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24023       资源大小:70.56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河南省中原名校河南省中原名校 20222022- -20232023 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立足本土、深耕沃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

    2、建设。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天下为公、四海一家、民惟邦本、德主刑辅、礼义廉耻、选贤任能、革故鼎新、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于国家制度、运用于国家治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对于当代中国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需要勇于并善于借鉴,不断推陈出新。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人的眼里,国和家紧密相联,

    3、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家庭是国家和谐安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齐才能国治。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国家治理与家庭治理息息相关,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高度一致,强调正确对待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族和国家利益。这一价值内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治国方略,其发端于西周明德慎罚的观念。孔子继承这一思想,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倡导为政以德。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主张前德而后刑、大德而小刑、务德而不务刑的观点,确立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德

    4、法共治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法治与德治辩证统一的思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系统的治国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四海之内皆兄弟, 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无不蕴含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理念,体现了对和谐、和平的珍视。这些价值理念发展至今,可理解为与邻邦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妥善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它们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滋养着中国外交理

    5、念的根脉,并运用于国家治理实践,凝练为传之后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摘编自张剑伟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B.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理念、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C. 德法共治脱胎于古代德主刑辅基本治国方略,在孔子、董仲舒的传承中形成系统治国理论。 D. 把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交理念运用于国家治理,会成为传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结合中国现实提

    6、出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接着提出三个分论点,最后总结观点。 B. 文章在论证时兼顾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讨论当代制度建设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渊源。 C. 文章多次引用儒家经典,目的是论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我国制度体系建设的关系。 D. 文章既肯定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价值,又指出要有所创新,体现出其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与制度互为依存,文化能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制度体系承载文化价值理念。 B. 修齐治平理想造就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国家第一、小家第二思想。 C.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注重法律约束,凸显依法而治的重要意义。 D. 墨

    7、子中“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的思想与结尾段表达的意义相通。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 毛主席打断口号声继续说:二万五千里中,红军占领了几十个中小城镇,筹款数百万元。扩红数千人,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苗山、雷公山、娄山、云雾山、大凉山、六盘山,渡过了于都河、信来河、潇水、湘江、清水江、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渭水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的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

    8、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下,然后又接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

    9、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 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入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 (摘编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 ) 材料二: 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

    10、步。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

    11、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同志用大气磅礴的诗句, 讴歌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途上,多少人在千难万险中跋涉,多少人在忘我拼搏中战斗,多少人在枪林弹雨中牺牲,多少人在上下求索中坚守。红军指战员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筑起巍峨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更要自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意气风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没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

    12、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如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理想信念不能动摇、精神支柱不能缺少。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长征中续写新荣光。 (摘编自何东平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列举长征相关的数字和山、江、河,证明长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空前伟大的远征。 B. 长征的胜利,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堵红军的失败,说明敌人势力的弱小和军事的无能。 C.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征路没有平坦的

    13、大道可走。 D. 今天的新长征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运用明喻、排比,说明长征展示了力量,宣传了革命,播撒了火种。 B. 当代青年只要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就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的长征中续写新荣光。 C. 长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对我国实现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有重要借鉴意义。 D. 三则材料都引用了毛泽东的语句,高度评价两万五千里长征,旨在强调长征充满艰难险阻,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 6. 我们应该如何走好

    14、今天的长征路?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房亲戚远房亲戚 李骏虎 远房表弟接连打了好几个电话,我都没有接听,我清楚他找我什么事情。这位表弟的爱人在我们这座城市的人民医院上班,自医学院毕业后一直是外科病房的护士,外科是最忙的,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夜班还很多,年轻人累点没什么,这些年就这么过来了。问题是,年初生了孩子了,产假一结束,工作规律照旧,可就顾不上照顾孩子了,家里和医院两头赶,眼见得脾气就不好了,夜班上到半夜,家里来电话说孩子哭得哄不住,她就忍不住地抹眼泪。 家里想让她

    15、辞了职回家看两年孩子, 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再找新工作,说什么她也不肯听,就爱干护理这行。于是退而求其次,商量了一下,如果可以调到体检中心这样相对宽松点的部门,矛盾就算迎刃而解了。巧得很,我跟人民医院的院长是同学。然而我最终没有给院长打电话,不是我个性纠结,是我不确定还有没有别的护士比我这位亲戚处境更困难?还有多少? 这一切突然间都不重要了。除夕的前一天,武汉封城了,雷霆万钧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每一座城市和每一座村庄展开。我们这座城市也启动了响应,住宅小区封闭管理,走亲访友都改成了电话和微信拜年。 流年不利,大疫荼毒。初一照例收到应接不暇的拜年短信和微信,我忙不迭地抽空回复着,就看到我那位院长同学发到

