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2年部编九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 资源ID:226445       资源大小:145.4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部编九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1、 20222022 年年九年级历史九年级历史下册下册复习提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第 1 1 课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地理概念: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1.1.主要殖民者:主要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占据巴西) 2.2.背景:背景: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3.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北部:玻利瓦尔,玻利瓦尔,南部: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圣马丁,被

    2、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4.成就:为纪念玻利瓦尔,一个新成立的国家被命名为“玻利维亚”。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二、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7- -18591859,亚洲),亚洲) 1.1.主要殖民者:主要殖民者:英国 2.2.背景:背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激起了印度人的反抗。 3.3.领导力量:领导力量:封建王公,主力:主力:印度士兵。 4.4.杰出代表:杰出代表:章西女王(最终牺牲) 5.5.意义:意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 19 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第 2 2 课课 俄国的改

    3、革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 1.1.背景背景:俄国农奴制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2.2.目的目的:通过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方式),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富国强兵。 3.3.时间:时间:1818 世纪初世纪初(注意:农奴制改革是注意:农奴制改革是 1919 世纪中期世纪中期) 4.4.内容:内容:(和农奴制改革相比,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更加全面(和农奴制改革相比,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更加全面 领域 举措 政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军事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

    4、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经济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文化教育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彼得一世改革不仅没有废除农奴制还强化了农奴制 社会习俗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5.5.性质性质:自上而下的地主阶级改革(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性质目的相同) 6.6.评价:评价: (1 1)积极性:)积极性: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俄国的经 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1700-1721 年,俄国与瑞典

    5、进行战争。俄国获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并在战过程中营建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2 2)局限性:)局限性: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二、二、18611861 年改革(也叫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年改革(也叫农奴制改革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2.时间:时间:1861 年 领导者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亚历山大二世 3.3.目的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所以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巩固统治。(所以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革) 4.4.内容: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人身

    6、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转换职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自由劳动力力) (2)农奴可以出高出当时的地价赎买一份土地。高出当时的地价赎买一份土地。(虽有剥削性,但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资金) 注意:注意:改革共提供四个要四个要素:自由劳动力自由劳动力、资本、资本、市场、原料(重点结合改革内容记前两个!重点结合改革内容记前两个!) 5.5.性质性质:沙皇自上而下实行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6.6.评价:评价: 积极:积极:1861 年改革是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重大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各个方面出现新气象,推动俄推动俄 国走上了国走上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的

    7、发展道路。的发展道路。 局限:局限: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7.7.俄国两次改革对比俄国两次改革对比 (1) 相同点:相同点:都是沙皇自上而下进行的自上而下进行的,都推动了俄国的社会进步俄国的社会进步,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2)(2) 不同不同点:改革的性质和内容不同,俄国具体走上的道路也不同。性质和内容不同,俄国具体走上的道路也不同。 第第 3 3 课课 美国内战(也叫美国南北战争)美国内战(也叫美国南北战争)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1.美国在美国在 1919 世纪中期的领土:世纪中期的领土: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 2.2.美国在美

    8、国在 1919 世纪中期面临的两大问题:世纪中期面临的两大问题:国家分裂和奴隶制的废存问题。 3.3.南北经济类型南北经济类型:北方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完成工业革命)南方南方种植园经济(使用黑奴劳动) (南方在劳动力劳动力、原料和市场等方面成为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 4.4.南北矛盾:南北矛盾:奴隶制的废存问题(矛盾焦点)奴隶制的废存问题(矛盾焦点)、关税问题、西部领土问题、 5.5.矛盾激化矛盾激化:废奴运动揭露奴隶制的罪恶,帮助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二、内战爆发 1.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2.导

    9、火索导火索:1860 年,林肯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主张限制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3.3.爆发:爆发:1861 年 4 月,南方军队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4.4.初期战局:初期战局: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 5.5.转折:转折:18621862 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宅地法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 (2)(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 18631863 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自由人身份加入北自由人身份加入北方军队。方

    10、军队。 两个文件的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局。两个文件的作用: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战局。 6.6.胜利:胜利:1865 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避免了美国的分裂。 7.7.性质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8.8.意义:意义: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废除奴隶制,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了条件。 9.9.林肯的贡献:林肯的贡献: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统一(最重要的贡献也是首要任务)解放黑人奴隶。解放黑人奴隶。

