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 园林应该属于文化范畴,不是土木绿化那样简单,它属于上层建筑,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 2 中国园林首重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与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亦就是说园林的设计者有这种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他理想的园林。中国园林的那种闲适幽雅,并寓之以德的超世脱俗的情调,也许可说是主导思
2、想吧!要表达这种境界,就要用许多手法。唐代的白居易在庐山之麓建草堂,以山为借景,尽收眼底,这种巧妙的手法,到明末计成将其总结了出来,可见古人是一直沿用的了。这说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将永远为人们所应用。由借景也产生了选址问题、布局问题等,所谓大处着眼、全局观点、因地制宜,运用得好,气势神韵皆出。帝王之都,名园之基,无不首先重视借景。 3 叠山理水, 在中国园林其理与画理相通, 就是将自然景物加以概括提炼, 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种原则不论中西与古今,我想总不会变的吧。建筑物在中国园林中,占主要地位,这是肯定的,但从园林史来看,我认为它的发展是由少到多的,清代的园林建筑比重肯定比元明多,
3、而且运用得更巧妙,空间分隔更灵活。这与造园的速度有关,计成在园冶中早说过,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建造房屋快,树木成长慢,为了追求园林早日竣工,在求得较好的地形与借景有利的条件下,基地上如有若干大树古木,即可以大量建筑物安排组合其间,名园指日可成矣。苏州留园,在盛氏购入后,便添加了大量建筑物。建筑物在园林中占如此主导地位,在今日造园时还可有所借鉴,它不但在造园上起艺术作用,而且在快速造园这一方面也见显著效果。 4 我认为园林创作既是综合性艺术,又是综合性科学,其涉及知识面之广,变化之多,不难理解。如果说不先从园林理论与园林史入手,进行一些研究,要创作一个园林,或是另开一条新的造园道路,恐怕
4、很困难,要走许多弯路。目前出现的许多园林小品书,无异于熟食店的冷盆,光靠这些是做不出整桌名菜的。不经过一番理论的研究与分析,要谈继承与革新,有若缘木求鱼,是于事无补的。 5 中国造园有一些常见的手法,如园必隔,水必曲,这在中国园林中最为常见,然而西方园林用树丛,用流水也可以成隔与曲,表现的境界却有所不同。中国的园林,尤其私家园林,范围又那么小,小中见大,含蓄不尽。如果将它放大了,意境随之变更。木结构的亭榭,放大了又不顺眼,苏州拙政园东部那座巨亭就是失败的例子。近年来亦知道大园林不分区不成,亦就是用大园包小园的手法,化整为零,分中有合。这种手法正尝试用于新园林。我在说园中总结出了动观与静观的理论
5、,这原是古代哲学思想在造园中的体现,我深信不论中西园林,都不自觉地在运用着,至于运用得好与坏,那要看设计者的水平了。 6 近来有许多人错误地理解园林的诗情画意,认为这并不是设计者的构思,而是建造完毕后加上一些古人的题辞、书画,那真是贻笑大方了。设计者若对中国传统国画、诗文一无知晓,如何能有一点雅味呢?因此如果对中国园林理论与历史作一些研究,是有助于园林创作的。 (节选自陈从周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 ,有删改) 材料二: 借景在园林设计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有些设计成功的园林,人入其中,翘首四顾,顿觉心旷神怡,妙处难言。一经分析,便可看出,主要还是在于巧妙地运用了借景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我国古代造
6、园中早已自发地应用了。不过,直到明末崇祯年间,才由计成在他所著的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夫借景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清初李渔一家言也说借景在因。 景既云借,当然其物不在我而在他,即化他人之物为我物,巧妙地吸收到自己的园中,增加了园林的景色。初期借景,大都利用天然山水。如晋代陶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妙处在一见字,盖从有意无意中借得之,极自然与潇洒的情致。 借景亦因地不同,在运用上有所异,可是妙手能化平淡为神奇,反之即有极佳可借之景,亦等于秋波枉送,视若无睹。至于杭州、扬州、南京诸园,又各因山因水而异其布局与借景,苏州、常熟、嘉兴诸园,更有借景园外塔
7、影的。 (节选自陈从周建筑中的借景问题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园林创作的背后,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继承与革新中国造园艺术,要注意加强中国园林理论与历史的研究。 B. 建造房屋快,树木成长慢,而清代造园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建筑物在园林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C. “借景”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手法最早是唐代白居易在庐山建造草堂时开始使用的。 D. 中国古代思想家根据造园的特点总结出了“动观”与“静观”的理论,这一理论现今在中西园林中都有所运用。 2. 下列对中国园林造园艺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8、明代造园大师计成所著的园冶是一本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书中对中国古代造园所运用的“借景”手法作了总结。 B. 中国园林最为看重意境,如果园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对中国传统国画、诗文、哲学等没有较深的造诣,会制约其造园创作。 C. 中国园林讲究小中见大,含蓄不尽,因此不能建造面积较大的园林,否则就会如苏州拙政园东部新建的巨亭一样失败。 D. 中国园林的“借景”初期是利用天然山水,但是随着“借景”手法的发展,所借之物越来越丰富,也可以借人造之景。 3. 下列关于扬州园林和建筑的说法,不属于 “借景”的一项是( ) A. 个园秋山,山顶筑亭,人在亭中,群峰移至脚下,北眺绿杨城郭诸景,一一招入园内。 B. 宝
