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35578       资源大小:55.0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xun( )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 A (娴雅文静/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 )的心田,如花朵点zhu( )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xun( )丽 干涸( ) 点zhu(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A处_。(3)请找出上面语段中的一个病句,并提出修改意

    2、见。我选第_句,修改意见_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柠檬 懒惰 缥缈 大相经庭B. 派遣 雕像 凌乱 精益求精C. 惭愧 叮嘱 勋职 惊慌失措D. 篷勃 瘫痪 匍匐 随声附和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一句是( )A. 长期饮用纯净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B. 通过这次包粽子过端午的活动,使我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 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 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

    3、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B.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把“回响”改为“回荡”)C.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D.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5.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_,_。(3) 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_,_。_,_。二

    4、、古诗文阅读(29分)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 任选角度,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7. 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桑中生李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

    5、,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注】南顿:古县名。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豚:小猪。行:不久。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是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翕赫:轰动、惊动。8.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植 禾 见 李 核 欲 持 去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及其家穿井_

    6、 (2)丁氏对曰_(3)因植种_ (4)间一岁余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11这两篇短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三、现代文阅读。(16分)笔下犹能有花开肖复兴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看到我的斜

    7、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

    8、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

    9、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

    10、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12. 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事件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 得知其年龄“我”的心理 惊叹 13. 分析第段在文

    11、中的作用。14.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1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中“漂亮”一词理解。四、作文(50分)16. 转眼间,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和我们说再见了,回首往事,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一百多个日子里,总有人或事让我刻骨铭心。请拿起你笔,记下它,作为永久的回忆。以“七年级生活真的很_”为题写作。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25分)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xun(

    12、)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 A (娴雅文静/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 )的心田,如花朵点zhu( )了寂寞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1)根据文中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xun( )丽 干涸( ) 点zhu( )(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A处_。(3)请找出上面语段中的一个病句,并提出修改意见。我选第_句,修改意见_【答案】(1) 绚 h 缀(2)A:闲淡宁静(3) 第句 修改意见:删去“走进”【解析】【小问1详解】考查字音字形。绚丽,xun l,

    13、耀眼而华丽。干涸,gn h,指河道、池塘等的水干枯。点缀,din zhu,衬托,装饰。【小问2详解】考查词语运用娴雅文静:文静大方,多形容女子。闲淡宁静:闲适恬淡,宁静。多形容环境。“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描写景象,故应用“闲淡宁静”。【小问3详解】考查病句修改。第句有语病。“能陶冶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应是“这个世界”。“走进这个世界”不可作为句子的主语,去掉“走进”即可。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柠檬 懒惰 缥缈 大相经庭B. 派遣 雕像 凌乱 精益求精C. 惭愧 叮嘱 勋职 惊慌失措D. 篷勃 瘫痪 匍匐 随声附和【答案】B【解析】

    14、【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大相经庭大相径庭;C勋职殉职;D篷勃蓬勃;故选B。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长期饮用纯净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B. 通过这次包粽子过端午的活动,使我们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 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许多学生缺乏自制力,生活上互相攀比。D. 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答案】D【解析】【详解】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成分残缺,在“乏力”后加“的症状”或“的情况”;B.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C.词义重复,溺爱就是过分疼爱的意思,再用“过分”就重复了,去掉“过

    15、分”;故选D。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删去“通过”)B.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们耳边。(把“回响”改为“回荡”)C.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取得了在经济改革方面巨大的成就。(“取得了”和“在经济改革方面”互换位置D. 同学们对自己能否取得优秀成绩,充满了信心。(删去“否”)【答案】B【解析】【详解】B.搭配不当,“回响”和“优美舞姿”搭配不当,可删去“优美的舞姿,”,修改错误,故选B。5.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生活哲理

    16、,揭示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的诗句是:_,_。(3) 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请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默写完整。_,_。_,_。【答案】 (1)杨花落尽子规啼 (2)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3)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4)应傍战场开 (5)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解析】【详解】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

