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 资源ID:242221       资源大小:67.7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1、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三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水成说”“风成说”等观点争论了100多年。到今天,已故著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先生创立的“新风成说”已基本成为共识。按照新风成说的理论,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与建造一个永久性舞台的过程非常相似。搭建舞台第一步是选地基。黄土高原选中的地基是鄂尔多斯地块,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地质单元,而且自形成以来就以稳定著称。建造舞台的第二步是在地基之上砌盖主体结构。那么主体结构的材料从何而来呢?青藏高原隆起后,对大气环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导致东亚大陆季风气候

    2、开始形成。从距今300万年开始,因为干旱少雨,年温差、日温差都很大,中亚地区地表物质的物理风化非常强烈,导致岩石破碎,逐渐形成面积广袤的戈壁、沙漠,进而产生了大量粒径小于0.25毫米的颗粒物-这就是用来搭建黄土高原的材料。地基选好了,建筑材料有了,由谁来开始搭建呢?此时季风作为“建筑师”出马了。由于地球自转和地球上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地球上会产生沿纬度分布的风带-南北纬30和赤道间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带,南北纬30到60之间的西风带。青藏高原强烈隆起后,这就迫使西风带分成南北两支,南支沿喜马拉雅山以南向东流动,北支沿青藏高原北缘向东流动,并向南扩展到大约北纬30左右。它首先经过的是比较干旱的地

    3、带,一定的气象条件下,风会把地面的颗粒物吹扬起来,沿着山间低地形成的通道直接输送到今黄土高原地区。在到达黄土高原地区时,风力渐渐减弱,于是粗颗粒先被抛撒下来、然后是粒径中等的颗粒、最后是小颗粒物,所以今天黄土高原上粒径由大到小的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由西北向东南(与风的方向相吻合)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辛勤的“建筑师”就这样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地搬运着、抛撒着、堆砌着。直到向南遇到秦岭、向东遇到太行时,它才不得不停止工作。最终,在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上,一个土层深厚、宽广辽阔的黄土“大舞台”基本成型。上苍费尽心力打造的黄土高原,又能给人们提供怎样的生活环境呢?从气候条件上看,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

    4、候,冬春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炎热多暴雨,绝对称不上气候宜人。从自然灾害的角度来看,黄土高原上曾发生过地震、山崩、水旱风沙灾害等等,灾害种类之多、频率之高、危害之大在全国各大地理区中都位居前列。在如此条件下,可为什么黄土高原上的人类活动可以一直追溯到200多万年前?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邦国到王国到帝国一直绵延不绝?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汤因比,曾提出文明起源于“挑战-应战”的理论。他认为文明不可能在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自然萌芽,而是在面临外界挑战时的不断应战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种挑战不能太过微小,否则激发文明反弹的能量和活力也很小,因此某些文明数千年来都处在停滞发展的阶段,比

    5、如非洲、澳大利亚等地的原始部落;挑战也不能过于巨大,以至于超过负荷,这样也会导致文明发展中途停滞或天折。从这个角度来看,黄土高原正是符合“挑战一应战”理论的绝佳之地。虽然气候谈不上宜人,黄土高原的气候也并非严酷到无法生存。虽然历经自然灾害侵扰,但黄土高原地域面积广大,东西跨度约11个经度,南北跨度约6个纬度。高原之上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也不存在无法逾越的地理隔绝,所以在环境变化或发生灾害时,人们总有辗转腾挪的空间。对黄土高原上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的则是农业的起源。在距今约1200011000多年间,人类文明面临了一场巨大的挑战。当时地球本来处于温暖的间冰期,却猝不及

    6、防地发生了一次急剧降温,在短短几十或是十几年间,地球平均气温下降了大约78。在这种急剧的环境变化下,植物大面积死亡,原有的很多动物或灭绝或向南迁徙了,原始人类可以采集到的果实、种子等食物,可捕猎到的猎物,都大量减少,人类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靠天吃饭的采集和渔猎已经濒临绝境,不甘心就此灭亡的人类只能另辟蹊径。于是,在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先民们开始驯化粟、黍,原始的旱作农业就此萌芽。农业起源了,但只有土层足够深厚,才能让诞生于其上的农耕活动持续进行下去。如果土层太薄,在耕种了几季之后,就会触到基岩层,无法再进行农耕活动。在黄土高原上,这根本不成问题。黄土高原上黄土一般堆积厚度在80至120米,

