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资源ID:223749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一、单选题一、单选题 呼包鄂榆城市群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陕西省榆林市,4 个城市属于传统的能源经济强市,在推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完善沿边开发开放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4 个城市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中。下图示意呼包鄂榆城市群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呼包鄂榆城市群的主要特征是( ) A自然环境承载力较小 B城市间人口迁移频繁 C核心城市带动作用强 D城市间产业互补性强 2呼包鄂榆城市群中( ) A包头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 B榆林市的城市腹地范围最大 C鄂尔多斯的城市级别最高 D呼和浩特城市辐射

    2、功能最强 3该城市群转型升级的目标最可能是( ) A京津冀城市群服务基地 B高端能源化工基地 C西北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D高效农业示范区域 长江经济带横跨中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央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上海市相比,武汉市、重庆市虽同为区域核心城市,但( ) A产业带动功能最弱 B都市核心功能最弱 C交通枢纽功能最弱 D金融服务功能最弱 5上海市对长江上游的辐射带动作用较重庆市弱,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交通

    3、 B距离 C经济 D科技 为了更好地反映大都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不少学者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下图为某学者关于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的研究结果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 1990 年相比,2004 年上海市对长三角其他城市辐射强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人口 B市场 C交通 D政策 7上海市对苏南(苏州、南京、无锡、扬州、镇江、常州)辐射强度整体上超过浙北(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宁波) ,是因为苏南( ) 与上海市的距离更近 更靠近上海市经济中心 与上海市交通联系更紧密 与上海市产业结构更接近 A B C D 2021 年 12 月 10 日开通的时速 350 千

    4、米的赣深高铁连接赣州、河源、惠州、东莞、深圳五市,打通了革命老区和珠三角、 粤东北三个区域。 赣州至深圳铁路最快旅行时间由原来的近 7 小时缩短至 2 小时以内。下图示意赣深高铁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赣深高铁开通后,下列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的是( ) A赣州市 B深圳市 C仲恺市 D定南市 9赣深高铁的开通对江西革命老区的有利影响有( ) 促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廉价劳动力 开辟一条对外贸易通道吸引产业的梯次迁入 A B C D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

    5、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0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 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 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 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 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11鄂尔多斯依托资源优势最适宜发展的第三产业是( ) A医疗卫生 B旅游 C文化教育 D金融 12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劳动力严重不足 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D交通拥堵,通达度低 2020 年 6 月 1 日,

    6、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提出“将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海南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以下符合海南未来发展方向的产业是( ) 人工智能国际航运石油加工造船产业区块链 A B C D 14下列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将吸引一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到海南落户 B会促进并加快海南的产业结构升级 C大力冲击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运输、金融等产业 D海南省市县的用地结构将作出调整 二、综合题二、综合题 15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苏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上海作为长三

    7、角的龙头,对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 世纪 70 年代,随着上海大量技术工人(时称“星期日工程师”)节假日来到苏南,当地抓住机遇并走出了以乡镇企业发展制造业的新路径。近年来,以苏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与上海建立了愈发紧密的经济协作关系,“苏沪同城化”已成为苏州政府常提及的理念。目前,江苏小镇制造业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镇都有自己的特色制造产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多数制造业仍依靠低成本进行发展。下图示意江苏代表性制造业小镇的空间分布。 (1)指出“星期日工程师”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2)说明扬州、南通乡镇企业较少的原因。 (3)分析沪苏同城化的地理背景。 (4)指出目前苏

    8、南小镇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措施。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龙潭新城位于南京主城区东约 35 公里,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市交界处,定位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规划形成“横向布局、组团推进”的“港口、产业、城市服务”三大功能板块的弹性生长结构,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产业发展方面,规划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服务和以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为主的先进制造业,适度发展综合服务和以新材料与新能源为主的新兴产业,限制重化工业的发展。下图为龙潭新城空间布局结构图。 (1)推断甲、乙、丙三大功能板块名称,并从自然和社会经济角度分别指出龙潭新城定位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的主导区

    9、位条件。 (2)试从产业依托、产业结构和环境影响角度,说明龙潭新城产业发展定位的合理性。 (3)简述龙潭新城“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意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2D3B4D5B6C7B8B9D10D11B12C13D14C 15(1)为苏南乡镇企业吊期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 (2)扬州、南通位于长江以北,80 年代交通条件差,上海技术工人往来不便;受长江阻隔,也不利于接受上海产业转移。导致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数址较少。 (3)随养上海经济的发展。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上海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低端制造业们向外转移的需求;苏州距离上海近,交通联系方便;苏州制造业基础好,有利于承接上海

    10、产业转移;苏州和上海同属于吴语区,具有相近的文化和生活习惯。 (4)困境:苏南小镇制造业多生产简单加工。技术含最低、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随着苏南经济发展,地租及劳动力成本增加;受高新技术产品冲击,产品竞争力下降;传统制造业能耗高,污染重。 措施:加强产品研发设计,提高产品竞争力;创新销售策略,引领市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降低能耗,减轻污染。 16(1)甲:港口功能板块;乙:城市服务功能板块;丙:产业功能板块。 自然区位条件:江阔水深,距海近(海河联运条件优越) ; 社会经济区位条件:经济发达且对外联系密切。 (2)龙潭新城产业发展依托港口优势和当地交通基础,重点发展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业,充分发挥了区位优势;以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对重化工业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限入,减轻了产业发展对环境的压力。 (3)“港产城”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港口发挥交通枢纽作用,加强区域对外联系,吸引产业和人口聚集;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以及城市和港口的整体发展;城市发展为产业和港口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即“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


    注意事项

    本文(第三章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