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2 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一模语文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试卷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4 题题 21 分)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我们的祖国(f yu n)辽阔,山河壮美。既有碧水青山,又有戈壁高原;既有丛林峭壁,又有大漠孤烟大美中国,风光无限。 【乙】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设计团队在西汉长信宫灯的基础上,设计出的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充分 A (彰显、显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 【丙】从平凡到(zhu yu )的人生,需要才华,需要拼搏,也离不开身边好友的时时 B (告诫、劝诫)和帮助。 (1)根据上面
2、【甲】 【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f yu n_ zhu yu _ (2)给上面【甲】 【乙】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戈壁_ 熏陶_ (3)从【乙】 【丙】两段文字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处。 A._ B._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 莫笑农家腊酒浑,_。 (陆游游山西村 ) 为人谋而不忠乎?_?传不习乎?( 论语十二章 ) 古诗词中,关心百姓疾苦的作品随处可见。 十五从军征中,通过“兔从狗窦入,_”反映出乱世中百姓生活的艰辛。 小石潭记中“_,_,往来翕忽”写出了鱼儿游乐的情景。 3. 下面是四幅抗疫广
3、告宣传截图,请从中选出一则公益广告词,写出分析鉴赏。 我选_中的广告词,理由是: 4.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在春节期间举行,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1) 【任务一】寒假期间,小田同学全家计划一起去观看一场冬奥会的比赛。请你结合下面冬奥会的赛程表(局部)及家人的要求给出合理的观看建议。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程表(第九版,发布自 2021年 6月) (局部) 2022年 2 月 北京赛区 延庆赛区 张家口赛区/首钢大跳台 当 日 决 赛 数 开 闭 幕 式 冰 壶 冰 球 速 度 滑 冰 短 道 速 滑 花 样 滑 冰 高 山 滑 雪 有 舵 雪 橇 钢 架 雪 车 无 舵 雪
4、橇 跳 台 滑 雪 北 欧 两 项 越 野 滑 雪 单 板 滑 雪 冬 季 两 项 自 由 式 滑 雪 4(五) oc * * - - * - - - - - - - - - 0 5(六) - * * 1 1 - - - - * 1 - 1 * 1 1 6 6(日) - * * 1 - * 1 - - 1 1 - 1 1 1 7 7(一) - * * 1 2 1 1 - - - 1 - 1 1 (*) 8 8(二) - 1 * 1 - * 1 - - 1 - - 2 2 1 (1) 10 说明: “*”代表当日有不是决赛的比赛; 数字代表当日有相应数量的决赛; “OC”代表开幕式; 单板滑雪、
5、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大跳台进行;“(*)”代表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资格赛,括号内的数字代表当日进行的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 家人的要求:爷爷想顺便参观一下故宫博物院。爸爸希望看决赛。妈妈周一周二有时间。小田喜欢花样滑冰。 (2) 【任务二】学校开展对联征集活动,请你以“凯歌”下联的结尾,补全下面对联。 上联:冬奥赛场传捷报 下联:_凯歌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阅读(521 题题 49 分)分) 一、 (一、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
6、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 6. 对本词赏析有误一项是( ) A. “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激烈场面,表现出所向披靡。 C. 这首词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鲜明,结句虽戛然而止,却内涵丰富,读之余味无穷。 D. “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7.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 (二、 (12 分)
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书马犬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部第七 (二) 滑寿,幼警敏好学,能诗。京口王居中,名医也。寿从之学,授素问 难经 。既卒业,请于师曰:“素问详矣,多错简。愚将分藏象、经度等为十类,类抄而读之。 难经又本素问 灵枢 ,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愚将本其义旨,注而读之可乎?”居中跃然称善。自是寿学日进。 (节选
8、自明史滑寿传 ,有删改) 【注释】欧阳公:欧阳修。翰林:北宋的翰林院,在这里供职的人称翰林学士。毙:杀,在这里指被踩死。通衢(q ) :四通八达的大街。逸马:肆意奔驰的马。内翰:翰林的别称,此处指欧阳修。错简: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谓“错简”。荣卫藏府:中医学名词。中医称血气为“荣卫”。“藏府”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试书其事 (2)相与一笑 (3)寿从之学 (4)既卒业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 (2)居中跃然称善。自是寿学日进。 10. 阅读选段(一) ,写出你的感悟。 11. 选段(二)是