    7、最大厚度超过400米。黄土还具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特性,即“自肥性”。20世纪初美国地质学家庞波里在考察过我国的黄土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中国辽阔的黄土带,几千年来农作物几乎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以年复一年地种植。正是在这类土壤之上,稠密的人口继续不断地生长到它强大支持生命能力的极限。”就这样,黄土高原地区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新石器时代到周秦汉唐,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里人口稠密,农牧业与手工业发达,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陕西西安和其附近的咸阳是西周、秦、西汉、隋、唐五朝的国都所在。但在中华文明的创建过程中,黄土高原从来都不是舒适安逸的“伊甸园”,也不是隔绝一切危机和挑战的“庇护所”,它更像是一

    8、个广阔而坚实的“舞台”,让历代以来无数的中华儿女登上它,在一次次面对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激发活力、积极应战,并锤炼出与众不同的适应能力,最终创造出了世界文明史中独一无二、经久不衰、文明载体始终如一的中华文明!(摘编自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人特制的舞台,中国国家地理2017年第10期)1下列对材料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风成说”是一种理论假设,认为风在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B“建筑师”在文中指南北纬30到60之间,由西向东流动,风力逐渐减弱的季风。C.“另辟蹊径”在文中是指先民们驯化粟、黍,以农耕作为应对生存挑战的新思路。D.“自肥性”指黄土高原堆积的黄土几乎

    9、不靠人工施肥就可保证农作物营养的特性。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青藏高原的隆起影响了大气环流方向和季风行进方向,再加上中亚地表物理风化严重,这些都影响了黄土高原地基的稳定。B.季风将中亚地区戈壁、沙漠中的地表颗粒物不断输送到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块上,经过漫长岁月堆积,最终形成了黄土高原。C.因为风力逐渐减弱,颗粒物按粒径大小被先后抛撒到地面,所以黄土高原土层的底层为大粒径的沙黄土而表层为小粒径的黏黄土。D.虽然黄土高原气候不佳、地质灾害频繁,自然条件很差,但人类文明依然在此得到发展并绵延不绝,原因在于地域空间广阔。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

    10、果没有秦岭、太行山在南边和东边的阻挡,黄土高原的面积会更加宽广,土层会更加深厚,依托土地的农耕文明也会更加发达。B.黄土高原上持续的农业活动为人口繁衍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因此作者强调农业的起源对黄土高原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C.材料最后一段使用“伊甸园”“庇护所”“舞台”等词,突出了黄土高原对于中华文明的意义,形象化的语言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D.材料介绍了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涉及人类文明演进状况,说明揭示自然对人类的影响是中国国家地理自然类文章的选题特色之一。4作者指出“黄土高原正是符合“挑战一应战理论的绝佳之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一说法的依据。(4分)5材料摘编自黄土高原,上苍为

    11、中国人特制的舞台一文,作者为什么要强调“特制”一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5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考古学家新近在东亚大陆上发见许多古代文件。那地方本来“人”迹稀少,毒蛇猛兽横行;现在还是莽莽苍苍,一片凄凉荒芜的秽土,白骨如山的堆积着毒虫的旧穴,可惜也塞满了泥沙-这是洪水之后的遗迹。要想考察地下的化石及地面的废址,来研究此地古时的社会,真正不容易。至于那些文件-当然都是烂纸破簿,水痕涴漫,还有乱七八糟,泥污血染的“鸟兽之迹”,实在难以看清楚,加以上面所写的文字,又像埃及古字似的所谓象形字。-很要像拿破仑第一次征埃及时那

