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基础知识梳理 一、易读错的字一、易读错的字 逶(wi)迤 岷(mn)山 日寇(ku) 晋察(ch)冀 磅(png)礴 抡(ln)起 悬(xun)崖 沸(fi)腾 山涧(jin) 雹(bo)子 屹(y)立 外宾(bn) 灯盏(zhn) 旗帜(zh) 诞(dn)生 电钮(ni) 瞻(zhn)仰 隆(lng)重 嗓(sng)子 围歼(jin) 烟卷(jun) 双膝(x) 漆(q)黑 憧(chng)憬 黑魆(x)魆 暴露(l) 璀璨(cu cn) 干涸(h) 二、易写错的字二、易写错的字 七律 逶迤 磅礴 云崖 铁索 岷山 日寇 晋察冀 抡起 悬崖 沸腾 屹立 灯盏 汇集
2、爆发 旗帜 坦克 隆重 崖:“厓”宽大,“圭”由两个“土”组成,竖笔上下不连通。 律:注意右部不要多写或少写横。 索:下面是“ ”,不要写成“系” 。 寇:“元”包住的小部件,上面的横左边不出头。 贯:上面的部件,里面是一竖。 三、一字组多词。三、一字组多词。 崖(y):山崖 悬崖 渡(d):渡江 渡船 索(su):绳索 搜索 寇(ku):草寇 敌寇 冀(j):希冀 冀求 副(f):副本 副作用 榴(li):石榴 手榴弹 弹(dn):子弹 炮弹 抡(ln):抡起 抡拳 贯(gun):贯穿 全神贯注 棋(q):象棋 下棋 悬(xun):悬崖 悬念 沸(fi):沸腾 沸点 涧(jin):高山深涧
3、涧水 雹(bo):冰雹 雹子 屹(y):屹立 屹然不动 悦(yu):赏心悦目 愉悦 屈(q):屈服 卑躬屈膝 盏(zhn):一盏 灯盏 栏(ln):栏杆 石栏 汇(hu):汇报 汇款 爆(bo):爆发 爆炸 宣(xun):宣布 宣传 帜(zh):旗帜 独树一帜 阅(yu):阅读 阅览 制(zh):制定 制服 坦(tn):坦克 坦白 距(j):距离 差距 隆(lng):隆重 克隆 射(sh):射击 反射四、多音字。四、多音字。 绷bng (绷带)bng (绷亮)bng (绷脸) 磅 ng (磅礴)bng(英镑) 率 (率领) (效率) 钻 n (钻石) n(钻研) 隆 ng (隆重) ng (轰
4、隆) 着 (沉着) (着数) (着急) (看着) 五、同音字。五、同音字。 y 崖(山崖) d 渡(渡河) gun 贯(一贯) 涯(无涯) 度(度过) 惯(习惯) ln 栏(栏杆) j 距(距离) 拦(拦住) 拒(拒绝) 六、形近字六、形近字 崖(山崖) 渡(渡河) 寇(日寇) 冀(希冀) 沸(沸腾) 涯(天涯) 度(态度) 冠(冠军) 翼(羽翼) 佛(仿佛) 副(副职) 榴(石榴) 棋(棋子) 屹(屹立) 悦(喜说) 幅(条幅) 溜(溜走) 欺(欺骗) 汽(汽车) 说(说话) 涧(山涧) 雹(冰雹) 栏(栏杆) 爆(爆炸) 泽(思泽) 间(中间) 雾(大雾) 拦(阻拦) 曝(曝光) 择(选择
5、) 盏(一盏) 宣(宣布) 帜(旗帜) 坦(平坦) 距(距离) 栈(客栈) 宜(适宜) 织(编织) 照(胆量) 拒(拒绝) 七、重点词语七、重点词语 日寇 进犯 游击 奋战 转移 险要 沉着 射击 始终 顶悬 沸腾 攀登 依托 山涧 屹立 眺望 喜悦 冲锋 壮烈 豪迈 坚强 不屈 协商 汇集 预定 爆发 宣布 就位 鼓舞 宣告 雄伟 肃静 旗帜 宣读 语调 选举 完毕 检阅 一致 制服 距离 高潮 灯笼 游行 次序 围歼 茂密 奸灭 璀璨 注视 漆黑 陷入 憧憬 阻击 焦急 华灯 暴露 手榴弹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排山倒海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震天动地 千钩一发 五颜六色 聚精会神
6、自言自语 八、近义词八、近义词 等闲平常 逶迤蜿蜒 磅礴雄伟 进犯侵犯 英勇勇敢 掩护保护 屹立耸立 汇集汇合 宣布宣告 徐徐慢慢 飘拂飘动 率领带领 充满充溢 宏伟雄伟 赞叹称赞 激烈猛烈 注视凝视 沉思深思 憧憬向往 发觉发现 九、反义词九、反义词 逶施笔直 开颜愁眉 坚持放弃 沉着惊慌 崎岖平坦 汇集分散 肃静喧哗 完毕开始 庄严轻浮 光明黑暗 赞叹贬斥 激烈和缓 茂密稀疏 破旧崭新 暴露隐蔽 斩钉截铁优柔寡断 十、词语积累。十、词语积累。 1.填人合适的动词 (擎)红旗 (汇集)队伍 (拖住)敌人 (抡)一圈 (坠落)山涧 (拧开)盖子 (举起)石头 (瞻仰)国旗 (奔)会场 (舞)火
