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

    • 资源ID:220791       资源大小:68.0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

    1、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 【知识点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知识点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 1原始社会的地位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最初阶段,也是最低最低阶段。 2原始社会的生产力 (1)旧石器时代:主要以采集天然食物采集天然食物为生。 (2)新石器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生产者。 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 (1)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资料。 (2)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平等互助的关系。 (3)平均分配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4原始

    2、社会的生活单位: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5原始社会的解体 (1)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 (2)具体原因: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个体劳动代替。 (3)标志:土地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 6奴隶制国家 (1)产生: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暴力机关。这样,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2)实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 7奴隶制生产关系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奴隶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人们在生产中的关系

    3、 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强制下劳动 产品的分配方式 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8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 (1)原因: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城市的出现、文字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2)评价:是历史的进步进步。 【知识点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知识点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封建制生产关系 (1)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

    4、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作用:促进了社会生产社会生产的发展。 (3)形成: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所代替,这是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2封建社会的剥削 (1)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2)方式:收取地租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3封建制国家 (1)特征: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2)统治: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 ,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思想。 4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5、 (1)类别: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地主阶级是两个基本阶级。 (2)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主要矛盾。 5封建社会的消亡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6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1)特点: 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 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 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剩余价值。 (2)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7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1)进步

    6、: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局限: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 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特征: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相对相对过剩。 (2)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9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内容: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对立

    7、。 (3)地位: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总根源。 10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框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知识点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识点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空想社会主义 (1)原因: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 (2)形成: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3)作用:空想社会主义

    8、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思想来源。 (4)局限 仅从理性理性、正义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 (1)实践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2)理论意义 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历史前提。 无

    9、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知识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知识点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项目 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 形成 通过研究社会历史, 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创立了唯物史唯物史观观 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 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 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内容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揭示了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 占有工人剩余劳

    10、动的秘密, 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重要性 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2 共产党宣言 (1)意义:1848 年 2 月,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2)内容 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社会主义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无

    11、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正是这一理想目标所蕴含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人们不断为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而奋斗。 【知识点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知识点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1十月革命 (1)过程:1917 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12、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2多国实践 (1)多国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2)严重曲折: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 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3)中国亮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面对风云变幻的当

    13、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不难看到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焕发出了何等强大的生命力。 第二课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第一框第一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知识点一】悲怆的历【知识点一】悲怆的历程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 1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国情: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 (2)任务: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2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1)探索复兴之路:

    14、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悲惨命运。 (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 【知识点二】胜利的征程【知识点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1马列主义传入中国 (1)过程:1917 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 (2)意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2新民主

    15、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过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意义: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2)道路: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开展救亡斗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3)胜利:经过 28 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 1949 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

    16、立了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人民共和国。 (4)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 (5)步骤 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新旧 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17、中外 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方向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道路 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4毛泽东思想 (1)创立: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2)意义: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

    18、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第二框第二框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知识点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知识点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 (1)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2)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一化三改” 。 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国营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主导性因素 国家 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

    19、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 个体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国际 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3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标志: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必然: 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3)意义: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完

    20、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知识点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知识点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 1原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 2 探索: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 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 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3党的八大 (1)贡献: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内容 主要矛盾: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

    21、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先进的工业国。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

    22、”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三课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第一第一框框 伟大的改革开放伟大的改革开放 【知识点一】改革开放的进程【知识点一】改革开放的进程 1开启改革开放 (1)决策:1978 年 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 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

    23、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进程 改革 农村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企业改革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 开放 关键步伐 1980 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 格局形成 1984 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

    24、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 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 年,开放沿长江的 5 个城市。之后,又开放 17 个内陆省会城市,同时从东北、西北到西南开放了一系列沿边城市,我国全方位、多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标志:以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内容 开放 2001 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 2013 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20

    25、17 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 改革 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 200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 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2018 年,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党和国家机构 2019 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中国

    26、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度 202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 202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部署 【知识点二】改革开放的意义【知识点二】改革开放的意义 1巨大成就 (1)两大发展:1978 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2)四个面貌: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3)三个飞跃: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4)一个姿态: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2坚持改革开放 (1)改革开放 有效性: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 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无限性: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2)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注意事项

    本文(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知识梳理)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