9、如何具体表现滑寿是一个警敏好学之人的? 三、 (三、 (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冠”之礼法知多少 现代生活中, 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 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 ,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 n) (用白
10、鹿皮做的冠) ,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 ,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 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 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
11、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 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
12、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综上所说, 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 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12. 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 13. 判断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正确标
13、记“”,不正确标记“”。 “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所以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戴冠。 ( ) “冠”既有显性的功能, 也有隐性的功能。 “冠”是古代人身份的象征, 也约束了人们的言行举止。( ) 选文大量引用文献资料,起到必要的佐证和解释的作用。 ( ) 14. 选文两段内容均与场合有关,是否可以将这两段的顺序调整到一起?为什么? 15. 简单阐释你所理解的孙文子、宁惠子谋反与冠礼之间的关系。 四、名著阅读(四、名著阅读(5 分)分) 16. 读完一本书后,寻找一个关注点反复阅读进行探究,能使思想更加深邃。根据下面骆驼祥子摘录的片段,探究该作品的“京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摘录一】 讲好的
14、是可着院子的暖棚,三面挂檐,三面栏杆,三面玻璃窗户。棚里有玻璃隔扇,挂面屏,见木头就包红布。正门旁边一律挂彩子,厨房搭在后院。刘四爷,因为庆九,要热热闹闹的办回事,所以第一要搭个体面的棚。 摘录二】 来到这里作小买卖的,几乎都是卖那顶贱的东西,什么刮骨肉,冻白菜,生豆汁,驴马肉,都来这里找照顾主。自从虎妞搬来,什么卖羊头肉的,熏鱼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 【摘录三】 跑出一里多地,后面夸了他句:“怎么着,要劲儿吗?还真不离!” 他喘着答了句:“跟你们哥儿们走车,慢了还行?!” 17. 西游记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中黑熊怪在门口挂了副对联。请你根据
15、对联知识,将这副已经被打乱顺序的对联重新组合成一副完整的对联。 幽居 深山 乐天真 仙洞 无俗虑 静隐 五、 (五、 (14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探寻古道 我开启探寻千年古道之路。 还没有来得及细细体味山野边浩荡的水,车子就一晃而过。在路的尽头,茂长着一片竹林。因为山太深,人迹罕至,竹林才完整地留存下来。通往竹林的,是一条千年古道,狭窄,凸凹不平,向险而去。为了吸引更多人更便捷地抵达那片原生态竹林, 当地人动手开辟一条新路, 把原来的河道改造成为水泥路。那条千年古道被荒弃了。新开辟的水泥路在千年古道的下方,即使是再热闹的旅游旺季,游人熙攘,也没有人留意高处的这条古道,他
16、们奔走在新路上,直抵想象中的那个生态景点。千年古道成为一个被封存被悬置的景观,无人参观,只是偶尔会在某些时候被村人说起。 从千年古道失意而归,却在村子里意外发现了那个铁匠铺。这个守候着一条千年古道的村子,居然有一个铁匠铺。多年来,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那个铁匠铺比破落的村庄更破落,看上去并不是彻底被遗弃的样子。我很快就找到了它的主人,一个七十六岁的老铁匠。他苍老,敦厚,脸上刀削一样的皱纹里,填满铁屑状的东西。稍感惊讶的是,他竟然那么健谈,让人很难将他的言谈举止与木讷表情联系到一起。他表现出了常人难以接受的热情,一边口沫纷飞地讲解打铁知识,一边手舞足蹈地演示。他似乎等待
17、了很久,孤独了很久,对我这个陌生人的来访异常兴奋。我理解他。他打了一辈子的铁,不舍得丢弃这个技术活,其实他生活得挺好,早就不需要依靠打铁来维持生计,但他仍然坚守着,偶尔过过打铁的瘾。 他与被这个世界淘汰了的手艺相依为伴。那天我亲见了他打铁的整个过程。他的表情有些悲壮,好像多年来的坚守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他光着膀子,在通红的炉火前,酣畅淋漓地表演了所有手艺,认真,郑重,像在重温往昔岁月。这是一个民间手艺人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我向他投去敬重的目光,并且按动快门,将某个瞬间定格。 默立在村头的石碾,只有逢年过节才用一用。一个老农蹲在地头抽烟,他一动也不动,烟圈在他的头顶盘旋片刻,就像云彩一样飘向空中
18、。走在村里,随处可见“流动饭店”的字样,旁边是同样用油漆涂抹的形形色色的与城里无异的各种广告。 我们在老农带领下,走下一道坡,拐了一个弯,再爬过一条长长的坡路,然后连续穿过两个窄胡同,在一座老宅跟前停步。院子里齐腰的荒草,被我这陌生的闯入者惊到,怯怯地低下头,仿佛在追忆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这栋老宅像一个农具陈列馆,犁、耙、耧车、镰、蓑衣、畚箕各式各样的农具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说三十多年来没有外人进过这个屋子。那些农具被我们搬到院子里,摆放,拍摄;他也像受到了格外尊重一般, 脸上满是欢喜。 他把一套驴具挂到院墙上,用手比划着告诉我每个部件的名字和功能他越讲越来劲,渐渐有了一点神采飞扬的感觉
