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1.11 亲爱的同学们,语文学习是积累,是感悟,是体验,让我们凝神静气,带着这一路的亲爱的同学们,语文学习是积累,是感悟,是体验,让我们凝神静气,带着这一路的收获,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吧。全卷满分收获,一起来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吧。全卷满分 120120 分(含卷面书写分(含卷面书写 4 4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120120分钟。分钟。 学习任务一:知识梳理与积累(学习任务一:知识梳理与积累(1818 分)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 分) 站在发射场上,当你望着那威武雄壮、高
2、耸云端的“通天塔”,幻想着一声令下火箭冲天而起那伟大的一 shn(1)间,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即将把“长征三号”火箭和“亚洲一号”卫星托举上天的发射官兵们,竟会屈居在“水帘洞”里,重复着单调枯 zo(2)的工作,而这段经历必将 jun(3)刻进他们的记忆深处。 2.古诗文名句默写。(8 分) 中国是诗的国度,千百年来无数文人骚客游历天南地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诗文。白居易骑马游西湖,见“几处早莺争暖树, (1) _”,赞早春动物;王维单车出边塞,借“征蓬出汉塞, ( 2)_”,叹身世飘零;李白乘舟渡荆门,以“ (3)_,万里送行舟”,思蜀地故乡;曹植至梁甫,察“ (4)_,狐兔翔我宇”,惊野兽出没
3、;王绩登临东皋,望“ (5)_,_ _(6)_”,慨秋之萧瑟;苏轼漫步承天寺,赏“ (7)_,_(8)_”,绘竹柏疏影。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 分) 略无阙阙处 鸢飞戾戾天者 互相轩邈邈 念念无与为乐者 4.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消息通常由标题、电头、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组成,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B.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它的作者是茨威格,他是俄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我们学过他的传记作品伟大的悲剧。 C.三峡选自水经注,是南朝梁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一篇地理游记散文。 D.藤野先生中,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不是看电影事件,而是希望通过文学拯救
4、国民麻木的灵魂。 学习任务二:现代文阅读(学习任务二:现代文阅读(3232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7 7 分)分) 他(a)是个“令人感兴趣而复杂的人”。有着中国农民质朴纯真的性格;幽默;坚定的内心信念; 说话平易,生活简朴;机智和老练、世故。 他(b)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他态度温和地说出来的话,同国民党宣传九年来污蔑共产党人是 什么“无知土匪”、“强盗”和其他爱用的骂人的话,形成了奇特的对照。 他(c)具有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他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这件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作者是很欣
5、赏的。 5.请你选出他们分别是谁 a_,b_,c_填序号(每空格只填一个人物)(3 分) A.周恩来 B.毛泽东 C.朱德 D.彭德怀 6.红星照耀中国、长征和飞向太空港都属于纪实文学,任选一部或者两部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该用哪些方法来阅读这类作品。(至少两种阅读方法)(4 分) (二)文学作品阅读(二)文学作品阅读(1313 分)分) 母亲的刺绣时光母亲的刺绣时光 宫佳 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 刺绣又称女红,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曰:“一
6、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单调的生活。 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 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
7、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 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 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 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 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
8、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寸一寸深沉的光阴。 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 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 虽然, 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鲜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画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 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
