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

    • 资源ID:241751       资源大小:19.18MB        全文页数:1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

    1、全册 精编教案 精编教学设计新教科版三下科学精编教案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1.运动和位置本单元是将机械运动作为研究对象的主题单元,以物质科学领域主要概念“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快慢和方向来描述”为线索,组织有层次的学习活动,并延伸到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最后回归到“物体的运动”的知识应用,实现了跨领域的综合学习。本单元共8课,大致分为3个部分。第16课“运动和位置”“各种各样的运动”“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与“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具体从物体的位置、不同物体运动

    2、形式的观察比较、不同物体运动快慢的测量比较这三方面展开。第7课“我们的过山车”,引导学生针对具体任务,明确设计要求,利用给定材料,结合前面几课所学,设计、制作自己小组的“过山车”并进行评价、改进和完善。第8课“测试过山车”,以观察、测量、比较“过山车”为主线开展探索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和研讨中总结、应用、内化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对于运动,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许多生活经验。例如有的物体是静止的,有的物体是运动的;有的物体笔直前进,有的物体绕弯前进等。但是,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还有一些不完善甚至错误的认知。例如他们往往无法判断自动上升的扶梯上的人是否在运动,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感

    3、觉来臆测不同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等。因此,希望学生经过本单元对物体机械运动的系统学习,对物体的位置、运动形式、运动速度等形成初步的科学认识,并能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来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1利用多种实验器材,开足探索活动。本单元需要较多的实验器材,需要学校购买或者师生自制教具、学具,以保证开齐、开足探索活动。其中有些器材,需要教师做好课前测试和调整,以保证活动效果。2利用重复测量活动,培养合作精神。本单元的一些测量活动,不仅要求重复测量,而且要求分工合作、精确操作,需要教师采用适宜方式,进行活动前的必要指导。3利用课外探索活动,培养科学习惯。本单元丰富而且有趣的

    4、探索活动需要学生离开座位甚至离开教室去完成,教师要注重课堂的组织和管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该动则动、该停则停、该听则听、该议则议”的科学习惯。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第1课 运动和位置(教材P23)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运动和位置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2.知道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科学探究目标1.判断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2.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某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科学态度目标1.关注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2.与同伴合作探究

    5、,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感知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和快捷。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依据,能描述物体的位置。难点:观察图片,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方向盘(两种)、软尺、活动记录表。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出示教材P2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2.提问:观察这张图片,它显示了怎样的场景?(预设:小女孩手拿着杯子蹲在池塘边的大石块上喂鱼,鱼儿争抢食物,将池塘里的水搅动起了水波纹。)3.追问:你们认为图中哪些物体在运动?

    6、(预设:水中游动的鱼和被鱼儿搅动的水。)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呢?(预设:池塘边上的大石头。)4.揭题: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程运动和位置。(板书:运动和位置)【设计意图】出示课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中的场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暴露对于运动与静止的前认知,进而揭示本课研究的主题。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1.过渡:我们今天要学习如何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那就先从身边的现象开始研究。2.提问:(教学提示:在讲台上边走动边提问。)你们认

    7、为老师现在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预设:运动的。)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预设:因为老师从黑板的左边走到了右边。)3.讲解:你们说得很棒!没错,与黑板相比,刚刚老师的位置移动了,所以老师是运动的。像这样,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相比,如果它的位置移动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没有移动,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4.布置任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三组图片。)观察这三组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并说出你们判断的依据。(教学提示:学生容易把一个具体的物体分成多个局部去认识而做出错误判断,要帮助学生明确把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判断。)【设计意图】提供给学生一定的表述范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表达,

    8、还可以帮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更直观的感受。探索二: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1.过渡:研究完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描述位置。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2.提问: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呢?(预设:找一个不动的物体作参照,说出与这个物体的方向关系和距离远近。)让我们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尝试描述自己的位置。3.活动:分发方向盘和软尺,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设计意图】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帮助学生确定“参照物”,获得方向和距离的信息,快速并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引导学生建立用方向和距离描述位置的意识。探索三*:根据校园平面图描述位置1.提问:请大家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午间休息时,你在校

