也使仰韶成为豫酒振兴、行业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韩素娜说。 (摘编自 2021 年 10 月 27 日大河网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仰韶人在制作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上采

    37、用的组合交接原理与现代相似,证实这种建筑材料当时已很普遍。 B. 仰韶出土的大批最新文化遗物向人们传递出不少古老的文明信息,也映射出仰韶文化时期人们惊人的智慧。 C. 前三次仰韶考古挖掘并非围绕聚落内容进行,第四次仰韶考古挖掘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术性发掘。 D. 尽管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收获颇丰,但人们对仰韶文化仍然无法做到彻底了解,考古研究还需持续努力。 2. 根据材料内容,无法推测出的场景是( ) A. 仰韶文化时期的人,穿着丝绸制成的衣服,在一块平整的混凝土地坪的房屋建筑内把酒言欢。 B. 仰韶时期的一个黄昏,一群放学归来的孩童唱着欢快的儿歌,穿越一个个村落,高兴地回家。 C. 一位

    38、仰韶时期的年轻女子放下手中的纺织工具,提起陶土瓶,与伙伴们去村落旁的河边取水。 D. 5000 年前的仰韶人耗费许多时日将辛苦得来的象牙耐心地打磨成手镯,快乐地赠送给心上人。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考古事业不仅有利于人们了解历史,还能在某种意义上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地发展。 B. 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积极投身考古,表明曾经的“冷衙门”不再冷,事业后继有人。 C. 仰韶酒业懂得充分利用人才和科技优势,这使陶融型白酒工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D. 仰韶文化研究可以为行业发展带来灵感,行业科技创新又有利于仰韶文化的传承。 4. 第四次仰韶考古挖掘展现了仰韶人哪些方面的全新生

    39、产生活样貌,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仰韶文化的神秘面纱尚未彻底揭开。作为学校考古社团的成员,你受邀参加网络调查,为第五次仰韶考古发掘献计献策,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建议。 【答案】1. A 2. C 3. B 4. (1)仰韶时期已经掌握了高超的房屋建筑技术,能制作混凝土房屋; (2)仰韶时期人口、村落发展繁盛;(3)仰韶时期手工业已经得到发展。 5. (1)汲取第四次考古发掘的成功经验:要提前制定详细而具体的考古计划;要多渠道利用先进的考古技术,提高考古的技术含量;要多学科互动联合,提升考古的学术价值。 (2)要传承仰韶文化、讲好仰韶故事,把考古与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解析】

    40、【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证实这种建筑材料当时已很普遍”于文无据,由原文“原来仰韶人制作混凝土房屋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除与现代混凝土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不同之外,材料的组合交接原理与现代混凝土制作原理如出一辙”可知,制作原理相似,并不能得出这种建筑材料在当时已很普遍的结论。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C.“放下手中的纺织工具,提起陶土瓶,与伙伴们去村落旁的河边取水”这一场景意味着仰韶时期人们有纺织和用陶土瓶汲水的生活。而结合文本一关于仰韶文化的四次发掘,没有提到与“纺织”有关的重大发现,同时“尤为

    41、值得关注的还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为是汲水器,但经过初步分析,人们竟从中获得了古代酿造谷芽酒和曲酒技术的证据”这个信息告诉我们,小口尖底瓶不是汲水器,而是酒器。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积极投身考古,表明曾经的冷衙门不再冷,事业后继有人”错,原文“过去以前人们认为考古是冷衙门, 现在随着考古事业得到重视,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愿意加入到团队中”“或许我们的考古研究也要持续上千年,这需要一代代传下去”只能说明现在人们对考古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但还需要一代代人持续研究,“事业后继有人”结论不当。 故选 B。

    42、【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结合“那个从 5000 年前的窖穴中“走”出来的青灰色、坚硬平整,近似于现代水泥混凝土样貌的文物”“我们的祖先在 5000 多年前就已经有了类似的房屋建筑技术”可知,仰韶时期已经掌握了高超的房屋建筑技术,能制作混凝土房屋; 结合“在仰韶村遗址中被首次发现的巨大壕沟,映射出仰韶文化时期人口、聚落发展的繁盛之态”可知,仰韶时期人口、村落发展繁盛; 结合“首次发现的象牙镯形器,见证了古人高超的钻孔技术;首次在土壤样品中发现的丝蛋白残留物,则说明墓葬中可能曾存在过丝绸实物”“尤为值得关注的还有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小口尖底瓶,通常被认

    43、为是汲水器,但经过初步分析,人们竟从中获得了古代酿造谷芽酒和曲酒技术的证据”可知,仰韶时期手工业已经得到发展。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信息、提出见解的能力。 这是一种探究性题型,注意审题要点,“为第五次仰韶考古发掘献计献策”,还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提出合理化建议。 首先汲取第四次考古发掘的成功经验。 结合材料一“考古学者们便进行了大范围的考古勘探,对于遗址的具体布局、功能分区等均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详细的考古计划”可知,要提前制定详细而具体的考古计划; 结合“此次发掘更是充分运用考古勘探发掘系统,实现考古发掘记录资料的数字化,通过数据采集、绘图照相、三维建模、扫描记录等,定期更新考古

    44、日志,以方便实现数据的永久保存和研究分析”可知,要多渠道利用先进的考古技术,提高考古的技术含量; 结合“多学科方面,则联合启动了动植物学科、环境学科、DNA、残留物分析等超过二十项学科”可知,要多学科互动联合,提升考古的学术价值; 然后,结合材料二“传承仰韶文化、讲好仰韶故事”“仰韶酒业正是基于仰韶文化并从中获得创新灵感而成立的”可知,要传承仰韶文化、讲好仰韶故事,把考古与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结合起来。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岩红岩 罗广斌 杨益言 朝霞渐渐消逝,一轮骄阳,又从群峰顶上冉冉升起,散

