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案

    • 资源ID:22262       资源大小:63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案

    1、21 孟子二章知识与能力1识记重点字词,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句式。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2了解作者及其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根据课文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写作手法和论证过程。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方法来理解作品的内涵。2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等方式来体会作者的情感。3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实际体会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1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2、理解文意。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内涵,体会“大丈夫”的英雄气概。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2 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人们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那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大丈夫”呢?孟子在富贵不能淫这篇课文中对“大丈夫”做了很好的阐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去看看。二、自主预习1作者介绍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 。后世常以“孔

    3、孟”合称他和孔子。2背景资料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本课所选的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题目是编者加的,提出了真正的“大丈夫”之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题目是编者加的,围绕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3知识链接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

    4、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竞作,九流并起。 ”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诸子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以老子 论语 墨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篇幅短小,多是片段式、语录体的文章,词约义丰,富含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 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 韩非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更加成熟,议

    5、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更透彻,逻辑更周密,常寓理于物。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推动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4检查预习(1)重难字公孙衍(yn) 丈夫之冠(gun) 女家(r)富贵不能淫(yn)(2)通假字往之女家(“女”同“汝” ,你)(3)古今异义安居 古 义 : 安 静 。 例 : 安 居 而 天 下 熄 。今 义 : 安 静 地 生 活 。 )诚 古 义 : 真 正 , 确 实 。例 : 公 孙 衍 、 张 仪 岂 不 诚 大 丈 夫

    6、 哉 ?今 义 : 真 诚 , 诚 恳 , 诚 实 。 )(4)一词多义得 是 焉 得 为 大 丈 夫 乎 能 够 不 得 志 , 独 行 其 道 实 现 )戒 戒 之 曰 告 诫 必 敬 必 戒 谨 慎 )居 居 天 下 之 广 居 居 住 居 天 下 之 广 居 住 所 )(5)词类活用丈夫之冠也(名词作动词,行冠礼)富贵不能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迷惑)贫贱不能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动摇)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6)特殊句式判断句此之谓大丈夫。(“谓”表判断。)倒装句状语后置:舜发于畎亩之中(正常语序为“舜于畎亩之中发” ,文中后面的五个句子也是倒装句)三、朗读指导停顿指导

    7、。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疏通文意1重点词语解释(1)诚:真正,确实。(2)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3)焉:怎么,哪里。(4)命:教导、训诲。(5)戒之曰:告诫他说。(6)夫子:文中指丈夫。(7)正:准则,标准。2重点句子翻译(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译: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译: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仪吗?(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译:住

    8、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判断句, “谓”表判断。)译:富贵不能使我迷惑,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作大丈夫!五、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答案示例: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答案示例: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 ,哪里谈得上是“

    9、大丈夫”呢?(或“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可列举文天祥、鲁迅、项羽等典型例子。(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答案示例:“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答案示例: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谈不上是大丈夫。(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富贵不能

    10、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句话出自孟子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怎样做才能成为真正的大丈夫呢?答案示例:孟子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这样做了以后,再抱以“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立身处世态度,这样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堂堂正正的大丈夫。(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看法?谈谈

    11、你对这篇课文的理解。答案示例:富贵不能淫这篇短文语言幽默含蓄,讽刺深刻尖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由此来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臣服于君权,是在行“妾妇之道” 。文中还运用了排比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如文中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句子读来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后者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孟子尽心上中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与文中的哪句话意思相近?该如何理解?答案示例:这句话与文中的“

    1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意思相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意思是说“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这样。 ”普遍的观点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后半句体现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前半句则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和出世境界。六、课堂小结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

    13、,去其糟粕。七、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八、板书设计富贵不能淫Error!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抽背课文富贵不能淫 。二、新课导入孟子认为,人才是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有了艰苦环境的磨炼,才能使人的性格坚韧、顽强,才能担负重大的使命。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孟子的另一篇短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去感受一下孟子是如何来论述这个问题的。三、自主预习检查预习(1)重难字畎亩(qun) 傅说(yu) 胶鬲(g)百里奚(x) 法家拂士(b)(2)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 ,增加。)衡于虑(“衡”同“横” ,梗塞,不顺。)法家拂士(“拂”通“弼” ,辅佐。)(3)古今异义发 古 义 : 兴 起 , 被 任