9、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 (选自中山日报,有删改) 7.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段的内容概括。(3 分) 人生阶段 主要事件 小时候 “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 稍微大一点 (1) 结了婚 (2) 后来去谋生 (3) 8.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 分)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第段中, “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 B第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根,表明作者开
10、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 C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领悟到刺绣是母亲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 D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滴滴,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 10.联系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以“刺绣时光”为题。(4 分) (三)(三)非文学作品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1212 分)分) 材料一材料一 央视网客户端北京 2020 年 12 月 13 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 13 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 2020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现场国旗下半旗。3000 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默然肃立。
11、解放军仪仗大队礼兵行进至公祭台两侧伫立。 10 时整, 公祭仪式开始, 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唱毕, 全场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 南京市全城拉响防空警报, 汽车停驶鸣笛,行人就地默哀。默哀毕,在解放军军乐团演奏的国家公祭献曲旋律中,礼兵将 8 个花圈敬献于公祭台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发表讲话。83 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读和平宣言,6 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伴随着 3 声深沉的钟声,3000 只和平鸽展翅高飞,寄托着对死难者的无尽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坚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主持公祭仪式。 (央视网) 材料二材料二 南京大屠杀发生 80 年后,全
12、世界的正义之士仍在以不同方式纪念死难者。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于 2017 年 10 月通过有关“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美国圣迭戈市的图书馆举办活动,为民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史实;加利福尼亚州街头不久前落成的美国医生罗伯特威尔逊的纪念碑前摆满鲜花东京审判时,他是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位证人;在日本,由高中和大学老师组成的研究会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历史,不可能被忘却! 但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篡改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在美国旧金山市议会 2017 年 9 月一致通过设立“慰安妇日”的议案后,
13、属于日本右翼的大阪市市长却表示,要解除大阪市与旧金山市的姐妹城市关系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 100位的今天,日本右翼还在不断寻找各种借口对当年的军国主义罪行百般抵赖,扭曲历史,美化战争,颠倒黑白,并企图通过修宪复活军国主义。那些人以丑态百出的表演,妄图辱没人类的良知。 从“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运变迁足证和平是何等珍贵。中国早已成为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的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矢志捍卫世界和平。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一以贯之的和平誓言,彰显坚定的信念、磅礴的力量。 (节选自 国行公祭, 为佑世界和平 ) 材料三材料三 美国对伊拉克开战(节选) 贾迈勒 (1)快讯
14、:巴格达响起空袭警报 (注:发表于北京时间 2003 年 3 月 20 日 10 时 33 分 55 秒,领先全球 10 秒。) (2)简讯:美军战机袭击伊拉克 新华社巴格达 3 月 20 日电 新华社获悉,美军开始空袭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到若干枚火箭的袭击。 (3)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新华社巴格达 3 月 20 日电 美国星期四凌晨发动了对伊拉克战争。 美国战机是在总统乔治布什要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要么离开伊拉克,要么面临战争的最后期限到期 1 个半小时后,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 巨大的爆炸声不绝于耳,火焰照亮了天空,空袭警报声响彻这座拥有 500 万人口的城市。 目前,这次空袭的目
