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上饶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33955       资源大小:65.66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上饶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酝酿(ling)应和(h)着落(zho)截然不同(ji)B. 静谧(n)粗犷(kung)感慨(ki)恍然大悟(hung)C. 姊妹(z)倜傥(dng)绽开(zhn)混为一谈(hn)D. 澄清(chng)一霎(sh)侍弄(sh)美不胜收(shng)2. 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四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首当其冲,鞠躬尽瘁。A. 诲人不倦B.

    2、学而不厌C. 首当其冲D. 不耻下问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A. B. C. D.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种

    3、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C.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D.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5. 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充分认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删去“必要性”)B. 我们能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在“取得”前加“否”)C. 除90后网络红人李子柒之外,“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等网红都在海外视频网站受到欢迎,出现了集体出海。(在“集体出海”后加上“现象”)D. 第六届“创青春”汕头

    4、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情,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年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将“热情”改为“热潮”)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健康饮食,一要保证食物多样性,营养均衡;二要适当摄入粗粮和果蔬。B. 春天到了,这些花呀,草呀,风呀等都天地间自由地奔放着生命。C. 谈到如何有效提高自己薄弱学科的成绩?小黄认为自己已有周详的计划。D. “不。”他蹲下身来,仔细看看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是一只旅鼠。”7. 根据提示默写。(1)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4)双兔傍地走,_?(木

    5、兰诗)(5)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_,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7)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8)蒙曰:“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8. 九年级(1)班开展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系列活动,全班同学准备制作一本班史,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总揽全局】你如果是本次班史总编辑,请为班史设计一个简洁而又富有文学性的名称,并说说命名缘由。命名_;缘由:_(2)【招贤纳士】为了更好地完成班史,有三个工作组招募贤才,请根据示例再写出一个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入选要求。【示例】文字编写组:负责文字稿件的统筹和编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

    6、力和文字整理能力。备选:(设计制作组、资料收集组)_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9. “箫鼓追随春社近”一句是如何传达出陆游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的?请具体分析。10. 表现理趣是宋诗一大特点,请结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具体谈谈你的理解。11.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

    7、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学派,而孔子是_学派的创始人。(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问其故_及其日中如探汤_(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12. 现代文阅读,回答下列各题。稼禾观尽,灯火可亲胡妍妍饶有趣味地写作的人,也常会被读者饶有趣味地想起。有些时刻就会让人想到作家汪曾祺。立夏,在绿荫窗前剥着蚕豆,听着楼下传来的铿铿切菜的声音,会想起汪曾祺笔下故乡的野菜、昆明的吃食,他的食豆饮水斋,他的肉食者不鄙或者鱼我所欲也寻常的饮食,却被他写出了

    8、让人惊艳的满足感,“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逝世20年,汪曾祺依然不过时,好读而且耐读,像他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晚饭后的故事”,适合闲下来慢慢翻阅,读出灯火可亲。他不是挑“理想读者”的作家,相反,他相信写得好还是不好,普通人的感受准着呢,他挑剔的是作家的“暗功夫”写作背后的视野、情怀、趣味和本领,而这正是直到今天对中国当代文坛来说汪曾祺依然独特、依然值得研究的原因所在。作品有了读者,对汪曾祺来说是件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事。他曾经听说,有两位大队书记在开会间隙,在会议桌的塑料台布上,用圆珠笔一人一句、一字不差地默写出了他的小说受戒最后明子和小英子

    9、的对话。这件事既让他感动,也让他感慨写作的严肃性:一部作品到底能在精神上给读者一些什么呢?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他那里是一个更朴素、古典的想法: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吧。这是他的自觉之一。自觉之二,更像是作为作家的一种自知之明。生活是作家和读者的交集,也是世道人心最亲切的载体。“第一应该有生活,第二是敢写生活,第三是会写生活。”每到一地汪曾祺爱去的是菜市场,生鸡活鸭挨挨挤挤,瓜果蔬菜热热闹闹,让他闻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井淘三遍吃好水,生活的滋味也不是一次淘得清的。由此便能理解汪曾祺给故乡高邮文游台的那幅留墨,不是“沧海尽观”,不是“天下尽观”,而是“稼禾尽观”,