    9、园里活动,此时班长有事要找你,你要如何把自己的位置告诉他(她)呢?(预设:可以告诉班长自己在什么物体的什么方向约多少米的地方。)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透明的、中心有测量尺的方向盘纸。)这是一张透明的方向盘纸,纸上的测量尺每一厘米表示实际40米的长度。3.布置任务:请大家用红星在教材P3的校园平面图中任意标注一个位置作为你们所在的位置,然后将方向盘纸的中心点覆在校园平面图的某个定位点上,向你们的同桌描述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设计意图】本活动是一个思维提升的活动,旨在推进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转变为抽象、从经验上升到概念、从现象总结成规律,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选择性进行。原创:蒙蒙de雨科学

    10、课堂研讨汇报拓展与小结1.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相对于某一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位置,那么,你们能在告知方向和距离的前提下逆向推断出物体的位置吗?2.拓展:出示教材P3拓展部分的任务要求和简单坐标图,引导学生阅读。在确认学生理解了任务要求之后,指导学生在教材的图上完成任务。3.小结:通过和其他物体相比,看位置是否移动,可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利用方向和距离可以描述物体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逆向推断的生活实际应用拓宽学生的认知,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教材中小女孩喂鱼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观察并判断哪些物体是静止的,哪些物体是运动的,

    11、进而总结出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再通过前后对比图片,引导学生表述自己的判断及判断的依据,强化学生对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理解。然后指导学生借助方向盘和软尺,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对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帮助学生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某个时刻的位置。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科学用语。课后作业二、判断题。1.判断一辆汽车是否运动时,若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标准,则结论可能不同。 ( )2.易错题相对于地面,位置没有改变的物体是静止的,相对于其他物体也是静止的。 ( )3.物体有时静止有时运动,因此我们无法描述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的位置。 ( )4.

    1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由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变化决定的。( )三、选择题。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1.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依据是( )。A.它会不会运动B.它会不会做出运动的姿势C.与其他物体相比,它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2.原创题2020年5月27日11时,2020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完成峰顶测量任务。攀(pn)登珠峰的过程十分危险,要随时播报队员的位置,播报时位置信息最准确的描述应该是( )。A甲在乙的西北方向B.甲离乙100米C.甲在乙的西北方向100米处3.我们观察到“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判断的方法是相对于( ),太阳从东往西进行运动。A.地球 B太阳

    13、C空气参考答案二、1. 2. 3. 4.三、1.C 2.C 3.A第2课 各种各样的运动(教材P46)授课时间:_ 累计_1_课时课题各种各样的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分类。科学探究目标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能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2.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用品和玩具设计的精妙。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难点: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分类。原创:蒙蒙de

    14、雨科学课堂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溜溜球、弹簧摇马、弹弹球、陀螺、弹簧彩虹圈、发条青蛙、摆钟、圆点贴纸、记录纸(每人10条左右)、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弹簧摇马和旋转木马视频、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4秋千、摆钟、雨刮器和跷跷板的图片。)大家见过或者玩过这些物体吗?(预设:见过;玩过。)那么,你们注意过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谁来说一说?(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用语言或手势进行描述。)2.揭题:看来,这些物体的运动是不一样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不一样的物体,它们又是怎样运动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各种各样的运动。(板书:

    15、各种各样的运动)【设计意图】从学生常见的物体引入,激活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对物体运动的简单描述,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是各种各样的,顺势揭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1.过渡:播放弹簧摇马运动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2.提问:在刚才的视频中,弹簧摇马是怎样运动的?(预设:前后摆动;马身在前后摆动,下面的弹簧除了跟着摆动,还在上下弹跳。)3.活动:大家观察得真仔细!(教学提示:出示指尖陀螺、钢尺、玩具车和溜溜球。)这些物体或玩具大家应该很熟悉,怎样让它们运动起来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演示一下。(教学提示:鼓励学生积极活动,并引导其他学生仔细观察。)4.提问:在刚才的演示过程中