9、应纵棹园的八宝亭洞开四面,与近处的亭榭曲廊,松竹梅柳一起构成四幅框景图画。 C. 五亭桥又称莲花桥,因其五亭错落有致,相互辉映,从空中俯瞰,就像是盛开的莲花。 D. 被称为“南方大雁塔”的高邮镇国寺塔矗立在京杭运河之中,形成塔影落波尖的美景。 4. 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评稻香村:“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先处(潇湘馆)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请结合材料和你对宝玉的了解,分析其作出如此评价的理由
10、。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冲 (犹豫地)爸爸。 朴 (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 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朴 什么? 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朴 哦。 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面前。 朴 四凤,(向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 煎好了。 朴 为什么不拿来? 四 (看繁漪,不说话) 。 繁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朴 为什么?(停,向
11、四凤)药呢? 繁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朴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 药罐里还有一点。 朴 (低而缓地)倒了来。 繁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朴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朴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那儿。 (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繁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朴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朴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 (声颤)我不想喝。 朴 冲儿,你把药端到
12、母亲面前去。 冲 (反抗地)爸! 朴 (怒视)去! 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朴 说,请母亲喝。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朴 (高声地)我要你说。 萍 (低头,至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朴 (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朴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萍 爸!我 朴
13、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繁漪面前。 萍 (求恕地)哦,爸爸! 朴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繁漪和周冲;繁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 萍正向下跪 繁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 (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 )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 半晌。 朴 (看表)还有三分钟。 (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朴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朴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
14、,妈的话是对的。 (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材料二: 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们闲谈。忽见宝玉进来请安,回说上学里去,贾政冷笑道: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依我的话,你竟玩你的去是正理。仔细站脏了我这地,靠脏了我的门!众清客相公们都早起身笑道:老世翁何必又如此。今日世兄一去,三二年就可显身成名的了,断不似往年仍作小儿之态了。天也将饭时,世兄竟快请罢。说着便有两个年老的携了宝玉的手出去了。 贾政因问:跟宝玉的是谁?只听外面答应了两声,早进来三四个大汉,打千儿请安。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