    10、因为稼禾里藏着结结实实的百姓生活,藏着世道与人心。在汪曾祺看来,“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点”,这话是不能成立的。就如同说一幅画不错,线条差点,一首曲子不错,节奏差点,一样不能成立。语言不好,小说肯定不好。光语言一项,就让汪曾祺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他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几乎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他用揉面作譬,面揉到了,才筋道有劲儿,语言也得反复抟弄。写一句想一句,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还真应了俄国作家巴前连柯那句“作家是用手思索的”。他同样认同“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所以,一个作家应该从语言中得到快乐,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印象找到那个最好的说法。他强调语言

    11、写到“生”时才有味,但这里的“生”还不是“生僻”,是把平淡的字词用得新鲜有味,这里的“平淡”还不是“寡”,是“第二次的平淡”,是苏东坡的“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绚烂之极”的平淡。不能忘者,是文字的魔力,是书写的意义,是美。作家写的正是这“不能忘”吧。当汪曾祺以“平淡”之笔写下他的不能忘的回忆时,竟唤起了读者如此熟悉的感觉,甚至勾起了对从未经历之事的回忆。“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一切的盛大在他那里都化成亲切。多少人读完他的小说,像受戒最后的水鸟似的,擦着芦穗,扑噜噜噜地飞走,满意,惆怅,又恋恋不舍。汪曾祺曾经借沈从文思考过什么是艺术生命的问题:为什么沈从文的作品现在还有蓬勃的生命?他

    12、在沈从文的小说里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长河里的天天所说的:“好看的应该长远存在。”用这句话来理解汪曾祺的艺术生命,同样是合适的。“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这是汪曾祺在我为什么写作中的自白,最终,他将自己活成了和笔下的作品一样的模样。(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9日,有删改。)(1)关于汪曾祺文学创作主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品应该有益于世道人心。B. 作者应该有生活,敢写生活,会写生活。C. 语言需要反复斟酌,不能写一句想一句。D. 语言可以“生僻”,但也要新鲜有味;可以“寡”,但也要绚烂。(2)第段叙述两位大队书记事例,

    13、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汪曾祺的作品受读者喜爱程度之深。B. 表达了汪曾祺对他的作品影响读者正常工作的担心。C. 这件事加深了汪曾祺对写作严肃性的思考。D. 这件事提升了汪曾祺对作品精神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自觉。(3)联系全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趣味”在文中的含义。饶有趣味地写作的人,也常会被读者饶有趣味地想起。(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井淘三遍吃好水,生活的滋味也不是一次淘得清的。阅读红橘甜了,完成各题。红橘甜了骆驼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思是要我快

    14、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地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 ”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几天总接到

    15、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也赶快尝尝。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

    16、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他还会将红橘分一些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就说:“爹怕是糊涂了吧,橘子现在几角钱一斤,来回的车费就要几十元,该买多少橘子呀!再说了,红橘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味道越来越差了,哪能比得上如今的优良品种呀!”我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沉沉地回了一句话:“父亲哪里是为那几个橘子啊! ”妻子思索一阵说:“也是,只要老人高兴,就由着他。”父

    17、亲越来越老了,雪后的山路上,他再也不能健步如飞了。妻子说,年前我们干脆抽两天时间回去看看吧!回去那天,父亲正坐在火塘边,望着树上的橘子发呆,看到我们,父亲一愣,随即便孩子般叫着母亲的名字。我看见父亲眼中的泪水滚落下来。父亲抹一把泪说:“这屋里,烟太大了”次日,我邀了儿时的两个好友,决定将剩下的红橘弄到市场上去卖,父亲自然是十分高兴。我将红橘分送给了我的故交,并嘱咐他们千万别告诉父亲。我掏出一百元钱,换成了零钞,将其中的九十六元八角送到了父亲手上,异常高兴地对父亲说:“今天碰到几个外地人,将果子抢购一空,价格比往年高出近一角钱呢! ”父亲脸上满是欣喜的神色,说:“太好了,明年,我要更细心地照顾它

    18、们! ”听了父亲的话我别过脸去说:“这屋里,烟太大了”13.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十多年前,父亲和我一起种下红橘苗;自此,父亲精心侍弄它们。_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_14. 文中两处画线句是父子说的同样的话。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两处同样的话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异同。15. 文章题目是“红橘甜了”,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甜”的含义。三、写作题(共45分)16. 作文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就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请以“原来,我也很_

