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秋冀人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

    • 资源ID:222756       资源大小:42.4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秋冀人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

    1、冀人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冀人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第 1 1 课空气的成分课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 2.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3.实验:点燃两支相同的蜡烛,用集气瓶将其中一支蜡烛罩起来。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A.把一支蜡烛粘在玻璃片上放在水槽中;向水糟中加入大约 5 厘米深的水,水不宜太多,能淹没蜡烛下部即可,倒水时不要弄湿烛芯。B.不点燃蜡烛,用集气瓶把蜡烛扣上,观察水能进入杯子吗?C.点燃蜡烛,用集气瓶罩在蜡烛上,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蜡烛熄灭,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并高出水槽中的水面。 现象解析:现象解析: A.集气瓶

    2、内水面上升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说明瓶子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B.为什么集气瓶中的空气会减少?是空气跑了吗?你认为这与什么有关?为什么?答:因为蜡烛燃烧会消耗一部分空气。 C.集气瓶中还有没有空气?是不是都用光了?为什么?答:集气瓶中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占据瓶内的全部空间。 结论:蜡烛燃烧要消耗一部分空气。 4.实验:蜡烛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气体还能不能支持燃烧。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A.用一块玻璃片在水下把集气瓶盖好,一只手托住玻璃片,另一只手按住集气瓶,倒扣过来放在桌面上。 B.把瓶口的玻璃片推开一条小缝儿,将燃着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观察有什么现象?结论:空气中至少

    3、有两种气体:一种是支持燃烧的,只有这种气体存在燃烧才能进行;另一种气体是不能支持燃烧的。 第第 2 2 课课 燃烧的秘密燃烧的秘密 1.物体在燃烧时有什么现象?燃烧时会发光、放热,闻到特殊气味,物体燃烧后有灰烬产生。 2.物体燃烧前后有什么不同?燃烧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体燃烧后,有新的物质生成,构成物体的物质发生了改变。 3.实验:探究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什么。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A.把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焰上方,大约 15 秒钟,观察烧杯内壁产生什么现象。 B.往烧杯中加入 10 毫升澄清石灰水,将蜡烛点燃,放入烧杯中,5 秒后盖上盖子,等蜡烛自然熄灭后从瓶中取出,摇晃烧杯,观察石灰

    4、水有什么变化。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A.点燃蜡烛时要注意安全。 B.如果现象不明显就找找原因,再做一次。 实验现象: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时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等新物质。 4.物体燃烧能够发光、发热,带给我们很多便利,但是燃烧引起的火灾或高温液体、蒸汽等也会给我们带来烧烫伤的危害。 5.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烧烫伤呢?只要我们在生活中提高防范的意识,远离明火以及高温物体、液体,规范使用电器等,就可以有效减少烧烫伤事件的发生。如果身边发生烧烫伤事件时,不要慌张,根据情况先报警,然后按照五步法进行急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烧烫伤带来的伤害。 第

    5、第 3 3 课课 变色游戏变色游戏 1.实验:探究苹果切面变色的原因。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将苹果从中间纵向切开,分别放在小碟中。 向其中一片苹果表面滴上柠檬汁或用保鲜膜包住。 10 分钟后观察两片苹果切面的变化。选取其他水果或蔬菜,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结论:苹果等水果蔬菜切面变色是因为有新的物质生成。 2. 紫甘蓝汁遇到白醋和小苏打溶液变色的原因:白醋溶液呈酸性,小苏打溶液呈碱性,紫甘蓝汁在酸碱性不同的溶液中会呈现不同的颜色。 3.隐形字迹遇热后能够变色,是因为有新的物质生成。 第第 4 4 课课 生锈与防锈生锈与防锈 1. 比较铁和铁锈。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A.用铁钉分别划一划铁制品

    6、和铁锈,观察有什么现象。 B.将铁制品和铁锈分别连接到电路中,观察灯泡能否发光 C.用磁铁的磁极分别接近铁制品和铁锈,观察有什么现象。温馨提示:使用铁钉要注意安全,连接电路时注意不要短路。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铁制品生锈后硬度降低、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结论实验结论:说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探究铁生锈的条件实验方法:把 5 枚干净无油的铁钉分别放入 5 支试管中,给试管编上号码。1 号试管保持干燥,用橡皮塞密封;向 2 号试管中加满食用油,用橡皮塞密封;向 3 号试管中注满水,用橡皮塞密封;向 4 号试管中注入少量的水,敞口放置;向 5 号试管中注入少量的水,并放入少许盐,敞口