15、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算账!吓的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念到第三本诗经 ,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然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因说道:那怕再念三十本诗经 ,也都是掩耳偷铃,哄人而已。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李贵忙答是,见贾政无话,方退出去。 此时宝玉独站在院外屏声静候,待他们出来,便忙忙的走了。 (节选自红楼梦第九回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 6.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6、( ) A. 周冲说“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时被周朴园打断,是因为周朴园非常吝啬,不想把学费给他人。 B.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周朴园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你居然敢违背我的话,私下把药倒了! C. 相公清客们说“天也将饭时, 世兄竟快请罢”, 觉得贾宝玉做得不对, 不应该这么迟才来向贾政请安。 D. “宝玉独站在院外屏声静候”体现宝玉内心的惶恐, 李贵还未出来, 他担心李贵会故意在背后说他坏话。 7. 下列对作品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属于舞台说明,说明了人物的心理、神态和动作方位,从而更好地展示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B. “
17、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一连串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现出繁漪内心的激烈斗争。 C. 李贵说“呦呦鹿鸣,荷叶浮萍”是一个非常精彩的细节描写,听错诗经诗句,这既说明李贵不懂文化,又体现他尽心尽责。 D. 材料二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如贾政对宝玉和相公清客们的不同态度、对宝玉和李贵的不同态度,这些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8. 周朴园和贾政都属于封建大家长,二人在性格特征和对待家人态度上是否相同,请简要说明。 9. 周萍、周冲、鲁大海人物形象各异,如果要你从中挑选一位给贾宝玉作伴读,你认为谁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 分)分)
18、(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202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节选自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 乙 壬辰,王安石荐吕惠卿为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帝言:安石不好官职,自奉甚薄,可谓贤者。光曰:安石诚贤,但性
19、不晓事而愎,此其所短也。又不当信任吕惠卿,惠卿真奸邪,而为安石谋主,安石为之力行,故天下并指为奸邪也。近者进擢不次,大不厌众心。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陈升之既相,帝曰:升之有才智,晓民政。光曰:但不能临大节不可夺耳。帝又曰:王安石何如?对曰:人言安石奸邪,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又执拗耳。帝尝御迩英阁听讲,光言青苖之弊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至饥寒流离,况县官督责之威乎!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斗米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初,光素与王安石厚,及行新法,贻书开陈再三,又与吕惠卿辩论于经筵
20、,安石不乐。及安石称疾不出,帝乃以光为枢密副使,光辞曰: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陛下诚能不行青苗、助役法,虽不用臣,臣受赐多矣。青苗之散,使者恐其逋负,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十年之外,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常平又废,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此事之必至者也。疏凡九上,帝使谓之曰:枢密,兵事也,官各有职,不当以他事为辞。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
21、/安石不悦/ B. 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C. 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D. 光又贻书安石/曰/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安石不悦/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盘庚之迁,是指商王盘庚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迁都于殷。王安石用此来表明变法的决心。 B. 平民,即普通百姓,战国时期和秦朝称平民为“黔首”,因“黔”指偏远的贵州,故有此称。 C. 经筵,旧时帝王听讲经籍的地方。宋代始称经筵,置讲官以