    19、”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与运用(共32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酝酿(ling)应和(h)着落(zho)截然不同(ji)B. 静谧(n)粗犷(kung)感慨(ki)恍然大悟(hung)C. 姊妹(z)倜傥(dng)绽开(zhn)混为一谈(hn)D. 澄清(chng)一霎(sh)侍弄(sh)美不胜收(shng)【答案】D【解析】【详解】A酝酿(ning)

    20、,着落(zhu);B静谧(m),粗犷(gung);C倜傥(tng),混为一谈(hn);故选D。2. 下面一段话中划线的四个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首当其冲,鞠躬尽瘁。A. 诲人不倦B. 学而不厌C. 首当其冲D. 不耻下问【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诲人不倦:教诲别人有耐心,不厌烦。使用正确。B学而不厌:学习从来不感到厌倦。使用正确。C首当其冲:处在冲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做某事。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21、D不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认为有失体面。使用正确。据此,答案为C。3.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全民阅读率的上升,显然是一件好事。 因此,全民阅读质量的真正提升之路还很漫长。 但有必要思考的是:现在提升的到底是整体式阅读还是碎片式阅读,到底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 或者把问题进一步简化为:到底是高质量的阅读还是低质量的阅读? 在这方面,并没有准确的数字区分,但就我们眼中所见而言,高质量阅读,可能并不尽如人意。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

    22、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B项正确,先提出是好事,再引出思考,回答问题后,得出结论。4.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B.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C.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D.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A.“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将春雨比作牛毛、花针、

    23、细丝,使用了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B.把“小草”比喻成“蚯蚓”,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C.把“矮松”比喻成“看护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故选D。5.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眼下的当务之急是要充分认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删去“必要性”)B. 我们能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取决于平时在学习上是否刻苦努力,是否做到了无愧于心。(在“取得”前加“否”)C. 除90后网络红人李子柒之外,“办公室小野”、滇西小哥等网红都在海外视频网站受到欢迎,出现了集体出海。(在“集体出海”后加上“的现象”)

    24、D. 第六届“创青春”汕头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的热情,充分展现了我市青年的创新活力和创业激情。(将“热情”改为“热潮”)【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有误。语意重复,“眼下”与“当务之急”重复。可删去其一。故选A。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健康饮食,一要保证食物多样性,营养均衡;二要适当摄入粗粮和果蔬。B. 春天到了,这些花呀,草呀,风呀等都在天地间自由地奔放着生命。C. 谈到如何有效提高自己薄弱学科的成绩?小黄认为自己已有周详的计划。D. “不。”他蹲下身来,仔细看看那只老鼠,摇摇头说:“这一只旅鼠。”【答案】A【解析】【详解】考查标点运

    25、用。B.省略号与“等”不能连用,去掉任意一个;C.“如何有效提高自己薄弱学科的成绩”充当“谈到”的宾语,没有疑问语气,改问号为逗号;D.“某人说”在所说话语的中间,“说”后用逗号;故选A。7. 根据提示默写。(1)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2)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_。(韩愈晚春)(4)双兔傍地走,_?(木兰诗)(5)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6)_,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7)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8)蒙曰:“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答案】 . 独坐幽篁里 . 双袖龙钟泪不干 . 惟解漫天作雪飞

    26、. 安能辨我是雄雌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有情芍药含春泪 . 露从今夜白 . 士别三日 . 即更刮目相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注意“幽篁、袖、雌、芍”等字词的正确书写。8. 九年级(1)班开展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系列活动,全班同学准备制作一本班史,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总揽全局】你如果是本次班史的总编辑,请为班史设计一个简洁而又富有文学性的名称,并说说命名缘由。命名_;缘由:_(2)【招贤纳士】为了更好地完成班史,有三个工作组招募贤才,请根据示例再写出一个组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入选要求。【示例】文字编写组:负责文字稿件的统筹和编校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创