    16、,大家观察到了各个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吗?(教学提示:引导学生结合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描述。指尖陀螺是转动;钢尺被拨动以后是上下振动;玩具车的车身是平动、车轮是滚动;溜溜球甩出去后绕轴转动、收回来是滚动。)5.小结: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是不同的。探索二:观察物体上某一点的运动形式1.过渡:既然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不同,同一个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也可能不同,那么,怎样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形式呢?(预设:在物体上做个记号。)没错,我们可以通过贴小圆点的方式帮助我们准确描述。2.演示:在钢尺有孔的一端贴上彩色圆点贴纸,将无孔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弹拨有孔的一端,引

    17、导学生观察圆点的运动形式,然后演示用线条和箭头记录圆点的运动形式。换个位置贴圆点,继续用弹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前后两次圆点的运动形式是否一样。将贴纸换到钢尺无孔的一端,并将铅笔尖穿过钢尺上的圆孔,用甩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引导学生观察圆点的运动形式,并尝试用线条和箭头记录。3.提问:通过贴彩色圆点,相信大家清楚地观察到了钢尺的运动。当我们拨动钢尺时,它是怎样运动的?(预设:上下移动。)贴在不同位置的圆点的运动形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预设:都是上下移动,但是移动的幅度不同。)当我们用甩动的方法使钢尺运动起来时,圆点的运动形式是怎样的?(预设:绕着铅笔转动。)4.过渡:学会了用线条

    18、和箭头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接下来,让我们来观察更多物体的运动。5.活动:分发活动材料,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各种物体的运动形式。6.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各种各样的,这些运动形式可以进行分类。【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和学生演示,引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再通过“贴圆点”观察物体运动的方式,将物体抽象为质点,既方便了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物体进行抽象。拓展与小结1.过渡:播放小朋友乘坐旋转木马的视频,引导学生认真观看。2.提问:大家都有坐过旋转木马吧?结合你们自己的经验,说说旋转木马上的人是怎样运动的?(预设:在转动;在上下移动;既在转动又

    19、在上下移动。)3.布置任务:大家说得都对,那么,动手将你们认为的运动形式画下来吧!【设计意图】在讲授了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之后,利用旋转木马这一生活中常见又有趣的物体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将研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对日常生活现象的关注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入,引导学生列举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并通过语言和手势来描述,为后续物体的运动形式的描述打下基础。再通过贴小圆点的方式对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观察和比较,落实“认识各种各样的运动形式”这一教学目标。在观察活动中,部分学生会出现只看小圆点的运动方式而忽略物体整体的运动或让物体运动过快而不易观察具体运动形

    20、式的现象,所以要引导学生尝试快、慢不同的运动方式,分析、判断哪种更有利于观察。课后作业三、将下列物体运动时会出现的运动形式用线连起来。风扇 平动 荡秋千电梯 摆动 滑滑梯钟摆 转动 摩天轮参考答案三、第3课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材P78)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2.能够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探究物体的运动形式。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

    21、、社会与环境目标利用材料,制作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并判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难点: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7立交桥的图片。)立交桥上有许多行驶中的车辆,这些车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预设:有的是直的,有的是弯的。)为什么车的运动路线不一样呢?(预设:因为路面的形状不一样。)2.讲解:我们可以把路面看成运动轨道,直的运动轨道叫直线轨道,弯的运动轨道叫曲线轨道。3.揭题:运动的物体会有不同的

    22、路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物体运动的路线。(板书: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汽车在立交桥上行驶的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汽车运动路线的不同,引出科学概念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学习打下基础。探索与研讨探索一: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7过山车、老鹰、台球、电梯和掉落的苹果的图片。)这些现象大部分同学都见过,图中物体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呢?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图中物体的运动路线。3.小结:台球、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和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设计意图】通过对一些物体运动路线的描述,引

    23、导学生发现物体的运动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为后续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判断打下基础。探索二:做击球活动1.过渡:(教学提示:出示蓝色球和红色球。)你们能让小球走直线吗?2.活动:将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讲桌上,相距约40厘米。请几名学生尝试推动蓝色球来击中红色球。(预设:大多数学生很难击中。)3.提问:我们好像很难直接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这是为什么呢?(预设:因为球运动的路线不确定,很容易改变。)4.追问:有什么好办法能让蓝色球百发百中地击中红色球呢?(预设:让小球沿特定的路线运动。)5.活动:分发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指导学生利用轨道击球,并用线条和箭头画出两种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6.提问:小球在