    16、同学群里的祝福短信,说他此刻正在机场,很荣幸担任了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的领队,即将带队飞赴武汉抗击疫情,送出祝福的同时没忘警告同学们做好防护,你们做好自己的防控,宅在家里就是对我们一线最大的支持,众志成城、国泰民安!院长这样写道。我很感动,忍不住拨打了他的语音通话,没指望他有时间接听,却听到了他惯常的理性而欢快的嗓音,不像即将以身犯险,听起来跟平时刚出手术室给大家回电话一样轻松。 此时疫情汹汹, 网络上的漫画家已经把新冠病毒描绘成了魔鬼的样子,普通人谈武汉而色变,因此我毫不夸张地对他说:你就不怕啊?你这要放在革命战争时期,就是敢死队队长,是舍身堵枪眼的英雄啊!院长嘿嘿一笑:怕有什么办法,咱就是干

    17、这一行的啊。我还是个年轻医生的时候就参加过抗击非典,有经验,没事。 我鬼使神差地说:你们医院还有我一个亲戚呢。 是吗?没听你说过啊,男的女的?医生还是护士? 女的,在外科病房当护士,等你回来我把她情况跟你说一说。 外科病房?叫什么名字? 我知道人民医院好几百护士,他这个院长肯定认识不了几个,为了让他提前有点印象,就把名字告诉了他。没想到他居然喊了起来,一连喊了两次这个名字,一次后面是问号,一次后面是感叹号,完了很大声地告诉我:这个护士我认识,她是好样的,在我们医院所有护士里是第一个报名支援湖北的,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是你的亲戚啊,那她给你们都争光了! 我始料不及,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冒了句

    18、:那,她家里知道吗? 院长说:我听她们护士长说,她是先报了名才告诉的家里人,我们这批里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刚刚她老公抱着孩子来给她送行,看见她抱着孩子掉了两滴泪,又把孩子给老公了。嗯,孩子那么小,挺不容易的。 我趁机说:是啊,像她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动员她不要去了? 院长笑了:这算什么,我们这批里面还有家里老人马上进手术室的呢,不是也去了?不瞒你说,我爱人还病着,儿子在外地回不来,我只好把她交给她母亲照顾了,她母亲都八十多了啊!他突然不说话了,良久,清清嗓子说:先这样啊,要登机了,回来见吧。我想叮嘱他做好防护,想想他是专家,就说了句:老兄多保重啊,回来给你庆功!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远房表弟再没有打

    19、电话来,我想他一定宅在家里忙着冲牛奶洗尿布吧,我很想打电话问问他媳妇从湖北回来没有,到底没有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可以戴着口罩去上班了,一个人开车走在路上,我也曾想过给我的院长同学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又怕他正好在重症病房,到底也没打。有几次,我仿佛从电视里有关湖北前线的报道中看到了他们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 可是一闪而过,不能确定。 那之后,我一直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我知道,有时候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有时候手机铃声响起,我下意识地希望看到是远房表弟的来电,然而他至今也没有再打过来。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我”处于要不要

    20、打电话的两难矛盾中,由于故事情节的展开,春节时走亲访友都改成了电话和微信拜年,矛盾得以解决。 B. 远房表弟的爱人在文中并未出场,却是作品的中心人物,故事的矛盾冲突和情节围绕她展开,其他人物从反面衬托她的性格。 C. 院长即将带队飞赴武汉抗击疫情,嗓音“听起来跟平时刚出手术室给大家回电话一样轻松”,细节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勇敢无畏。 D. 文中的疫情防控工作的描写,并非简单的场面或点缀,而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强烈的时代色彩,在环境描写中表现了医护人员的形象。 8. “我”在文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9. 文章以“一直没有听到他们的消息”“他至今也没有再打过来”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

    21、作品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

    22、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

    23、,毋以事上。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节选自礼记大学 )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B.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C.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D.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

    24、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物格而后知至”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 )两句中的“知”字含义不同。 B. “形于外”与“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 齐桓晋文之事 )两句中的“形”字含义不同。 C. “食而不知其味”与“人而不仁,如礼何”( 十二章 )两句中的“而”字含义相同。 D. “一家让”与“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两句中“让”字含义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侧重内在修养,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侧重外在行为,这八条中,“格物”根本。 B. 要使意念真诚就不能自欺欺人,君子

    25、独处时要做到慎独;要修养德行就应端正内心,不应受自身喜怒忧惧的影响。 C. 连自己家人都不能管教好,却想管教好别人,是不可能的;将一人一家的仁爱做法推广至爱民,国家就会治理好。 D. 君主要喜好民众所喜好的,厌恶民众所厌恶的;得到民众拥护,方能拥有国家,若失去民众拥护,就会失去国家。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2)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鲁郡东石