    11、第第 4 4 课课 日本明治维新日本明治维新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1.德川幕府德川幕府: : 19 世纪中期,日本在德川幕府德川幕府统治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2.2.锁国政策:锁国政策: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只允许同中国、荷兰进行有限的贸易。造成日本与外界优先写这两句,但做题注意问题角度! 隔绝,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3.民族危机:民族危机:18531854 年,美国美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强迫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 二、倒幕运动二、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中下级武士(主力)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

    12、 1.1.背景:背景:西方国家的入侵,引发了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幕府出现统治危机) 2.2.倒幕运动:倒幕运动:1868 年 1 月,倒幕派在倒幕派在京都京都发动发动“王政复古王政复古”政变政变;同年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 三、明治维新三、明治维新 1.1.时间:时间:1868 年起 人物:人物:明治天皇明治天皇 2.2.目的:目的: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注意:和 7 世纪孝德天皇孝德天皇进行大化改新学唐朝大化改新学唐朝区分) 3.3.主要措施:主要措施: (1) 政治上政治上:废藩置县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2) 军事上军事上

    13、: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3) 经济上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最能体现资产阶最能体现资产阶级性质级性质) (4) 社会生活上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改造日本的教育”最具远见,体现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4.4.性质性质:天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5.意义意义: (1 1)积极性:)积极性: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

    14、列。 (2 2)局限性:)局限性: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强大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6.18616.1861 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改革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都不彻底, 都保留了封建残余都进行土地调整 7.197.19 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题: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的主题: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861 年改革、明治维新和美国南北战争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从国家独立的角度来看: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 第第 5 5 课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一、电

    15、的应用 1.1.时间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领先国家: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2.2.特点: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3.3.最显著的成就:最显著的成就:电力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4.4.代表成就:代表成就:美国人爱迪生(“发明大王”)美国人爱迪生(“发明大王”)发明耐用白炽灯泡发明耐用白炽灯泡,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发电机、 电动机、 电话、 电车、 电报等问世,世界进入 “世界进入 “电电气时代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二、内燃机和新交

    16、通工具: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中另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中另一重大成就,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了交通工具的一场变革。 1.1.重要发明:重要发明:德国奥托制造煤气内燃机奥托制造煤气内燃机德国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德国迪塞尔发明柴迪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油内燃机 2.2.新交通工具发明:新交通工具发明:(动力装置都是内燃机,消耗能源:石油。时间不用特意记,但要能够(动力装置都是内燃机,消耗能源:石油。时间不用特意记,但要能够排序)排序) 1886 年“汽车之父”德国“汽车之父”德国本茨本茨制造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注意!蒸

    17、汽机车 18251825 年就有年就有) 1913 年美国人福特福特使用使用流水线流水线生产汽车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价格大幅下降) 1903 年“飞机之父”“飞机之父”美国莱特兄弟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的飞机试飞成功。 作用: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瑞典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瑞典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美国海厄特发明赛璐珞海厄特发明赛璐珞, ,现代塑料工业诞生现代塑料工业诞生法国夏尔多内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人造纤维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 1)第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第促进了

    18、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垄断组织,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3 3)与一战的关系: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一战的根本原因。)与一战的关系: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是一战的根本原因。 第第 6 6 课课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本课重在理

    19、解)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本课重在理解) 1.1.人口增长人口增长: 答题看角度,优先写这两句。 原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促进人口迅速增长。 影响:工人阶级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走出家庭妇女走出家庭成为工业劳动者,为社会地位的提社会地位的提高高创造了条件。 2.2.大众教育:大众教育: 目的目的:为适应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为适应工业化的发展需要,欧洲国家开始推广,欧洲国家开始推广大众化教育大众化教育。 表现:19 世纪初,德国德国推行教育改革,建立由初等学校、中等学校、大学组成的系统教育体系。1802 年,法国通过法律开设政府资助的中等学校。1870 年开始,英国