19、,似乎这些农具激活了他埋在心底的遥远记忆。我想对劳动工具的热爱,是一个劳动者最朴素的感情吧。他的讲解让我重新认识了驴具,好似看到一头驴在山野里骄傲地劳作;又仿佛看到农人们裸露着黝黑的胸膛挥镐开凿、扶犁耕田、推磨碾米的画面,他们用力气拥抱土地,用汗水浸润生命。 一栋被遗忘的老宅居然藏有这么多的秘密,我以拍摄的方式,截取并带走了它们。 我想,许多农具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我仍在乡村间执着地奔走与找寻,因为它沧桑而负重的历史,也因为它赋予农人的激情与坚韧。 18. 文章第段作者使用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表达意图? 19. 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1)童年记忆里红彤彤的打铁情景,一直灼烫在我的心头。
20、 (赏析加点词) (2)院子里齐腰的荒草,被我这陌生的闯入者惊到,怯怯地低下头,仿佛在追忆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 (从修辞角度赏析) 20. 文章写两位老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1. 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农人与农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写作(写作(22 题题 50 分)分) 22. 写作 【材料一】 “破防”源于网络游戏,原指游戏里的装备、技能被对手打破,失去了防御效果;后来被网友用来以比喻心理防线被突破,内心受到了触动,与“戳泪点”、“泪目”、“泪奔”等词表意相似。 【材料二】 “破防”不是赔上几滴眼泪而已,更要从中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请以“破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1、。 要求:自拟题目,然后写作;有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 6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能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20222022 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一模语文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试卷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积累与运用(14 题题 21 分)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我们的祖国(f yu n)辽阔,山河壮美。既有碧水青山,又有戈壁高原;既有丛林峭壁,又有大漠孤烟大美中国,风光无限。 【乙】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设计团队在西汉长信宫灯的基础上,设计出的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充分 A (彰显、显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
22、化自信。 【丙】从平凡到(zhu yu )的人生,需要才华,需要拼搏,也离不开身边好友的时时 B (告诫、劝诫)和帮助。 (1)根据上面【甲】 【丙】两段文字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f yu n_ zhu yu _ (2)给上面【甲】 【乙】两段文字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戈壁_ 熏陶_ (3)从【乙】 【丙】两段文字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下面对应的横线处。 A._ B._ 【答案】 (1) . 幅员 . 卓越 (2) . gb . xnto (3) . 彰显 . 劝诫 【解析】 【小问 1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幅员:领土面积。读作 f yu n; (2)卓越
23、: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读作 zhu yu 。 【小问 2 详解】 本题考查注音。 (1)戈壁:读音 g b,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满地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2)熏陶:读音 xn to,指人的思想、行为、爱好等逐渐受到好的影响。 【小问 3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彰显:显赫,明显,显著,鲜明地显示。 显现:显露,露面,呈现,露面。 A 处,根据“设计出的北京冬奥会火炬接力火种灯,充分 A(彰显、显现)了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自信”语境,此处应是鲜明地显示的意思,故选“彰显”; 告诫:警告劝诫; 规劝某人勿做某事;教诲劝戒。 劝诫: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 B 处
24、,根据“也离不开身边好友的时时 B (告诫、劝诫)和帮助”语境是朋友的身份进行劝勉。故选“劝诫”。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 莫笑农家腊酒浑,_。 (陆游游山西村 ) 为人谋而不忠乎?_?传不习乎?( 论语十二章 ) 古诗词中,关心百姓疾苦的作品随处可见。 十五从军征中,通过“兔从狗窦入,_”反映出乱世中百姓生活的艰辛。 小石潭记中“_,_,往来翕忽”写出了鱼儿游乐的情景。 【答案】 . 星汉灿烂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雉从梁上飞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解析】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
25、,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灿烂、豚、雉、梁、佁、俶”等字的正确书写。 3. 下面是四幅抗疫广告宣传截图,请从中选出一则公益广告词,写出分析鉴赏。 我选_中的广告词,理由是: 【答案】示例一:甲,运用比喻,将肺部比作宝贵玉璧,化用成语“完璧归赵”,“赵”“罩”同音,强调口罩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 示例二:乙,化用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即强调了疫情防控还不能放松,又暗示抗疫就如同一场革命一般,只有众志成城才能胜利。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 示例三:丙,借用英文“Number one”在网络中的音译词“南波万”,强
