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态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1.下列表述符合实际的是()。A人体的正常温度约是37;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是200g;C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80V; D手电筒中的电流约是2A【答案】A。【解析】人的正常体温在36C-37C之间,故A符合实际;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我们国家家用电器使用的额定电压均是220V,家用电路电压也是220V,故C不符合实际;手电电路中电流很小,一般在0.1A数量级,故D不符合实际。正确答案是A。2.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
2、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答案】C。【解析】水银体温计也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制成的,它的分度值是0.1,由于体温计中间有一弯曲的小细管,读数时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但在使用之前,必须把体温计水银柱甩回到原始状态。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是C。3.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调零就直接进行测量;C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用手直接拿取砝码;D不能直接把电流表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答案】D。【解析】温度计读数时,如果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影
3、响,的说法错误;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应首先调零,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故错误;使用托盘天平,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应用镊子,否则会造成砝码的锈蚀,给测量造成较大误差,故错误;如果直接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上,会造成电源短路,同时损坏电流表,故正确。正确答案是。4.深秋时节,自贡的气温不是很低,但我国北方却是滴水成冰的寒冷。对于滴水成冰这一过程,有关物态变化和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态变化是凝固,放出热量;B物态变化是汽化,吸收热量;C物态变化是熔化,吸收热量;D物态变化是液化,放出热量【答案】A。【解析】在寒冷的北方,滴水成冰是经常看到的现象,水是液体,冰是固体,由液体变为固体的过程是凝固;凝
4、固时,物体要放热。从以上四种答案可知,正确的是A。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冰的形成【答案】A。【解析】冰雪消融的物态变化是熔化,是固态变为液体的过程,此过程要吸热;露珠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此过程要放热;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小冰晶的过程,是凝华,凝华要放热;冰的形成是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凝固时要放热。故此题答案是A。6.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松花江里冰雪消融的过程;B太阳岛湿地中荷叶上露珠的形成;C植物园内清晨轻盈的雾的形成;D冰雪大世界中雪的形成【答案】A。【解析】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A中,冰雪消融是固态冰变为液态水
5、的过程,属于熔化,符合题意;B中,荷叶上的露珠是气态变为液体的过程,属于液化,B不符合题意;C中,雾是水蒸气变为小水滴的过程,属于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中,雪的形成是凝固或者凝华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A。7.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答案】C。【解析】(1)春天,冰雪熔化汇成溪流,属于熔化,吸热;(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属于液化现象,放热;
6、(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属于汽化,吸热;(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属于凝华,放热。故,吸热的是(1)、(3),正确答案是C。8.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被100C水蒸气烫伤比被100C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放热B.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C.夏天的傍晚,草叶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D.舞台上的白雾是干冰升华形成的气体【答案】A。【解析】被100C水蒸气烫伤比被100C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要放热,是正确的。春天,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而不是汽化现象,故B错。夏天的傍晚,草叶的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不是熔化形成的,故C错。舞台上的白雾是
7、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下降,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形成的,故D错。正确答案是A。9.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凝华后升华;D.先升华后凝华【答案】。【解析】洗热水澡时,洗澡间内存在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玻璃上,形成雾状,玻璃模糊不清,这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当洗完过一段时间后,玻璃上的雾气逐渐蒸发,镜面慢慢又清晰起来。所以,这个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正确答案是。10.夏天天气炎热,为了防止食物腐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8、A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B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C给放食材的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D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答案】B。【解析】:在运输车辆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热给食品降温;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我们知道,物质升华时要吸热,所以利用干冰吸热降温,对食物保鲜是常见的生活现象;此题利用干冰升华而不是汽化,故此说法错误。:把食材放在冰块上,利用冰块熔化吸热给食材降温;此说法正确,冰块放在食材上,会慢慢融化,同时融化吸热,可以给食材降温;超市里卖水产品地方到处可见,故此说法正确。C:给放食材的
9、盒子上盖上湿毛巾,利用水的升华吸热给食材降温;此说法错误的是“利用水的升华”,应该是利用水的汽化,故此说法错误。:把食物放入冰箱内,利用冷凝剂液化吸热,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此题的说法错误在于:液化是放热过程,不是吸热,故此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B。11.下列有关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答案】D。【解析】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这是正确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
10、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此种说法是正确的。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钨丝直接升华吸附在灯泡上的现象,是升华现象,故此种说法正确。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故此种说法错。本题答案是D。12.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B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吸热来制冷的;C广州市是沿海城市,春季经常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最近家中的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D去年冬天,天气寒冷,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淞”的美景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瓶装液化气主要
11、是通过降温的方式液化的是错误的,瓶装液化气主要是通过增大压强使其液化的,故A错。冰箱冷藏室利用冷凝管内制冷剂熔化吸热来制冷的,此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冷凝剂不是固态,故冷凝剂的物体变化不是融化,故B错。广州市是沿海城市,春季经常受到暖湿气流的影响,最近家中的地板很潮湿,甚至连天花板都挂满了水珠,这是液化现象;这种说法正确,潮湿的空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吸附在地板或天花板上;故C正确。去年冬天,天气寒冷,好多地区的树枝上都出现了“雾淞”的美景是凝固现象;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雾凇”属于凝华现象,不是凝固现象,故D错。正确答案是C。13.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