    26、门送杜二甫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李白和杜甫依依不舍,分别前两人一起游览了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 B. 颔联“何时”表明李白不忍离别,而“重”又表明李白希望离别后能尽快重逢的迫切心情。 C. 颈联以动写静,展现了一幅空旷、萧条的秋色山水图,以抒写哀伤、失落的离别之情。 D. 尾联以“飞蓬”喻指李白和杜甫,写出离别后各自飘零远逝的境况,说明两人难舍难分。 15. 诗中是如何借“酒”抒情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

    27、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1 小题,小题,6 6 分)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论语学而中“_,_”两句,表明孔子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也说明他愿投入到治世、学习和修身中。 (2)论语泰伯 中指出,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 其中“重”表现在_”,“远”表现在“_。 (3) 礼记大学之道中“_”一句指出大学的宗旨在于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_”一句表明为达到这最高境界要有坚定志向。 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 I I(本题共(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010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

    28、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 1921年南湖上的一艘小小红船,到如今巍峨雄壮驶入新时代航道的中国巨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 ) 。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_,到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每一次的打破陈规、每一次的推陈出断、每一次的自我革命,都让全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获得了跨过激流险滩、战胜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力量。如今,我们已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我们决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_上,而是要从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涵养进取之心,时刻保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_把党的伟大事业推向更加辉煌的远方。 回首党的百年,不是因为采

    29、撷记忆中的美丽花朵,而是因为从中汲取向前不断的奋进之力。让我们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坚强的意志,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努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砥砺前行的一部历史 B. 是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的一部历史 C. 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砥砺前行的历史 D. 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砥砺前行的历史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可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

    30、(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本题共 2 2 小题,小题,1010 分)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弹指一挥间,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已有 25 年。时序更替中,一国两制从伟大构想变成生动现实,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行得通、办得到、得人心的。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但创新不能为出新而出新,更应该要符合实际情况,契合具体情境。一国两制的创新是_。 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坚定不移,确保不会变、不动摇。一国两制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因此,_,没

    31、有任何理由改变!二是全面准确,确保不走样、不变形。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将为香港、澳门创造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在一国的基础上,实现两制关系的和谐相处,作用的相互促进。也就是说,一国原则愈坚固,_。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21.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四、写作(四、写作(6060 分)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整天想的是穿戴吃喝,不讲工作,那怎能行

    32、呢?朴素的土气,就是革命的正气。 (焦裕禄) 我们不能一有成绩,就象皮球一样,跳得老高。成绩越大,越要谦虚谨慎。 (王进喜)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雷锋) 以上三句话,你对哪句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河南省中原名校河南省中原名校 20222022- -20232023 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

    33、题共 3 3 小题,小题,9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需要立足本土、深耕沃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时代进步相适应、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天下为公、四海一家、民惟邦本、德主刑辅、礼义廉耻、选贤任能、革故鼎新、亲仁善邻、以和为贵等一系列价值理念,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其中的精华是中华优秀传

    34、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于国家制度、运用于国家治理,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为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对于当代中国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全面、深刻的,需要勇于并善于借鉴,不断推陈出新。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人的眼里,国和家紧密相联,国由家组成,家是国的细胞,家庭是国家和谐安定的基础;家庭秩序是国家秩序的前提和保障,家齐才能国治。在这种治理模式下,国家治理与家庭治理息息相关,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高度一致,强调正确对待个人、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民

    35、族和国家利益。这一价值内涵已深深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 德主刑辅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治国方略,其发端于西周明德慎罚的观念。孔子继承这一思想,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倡导为政以德。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家,主张前德而后刑、大德而小刑、务德而不务刑的观点,确立德主刑辅的法制原则。德法共治的基本原则,蕴含着法治与德治辩证统一的思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系统的治国理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36、代化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论语的礼之用,和为贵和四海之内皆兄弟, 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无不蕴含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价值理念,体现了对和谐、和平的珍视。这些价值理念发展至今,可理解为与邻邦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妥善协调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它们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滋养着中国外交理念的根脉,并运用于国家治理实践,凝练为传之后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摘编自张剑伟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 )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

    37、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B.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价值理念、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需要不断推陈出新。 C. 德法共治脱胎于古代德主刑辅的基本治国方略,在孔子、董仲舒的传承中形成系统治国理论。 D. 把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交理念运用于国家治理,会成为传世的治国理政经验和制度。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结合中国现实提出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接着提出三个分论点,最后总结观点。 B. 文章在论证时兼顾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讨论当代制度建设与传统文化的重要渊源。 C. 文章多次引用儒家经典,目的是论证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我国制度体系建设的关系。 D. 文章

