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能基础训练100题】小升初语文必考考点09:文言文阅读(部编版有答案)

    • 资源ID:240587       资源大小:242.50KB        全文页数:4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能基础训练100题】小升初语文必考考点09:文言文阅读(部编版有答案)

    1、小升初语文考点必练文言文阅读一、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_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c)者:祭祀的官员。舍(sh)人:手下办事的人。卮(zh):古代饮酒用器具。相谓:互相商议。且:将要。遂:于是;就。亡:丢失,失去。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引酒且饮之(_) 终亡其酒(_)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译成现代汉语。_3请为古文拟一个题目写在文前“_”上。二、 阅读

    2、文本,完成练习。多言何益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h)蟆蛙黾(mn),日夜恒鸣,口干舌敝,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选自墨子墨子后语(注释)子禽:人名,墨子的学生。虾蟆:蛤蟆。蛙黾:青蛙。恒:常常。敝:疲惫、困乏。以时:按时。4墨子为了解答子禽的疑惑,把蛤蟆、青蛙与_的叫声进行对比:前者_,叫得口干舌疲,结果_;后者_,结果_;人们早早起身。5“多言有益乎?”和“多言何益?”这两句问句分别是( )A反问句 疑问句 B疑问句 反问句C疑问句 疑问句6文中墨子要说明的观点是( )A多说话有好处。B多说话没有好处。C说话要看准时机,把话说到点子上

    3、。D多说鼓励别人的话才有用。三、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熟读精思(节选)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 , ,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注释)几案:书桌。顿放:安放。顿安置。详缓:仔细从容。牵强暗记:勉强硬记,指没有读熟文章,就一句一句在心

    4、里硬记。云:说。7文中第2自然段加点字“见”的读音应该是(_)8完成第3自然段的填空。9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急”的意思是_。这句话是提醒我们_10请你试着从文中提炼出一条学习方法,写下来。_四、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1回顾“同读一本书”的交流策略后,我们就这样交流。滨滨:我来说“主要内容”。本文主要讲了_(两字概括)的故事晓晓:我来说“人物评价”。_琪琪:我来说“_”。_1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学习本文后的感受。_五、

    5、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授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3学弈选自_。作者用_的写作方法叙述了两人对待学弈的态度。他们两人的表现分别是 “_”和“_”。学习态度的不同,导致学习的结果是“_”。(后三空填写文中的原句)14写出下列句子的大致意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15学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六、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契(q)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

    6、若此,不亦惑乎!注释:自:从。 遽:急忙。 契:用刀子雕刻。16读下面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其剑自/舟中坠/于水。C其剑/自舟中/坠于水。D其/剑/自舟中/坠/于水。17“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进入水中。B他就从船上跳下去寻找。C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18楚人找不到剑的原因是什么?(用古文中的话回答)_七、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注释)铁杵:(ch)用来春米或捣衣的铁棒。老媪(o)

    7、:老年妇女。卒业:完成学业。19解释加点词语。方磨铁杵_ 欲作针_20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21这个故事中让李白“还卒业”的原因是老奶奶告诉李白她要把铁杵磨成针。假若你是李白,听到老奶奶这么说后,你会想:_(不少于40字)_八、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1 逮:到,及。2 穿壁:在墙上凿洞。3 以:用。4 邑人:同县的人。5 大姓:大户人家。6 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7

    8、佣作:做工辛勤劳作。8 资给:资助给。9 书:读书。10 大学:大学问家。22用“”给下列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补偿 报酬)资给以书,遂成大学。(于是 顺心)愿得主人书遍读之。(心愿 希望)23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2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九、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凿壁偷光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引:引来,使出现。邑:同乡。文不识:

    9、人名。与:帮助。资:借。大学:大学者,很有学问的人。25根据意思写出原文句子。(1)匡衡就凿穿墙壁,让邻居的烛光透过来。_(2)匡衡于是帮助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_26匡衡为什么给那位大户人家做工却不要报酬呢?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_27“凿壁偷光”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_十、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

    10、孰为汝多知乎?”注释:本文选自列子汤问。辩斗辩论,争论。以认为。日中正午。车盖古时车上的圆形蓬盖,像雨伞一样。及到,到了。盘盂盛物的器皿。圆的为盘,方的为盂。沧沧凉凉寒凉。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这里指天气很热。孰谁。为同“谓”,说。汝你。知同“智”,智慧。28读文言文要把握好句子的停顿,用“/”画出画“ ”句子的停顿。29借助注释,写出文言文的意思。本文着重在于“辩”,一小孩认为:_依据是:太阳刚出来时像车盖那样大,到了正午却像盘盂一样小,这是因为远的东西看起来小,近的东西看起来大。另一小孩认为_依据是:太阳刚出来时天气很寒凉,到了正午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一样,这是离得近让人感到热,离得远让人