26、调接种疫苗是防疫工作中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化用俗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句式整齐。 示例四:丁,化用成语“情深义重”,运用谐音、对比,赞美了在重大疫情面前无数志愿者、医护人员所表现出来的深厚情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甲:“完璧归罩”中“璧”意指肺部,“罩”指口罩,意思是口罩可以对我们的肺部起到保护作用。示例:图片中的词语“完璧归罩”化用成语“完璧归赵”,是将我们的肺部比作玉璧,说明口罩可以对我们的肺部起到保护作用,呼吁疫情期间佩戴口罩。 乙:图片中的话语是化用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名言,“拐点尚未到来”写出了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同
27、志仍需努力”呼吁民众抗击疫情。示例:图片中“拐点尚未到来,同志仍需努力”告诉我们疫情防控不容放松,大家必须并肩作战。 丙:图片中“南波万”意为“Number one”,强调接种疫苗对疫情防控的重要作用。示例:图中“南波万”为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写出了接种疫苗是疫情防控众多方式中最为有效的途径,呼吁民众积极接种疫苗。 丁:“情深疫重”化用成语“情深义重”,强调疫情面前工作人员表现出来的深厚情义。示例:图中“情深疫重”是化用成语“情深义重”,“情深 ”写出了虽然抗击疫情过程很困难,但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我们带来温暖。 任选一则进行分析即可,注意语言简洁、表述清楚。 4.
28、 2022 年北京冬奥会在春节期间举行,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的任务。 (1) 【任务一】寒假期间,小田同学全家计划一起去观看一场冬奥会的比赛。请你结合下面冬奥会的赛程表(局部)及家人的要求给出合理的观看建议。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程表(第九版,发布自 2021年 6月) (局部) 2022年 2 月 北京赛区 延庆赛区 张家口赛区/首钢大跳台 当 日 决 赛 数 开 闭 幕 式 冰 壶 冰 球 速 度 滑 冰 短 道 速 滑 花 样 滑 冰 高 山 滑 雪 有 舵 雪 橇 钢 架 雪 车 无 舵 雪 橇 跳 台 滑 雪 北 欧 两 项 越 野 滑 雪 单 板 滑 雪 冬 季 两 项 自
29、 由 式 滑 雪 4(五) oc * * - - * - - - - - - - - - 0 5(六) - * * 1 1 - - - - * 1 - 1 * 1 1 6 6(日) - * * 1 - * 1 - - 1 1 - 1 1 1 7 7(一) - * * 1 2 1 1 - - - 1 - 1 1 (*) 8 8(二) - 1 * 1 - * 1 - - 1 - - 2 2 1 (1) 10 说明: “*”代表当日有不是决赛比赛; 数字代表当日有相应数量的决赛; “OC”代表开幕式; 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在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的首钢大跳台进行;“(*)”代表单板滑雪/自由式
30、滑雪大跳台比赛资格赛,括号内的数字代表当日进行的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 家人的要求:爷爷想顺便参观一下故宫博物院。爸爸希望看决赛。妈妈周一周二有时间。小田喜欢花样滑冰。 (2) 【任务二】学校开展对联征集活动,请你以“凯歌”下联的结尾,补全下面对联。 上联:冬奥赛场传捷报 下联:_凯歌 【答案】 (1)示例:推荐小田同学一家 2 月 7日(周一)去北京赛区观看比赛,可以满足全家人的要求。 (2)示例:冰雪健儿唱凯歌 【解析】 【小问 1 详解】 考查图表信息理解和提建议的能力。本题建议的要点是“一起去观看”,因此,根据每个人的不同需求,对照“冬奥会的赛程表(局部)”,找到有交集的时间
31、和地点即可。 根据爷爷要“顺便参观故宫博物院”的要求,所以地点应选北京赛区观看比赛;根据妈妈“只有周一周二有时间”,所以应定在周一或周二;根据爸爸要“看决赛”,小田“喜欢花样滑冰”,只有周一有花样滑冰,并且还是决赛;周一的日期是 2 月 7日。因此,建议小田一家 2月 7 日去北京赛区观看比赛。 【小问 2 详解】 考查拟写对联。对联分上下两联,两联字数相同,语义相关,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要做到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上联中“冬奥赛场”是偏正短语,下联应和其短语类型相同,可补写“体育健儿”; 根据上联中动词“传”,和下联中“凯歌”的内容,可补写为“奏”。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阅读(阅读(521
32、题题 49 分)分) 一、 (一、 (6 分)分) 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5.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词人_。 6. 对本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醉里挑灯看剑”塑造了一个怀才不遇的壮士形象,他以酒浇愁,醉眼朦胧中还不忘把灯挑亮,仔细端详手中报国杀敌的宝剑。 B.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写战斗的激烈场面,表现出所向披靡。 C. 这首词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鲜明,结句虽戛然而止,
33、却内涵丰富,读之余味无穷。 D. “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极言战斗场面的宏大。 7. 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5. 辛弃疾 6. D 7. 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雄心,也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 【解析】 【5 题详解】 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此词通过追忆早年抗金部队的阵容气概以及作者自己的沙场生涯,表达了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理想,抒发了壮志难酬、英雄迟暮的悲愤心情。 【6 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D.“梦回和八百里二句写大片军营,绵延八百里,处处炊烟,极