    38、既肯定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价值,又指出要有所创新,体现出其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化与制度互为依存,文化能支撑制度体系的构建,制度体系承载文化价值理念。 B. 修齐治平理想造就中华民族家国一体的治理模式,强调国家第一、小家第二思想。 C. 儒家治国理政思想既强调以德治国,又注重法律约束,凸显依法而治的重要意义。 D. 墨子中“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体现的思想与结尾段表达的意义相通。 【答案】1. B 2. A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

    39、大优越性”错误,主客体颠倒。原文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具有深厚历史底蕴”,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C.“在孔子、董仲舒的传承中形成系统治国理论”错误。“德法共治”是在德法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完善,逐步形成的系统治国理论。 D.“把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外交理念运用于国家治理”错误。原文“滋养着中国外交理念的根脉,并运用于国家治理实践”是并列关系,并不是把外交理念运用于国家治理实践。 故选 B。 【2 题详解】 本题

    40、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最后总结观点”错误。对文章的论证结构表述错误,文章第一段先结合中国现实提出文化与制度的关系,提出“用文化滋养助推制度建设”论点;第二段进一步辩证分析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第三段讨论修齐治平理想和家国一体情怀;第四段讨论德主刑辅方略和德法共治原则;第五段讨论亲仁善邻理念和协和万邦思想。最后并没有总结观点。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强调国家第一、小家第二思想”错误,表述片面。从“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的角度看二者是同等重要的,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国家才是第一位的。 故选 B。 (二)实用类

    41、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二万五千里长征万岁!口号声此起彼伏。 毛主席打断口号声继续说:二万五千里中,红军占领了几十个中小城镇,筹款数百万元。扩红数千人,建立了数百个县、区的苏维埃政府,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苗山、雷公山、娄山、云雾山、大凉山、六盘山,渡过了于都河、信来河、潇水、湘江、清水江、乌江、赤水河、北盘江、金沙江、大渡河、白龙江、渭水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的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下,然后又接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

    42、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

    43、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 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 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入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 (摘编自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 ) 材料二: 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告诫我们: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每一代人

    44、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 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进展,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

    45、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材料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同志用大气磅礴的诗句, 讴歌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途上,多少人在千难万险中跋涉,多少人在忘我拼搏中战斗,多少人在枪林弹雨中牺牲,多少人在上下求索中坚守。红军指战员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筑起巍峨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更要自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意气风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没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如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理想信念不能

    46、动摇、精神支柱不能缺少。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长征中续写新荣光。 (摘编自何东平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列举长征相关的数字和山、江、河,证明长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空前伟大的远征。 B. 长征胜利,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堵红军的失败,说明敌人势力的弱小和军事的无能。 C.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征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 D. 今天的新长征路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推进党的建

    47、设新的伟大工程。 5.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运用明喻、排比,说明长征展示了力量,宣传了革命,播撒了火种。 B. 当代青年只要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就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的长征中续写新荣光。 C. 长征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锻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对我国实现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有重要借鉴意义。 D. 三则材料都引用了毛泽东的语句,高度评价两万五千里长征,旨在强调长征充满艰难险阻,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 6. 我们应该如何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C 6. 要坚持党的领导

    48、,不怕任何困难,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要认识到今天长征路是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要继续艰苦奋斗,戒骄戒躁;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说明敌人势力的弱小”说法不当,结合历史背景并从材料一“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上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中可以看出敌人势力很大。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明喻”说法不当,“是”为暗喻的比喻词,应该是“暗喻”。 B.“只要就”说法绝对化,原文是“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

    49、,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长征中续写新荣光”。 D.“都”错误,第二则材料引用毛泽东的语句不是“评价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为了说明“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其它两则材料的引用,也不是“旨在强调长征充满艰难险阻,长征的胜利来之不易”,是为了讴歌长征精神。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入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可知,要坚持党的领导,不怕任何困难,

    50、赢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由“今天的长征同当年的红军长征相比,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走过的新长征之路相比,虽然在环境、条件、任务、力量等方面有一些差异甚至有很大不同,但都是具有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我们还有许多需要征服,一切贪图安逸、不愿继续艰苦奋斗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骄傲自满、不愿继续开拓前进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可知,要认识到今天长征路是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的事业,要继续艰苦奋斗,戒骄戒躁; 由“我们更要自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意气风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理想信念不能动摇、精神支柱不能缺少。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可知,发扬伟大的长征


    注意事项

    本文(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