    12、些学者的刻苦研究一番。果然,这些文件之中居然有几位东亚语族学家考究出一张破烂的文字。这张纸还是1923年(2月7日)的,距今已有三千零六年,是一篇狱中日记的一页,单是这一个“狱”字就很费考据,至今还没有能详细知道此字的定义。听说这几位学者不久就要发表一篇细密考证的文章,将登在东亚古史研究杂志的猛兽时代号上。我这里先把这页日记的“白文”发表,学者已经研求出来的,至于模糊处及残破处只得暂缺。那些学者的笺注亦暂不刊布,因为他们自己说研究尚未成熟,可以缓些发表。“好不容易我们办到如此的成绩!这一次我们非得大家集合起我们长辛店.”“二月日“我这一气非同小可!(姓吴的老五总说我学着写日记,还是套水浒传三国

    13、演义的滥调,从此以后我再也写不了。)非同小可!这个地方又不像牢监,又不像真气闷。曹贼真正可恶!哼,不过一时得意罢,我们几百万几千万人现在不过刚想团结;这一股气已经直冲出来,大家勇的很呢,什么好的世界都可以造得成,一两个曹贼挡得住么?捉了我们几人就有用么?还有那不要脸的,自己从前说是帮助我们工人的,现在就是他的兵先杀人。我们自己伙里明白人本也不多,他们这么一来,倒也好教训,大家长了不少知识“老五可怜呵。我们在厂里,在车站上,一天做十点钟,他在会里一天到晚十六个钟头也不止,时时刻刻的麻烦不了。我们下了工到会里还要大家商量事情。-乏得很。可是以前我是像死人似的;从那时起,就不同了:我现在厂里,看大家

    14、兄弟们一块儿做事,仿佛一团和气;无论轮机声怎响,-愈响愈妙-我总听得见似乎有人喊着:这就结连起来,就结连起来!老五这人真可爱,他说得明白,讲得出此中的道理,我自己反不如他。“老五从小又没吃过这样的苦他是念书人。我问他,他还生气,常常说:“你们怎么不明白,咱们的事大得很,各方面都要人才,都要干。我不穿这样的衣,吃这样的饭,那能住在这里?譬如还有别的几位同志他们有应办的事,便不能如此,又是一种“唉!军可恶。看不见了。写不得了。好臭!”“月九“奇怪!他们竟是开玩笑。今天突然间带我们到刑场上去愤气什么都忘了,我们之后还有不少人呢;不说现时的工人多不过,国内此后将要做工人的人更不知道几万万杀得净么?我只

    15、觉得那时眼光是直的,耳里听得声响分外的清楚。四五天没见天日了,今天刑场却成了我的天日!街上走的人,有我们的同事,我似乎看见他们眼睛里面色白得白得可以显出我们这几万人的心,几万人的力量。副又怎么样?又回到监狱里了。不杀?哼!“听说前天扬子江边我们的人被杀了不少又听说大家都走开了。怎么了?我想那一个人头(姓林的),血淋淋的挂在睡梦中都可以看得见那切齿忿恨的形容,听得见那天昏地暗的一片惨呼的声音。呵。什么!无缘无故三十多人杀了,死了。我们不怕!我们这里也是这样。-那时我记得,一望过去,只见簇簇的人头拥住了那穿金丝绣的洋服的。“开枪!”都没有穿呼呼的冷风,乌黑的深夜里,跣着脚”“日“前天看牢的忽然给我

    16、们松了一松刑具。两个月不能写日记“今天老五对我说,他前天递出去一封信他说:笑话!谁说唯物论的人没有人的感情!更大!外边有人替我们干得利害。我又写信劝大家不要尽为我们忙老五满身生了疮,我亦是如此,一两月来搬了几个地方,挨了打不少数。有两位站了站笼,我们手铐脚镣带着,肩了大枷我是皮破肉绽,精神恍惚得不行。老五却还精细明了,吃了这些苦,竟还想得到”1923年 8 月 9 日(有删改)【注】1923年2 月7 H ,北洋政府血腥镇压了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史称二七惨案作者以此为原型写下本文。流漫,即污秽漫滤。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先写考古学家发现了三千多

    17、年前的日记,再借日记来讲述一个故事,这种故事套故事的叙述方式颇具深意。B.文本多处使用表示缺文的记号和省略号,既直观地呈现出纸页的涴漫之状,又使得所述情节具有一定的隐蔽性。C.文中的“我”以前是“像死人似的”,现在连机器的声响也觉得美妙,前后状态的对比体现了“我”内心的觉醒。D.小说善于细致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如“眼光是直的”表明“我”因血淋淋的现实而对革命前景产生了迷茫。7小说中写道:“老五这人真可爱,他说得明白,讲得出此中的道理,我自己反不如他。”老五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8涴漫的狱中日记是中国文坛最早的革命文学创作实践之一,凸显了觉醒的工人阶级形象。小说的主体