15、标尚不清楚。 (4)美国开始对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 新华社华盛顿巴格达 3 月 20 日电 白宫星期三宣布,美国已经展开旨在解除伊拉克武装的军事行动。当地时间星期四凌晨,美军对伊首都巴格达的伊拉克领导层所在的建筑物进行了空袭。 巴格达上空传出空袭警报数分钟后,白宫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对记者说:“解除伊拉克政权武装行动的初始阶段已经开始。” 美国战机是在总统乔治布什要求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要么离开伊拉克,要么面临战争的最后期限到期 1 个半小时后,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 巨大的爆炸声不绝于耳,火焰照亮了天空,空袭警报声响彻这座拥有 500 万人口的城市。 第一轮爆炸发生在格林尼治时间星期四早晨 2
16、 点 45 分,曳光弹和大团的黑烟出现在巴格达南部。居民们纷纷躲进家中加固的房间里或大型建筑下的公共防空洞里。 供电并没有停止,但爆炸之后国家广播电台已经停止了播音。 目击者说,伊拉克领导层所在的建筑在美军针对巴格达的两轮空袭中遭到了袭击,造成人员伤亡。伊拉克防空部队对美军战斗机进行了回击。 周三晚上,美军战机在伊西部和南部袭击了伊拉克地对地导弹和炮火设施,但五角大楼坚持说此举只是为了维护禁飞区,并不算战争的开始。 早些时候,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曾向美国和英国发出警告:“根据国际法,交战方有责任保护平民。” (新华社国际部 2003 年 3 月 20 日) 注:以上几则消息按时间先后排列。伊拉
17、克当地时间 2003 年 3 月 20 日凌晨,美国不 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这是 21 世纪初最重大的国际事件之一,新华社国际部巴格达分社伊拉克雇员贾迈勒完成了美国对伊拉克开战这组新闻,荣获第14 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 11. 给材料一的新闻拟一个标题。(2 分) 12.阅读材料三,可以得知美军此次空袭的目标是:_。(1 分) 13.在公祭日的这天,网友甲说: “我们要将日本人赶出中国,反对日本。”网友乙说: “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了,没必要提了。”你认同这两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理由。(4 分) 14.在新闻奖领奖现场,记者采访了贾迈勒,请根据
18、以上材料完成这段采访: 【记者】艾哈迈德先生,恭喜您获奖。您的第一则快讯发表于北京时间 10 时 33 分 55 秒,只有 9 个字,甚至连电头都没有,领先了全球 10 秒。当时您为什么不详细报道此事呢? 【贾迈勒】a_。(2 分) 【记者】是的,短是保障新闻时效性的手段之一。b_?(1 分) 【贾迈勒】我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到现场采访,尽可能获得第一手材料,及时报道。 【记者】那一定非常危险。“巨大的爆炸声不绝于耳,火焰照亮了天空,空袭警报声响彻这座拥有 500 万人口的城市。”这句话在您的报道中反复出现,是否传递出您对战争的态度? 【贾迈勒】c_。(2 分) 【记者】是的,让我们一起期盼和平的
19、到来。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学习任务三:古诗文阅读(学习任务三:古诗文阅读(1616 分)分) 阅读下面诗歌及文言文,回答各题。阅读下面诗歌及文言文,回答各题。 小池(其二)小池(其二) 唐白居易 有意不在大,湛湛方丈余。 荷侧泻清露,萍开见游鱼。 每一临此坐,忆归青溪居。 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净业寺观水记净业寺观水记 明王心一 长安以水为奇遇,每坐对砚池盂水,与天光相映,便欲飞身溟海,一溯洪流。而净业寺在都城之北,面临清波,汪洋数
20、十顷,两涯之间,几不辨牛马。而一望镜彻,直令人心一空。 予厌苦尘污。一日,舍舆循涯而步,见有败荷如盖,余香乘风来扑入鼻。忽木鱼响歇隔林笙歌隐隐出红楼中觉耳根如洗。转视昔日从马驴间听传呼声,顿隔人天。已而,穿萝寻径,复有小筑,自为洞天。四顾竹树,交加成帷,更为奇绝。予乘小酣,暂憩草裀。顷刻,西山落日,斜挂树杪,如轮如烛,返照水面矣。 归来抱膝对砚池盂水,余兴欲勃,便欣然神往,遂漫为追次其事。倘他日乞得冷曹,借吏隐闲身,再觅句以志胜事,当不负此佳境也。 【注释】湛湛:清明澄澈样子。方丈:一丈见方。舆:车。草裀(yn):草地。杪(mio):树枝的细梢。追次:追忆,记录。冷曹:清闲的官职。 15. 选
21、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正确的一项。(2 分) 面临清波 A.从高处往低处看 B.到 C.对着 D.对着书画范本模仿学习 再觅句以志胜事 A 心意 B.记住 C.记载 D.志向 16.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 3 处)(3 分) 忽 木 鱼 响 歇 隔 林 笙 歌 隐 隐 出 红 楼 中 觉 耳 根 如 洗。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而一望镜彻,直令人心一空。 18.诗和文都写到了水, 王心一在净业寺看到的水, 与白居易在诗歌 小池 中所描写的水,有何异同点?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3 分) 19.吴均和王心一分别借观
22、水表达了怎样的内心感受,请结合内容分析。(4 分) 学习任务四:语言运用(学习任务四:语言运用(5050 分)分)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50 分) 对于史铁生来说,那北海的菊花,是一缕芬芳;对于鲁迅来说,藤野先生的教诲,是 一缕芬芳;对于朱自清来说,父亲买橘的背影,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深处,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 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生活片段,写出真情实感;(2)不少于 6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学习任务一:知识梳理与积累(学习任务一:知识梳
23、理与积累(1818 分)分) 1.瞬 燥 镌(3 分,每字 1 分) 2.谁家新燕啄春泥 归雁入胡天 仍怜故乡水 柴门何萧条 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8 分,每空1 分) 3.同“缺”,空隙、缺口;至、到达;往远处伸展;考虑,想到(4 分,每空 1分) 4.D(3 分) 学习任务二:现代文阅读(学习任务二:现代文阅读(3232 分)分) (一)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7 7 分)分) 5.B、A、D(3 分) 6. 示例一: 利用序言、 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品的整体印象。 读 红星照耀中国 ,通过看目录,序言,跳读正文,可以发现作者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记录
