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专题13:非连续性阅读(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 资源ID:244792       资源大小:27.7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专题13:非连续性阅读(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

    1、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 考点串讲专题1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什么是非连续性阅读1.非连续文本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提供多维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2.非连续文本特点在内容上,多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

    2、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在文体上,跨文体。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3)角度多元,但问题聚焦,主题具有集中性。(4)内容具有时代性。材料一般都散发着时代的温热,亟需考生了解关注的问题,体现阅读与生活日益紧密的特点。总而言之,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3.非连续性阅读的特点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

    3、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它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其考查的主要特点:(1)考查形式灵活多样。非连续性文本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话题鲜活,信息量大,概括性强,言语理解与表达问法新颖,题目设置机动灵便。(2)具有较强的探究性。阅读材料中明显的信息容易获取,而分辨隐含信息较为困难,考生要善于抓住文中负载信息的关键词句,快速梳理、汲取与阅读目的相关的有效信息,

    4、并整合语言,简洁、准确地表达。(3)注重个性阅读体验。考生阅读材料时,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转换认知能力,即必须联系积累的知识经验及生活体验去解释文本的意义,注重提高个性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提出自己对文本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反思与评价。二、非连续性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一)辨别信息正误信息判断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或印证,能够识别与区分其中的正误,在印证中作出正确的选择等。多是选择题、判断题。1.常见题型(1)根据材料内容,选出理解正确(错误)的一项是( )(2)对段落内容的理解分析。(3)对不同板块内容的整合分析与判断。(4)对材料中的细部进行搜集处理。 3.解题方法(1)材料与选

    5、项对照法。把阅读材料与选择项进行对照,判断它们的正误。(2)材料整合处理法。对板块材料进行整合与理解,印证选择或判断的正误。(3)关注细节法。对材料中的细微未节进行关注,特别是容易忽略的细节。 3.解答步骤不少考生面对非连续性阅读题,没有很好地把握各则材料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往往受到干扰信息的影响,不得要领,失分较多。因此解题时要特别细心,可按下面两步进行。(1)查找:在文中逐一找出与各个选项内容对应的段落或相关句子。注意选项中表时间、数量、肯(否)定、程度等性质的词语,注意概念范围的大与小,注意事件的因果关系,注意内容的偏与全,注意语气的肯定与推测。(2)比较:将每个选项和文中的关联句仔细比对

    6、,寻找差异,辨别正误。如果找不到与选项对应的原句,可以先弄清选项的意思,再根据原文几则材料之间的异同关联来进行对比、判断和推测,进而得出答案。常见选项错误类型表现无中生有利用思维惯性,误导考生用想当然代替理性思以偏概全包括以部分代整体以个别代一般、以特殊代普遍等 增减扩缩增加或减少某些字,扩大或缩小论证/说明范围表述绝对注意一些重要词语前面表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时间、地点、范围、大小、已然、未然、必然等因果混乱注意诸如“论证了/说明了、体现了、是因为”这样的词语(二)筛选整合信息1. 常见题型(1)请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2)概括(或推断)某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3)分析材料,归纳出条结

    7、论。(4)人们对该事件(现象)有哪些观点?请简要概括。2.解答步骤(1)速读文本,观其大略。通读各则材料,从总体上把握所有材料的主要内容,这样才不会在做题时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的错误。(2)对照题干,定点“扫描”。阅读题干,找到命题点,以命题点为中心“扫描”材料,圈定答题区域。有些题干本身或相关语境就暗示了信息点所在的材料范围,暗示了答题要点,所以考生在答题前务必仔细阅读、分析题干,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方;同时要适当地扩大范围,这个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关键词出现的地方。(3)领悟意图,明辨信息。明辨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考生在阅读各则材料时,要注意明辨材料中表达相同或相

    8、似意思的信息。寻找遥远的信息。在各则材料中,提出同一观点的信息可能相距较远;或者支持某一观点的句子、例子相距较远。对于这些信息,考生在阅读时要善于寻找。发现隐蔽的信息。材料中的有些信息是比较明显的,如首括句或结尾句;有些信息则比较隐蔽,如材料中间的文字、文中括号内的文字、注释等。对于这些比较隐蔽的信息,考生在阅读时切不可放过。挖掘潜在的信息。潜在信息常常隐藏在文字之中,考生要善于挖掘这些信息的深层意思。把握信息要点。在正确理解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区别主次,截取关键词,合并归类,找全信息点。(4)分门别类,提炼整合,拟写答案。对于筛选出来的相关信息,要分门别类进行整合、归纳和概括,同

    9、时结合题目赋分,力求全面完整。 3.注意事项 (1)一个原则:忠于原文。问答题的答案要源于文本,有据可依,不可凭空臆想。(2)两个观念: 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 联系观念。做题时要注意联系相应材料。 (三)转换图文信息解读的对象主要有数据图表,示意图、图片、漫画等。1.常见题型(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结论。(2)对XX图表进行比较,你能得出什么(哪些)结论?(3)XX图表,反映了哪些现状(现象、问题)?(4)解说示意图的内容,或揭示漫画的含义2.解题方法(1)数据解读法:根据阅读主题,理解数据表达的内容及其与主题的关系。(2)说明示意图:对图片或示意图等,要有顺