    27、作能力和文字整理能力。备选:(设计制作组、资料收集组)_【答案】(1) . 符合要求即可。 . 针对命名陈述缘由即可。(2)示例:资料收集组:负责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和信息筛选整合能力。设计制作组:负责封面设计、板式设计、插图绘制及排版印别作且一空的印刷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设计能力,同时有较好的审美能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班史的命名。拟写要简短明确,朗朗上口,且有文学韵味,可用修辞手法和借用成语,符合题目要求即可。示例:花样年华缘由:寓意初中生活就像绽放的花儿一样美丽迷人。【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活动安排。解答时,应该根据不同小组

    28、,预测可能出现的工作,再给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示例:设计制作组:班史封面、插画等方面都需要设计,作者要求要有一定的设计能力、绘画能力、甚至需要熟练操作电脑的能力。资料收集组:班史中的材料需要大量收集、筛选、整合,所以不仅要有沟通能力,还要有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二、阅读理解题(共43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9. “箫鼓追随春社近”一句是如何传达出陆游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的?请具体分析。10. 表现理趣是宋诗一大特点,请结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具

    29、体谈谈你的理解。【答案】9. 示例:“春社”是古代民间拜祭土地神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为迎接“春社”,人们有吹箫打鼓的传统仪式,“春社”和“箫鼓”体现作者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喜爱。(意思对即可)10. 示例:此句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似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于困境中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这两句诗超越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具有很强的理趣。【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这句诗意为:吹着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经接近。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在春社日,人们吹箫打鼓,表达自己对于丰收的期望

    30、之情。“春社”和“箫鼓”,表达了作者对乡间传统节日风俗的喜爱之情。【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句的理解。这两句诗意为: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这两句诗既有写景,又有叙事,兼具生活的哲理。疑似无路可走之时,前方却出现了一座村庄。生活中遇到了困境,但要始终对前途保持着希望,也许转机就在前方。这两句诗已经超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自然理趣与艺术生命力。11.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

    31、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学派,而孔子是_学派的创始人。(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问其故_及其日中如探汤_(3)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答案】(1) . 列子汤问 . 道家 . 儒家(2) . 原因 . 热水(3)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一儿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战国时道家人物列御寇,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道家学派。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

    32、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句意为:便问是什么原因。故:原因;句意为: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汤:热水。【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句意为: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据此可概括出: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句意为: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据此可概括为: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时离人远,中午离人近。【点睛】参考译文:孔子

    33、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便问是什么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到中午的时候距离人近。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等到正午就小得像一个盘子,这不是远处的看着小而近处的看着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等到中午的时候像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孔子不能判决(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您多智慧呢?”12. 现代文阅读,回答下列各题稼禾观尽,灯火可亲胡妍妍饶有趣味地写作的人,也常会被读者饶有趣味地想起。有些时刻就会让人

    34、想到作家汪曾祺。立夏,在绿荫窗前剥着蚕豆,听着楼下传来的铿铿切菜的声音,会想起汪曾祺笔下故乡的野菜、昆明的吃食,他的食豆饮水斋,他的肉食者不鄙或者鱼我所欲也寻常的饮食,却被他写出了让人惊艳的满足感,“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逝世20年,汪曾祺依然不过时,好读而且耐读,像他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晚饭后的故事”,适合闲下来慢慢翻阅,读出灯火可亲。他不是挑“理想读者”的作家,相反,他相信写得好还是不好,普通人的感受准着呢,他挑剔的是作家的“暗功夫”写作背后的视野、情怀、趣味和本领,而这正是直到今天对中国当代文坛来说汪曾祺依然独特、依然值得研究的原因所

    35、在。作品有了读者,对汪曾祺来说是件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的事。他曾经听说,有两位大队书记在开会间隙,在会议桌的塑料台布上,用圆珠笔一人一句、一字不差地默写出了他的小说受戒最后明子和小英子的对话。这件事既让他感动,也让他感慨写作的严肃性:一部作品到底能在精神上给读者一些什么呢?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他那里是一个更朴素、古典的想法: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吧。这是他的自觉之一。自觉之二,更像是作为作家的一种自知之明。生活是作家和读者的交集,也是世道人心最亲切的载体。“第一应该有生活,第二是敢写生活,第三是会写生活。”每到一地汪曾祺爱去的是菜市场,生鸡活鸭挨挨挤挤,瓜果蔬菜热热闹闹,让他闻到“一种辛

