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附答案

    • 资源ID:242126       资源大小:25.8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附答案

    1、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附答案1、填空题。(8分)(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_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2)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的研究,不只注意到_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_所能接受的广度。(3)_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汇集了从_的诗歌305篇,也称“_”。(4)战国策是一部_史书,西汉末年_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共三十三篇,分为十二策,着重记录了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其中。1、(8分)(1)(1分)中学生(2)(2分)学术 大众(3)(3分)诗经 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 诗三百(4)

    2、(2分)国别体 刘向2、选择题。(15分)(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到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B.有些古文,其标题就表明了文章的体裁。如陋室铭醉翁亭记出师表捕蛇者说等题目中的“铭”“记”“表”“说”,都表明了该文的文体。C.“乐府”是指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旧诗体,如木兰诗。D.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婉约派是宋词一大流派,该派词作情思细腻,语言华美,代表词人有晏殊、李清照等。B.“诸子百家”中对后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C.

    3、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始于宋代,苏轼和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而李清照可以说是婉约词派的代表。D.关雎和蒹葭两首诗都充分体现了诗经在创作手法上的特点,即一唱三叹,反复吟咏。(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所著的一本书,记录的是孔子的言行。B.朱自清,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我们学过他的散文春背影。C.“记”是古代一种文体,用来记事、记游、状物或表达情感,如礼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等。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4)“读经典常谈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

    4、,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这类不能叫学生得到真实的受用的知识。”说这句话的作家是( )(3分)A.朱自清 B.叶圣陶 C.郭沫若 D.吴小如(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B.左传相传是战国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写,课文曹刿论战就选自其中。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2、(15分)(1)C (2) C (3) B (4)B (5)B3、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甲

    5、秦秋末年,列国大臣的势力渐渐膨胀起来。这些大臣都是世袭的,他们一代一代聚财养众,明争暗夺了君主的权力,建立起自己的( )地位。等到机会成熟,便跳起来打倒君主自己干。那时候各国差不多都起了内乱。晋国让韩、魏、赵三家分了,姓姜的齐国也让姓田的大夫占了。这些,周天子只得承认了。这是封建制度( )的开始。 那时候周室也经过了内乱,土地大半让邻国抢去,剩下的又分为东、西周,东、西周各有君王,彼此还争争吵吵的。这两位君王早已失去春秋时代“共主”的地位,而和列国诸侯相等了。后来列国纷纷称王,周室更不算回事;他们至多能和宋、鲁等小国君主等量齐观罢了。乙说起中国的史书,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有两个

    6、原因。一则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再早虽然还有尚书鲁春秋国语春秋左氏传战国策等,但尚书国语战国策,都是记言的史,不是记事的史。春秋和左传是记事的史了,( )春秋太简短,左氏传虽够铺排的,而跟着春秋编年的系统,所记的事还不免散碎。史记创了“纪传体”,叙事自黄帝以来到著者当世,就是汉武帝的时候,首尾三千多年。汉书采用了史记的体制,却以汉事为断,从高祖到王莽,只二百三十年。后来的史书全用汉书的体制,断代成书;二十四史里,史记汉书以外的二十二史都如此。这称为“正史”。史记汉书,可以说都是“正史”的源头。二则,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古典,两书有许多相同处,虽然也有许多相异处。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

    7、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犹然。这是两书文体各有所胜的缘故。但历来班、马并称,史汉连举,它们叙事写人的技术,毕竟是大同的。(选自经典常谈第九)(1)依次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特殊 崩坏 可是 B.特别 崩塌 也是C.特殊 崩坏 也是 D.特别 崩塌 可是(2)甲语段是朱自清经典常谈第八篇中关于史书_的文字,乙语段中“班、马并称”中的“班”指的是_(人名)。(2分)(3)甲乙两段文字体现了朱自清严谨的学术风格。请你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分别说明。(4 分)_3、(9分)(1)(3分)A (2)(2分)战国策 班固(3)(4分)示例:甲语段“那时候各国

    8、差不多都起了内乱”中“差不多”一词表达极有分寸,表明了作者严谨的学术风格;乙语段“大概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唐以后喜欢(史记)的多,而明、清两代犹然”中“大概”一词表推测,表明“东汉魏、晋到唐,喜欢汉书)的多”的现象只是种猜测,体现了朱自清严谨的学术风格。4、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甲秦、楚两国也经过内乱,可是站住了。它们本是边远的国家,却渐渐伸张势力到中原来。内乱平后,大加( ),努力图强,声威便更广了。还有极北的燕国,向来和中原国家少来往,这时候也有力量向南参加国际政治了。秦、楚、燕和新兴的韩、魏、赵、齐,是那时代的大国,称为“七雄”。那些小国呢,从前可以(

    9、 )霸主的保护,作大国的附庸;现在可不成了,只好让人家吞的吞,并的并,算只留下宋、鲁等两三国,给七雄当缓冲地带。封建制度既然在崩坏中,七雄便各成一单位,各自争存,各自争强;国际政局比春秋时代紧张多了。战争也比从前严重多了。列国都在自己边界上修起长城来。这时候军器进步了,从前的兵器都用铜打成,现在有用铁打成的了。战术也进步了。攻守的方法都比从前精明,从前只用兵车和步卒,现在却发展了骑兵了。这时候还有以帮人家作战为职业的人。这时候的战争,杀伤是很多的。孟子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可见那凶惨的情形。后人因此称这时代为战国时代。(选自经典常谈第八)乙他这时已经年老,也常常觉着生

