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第 2 2 章声现象章声现象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4 分) 1.期中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2.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 ,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3.某同学乘坐的汽艇对着一座悬崖,他向悬崖大喊一声,经过时间 t 听到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0,若汽艇静泊在水面,他到悬崖的距离是 ;若汽艇以速度 v 正对悬崖行驶,他听到回声处到悬崖的距
2、离是 。 4.声音无处不在,我们上下课听铃声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 ;某工厂意外发生爆炸,附近居民家的玻璃被震碎,这一现象说明了声音能够传递 。 5.俗话说“闻其声知其人”,小明在家中用录音机记录下自己朗读的声音,在班级再次播放时,小华立即判断这是小明的声音,这是根据小明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判断的.但小明却发现他听到的声音与平时他讲话时所听到的声音不同,这是因为平时讲话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自己耳中的,而此时小明听到录音机播放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小明耳中的. 6.医生用的“B 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并且利用这种声波还能击粹病人体内的胆结石,说明声音具有 。 二、选
3、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7.体育课上,老师常配备扩音器进行讲解。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D增大声音的响度 8.小明同学在班级很是调皮,他总是模仿其他老师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明主要是模仿各位老师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声速 9.在城市道路上常见如图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队不能进入 B乐器商店特有的标志 C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D道路转弯注意安全 10.在医疗方面,可以利用超声波做清除胆结石的治疗,这是由于( ) A超声波具有能量 B超声波沿直线传播 C超声波速度大 D超声波能够被
4、反射 11.在日常生活中, 常用“高声大叫”、 “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 这里的“高”、 “低”是指声音的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不对 12.如图所示,改变了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拨动尺子,是为了探究( ) A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 B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 C响度跟人与声源的距离有关 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 108m/s B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14.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
5、弱的是( )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1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吹口哨是声带振动发声的 B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340m/s D高架桥两侧有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6.下面是 A,B 两个物体的振动发声时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 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 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 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7.如图甲所示实验中,用竖直悬挂的泡沫
6、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开;如图乙所示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开,它们分别说明什么物理知识。 (1)图甲实验现象说明: ; (2)图乙实验现象说明: ; (3) 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把音叉振动的微小变化放大, 以便于观察, 这种方法叫 。 (4)如果在月球上进行乙图这个实验,敲击右边的音叉,则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泡沫塑料球不会弹开,不会听到声音,这说明 。 18.在探究声音的特征实验中: (1) 如图甲所示, 将一把塑料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 另一端伸出桌面, 拨动刻度尺使之振动,听塑料尺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通过改变 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发
7、现音调越高,塑料刻度尺振动的越 。换用钢尺做此实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幅度和频率与塑料尺均相同时,听到声音的主要差异是 ( 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因为 ; (2)某研究小组利用纸盒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如图乙所示,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材料在图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直径关系:acdb) ,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若选择琴弦 a 和 b,则是为了研究音调与琴弦 的关系;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 a、b、c、d) ,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
8、料的关系”;若有同学选择 c 和 d 进行研究,并推理得出琴弦长度越长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的结论,该同学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19.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实验中: (1)小明和小强在家中开展探究,他们准备通过用人刚听不到声音时人与声源的距离来进行比较,选用了手机铃声作为声源,实验过程中他们应将手机铃声响度 (填“调大”或“调小”) ,因为手机铃声响度越 (填“大”或“小”) ,人要听不到声音时与声源的距离将越 (填“大”或“小”) ,实验在家中难以进行。同时在比较不同材料时手机铃声响度应 (填“随材料而改变”、“保持不变”或“根据实验情形而改变”) 。 (2)对材料进行科学调整后,他们通过探
9、究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由此数据可知这些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 。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 减弱噪声。 四、计算题(每题 9 分,共 18 分) 20.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之前,用声呐向该海域的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 14s 声呐接受到回声信号,“蛟龙号”从海水表面匀速竖直下潜到 7000m 深处,需 14000s 的时间。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0、 1500m/s)求: (1)该海域的深度为多少? (2)“蛟龙号”的下潜速度是多少 m/s? 21.为监控车辆是否超过规定的最高车速,交通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 0.4s,第二次用了 0.3s,两次发出信号的时间隔了 0.9 秒。则 (1)测速仪第一次信号碰到汽车时,汽车距离测速仪多少 m? (2)两次信号刚到达汽车位置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经过的路程是多少 m? (3)被测车速是多少 m/s?(超声波的速度为 340m/s 且保持不变) 参考参考答案答案 1.振动;
11、空气 2.振动;高 3.02;022 4.信息;能量 5.音色;固体(骨骼) ;空气 6.超;能量 7.D8.A9.C10.A11.B12.B13.B14.B15.B6.A 17.(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3)转换法 (4)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18.(1)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快;音色;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频率较低,为次声波,人听不到次声波 (2)横截面积;a 和 c;没有控制材料相同 19.(1)调小;大;大;保持不变 (2)袜子 (3)响度;传播过程中 20.(1)解:由 = 得: = 声1= 1500/ 14 = 21000 该海域的深度
12、为: =12 =12 21000 = 10500 答:该海域的深度为 10500m (2)解:“蛟龙号”的下潜速度为: 蛟龙号=2=700014000= 0.5/ 答:“蛟龙号”的下潜速度为 0.5m/s。 21.(1)解: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时间 1=12 0.4 = 0.2 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 汽车距测距仪 1= 声1= 340/ 0.2 = 68 答:测速仪第一次信号碰到汽车时,汽车距离测速仪 68m (2)解: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到达汽车时间 2=12 0.3 = 0.15 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距仪 2= 声2= 340/ 0.15 =51 两次信号刚到达汽车位置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经过的路程 = 1 2= 68 51 = 17 答:两次信号刚到达汽车位置的这段时间内,汽车经过的路程是 17m (3)解:由题意可知,行驶 17m 用时为 = + 2 1= 0.9 + 0.15 0.2 = 0.85 所以汽车速度为 =170.85= 20/ 答:被测车速是多 2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