    24、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的路线分别是怎样的?(预设:在直线轨道中运动的路线是直线,在曲线轨道中运动的路线是曲线。)7.小结:在直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在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内运动的小球在做曲线运动。【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尝试用蓝色球直接击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击球,体会两种击球方式的区别,很好地符合了3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具体感知物体的运动形式。探索三:做滚球活动1.过渡:接下来我们试着让小球做不同的运动,比如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2.提问: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会是怎样的?(预设:直线。)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它的运动路线又会是怎样的呢?(预设:向下掉

    25、落。)3.布置任务:事实是否如你们猜测的那样呢?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但是我们既要推球,又要观察小球在桌面上的运动路线,还要观察小球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怎样分工比较合理呢?在什么位置、用什么方式观察更合适?请大家先在组内讨论再进行实验。4.展示:将各小组的实验记录单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5.提问:你们发现各小组的实验现象有什么相同点?(预设: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的都是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的都是曲线运动。)又有什么不同点?(预设:不同小组画的曲线的弯曲程度不同。)6.小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直线运动,冲出桌面后做曲线运动。小球做曲线运动时路线的弯曲程度与推球的力度有关。【设计意图】

    26、小球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引导学生用综合思维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强化。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拓展与小结1.小结: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天空中飞机飞行留下的痕迹、小朋友荡秋千、运动员在操场上跑步的图片。)图中的这些人或物体的运动方式是怎样的?说说你们判断的理由。(预设:飞机留下的痕迹是直线,所以飞机做的是直线运动;小朋友荡秋千时运动的路线是曲线,所以小朋友做的是曲线运动;运动员在操场

    27、上跑步的路线既有直线也有曲线,所以运动员既做直线运动也做曲线运动。)3.布置任务:请大家课后观察和判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设计意图】通过介绍更多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更多的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板书设计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运动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运动路线是曲线的运动生活中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教学反思3年级学生已经能对物体的运动路线进行初步描述,但采用的通常是生活词汇,如“直的”“转弯的”“扭来扭去的”等,还不会用直线、曲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科学词汇来描述。另外,学生还不擅长运用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的思维模式来描述物体的

    28、运动路线,他们往往只关注物体的个体特征,不习惯将之抽象为一个质点来考虑。因此,本课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路线,再通过击球、滚球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地对物体的两种运动路线进行描述和记录,逐步加强学生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理解。最后引导学生观察和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帮助学生认识到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直线运动的是( )。A.转动的风车 B盘旋的老鹰 C上下移动的直梯2.下列物体的运动属于曲线运动的是( )。A.落地的苹果 B.转动的时针 C.发射升空的火箭)3.拍篮球时,篮球的运动

    29、属于( )运动;投篮时,篮球的运动属于( )运动。A.曲线 B直线 C无法确定参考答案三、1.C 2.B 3.B A第4课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教材P911)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一样的。2.知道物体的形状和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一定的关系。科学探究目标能搭建斜面进行实验,观察、描述、比较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科学态度目标1.能关注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探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会利用材料,搭建坡度不同、稳定牢固的斜面。教学

    30、重难点重点:观察、描述、比较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难点:发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有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小木块、木板、多种不同形状的物品(正十二面体、圆柱形橡皮、小球、立方体木块、六棱柱形和圆柱形铅笔、圆柱形小玻璃瓶)、活动记录表。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提问:我们周围有许多斜坡。大家回忆一下,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预设:台阶旁、山上、滑梯)2.追问:(教学提示:出示台阶旁的斜坡、山坡和滑梯的图片。)这些斜坡具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一端高,一端低。)你们见过物体在这些斜坡上运动吗?是怎样运动的?(预设:人们将重重的行