    11、感觉凉。最后孔子都_。30两小孩针对人们常见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体现出他们善于_,勤于_。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体现了孔子_。十一、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薛谭学讴列子汤问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注释)讴:唱歇。郊衢:郊外。31解释字的意思。未:_32“薛谭乃谢求反。”一句,正确的解释是(_)(1)秦青于是向薛谭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3)薛谭于是向泰青告别,回家继续学习。33把“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翻译成

    12、观代汉语。_34写出读了这篇文言文后的体会。_十二、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楚人有鬻(音y,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35用成语给故事加个标题:_。36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 或曰_37用“/”为划线的句子划一处停顿节奏,并说说整句话的意思。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_十三、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陶母责子退鲊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鮓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

    13、 乃增吾忧也!”38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尝以坩鲊饷(_) (2)汝为吏(_)39翻译: 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_40陶母希望儿子是个怎样的鱼梁吏?_十四、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41破琴绝弦的“绝”和下面( )中的“绝”意思相近(填序号)A绝句B绝妙C绝技D断绝42伯牙“终身不复鼓”,是因为( )(填序号)A他觉得世界上没有配得上听他弹琴的人了。B他太伤心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

    14、己。C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真正的知音了。D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43这篇文言文,就是我们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这个故事让我们知道了_。十五、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已死的母熊猎人入山,以枪击母熊,中要害,端坐不倒。近视之,熊死,足抱巨石,石下溪中有小熊三,戏于水。所以死而不倒者,正恐石落伤其子也。猎人感动,遂终身不复猎。注释:恐担心。遂(su)于是。复再。44联系上下文,选出加点字的读音和意思都正确的一项。(1)中要害(_)Azhng击中 Bzhng中间 Czhng击中(2)端坐不倒(_)Ado后退 Bdo后退 Cdo倒下45选出下列关于文言文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因戏于水:在水中看

    15、戏。B遂终身不复猎:于是此生不再打猎。C石下溪中有小熊三:石头下面的小溪里有三只小熊。46选出“近视之”中“之”所指的对象正确的一项。( )A猎人B小熊C母熊D作者47选出对母熊“死而不倒”的原因描述正确的一项( )A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心石头落下伤害到猎人的孩子。B死而不倒,是因为担心石头落下伤害到自己的孩子。C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很害怕石头。D死而不倒,是因为自己很害怕石头。十六、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君子之学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h)足以美七尺之躯哉?注释:选自荀子劝学。箸:同“

    16、著”,牢记。布:分布。引中为表现。四体:四肢。形:体现。动静:举止。端而言:说话语意精微。端,同“喘”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蠕,虫子的活动。法则:榜样。曷:同“何”,怎么。48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乎耳,箸乎心。_49“曷足以美七尺之驱哉?”正确的朗读节奏是( )A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B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50“动静”的古今文有什么不同?古文:_;今义:_来源:Zxxk.Com51本文拿_和_进行了对比论证,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十七、 阅读文本,完成

    17、练习。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n)信度,无自信也。”注释:本文选自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度(du):测量。 度(d):量好的尺码。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遂(su):于是。5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两项是( )此句可以这样停顿:“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是一个宋代历史故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的意思是等到郑人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于是他没有买到鞋子。这个郑国人的行为非常可笑!ABCD53这个故事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54

    18、下列故事和郑人买履道理相似的两个是( )揠苗助长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ABCD十八、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黄生借书说节选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 读书者有几?汗牛塞(s si)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但是 这样),天下物皆然。55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或解释。5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_57本文中作者的观点是:_。(用原文回答)58围绕这一观点,作者列举了三种人的事例作初步证明,不属于其中的是( )A天子B富贵人家C作者自己D祖父十九、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两

    19、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日:“我以目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59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以:_ 去:_汝:_ 知:_60“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朗读该句的语气应该是( )A疑问、幸灾乐祸、冷嘲热讽。B反问,带有嘲讽,表现出小孩子的机智可爱。61两小儿辩斗时,一儿从_的角度分析,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_的角度分析,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62从

    20、两小儿辩论的角度我明白(_),从“孔子不能决也”的角度我明白(_)。A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不知道的东西,我们应该实事求是。B知识是不分年龄的,只有多听取小孩子的意见,才能有所进步。C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来源:学科网ZXXK二十、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学弈子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63理解词语的意思。诲:_ 惟:_ 援:_ 俱:_64“之”在古文中有不同的意思,在本文中也出现了多次,请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

    21、_ 一人虽听之。_思援弓缴市射之。_ 虽与之俱学。_65解句子的意思。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_66你知道学弈中的后者为什么学不好吗?从他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二十一、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67解释词语。诣:_乃:_68请在下面的句子里填上人称。(_)为(_)设果,果有杨梅。69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70如果来的客人姓“柳”,杨氏之子会怎么回答?请仿照课文的表达方式说一说。_二十二、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汉)刘向邹孟轲

    22、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71请给这个故事拟一个题目,写在上面的横线上。72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73你认为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_二十三、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 。”74原文“ ”处应该填( )A未