24、见闻的。 示例二: 把握基本事实后, 要明确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明确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如斯诺在采访出发前疑虑重重,对共产党和红军深入了解后大为佩服。 示例三: 还要善于向书中的内容或者作者取经, 用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如飞向太空港,我们可以学习任新民、上官士盘等人不怕困难、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的航天精神(方法 1 分,结合相应的内容印证 1 分。要求至少两种方法,共 4 分。跳读法、对比法、圈点批注法也可以) (二)文学作品阅读(二)文学作品阅读(1313 分)分) 7. (1)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 (2)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 (3)母
25、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3 分) 8.示例: “捏着” 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 “执着” 写出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这两个词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心灵手巧,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分析词语写出人物特点 2 分,感情 1 分) 9. B(3 分) 10.“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 “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共 4分,点到母亲的刺绣 1 分,我的“刺绣”
26、1 分,对生活的感悟启示 2 分)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12 分)分) 11.2020 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隆重举行。(2 分,意对即可) 12. 巴格达的伊拉克领导层所在的建筑物(1 分) 13.(示例)我不认同这两种看法。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在日本,有识之士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等词语列入教科书,网友甲提出将日本人赶出中国,这是盲目排外,不可取;网友乙认为没有必要再提南京大屠杀更是不对,材料一中,我们举行南京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就是告诉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维护和平。牢记历史,是要以史为鉴,不要让历史重演,中国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所以不
27、能盲目排外,而要更加珍惜和平,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中日友情。(4 分,分别指出正确态度共 2 分,结合内容共 2 分) 14.a 新闻的生命在于时效, (1 分)得知战争发生的消息后,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向世界报道这一新闻,只能以最简短的语言进行报道。(1 分) b 您是如何获得战争详细信息的呢? (1 分) c 是的,战争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巨大的破坏,(1 分)我期待战争早日结束,和平降临这座城市。(1 分) 学习任务三:古诗文阅读(学习任务三:古诗文阅读(1616 分)分) 15C C(每空 1 分) 16.忽木鱼响歇/隔林笙歌/隐隐出红楼中/觉耳根如洗 (每处 1 分, 多断倒扣 1 分) 17
28、. (1)我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2 分) (2)那水如镜子一般清澈见底,令人一看之下,心旷神怡,全然忘记了尘世喧器。(2 分) 18.同:清澈。“一汪清波”“一望镜彻”“湛湛”均言其清。(1 分) 异:前者辽阔, “汪洋数十顷”言其阔; (1 分)后者小巧, “方丈”言其小。(1 分) 19.示例:与朱元思书,吴均泛舟富春江,任意东西,可以看出他赏景时的悠闲自在,避世退隐的情怀;净业寺观水记中,王心一看到家中的小小水景,想要挣脱束缚,净业寺观水时,充分享受了超然物外之趣,人心为之一空,观水后,企盼能从宦海忙碌中解脱,偷得闲暇再觅如此佳境,可以体会到他对 官场的厌倦,对
29、山水的向往。 (4 分,分别点出心境共 2 分,结合内容共 2 分) 学习任务四:语言运用(学习任务四:语言运用(5050 分)分) 20.作文(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翻译: 小池:小池:小池面积不算大,只有一丈见方多,清明澄澈。荷叶倾斜露出滴滴清露,绿萍展开看见鱼儿游来游去。每日在小池边静坐,就会忆起以前回到青溪住所所看到的景色。 净业寺观水记净业寺观水记:长安城里能见到大的水域就算是奇遇。每当我坐下来面对家中砚池、盆盂里的水,看到它被阳光映照,就想飞越大海,在洪流中逆流而上。净业寺在都城的北面,面对一池清波,汪洋数十顷,两岸之间水面开阔无比,几乎分辨不出马和牛。那水如镜子一般清澈
30、见底,令人一看之下,心旷神怡,全然忘记了尘世喧器。 我厌恶京城俗务,深感痛苦。有一天,我舍弃车马沿着净业寺的湖水边步行,看见残荷仍然亭亭如盖,风送余香,送入鼻中;忽然听到木鱼声时响时歇,隔着花木,红楼一角,隐隐约约传出动人的歌声,觉得耳中如清泉流过,一片洁净。转而想到自己平时在官场出入,驴马嘶鸣,皂隶喝道,顿时觉得此刻与从前如隔天上人间两个世界。继而穿林披萝,曲径寻幽,又见到一座玲珑的小阁,自为洞天福地。向四面看(周围的)竹林和树木,交错环绕像帷幕一样,(这景象)更是奇妙之极。乘着微醉,我暂时在草地上休息了一会儿。不久,西山落日仿佛斜挂树梢,(那霞光)返照水面上,圆如轮盘,亮如烛火。 回来后抱膝再次面对砚池、盆盂里的水,余兴仍然很高,便欣欣然沉浸其中,就挥笔追记下游玩之事。如果将来哪天能得一个清闲官职,借着官身做一个隐者,会再来此地寻觅佳句来记录美好的事情,必当不辜负这美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