    17、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杨”“藤”“傍”“峰”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二、古诗文阅读(29分)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 任选角度,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句。7. 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6. 示例:这两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月色比作秋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7. 诗中通过写边塞的凄冷和戍边战士“闻笛”时“尽望乡”的举动,表达了诗人和战士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

    18、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前两句的意思是: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这句诗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秋霜”,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大漠的景象特点。【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与掌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包括吹笛人)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点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

    19、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选自吕氏春秋)桑中生李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

    20、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选自六朝志怪小说选)【注】南顿:古县名。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豚:小猪。行:不久。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是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翕赫:轰动、惊动。8.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两处)。南 顿 张 助 于 田 中 植 禾 见 李 核 欲 持 去9.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及其家穿井_ (2)丁氏对曰_(3)因植种_ (4)间一岁余_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李君令我目愈,

    21、谢以一豚。11. 这两篇短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答案】8.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9. 待,等到 应答,回答 种 年10. (1)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有人向宋国的国君报告了这件事)。(2)李树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拿一头小猪来感谢您(把小猪献给您)。11. 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信,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大意对即可)【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

    22、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张助”是句子的主语,“植禾”“见”“持去”是张助的三个先后行为,题干要求划分两处,可从这个三个动词断开即可。即: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句意: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及:待,等到。句意:丁氏回答说。对:应答,回答。句意:就把李核种在那里。植:种。句意:时隔一年多。岁:年。【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

    23、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令,让。愈,痊愈。豚,小猪。谢以一豚,(拿)一只小猪拜谢。【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和感悟。解答此题要疏通文意,理解文言文主要内容,结合叙述的事件和关键语句理解主旨,进而得出感悟。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文中最后“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由此得出道理:凡事都要调查研究,仔细辨别,才能弄清真相。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

    24、能获得真正的答案。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否则就会闹出以讹传讹,三人成虎的笑话,使事情的真相被传得面目全非。桑中生李“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众犬吠声,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借桑中生李的故事,主要批评了那些人云亦云者,指出了随波逐流的社会心理的危害。告诫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就盲目相信自己的见闻,从而揭示要从客观角度出发看待事情,不要盲目相信眼前所见。由此可见两则故事给出相同的道理,不要轻信传闻,要认真思考,客观看待,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点睛】参考译文:穿井得一人宋国的一户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

    25、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经常派一人停留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回答说:“多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来一个人啊。”得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桑中生李南顿有个叫张助的人,在田里种庄稼时发现一颗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头看见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种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浇了一些。后来,有人看见桑树中又长出李树来,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就互相传说开来。正好有个眼睛患有小毛病的人,在李树下休息,向李树祷告说:“李树

    26、您如果能让我的眼睛变好,我就把小猪献给您。”眼痛这种小病,不久就会康复。众人随声传闻,李树因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见,所以远近的人听到这消息都很轰动,那树下常有数千辆马车,大家纷纷前来敬祭,酒肉很多,绵绵不断。时隔一年多,张助出远门回来,看见这景象十分惊诧,说:“这有什么神奇的?这是我种的李树罢了。”于是砍掉了它。三、现代文阅读。(16分)笔下犹能有花开肖复兴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没事的时候,我爱到这里来画画。这里人来人往,坐在藤萝架下,以静观动,能看到不同的

    27、人,想象着他们不同的性情和人生。我画画不入流,属于自娱自乐,拿的是一本旧杂志和一支破毛笔,倒也可以随心所欲、笔随意驰。那天,我看到我的斜对面坐着一位老太太,个子很高,体量很壮,头戴一顶棒球帽,还是歪戴着,很俏皮的样子。她穿着一件男士西装,不大合身,有点儿肥大。我猜想那帽子肯定是孩子淘汰下来的,西装不是孩子的,就是她家老头儿穿剩下的。老人一般都会这样节省、将就。她身前放着一辆婴儿车,车的样式,得是几十年前的了,或许还是她初当奶奶或姥姥时推过的婴儿车呢。如今的婴儿车已经“废物利用”,变成了她行走的拐杖。车上面放着一个水杯,还有一块厚厚的棉垫,大概是她在天坛里遛弯儿,如果累了,就拿它当坐垫吧。老太太