22、翰林学士或其他官员充任或兼任。 D. 常平,指常平仓,西汉时始设立,是古代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官民粮食需求设置的粮仓。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安石批判当时士大夫大多“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表明自己将助君有所作为,而不会在其位不谋其职,其中有暗讽司马光之意。 B. 司马光在君王亲驾迩英殿听进读时,表明了自己反对青苗法的态度,他担心青苗法会和太宗在河东所确立的和籴制度一样,成为后来之患。 C. 司马光不重禄位自荣,希望能解救生民之患,他掌管兵事后,仍多次上疏阐明自己的观点,但皇帝并不认同他的建议,认为其越职言事。 D. 皇帝对陈升之和王安石评
23、价都很高,想任用二人为丞相,但司马光分别指出了二人的缺点,最终二人都不能为相,皇帝只能任用司马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2)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民之羸者必委死沟壑,壮者必聚而为盗贼。 14. 材料二中司马光对王安石其人有怎样的评价,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度破讷沙度破讷沙 李益 眼见风来沙旋移,经年不省草生时。 莫言塞北无春到,总有春来何处知? 边词边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
24、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15. 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度破讷沙首句仅一个“旋”字,就让读者感受到了边地风沙来势之猛烈、迅疾。 B. 置身边地,诗人遭遇了恶劣的沙尘天气,认为这是多年来边地不注意爱护草木的后果。 C. 边词首句用“旧来”二字表明自古这里的春天都来得迟,作者对此也是早有所闻。 D. “二月垂杨未挂丝”与“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情景形成反差,而这正说明边地“春迟”。 16. 同样是面对边地春迟、塞外荒寒的景象,两位诗人表达了不一样的情感,请结合这两首诗的第三、四句加以赏析。 (三)名篇名句(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默写(本题共 1
25、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开篇先用两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_,_。”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对于自己的治国能力相当自信,坚定地认为只要三年,就能达到“_,_”的效果。 (3)汤显祖牡丹亭惊梦中杜丽娘唱道:“_,_!”此句突出了外在环境和内心情感的矛盾。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111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闻新片新鲜事, 总会招来各种
26、雪片般的跟帖, 或是盛赞, 或是痛贬; 微博微信客户端, 总有大量 的原创,或让人捧腹,或让人流泪。网易的网友爱写诗、微博的网友爱转发、微信的网友爱分享正是在这 的言论广场上,新集体生活形成了自己不同以往的媒介气质。 我们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成为我们判断价值、纾解个性、体现是非、张扬情绪的重要载体。网络交流,不是在自家客厅里 ,需要尊重议事规则;公共空间,也不是锁在抽屉里的日记本,需要保持公共理性。有表达就有责任,有自由就有担当,有言论就有边界,每个人有了这样的主体意识、媒介素养,才能共同呵护好我们的集体生活,让我们这艘信息汪洋中的小船,不致被喧嚣的情
27、绪吞噬和倾覆。 过好新集体生活,不仅需要遵守规则,更需要形成凝聚共识的氛围,做一个开放包容的传播主体。张口闭口脑残,动不动就拉黑,只会不断强化坐井观天者的 ,无益于我们结成的新集体进化成和谐共生、健康有为的有机体。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匠心独运 人声鼎沸 自说自话 夜郎自大 B. 巧夺天工 沸反盈天 自圆其说 夜郎自大 C. 匠心独运 沸反盈天 自说自话 目无全牛 D. 巧夺天工 人声鼎沸 自圆其说 目无全牛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成为我们
28、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 B. 我们对网络舆论场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成为我们判断价值、纾解个性、体现是非、张扬情绪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 C. 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纾解情绪、体现价值、张扬个性的重要载体,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 D. 网络舆论场对我们的影响如此巨大,以至于成为影响生存发展的重要土壤,成为我们判断价值、纾解个性、体现是非、张扬情绪的重要载体。 20.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