    45、射着暑热。远处,荒草覆盖的山山顶,近处,密密麻麻的岗亭和电网,像一张木然不动的照片,嵌在签子门外。 楼八室门口,守着几个特务,刺刀在朝阳中闪着凶光,连放风的时刻,也不让人接近那间囚禁着昏厥中的重伤者的牢房。 一个特务端了半碗稀饭,从楼七室走过,到隔壁楼八室去了。过一阵,又原样端走了黄昏时分,又一次送饭,但隔壁的战友仍然没有吃喝 余新江一连几天守候在风门边,急于知道那位战友的消息,可是什么也没有得到。闷热的夜又来了。蚊虫像一团团漆黑的云雾嗡嗡地卷进铁窗梆声一遍又一遍,从黑夜敲到天明。 天刚破晓,余新江又固执地站在风门边,守候着又一个黎明,守候着隔壁战友的信息,他心里充塞着一种不安的预感:那位血肉

    46、模糊的坚强战士,一定是落到敌人手上的党的重要干部。 黎明的阳光,在期待中,渐渐露出来。“当啷,当啷”音节明朗的响声,在晨曦中,忽然从风门口传了进来。“当啷,当啷!”这声音出现在渣滓洞最宁静的早晨,这声音使楼七室的人都坐了起来,肃静聆听,这声音好像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在弹奏着一只战斗进行曲! 有节奏的声响,是从囚禁重伤者的楼八室传出的。 声音愈来愈响亮,愈来愈有力。“当啷!当啷!”铁的链环,重甸甸地敲击在粗糙的楼板上。随着那刚强的脚步移动,不断碰撞出战鼓般的鸣响。 这钢一般的响声把看守们也惊动了。一个面目可憎的特务,从办公室闯了出来,那只鹰爪似的手,紧抓住腰皮带上的枪柄。 “这家伙是谁?”刘思扬挤

    47、过来,靠在余新江肩头,轻声问。 “特务看守长,猫头鹰。”龙光华代为回答。 “两手血腥的刽子手杀害了三百多人!”有人补充了一句。 余新江看出,那个叫猫头鹰的刽子手,两眼正盯住楼上第八号牢房,一步步跨进地坝里来。 靠近牢门的人们,听到在铁链叮当声中,出现了轻轻的歌声。渐渐地,歌声变得昂扬激越起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歌声,像一阵响亮的战鼓,击破禁锢世界的层层密云。歌声,像一片冲锋的号角,唤起人们战斗的激情。这声音呵像远征归来的壮士,用胜利的微笑,朗声欢呼战友亲切的姓名,更象坚贞的人民之子,在敌人的绞刑架下,宣扬真理必然战胜! 高

    48、昂的歌声,战鼓,号角,像春雷一样激起了强烈的共鸣。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人们应声唱着。 “奴隶们,起来,起来!”更多的人放开喉咙唱了起来,楼上楼下汇成一片,四面八方,响起了雄壮庄严的歌声。 “不准唱歌!”猫头鹰嚎叫了一声,成群的特务也跟着嚷叫。 “谁再唱,马上枪毙!”手在枪上一拍。 可是,那春雷一般的,万众一心的声浪,一旦升起,怎会被这嗡嗡的蚊蝇的阻扰而停歇?潮水般的声浪在不知姓名的、重伤的战友激越的鼓舞下,变得更加高昂豪迈,震撼着魔窟附近的山岗。 猫头鹰脸色铁青,突然冲着楼八室狂喊: “不许你唱!住口!许云峰!” “许云峰?”突然有人惊问。 “老许!”对面女牢里,飞出一声尖锐的叫唤。 “老

    49、许!老许!”余新江猛然把头从风门口伸出去,凝望着楼八室。老许他就关在自己隔壁!余新江满怀激动,张大了嘴巴,迎着老许坚强无畏的歌声纵情高唱: 这是最后的斗争, 团结起来,到明天 许云峰站在铁门边,望着天边的繁星。夜已深了,他一点也没有睡意。 昏黄的狱灯,照见许云峰目光闪闪的脸,他从晕厥中醒来以后,就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力量,这力量正团结着集中营里的战友。虽然这个力量是看不见的,然而确实存在,从那些病弱的战友的脸上,从毫无怨言地承受任何考验的斑斑伤痕中,从显示每一个人的意志与决心的合唱里,都可以感触到这无形的,但是百折不挠的东西。 “梆!梆!” 隐约地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许云峰抬起头来,朝铁门外望着。

    50、昏暗的狱灯,像鬼火一样,四周全是黑黝黝的。 巡夜的特务踏着沉甸甸的步伐,在牢门外走来走去朦胧中,一声尖锐的啼声,惊醒了他,接着又是几声。许云峰渐渐听清楚了,那是从女牢传出来的一阵阵乳婴的啼哭。 “一个新的生命,降生在战斗的环境里!”许云峰从婴儿的啼声中,感到生命的脉搏在跳跃。他翻身起来,提着脚镣上的铁链,走到牢门口,透过夜色,向下望着,心里充满了喜悦。 隔壁牢房的人,也被婴儿的声音惊动了。楼上楼下,人声闹嚷起来。风门边,一阵阵传来充满激情的低语:“男孩还是女孩?问问楼下!” “女室回答了。是一朵花!” 眼前,仿佛晃动着一个甜甜的婴孩的笑脸。 “给她取个最光彩的名字。”许云峰心里愉快地想。他对这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海安市2021年高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