    28、长得很精神,眉眼俊朗,我们相对藤萝架,只有几步距离,彼此看得很清楚。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我不懂那目光里包含什么意思,是好奇?是不屑?还是不以为然?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很暖,透过藤萝残存的叶子,斑斑点点洒落在老太太身上,老太太垂下脑袋,不知在想什么,也没准儿是打瞌睡呢。我画完了老太太的一幅速写像,站起来走,路过她身边时,老太太抬起头问了我一句:“刚才是不是在画我呢?”我像小孩爬上树偷摘枣吃,刚下得树来要走,看见树的主人站在树底下等着我那样,有些束手就擒的感觉。我很尴尬,赶紧坦白:“是画您呢。”然后打开旧杂志递给她看,等待她的评判。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没有说一句我画的她到底

    29、像还是不像,只说了句:“我也会画画。”这话说得有点儿孩子气,有点儿不服气,特别像小时候体育课上跳高或跳远,我跳过去了或跳出来的那个高度或远度,另一个同学歪着脑袋说:“我也能跳。”我赶紧把那本旧杂志递给她,对她说:“您给我画一个。”她接过杂志,又接过笔,说:“我没文化,也没人教过我,我也不画你画的人,我就爱画花。”我指着杂志对她说:“那您就给我画个花,就在这上面,随便画。”她拧开笔帽,对我说:“我不会使这种毛笔,我都是拿铅笔画。”我说:“没事的,您随便画就好!”架不住我一再请求,老太太开始画了。她很快就画出一朵牡丹花,还有两片叶子。每个花瓣都画得很仔细,手一点儿不抖,我连连夸她:“您画得真好!”

    30、她把杂志和笔还给我,说:“好什么呀!不成样子了。以前,我和你一样,也爱到这里画画。我家就住在金鱼池,天天都到天坛来。”我说:“您就够棒的了,都多大岁数了呀!”然后我问她有多大岁数了,她反问我:“你猜。”我说:“我看您没到八十岁。”她笑了,伸出手冲我比划:“八十八啦!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活到老太太这岁数,能活到这岁数的人,身体是一方面原因,心情和心理是另一方面原因。这么一把年纪了,心中未与年俱老,笔下犹能有花开,这样的老人并不多。那天下午,阳光特别暖。回家路上,总想起老太太和她画的那朵牡丹花,忍不住好几次翻开那本旧杂志来看,心里想:如果我活到老太太这岁数

    31、,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花来吗?12. 根据全文,按要求填写下表事件偶遇老太太画像被发现 得知其年龄“我”的心理 惊叹 13. 分析第段在文中的作用。14. 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1)我注意观察她,她也时不时地瞄我两眼。(2)她扫了一眼画,便把杂志还给我。15.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中“漂亮”一词的理解。【答案】12. 好奇尴尬老太太画花羡慕13. 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反衬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14. (1)“瞄”是注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2)“扫”是快速地看,写出

    32、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15. 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表明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有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梳理。解答此题根据表格中的内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根据其中的描写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如果文中有现成的人物心理描写,就可直接从中筛选出词语作答。我偶遇老太太,根据文章第三段对老太太装束的描写,身份的猜测,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好奇;画像被老太太发现,文章第五段写道“我很尴尬,赶紧坦白”,可见我当时的尴尬;从第七段,老太太画完花后,我连连夸赞,可以看出我当时的惊叹之情,最后得知她的年龄,“八十八岁了

    33、,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可见我当时的羡慕。【13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来看,第一段交代了我偶遇老太太这件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从结构上看,作者此段将秋末与春末的紫藤萝对比,表现了季节对植物的影响与摧残。后文老太太却正好与此相反,没有因年龄大而影响她对生活的信心,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14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时注意抓住词语的本义及语境来分析。第句中的“瞄”是“看,注视”的意思,表现了我的行为引起了老太太的注意,她猜出了我在做什么,但是她什么也没有说,所以这个词反而还表现出老太太年高却有着几分顽皮的特点。第句的“扫