    20、、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作用: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3.3.城市化:(选择题常考,需理解)城市化:(选择题常考,需理解) 工业革命促进工业和商业发展, 农村人口流向城市, 城市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 4.4.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5.5.启示:启示: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也是把双刃剑,要合理利用,趋利避害。 6.6.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方式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方式 革命:革命:17-18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19 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战争 改革:改革:19 世纪中

    21、期: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19 世纪,大国崛起的过程都受到同一事件的影响:工业革命工业革命 第第 7 7 课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近代科学与文化 一、科学家一、科学家 1.1.牛顿: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英国科学家。 成就:成就: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人们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了海王星) 著作:(著作:(1717 世纪)世纪)16871687 年出版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2.达尔文: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 著作:著作:1859 年出版物种起源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进化论”的

    22、观点,指出:物种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历经了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生物的发展和进化不是由神的意志或生物本身的欲望决定的,而是由遗传变异、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也是进化来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影响:影响: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 大概 19 世纪中后期出现 二、文学巨匠二、文学巨匠 1.1.巴尔扎克:巴尔扎克:1919 世纪世纪法国法国著名作家。 著作:著作:小说集小说集人间喜剧人间喜剧(包含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再现了法国 19 世纪早期纷繁复杂的社会图景,巴尔扎克给后人留下了

    23、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 2.2.列夫托尔斯泰: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作家,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革命的镜子”。 著作:著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三、音乐美术大师三、音乐美术大师 1.1.音乐:音乐:德国的贝多芬贝多芬,代表作英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为拿破仑而作,1804 年发表,因拿破仑称帝而愤怒) 2.2.绘画:绘画:荷兰的梵高梵高,代表作夜间的咖啡馆夜间的咖啡馆和向日葵向日葵 (后者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第 8 8 课课 第一次世

    24、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419181918) 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1.背景:背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 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2.2.目的目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3.3.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同盟:德、意、奥匈帝国(战后分裂)德、意、奥匈帝国(战后分裂) 三国协约三国协约:英、法、俄英、法、俄 4.4.影响:影响: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导致一战爆发。 5.5.列强争夺焦点:列强争夺焦点:巴尔干半岛巴尔干半岛(火药桶) 二、第一

    25、次世界大战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1.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2.2.导火索导火索:1914.6 1914.6 萨拉热窝事件萨拉热窝事件(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 3.3.开始标志开始标志: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 (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范围:欧洲战场,扩大到非洲、亚洲等地。) 4.4.转折点转折点:1916 凡尔登战役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体现一战的特点:残酷性和破坏性) 5.5.加快战争结束:加快战争结束:1917 年,美国

    26、对德国宣战,参加协约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俄国爆发十月革命,退出一战。 6.6.结束:结束:19181918 年,德国投降年,德国投降,一战以同盟国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7.7.性质:性质: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8.8.新式武器:新式武器:飞机、坦克、潜艇、毒气弹等 (启示:启示: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要合理使用,趋利避害。) 9.9.影响:影响: (1 1)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2)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3

    27、)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10.10.启示:启示: (1)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2)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第 9 9 课课 列宁与十月革命列宁与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9171917 年年 3 3 月月 俄历俄历 2 2 月)月) 1.1.背景:背景: (1) 国内: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同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依然很落后。 (2) 国外:一战一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2.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 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8、 二、十月革命二、十月革命 (1917(1917 年年 1111 月月 俄历俄历 1010 月月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1.背景:背景: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将一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2.2.领导人:领导人:列宁列宁 3.3.过程:过程:19171917 年年 1111 月月 6 6 日晚日晚,列宁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7 日晚,以“阿芙乐尔号”“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冲进冬宫冬宫,彼得格勒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 4.4.特征: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5.5.性质:性质:社会主义

    29、革命 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即苏俄建立)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即苏俄建立) 1.1.新政权的建立:新政权的建立: 1917 年 11 月 7 日,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召开: 通过了和平法令 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退出一战 2.2.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1 1)国际:)国际: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鼓舞了殖

    30、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 2)对社会主义发展而言:)对社会主义发展而言:将社会主义理论从理想变为现实。 第第 1010 课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一、一、巴黎和会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调整帝国主义在,调整帝国主义在欧洲欧洲的关系的关系 (1 1)时间:)时间:1919 年 16 月 (2 2)地点:)地点: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召开。 (3 3)目的)目的(会议的主要内容):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讨论对德和约及战后安排。 (4 4)操纵国:)操纵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主要是英法)法国总理克里孟