    7、放置。连续观察十天左右。温馨提示:铁钉表面要干净、无锈、无油;实验要用纯净水。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5 枚铁钉生锈的程度不同,1 号、2 号没有生锈,5 号铁钉生锈最严重。实验结论:铁生锈与空气、水、盐等因素有关。 3. 每年由于生锈而报废的金属制品占全世界金属制品年产量的 20640,金属生锈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机器设备爆炸或损环,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4.怎样防止金属生锈?我们知道金属生锈与空气、水、盐等因素有关,如果我们能够隔绝或减少金属与空气、水、盐(或酸)的接触,就可以达到防锈的目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是用涂油、搪瓷、喷漆、电镀、擦干水分这些方法隔绝或减缓金属与空气、水、盐(或

    8、酸)的接触,从而防止生锈。 第第 5 5 课课 刺激与反应刺激与反应 1.研究人体对环境刺激产生反应需要的条件。 方法方法:三个人为一组,一人为测试者,两人为被测试者。活动前被测试者都戴上眼罩,其中一人还要戴上耳套。活动开始,测试者从距桌面 20 厘米高处分别扔下一张纸巾、一把钥匙。要求被测试者听到声音后举手示意。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三人可轮流测试;活动要安静、有序。结论:我们要听到声音,需要有接收声音的耳朵及物体发出声音,当声音刺激耳朵时,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 研究刺激条件或感官发生变化后人体的感觉有什么变化。 实验方法(一)实验方法(一) A.一人为被测试者,背对桌子,坐在相距两米远的

    9、椅子上。 B.另一人为测试者,分别从距离地面 5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40 厘米、60 厘米、80 厘米的地方扔下大头针。 C.被测试者听见声音后,举手示意。D.被测试者用棉花堵住一只耳朵,重复上面的实验。 实验方法(二)实验方法(二) 先喝一口橙汁,然后再捏住鼻子喝一口,体会橙汁的味道是否一样。 结论:不同的环境刺激(如声音大小、光线强弱、气味不同),人体会产生不同的感觉;相同的环境刺激,人体利用不同感官产生的感觉也不同。 3、人体能接收某些环境刺激并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 答:人体对某些环境刺激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环境变化,趋向有利的刺激,避开有害的刺激,保护

    10、人体。 4、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感官疾病的主要原因。 5、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保证感觉器官的健康?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卫生习,保持每天足的睡眠。照顾好自己的鼻子、眼睛、皮肤、耳朵等感觉器官。坚持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第六课人体的司令部第六课人体的司令部 1、脑是我们人体的“司令部”,它被头骨包围着,外形酷似一个已剥壳的核桃仁,分为左右两个半球,重约 1400 克,脑表面有很多皮层褶皱在一起,这也增加了脑皮层的面积,使得我们人类更加聪明。 2、脑有什么功能呢? 答: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

    11、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答:脑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生物基础。 3、脑是人体重要的器官,我们可以通过“充足的睡眠,补充全面、合理的营养,防止外界的激烈冲撞,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等措施来保护我们的脑。 第七课活动与健康第七课活动与健康 1、饮食、运动、睡眠、卫生等不良习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现在让我们做个头脑风暴的游戏,每组同学可从中任选一个主题,把自己知道的在这方面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一一列举出来。在相同时间内,比一比哪组列举得最多。 2、睡眠可以让身体得到休息和恢复,睡眠不足

    12、会导致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时间长了会导致免疫能力下降,还会影响生长发育。饮食不均衡会导致营养不良和微量元素缺乏,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酒精不仅直接影响肝、胃,还会损害大脑,使记忆力减退,影响学习。长期不运动会造成抵抗力下降,易生病,不利于儿童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 3、讲究卫生、合理饮食、积极锻炼、规律作息,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4、我们小时候在不同时期分别打过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 5 种免费疫苗,有效地预防了乙型肝炎、结核病、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 7 种传染病。现在我们遇到特殊情况,根据需要还要及时地打“预防针”,如注射新冠疫苗来预防新

    13、冠肺炎。 5、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身体健康并不是真正的健康,还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能尊重他人,并能时常给子他人帮助或得到帮助等。 第八课环境与健康第八课环境与健康 1、雾霾是一种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2、生活中有哪些环境污染现象? 答:生活中主要有噪声污染、空气污染、家庭污染、水体污染等。 3、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哪些影响? 答:环境污染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远离或者杜绝环境污染。 4、生活中有哪些危险源呢? 答:生活中主要有高压、易燃、