34、言战斗场面的宏大”有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意思是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据此可知这两句描绘的全是梦境,是虚写; 故选 D。 【7 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诗词大意: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
35、,可惜已是白发人! “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然而,在词的最后,作者却发出一声长叹:“可怜白发生!”从感情的高峰猛的跌落下来。原来,那壮阔盛大的军容,横戈跃马的战斗,以及辉煌胜利,千秋功名,不过全是梦境。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然而没有谁“可怜”他。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词人将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之间自己的
36、豪情壮志推向顶点。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壮志难酬的一腔悲愤。虽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激烈。结句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体现作者壮志难酬、心中愤懑不平的感情。整首词抒发了作者想要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却已年老体迈的壮志未酬的思想感情。 二、 (二、 (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书马犬事 欧阳公在翰林时,常与同院出游。有奔马毙犬,公曰:“试书其事。”一曰:“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一曰:“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公曰:“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曰:“内翰云何?”公曰:“逸马杀犬于道。”相与一笑。 冯梦龙古今谭概苦海部第七
37、(二) 滑寿,幼警敏好学,能诗。京口王居中,名医也。寿从之学,授素问 难经 。既卒业,请于师曰:“素问详矣,多错简。愚将分藏象、经度等为十类,类抄而读之。 难经又本素问 灵枢 ,其间荣卫藏府与夫经络腧穴,辨之博矣,而缺误亦多。愚将本其义旨,注而读之可乎?”居中跃然称善。自是寿学日进。 (节选自明史滑寿传 ,有删改) 【注释】欧阳公:欧阳修。翰林:北宋的翰林院,在这里供职的人称翰林学士。毙:杀,在这里指被踩死。通衢(q ) :四通八达的大街。逸马:肆意奔驰的马。内翰:翰林的别称,此处指欧阳修。错简: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谓“错简”。荣卫藏府:中医学名词。中医称血气为“荣卫”。
38、“藏府”是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试书其事 (2)相与一笑 (3)寿从之学 (4)既卒业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之修史,万卷未已也。 (2)居中跃然称善。自是寿学日进。 10. 阅读选段(一) ,写出你的感悟。 11. 选段(二)是如何具体表现滑寿是一个警敏好学之人的? 【答案】8. (1)书:记叙。 (2)相与:一起。 (3)从:跟随。 (4)既:已经。 9. (1)如果让你们编修史书,一万卷也写不完。 (2)居中非常高兴地说好。从此以后,滑寿医学学问日有长进。 10. 说话要尽量简洁明白,写作要言简意赅,不需要啰嗦。 (言之成理即
39、可) 11. 学习素问能分类整理,学习难经能为其中的遗漏错误进行注释。 【解析】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尝试记叙一下这事。书,记叙; (2)句意:相互笑了起来。相与,相互; (3)句意:滑寿跟随他学习医学。从,跟随; (4)句意:已经学完后。既,已经。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重点字词: (1)使:令,让;已:完。 (2)跃然:高兴的样子;自是:从这以后。 【
40、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材料中,对同一件事“有犬卧于通衢,逸马蹄而杀之”与“有马逸于街衢,卧犬遭之而毙”的两种描述,都没有“逸马杀犬于道”描述地简洁。通过对同一件事的不同叙述方式的比较,启发我们叙述事件语言文字应精简,避免冗杂赘述。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二)文“愚将分藏象、经度等为十类,类抄而读之”,写出滑寿学习素问能分类整理,并将每类抄下来朗读;“愚将本其义旨,注而读之可乎”,写滑寿将难经中的遗漏错误进行注释;均可以看出滑寿能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说明他是一个聪慧好学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一)欧阳修在翰林院时,常常与同院他人出
41、游。一次,见有匹飞驰的马踩死了一只狗。欧阳修说:“请你们尝试描述一下这事。”一人说:“有一条狗躺在四通八达的大街上,一只肆意奔驰的马踩死了它。”另一人说:“有一匹马跑过大道,一只狗遇到它被它踩死。”欧阳修笑说:“让你们这样修史,一万卷也写不完。”那二人说:“那你说呢?”欧阳修道:“奔逃的马在大道上踩死了狗。”那二人相互笑了起来。 (二)滑寿,年幼的时候机敏喜欢学习,能够写诗。京口的王居中,是当地的名医。滑寿跟他学习医学。王居中传授他素问 难经 。已经学完后,滑寿便向老师请教说:“素问太详尽了,很多竹简前后次序错乱。我想将他分成藏象、经度等作为十类,每类抄下来朗读。 难经出自素问 灵枢 ,其中的
42、荣卫藏府与那些经络腧穴,分辨的角度很多,但缺漏与错误也很多。我想按照它们的意义,作批注来读可以吗?”王居中高兴地叫好。从此滑寿的学问每日精进。 三、 (三、 (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冠”之礼法知多少 现代生活中, 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 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
