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诗词五首1知识与技能目标:反复诵读,流畅地背诵五首诗词。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诗词,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及人生哲理。目标2和3。指导法、朗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多媒体、相关课件。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中国是诗词的国度,“诗词”是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诗词,不但可以借助诗句领略祖国河山的壮丽,还会让我们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诗词所构成的或含蓄凄美或开阔奔放的意境之中,获得审美的愉悦。下面就让我们再次步入诗词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词的迷人风采。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
2、简介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进程,被称为“诗史”,他也被尊为“诗圣”。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赵师秀,南宋诗人。人称“鬼才”。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济南)人。2生难字词蓟(j) 辗(nin) 叱(ch) 鹧(zh) 鸪() 敕(ch)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听朗读,自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2熟读卖炭翁,梳理诗的内容。作者仅用二十句一百三十五字,便完整地记述了一位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未成、被宫使掠夺的全部经过,层次清楚,
3、脉络分明。第一段由开头至“心忧炭贱愿天寒”句,交代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和愿望。第二段,自“夜来城外一尺雪”句至“市南门外泥中歇”句,描述他进城卖炭。第三段,自“翩翩两骑是谁来”句至结尾,写炭被掠夺。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1诵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回答下列问题。(1)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交流展示:主要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后,十分喜悦,收拾行装还乡。(2)“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描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交流展示:这一联包含了四个地名,即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有漫长的距离,而诗人却用“即从”“穿”“便下”“向”贯穿起来,体现了诗人忽闻胜利
4、后的惊喜之情。2诵读卖炭翁,回答下列问题。诗人写卖炭翁老人的目的是什么?交流展示:诗人以个别表现一般,目的是要揭露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同时也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诵读约客,回答下列问题。前两句交代当时的环境和时令,它的具体字词表现有哪些?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交流展示:“黄梅”“雨”“池塘”“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响。这看似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4诵读如梦令,回答下列问题。这首词的主旨是什么?交流展示: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词人对大自
5、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地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5诵读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回答下列问题。词的上阕和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展示:上阕控诉金兵入侵,对抗敌军民和西北故都表达了深切的怀念。下阕用赣江水比喻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思想感情:本词是词人抚今追昔、借景明志之作,这首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抒发了词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和坚定报国的志向。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赏析下列诗句。(1)赏析“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交流展示:这两句诗描写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人们,听到政府军队打仗胜利,收复失地时的欢欣喜悦之情,意象极为明快、欢乐。(2)“
6、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是绝妙佳句,请说说好在哪里。交流展示:一个“闲”字把主人热切期待客人而客人却迟迟不来时的失望与无聊的情状刻画得淋漓尽致;一“敲”一“落”,将主人的焦急、失落、无奈极为生动地表现了出来。(3)“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交流展示:“绿”指代叶,“红”指代花,这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叶子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花朵凋谢稀少,这是两种状态的对比。“红瘦”表明春天渐渐消逝,“绿肥”象征盛夏即将来临。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雨后花叶的神采。(4)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并说说今天人们引用它来比喻什么。交流展示:中原至今仍未收复,举目眺望,视线却被青山
7、遮断;但浩浩荡荡的江水冲破重重阻碍,奔腾向前。暗喻自己坚定的报国志向。现今引用它来比喻任何恶势力都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说明了正义之心是不可战胜的。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步骤五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把握了这五首诗词的内容主旨,并理解赏析了名句,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2拓展延伸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诗,请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叙述这个故事。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在往日的古诗词教学课堂上,教学模式单一、死板,学生只是机械地翻译,辛苦地背诵,缺乏与诗人、诗情的共鸣,无法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一次,我做了一些新的设计,希望有所突破。 一、重组阅读,展开比较阅读。 如对两首爱国词的朗读处理,两位爱国者形象的体会,这样让学生既有明确的方向,又能自由发挥。 二、以读带品。 诗词教学切忌只究词句而忽略诵读。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的大声自由朗读,想象画面朗读,教师的动情朗读等多种诵读方式,以读带品,尽可能让学生读出诗意,读出诗情,读出诗境。不过很多学生在朗读时虽有感情,但处理方式稍显单一,且个人诵读时还比较害羞,放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