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曰:“故衡利而取重,絜害而取轻,而定为立子立嫡之法,以利天下后世;而此制实自周公定之。是周人改制之最大者,可由殷制比较得之。 ”周公改“殷制”的表现是( )A.立贤之利过于立嫡 B兄之尊又不如父 C立子以贵不以长 D商人兄弟相及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分封制下形成的经济联系遭到破坏、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
2、化,其在商业上的表现是( )A “工商食官 “制建立 B自由工商业者涌现 C重农抑商政策出台 D商人跻身社会上层3 史记记载了西汉景帝时期朝堂上儒道间的一场争论。黄生认为上下有别,汤武革命,以臣诛君,大逆不道;辕固生的反驳极为有力:照你所说, “高帝(汉高祖)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 结果显然是儒生固生赢了。据此可知( )A儒学成为汉初的统治思想 B道家思想不适应现实需要C汉初 “百家争鸣” 仍然持续 D争论触及了政权的合法性4玄学是流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西晋时,一些佛教名僧为了借助玄学推行佛法,不仅以“ 空无” 宗旨与玄学的 “虚无”相呼应,而且模仿玄谈家的语言和情趣,主动与名士交游
3、。这一现象说明( )A三教融合的趋势开始出现 B佛教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C佛教文化日益中国化 D佛教成为当时主要宗教5唐初进士试时务策五道,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这一做法( )A表明重文抑武政策的推行 B立足于提高官员文化素养C充分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 D有利于官员综合素质提升6庄季裕鸡肋编中记载:“(南宋)建炎之后,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 ”这一变化反映了( )A人口南迁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极大 B我国传统的农业格局基本
4、上被打破C有利于江南形成稳定的稻麦轮作制 D南方农业经济的种植结构严重失衡7谭天星认为明代内阁“属于次君主权力层” ,并向宰相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内阁 “始终没有改为宰相” ;而刘晓东则认为朱元璋的废相,实际上造成明代相权游离于监、阁之间,这“在真正意义上完成了从传统单相制向双相制的转化” ,是对传统丞相制的变相恢复。造成这种不同认识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二人的研究方法和所用史料不同 B二人研究所秉承的史观不同C内阁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历史典籍对内阁记述的随意性8郑观应在长诗商务叹中的感慨:“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
5、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制度带来负面影响 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郑观应商战思想的形成 D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9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惜乎当时(注:19 世纪末)已届学绝道丧之际,学术之培养之成熟,非短时间所能期望。而外患之侵逼日紧,内政之腐败依然,一般人心再不能按捺,于是对全部政治彻底改革之要求蓬勃四起。这一认识( )A说明了文化革命势在必行 B解释了维新运动兴起的必然性C反映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曲折性 D促进三民主义思想的提出10西餐宴席男女主人同时入席,餐桌上男女平等甚至女子地位要比男子高。1878 年,中国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在伦敦公使馆“仿行西礼,大宴英国绅商士女,令夫人同出接
6、见,尽欢而散” 。消息传到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后来,在大城市的中上层社会,女子出席宴会逐渐成为稀松平常的事。这反映出( )A洋务运动促进妇女解放 B男女平等成为社会共识C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走向西化 D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礼俗形成冲击11.从 1840 年到 1949 年,中华民族效仿西方试图走工业化道路曾有过三次尝试: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民国初年的工业化浪潮,第三次是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改革。但三次努力均告失败。对失败原因反思最深刻的是( )A官僚资本和外国资本的阻碍 B经济社会体制发展尚未成熟C市场未获得真正的培育发展 D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12.据国民政府的官方统计,某年全国的“
7、反动刊物” 比上一年增加了 90%,其中共产党的刊物占 54%, “某年” 共产党的刊物宣传的主题应该是( )A发动工农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B宣传敌后游击战和持久抗战C领导根据地军民的土地改革 D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主张13.“一五”计划期间,针对 “年年增长的商品粮食与工业原料的需要同现实主要农作物一般产量很低” 的矛盾,毛泽东指出 “个体所有制的生产关系与大量供应是完全冲突的 ”。为此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A制定科学合理的路线方针 B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C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D对国民经济实行战略调整14.共产党宣言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目标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
8、主人,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终极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就是这种更高类型的民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建立这种类型的民主,主要是因为( )A 共产党宣言是纲领性文件 B中国共产党借鉴十月革命的经验C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D资本主义民主在中国行不通15.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 年)中首次提出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的指导思想。而跨越式发展必然要通过创新来实现。自此之后我国在工业化方面的突破性创新是( )A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B建立现代企业
9、制度 C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6雅典公民大会的相关制度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逃脱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这些规定旨在( )A确立以孝为先的社会价值观 B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C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D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17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 ;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这体现出罗马法( )A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10、 B具备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C是平民反对贵族统治的武器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81880 年,伦敦人口为 90 万,巴黎人口为 60 万,柏林人口为 17 万,到了 1900 年,这些数字分别增至 470 万,360 万及 270 万。格拉斯哥、维也纳、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人口也都超过 100 万,另有 16 座欧洲城市的人口超过 50 万。人口的变化反映出 ( )A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B人文精神推动了城乡人口的合理流动C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城市化的决定因素 D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文艺复兴