43、。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 ,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 n) (用白鹿皮做的冠) ,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 ,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 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 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
44、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 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
45、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综上所说, 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 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
46、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12. 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 13. 判断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正确,正确标记“”,不正确标记“”。 “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所以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戴冠。 ( ) “冠”既有显性的功能, 也有隐性的功能。 “冠”是古代人身份的象征, 也约束了人们的言行举止。( ) 选文大量引用文献资料,起到必要的佐证和解释的作用。 ( ) 14. 选文两段内容均与场合有关,是否可以将这两段的顺序调整到一起?为什么? 15. 简单阐释你所理解的孙文子、宁惠子谋反与冠礼之间的关系。 【答案】12. 与“冠”有关的礼法制度(及其起到的约束作用) 。 13. . . . 14. 不需
47、要调整。 因为段讲贵族男子在重要场合必须戴冠, 重在必要性; 随后段讲身份不同和场合不同,冠也要有不同的戴法,重在区别性,原文非常有逻辑。 15. 卫献公召见臣子属于重要场合, 两位臣子穿戴整齐, 而献公却没有换下打猎戴的冠, 说明他不尊重臣子,且没有礼法观念,这样的君主难以治理好国家,所以二人谋反了。 【解析】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概括。 根据段“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 便不难发现, 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可知,“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段“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和段“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说明什么人何时开始戴冠;段“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
48、否则就是违礼”说明什么场合戴冠,段“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说明不同身份的人带不同的冠;段“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说明同一个人场合不同,戴的冠也有不同;据此,可概括为:与“冠”有关的礼法制度。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识。 (1)根据段“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可知,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冠”,并非“每个成年人都应该戴冠”。故不正确; (2)根据段“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和段“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可知,“冠”是古代人身份的象征,也约束了
49、人们的言行举止。故理解正确; (3)根据段“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段“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段“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段“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和段“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可知,选文大量引用文献资料,起到必要的佐证和解释的作用。故理解正确。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段理解。 根据段“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可知,本段说明的是“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重
50、要场合必须戴冠,强调的是戴冠的重要性;而段“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说明的是场合不同,佩戴的冠也不同,重在强调不同场合佩戴冠的区别,两段说明的不是同一个问题,且原文本身说明顺序富有逻辑,因而不能合二为一。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根据段“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可知,国君召见属于重要场合;结合段“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 否则就是违礼”可知,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是遵守了礼法;而“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说明了卫献公违背了礼法观念,是对臣子的不尊重。因而孙、宁两人便不再尊重卫献公,进而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