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必记知识点3: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二)

    • 资源ID:238787       资源大小:27.4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必记知识点3: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二)

    1、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必背知识点(二)1.木兰诗一、文学常识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在中国文学史上木兰诗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二、诗歌背景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三、古今对碰第一段:叹息声

    2、响了又响,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这个女子的叹息声。第二段: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木兰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上面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出征。第三段: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第四段: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

    3、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第五段: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 不愿意做官;希望驰骋千里马,返回故乡。第六段: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了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阁楼的门,坐一坐西阁楼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美丽衣裳。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像云那样的鬓发,贴上花黄。出门去见同伍的士兵,同伍

    4、的士兵都很吃惊:同行这么多年,竟不知道木兰是姑娘。第七段: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雄兔的脚喜欢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四、内容理解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这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3.分析“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这两

    5、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不闻”开头的两个句子,间隔反复,紧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6.“将军百战死,

    6、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战斗的激烈残酷。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侧面描写作用分析法。侧面描写。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木兰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8.“爷娘闻女来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地描写了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9.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

    7、喜爱,对美的追求。五、课文结构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并做好准备,踏上征途。第二部分():概括写木兰多年艰苦的征战生活。第三部分(、):叙述木兰还朝辞官,回乡与亲人团聚。第四部分()以妙趣横生的比喻,对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谨慎、机敏做了讴歌和赞美。六、诗歌主题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勤劳善良、坚毅勇敢、爱家爱国、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的巾帼英雄形象,颂扬了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品质。七、【文言知识积累】(一)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二)古今异义:1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2从

    8、此替爷征古义:父亲;今义:爷爷。3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4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5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三)一词多义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2.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四)词类活用1.策勋十二转 (名词用作动词,记录)2.愿为市鞍马 (名词用作为动词,买)(五)文言句式省略句愿为市鞍马点拨:“为”后省略“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倒装句问女何所思点拨:宾语前置句,应为“问女所思何”。(六)成语积累1.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

    9、人或发动战争。例句:该国当局已经磨刀霍霍,很多居民担心他们可能采取报复行动。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例句:这一切似乎相当合理,又饱含希望,然而,今年的变化却更加扑朔迷离。2.泊秦淮一、走进作者杜牧(803约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828)进士。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号樊川居士,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诗文多以咏史抒怀为主。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二、诗歌背景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诗人夜泊秦淮河岸,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

    10、泊秦淮。三、古今对碰【注释】:笼:笼罩。寒水:寒冷的河水。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商女:歌女。江:指秦淮河。【译文】:烟雾和月光笼罩着寒冷的水面和水边的沙滩。在夜里,船在秦淮河上停泊,与岸上的酒店靠得很近。歌女不知道南朝亡国的怨恨,隔着河还在唱玉树后庭花。四、内容理解,重点赏析1.赏析一二句。一二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将两个“笼”字联系起来,描绘了一幅月下秦淮河边朦胧、冷寂的画面。炼字: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奠定了全诗伤感、忧愁的基调。2.赏析三四句表现手法:借古讽今。由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这两句看似在批评歌女,实际上是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表示忧虑与愤慨。炼字:“犹”字形象地写出了晚唐统治者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用典:借用“后庭花”的典故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五、诗歌主题本诗通过对夜晚停泊秦淮河所见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前朝旧事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以及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必记知识点3:七年级下册重点古诗词(二))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