    18、部分采用了日记形式,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小题。材料一:三十二年,彗星见。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群臣皆泣,晏子笑,公怒。晏子曰:“臣笑群臣谀甚。”景公曰:“彗星出东北,当齐分野,寡人以为忧。”晏子曰:“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茀星将出,彗星何惧乎?”公曰:“可禳否?”晏子曰:“使神可祝而来,亦可禳而去也。百姓苦怨以万数,而君令一人禳之,安能胜众口乎?”是时景公好治宫室,聚狗马,奢侈,厚赋重刑,故晏子以此谏之。(节选自史记齐太公世家)材料二: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

    19、:“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塏者。”辞曰:“君之先臣容焉,臣不足以嗣之,于臣侈矣。且小人近市,朝夕得所求,小人之利也。敢烦里旅?”公笑曰:“子近市,识贵贱乎?”对曰:“既利之,敢不识乎?”公曰:“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鬻踊者。故对曰:“踊贵屦贱。”景公为是省于刑。及晏子如晋,公更其宅,反则成矣。既拜,乃毁之而为里室,皆如其旧。则使宅人反之。曰:“谚曰”非宅是卜,唯邻是卜。二三子先卜邻矣,违卜不祥。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卒复其旧宅。公弗许。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节选自左传昭公三年)材料三: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

    20、不任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节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注】踊:受刖刑的人所穿的一种特制鞋子。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君A子B不C犯D非E礼F小G人H不I犯J不K祥L古M之N制O也P吾Q敢R违S诸T乎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坐”与现代“坐”的姿势不同,多指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压于脚后跟。B.“居”指居住,与张衡传中“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的“居”意思相同。C.“省”指减少,与咏怀古迹中“画图省识春风面”的“

    21、省”意思不同。D.“寿”指保存性命,与鸿门宴中“若入前为寿”的“寿”意思不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景公担心彗星出现齐国将有灾祸,害怕齐国落入他人之手,期待用祈禳消除灾祸,对此晏子认为,薄赋慎刑比祈禳神明更能解决问题。B.晏子的住所靠近市场,狭小又喧闹多尘,齐景公想为晏子更换住所,但晏子表示这里是君王的先臣所居之处,靠近市场反而有许多便利。C.齐景公趁晏子出使晋国时重造了他的住宅,晏子拜谢后拆毁新房,全部恢复原貌,这是因为与住新宅的快乐相比,晏子更看重旧邻之谊。D.晏子在不同场合对齐景公用刑繁苛的问题进行了劝谏,景公因此意识到滥用刑罚会对百姓造成伤害,于是听

    22、取晏子的意见而减少了刑罚。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高台深池,赋敛如弗得,刑罚恐弗胜。(5分)(2)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5分)13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为人处世始终秉持崇俭品格。请简要概括其“崇俭”的具体表现。(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池上絮(唐)韩愈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柳絮(宋)卢梅坡晴栏看尽柳花飞,一段风情不自持。若使化为萍逐水,不如且作絮沾泥。【注】絮:柳絮,柳树的花。诗中的“杨花”即柳絮。14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23、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首七绝均以“花”称柳絮,都写到柳絮在晴空飘舞飞扬,颇具审美意趣。B.韩诗将柳絮置于池面晚霞映水的场景进行描写,卢诗并未描写此种场景。C.韩诗中的“自飞飞”和卢诗中的“一段风情”,均着意于表现柳絮的风韵。D.韩诗以“不得归”突出春逝,卢诗用“看尽”点明春暮,有异曲同工之妙。15这两首诗分别蕴含怎样的人生启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青春之美”阅读分享会上,有同学说,青春是花样年华,像李商隐锦瑟中“”两句,开篇就抒发对青春年华的怀想;有同学说,书香激扬青春,读书贵在坚持,正如宋濂