    14、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危害等危险源。 5、生活中如果我们看到危险标识后应及时离开,并劝阻他人远离,以避兔危险源造成伤害。 6、我们可以通过防护器材来保护我们的健康。 7 7、制作防毒口罩方法:、制作防毒口罩方法: (1)用剪刀将塑料瓶的底部剪下来。为了避免尺寸不适合脸型的大小,建议不要一次性剪得过多,可以分四到五次修剪,直到剩下半圆弧形的瓶口刚好盖住自己的口鼻。 (2)用胶枪在半圆弧瓶口粘上一层棉布,佩戴时不仅可以使脸部更加舒适,还能增加气密性。 (3)将纱布叠 35 层(或者用纱布包上椰壳活性炭)堵在塑料瓶口处。 (4)将塑料瓶罩在自己脸上,在与嘴部平齐的塑料瓶位置打两个小孔,然后把橡皮筋

    15、两头穿入孔中,打结系好。 第九课地表探秘第九课地表探秘 为什么这座高山上会有海洋生物化石呢? 实验假设:海洋之所以变成高山,可能是地球内部的力的作用的结果。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A 将四块条状橡皮泥叠加放到托盘中。 B.用手捏住橡皮泥两端,向中间挤压。 C.再取一条橡皮泥,用橡皮泥切割刀切两刀,让橡皮泥块之间能够滑动,就好像是被向上或向下挤压的岩层。 D.将实验现象和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结论:海洋变为高山的原因是由于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各种挤压力导致地壳运动,地壳中的岩石不断被挤压、抬升,从而形成了高山。 第十课地球的内部第十课地球的内部 地球分为三个层:地壳、地幔、地核。各个圈层的厚度、组

    16、成物质的状态是不同的。 第十一课地震第十一课地震 1、实验:探究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吗? 假设:地震可能是地壳岩石断裂引起的。 方法:实验前先准备三块长度、宽度相同,厚度分别为 0.3 厘米、0.5 厘米、1 厘米的木板。从最薄的木板开始实验,双手握住木板的两端,均匀用力,使它弯曲,直至折断。观察三种不同的木板断裂时的现象。 结论:地壳的运动变化对岩层产生了非常大的挤压力,当岩层受到巨大的挤压力时会发生弯曲变形,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断裂。在这个过程中,巨大的、无法想象的能量就会快速地从岩层深处释放出来,引起大地猛烈震动,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绝大多数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 2、地

    17、震发生时都有哪些危害呢? 答:地震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和损坏,造成人员伤亡、大量财产损失,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地裂、水灾、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答:当地震发生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尽快做到:熄灭炉火,切断电源,迅速跑到室外的空地上,并且远离高压线。如果来不及,要躲避在卫生间等狭窄的地方或坚固的桌子、床等家具侧面,并尽可能地找到一些物品保护头部。 4、在学校、家庭、户外、商场这四种场所中,我们应该如何避震? 答:假如在学校发生了地震,要躲在课桌侧面,用手紧握住桌椅,并依靠这张桌椅挡住坠物;在家里发生了地震,要蹲在卫生间的墙角,用浴巾盖在头上保护头、颈,避

    18、免被窗户镜子、墙上的悬挂物等弄伤;在室外发生了地震,要跑到远离汽车、电线、大树和楼房等危险物体的宽阔地带;在商场发生了地震,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住头部。 第十二课火山第十二课火山 1、实验:探究岩浆是怎样从地球内部射到地球表面的。 实验方法:实验方法: A 在桌面上铺一层厚报纸,把铝盘放在报纸上,将瓶子放在铝盘中间。 B.往瓶中倒入 50 克干苏打,加入 12 滴洗涤灵。 C.在瓶子周围放一个像火山锥一样的铝箔。 D.将 50 毫升醋倒入杯子中,然后加入 23 滴红墨水。 E.慢慢地向瓶中倒入醋的混合物,观察发生的现象并记录下来。

    19、现象:瓶子中有泡沫溢出。 结论: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巨大的压力下会沿着裂缝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有的会冷却下来形成岩石,有的会冲出地面形成火山喷发。 2、火山喷发有什么危害?火山喷发有利的一面是什么? 答:火山喷发能污染空气,烧毁森林,毁坏农田,覆盖村庄、城市,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 火山喷发有利的一面是:火山灰中有丰富的矿物质,可以使土壤肥沃。火山岩又是优质的建筑材料。在火山喷发频繁的地区,往往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成为旅游和考察的胜地,如日本的富士山,我国的五大连池、长白山等。 第十三课地壳的构成第十三课地壳的构成 1、观察岩石的方法:将岩石放进布袋里,用锤子砸开岩石,观察它的内部是什么样的(是否有