7、把 (响起)掌声 (划)火柴 (钻出)地堡 (失去)联系 (消灭)敌人 (寻找)突破口 2 填入合适的修饰词 (1)(崎岖)的山路 (坚强不屈)的声音 (庄严)的宣告 (排山倒海)的掌声 (雄伟)的声音 (强有力)的语调 (微弱)的亮光 (破旧)的书 (激烈)的战斗 (璀璨)的华灯 (2)(狠狠)地打 (深情)地说 (横七竖八)地躺着 (胜利)地完成 (斩钉截铁)地说 (紧紧)地握着 (不断)地挥手 (静静)地照耀 (聚精会神)地读书 (默默)地沉思 3.特殊词语 (1)ABB 式:乱蓬蓬 黑魆魆 (2)含近义词的词语:排山倒海 粉身碎骨 良师益友 道听途说 (3)含反义词的词语:夜以继日 惊
8、天动地 七上八下 翻来覆去 (3)含数字的词语:五颜六色 万水千山 横七竖八 千丝万缕 (4) 描写场面的词语:排山倒海 人声鼎沸 锣鼓喧天 人山人海 火树银花 熙熙攘攘 蔚为壮观 车水马龙 万人空巷 4.量词 一(个)缺口 一(阵)叫声 一(颗)手榴弹 一(声)巨响 一(根)旗杆 一(声)炮响 一(盏)电灯 一(幅)插图 一(片)沙柳林 5.成语积累 (1)排山倒海 千钧一发 震天动地 居高临下 四面八方 五颜六色 迎风招展 昂首挺胸 气壮山河 自言自语 聚精会神 全神贯注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纹丝不动 万水千山 斩钉截铁 (2)成语接龙 万水千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成
9、事在天天理良心心口如一一气呵成成千上万惊天动地地大物博博学多才才貌双全全心全意意气风发发扬光大大吃一惊 (3)成语拓展 含有数字的成语:万水千山 三头六臂 三心二意 三言两语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平八稳 形容精神集中的成语: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天地” 式成语: 惊天动地 震天动地 呼天抢地 欢天喜地 冰天雪地 顶天立地 以“五”字开头表示颜色繁多的成语: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五彩缤纷 “山海”式成语:排山倒海 移山倒海 移山填海 堆山塞海 拔山超海 挟山超海 形容万分危急或十分危险的成语:千钧一发 十万火急 间不容发 迫在眉睫 危在旦夕 十一、句子积累。十一、句
10、子积累。 1.关联词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2)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3)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 2.常考句型 【比喻句】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比喻句】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夸张句】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夸张句】到后来,每一声炮响后,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比喻句】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对偶句】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
11、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十二、课文回顾。十二、课文回顾。 5.七律长征描写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怕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人陆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7.开国大典记叙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主席的领袖风采。 8.
