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 资源ID:221469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1、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一、选择题 1. 氏族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社会基层单位。在史前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最重要原因是 A. 女子的地位逐渐衰落 B. 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 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2. 人类发展史上一次巨大的飞跃是食物生产的革命,即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其标志是 A. 农业的出现 B. 小农经济的产生 C. 手工业的产生 D. 火的使用 3. 如图为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中的塔西里那杰岩画。一位学者认为,这幅美轮美奂的画作描绘了妇女采集谷物的场景。这可以佐证 A. 原始人已过上定居的生活 B.

    2、 当时还处于打制石器时代 C. 采集渔猎时代的群体生活 D. 农耕畜牧时代的个体生产 4. 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人类的经济从旧石器时代的以采集、狩猎为基础的攫取性经济逐渐转变为以农业、畜牧业为基础的生产性经济。以下关于农业产生的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上的第一次革命 B. 农业的出现促进了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 C. 农业的出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D.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开始 5. 某学者研究指出,距今 1 万年左右,地球上冰期退却,气温上升,气候变暖,植物茂盛,动物大量繁衍,人类努力适应自然,进行种植和驯养活动,并过上定居生活,人

    3、类的基本生活来源更多地依赖农耕和畜养。在这一演进过程中 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成食物生产者 出现了社会分工、物品交换与贸易 农耕定居推动了聚落的形成 西亚居民培植出了大麦、玉米和小麦 A. B. C. D. 6.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被称为“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下列现象能够直接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世界人口出现快速增长 B. 原始宗教的产生与传播 C. 天文,历法的发展迅速 D. 城市和国家的兴起发展 7. 我国自古就有春节家家户户写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 粮仓、 畜圈等处的春联都是表示庆祝与期盼, 如 “五谷丰收,六畜兴旺” ,这反映 A. 中国有重视家畜饲

    4、养业传统 B. 以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为主 C.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D. 精耕细作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8. 下图是 2002 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 70008000 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据年代和形制判断,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 A. 麻 B. 棉 C. 毛 D. 丝 9.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传遍世界;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这说明 A. 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 D. 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 10. 有学者指出:

    5、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 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 B. C. D. 11. 16 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据此可以推论 A. 西班牙从此崛起并成为殖民强国 B. 新航路促进欧美之间的商品流通 C. 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饮食机构 D. 胡椒生产是美洲的唯一经济支柱 12. 到了 18 世

    6、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 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番茄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这一现象从根本上反映了 A.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革命”方兴未艾 B.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 经济交流改变了亚欧的社会生活 D. 经济全球化进入高潮 13. 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各地商业的发展和白银的跨洲际流动,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材料反映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 资本成为

    7、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C. 农业变革推动了早期的全球化 D. 新航路开辟改变了经济结构 14. 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最早种植甘薯时间表,这说明当时我国 A. 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 B. 甘薯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C. 与美洲的经济交往频繁 D. 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5. 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他把这些现象称为“餐桌革命”。“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 工业革命的开展 C.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D. 亚洲人口的膨胀 16. 现

    8、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为了能让全国各地的消费者吃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瓜果和蔬菜,冷链物流产业脱颖而出。下列哪项不是冷链物流产业的优点 A. 延长物品的保鲜周期 B. 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 C. 具有非常高的效率 D. 对贮藏运输要求不高 17. 几十年来,西方国家逐渐探索出三种不同的现代农业类型。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美国为代表,以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土地、劳动力适中型,以法国为代表,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这说明 A. 国情决定现代农业发展

    9、模式的选择 B. 科技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唯一因素 C. 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决于农场规模 D. 人地矛盾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水平 18.“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对于以耕种为生的农民来说,小小粮仓不仅承载着他们的财富,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据了解,与传统储粮方式相比,使用彩钢小粮仓储粮每百斤减损 2.55 千克,一个小粮仓可减损粮食近 100 千克。以 1000 个项目农户使用计算,存粮 100 多万千克,每年可减少储粮损失 5 万10 万千克,产生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材料反映了 A. 农民储粮观念的改变 B. 储粮技术的进步 C. 农民收入的增加 D. 国家粮食安全的保证 19. 2019 年 12

    10、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 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 , 公告明确对 “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 ”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据悉,辣条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材料认为该类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 辣条厂家生产环境脏乱差 工人在辣条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辣条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不够 原料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 A. B. C. D. 20. 信息化是未来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据调查,挤奶机器人的使用,可以提高奶牛奶产量的 20%50%,精准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的 15%30%。这体现了 A. 信

    11、息化促进农业效益提高 B. 信息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 信息化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D. 信息化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 二、非选择题 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16 世纪伊始,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数量锐减。1500 年至 1800 年之间,可能有 1亿以上的人口死于传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疾病。但是,从长期来看,由于粮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物种交换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是大于人口损失的。从 18 世纪开始直到现在,世界人口持续增长,营养改善是促进世界人口增长的重

