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质量检测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九年级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语文试题 (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 ) 一、积累运用(21 分) 1.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11 分) (1) 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雪 ) (2) 爱上层楼, 。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3) ,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 (4) 秋草独寻人去后,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 (5) ,枳花明驿墙。 (温庭筠商山早行 ) (6)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 溪云初起日沉阁, 。 (许浑咸阳城东楼 ) (8) 刘禹锡在酬乐天
2、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含蓄表达诗人久谪归来人事全非的句子: , 。 (9) 岳阳楼记中表明那些“古仁人”不管身处何种境地都是忧国忧民的句子是: , 。 2.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北京冬奥会志愿者用真诚的服务展现中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和开放自 信的风采。 B. “碳达峰”和“碳中和”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号召大家一起为节能 减排做贡献。 C. 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让师生领悟劳动精神并近距离直观感受,争做新时 代的奋斗者。 D. 医务人员为学生讲解近视防控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用眼、科学防控的意 识。 3.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 (7 分) 大
3、凡名山,都有其独具的特色。太姥山与众不同之处,当然离不开天造地设的峰林石洞、星罗棋布的幽岩秘 h() 。任凭旅游开发中怎样的人工润色,也无非着力 【甲】 (A A.干预 B B.渲染)和点缀而已。太姥山神奇并格外引人注目, 就正如民国时期福鼎县长陈廷桢诗中所道: “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 ”不仅每块岩石都奇妙无比,并且任凭浮想联翩而妙趣横生。那么这些不俗之石从何而来呢? 【丙】 洞内怪石嶙峋、 形态多变、 忽明忽暗、奇妙无比。穿行其中,迂回盘旋,窄处难以容身,宽处豁( )然开朗,必须手脚并用,顺势而为, 【乙】 (A. 随机应变 B.随波逐流) ,时俯时卧、时蹲时趴、
4、时仰时伏,方可闯关避险,脱身而出。 (1) 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分) 处 处 (2) 在文中甲、乙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 (2 分) 甲 乙 (3) 将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的横线【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岩石间亦多有裂隙或垒迭式岩洞,据说达一百多个。 据地质学家考证,这些距今约一亿年,源自地质史中生代白垩纪的花岗岩, 是由于地壳运动,而呈东西、南北与近水平三组互相垂直的方向节理发育,并风化而成的。 这些岩洞或往下延伸,或向上蜿蜒,纵横交错,曲折幽深,宛如地下迷宫。 由此构成或肖人或肖物之景,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A. B. C. D. 二
5、、阅读(69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4-5 题 。 (6 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诗的前两句写朋友为李白,不惜金钱,置办为他践行的盛宴,这是喜景衬悲情的写法。 B. 诗中的“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李白内心的苦闷抑郁。 C.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D. 在诗
6、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了诗人“欢乐郁闷惆怅自信迷惘 振奋”的心路历程。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3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9 题 。 (16 分)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
7、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苏轼游兰溪) 【注】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王逸少:即王 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6.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善医而聋 善: (3)溪水西流 西: (2)皆一时异人也 皆: (4)是日,剧饮而归 是: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B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C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D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 (1) 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3 分
8、) (2)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2 分) 9.文中苏轼称自己和朋友都是“异人”,在这个称呼中,你读出了苏轼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0-15 题 。 (20 分) 中国不亡,有我! 齐邦媛 抗战爆发后,整整一年间,我家随着流亡学生颠沛流离半个中国,从南京来 到重庆。一九三八年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爸爸送我去沙坪坝的南开中学上学。在这 里六年,我成长为一个健康的人,心智发展,奠立了一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日本人占领东北后,又向华北伸出了侵略的魔爪。数年间,天津的南开中学和南开大学通过游行呼吁自强,号召爱国抗日。校长张伯苓先生深知局势危急,战争只是早晚的问题,
