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Na23 Cu64第 I 卷(选择题 共 1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 1-4 小题,每小题 1 分,5-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 化学推动了社会进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用乙醇汽油做燃料驱动汽车C. 海水晒盐D. 切割大理石做建筑材料2. 2021年,安丘创国家卫生城市,建造美好幸福家园。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 积极参加植树,增加绿地面积B. 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C.
2、 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D.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MgCl2的名称:氯化镁B. 氩元素符号:arC. 2N2表示 4 个氮原子D. 碳酸根的化学式:4.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 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水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 酸雨形成的原因:B. 铝土矿溶于盐酸:C. 将洁净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D. 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6. 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证
3、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测定纯度取8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97g固体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 B. C. D. 7. 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 t2时,甲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 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8.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
4、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因为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说明铁的还原性比铝强C. 某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变蓝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D. 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9.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B. 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C.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固体D.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10. 向含有 AgNO3、Cu(NO3)2、Zn(NO3)2 的混合溶液
5、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 滤液中有 Ag+、Cu2+、Zn2+、Fe2+,不溶物为 CuB. 滤液中有 Ag+、Cu2+、Zn2+、Fe2+,不溶物为 Ag、CuC. 滤液中有 Fe2+、Zn2+,不溶物为 Ag、Cu、ZnD. 滤液中有 Fe2+、Zn2+,不溶物为 Ag、Cu、Fe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34 分)二、填空与简答(共 17 分)11.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四种物质:活性炭 熟石灰 二氧化碳 纯碱请选择以上相应的化学式填空。(1)固态时可以用作灭火剂的是_。(2)可以用于制备玻璃制品的原料的是_。(3)可以除去冰箱中
6、异味的是_。(4)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12. 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1)氯化钠是重要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图 1、图 2 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图 1 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 1 可知,氯化钠是一种由_(离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有密切关系。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图 2 是 NaOH 溶液与盐酸反应微观实质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用语言描述该反应的实质为_。(2)我们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可以用微观实质加以解释,并用化学符号进行表示,依据如图 3
7、 实验,回答相关问题:由如图 3 的反应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试管中稀盐酸的质量为 a 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 b,完全反应后试管中溶液的质量_ a+b(填“”、“”或“”)。13. 华夏之美,灿若繁花。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又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今年央视春晚上满庭芳国色这一节目带给观众惊艳印象。桃红、凝脂、湘叶、群青、沉香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1)桃红: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C15H12O6)。红花素(C15H12O6)由_种元素组成。(2)凝脂: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宋
8、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白瓷属于_ (填“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之一)。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 ,该反应中 X 的化学式为_。(3)群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群青颜料在古代是由贵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的,是一种昂贵的高级颜料。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其中含 Na、Al、Si、S、Cl、O 等元素,这些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_(填元素名称)。14. A、B、C、D、E、F、G、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 A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红棕色粉末,C 是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9、,E 是一种黑色固体且和 A 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A、B、C、E 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同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A+BC+D 的化学方程式_。(2)E 的化学式为_。(3)G 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三、实验与探究(共 11 分)15. 2022 年 10 月 31 日,长征五号 B 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梦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表明二氧化
10、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_。(3)D 瓶收集到的气体是_ ,验满的操作是_。(4)常温下水也能与 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6.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实验探究】在 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50mL 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 ,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小张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 3 个对比实验:50mL 一定浓度的盐酸与 50mL 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50mL 蒸馏水混合,测量
11、溶液温度的变化。50mL 一定浓度的盐酸与 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变化。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 3 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放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由此可以得出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2)在 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3)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同学们对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