12、灯光采用(倒叙)的手法,由天安门广场上的灯光写起,叙述过去的事情,结尾又回到现实,使得文章首尾呼应,结构紧凑。课文的主体部分是对往事的回忆,作者以细腻的笔调详写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而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作者却用“白描手法”略写;两相对比中,突出了革命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执着的革命理想。 9.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十十三、背诵月累三、背诵月累 1.背诵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
13、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背诵默写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十四、素养与能力十四、素养与能力 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重点是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这首诗歌。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战士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重点体会五
14、壮士的英雄气概,学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写作方法。 开国大典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欣喜若狂、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重点是朗读课文, 理清课文中描述的典礼的几个环节, 感受典礼场面的宏大和新中国成立时人民的激动、自豪,感受毛主席的领袖风采及人民对领袖的爱戴。自读自悟,领悟思想感情,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 灯光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郝副营长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和为此付出的牺牲。重点是体会郝副营长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怀, 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要加倍珍惜。 抓住 “多好啊”和“灯光”这两个关键词深入分析,体会郝副营长的奉献精神。 我的战友邱少云抓住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以及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纹丝不动
15、和“我”看着战友被烈火焚烧时的痛苦心理进行描写,突出了邱少云坚定的革命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单元课文知识梳理单元课文知识梳理 第第 5 5 课: 课: 七律长征七律长征 1.1.课题解读课题解读 七律七律: 诗体名, 七言律诗的简称。 每首八句, 每句七个字。 偶句要押韵, 首句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偶。 长征:长征:从 1930 年到 1933 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此后, 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 造成第五次反 “围剿”的失败。1934 年 10 月,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
16、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其他红军部队也被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先后开始长征。在毛泽东同志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艰苦,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 1935 年 10 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1936 年 10 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会合,长征胜利结束。 2.2.课文重点理解课文重点理解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理解理解: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它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浪漫主义风格, 成为全篇的纲领。“不怕”两字,回答
17、响亮,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以艰难险阻为主体,展现了一幅浓缩红军长征壮阔历程的总览图。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理解理解: 承接 “千山” 。 作者先用 “逶迤” 和 “磅礴” 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 用的是 “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此联可谓想象超绝
18、,用语新奇,境界阔大,气象万千。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理解理解: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 ,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一“拍”一“横”也是以动写静的手法。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理解理解: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其实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 “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最后以“开颜”
19、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彻底胜利。 3.3.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为什么说暖、寒? 暖1935 年 5 月,红军巧渡金沙江。金沙江形势险要,敌人控制得很严。但是红军在渡口俘虏了过江侦查的两只敌船,活捉了守卫在对岸的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对岸的阵地,使大部队巧渡成功。 寒泸定桥高悬在大渡河上, 当时桥上的木板已经被敌人抽掉, 渡河的勇士们手攀铁索,冒着对岸敌人密集的枪林弹雨前进。不怕流血牺牲,终于夺下了泸定桥。 “寒”表现了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 (2)朗读诗歌,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诗歌先概括写长征的艰难
20、和红军的态度,再具体写远征难的情景,选取了翻越五岭和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及翻越岷山的画面,运用比喻、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体现红军英勇乐观的革命精神。纵观全诗,气势磅礴,笔力雄健,显示出诗人的豪迈之气。 4.4.课后拓展课后拓展 毛泽东描写长征的诗。 忆秦娥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理解理解: 西风猛烈, 长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飞, 一阵阵鸣叫, 霜花满地, 残月在天。 天将破晓,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沉郁低回。 不要说娄山关坚硬如铁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整旗鼓向前。青山