    31、李箱从台阶旁的斜坡推上去;小汽车停在山坡上;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去。)3.讲解:像滑梯、山坡等一端高、一端低的斜坡在科学上被称为斜面。像行李箱的轮子在斜坡上运动的运动方式叫作滚动,像小朋友从滑梯上滑下来的运动方式叫作滑动。4.揭题:如果在斜面上放一个物体,这个物体会怎么运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板书:物体在斜面上运动)【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现并归纳运动的特点,为后续学习做好判断和交流的铺垫。滚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断转变的移动。滑动: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接触面不变的移动。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制作斜面1.过渡:要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32、,我们需要先制作一个斜面。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木板和小木块。)我们如何利用这两种材料制作斜面?(预设:将小木块叠放,再将木板搭在小木块上。)让我们动手尝试一下。3.活动:出示制作斜面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分组制作斜面。探索二: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1.过渡:完成了斜面的搭建,接下来,我们就要观察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了。我们选取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来研究。(教学提示:出示立方体木块、六棱柱形铅笔和小球。)2.提问:如果我们把这些物体轻轻放在斜面上端,它们会怎么运动呢?(预设:会滑下来;会滚下来。)3.布置任务:请大家将自己的预测记录下来,再分组进行实验验证。4.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汇

    33、报实验结果,其他小组按物体逐一补充不同的发现。5.小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滑动、滚动和静止不动。探索三:观察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1.过渡:物体在斜面上可能静止、滑动或滚动,那么,怎样的物体在斜面上会静止,怎样的物体容易滑动或滚动呢?让我们用更多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探究。2.活动:分发圆柱形橡皮、小玻璃瓶、铅笔和正十二面体,指导学生组内进行实验。实验后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其他小组按物体逐一补充不同的发现。3.小结: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形状和放置方式有关。【设计意图】斜面的搭建实际上是一个值得探究和指导的工程问题,通过指导学生动手搭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预测

    34、不同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再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验证,最后进行班级交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拓展与小结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小木块。)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用了4块小木块搭建了斜面。如果我们逐渐增加叠加的小木块的数量,斜面会怎样?(预设:会变得越来越陡。)那么,斜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会发生变化吗?(预设:会。)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究。2.活动:指导学生将斜面的一端逐渐垫高,再把立方体木块、六棱柱形铅笔、小球等物体分别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实验后分组汇报观察到的现象。3.小结:斜面的坡度增大后,部分物体的运动情况会改变

    35、,有的物体会由静止变为滑动,有的物体会由滑动变为滚动,还有的物体会运动得越来越快。【设计意图】将斜面坡度逐渐增大,再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这是一个符合学生探究心理的拓展活动,会激发学生在课外继续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甚至探索原因所在。学生发现斜面上物体的运动快慢发生了变化,就自然而然地引向了后两课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研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先明确物体在斜坡上会有静止、滑动和滚动三种情况,再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不同的,而且和物体的形状及放置方式有关。然后基于学生对探索活动中观察到的各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交流和归纳总

    36、结,引导学生以实际例子为支撑,表达自己的发现。最后,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拓展性探究,将斜面坡度增大,观察相同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变化,使学生对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有更深刻的理解。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有三种:_、_和_。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的运动叫_;像我们滑滑梯那样的运动叫_。2我们可以用如图的材料来搭建斜面,其中_作坡面,_叠加作支架。(均填“长木板”或“小木块”)二、判断题。1.不同形状的物体在相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是一样的。( )2.同一物体在同一斜面上只有一种运动情况。( )3.越接近球形的物体在斜面上越容易滚动。( )4.斜面的坡度增大后,原本运动的物体,在斜面

    37、上的运动会变快。( )三、选择题。1.在相同斜面上,下列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同的是( )。A.乒乓球和橡皮擦 B小木块和铅笔盒 C魔方和鸡蛋2.一个玻璃瓶像图甲那样放时是滑动的,像图乙那样放时是滚动的。这说明( )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A.斜面的光滑程度B.斜面的高度C.物体在斜面上的放置方式参考答案一、1.静止不动 滚动 滑动 滚动 滑动 2.长木板 小木块二、1. 2. 3. 4.三、1.B 2.C第5课 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教材P1213)授课时间:_累计_1_课时课题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

