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校园里的植物 双减分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
资源ID:218112
资源大小:1.78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1.6校园里的植物 双减分层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
1、 答案第 1 页,共 7 页 1.61.6 校园里的植物校园里的植物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下列植物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 。 A蓝楹花树 B仙人掌 C梧桐树 D桃树 2 ( )是秋天的菊花。 A B C 3下列选项中, ( )不是植物。 A萝卜 B小草 C塑料花 4我们的粮食是( )提供的。 A动物 B植物 5植物生活必需的条件不包括( ) A B C 6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时,我们( ) 。 A不可以采摘植物 B可以随意踩草坪 7仙人掌生长在( ) A沙漠 B山上 C水里 8属于植物的是( ) A B C 9 ( )是白杨的树干。 A B C 10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校园里有很多植物 B校园里的植物没有生命 C校园里的植物都需要爱护 答案第 2 页,共 7 页 二、判断题二、判断题 11不是所有的植物都需要大量的水分。( ) 12校园里观察植物时可以将我们喜欢的植物摘下来。( ) 1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植物都生活在土里。 在观察植物时,我们的眼、耳、鼻、手都能用到。 (1)( ) (2)( ) 植物可以美化、绿化环境。 (3)( ) 14植物都生活在土里。( ) 15在观察植物时,我们的眼、耳、鼻、手都能用到。( ) 三、连线题三、连线题 16连连看。 答案第 3 页,共 7 页 蒲公英 狗尾草 三叶草 车前草 四、排序
3、题四、排序题 17排序。 向日葵的一生经历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五个过程。请将下面的五幅图进行排序。 ( ) ( )( ) ( ) ( ) 五、综合题五、综合题 综合探究 下面的表格是小红的观察记录单,但是她没有填写完整。你能帮她填写完整吗? 牵牛花的观察记录单 观察内容 观察方法 茎 细细的,很多 又细又长,会往上爬 心形,绿色 蓝紫色,像喇叭 土味 一点点叶子味 清香味 全是土 上面有毛毛 滑滑的 软软的 18请根据表格的内容选择相应的观察方法,在下图中圈出来。 19观察表格,每一列描述的是牵牛花的什么部位?将名称填入对应的表格中。 答案第 4 页,共 7 页 花 茎 叶 根 2
4、0请圈出下图中植物的根。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中。不同的植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蓝楹花树、梧桐树和桃树属于木本植物。仙人掌属于草本植物,所以 B 符合题意。 2A 【解析】 略 3C 【解析】 【详解】 略 4B 【解析】 答案第 5 页,共 7 页 【详解】 略 5C 【解析】 略 6A 【解析】 【详解】 植物资源是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植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植物和一些珍稀濒危植物。观察校园里的植物时,我们不可以采摘植物,也不可以随意踩草坪。 7A 【解析】 【详解】 略 8A 【解析】 【详解】
5、略 9B 【解析】 【详解】 略 10B 【解析】 【详解】 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如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微生物等。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如泥土、水、金属、钟乳石、珊瑚等。校园里有很多植物,植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都需要爱护。 11 【解析】 【详解】 略 12 【解析】 答案第 6 页,共 7 页 【详解】 校园里观察植物时不可以将我们喜欢的植物摘下来,这样会破坏植物,破坏环境。 13 【解析】 略 14 【解析】 【详解】 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生活在土里,水生植物生活在水里。 15 【解析】 【详解】 眼、耳、鼻、手都是我们观察时常用的。 16 【解析】 略 17 1 2 5 4 3 【解析】 【详解】 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繁育种子。植物生长过程中有许多变化,比如植株长高,叶子变多等。向日葵的一生经历了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五个过程,五幅图代表的生长过程依次是种子、发芽、结果、开花、幼苗。 答案第 7 页,共 7 页 18 19根 叶 花 【解析】 略 20 【解析】 【详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