    20、层理、有气孔、有生物痕迹等);内部的物质是什么样的(是一种、还是多种,是颗粒状的、还是层状的,还是)。将岩石在无釉瓷片上用力刻划,直到在无釉瓷片的表面留下清晰的粉末痕迹为止,观察条痕的颜色。 在打碎的岩石断面上滴几滴浓醋,观察发生的现象。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刻划岩石,观察发生的现象。 2、岩石的内部结构是不同的,有层状的、有颗粒状的,有的有气孔、有的没有气孔;条痕的颜色也不一样,有多色的、有纯色的:;有的岩石质地较软、有的较硬等。 3、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岩浆岩是由地下岩浆或地表熔岩冷却凝结而成的。由于温度骤降,气体等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结构,如玄武岩;有的熔岩是在地下变硬形

    21、成的,如坚硬致密的花岗岩。 沉积岩是由一层层的沙子和淤泥固结而成的。这类岩石中常常含有古代动植物的遗体或遗迹,如白垩化石。 变质岩是由前两种岩石在高温、压力作用下变质而成的。它的特征比较明显,有的具有片状结构,如片岩;有的是麻状结构,如花岗片麻岩;有的是板状结构,如板岩。 第十四课光从哪里来第十四课光从哪里来 1、我们把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 2、哪些光是来自光源的光,哪些光是来自物体的反射光? 光来自于光源的光:太阳光、灯光、萤火虫的光、烛光等。 来自于物体反射的光:月光、镜子的光、玻璃的光、水面的光等。 3、来自光源的光进入眼睛,我们就能看到光源。 4、眼睛是怎样看见非光源物体的?

    22、物体反射的光进入眼晴,我们就能看到该物体。 5、来自于光源的光或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晴,我们就能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第十五课光的传播第十五课光的传播 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小孔成像现象 答:因为孔很小,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所以蜡烛火焰上部的光通过小孔后会照到纸屏的下部,蜡烛火焰下部的光通过小孔后会照到纸屏的上部。这样,在纸屏上就会出现与蜡烛的火焰形状相似、倒立的像,这种现象叫作小孔成像,利用这种原理可以制作针孔“照相机”。 第十六课光的反射第十六课光的反射 1、行进中的光遇到镜子等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2、制作潜望镜的方法:

    23、A.用直尺和铅笔在纸板上画出潜望镜的展开图。 B.沿实线剪下,再将 A、B 处挖空。 C.将纸板折叠,并用胶水粘接成盒形。 D.将两块小镜子插入斜孔内。 3、光的反射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帮助人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 第十七课彩虹的形成第十七课彩虹的形成 1、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空中的小水滴有关。 2、太阳光穿过三棱镜后,会形成红、橙、黄、绿、蓝、紫的七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3、下雨时(或雨后),天空中悬浮着许多小水滴,它们就像三棱镜一样,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 4、1666 年,牛顿用一束阳光穿过三棱镜,很快在对面的墙壁上出现了

    24、红、橙、黄、绿、蓝、紫七种顔色的光带,后来他又将七色光合成了白光。 5、七色光能合成白光吗? 方法:用圆规在厚纸板上画一个 1015 厘米的圆。将圆分成七份,对应圆心角分别为:45、25、110、45、45、45、45,对应部分依次分别涂为:红、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将涂色后的圆形剪下来,在圆形纸板中央打两个小孔,穿入棉线。拉动棉线使七色板转动起来,观察有什么现象。 结论:七色光能够合成白光。 第十八课勺柄是怎样变热的第十八课勺柄是怎样变热的 1、在同一物体中,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 2、热在不同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假设:把盛有热水的杯子,放到盛有冷水的容器中,热水的温度

    25、可能会逐渐下降,冷水的温度可能会逐渐升高。 实验方法: (1)向烧杯中倒入 300 毫升约 90的热水,向锥形瓶中倒入 100 毫升约 20的凉水。 (2)用温度计分别测出冷水和热水的初始温度。 (3)把锥形瓶放入烧杯中,温度计悬挂在铁架台上。 (4)每隔 1 分钟观测一次冷水、热水的温度。 提示:要四人一组分工合作;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触烧杯和锥形瓶的壁和底;读温度计示数时,让视线和温度计的液面保持水平;使用热水时,注意不要被烫伤;实验完毕后,将仪器整理好。 绘制曲线图。 描点。在坐标图中根据数据进行描点,先用一个与纵轴平行的直尺落在时间点上,再用一个与横轴平行的直尺落在某个具体的温度数值上,