11、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这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B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 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20.通过第二次科技革命,德国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的梦想,国民生产总值迅速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成为让世人瞩目的一个骄傲的国家。但此时德国现代化的核心领导力量却与之不甚合拍。此处的“不甚合拍” 指的主要是德国 ( )A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内享有特殊权力 B新兴资产阶级成为国家的核心领导C宪法赋予联邦会议拥有国家最高权力 D君主立宪政体带有
12、浓厚的专制色彩2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推衍产生的社会进化学说,比生物进化学说更受读者拥戴,传播通行无阻。究其原因,社会进化学说为各类族群对自身空间定位和未来流动可能提供了想象依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自然科学理论要依靠社会学说扩大影响 B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学转化契合时代精神C社会进化论指导历史沿正确的方向发展 D社会进化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2.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布哈林认为苏联长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他主张苏联应该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他的观点( )A .反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存在分歧 B. 为后来赫鲁晓夫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C. 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产
13、生了深远影响 D.有助于苏联在短期内快速实现工业化23.美国学者理查德里维斯指出,英国退欧公投中,选民不顾政府继续留在欧盟的努力,毅然选择了退欧,是因为不再信奉繁荣来自于自由市场和贸易的共识。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英国民众不再信任政府的政策 B经济全球化使选择的空间增多C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与挑战 D英国民主政治转为直接民主24. 某学者认为,如果海顿、莫扎特的创造强调“普遍” 共同的感情生活,那么贝多芬更多地则是出于内心情感的需要而创作。该学者意在强调贝多芬( )A音乐风格较为复杂 B自由主义精神强烈 C强调集体主义精神 D. 推崇浪漫主义 第 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
14、 50 分。第 25 题第 26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27 题第 29 题为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5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首先是巡视监察法规的系统化。明清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一一钦定台规 ,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其二是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明清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趋势,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
15、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其三是加强巡视官之间的互相监督。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 中国古代巡视制度梳略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机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與论监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 西方官员问责制(1)根
16、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我国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 (12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简要评价。 (13 分)26.(12 分)阅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12 分)20 世纪 50-70 年代新中国经济与外交发展状况简表时间 经济状况 外交状况20 世纪 50 年代土地改革在新解放区推行。国家财经根本好转,国民经济恢复。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完成。八大二次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新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17、中苏关系恶化。这一时期越南、法国、印度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 23 个。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提出“八字方针”。经济经历困难后逐渐恢复。文革动乱波及经济领域。中苏关系恶化。美国发动侵越战争。这一时期古巴、法国等与中国建交,建交国家有 16 个。20 世纪 70 年代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工作时期,经济好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进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这一时期西方与中国建交国家达 62 个。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下册)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经济与外交
18、关联,信息提取可以从表中一个时期状况论证,也可以结合几个时期综合论证,史论结合。 )27 (15 分)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三国时期由于军事斗争需要,曹魏政权推行屯田制,北方社会存在着土地国有性质的屯田制与私有性质的小农经济并存的双轨制格局。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废除屯田制,“罢农官为郡县 ”。西晋统一后,即于太康元年( 280)颁布了占田法和课田法。占田、课田法规定“ 男子一人占田七十亩,女子三十亩。其外,丁男课田五十亩,丁女二十亩,次丁男半之,女则不课”。史书记载太康元年(公元 280 年),全国有“ 户二百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十” ,占田、课田法颁布后