    12、要因素。小麦、稻米、蔗糖、苹果等,从欧亚大陆来到西半球,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番茄、辣椒、花生等农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 摘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物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对物种交换提出你自己的见解,并说明理由。 (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 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漳州)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马等地,实际上就是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商品换取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中国商品。 摘编自费尔南布罗代尔15 至 18 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 材料二 土豆是老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

    13、蔬菜,同时它也是人们喜爱的美食。2014 年 12 月,农业部提出了马铃薯的主粮化战略,小土豆翻身进军主粮界,引发公众热议。 在全球人口暴增的年代, 使他们不致挨饿的那些美洲作物, 最初其实是很低贱的食物,但天灾人祸的危机,为马铃薯创造了良机,马铃薯的特性正符合危机时人类的需求;如今,马铃薯是全世界第二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在高海拔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1600 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植物学家、改革人士、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开始想到用马铃薯解决危机。1641 年英国入侵者在爱尔兰杀人放火捣毁庄稼,大多数农作物颗粒无收,惟有

    14、马铃薯在地下安然渡过了战火和严冬,使爱尔兰人得以渡荒抗灾。爱尔兰成为欧洲第一个以马铃薯为主食的地方。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对于准备战争的政治家而言,它是军队最理想的粮食。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今天波兰和德国东部,积极推广马铃薯。最终这种作物征服全欧洲。 摘编自美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材料三 16 世纪下半叶,高产作物豆薯经西班牙人传入菲律宾,随后从菲律宾传入东南亚其他地区,约 17世纪末传入中国东南沿海,之后传遍中国宜种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些知名的栽培品种。 摘编自张箭豆薯地瓜栽培传播史研究报告 材料四 1552 年呼吸器官流行病夺走了巴西伯南布哥一带许多人的生

    15、命。1558.4560 年,天花横扫拉普拉塔,夺去数以千计印第安人的生命,但却未波及一个西班牙人。15621563 年天花抵达巴西,数万印第安人死去,葡萄牙人却毫发未伤。 摘编自艾弗瑞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出现的历史背景,请以中国的立场重新命名此贸易航线。 (2)依据上述材料说明马铃薯在近代欧洲成为一种主要粮食的原因和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高产作物引进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全球化的认识。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

    16、社会,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父权制取代母权制。D 项正确;A 项是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A 项;B 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排除 B 项;战争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 【答案】A 【解析】农业的出现使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因此 A 正确,BCD 排除。 3. 【答案】C 【解析】岩画描绘了妇女集体采集谷物的场景,符合采集渔猎时代的特征,故 C 项正确;定居生活的标志是房屋,图片中没有涉及,故 A 项错误;图片中未涉及石器及其类型,无法得出是否属于打制石器时代,故 B 项错误

    17、;材料中无法体现畜牧,也无法体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故 D 项错误。 4. 【答案】D 【解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使得人类得以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从较多地依靠、适应自然逐步转变为利用、改造自然,故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个飞跃,不是开始。故 D 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ABC 项都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5.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人类适应并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增强,人类从采集、渔猎生活发展到农耕、畜牧生活,从穴居、巢居发展到村落定居。随着农耕定居生活的发展,食物生产方式、社会分工、居住形式与物品交换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社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8、玉米是由中美洲的居民最早培植的。故正确,错误,A 项符合题意;排除 BCD。 6.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革命的直接影响是改变了生产方式,增加了食物供给,加速了人口增长,A 项正确;旧石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原始宗教,排除 B 项;天文、历法和科技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其发展迅速属于进一步的影响,因此不能直接论证农业产生,排除 C 项;城市国家的兴起与发展不能直接论证农业革命,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7. 【答案】C 【解析】五谷六畜反映的是农业和畜牧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联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国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 正确;A 并未体现出“五谷”的信息,排除;男耕女

    19、织、精耕细作主要指的是农业,与题干中“六畜兴旺”无关,排除 B、D。 8. 【答案】A 【解析】从材料“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 70008000 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麻。所以答案选 A。 9. 【答案】A 【解析】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后,烟叶、马铃薯等物种传入欧洲,而水稻等作物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传入美洲,由此可见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答案为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矛盾,排除 B。材料没有反映经济繁荣问题,C 排除。根据常识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显然是错误的,排除 D。 10. 【答案】C 【解析】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是

    20、在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欧洲的,这种作物的交流本身也是文明链接的方式,所以错误,排除所有含的选项。故 C 项正确。 11.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16 世纪美洲欧洲饮食”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欧美之间商品流通,因此美洲的商品出现在欧洲市场上,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12.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反映的是 18 世纪欧亚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商品交流的广泛,逐渐在改变着欧亚人民的生活,所以符合题意的是 C 项,A 项不是“根本上”的体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 20 世纪初,排除 B 项,D项中的“经济全球化高潮”出现在 2