    31、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主要是英法) (5 5)实质:)实质: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帝国主义分赃会议。 (6 6)结果:)结果:通过凡尔赛条约:通过凡尔赛条约:(眼熟内容,注意与雅尔塔会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区分) 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 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 15 年,莱茵河东岸 50 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 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 由协约国设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总数; 德国海外殖民者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海外殖民者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突出分赃性质)。 (7 7)

    32、影响:)影响:协约国还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协约国还同其他战败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暂时调 整了战胜国在欧洲欧洲的关系,巴黎和会还决定建立国际联盟国际联盟。(美国提出但未加入,后被联合国取代) 二、二、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九国公约,调整帝国主义在调整帝国主义在亚太亚太地区的关系地区的关系 (1 1)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战胜国在欧洲欧洲的关系,但它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仍然矛盾重重。 (2 2)时间:)时间:19211922 年 (3 3)地点:)地点:中国等 9 国代表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主导

    33、国是美国主导国是美国。 有关中国的内容: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 (4 4)目的:)目的:为了协调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特别是美、日美、日矛盾。 (5 5)操纵国:)操纵国:美国美国 (6 6)结果:)结果:通过九国公约:通过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所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只是表面文章,对中国提出的取消治外法权等正义要求,都予以拒绝。) (7 7)评价:)评价:九国公约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门户开放”等目的等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

    34、,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扩大了美国的侵略权益,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8 8)影响)影响: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新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一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华盛顿体系”。”。 (9 9)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比较)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比较 相同点:相同点: 目的:目的:都是战后调整列强关系和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结果结果:都暂时协调矛盾,又埋下隐患;都损害中国主权。都损害中国主权。 性质:性质:都是帝国主义大国重新瓜分世

    35、界的分赃会议; 操纵国操纵国:都是大国操纵,体现强权政治; 不同点:不同点: 巴黎和会是战胜国惩治战败国巴黎和会是战胜国惩治战败国的会议,针对德国,明显的分赃性质; 华盛顿会议是战胜国之间相互协调的会议华盛顿会议是战胜国之间相互协调的会议,围绕中国问题,具有争霸性质;两会确立秩序的地两会确立秩序的地域不同。域不同。 第第 1111 课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新经济政策一、新经济政策 1.1.原因:原因:为了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 2.2.时间:时间:19211921- -19281928 3.3.特点:特点: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把社会主义同

    36、市场、商品联系起来。利用市场来发展经济,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联系起来。 4.4.内容:内容: (1) 以征收粮食税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核心); 1918-1921 三年内战三年内战时期实行,核心是余粮征余粮征集制集制,同时取消自由贸易,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和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农业、 工业间建立起联系。 (2)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自由贸易易; (3) 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4)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5.5.意义:意义: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二

    37、、苏联的工业化二、苏联的工业化 1.1.背景:背景:19221922 年,苏联成立年,苏联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924 年 1 月,列宁逝世。 2.2.提出:提出:1925 年,斯大林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 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工业化化建设。 3.3.措施措施:1928192819371937 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年,苏联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4.4.结果:结果: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8、5.5.评价:评价: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模式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 三、农业集体化:三、农业集体化: 1.1.背景:背景:苏联出现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2.2.时间:时间:2020 世纪世纪 3030 年代年代初开始 3.3.措施:措施:把农民的生产资料公有化,终止新经济政策,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同时开展消灭富农运动,国家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

    39、督集体农庄。 四、苏联模式(也叫斯大林模式)四、苏联模式(也叫斯大林模式) 1.1.形成标志:形成标志:19361936 年,公布新宪法。年,公布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宣告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2.2.特征: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3.3.评价:评价: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弊端日益暴露,严重对比:20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国家正在经历经济大危机 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优

    40、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第第 1212 课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亚洲,结果:失败)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亚洲,结果:失败) 1. 背景:背景:一战期间,印度为英国提供了人力、粮食和军费,又遭遇饥荒,英印矛盾激化。 2.2. 领导人:领导人:甘地甘地 3.3. 过程:过程: (1) 1920 年甘地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后因农民焚烧警察局,甘地认为超出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范围,决定停止。 (2) 1930 年,甘地再次发起,这次主要采取不服从形式不服从形式,所以又被