    10、的不是时候,不能行道;他为周朝伤心,( )为自己伤心。看了这只死麟,一面同情它,一面也引起自己的无限感慨。他觉着生平说了许多教;当世的人君总不信他,可见空话不能打动人。他发愿修一部春秋,要让人从具体的事例里,得到善恶的教训,他相信这样得来的教训,比抽象的议论深切著明得多。他觉得修成了这部春秋,虽然不能行道,也算不白活一辈子。这便动起手来,九个月书就成功了。书起于鲁隐公,终于获麟;因获麟有感而作,所以叙到获麟绝笔,是纪念的意思。但是左传里所载的春秋经,获麟后还有,而且在记了“孔子卒”的哀公十六年后还有;据说那却是他的弟子们续修的了。选自经典常谈三传第六(国语附)(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

    11、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整顿 仰仗 也 B.安顿 仰慕 却C.安顿 仰慕 也 D.整顿 仰仗 却(2)经典常谈的作者朱自清不仅是在新诗和散文创作上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_有深入研究的学者。乙语段中“他”指的是_(人名)。(2分)(3)甲语段谈的是战国策的相关内容,乙语段谈的是春秋的相关内容。战国策春秋均属于史学著作。你所在的学习小组计划就这两则语段组织专题探究活动,以提高读书效率,检阅读书成果。请你设计两个研究专题。(4分)_4、(9分)(1)(3分)A(2)(2分)古典文学 孔子(3)(4分)示例:和朱自清起“谈”史学经典;读史学经典的意义。5、请运用所积累的知

    12、识,完成下列各题。(10分)“四书”第七(节选)朱自清“四书”按照普通的顺序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学庸论孟。这四种书原来并不在一起,学庸都在礼记里,论孟单行。最初用力提倡“四书”的是程颢、程颐兄弟。他们说:大学是孔门的遗书,只有从这部书里,还可以知道古人做学问的程序。从论孟里虽也可看出一些,但不如这部书的分明易晓。学者必须从这部书入手,才不会走错了路。”这里没提到中庸。可是他们是很推尊中庸的。他们在另一处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是子思记下来传给孟子的。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意味深长;会读书的细加玩赏,自然能心领神悟终身受用不尽。”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的说明,四种书便贯串起来了。朱

    13、子说,有了大学的提纲挈领,便能领会论孟里精微的分别:融贯了论孟旨趣,也便能领会中庸里的心法。不领会中庸里的心法,是不能从大处着眼,读天下的书,论天下的事的。所以,朱子将中庸放在第三步,和大学论孟合为“四书”,作为初学者的基础教本。不过,朱子教人读“四书”为的成人,后来人却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倡的本心的。至于顺序变为学庸论孟,那是书贾因为学庸篇页不多,合为一本的缘故;通行既久,居然约定俗成了。(1)根据材料,概述“四书”的形成过程。(3分)_(2)二程和朱子分别是怎样评价大学的?(4分)_(3)请分析本文对读者研读“四书”有哪些指导意义。(3分)_5、(10分)(1)3分大学中庸原本都在

    14、礼记里,论语孟子单行;二程强调大学中庸的作用;朱子接受二程的见解,加以系统说明,贯串“四书”;书贾改变“四书”顺序,形成通行本。(2)(4分)二程认为,从大学可知古人做学问的程序,而且分明易晓,初学者从它入手不会走错路;朱子认为,大学提纲挈领,由此能领会论语孟子的精微分别,进而能领会中庸的心法。(3)(3分)研读“四书”,目的是提升人格修养,而非猎取名利;研读“四书”,要理解其内在逻辑,循序渐进;研读“四书”,要从大处着眼,进而读天下书,论天下事。6、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0分)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

    15、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我国旧日的教育,可以说整个儿是读经的教育。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自然偏枯失调;况且从幼童时代就开始,学生食而不化,也徒然摧残了他们的精力和兴趣。新式教育施行以后,读经渐渐废止。民国以来虽然还有一两回中小学读经运动,可是都失败了,大家认为是开倒车。另一方面,教育部制定的初中国文课程标准里却有“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的话,高中的标准里更有“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的话。初、高中的国文教材,从经典选录的也不少。可见读经的废止并不就是经典训练

    16、的废止,经典训练不但没有废止,而且扩大了范围,不以经为限,又按着学生程度选材,可以免掉他们囫囵吞枣的弊病。这实在是一种进步。(选自朱自清经典常谈序)(1)语段表明了朱自清对待经典是怎样的态度?(2分)_(2)语段阐述了旧式读经教育的弊端,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_(3)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应如何处理好“读经”?(4分)_6、(10分)(1)(2分)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2)(4分)经典训练成为教育的唯一的项目,偏枯失调;从幼童时代就开始经典训练,会让学生食而不化,摧残他们的精力和兴趣。(3)(4分)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其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不以经为限

    17、,按着学生程度选材,扩大经典训练的范围,免掉学生囫囵吞枣的弊病。7、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9分)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的时候或_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给别人或自己呀。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唱;一唱三叹的叫别人回肠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便手也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_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_的。 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随时

    18、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越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 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1)依次填人语段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悲哀 务必 场合 B.悲哀 反正 光景C.可悲 务必 光景 D.可悲 反正 场合(2)以上文段选自_(作者名)的经典常谈,这是一部介绍_的著作。(2分)(3)请根据文段,分析文中原始歌谣有哪些主要用途。(4分)_7、(9分)(1)(3分)B(2)(2分)朱自清 我国传统文化经典(每空1分)(3)(4分)酬神作乐(庆祝节日);唱和竞胜;抒发情感(消愁解闷)。(答出两点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语文名著阅读《经典常谈》精选题附答案)为本站会员(绅士)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