    23、闻孔雀是君子家禽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75请在文中方框内填上适当的标点符号。76请解释下列字句意思。(1)乃:_(2)示:_(3)此是君家果:_77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多选题)A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B直接指出孔君平的错误。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还保留着对长辈的尊重。78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_二十四、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七步诗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其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 自 同 根 生 相 煎 何 太

    24、 急 帝 深 有 惭 色。(注释)文帝:曹操之子曹丕。东阿王:曹操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大诗人。79解释加点的字词。(1)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_)(2)不成者行大法(_)(3)漉菽以为汁(_)(4)萁在釜下然(_)80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_81在文中给画线句子断句,只断两处。_二十五、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歆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82下面句中的“之”与“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中“之” 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歆辄难之B

    25、默而识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友人惭,下车引之8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俱乘船避难(_)(2)幸尚宽(_)(3)纳其自托(_)(4)遂携拯如初(_)84翻译句子。(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_(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_85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1)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什么?_(2)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那人的理由是什么?_86你从本文中得到什么启示?_87请你从学过的知识中,选一句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写下来。_二十六、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乖崖援笔判曰:“

    26、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据木断,水滴石穿!”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选自鹤林玉露)8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张乖崖为崇阳令(_) (2)乖崖命杖之(_) (3)尔能杖我(_)89解释句中的“自”字。(1)一吏自库中出(_) (2)自仗剑下阶斩其首(_)90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诘之,乃库中钱也。 _91请你就文段中“绳据木断,水滴石穿”谈谈你的认识。_二十七、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日:“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日:“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

    27、皆伏而喜。(注)充:满足。匮:缺乏,不足。诳(kung):欺骗,迷惑。茅(x):栎实。92在古汉语常用字典中,“损”字的义项如下:减少 损害 丧失。“损其家口”中损”,应选的一项是(填序号)(_)。9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宋有狙公者 者:_ (2)狙亦得公之心 得:_(3)俄而匮焉 而:_ (4)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 之:_9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若芋,朝四而暮三,足乎?_95出自选段的一个成语是什么?有什么寓意?_二十八、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28、“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96解释划线字义。邻居有烛而不逮 _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97翻译下面的句子。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_98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_ 。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_ 。99你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向匡衡学习?试结合文章内容说明。_ 参考答案:一、 【答案】1 拿起 最终 2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3画蛇添足【分析】译文:楚国有个主管祭祀的官员,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喝这壶酒不够,一个人喝这壶酒还有剩余。请大家在地上画蛇,先画好的人就喝这壶酒。”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

    29、,他拿起酒壶准备饮酒,然后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能够给蛇添上脚!”没等他画完,另一个人的蛇画好了,夺过他的酒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于是就把壶中的酒喝了下去。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掉了那壶酒。1联系前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可以知道这人可以饮酒了,所以“引酒”应该是拿起酒壶的意思。“引”则是拿,举的意思。“终亡其酒”表示最后失掉了那壶酒。“终”是最终、最后的意思。2固:本来,原来。子:对人的尊称,意思是您或你。安能:怎能,哪能。为之足:给它画上脚。足:这里作动词,表示画脚。增补字眼,修改通顺,则为: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3读懂小古文所讲的内容

    30、则不难知道,这是寓言故事“画蛇添足”,可以用这个词语作为题目,也可以根据故事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中心思想等来起,合情合理,即可得分。二、 【答案】4 雄鸡 白天黑夜叫个不停 没有人听 按时鸣叫 天下震动 5B6C【分析】译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你看那雄鸡,在黎明按时啼叫,天下震动,人们早早起身。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4文中“虾蟆蛙黾,日夜恒鸣,口干舌敝,然而不听。今观晨鸡”墨子将“虾蟆蛙黾”与“雄鸡”相互对比,“虾蟆蛙黾”叫的口干舌燥,“然而不听”;“今观晨鸡,以时而鸣”

    31、则“天下振动”。5“多言有益乎?”意思是:多说有好处吗?是疑问句。“多言何益?”意思是:多说有什么好处吗?是反问句。6作者在文中要说明的观点是:多说话并没有好处,说话要看准时机。三、 【答案】7xin8心到 眼到 口到9 重要,要紧 读书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要用心去读书。 10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分析】译文:凡是读书,必须要读的每个字都很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可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勒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就自然而然顺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

    32、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7结合语境“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句话是说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其中的“见”是个通假字,同“现”,是显现出来的意思,故读音要读“xin”。8结合学过的知识填空即可,即: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9结合句文中内容“三到之中,心到最急”,这句话是说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急”是重要,要紧的意思。从中可知读书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提醒我们要用心读书。10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读书要熟读精思,其中从“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可提炼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学习方法;从“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可提炼出“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的学习方法,据等等据此提炼作答即可。四、 【答案】11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 文章主旨 做事只有专心


    注意事项

    本文(【全能基础训练100题】小升初语文必考考点09:文言文阅读(部编版有答案))为本站会员(鹏城****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