9、因此早在一九三六年即到重庆觅地建立南开中学分校,由沙坪坝乡绅捐地,各界捐款盖校舍,第一年即招收了一百六十名学生。卢沟桥开战后, 南开是第一所被日本人炸毁的学校,也是第一所在后方以长期抗战为信念重建的学校。南开中学在抗战最困难的八年中,教育了数万青年,每个人几乎都是张伯苓精神的延长。 张校长创业立世全靠坚强的爱国精神,他就是校歌里“巍巍我南开精神”的化身,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他长得很高,有一百八十几厘米,体型又大又壮,不胖,肩膀很宽,长年穿着长袍,戴一副有颜色的眼镜,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高大壮硕的他挺胸阔步地在校园行走。不论前线战报如何令人 沮丧,日机轰炸多么猛烈,在张校长
10、的带领下,我们都坚信中国不会亡。 在校六年,听他在周会讲过多次的故事也成为我终生的记忆。 张校长幼年时跟随浪迹各地私塾教学的父亲读书。十三岁时,考取官费的北洋水师学堂,他听得懂启蒙思想家创校的理想:当年清廷维新派的严复、伍光建等人和一些自英国留学归国的年轻军官,引进西方思想与新知,希望建立强大的现代海军,奋发图强,为国雪耻。一八九四年,他由水师学堂毕业时,正逢中日甲午之战,北洋海军几乎全军覆没。一年后,他被派到“通济轮”上见习,竟目睹了甲午战场威海卫由战胜国日本移交给英国人占领的场面。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 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再改悬英国旗。 这样的羞耻使他深受刺激,更
11、因为看到怠惰无知的一般民众,既无纪律和敬业精神也不知国难当头,故思索唯一能振作民心的只有教育。他毅然决然离开海军, 一心办教育,一九八年,创建了天津南开中学,誓为教育中国的子弟献身。 更令人意外的是,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 亚大学读书,研究西方教育理念。回国后,他创设了南开大学。抗战之初,日本人 恨他发起爱国活动,炸毁了南开。之后,南开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在昆明 设校,成为抗战期间最好的大学。 自他从事教育到一九五一年逝世为止,张校长一直用强烈的激情到处演讲, 鼓励“中国不亡,有我”的志气,宣扬教育救国的理想,他足足说了半个世纪! 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
12、心里。在沙坪坝那些年,他住在校内宿舍, 每天早上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不饱。他那时不知道,他奋斗的心血都没有白费。他说的话, 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永恒不灭。 (选自巨流河,有删改) 10.根据时间顺序梳理张伯苓校长主要的办学经历。(2 分) 从 美国回国后, 创设南开大学 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北大、清华合为西南联大。 11.对文章的解读,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此文中作者叙述了在南开大学六年的求学期间受张伯苓校长的言行熏陶,字 里行间饱含着对张伯苓校长的崇敬之情。 B.
13、这篇文章文笔生动,辞藻华丽,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 适时穿插议论和抒情。 C“. 一九一七年他已四十一岁,竟克服种种困难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 中“已”和“竟”这两个副词,表达了作者的极度惊讶之情。 D. “张校长高大的身影永远留在学生心里”,这里的“高大”不仅指的是张校长的身材高大,更是他精神的崇高和伟大。 12.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5 分) (1) 他在自己国家的领海上眼睁睁地看着国帜三易,先下清旗再升日旗,隔一日再改悬英国旗。(赏析加点词语,2 分) (2) 他住在校内宿舍,每天早上拄杖出来散步巡视,看到路旁读书的学生就过来拍一拍肩、摸一摸头,问衣服够不够,吃得饱
14、不饱。 (从描写的角度赏析,3 分) 13.第段“在我成长的六年中,留给我非常温暖的印象”,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 你对“温暖”的理解。(4 分) 14. 文章结尾“他说的话,我们散居世界各地的数万学生都深深记得,在各自的领域传他的薪火”,请从文中找出与其照应的句子。(2 分) 15. 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文章标题“中国不亡,有我!”的内涵。(4 分) (四)阅读选文,完成 1619 题 。 (12 分) 随心的阅读随心的阅读刘恩波 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 坎上。快乐,就是随心的阅
15、读。 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从前读鲁迅,是求学过程的要求,带有强行和必需的意味,让少年的我很是头疼。强制性要求的阅读当然不快乐,当阅读不再随心,远离了内在的渴望,它就变成了公式化、模式化的套路和条条框框制约下的教条。等到年龄稍长,走进野草,就找回了对鲁迅阅 读的另一种无关功利的心性享受。那样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想看就 看,不想看就不看。读书,不受外在约束,不求甚解,只为精神的充盈和通透,只 为灵性的抵达和舒展。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无目 的的读书,就是忘了归途的逍遥游。把胸襟读舒坦了,把视野读开阔了,把功利转 化成审美,将学识装
16、点成智慧。培根说的“读书可以怡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区 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不是说专业阅读就不好,而是说,真正的阅读许多时候都是业余而为之的, 不为了什么,走进书,那里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正待敲门和开启。 首先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我们的阅读,不就是要在由书写构成的线条里、轮廓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吗? 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走向森林、草原和郊野外的春天,感知各种昆虫的美妙生长
17、。阅读小王子,看他和狐狸朋友关于生命仪式感的交谈,该是何等令人憧憬神往约定好了,人的幸福就是等待中的盼望和期待,一种久违了的心 愿交接的盛况。读孤筏重洋,明白海尔达尔和他的同伴驾着小小木筏横渡大洋 的雄心壮志是如何在狂风暴雨和重重海浪的洗礼中,得以实现升华的。 其次,随心的阅读还体现在人对自己心灵状况的辨识与认同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换而言之,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书的同构,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事。譬如,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法国新小说派,那么他后来的写作里也有实验和探索的迹象,也有青春的忏悔和浪漫。读武侠和读科幻肯定是两个观感,读卡夫卡和读村上春树也完全是不同的世