12、酞除外)进行再探究。查阅资料:酚酞在 pH82 溶液中呈无色,在 82pH14 的溶液中呈红色。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NaCl、NaOH 和 Na2CO3。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_。实验验证:取样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_猜想二正确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 NaOH,加热蒸发, _,pH 升高,溶液的颜色变红。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_(填“一定”或“不一定”)变红。四、分析与计算(共 6 分)17.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有一些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已知艾草中含有丰富
13、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n)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请计算出化学式中的n=_。(2)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18.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 50g 某硫酸铜溶液于一只洁净干燥的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 10%的 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 NaOH 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1)当滴入NaOH 溶液 20g 时(至图中 A 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2)当滴入10%的 NaOH 溶液 40g 时(即 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
14、0.1g)。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Na23 Cu64第 I 卷(选择题 共 16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 1-4 小题,每小题 1 分,5-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1. 化学推动了社会进步,使我们的世界变得绚丽多彩。下列事实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用乙醇汽油做燃料驱动汽车C. 海水晒盐D. 切割大理石做建筑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汽油挥发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 用乙醇汽油做燃料驱动汽车,
15、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C、 海水晒盐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 切割大理石做建筑材料,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2. 2021年,安丘创国家卫生城市,建造美好幸福家园。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 积极参加植树,增加绿地面积B. 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C. 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D. 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答案】C【解析】【详解】A、积极参加植树,增加绿地面积,利于保护环境,正确;B、少开私家车,鼓励绿色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正确;C、使用塑料袋会造成白色污染,错误
16、;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正确。故选C。3.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 MgCl2的名称:氯化镁B. 氩元素符号:arC. 2N2表示 4 个氮原子D. 碳酸根的化学式:【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化学式的读法,MgCl2的名称为氯化镁,故A正确;B、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氩元素符号表示为Ar,故B错误;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2表示2个氮分子,故C错误;D、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
17、,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碳酸根离子的化学式为,故D错误;故选A。4.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B. 医用酒精中的溶剂是水C.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D.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答案】C【解析】【详解】A、冰与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是由单一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选项A正确;B、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故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选项B正确;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选项C不正确;D、通过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化合物,降低
18、水的硬度,选项D正确。故选C。5. 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 酸雨形成的原因:B. 铝土矿溶于盐酸:C. 将洁净的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D. 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答案】D【解析】【详解】A、酸雨形成的原因是二氧化硫溶于雨水中形成,不是二氧化碳,故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正确的方程式应该是;故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硫酸亚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故错误;D、乙醇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正确,故正确。故选D。6. 下列是分析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证明变质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
19、,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确定成分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测定纯度取8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97g固体除去杂质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含碳酸钠,则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正确;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碳酸钠,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酚酞试液,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溶液呈红色,与向NaOH溶液中
20、加入酚酞的现象一致,不能确定是否含氢氧化钠,错误;取8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97g固体,根据沉淀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杂质Na2CO3的质量,并以此计算其纯度,正确;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过滤,除去碳酸钡,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错误。故合理的是。故选B。7. 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甲和乙两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t1时,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C. t2时,甲饱
21、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60%D. 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图中阴影部分位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下方,表示的乙的不饱和溶液,错误;B、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则等质量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错误;D、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物质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错误。故选B。8. 下列关于科学实验中“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 因为铁在空气中易生锈,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说