    38、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科学探究目标1.会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2.会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乐趣。2.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3.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用秒表计时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准确性。教学重难点重点: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难点:利用秒表测量物体的运动时间。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直线轨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不同颜色和轻重)、秒表、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

    39、教材P12大桥情景图片。)观察图片,我们能发现图中有汽车、自行车、跑步的人和行人,你们能判断他们运动的快慢吗?(预设:汽车最快,自行车其次,然后是跑步的人,最慢的是行人。)2.提问:大家见过生活中哪些比较运动快慢的场景?(预设:运动会的百米赛跑。)百米赛跑是如何比较快慢的?(预设:运动员都跑100米,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3.揭题:今天,我们也用相同的方法,来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板书: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常见场景,调动学生关于运动快慢的前认知,然后抛出核心问题如何比较快慢,明确本课的探究主题。探索与研讨探索一:比较动物运动的快慢1.过渡:百米赛跑的运动员是

    40、如何通过时间比较快慢的?(预设:用时短的运动员跑得快。)2.活动:动物王国举办了一场赛跑,参加比赛的动物们所用的时间如图(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l2“动物奔跑100米需要的时间”图表。)请大家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并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3.小结:六种动物都奔跑100米(相同距离),所需时间短的运动得快,所需时间长的运动得慢。探索二:比较等长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两条一样长的轨道和两个不同的小球。)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怎样比较这两个小球运动的快慢呢?(预设:将小球从轨道的一端同时释放,先到达轨道另一端的小球运动得快。)2.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并

    41、完成活动帮助卡。3.小结:运动相同的距离,同时开始运动,先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短,运动得快;后到终点的,运动所需的时间长,运动得慢。探索三:比较同一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1.提问:刚才,我们通过两条一样长的轨道比较出了不同小球运动的快慢,如果只有一条轨道呢?我们该怎样比较?(预设:可以像赛跑一样,测出小球从轨道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我们用什么测时间呢?2.讲解:(教学提示:出示秒表。)这是用来测量时间的秒表,按下“开始/停止”键,秒表开始计时;再按一次,秒表停止计时。电子屏幕上左边两位较大的数字表示分钟,右边较小的两位数字表示秒。完成一次测量之后,按下清零键,即可重新测量。3.布

    42、置任务:接下来,请大家分组合作,完成同一轨道上不同小球运动快慢的比较。4.小结:相同距离内,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运动得越快。【设计意图】先设置贴近3年级学生认知习惯的活动比较动物百米赛跑的快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原有的体育学习活动中迁移评判方法。再通过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小球的运动快慢,使学生初步感知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快慢的方法。最后应用“相同距离比时间”的方法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既使学生学会了使用秒表,也培养了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测量:用仪器确定空间、时间等的有关数值。距离: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的长度。拓展与小结1.提问:刚刚我们在活动中,是如何处理数据的?(预设:将小球的

    43、运动时间按大小排列,选择排位居中的数据。)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叫取中位数。除此之外,还有取众数和取平均数。2.拓展:简单介绍取众数和取平均数的方法。3.小结:通过今天的探究,我们知道了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处理数据的方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课指向的是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先告知学生不同动物运动完相同距离所需的具体时间,比较快慢;然后在两条一样长的轨道上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再在同一条轨道上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三个探索活动都指向“运动相同距离,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但具体操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的维度是层层深入的:激活经验限定长度、同时运动限定长度、秒表计时。课前要对实验材料进行选择和调试:提供足够长的轨道,调整两球的轻重差异情况或表面粗糙情况至适宜程度,以便学生能观测到两球运动有快有慢,获得最佳教学效果。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合理分工合作、默契配合、正确使用秒表和记录数据。课后作业三、选择题。1.动物王国进行100米赛跑,各动物需要的时间如下,其中运动最快的是( )。A斑马B.大象C.猎豹2.在学校的100米短跑比赛中,状状用时23秒,成成用时20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状跑得快 B成成跑得快 C他们一样快3.菲菲在测量小球运动的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教案)为本站会员(蒙蒙d****课堂)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