18、界。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什么是随心的阅读呢?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16. 请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3 分) 17. 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第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避免了观点的片面性,使论证更严密。 B. 我们通过随心的阅读,可以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 C.人与书的同构,是奇妙之事。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D.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是更好的阅读。 18. 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
19、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 画线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 分) 19. 以下两种阅读哪种是随心的阅读,请结合选文说明理由。(3 分) 【A】小刘正在准备导游资格考试,专门买了旅游法律法规等书籍,进行阅读。 【B】小李很喜欢旅行,空闲时到图书馆,总会信手翻阅一些摄形画报和旅行杂志。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9 分) 【材料一】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主题旅游形式,游客在旅游中既能观光赏景,又能 自然而然地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近年来,政府出
20、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 , ,为红色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随着资源的不断扩充,红色旅游发展方兴未艾。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 1 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 11%以上的市场份额。 图 1:2013-2020 年中央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统计 图 2:2017-2020 年中国红色旅游公路建设里程 【材料二】 红色旅游消费呈现出家庭化、年轻化的趋势。带孩子前往红色景点参观学习, 在旅游中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缅怀先烈,让孩子获得历史熏陶、文化感悟,成为诸多“家庭团”对红色旅游的新诉求。家长们希望孩子在这里汲
21、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红色旅游因此也承载着重要的家庭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要吸引年轻一代,必须意义和趣味并存,以更时尚新潮、有现代感的方式满足年轻人的需求。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遵义等革命圣地,开发出了军歌 嘹亮、红色运动会、红色趣味游戏、大型实景演出等一大批旅游产品,发挥了很好 的社会效益、教育效益。上海市红色旅游景区以中共四大为故事背景创作剧本,并 在红色旅游线路中融入“密室逃脱”、党史知识问答、城市定向等形式,将游客引入 对上海红色基因的情景体验之中。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旅行体验,让游客从历史的“旁 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新增的时尚元素,如智能导览、趣味闯关
22、、互动微游等, 也激发了众多年轻人主动探索发展红色文化的兴趣。 如今,一座座新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城市,一批批知名红色旅游品牌,一条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已逐渐成为年轻一代心中的红色向往。 【材料三】 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活农村经济,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如今,许多地区以文化生态协同发 展为支撑,发展“红+绿”(红色旅游+绿水青山) 、“红+古”(红色旅游+古村落) 、“红 +乡”(红色旅游+美丽乡村)等“红色+”业态模式,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乡村文化、自然景观相
23、结合。比如,河南新县在发展红色旅游时,推出“吃信阳菜、品毛尖茶、看淮上山水、住豫南民宿、听红色故事”系列项目,通过红色旅游的带动,建成精品民宿 118 处,同时拉动了餐饮、茶叶销售等产业,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引擎。 20. 根据图 1、图 2 的信息,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 分) 21. 结合【材料二】的内容判断,以下游览方式不够吸引年轻游客的一项是( ) (3 分) A. 博物馆利用 VR 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直观呈现革命历史场景。 B. 上海市旅游景区以中共四大为故事背景创作剧本,让游客进行情景体验。 C.红色景区组织游客参与合唱快闪、史诗
24、朗诵、文艺演出等活动。 D展览馆提供导游服务,带领游客观览革命文物,细致讲解展品。 22.请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红色旅游。(4 分) (六)名著阅读(6 分) 23.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 1933 年他第一次使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 ,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抗日战争时期, 他的诗歌总是充满“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24.下表是某同学读水浒传后而制作的卡片,请你帮助他完成表格并从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经典故事进行简述。 (4 分) 姓名 外号 经典故事 人物评价 A 鲁智深 倒拔垂杨柳 嫉恶如仇 粗中有细 B 林冲 豹子头 风雪山神庙 武艺高强 安分
25、守己 C 武松 行者 醉打蒋门神 神勇侠义 有恩必报 D 黑旋风 元夜闹东京 侠肝义胆 朴直莽撞 三、作文(作文(60 60 分)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奋斗者,正青春。“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 其时、重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5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对当代青年寄予殷切期望。 学校社团、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艺术展示、体育竞赛、课堂学习等都是我们 施展才干的舞台,请以“这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具有真情实感;不少于 600 字,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书写工整规范;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