    21、0 世纪 90 年代。 13. 【答案】C 【解析】 “地理大发现”和“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早期的全球化,而材料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部分原因是“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和“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 ,故选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是在工业革命后,A 错误;B 项“资本”不是材料主旨,且资本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主次地位没有体现,排除;D 项中“新航路开辟”不是材料主旨,且“经济结构”的相关内容也没有直接涉及,排除。 14. 【答案】A 【解析】从最早种植甘薯的地区看出,甘薯种植已经比较广泛,故选 A 项;B、C、D 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 15. 【答案】C 【解析】结

    22、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业革命表现主要体现在商贸中心的转移、商品种类的增多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材料“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花生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亚洲地区传播”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C 选项符合题意;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A 选项排除;工业革命的开展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 选项排除;亚洲人口的膨胀并不会导致农作物的种类增加和世界范围内扩散,D 选项排除。 16. 【答案】D 【解析】冷链物流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对贮藏运输要求很高,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冷链物流一般指需要冷藏、冷冻类的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

    23、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大大提高了食物的存储期限,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故 B 项不符合题意;冷链物流便利了不同地域之间的食物输送,具有非常高的效率,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17.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不同国情下产生了不同模式的现代农业类型,A 正确; “唯一”表述过于绝对化,排除 B;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由科技水平所决定,排除 C;人地矛盾只是影响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因素之一,排除 D。 18.【答案】B 【解析】材料“使用彩钢小粮仓储粮每百斤减损 2.55 千克,

    24、一个小粮仓可减损粮食近 100 千克”反映了储粮技术的进步,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农民采用新的储粮方式,没有涉及观念的改变,故排除 A 项;CD 两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故均排除。 19.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 、 “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可知,辣条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生产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可能是加工环境不好或在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符合题意,故 D 项正确;与“食品生产卫生规范”不符,故排除 ABC三项。 20. 【答案】A 【解析】挤奶机器人的应用可以提高奶牛奶产量的 20%50%,精准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土地

    25、产出的 15%30%,这体现了信息技术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促进了农业效益的提高,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材料未体现,故均排除。 二、非选择题 21. 【答案】见解方面参考:物种交换是人类由分散到整体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物种交换有利有弊:人口增加的因素诸多:清朝人口增加的重要因素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的传入:病菌传播带来的灾难:人口大迁徙。等等。 【解析】见解和理由:根据材料“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可能有 1 亿以上的人口死于传播到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疾病。由于粮食作物和牲畜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物种交换所带来的人口增长是大于人

    26、口损失的”可以得出观点:物种交换是人类由分散到整体发展过程的必然现象:物种交换有利有弊。理由:弊端方面,可以列举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大量人口死亡以及病菌传播带来的灾难的史实。利益方面可以以新航路开辟以后,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等传入中国,促进清朝人口增加,也可以列举人口流动推动文明的交流 22.【答案】 (1)背景: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扩张;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技术高超;西方对中国的丝绸与瓷器等商品的需求。 命名: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海.上丝绸之路) 。 (2)原因:马铃薯易于种植,产量高;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战乱的影响和战争的需要。 影响:有助于维持人的生存和社会的稳

    27、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影响: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刺激人口增长,过度垦荒,带来环境问题。 (4)认识: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总趋势;便捷地区间联系,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加剧疫情流行和环境恶化;应趋利避害。 【解析】 (1)背景:根据“大帆船把福建月港(漳州)来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墨西哥、巴拿马等地”,结合所学得出新航路开辟,西方殖民扩张;根据“用美洲的金银与其它商品换取当时风靡全球的丝绸与陶瓷等中国商品”得出明清手工业技术高超、西方对中国的丝绸与瓷器等商品的需求等。命名:可命名为太平洋海上丝绸之路、明清海上丝绸之路等。 (2)“原因”,依据材料信息“马铃薯在高海拔

    28、和严寒地区都能生长;马铃薯的单位面积产量惊人,而且种植几乎没有成本”得出:马铃薯易于种植,产量高;由材料信息“1600 年后,欧洲人口急速增加,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随之出现”得出: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由材料信息“正如上述在爱尔兰所见,战争、饥荒把马铃薯打入了中欧、东欧”得出:战乱的影响和战争的需要。“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有助于维持人的生存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3)影响:根据“高产作物豆薯”“传遍中国宜种地区”得出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根据所学,还可从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刺激人口增长、带来环境问题等角度分析解答。 (4) 认识: 结合材料和所学, 可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总趋势、 便捷地区间联系、 加剧疫情流行和环境恶化、应趋利避害等角度分析回答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单元试卷(含答案)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