2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既然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又是语言最精粹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研究诗歌特别是研究诗歌艺术,( ) 。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在一般场合下,使用语言的时候,一个词只传达一种意义,而 (1) ,以避免发生歧义。而双关却是让两个意义并存,读者无法排斥掉其中任何一个。 双关义可以借助多义词造成。例如,远有两种意义:远近的远,表示空间的距离长;久远的远, (2) 。 古诗十九首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的远字,就可以作这两种不同的解释,或者两方面的意思都有。 (3) ,在南朝民歌里有大量这类例子,如以莲花的莲双关爱怜的怜,以丝绸的丝双关思念的思。 2
30、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然离不开诗歌语义的研究,也离不开语言的研究 B. 诗歌语言和语义的研究自然离不开 C. 自然离不开诗歌语言的研究,离不开语义的研究 D. 诗歌语言的研究自然离不开,也离不开语义的研究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齐桓晋文之事 ) 材料二:疟疾威胁人类健康长达数千年,有人认为
31、人类不能战胜疟疾。屠呦呦带领团队经过长期、反复的实验,终于提炼出青蒿素,甚至还自己充当新药试验者,最终拯救了亿万人的生命。 材料三: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哪些想法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不得脱离材料含义范围。 江苏省扬州市江苏省扬州市 20212021- -20222022 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学年高一下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
32、阅读(3535 分)分)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 园林应该属于文化范畴,不是土木绿化那样简单,它属于上层建筑,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 2 中国园林首重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这种诗情画意,与中国的哲学美学文学思想是分不开的,亦就是说园林的设计者有这种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他理想的园林。中国园林的那种闲适幽雅,并寓之以德的超世脱俗的情调,也许可说是主导思想吧!要表达这种境界,就要用许多手法。唐代的白居易在庐山之麓建草堂,以山为借景,尽收眼底,这种巧妙的手法,到明末计成将其总结了出来,可见古
33、人是一直沿用的了。这说得上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它将永远为人们所应用。由借景也产生了选址问题、布局问题等,所谓大处着眼、全局观点、因地制宜,运用得好,气势神韵皆出。帝王之都,名园之基,无不首先重视借景。 3 叠山理水, 在中国园林其理与画理相通, 就是将自然景物加以概括提炼, 做到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种原则不论中西与古今,我想总不会变的吧。建筑物在中国园林中,占主要地位,这是肯定的,但从园林史来看,我认为它的发展是由少到多的,清代的园林建筑比重肯定比元明多,而且运用得更巧妙,空间分隔更灵活。这与造园的速度有关,计成在园冶中早说过,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建造房屋快,树木成长慢,为了追求园林
34、早日竣工,在求得较好的地形与借景有利的条件下,基地上如有若干大树古木,即可以大量建筑物安排组合其间,名园指日可成矣。苏州留园,在盛氏购入后,便添加了大量建筑物。建筑物在园林中占如此主导地位,在今日造园时还可有所借鉴,它不但在造园上起艺术作用,而且在快速造园这一方面也见显著效果。 4 我认为园林创作既是综合性艺术,又是综合性科学,其涉及知识面之广,变化之多,不难理解。如果说不先从园林理论与园林史入手,进行一些研究,要创作一个园林,或是另开一条新的造园道路,恐怕很困难,要走许多弯路。目前出现的许多园林小品书,无异于熟食店的冷盆,光靠这些是做不出整桌名菜的。不经过一番理论的研究与分析,要谈继承与革新
35、,有若缘木求鱼,是于事无补的。 5 中国造园有一些常见的手法,如园必隔,水必曲,这在中国园林中最为常见,然而西方园林用树丛,用流水也可以成隔与曲,表现的境界却有所不同。中国的园林,尤其私家园林,范围又那么小,小中见大,含蓄不尽。如果将它放大了,意境随之变更。木结构的亭榭,放大了又不顺眼,苏州拙政园东部那座巨亭就是失败的例子。近年来亦知道大园林不分区不成,亦就是用大园包小园的手法,化整为零,分中有合。这种手法正尝试用于新园林。我在说园中总结出了动观与静观的理论,这原是古代哲学思想在造园中的体现,我深信不论中西园林,都不自觉地在运用着,至于运用得好与坏,那要看设计者的水平了。 6 近来有许多人错误
36、地理解园林的诗情画意,认为这并不是设计者的构思,而是建造完毕后加上一些古人的题辞、书画,那真是贻笑大方了。设计者若对中国传统国画、诗文一无知晓,如何能有一点雅味呢?因此如果对中国园林理论与历史作一些研究,是有助于园林创作的。 (节选自陈从周贫女巧梳头谈中国园林 ,有删改) 材料二: 借景在园林设计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有些设计成功的园林,人入其中,翘首四顾,顿觉心旷神怡,妙处难言。一经分析,便可看出,主要还是在于巧妙地运用了借景的方法。这个方法,在我国古代造园中早已自发地应用了。不过,直到明末崇祯年间,才由计成在他所著的园冶一书中总结出来。他说:园林巧于因借。夫借景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