22、明铁的还原性比铝强C. 某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变蓝色,该溶液一定碱性溶液D. 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活泼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可不一定是碳酸盐,描述错误;B、铝在空气中不易生锈,是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说明铝的活动性强,描述错误;C、某溶液滴在pH试纸上,pH试纸变蓝色,可知pH7,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描述正确;D、蜡烛燃烧是石蜡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将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
23、,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证明是否含有氧元素,描述错误。故选C。9. 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B. 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C. 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固体D. 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一开始,酸不足,金属过量,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后金属
24、不足,酸过量,铁与稀盐酸反应:,镁与稀盐酸反应:,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铁小,故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不符合题意;C、向一定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固体,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且该反应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溶解度增加,部分溶质溶于水,但是由于消耗了水,溶质质量还是小于原来的质量,不符合题意;D、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一开始,溶液中含盐酸,pH7,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pH逐渐增大,待稀盐酸完全反应时,pH=7,后氯化
25、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阶段,pH始终等于7,待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过量,pH7,符合题意。故选D。10. 向含有 AgNO3、Cu(NO3)2、Zn(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则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A. 滤液中有 Ag+、Cu2+、Zn2+、Fe2+,不溶物为 CuB. 滤液中有 Ag+、Cu2+、Zn2+、Fe2+,不溶物为 Ag、CuC. 滤液中有 Fe2+、Zn2+,不溶物为 Ag、Cu、ZnD. 滤液中有 Fe2+、Zn2+,不溶物为 Ag、Cu、Fe【答案】D【解析】【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铜银,铁不能与
26、硝酸锌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有Zn2+,铁能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故滤液只一定含有Fe2+,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故不溶物一定含有银;A、滤液中有Ag+、Cu2+、Zn2+、Fe2+,若不溶物为Cu,则Cu会与Ag+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B、当滤纸上含有银和铜,则滤液中不能含有Ag+,因为铜能将银离子置换为银,不符合题意;C、因为铁不能与硝酸锌反应,故不溶物不可能有锌,不符合题意;D、当铁加入过量时,能将全部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置换出来,铁粉有剩余,则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符合题意。故选D。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27、 34 分)二、填空与简答(共 17 分)11.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四种物质:活性炭 熟石灰 二氧化碳 纯碱请选择以上相应的化学式填空。(1)固态时可以用作灭火剂的是_。(2)可以用于制备玻璃制品的原料的是_。(3)可以除去冰箱中异味的是_。(4)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答案】 . . . . 【解析】【详解】(1)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升华吸热,可以用作灭火剂,选;(2)可以用于制备玻璃制品的原料的是纯碱(碳酸钠),选;(3)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以除去冰箱中异味,故选;(4)氢氧化钙是碱,能和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
28、土壤,故选。12. 从微观视角认识和考察物质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1)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是舌尖上最不可缺少的味道。图 1、图 2 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图 1 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 1 可知,氯化钠是一种由_(离子、分子或原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_有密切关系。A最外层电子数 B内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图 2 是 NaOH 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示意图,请从微观粒子角度用语言描述该反应的实质为_。(2)我们观察到的宏观现象,可以用微观实质加以解释,并用化学符号进行表示,依据如图 3 实验,回答相关问题:由如图 3
29、 的反应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试管中稀盐酸的质量为 a 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 b,完全反应后试管中溶液的质量_ a+b(填“”、“”或“”)。【答案】(1) . 离子 . A .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2) . 白色沉淀 . . 【解析】小问1详解】分析图1可知,钠原子失去电子的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氯化钠是一种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故选A;分析图2信息可知,氢氧化钠解离出钠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盐酸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子,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
30、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小问2详解】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则图3实验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gNO3+HCl=AgCl+HNO3;反应后稀盐酸中减少的离子是Cl-;由于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若试管中稀盐酸的质量为a滴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b,完全反应后试管中溶液的质量a+b。13. 华夏之美,灿若繁花。中国古人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了色彩,又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今年央视春晚上满庭芳国色这一节目带给观众惊艳印象。桃红、凝脂、湘叶、群青、沉香这满庭芳的国色中也蕴藏着独特的化学内涵。(1)桃红:逃之夭夭
31、,灼灼其华。古代的桃红胭脂可由红花汁制成,红花的染色成分为红花素(C15H12O6)。红花素(C15H12O6)由_种元素组成。(2)凝脂:凝脂似玉、洁白高雅。宋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白瓷属于_ (填“合金”“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之一)。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 ,该反应中 X 的化学式为_。(3)群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群青颜料在古代是由贵重的青金石研磨制成的,是一种昂贵的高级颜料。青金石是指碱性铝硅酸盐矿物,其中含 Na、Al、Si、S、Cl、O 等元素,这些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_(填元素名称)。【答案】(1)三#3 (
32、2) . 无机非金属材料 . SiO2 (3)钠、铝【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红花素(C15H12O6)化学式可知,红花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小问2详解】宋代的德化窑的白瓷,是一种纯粹的凝脂白。白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号左边除X外,有1个钙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等号右边有1个钙原子、1个硅原子、1个碳原子和5个氧原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X中含有1个硅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化学式为SiO2;【小问3详解】 Na、Al、Si、S、Cl、O 分别对应的为钠、铝、硅、硫、氯、氧元素,其中钠元素和铝元素的元素名称偏旁部首中含有“钅”,属于金属元素。14.