    41、称为“文明不服从运动”。 4.4. 影响: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甘地为防止爆发革命,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非洲。结果: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非洲。结果:英国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1.1.背景:背景: 一战期间, 埃及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战争期间埃及经济快速发展, 资产阶级逐渐壮大。战争后,英国继续维持在埃及的统治,激起人民强烈反抗。 2.2.过程:过程: 1918 年,扎格鲁尔扎格鲁尔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

    42、,后来发展成为华夫脱党。 1919 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激起人民的反英斗争。殖民政府迫于压力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 1922 年,英国被迫有条件地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3.影响:影响:华夫脱运动华夫脱运动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北美)三、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北美) 1.1.背景:背景:1910 年,墨西哥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917 年,墨西哥政府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但未得到有效实施。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缓慢。 2.2.前提:前提:1934 年卡德纳斯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为改变落后状况,保证宪法实施,推动进行改革。 3.3.内容

    43、:内容:打击寡头势力,确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推行土地改革;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发展教育等。 4.4.影响:影响:体现了 1917 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发展奠基。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第 1313 课罗斯福新政课罗斯福新政 一、从繁荣到危机一、从繁荣到危机 1.1.繁荣:繁荣: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繁荣的背后隐藏巨大危机。 2.2.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 (1 1)原因:)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 生

    44、产力不断提高,但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直接原因) (2 2)爆发标志:)爆发标志:1929 年 10 月,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华尔街) (3 3)特点:)特点:时间长(时间长(19291929- -19331933)、范围特别广(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大)、范围特别广(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破坏性大 (4 4)影响:)影响: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统治。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统治。 二、罗斯福新政:二、罗斯福新政:19331933 年年 1.1.目的:目的: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 2.2.特

    45、点特点( (“新”的含义“新”的含义) ):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 3.3.措施:措施: 项目项目 具体内容具体内容 整顿金融体系整顿金融体系 通过紧急银行法案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指导( (中心措施)中心措施) 通过全国全国工业复兴法工业复兴法,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 制定最低工资和限制工时; 通过 全国劳工关系法全国劳工关系法 ,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注意此项内容和以工代赈区分。)(!注意此项内容和以工代赈区分。) 调整农业政策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

    46、业调整法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推行推行“以工代赈”“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典型事例:田纳西水利工程) 建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通过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5.5. 影响:影响: 积极:积极: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 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局限:局限: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的政策调整,没有

    47、改变资本主义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政治角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政治角度: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根本矛盾。 第第 1414 课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1.原因:原因: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局混乱,工农运动高涨,中央政府几乎瘫痪。 2.2.建立:建立:1922 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3.3.政策:政策:对内独裁,对外侵略,19351935 年侵略埃塞俄比亚年侵略埃塞俄比亚,第二年吞并。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二、欧洲战争

    48、策源地形成(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1.原因:原因: 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德国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利用人们对 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 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 2.2.标志:标志:19331933 年,年,希特勒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出任德国总理,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3.3.措施:措施:利用国会纵火案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进步书籍屠屠杀犹杀犹太人太人撕毁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进驻莱茵非军事区,19381938 年,吞并年,吞并奥地利奥地利,19391

    49、939 年年 3 3 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1.1.原因原因日本称霸世界的政策经济大危机经济大危机重创经济军部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推动对外扩张。 2.2.形成:形成:19361936 年,受军部控制的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注意:区分德、意,日本的法西斯政权是军部建立,军部是一种军事官僚机构,不是法不是法西斯政党西斯政党。) 4. 对外侵略:对外侵略: 1931 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

    50、起点,解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制定国策基准国策基准,把“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地位之同时,向南方海洋发展”作为根本国策。 1937 年 7 月 7 日,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第第 1515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课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1. 二战的原因二战的原因 (1)(1) 根本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注意意大利和德国在二战全面爆发前的侵略罪行。 绥靖政策的顶峰:绥靖政策的顶峰:1938.9 慕尼黑阴谋慕尼黑阴谋,英法德意强行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部编九年级下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提纲)为本站会员(吹**)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