    24、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述,他抄录书籍,冷到“ ”的地步,仍“ ”,这是不负青春韶华的典范。(2)同是写愁,李煜虞美人中“ ”一句通过比喻将抽象的愁绪形象化,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 ”则化用古人建功立业的典故来抒发戍边难归的愁苦。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之说文解字,带领大家走进中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书。说文解字搜集9353个正篆作为字头,收列重文1163个,以五百四十部首“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构建出一个庞大、严谨、精妙的汉字说解体系。这个创立于1900多年

    25、前的体系,有着 的价值。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它来辨认、释读新发现的一些古文字。节目讲述许慎拜师、修书、游历、讲学、献书的故事,展现了他 的一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殚精竭虑的中年,再到饱受眼疾所困却依然努力进行最后一遍校订的晚年,许慎精益求精,为说文解字投注了毕生心血。尤为难得的是,他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有不明之处则称“阙”,乃空缺之义,体现出 的精神。本期典籍里的中国沿着所展示的汉字文化谱系,观众们再一次感动中华文明始终传承有序并不断谱写崭新篇章的强大生命力。作为当代中国人,我们应该让古老的汉字在这个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中华文明的根脉有力延续!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

    26、恰当的成语。(3分)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19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红楼梦中和玉相关的内容很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梦中诸多情节以及人名物名都体现了“玉”元素,可以说,玉文化是红楼梦的重要主题之一。B.同辈中唯有贾宝玉以双“玉”命名,而且被赋予“神瑛侍者”的身份,衔玉而生,这寄寓了作者的喜爱。C.以“珍、珠、瑞、环、琏”等寓意美好的字来给贾府第四代男子命名,蕴含了作者对他们的期待与肯定。D.说文解字将“琢”释为“治玉”,“切磋琢磨”的“琢”即为此意,香菱学诗的过程可谓

    27、“切磋琢磨”。(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桂树,先秦时期的古籍山海经就提到“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中有“援北斗兮酌桂浆”。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后世咏桂的诗词甚多。可见,桂花自古以来就受到关注和喜爱。中秋前后,桂花绽放,黄色或白色,香气绝佳。北周庾信山中:“涧暗泉偏冷,岩深桂绝香。”再幽深的地方,香气便四处飘溢。其用于食品可,故桂花酒、桂花饼、桂花糖等食物广受欢迎。我国江南有食用桂花的传统,将桂花收集起来,加盐或糖腌渍封存,煮在酒酿圆子里,或用来制桂花糖藕。清代的花镜中说桂花的食用:“花以盐卤浸之,经年色香自在,以糖春作饼,点茶

    28、香美。”桂花还可利用散发的芳香素调节人的心理、生理机能,并有杀菌驱虫、净化空气等功效。明代的文震亨以享受生活闻名,他在长物志中讲述了在桂花丛中建一亭,一边欣赏桂香,一边以花为食的愿望,浪漫、闲适的情境令人神往。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21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以“桂花”为主语,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语言文字运用I提到的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解说中国文字的典籍。汉字是一个包括对宇宙、自然、生命、人际

    29、关系、价值等方面体认的文化系统,承载着我们中国人对天地万物变化的认知。2021年出版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第2版显示,中国人最常用的形容词有“大、多、高、重要、老、全、美”等。请结合材料内容,在以下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任务一:为“赓续中国智慧,当好捧典之人”的新时代青年论坛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任务二:从以上最常用形容词中选择一个,以“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中的阅读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30、1(3分)B(“南北纬30到60之间”和“由西向东流动”理解错误,“建筑师”在文中指的是北纬30到60之间由西北向东南流动的季风)2(3分)B(A项“这些都影响了黄土高原地基的稳定”说法错误;C项“底层为大粒径的沙黄土而表层为小粒径的黏黄土”错误,沙黄土、黄土、黏黄土由西北向东南带状分布,不是由下到上立体分布;D项“原因在于”单一化,“人类文明依然在此得到发展并绵延不绝”不仅仅因为“地域空间广阔”,不能忽视人类的主动性)3(3分)A(“土层会更加深厚,依托土地的农耕文明也会更加发达”推断不当。如果没有秦岭、太行山的阻挡,黄土高原的土层可能会更薄,农耕文明也可能会受到影响)4(4分)黄土高原的自