37、借、应时而借等。清初李渔一家言也说借景在因。 景既云借,当然其物不在我而在他,即化他人之物为我物,巧妙地吸收到自己的园中,增加了园林的景色。初期借景,大都利用天然山水。如晋代陶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妙处在一见字,盖从有意无意中借得之,极自然与潇洒的情致。 借景亦因地不同,在运用上有所异,可是妙手能化平淡为神奇,反之即有极佳可借之景,亦等于秋波枉送,视若无睹。至于杭州、扬州、南京诸园,又各因山因水而异其布局与借景,苏州、常熟、嘉兴诸园,更有借景园外塔影的。 (节选自陈从周建筑中的借景问题 ,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园林创作的背后,有文化
38、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继承与革新中国造园艺术,要注意加强中国园林理论与历史的研究。 B. 建造房屋快,树木成长慢,而清代造园速度不断加快,所以建筑物在园林中的运用越来越多,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 C. “借景”在中国传统园林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一手法最早是唐代白居易在庐山建造草堂时开始使用的。 D. 中国古代思想家根据造园的特点总结出了“动观”与“静观”的理论,这一理论现今在中西园林中都有所运用。 2. 下列对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明代造园大师计成所著的园冶是一本有关园林艺术的著作,书中对中国古代造园所运用的“借景”手法作了总结。 B. 中国园林最为看重意境,如果园
39、林设计者和建造者对中国传统国画、诗文、哲学等没有较深的造诣,会制约其造园创作。 C. 中国园林讲究小中见大,含蓄不尽,因此不能建造面积较大的园林,否则就会如苏州拙政园东部新建的巨亭一样失败。 D. 中国园林的“借景”初期是利用天然山水,但是随着“借景”手法的发展,所借之物越来越丰富,也可以借人造之景。 3. 下列关于扬州园林和建筑的说法,不属于 “借景”的一项是( ) A. 个园秋山,山顶筑亭,人在亭中,群峰移至脚下,北眺绿杨城郭诸景,一一招入园内。 B. 宝应纵棹园的八宝亭洞开四面,与近处的亭榭曲廊,松竹梅柳一起构成四幅框景图画。 C. 五亭桥又称莲花桥,因其五亭错落有致,相互辉映,从空中俯
40、瞰,就像是盛开的莲花。 D. 被称为“南方大雁塔”的高邮镇国寺塔矗立在京杭运河之中,形成塔影落波尖的美景。 4. 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5. 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宝玉评稻香村:“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那及先处(潇湘馆)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请结合材料和你对宝玉的了解,分析其作出如此评价的理由。 【答案】1. A 2. C 3. C 4. 举例论证(如举留园、拙政园为例) ;引用论证(如引用园冶 一家言中的观点) ;对比论证(
41、如将中西方园林的对比) ; 类比论证 (如“无异于熟食店的冷盆”) ; 比喻论证 (如“另开一条新的造园道路”) 。 5. 宝玉认为稻香村是“人力造作”, 不符合中国园林“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自然之理; 设计者在选址、布局时,没有巧妙运用“借景”技巧。做出这一评价也是宝玉追求自然、拒绝造作的表现。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 B“造园速度不断加快”“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曲解原文,材料一说的是“清代的园林建筑比重肯定比元明多,而且运用得更巧妙,空间分隔更灵活。这与造园的速度有关,计成在园冶中早说过,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建造房屋快,树木成长慢,为了
42、追求园林早日竣工,在求得较好的地形与借景有利的条件下,基地上如有若干大树古木,即可以大量建筑物安排组合其间,名园指日可成矣”,这是说清代园林的比重、运用以及空间分隔,不是说“造园速度不断加快”,是说运用“更巧妙”,不是运用“越来越多”,也无法看出比例“越来越大”。 C“最早是唐代白居易在庐山建造草堂时开始使用的”这一推断没有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只是说“唐代的白居易在庐山之麓建草堂,以山为借景,尽收眼底,这种巧妙的手法,到明末计成将其总结了出来,可见古人是一直沿用的了”,无法看出是白居易最早在庐山建造草堂时开始使用。 D “中国古代思想家根据造园的特点总结出了动观与静观的理论”张冠李戴, 由材料一
43、“我在 说园中总结出了动观与静观的理论”可知,是作者总结出,不是“中国古代思想家”。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C“不能建造面积较大的园林”推断错误。由材料一“近年来亦知道大园林不分区不成,亦就是用大园包小园的手法,化整为零,分中有合。这种手法正尝试用于新园林”这一说法可知,大园林可以,但是要分区。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由材料二可知“借景”的概念:“景既云借,当然其物不在我而在他,即化他人之物为我物,巧妙地吸收到自己的园中,增加了园林的景色”。 C这是介绍五亭桥得名的原因,并没有化他物为我物,所以不属于“
44、借景”。 故选 C。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先回顾论证方法的种类,然后结合材料一分析。 如第三段论证建筑物在园林中的主导地位时,“苏州留园,在盛氏购入后,便添加了大量建筑物”,这是以留园为例;如第五段论证“园必隔”时,“木结构的亭榭,放大了又不顺眼,苏州拙政园东部那座巨亭就是失败的例子”,列举失败的例子“苏州拙政园东部那座巨亭”。这些是举例论证。 如第三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在园冶中早说过,雕栋飞楹构易,荫槐挺玉成难”以及第五段“园必隔,水必曲”,这是引用论证。 如第五段“中国造园有一些常见的手法,如园必隔,水必曲,这在中国园林中最为常见