    14、用 。 例 : 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今 义 : 送 出 , 支 付 。 )筑 古 义 : 捣 土 用 的 杵 。 例 : 傅 说 举 于 版 筑 之 中 。今 义 : 建 筑 , 修 建 。 )士 古 义 : 狱 官 。 例 : 管 夷 吾 举 于 士 。今 义 : 士 兵 。 )然后 古 义 : 这 样 以 后 。例 : 然 后 知 生 于 忧 患 , 而 死 于 安 乐 也 。今 义 : 连 词 , 表 示 一 件 事 情 之 后 接 着 又 发生 另 一 件 事 情 。 )(4)一词多义国 固 国 不 以 山 溪 之 险 国 防 国 恒 亡 国 家 )拂 行 拂 乱 其 所 为

    15、 违 背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同 “弼 ”, 辅 佐 )于 舜 发 于 畎 亩 之 中 从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给 而 死 于 安 乐 也 在 )(5)词类活用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忍。)四、朗读指导停顿指导。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16、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五、疏通文意1重点词语解释发:兴起,指被任用。举:选拔、任用。士:狱官。市:集市。作:奋起。文中指有所作为。入:指在国内。出:指在国外。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2重点句子翻译(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要下达重要的使命在这些人的身上,必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这样让他的内心受到震撼,让他的性格更加坚忍,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17、外患者,国恒亡。译: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这样的国家常常灭亡。六、合作探究(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第 1 段开头列举了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这六个人的成长史中共同点是什么?答案示例: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奋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自身也在艰苦奋斗中有所成就。2第 1 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讲述的是一个什么道理?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答案示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讲的是一般

    18、人成长历程,讲述了一个“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与之相同。3课文第 2 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答案示例:第 2 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答案示例:课文是从两个角度说理的。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

    19、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 “劳” “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游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二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诫谏,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是极端重要的,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

    20、而知的。(三)品读课文,句段赏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运用排比,连举六位圣贤的成功事迹,来表明“生于忧患”的普遍现象。同时注重遣词用字,六句话,六个动词,一个“发” ,五个“举” ,表现了人物由微贱向显达的运动过程,同时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舜为君子,是圣人,他的成功虽有尧的赏识的因素,但主要靠的是他自身的才能和努力,故曰“发” ,傅说等是臣子,是贤人,他们的成功虽有自身的能力因素,但是主要靠的是遇到了一位明主,故曰“举” 。(四)熟读课文,主旨探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答案示

    21、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五)赏读课文,鉴赏评价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理解和看法。答案示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

    22、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既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六)课外拓展,对比延伸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两篇文章都是小短论,请从主题、结构、写法等方面比较一下它们的异同点。答案示例:示例一: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长于言辞,论证严

    23、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示例二:两篇小短论论证方式和行文结构是不同的。 富贵不能淫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先举出公孙衍,张仪的反例,论述他们奉行的是“妾妇之道” ,再论述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举例论证,先讲述历代名臣成长史,再论述一般人的成长历程,然后由成才推及治国的道理,最后归纳出论点,属于“层进”的归纳式结构。示例三:两篇小短论的主题不同。 富贵不能淫论述了作者心目中大丈夫的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围绕客观环境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七、课堂小结孟子文中所言的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

    24、义:他强调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 “劳” “饿”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而贪图安乐自然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对于国家来说,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八、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九、板书设计造 就 人 才 历 代 名 臣 成 长 史 才 能 从 磨 炼 中 来一 般 人 成 长 历 程 才 能 从 奋 斗 中 来 生 于忧 患治 理 国 家 居 安 思 危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出 则 无 敌 国 外 患 死 于 安 乐 )


    注意事项

    本文(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教案)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