    31、然条件并不优越但也并非严酷到无法生存,环境带来的挑战能恰当地激发文明反弹的力量。这里的人民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积极应对生存挑战,发展农业,最终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5(5分)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形成条件具有特殊性,是中国所独有的;黄土高原为农业起源提供了条件,这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特殊意义;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给生存与发展提出挑战,对中华儿女精神品性的塑造具有独特意义。(答出一点2分,答出两点4分,答出三点5分,意思相近即可)(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6(3分)D(“对革命前景产生了迷茫”理解不当,文中的“我”不是迷茫,而是内心坚定)7(6

    32、分)有文化,擅长组织领导:将团结的道理讲得明白,善于团结大家;信仰坚定,任劳任怨:为了革命事业能取得成功不辞辛劳,身陷囹圄也毫不妥协;精细周全,有大局意识:身体遭受巨大折磨还能虑及他人,递信叮嘱狱外战友。(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8(6分)利用日记格式巧妙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扣合“二七惨案”史实,有利于揭示现实的血腥和残酷;日记便于通过自述真实细腻地展现人物心理,表现出工人阶级的觉醒、斗争的决心和信心,更具感染力;采用日记涴漫的形式便于形成时间的间隔,剪裁得当而使叙述简约聚焦。(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9(3分)FLP(

    33、“君子”句与“小人”句为对偶句式,可据此将FL处断开;“古之制也”为判断句,故在P处断开。断对一处1分)10(3分)B(张衡传中的“居”是担任的意思)11(3分)C(“这是因为与住新宅的快乐相比,晏子更看重旧邻之谊”分析错误,综合三则材料可知,晏子主张节俭,是不想因为自己奢侈享受而劳民伤财,助长国君奢靡之风)12(10分)(1)(5分)您筑高台凿深池,征收赋税好像唯恐得到的少,施加刑罚唯恐不能用尽酷刑。(译出大意2分,“高台深池”“赋敛”“胜”翻译准确各1分)(2)(5分)我能够穿暖吃饱,(还有)破车劣马来供自己使用,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了。(译出大意2分,“暖衣饱食”“弊”“奉”翻译准确各1分

    34、)13(3分)劝谏景公戒除奢侈;拒绝重修住宅;乘破车驾劣马以为甘。(答出一点1分,意思相近即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4(3分)D(“突出春逝”“点明春暮”分析错误)15(6分)示例:韩诗写柳絮在无风时独自飘飞,想要在如镜般的水上展现自己,却因被水沾湿不能飞回,启示人生不要执着于自我表现。卢诗借柳絮随风飘扬而不自持,提出与其化为浮萍追逐流水,不如落入泥中,启示人生应有自我操守而不要随波逐流。(答出一点3分,其中能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启示合理1分。言之成理即可)(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6分)(1)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2

    35、)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燕然未勒归无计(答出一空1分,有添字、漏字、错别字均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17(3分)示例:经久不衰(或不可估量)丰富多彩(或波澜壮阔)实事求是(或一丝不苟)(答出一空1分,符合语境即可。如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18(4分)示例:沿着本期典籍里的中国所展示的汉字文化谱系,观众们再一次感动于中华文明始终传承有序并不断谱写崭新篇章的强大生命力。(“沿着”“于”改对一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19(3分)C(“蕴含了作者对他们的期待与肯定”不当。“珍、珠、瑞、环、琏”寄予着贾府长辈的厚望,但作者的态度是复杂的,如对贾瑞、贾环、贾

    36、琏等,作者多有批评警示)(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20(6分)示例: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 只要有桂花开放 使风味更佳(或:增添香味)(答出一处2分,意思相近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21(4分)示例:桂花不仅可食用,还能优化环境,调节心理、生理机能,让人心情愉悦。(要点齐全3分,句式恰当1分,意思相近即可)四、写作(60分)22(60分)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础等级内容20分符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表达20分符文体要求合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字迹基本清楚不符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发展等级特征20分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较深刻较丰富较有文采较有创意略显深刻略显丰富略有文采略有创意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内容较好个别语句较精彩个别地方有新意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三模语文试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雪****)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