45、,然而西方园林用树丛,用流水也可以成隔与曲,表现的境界却有所不同”,这是将中西方进行比较,属于对比论证。 如第四段“目前出现的许多园林小品书,无异于熟食店的冷盆,光靠这些是做不出整桌名菜的”,这是将建造园林和做菜进行类比,属于类比论证。 如第四段“或是另开一条新的造园道路,恐怕很困难,要走许多弯路”,这是将造园方法比作“道路”,这是比喻论证。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内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结合材料内容分析宝玉的评价。 由“此处置一田庄,分明是人力造作而成”可知,宝玉认为稻香村的设置是“人力造作”而成,没有注意和周围景物之间的关系
46、,这与材料一第三段“将自然景物加以概括提炼,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一观点是相合的;宝玉认为此处“远无邻村,近不负郭,背山无脉,临水无源”,也就是说稻香村的选址没有借到周围之“景”,“高无隐寺之塔,下无通市之桥,峭然孤出,似非大观”是说稻香村的布局很突兀,与周围的景不和谐,“那及先处(潇湘馆)有自然之理,得自然之趣呢?虽种竹引泉,亦不伤穿凿”是将稻香村与潇湘馆进行比较,认为稻香村没有自然之理,有“穿凿”之嫌。 宝玉这一评价与中国园林“借景”这一技巧有关,体现出宝玉追求自然、拒绝造作的特点。 (二)现代文阅读(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616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
47、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凤由饭厅门入,端了碗普洱茶。 冲 (犹豫地)爸爸。 朴 (知道他又有新花样)嗯,你? 冲 我现在想跟爸爸商量一件很重要的事。 朴 什么? 冲 (低下头)我想把我的学费的一部分分出来。 朴 哦。 冲 (鼓起勇气)把我的学费拿出一部分送给 四凤端茶,放朴面前。 朴 四凤,(向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四 煎好了。 朴 为什么不拿来? 四 (看繁漪,不说话) 。 繁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朴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繁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朴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四
48、 药罐里还有一点。 朴 (低而缓地)倒了来。 繁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朴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朴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那儿。 (向繁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 (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繁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朴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繁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朴 (忽然严厉地)喝了药,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繁 (声颤)我不想喝。 朴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冲 (反抗地)爸! 朴 (怒视)去! 冲只好把药端到繁漪面前。 朴 说,请母亲喝。 冲 (拿
49、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朴 (高声地)我要你说。 萍 (低头,至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繁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朴 (冷峻地)繁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繁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朴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萍 爸!我 朴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繁漪面前。 萍 (求恕地)哦,爸爸! 朴 (高声)跪下!
50、(周萍望着繁漪和周冲;繁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叫你跪下! 萍正向下跪 繁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 (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 )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 半晌。 朴 (看表)还有三分钟。 (向周冲)你刚才说的事呢? 冲 (抬头,慢慢地)什么? 朴 你说把你的学费分出一部分?嗯,是怎么样? 冲 (低声)我现在没有什么事情啦。 朴 真没有什么新鲜的问题啦么? 冲 (哭声)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妈的话是对的。 (跑向饭厅) (节选自雷雨第一幕) 材料二: 偏生这日贾政回家早些,正在书房中与相公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