21、起伏,像海的波涛,夕阳鲜红,像血的颜色。 第第 6 6 课: 狼牙山五壮士课: 狼牙山五壮士 1.1.课题解读课题解读 狼牙山: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西部,北临易水,山峰挺拔,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 五壮士:五壮士: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涌现出了无数英雄儿女,他们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抗战的赞歌。本文中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2.2.课文重点理解课文重点理解 (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
22、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理解理解:本段写五位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战斗场面,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画浪纹线的句子先整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情形,再分别写每位战士的表现:班长马宝玉冷静沉着;葛振林对敌人充满仇恨;宋学义拼尽全力;胡德林和胡福才打起仗来全神贯注。 (2)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
23、,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理解理解:走第一条路可以很快与连队会合,但是会暴露连队转移的方向;走第二条路可以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但代价却是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写了两种选择的不同后果,更突出了下文五位战士的选择悲壮感人。 (3)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理解理解:这两句话是对战士马宝玉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斩钉截铁”的意思是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
24、不犹豫。加点的词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情景和对敌人的仇恨,表现了他机智英勇、顽强不屈的精神。 (4)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理解理解: “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纵身跳下” “昂首挺胸” “相继” 是对狼牙山五壮士的神态、动作描写,表现了壮士们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5)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理解理解: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
25、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3.3.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第 2 自然段和第 39 自然段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它们有什么不同? 第 2 自然段对五壮士逐个进行了描写,是罗列多个点;而第 39 自然段对马宝玉的描写更具体,是一点一面的描写。 (2)课文在叙述时对五位英雄的称呼由“战士”改为“壮士” ,称呼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课文前三个自然段,马宝玉等人是执行命令,因此称他们是勇敢的战士;完成任务后,他们本可以撤退,却以生命为代价将敌人吸引到棋盘陀上,其英勇事迹可歌可泣,悲壮感人,所以称为“壮士” 。 4.4
26、.课后拓展课后拓展 表现爱国精神的诗句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一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第第 7 7 课: 开国大典课: 开国大典 1.1.课题解读课题解读 “开国” ,建立新的国家; “大典” ,隆重的典礼。 “开国大典”即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 2.2.课文重点解读
27、课文重点解读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理解理解:此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广场上的人们比作海洋,形象地写出了参加典礼的人之多,场面之壮观;把“红旗翻动”比作“海上的波浪” ,生动地写出了广场上红旗招展的热烈气氛。短短的一句话,连用两个比喻,加上“翻动”的强烈动感,海洋与波浪的互为映衬,生动再现了壮观的场面,热烈的气氛,人们激动的心情,读来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理解理解: “庄严的宣告” “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28、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的是全中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方法,突出了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及全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3)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理解理解:用对偶句“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写出了傍晚时天安门广场的盛况。通过对景物的生动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无比幸福的心情。 (4)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理解理
29、解:这句话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用“红流”指代游行的队伍,表现了游行队伍的声势之大、场面壮观。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人民获得了光明。 3.3.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第 510 自然段中,几次写到了掌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第一次: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从中体会到人民对毛主席的无比热爱。 第二次:当国旗升起、礼炮响起时,每一声炮响后,会场上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从中体会到人民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 第三次:当毛主席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时,广场上和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30、从中体会到各界人士对毛主席的拥护和爱戴。 (2)从课文哪些描写中能感受到毛主席的伟大形象? 课文对毛主席的直接描写虽然不多,但很典型。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毛主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语调强有力;人民空军的飞机飞过,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毛主席不断地向群众挥手,高呼“人民万岁! ” “同志们万岁! ”从这些言行的描写、会场环境的描写及人们激动心情的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毛主的伟大形象。 (3)课文结尾的“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有什么深刻含义? 这句话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 更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4.4.课外拓展