    36、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井淘三遍吃好水,生活的滋味也不是一次淘得清的。由此便能理解汪曾祺给故乡高邮文游台的那幅留墨,不是“沧海尽观”,不是“天下尽观”,而是“稼禾尽观”,因为稼禾里藏着结结实实的百姓生活,藏着世道与人心。在汪曾祺看来,“这篇小说不错,就是语言差点”,这话是不能成立的。就如同说一幅画不错,线条差点,一首曲子不错,节奏差点,一样不能成立。语言不好,小说肯定不好。光语言一项,就让汪曾祺在当代作家中脱颖而出。他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几乎到了苦口婆心的地步。他用揉面作譬,面揉到了,才筋道有劲儿,语言也得反复抟弄。写一句想一句,出来的语言往往是松的,散的,不成“个儿”。还真应了俄国作

    37、家巴前连柯那句“作家是用手思索的”。他同样认同“每一句话只有一个最好的说法”,所以,一个作家应该从语言中得到快乐,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在生活中捕捉到的印象找到那个最好的说法。他强调语言写到“生”时才有味,但这里的“生”还不是“生僻”,是把平淡的字词用得新鲜有味,这里的“平淡”还不是“寡”,是“第二次的平淡”,是苏东坡的“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绚烂之极”的平淡。不能忘者,是文字的魔力,是书写的意义,是美。作家写的正是这“不能忘”吧。当汪曾祺以“平淡”之笔写下他的不能忘的回忆时,竟唤起了读者如此熟悉的感觉,甚至勾起了对从未经历之事的回忆。“坐在亭子里,觉山色皆来相就”,一切的盛大在他那里都化成亲切

    38、。多少人读完他的小说,像受戒最后的水鸟似的,擦着芦穗,扑噜噜噜地飞走,满意,惆怅,又恋恋不舍。汪曾祺曾经借沈从文思考过什么是艺术生命的问题:为什么沈从文的作品现在还有蓬勃的生命?他在沈从文的小说里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长河里的天天所说的:“好看的应该长远存在。”用这句话来理解汪曾祺的艺术生命,同样是合适的。“有何思想?实近儒家。人道其理,抒情其华。有何风格?兼容并纳。不今不古,文俗则雅。”这是汪曾祺在我为什么写作中的自白,最终,他将自己活成了和笔下的作品一样的模样。(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19日,有删改。)(1)关于汪曾祺文学创作主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品应该有益于世道人心。

    39、B. 作者应该有生活,敢写生活,会写生活。C. 语言需要反复斟酌,不能写一句想一句。D. 语言可以“生僻”,但也要新鲜有味;可以“寡”,但也要绚烂。(2)第段叙述两位大队书记的事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明汪曾祺的作品受读者喜爱程度之深。B. 表达了汪曾祺对他的作品影响读者正常工作的担心。C. 这件事加深了汪曾祺对写作严肃性的思考。D. 这件事提升了汪曾祺对作品精神有益于世道人心的自觉。(3)联系全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两个“趣味”在文中的含义。饶有趣味地写作的人,也常会被读者饶有趣味地想起。(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井淘三遍吃好水,生活的滋味也不是一次淘得清

    40、的。【答案】(1)D(2)B(3)“趣味”本义是指是人感觉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而文中的第一个“趣味”是指汪曾祺先生写作背后有着他的视野、情怀、趣味和本领,他以“益于世道人心”和“有生活,敢写生活,会写生活”为自觉,进行创作。第二个“趣味”是指“我”以及汪曾祺的读者们,会思考汪曾祺笔下令人有满足感的描写,会去感受他的作品的独特,研究原因所在。(4)表层是指:一口井多淘几遍就能喝上好水,生活的味道不是一次就能体会出来的。深层上是指汪曾祺深深体会到写作要与生活紧密相连,他体会到“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但是又不仅如此,所以要从稼禾里更深入地去体会百姓生活,体悟世道与人心。【解析】【小

    41、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D.由第段“他强调语言写到生时才有味,但这里的生还不是生僻”可知,语言不可以“生僻”。故选D。【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B.由第段“这件事既让他感动,也让他感慨写作的严肃性:一部作品到底能在精神上给读者一些什么呢?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他那里是一个更朴素、古典的想法: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吧”可知,叙述两位大队书记的事例一方面说明他的作品受欢迎,另一方面表现他感慨写作的严肃性和得出“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吧”的想法,并非表达作品影响读者正常工作的担心。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含义分析。“趣味”原指使人感到愉快,能引