    26、这样它们的交点就是这组数据的点。 连线。用光滑的线段将各个点连接起来,这就是曲线图。 结论:热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 人们根据热传导原理,发明制作出很多科技产品,比如电热暖手器、各种各样的凉垫等。天气冷了人们就用电热暖手器取暖,天气热了就用凉垫降温。这样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第十九课传热比赛第十九课传热比赛 1、固体材料中,金属材料(铜、铁、铝等)传热速度比较快,其他材料(如木头、塑料、玻璃)传热速度比较慢。 2、铁棒传热比较快,水和空气传热比较慢。 3、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

    27、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 4、我们周围很多物品都用到了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其目的是加快成减缓热传递,使我们的生活更舒适。 第二十课热在水中的传递第二十课热在水中的传递 1、水受热后体积会增大,同体积的热水比冷水轻。放进温水中,热水比温水轻就上浮,冷水比温水重就下沉。 2、探究锅底部的热水和上部的冷水又会怎样运动。 实验方法: A.向烧杯中加入多半杯约 20的冷水(注意如果水的温度高,则效果不好,并且实验现象呈现的时间短)。 B.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细锯末。 C.用酒精灯的外焰分别给烧杯底的边缘和中心部位加热。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D.观察有什么现象,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实验

    28、现象:烧杯中的木屑随着水不停上下翻滚,给边缘加热时烧杯里位于边缘的木屑翻滚剧烈,给中心部位加热时烧杯里中间部分的木屑翻滚剧烈。 总结:烧杯下部的水受热后会上升,上部比较冷的水会下降,通过热水和冷水的相互对流,使全部的水变热,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对流。 3、热在空气中主要是靠对流的方式传通的。取暖器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周围比较冷的空气就会从下面补充过来,这样,在冷热空气不断对流过程中,整个室内的空气就会变热。 第二十一课太阳能热水器第二十一课太阳能热水器 1、太阳从遥远的太空直接将热传给地球,这种传递热的方式称为辐射。 2、太阳能热水器吸热多少可能与颜色、摆放角度、受热面积有关;黑色的比白色的可

    29、能吸热多,受热面积大的比受热面积小的吸热多,受热面与光线垂直的比不垂直的吸热多。 3、黑色的、受热面积大的、摆放角度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的太阳能热水器吸热最多。 第二十二课保温和散热第二十二课保温和散热 1、尽管保温容器的形状、大小、制作材料各不相同,但它们一般都是双层的,中间的空气已经抽去,这样有助于减缓热传递,提高保温效果。 2、羽服中有蓬松多孔的羽毛,内有很多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羽线服可以保持人的体温。 农田覆盖的塑料地膜,可以减少空气对流,借以保持地温,使小苗在低温多风的早春不至于冻死。 3、黑色能加快物体的散热。 4、要散热,必须加快热传递。为此,应该采用金属等热的

    30、良导体;加大热源与外界的接触面积;一般可以涂成黑色,使传导、对流和辐射加快进行。 影响热传递的因素主要有物体的制作材料、颜色、热源与外界的接触面积等。 5、使一杯热水变凉可以借助热的良导体,或者与冷水、冰等物体接触,或者增大容器表面积等方法来加快热传导,或者通过水的流动或吹风加快热对流。 第第 2323、2424、2525 课科学擂台课科学擂台保温物品大比拼(一二三)保温物品大比拼(一二三) 制作保温物品。 一、绘制图纸 1.掌握方法 绘制方法: A.先确定主视(正面)图方向,再确定左视(面)和俯视图(上面)方向。 B.先画出能反映物体真实形状的主视图,再画出左视图和俯视图。 C.要遵循“长对

    31、正、高平齐、宽相等”原则来绘制视图。 D.标注尺寸时,主视图和左视图标注在图的右边和下边;俯视图标注在图的右边 二、选择材料 要求:选择材料时要根据自己的方案选择成本较低、安全环保的材料。 三、制作外箱方法: A.在保温板上画出六个面,并沿线锯下。 B.用砂纸打磨边缘。 C.胶枪预热之后,把五个面粘接成箱体。 D.把粘好的保温箱用胶带固定。 注意事项:手锯和胶枪要严格按照使用方法进行操作,注意安全;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四、制作内箱。按照塑料瓶的周长和高,在锡箔纸上画线,并用剪刀剪下;用双面胶先将锡箔纸在瓶壁上,再将塑料瓶固定在保温箱底部中心位置。 五、装配组合。先将棉花填充在塑料瓶与箱体之间,再用胶枪将两根长度相同的塑料绳固定在距箱体侧面四分之一的位置(注意绳子的长度应是箱体宽度的两倍)。 六、美化外观。用彩笔在纸上绘制美丽的图片,然后粘贴在箱体四周。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秋冀人版五年级上科学全册知识点)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