31、课外拓展 如何提炼小标题? 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要新颖、精炼,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小标题一般不是完整的句子,多为短语。那么,怎样提炼小标题呢?通常要依据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概括,如,“群众的队伍入场了” “阅兵式开始” “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 ,根据这些信息就可以概括为“群众入场” “阅兵式” “群众游行”等小标题。 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段意提炼小标题、根据作者的写作线索提炼小标题、根据文章的主题提炼小标题、根据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提炼小标题等。 关于国庆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1949 年 12 月 2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2、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 ,宣告自 1950 年起,即以每年的 10 月 1 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全世界以国家建立的时间为国庆节的国家有很多。有些国家以占领首都那天为国庆节, 有些国家以国家独立日为国庆节,有些国家以武装起义纪念日为国庆节,有些国家以重大会议日为国庆节,还有的国家以国家元首的生日为国庆节。 第第 8 8 课: 灯光课: 灯光 1.1.课题解读课题解读 电灯是和平年代生活中的普通物品,然而,在解放战争时期,它却是美好生活的象征。本文是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围歼战中,年轻的郝副营长为了
33、战斗的胜利,为了让孩子们能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故事可歌可泣,这种精神永垂不朽。 2.2.课文重点解读课文重点解读 (1)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好啊! ” 理解理解: “多好啊”第一次出现,是路人在欣赏天安门广场美丽的夜景时发出的由衷赞叹,表达了人们对当下幸福生活的赞美和珍惜。 (2) “多好啊! ”他在自言自语。 理解理解: “多好啊”第二次出现,是郝副营长在看到书上的插图时的感叹,表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战争时期条件艰苦,很多人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过,所以他非常羡慕插图上的孩子。 (3)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
34、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 “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 ” 理解理解: “多好啊”第三次出现,是郝副营长跟作者谈话时说的。郝副营长想到战争胜利以后,孩子们都能在灯光底下学习,心中充满了憧憬。 (4)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jun)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 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 火光暴露了他自己, 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理解理解:郝副营长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为了孩子们能在灯光下学习,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 3.3.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郝副营长书上插图中的灯光和战场上微弱的火
35、光,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插图中的灯光是郝副营长和千千万万战士的革命理想, 而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把这种理想变成了现实。在理想到现实之间,是战场上那微弱的火光架设了桥梁,这桥梁是千千万万战士用生命铸就的。 (2)它们与课文题目又有什么联系? “理想奋斗现实”都与题目“灯光”有关, “灯光”既是贯串全文的线索,也象征着新时代的幸福生活,启示我们不要忘记为今天的美好生活而牺牲的先烈,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4.4.课外拓展课外拓展 描写灯光的诗(词)句 良夜灯光簇如豆。占好事、今宵有。周邦彦青玉案 明半灭。灯光夜夜多如月。李之仪千秋岁休嗟磨折 灯光恰似月,人面并如春。高瑾上元夜效小庾体 落叶
36、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灞上秋居 第第 9 9 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课: 我的战友邱少云 1.1.课题解读课题解读 邱少云,一个永远活在中朝两国人民心中的志愿军战士。他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在大火中没有挪动一寸地方,直至牺牲。作者目睹了这一悲壮的场面,并被邱少云的英雄壮举震撼,被他那伟大的精神感染。 “我的战友”既点明了“我”与邱少云的关系,又表达了“我”对战友的怀念之情。 2.2.课文重点解读课文重点解读 (1)谁能趴在敌人的鼻子底下睡大觉呢? 理解理解:因为潜伏位置危险,任务重要,所以即使已经熬了整整一夜, “我”也合不上眼睛。反问句表达了强烈的情感,突出了战士们处境的艰险。 (
37、2)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理解理解:“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 都可能被敌人发觉”可见战士们的潜伏难度之大,处境之危险。 (3)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都伏在枯黄的茅草里,身上也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为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不远处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都几乎找不到他。 理解理解:战士们潜伏的环境“伏在枯黄的茅草里” ,以及战士们的伪装“披着厚厚的茅草” ,为下文敌人的燃烧弹引燃茅草埋下了伏笔。同时邱少云“全身伪装” “隐蔽得更好” ,说明了邱少云纪律严明,对