    42、起兴趣的特性。由第段“他相信写得好还是不好,普通人的感受准着呢,他挑剔的是作家的“暗功夫”写作背后的视野、情怀、趣味和本领”,第段“在他那里是一个更朴素、古典的想法:总得有益于世道人心吧。这是他的自觉之一”,第段“自觉之二,更像是作为作家的一种自知之明。生活是作家和读者的交集,也是世道人心最亲切的载体”可知,第一个“趣味”指汪曾祺作背后的视野、情怀、趣味和本领。由第段“而这正是直到今天对中国当代文坛来说汪曾祺依然独特、依然值得研究的原因所在”可知,第二个“趣味”则是指向读者,是指读者会去主动思考和研究汪曾祺的作品在今天依然独特、依然值得研究的原因所在。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理解与分析

    43、。“井淘三遍吃好水,生活的滋味也不是一次淘得清的”表面上是指井多淘几遍就能喝上甘甜的水,同样的生活的滋味也需要多次体验才能知道的。结合第段“生活是作家和读者的交集,也是世道人心最亲切的载体”“每到一地汪曾祺爱去的是菜市场,生鸡活鸭挨挨挤挤,瓜果蔬菜热热闹闹,让他闻到一种辛劳、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可知,这里实际上是指汪曾祺自己早已体会到写作要密切联系生活,他能够深入市井,从稼禾里去体会民生,从而寻找创作源泉,体会世道人心。阅读红橘甜了,完成各题。红橘甜了骆驼放下电话细一思量,这已经是父亲第四次催我了。父亲说,这场大雪过后,红橘更甜了,硬是甜得入了心呢!说这话时,那声音挺富激情的。父亲的意

    44、思是要我快些回去,尝尝今年橘子的味道。父亲精心侍弄的那些红橘树,是十多年前我从外地弄回去的。那一年我刚参加工作,为了表示孝心,我特地买了十几株红橘苗,回家同父亲一起栽下。从此,父亲便精心侍弄那些树苗,似亲儿女般。浇水、施肥、修枝、杀虫,那严肃劲,不亚于教育我们。那些果树也很通人性,几年后便出落得挺拔而多姿。我记得第一年花开时节,父亲在电话里像孩子见到第一场雪那般激动地说:“白花花的满树枝啊,香气跑了好几里呢!”当乡亲们夸奖橘花的香气时,父亲又像孩子受了老师表扬那般露出羞涩的神色,说:“这树是我儿子从县城弄回来的优良品种呢! ”就这样,父亲怀着兴奋和渴盼的心情,等待着橘子的成熟。那几个月,我们隔

    45、几天总接到父亲的电话。橘子有指头大了呢!橘子有乒乓球大了呢!橘子有鸡蛋大了呢!有些橘子有黄色了呢!有几个橘子全部黄了呢!父亲总是在说橘子。那一年,父亲将首先变黄的橘子采了下来,并打来电话,叫我快些回去尝尝。时至年末,我们哪能抽出时间啊!在苦苦等待后,父亲同母亲商定,第一批橘子一定要送来让我们尝尝。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树是儿子买的,也是儿子跟自己一同栽下的,儿子不吃第一个,谁吃?在那个飘着大雪的冬日的早晨,父亲从百里之外的故乡,带上十九个首先成熟的红橘,来到我的面前。看着我们一家三口甜甜地吃着甜甜的红橘,父亲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我们劝他也赶快尝尝。父亲说:“我早吃过了,一天好几个呢!”我的泪便涌上来,因为父亲出发后,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父亲带来的第一批橘子是十九个。我强压泪水,挑了个最大的剥开后,双手递到父亲面前。父亲颤巍巍地接过橘子,拿一瓣放进嘴里,慢慢咀嚼。我再次从父亲脸上看到了我参加工作第一天父亲送我时的表情。就这样,每年第一场大雪后,父亲便会来给我们送红橘。他还会将红橘分一些给邻居,其余的便去市场上卖了。后来,妻子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上饶市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热***)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