33、 A、B、C、D、E、F、G、H 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的生成物已经略去)。其中 A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红棕色粉末,C 是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E 是一种黑色固体且和 A 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A、B、C、E 在物质的分类中属于同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A+BC+D 的化学方程式_。(2)E 的化学式为_。(3)G 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答案】(1) (2)Fe3O4 (3)铁离子#Fe3+【解析】【分析】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红棕色粉末,则A是氧化铁;C是一种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C是二氧化碳;A、B、C在物质分类中属于同类物质,A与B在
34、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因此B是一氧化碳、D是铁;D在氧气中燃烧生成E,E 是一种黑色固体且和 A(氧化铁) 含有的元素种类相同,E是四氧化三铁;A与F发生反应生成G溶液,D与F反应生成浅绿色溶液H,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则F是酸溶液(盐酸或稀硫酸)、H是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G是氯化铁(或硫酸铁)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A、B、C、D、E、F、G、H分别是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四氧化三铁、盐酸(或稀硫酸)、氯化铁(硫酸铁)、氯化亚铁(硫酸亚铁);代入验证,满足题意。【小问1详解】A、B、C、D分
35、别是氧化铁、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A+BC+D的反应为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小问2详解】E是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O4;【小问3详解】G溶液中含有氧化铁和酸反应生成的铁盐,因此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铁离子(Fe3+)。三、实验与探究(共 11 分)15. 2022 年 10 月 31 日,长征五号 B 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梦天实验舱送入预定轨道。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
36、所示的实验。(1)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_。(3)D 瓶收集到的气体是_ ,验满的操作是_。(4)常温下水也能与 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 (2)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 氧气#O2 .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4)【解析】【小问1详解】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中发生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问2详解】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C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没有被完全吸收的二氧化碳会与澄清石
37、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小问3详解】B中:,所以D瓶收集到 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氧气是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小问4详解】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对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6. 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实验探究】在 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50mL 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 ,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小张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 3 个对比实验:50mL 一定浓度的盐酸与
38、 50mL 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 50mL 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50mL 一定浓度的盐酸与 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变化。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 3 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放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小于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由此可以得出二者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2)在 50mL 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 23 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3)取一定量反
39、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同学们对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酞除外)进行再探究。查阅资料:酚酞在 pH82 的溶液中呈无色,在 82pH14 的溶液中呈红色。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NaOH;猜想三:NaCl、NaOH 和 Na2CO3。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_。实验验证:取样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_猜想二正确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 NaOH,加热蒸发, _,pH 升高,溶液的颜色变红。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_(填“一定”或“不一定”)变红。【答案
40、】 . 反应前没有碳元素 . 取少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 . 产生蓝色沉淀 .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 . 不一定【解析】【详解】(3)作出猜想:由于参加反应的物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不可能生成碳酸钠;实验验证:结论为猜想二正确,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产生蓝色沉淀,故:实验操作:取少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滴加硫酸铜溶液,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热蒸发,溶剂减少,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变大,pH升高,溶液的颜色变红;总结反思: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pH14的溶液中呈红
41、色。如果该碱性溶液的pH8.2,向该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不一定变红。四、分析与计算(共 6 分)17. “端午节”在我国民间有一些习俗,如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已知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n)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请计算出化学式中的n=_。(2)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0.01%)。【答案】(1)2 (2)81.08%【解析】【小问1详解】由于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2,则(1215)+(110)+16n=222,解得n=2。【小问2详解】黄酮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
4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 50g 某硫酸铜溶液于一只洁净干燥的烧杯中,然后逐滴加入 10%的 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 NaOH 溶液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1)当滴入NaOH 溶液 20g 时(至图中 A 点),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2)当滴入10% NaOH 溶液 40g 时(即 B点),试通过计算,求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 0.1g)。【答案】(1)Na2SO4、CuSO4 (2)氢氧化钠的质量=设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质量为x, 所以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质量为4.9g,此时溶液的质量为 。答:此时所得不饱和溶液质量为85.1g。【解析】【小问1详解】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当滴入NaOH 溶液 大于20g 时,会继续生成沉淀,说明当滴入NaOH 溶液 20g 时,硫酸铜溶液过量,烧杯中溶液里一定大量存在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过量的硫酸铜,化学式分别为:Na2SO4、CuSO4;【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可知,当滴入10%的 NaOH 溶液 40g 时(即 B点),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恰好完全反应。详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