19、的第三年,即太康三年(公元 282 年),国家“户有三百七十七万 ”,“是时,天下无事,赋税平均,人成安其业而乐其事。”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同时还公布了官品占田和荫人以为佃户、衣食客的制度。法令规定:官品第一至第九,各以贵贱占田。第一品可以占五十顷。以下,每低一品,递减五顷。又各以品之高低,荫其亲属,多者及九族,少者三世。官吏按品级还可荫庇衣食客和佃户。第一品、二品得荫庇佃户五十户,第三品十户,以下递减。朝廷规定世族地主占田和荫庇人口,是对既成事实做合法化的承认,也有限制的意思,但事实上,限制是不起作用的。举例来说,如王戎“ 性好兴利,广收八方园田水碓,周遍天下”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20、(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晋初年田制改革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田制改革的影响。(7 分)28 (15 分)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当德国法西斯掌握政权之后,英、法等国立即对其寄予厚望,企图使极富侵略扩张野心的法西斯德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反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急先锋。因此,它们采取了对德妥协让步的政策以使“祸水东引” 。英国人喊出的 “宁要希特勒,不要斯大林”的口号,正反映了英法等国统治者的愿望和心声。材料二 根本上来说,1939 年 3 月,德国正式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一事,彻底地改变了英国的民意,與论一反过去妥协的语气,转
21、而支持抵抗法西斯。民心向背既定,政府虽不情愿,也只有被迫从之。英国政府的政策转变了方向,法国政府别无他计,也只有立即跟进,追随自己这个唯一还算有点办法的盟友。于是破天荒的第一遭,英国国民同仇敌忾,决意与希特勒做殊死战,不再分歧不合可是为时已晚,形势一发不可收拾,德军铁蹄迅速无情踏进波兰。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法所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其实质。 (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20 世纪 30 年代欧洲主要国家对德国扩张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 (9 分)29 (15 分)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中世纪的学
22、者把政治学和道德、神学密切结合起来,认为国家是适应人的社会天性要求的产物。而人和人的天性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上帝才是国家和政治权威的创造者和主宰。马基雅维利 1469 年出生于佛罗伦萨,七岁入学,曾在佛罗伦萨大学受到人文主义学者的古典文学的训练。马基雅维利参与了当时意大利各城邦之间的战争,虽然自己喜爱共和政体但深感只有君主专制才能统一和拯救当时的意大利。他的君主论不再从圣经和上帝出发,而是从人性出发,将政治和伦理区分开。认为人与人之间经常为追求权利和财富发生激烈斗争,为防止人类无休止的争斗,国家应运而生。书中提到:“为了达到一个最高尚的目的,可以使用最卑鄙的手段” 。在人类思想史上,还从来没有哪
23、部著作像君主论这样,一面受着无情的诋毁和禁忌,另一面却获得了空前的声誉。他对人性的假设无法容于基督教文化下的社会,但在他所开启的“ 人造国家 ”的理念由霍布斯系统化之后,开创出了近代的政治理论的新篇章。摘编自毛里齐奥维罗利马基雅维利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基雅维利君主论问世的背景。 (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 (9 分) 参考答案1-5 CBDCD 6-10 CAABD 11-15 BCBCA 16-20 BADBD 21-25 BACD 25.特点:加强立法,巡视法规系统化,巡视制度规范化;巡视系统多元化,巡视范围扩大,效率提高;巡视
24、官员之间相互监督,注重内部反腐。 (9 分)原因: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逐利风气日盛,官员腐败现象严重。 (4 分,言之成理即可)(2)不同:明清时期最高统治者不受监督,近代西方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明清时期是官员内部的监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还通过新闻媒介实行社会监督;明清时期监督的目的是保障君主权威和地位,近代西方是保证民主制度的落实。(6 分,言之成理即可)评价:都有利于防止官员腐败、改善政治风气;都有利于建设良好社会秩序,推动社会进步,但由于目的和所处时代、方式不同,在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 (6 分,言之成理即可)26.思路点拨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以新中
25、国经济和外交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首先,根据材料和设问要求提炼相互关联的经济与外交历史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然后,围绕自己所拟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注意逻辑思维清晰,论证合理,表述得当。参考答案 示例论题 :经济实力决定外交 ,外交为经济建设服务。(2 分)阐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实力的增强是中国外交取得成就的基础 ,而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为国内建设贏得了和平的国际环境。1950 年至 1952 土地改革进行,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国民经济的逐步恢复,新中国经济状况好转,这些均
26、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经济基础。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又为开展大规模的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的国际环境。(8 分)总之,经济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外交,而外交要为经济建设服务。(2 分)(信息提取可以从表中一个时期的经济与外交之间的关系论证,也可以结合几个时期的经济、外交综合论证。)27.(1)(1)原因:曹魏时期北方存在屯田制和私有制两种土地制度;国家统一,屯田制失去军事斗争的存在条件;发展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当时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豪门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农民;西晋政权巩固统治的需要。(答出 4 点即可得 8 分)(2)影响:一定程度上扶植了小农经济,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社会稳定,国家控
27、制人口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增长;一定程度上起到限田效果,但是没有制止土地兼并现象,事实上承认了豪强地主的地位和特权,进一步导致士族的形成。(7 分)【全能解析】(1)本题主要考査西晋田制改革的原因。根据材料中田制改革的背景可以直接概括出曹魏时期北方存在屯田制和私有制两种土地制度,国家统一后屯田制失去军事斗争的存在条件,根据田制改革的内容和结果可以推出发展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当时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稳定,豪门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和依附农民,以及有利于现固政权。(2)本题主要考査田制改革的影响。根据田制改革内容可以分析影响是一定程度扶植了小农经济,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国家控制人口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增长,但是它
28、不能从根本上制止土地兼并现象,并影响了士族的出现。28.(1)政策:绥靖政策(2 分)实质: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纵容法西斯侵略;维护既得利益,并力求把战争引向苏联。(4 分)(2)变化:由纵容侵略转而支持抵抗法西斯(3 分)原因:20 世纪 30 年代末随着德国侵略步伐的加快,欧洲人感到战争的逼近;民意和舆论要求结束妥协,制止德国的侵略;英法等西方大国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加深。 (6 分)29.(1)中世纪“ 君权神授 ”观念对政治的束缚;意大利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意大利分裂割据的政治现状。 (写出 3 点给 6 分)(2)积极:将政治学从神学束缚下解放;抨击君权神授的国家观念推动近代政治理论的进步;有利于启蒙思想的出现。 (6 分)消极:鼓吹专制和独裁统治;蔑视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