12、是因为水汽化吸热;B严冬,玻璃窗外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答案】B。【解析】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A的说法正确;严冬,玻璃窗内壁(不是外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这种说法是错的,B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此题答案是B。14.如图是小勇做完“探究
13、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后,根据记录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加热3min后停止了加热;B沸腾温度不足100可能是供热不足;CAB段水平线表明水沸腾过程吸热而不升温;DOA段斜线表明水的实际温度与加热时间成正比【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给水加热到沸腾用了3分钟时间,继续加热水温不变,维持沸腾过程进行。水的沸点是99,不足100是因为大气压强较小的原因。由此可知,此题正确答案是C。15.生活中关于热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B严冬,玻璃窗外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需要放热;C打开冰箱门
14、,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答案】B。【解析】A: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严冬,玻璃窗内壁结了一层冰花,这些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冰花是凝华现象,是放热过程,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C:打开冰箱门,看见门前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16.小明同学在家里洗澡时,接触和运用了不少物理知识,他总结了几条,但有一条是错误的( )。A电热水器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装置;B热水淋在身
15、上感到很暖和,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C浴室内的镜面常附有一层水雾,是液化现象;D使用淋浴液时,室内充满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答案】。【解析】电热水器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装置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故A错。热水淋在身上感到很暖和,热水与皮肤之间发生了热传递,这是正确的。浴室内的镜面常附有一层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这说法是正确的。使用淋浴液时,室内充满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也是正确的。本题答案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7.如图是小明研究某种晶体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加热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根据图象可知:这种晶体的名称是
16、 ,液态时名称是 ,加热2分钟物体处于 状态,加热8分钟时,此物质的温度是 。【答案】冰、水、固液共存、100C。【解析】此题是用图像研究物态变化的题目。首先要根据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确定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晶体的变化图像有固定熔点或温度不变的一段变化过程,非晶体则没有。由此可知,此物质是晶体。此物质在0C以下是固态,0C开始熔化,熔化过程持续时间是3分钟,这3分钟固液共存;当物质温度到100C时,开始汽化,此时气液共存。所以,此题答案是:冰、水、固液共存、100C。18.如图所示,是-8的冰受热后冰块的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熔化图象可知:(1)冰的熔点是 ,冰是 体(选填“
17、晶体”或“非晶体”);(2)冰在熔化过程中 热,温度 。【答案】(1)0C、晶体;(2)吸热、0C。【解析】由图可知,它是冰由固态到液态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在5min-15min时间内,物质处于冰水混合态,也说明了冰的熔点是0C,冰是晶体;冰熔化成水,要吸热,此过程的温度是0C。19.晓月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 。【答案】:60、不会、60。【解析】两种液体的混合液体,加热时,其沸点等于沸点低的液体沸点;沸腾时,液体中发
18、生激烈的汽化现象,此时液体的温度不变;如此铁球的温度会和液体温度相同。所以,此题答案是:60、不会、60。20.请解释以下生活中的热现象,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 时从人体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 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 减小而降低。【答案】汽化、水蒸气、压强。【解析】皮肤涂上酒精后觉得凉快,是因为酒精汽化时从人体吸收热量;夏天吃冰棒时看见冰棒冒“白气”是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所致;在海拔高的地方烧开水不到100就已沸腾,原因是水的沸点随压强减小而降低。故,答
19、案为:汽化、水蒸气、压强。21.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 (填物态变化)成水融入温泉水中。【答案】:液化、融化。【解析】冬天,温泉水面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融化成水融入温泉水中。答案是:液化、融化。三、实验探究题(28分)22.(8分)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
20、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答案】(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解析】由图像可知,(1)A点是开始加热时刻,萘开始计时时的温度是60C,故BC段位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是熔点,即为80C;(2)CD段熔化完成,处于液态;(3)由得到:,AB段和CD段,物质的质量m相同,由图像可知,AB段升高20C,加热时间为5min,即1min升高4C,CD段升高10C,加热
21、时间为10min,故1min升高1C,这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CD段升高的温度少,比热容大;故萘在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法线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说明熔化过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用水预加热而是直接用酒精加热的原因。所以,答案是:(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23.(12分)小聪按图甲所示的装置组装器材,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1)小聪首先回顾了温度计的使用要求:温度计的 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 。(2)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根据数据在乙图中画出水沸
22、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100100100100(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答案】:(1)玻璃泡、持平;(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00C、不变;(3)热胀冷缩。【解析】(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且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持平。(2)根据数据,由图可知,水的沸点是100C;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3、3)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来测量温度的。答案是:(1)玻璃泡、持平;(2)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100C、不变;(3)热胀冷缩。24.(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等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4042444648484848495051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 状态。【答案】(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解析】(1)实验时,需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要调整好铁圈的高度,然后根据温度计的使用规则固定好其位置。(2)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分析第6min时温度与熔点的关系,得出结论。(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萘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3)由表格知,第6min时,物体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为固液共存;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2)均匀受热;(3)固液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