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论语十则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并运用文中的格言警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学习做人的道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目标2和3。指导法、诵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播放多媒体课件(“孔庙”的视频录像与讲解),要求学生思考:孔子曾被封建统治者神化为“圣人”,也曾在文革期间背负一身“罪状”,请说说你理解的孔子。(生说)然后导入本课的学习。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2、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仁义和“为政以德”,反对残暴统治和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被后人尊称为“圣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2生难字词(1)字音论语(ln) 三省吾身(xng) 弘毅(hng)传不习乎(chun) 不成人之恶() 其恕乎(sh)一箪食(dn) 一瓢饮(pio) 曲肱而枕之(gng)(2)词义古今异义吾日三省吾身 古义:多次;今义:数词,一加二所得的和。士不可以不弘毅 古义:读书人;今义:士兵。不舍昼夜 古义:止息;今义:舍弃;施舍。2词类活用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传不习乎(动词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听朗读划
3、节奏,自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第一至二则讲的是做人要有道德修养,要多“自省”,讲“恕”道。第三至九则讲的是做人要有理想抱负,要惜时,要宽容,要取之有道,成人之美。第十则讲的是人要专心一意。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1给下列句子划节奏。士/不可以/不弘毅匹夫/不可夺志也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2孔子所说的君子应具备有怎样的品德?交流展示:君子,指道德修养高的人。第八、九则中指出君子应有劝人向善、劝人戒恶的品质。3第六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交流展示: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发出的思想有着最简单的教诲,那就是珍惜时光
4、。正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再,正是这样的道理。同时结合孔子“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来看,也在其中隐含着劝诫我们“进学不已”的意味。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怎样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含义?交流展示:这是儒家待人接物的准则,指以爱己之心去爱别人。强调做事不可以太主观、武断,不可以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这句话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仍有很重要的意义,告诫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做一个有修养、有志向、珍惜时间、志向坚定的人。希望同学们在平常的生活中要注意从这几个方面来塑造自己。2拓展延伸如何贯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一处世原则?联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3交流展示:如:与同学交往中不能意气用事,对朋友的过错不能视而不见,要勇于批评指正等。3布置作业翻译全文。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通过 论语 十则的教学,我在上这篇课文时,采用了让学生在做课前预习时,结合课下注释和反复诵读的方式,记录下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看法。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各抒己见,虽然有些同学理解的并不到位,但是他们的发言至少让我知道,他们有认真地做过预习,而且让过去的文言文教学从教师“一言堂”变成了学生“众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