38、自己要求非常高。 (4)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 理解理解: “年轻的”强调了邱少云的年纪不大,说明他还没有经受过长期的严峻的革斗争的锻炼,反衬出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 (5)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理解理解: 这句话一方面是说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纹丝不动,另一方面是说邱少云具有磐石一般坚不可摧的革命意志。 3.3.问题探究问题探究 (1)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邱少云是一个伟大的战士? 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而他却像千斤巨石一般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至牺牲都没有
39、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2)课文写了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又写了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结合相关内容说一说两者有什么联系。 课文介绍邱少云和战友们潜伏的山沟环境,为下文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抉择做了铺垫。 “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 ,因为“离敌人太近了” ,两处“可以看见”和一处“听得见”具体说明了近的程度。正因为离得太近,加上“敌人居高临下” ,所以大家“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 , 否则就可能 “被敌人发觉” 。 在这样的潜伏条件下, 邱少云被烈火包围时,只要稍微一动,不仅会暴露自己,而且会导致整个潜伏部队暴露和整个作战计划失败,所以任凭烈火烧身,他也纹丝不动
40、。因 4.4.课外拓展课外拓展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奋不顾身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大智大勇 急中生智 挺身而出 冲锋陷阵 视死如归 容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火烧眉毛 十万火急 一触即发 迫在眉睫 燃眉之急 箭在弦上 语文园地语文园地 1.1.交流平台交流平台 (1)怎样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理解理解:本单元有的课文写到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 如, 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
41、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 (2)在习作中怎样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理解理解:在习作中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来描写场面。比如在记叙运动会的习作中,应该先描写了整个运动场的布置情况, 然后对具体的比赛项目和个别运动员的参赛情况进行了细致刻画,这样就能让人感受到运动会上热烈且令人激动的氛围。 2.2.字词句运用字词句运用 (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反复使用“只听见”一词,强调了会场的肃静,突出了人民群众对升国旗仪式的尊重。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
42、我总想高歌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反复使用“是那么”一词,说明那里的天的确可爱,强调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突出表现了作者初见草原时的惊喜、赞叹之情。 (2)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 “多好啊!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提示提示:这两个句子分别用“赞叹” “婉言谢绝”代替了“说” 。这样的词语还有“谈论” “讲解” “辩论”等。 仿写仿写: “这道题有三种解题思路”扫视了一遍试卷上的最后一题,王老师胸有成竹地讲解起来。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
43、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 “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提示提示: 这两个句子没有用与 “说” 有关的词语, 而是用对人物心理、 神态的描写来代替 “说”这样简单的表达。 仿写仿写:妈妈紧皱着眉头: “你怎么连这道题也做错?你是不会,还是粗心啊” 3.3.书写提书写提示。示。 下面是两位同学的书写作品。我们也来试着写一写,举办一次书写作品展览。 理解理解:参加书写作品展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提高书写能力的好机会。要想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学会正确地安排一段文字的行款和布局,做到行款整齐、布局合理,尽量把每个字写匀称; (2)书写要正
44、确、规范,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先写出小样,看看大致的效果,若比较满意,再开始创作。创作时要一气呵成,不要修修补补。创作完毕,要仔细检查,看看哪些地方需要修改和调整,然后总结经验,再写几遍,力求尽善尽美。 4.4.积累运用积累运用 (1)积累。 提示:这些都是关于热爱祖国、勇于为国献身的名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释义释义:出自后出师表 ,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释义释义:出自白马篇 ,指为了解除国难而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 祖宗
45、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 释义释义:祖先留给我们的土地,应当拼死捍卫,不能让人分毫。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释义释义:出自病起书怀 ,指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 (2)运用 周总理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奉献给了党和国家的事业, 真可谓 “ , ” 。 每当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总有无数爱国志士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 他们“ , ” ,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谱写出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之歌。 中 国 领 土 虽 大 , 但 没 有 一 寸 是 多 余 的 , 就 像 宋 代 李 纲 所 言 : “ 祖 宗 疆土, , ” 。 答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
46、归 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5.5.拓展拓展 其他关于爱国的名言。 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单元高频考点单元高频考点 1.七律长征一课,常以课文内容填空和理解文中生难句含义的形式考查。 2.狼牙山五壮士一课,第 69 自然段,常以课内阅读的形式考查。 3.开国大典一课,课文写的四个重点场面,常以填空的形式考查。 4.灯光一课,课文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常以判断的形式考查。 5.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的中心思想,常以填空的形式考查。 6.本单元作文,常以“ 的游戏”为题进行习作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