    34、”是老太太看画的动作,表现她看得很快,说明她对我的画不以为然,因为她觉得自己也可以,从而引出下文老太太画画的情节。点睛: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含义的理解。解释某句话或某句话中关键词的含义,是中考阅读试题中常见的题型。解答这类试题,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理解其深层含义。【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关键词语意思的理解。第段画线句子即为全文的主旨句,表现了作者对老太太的赞美与羡慕,这里的“花”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同时也暗指老太太开出的人生之花,年龄虽高,但她的生活如花,有如花般的生活追求。四、作文(50分)16. 转眼间,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和我们说再见了,回首往事,我们心潮澎湃,

    35、感慨万千。一百多个日子里,总有人或事让我刻骨铭心。请拿起你的笔,记下它,作为永久的回忆。以“七年级生活真的很_”为题写作。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有真情实感。【答案】参考例文七年级生活真的很愉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愉快而又难忘的初一生活很快过去了。这段时间虽然短暂,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一个星期四的下午,饥肠辘辘的好友晏扬天正准备享用晚餐,却发现忘了带筷子。她连忙奔向食堂,拿来了一双一次性筷子。我立刻问道:“筷子,拿来了?”“嗯,快把我饿死了!”说着,晏扬天拆开了筷子包装。“啪”,不知是她用力过猛,还是筷子质量太差,其中一根筷子竟然断成了两截,这可把晏扬天给急坏了。看那样子,再去拿一双显

    36、然是不可能的。然而,晏扬天就是机灵,只过了两秒钟,她眼中就闪现出“智慧之光”。他从书包里拿出了订书机,转过身对我说:“李璐,你帮我拿一下筷子。”我照着他的意思把断成两截的筷子对着缝重合在一起。他拿着订书机,“喀嚓!喀嚓!”筷子的两面都订上了订书钉。“你就拿这个吃饭呀?”我不由问道。“嗯,不错。”说着还拿着筷子好好“欣赏”了一阵,全然不顾旁边同学近乎晕倒的神情,然后悠闲自得地用修复的筷子开始吃饭。更令人捧腹的事情是发生在学期快结束的时候。那天,我正在座位上做作业,突然有同学叫了句:“啊!有小强。”班上的男同学立刻变得积极起来了,连连地问道:“哪里?在哪里?”“就在那墙角那儿。”众人朝她指的方向望

    37、去,果然有一只小强。男同学立马围上去,想要打死它,女同学则躲到了一旁,连看都不也看一眼。好几位男同学望准了小强,一齐抬脚向它踩去。小强甚为狡猾,见势不好逃之夭夭。结果几位男同学都没踩到,还差点一起摔一大跤。小强又跑了,不管它跑到哪,后面又有一群人紧追着它,各种“绝招”都使了出来,可都没有打到。突然,小强消失了,原来,它钻进一个小洞里,不出来。这可没办法了,同学们都陆续回到了座位上去。这场围追小强的“战争”不仅没打到小强,还有几位同学因为打小强而碰倒桌椅,皮都擦破了,哎,真是太衰了。初一生活真是太愉快了。【解析】【详解】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难度不大。仔细审题可知,所补充的应该是一个形容词,突出人

    38、物的感受,如“愉快”“轻松”“紧张”。题目限定了文章的选材范围,即“七年级生活”,凡是七年级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成为作文的内容。应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通过细致的人物描写来突出其性格特征;还可以恰当地采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点睛】半命题作文,学生首先要突破补题,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补题,使之成为命题作文,然后再按照考场作文的命题作文进行写作创新,力求做到:首先,立意要有突破,不写大众化观点和中心,能把握时代脉搏,选择别人很少涉及的中心主旨;其次,选材有所突破,选择具有时代气息,典型的熟悉的和真实的材料进行写作,能做到贴近生活;再次构思要新,无论从内在技法和外在包装能做到与众不同,独立出众;最后语言要新,善用修辞,能学写富有哲理性的语句,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注意事项

    本文(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热***)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