    10、序的解读出它表达的内容。(3)揭示寓意法:对漫画等,要揭示它的深层含义透过画面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 3.解题步骤 (1)看懂图表,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关注题目、表头,把握图表体现的主题或大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中的各个要素,注意图表细节,如图表下“注”等提示文字、数据变化,寻找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图要抓住数据分布情况,饼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流程的方向、逻辑顺序等。对于图文转换筛选整合信息的选择题,要准确还原符号的含义,辨别各选项与文中有效信息是否吻合,进而做出选择。(2)做出

    11、准确判断,概括答案。要注意两点: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如表示数据变化用“略有下降”“整体上有所提高”等,表示限定对象用“每年”“同步”等;要注意表述的完整、全面,如对图表的分析,既要有对数据变化的具体说明,也要有对趋势特点的概括与分析,甚至还要有对图表所反映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4.注意事项要注意惯用词的使用如约50%,用“近半”,约55%-70%用“大部分”,70%以上用“绝大多数”,趋势可用“降低、增加”等词语,频率可用“略低、渐增”等词语,时间可用“逐月、逐年”等词语。(四)概括探究材料内容非连续性文本具有探究性的特点。与其相对应的探究类试题大多是出示一则或几则材料,要求考生从提供的材

    12、料中去探究规律,并用文字写出探究的结果。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认真研读所提供的材料,对材料或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发现规律、得出有意义的结论。1.常见题型(1)你从材料中得出哪些信息?(2)一句话概括材料内容。(3)阅读几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仔细阅读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5)概括(或推断)某种问题或现象出现的原因。2.答题方法(1)直接提取法。按照答题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直接提取相关词句进行回答。提取的词句要能够概括相关的内容,或者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或特点,事物的属性等。(2)归纳提炼法。有些内容散见于多则材料中,可以分别提炼,然后组合成句。(3)连缀成句法。运用材料

    13、中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归纳形成答案。(4)意思概括法。围绕答题要求,搜集信息,把主要意思进行归纳概括,然后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3.解题步骤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阅读材料的前提下,进行归纳概括,探究发现,得出结果或形成自己的观点。(1)一则材料内容的探究。读懂材料,知道“是什么”;细读材料,思考“为什么,这就是要求我们能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归纳材料,明确“怎么办”。(2)多则材料内容的探究。要概括出每则材料的大意,分条阐述;分析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中心话题,找出各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4.注意事项解答时

    14、,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筛选、概括,得出结论。 (五)畅谈感悟启示感悟启示即要求结合材料,谈收获;联系生活实际,谈启示。常见题型(1)结合生活体验,谈谈材料给你的启示。2.解题步骤读懂材料内容,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从中获取充满正能量的

    15、观点、方法与经验等。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理由要充分,言之有理;正确达观,所表达的观点要正确、向上。所谈感悟、启示要善于联系材料,结合社会生活、自身体验,从不同角度去挖掘。组织语言时,应做到言之有序,简洁流畅,不能出病句。 (六)拓展运用创新(一)提出意见建议提出意见建议是指根据某一问题或某一现象,提出相关建议,供有关单位和个人参考。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观点提出自己独特见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常见题型(1)针对某一问题提出一条或几条建议。(2)给某人制定合理的规划。(3)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2.答题方法(1)整体感知,观点明确。明确

    16、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出子节点看法和评价,看其要求从哪个方面发表建议,只有分析出问题的症结才能提出针对性的建议。(2)明确对象,突出合理性。不同对象,不同问题,应提出不同的建议,突出它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原则。(3)建议类答题时要紧扣阅读材料,提出的建议要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然后结合赋分分条组织答案。(二)发表看法评价1.常见题型(1)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请你说说理由。(3)请简要评论文中的某一事件。2.解题方法(1)将文中的知识点或者观点分条总结。概括分析文中信息、作者的态度观点、作者的评价。

    17、(2)从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出发,结合自身体验,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坦诚谈出自己的看法与评价。(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贬低。)(3).组织答案,先表明观点(我该怎么做。根据文章内容提出建议),再进行分析与阐述,表述时可以采用总分结构,即“我认为,理由是”。(三)综合运用创新综合运用在阅读考查中体现为一种开放性的试题,要求体现考生自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答题时可以充分发挥个性,进行自由的表达。1.常见题型(1)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补全对联。(2)请你根据文本内容拟定一则宣传语。(3)给自己拟一个网名,在后面跟帖。2.答题方法(1)审清题干,分析考试范围。(2)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实际情况作答。例如网络跟贴题,往往是要求我们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感想。解答时,首先要读懂帖子的意思,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与热帖有关的事例即可,同时还要注意语言得体。对联类试题一定在符合对联的 特点。(3)答案整理。对解决某一问题设计具体方案;根据科学原理修改指定方案。解题思路:研读题干,理解设计的目的、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等。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寻找设计的原则与思路。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案,提出修改意见。6


    注意事项

    本文(专题13:非连续性阅读(考点串讲)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部编版))为本站会员(鹏城****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