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49693       资源大小:62.22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1、东湖高新区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道德属于“软约束”,但有时候它却,这就要依靠法律这种“硬约束”了。也就是说,当道德约束失效时,需要法律约束来制裁。“软约束”与“硬约束”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两个轮子,不仅缺一不可,而且不能。A. 束手无策 保证 错误B. 无能为力 实施 错位C. 束手无策 实施 错位D. 无能为力 保证 错误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10月25日,巴基斯坦首条地铁、由中企承建的橙线地铁项目宣布开通运营。橙线地铁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标杆项目,

    2、成为中巴两国友谊的新见证。B. “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启动后,省内龙头旅行社积极开展宣传营销和外联组团工作,发挥了“领头”,市场带动效果明显。C. 共享经济能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公共道德水平的高低。D.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是( )A. “国之重器”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验收结论显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B.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中间环节可能受到人为干扰。C. 中国有服章之

    3、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D. 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论“博”而“精”梁思成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专”的意义呢?“专”不等于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牛角尖”里。我们要“一专多能”,这“一专”就是“精”,“多能”就是“博”。既有所专而又多能,既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上应有的修养。求学问需要精,但是为了能精益求精,专得更好就需要博。“博”和“精”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假使对于有联系的事物没

    4、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你所要了解的事物真正地了解。特别是今天的科学技术越来越专门化,而每一专门学科都和许多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我们的专业学习中,为了很好地深入理解某一门学科,就有必要对和它有关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知识,否则想对本学科真正地深入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中心和外围的关系,这样的“外围基础”是每一门学科所必不可少的。“外围基础”越宽广深厚,就越有利于中心学科之更精更高。拿土建系的建筑学专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来说,除了极简单的小型建筑可能由建筑师单独设计外,绝大多数建筑设计工作都必须由许多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共同担当起来。不同工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因此就要求各专业工程师对于其

    5、他专业都有一定的知识,彼此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很好地协作,使矛盾统一,汇合成一个完美的建筑整体。1958年以来设计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等几项巨型公共建筑,就是由若干系的十几个专业协作共同担当起来的。在这一次真刀真枪的协作中,工作的实际迫使我们更多地彼此了解。通过这一过程,各工种的设计人对有关工种的问题有了了解,进行设计考虑问题也就更全面了;这就促使着自己专业的设计更臻完善。事实证明,“博”不但有助于“精”,而且是“精”的必要条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地求“精”就必然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里。这一切都说明“博”是“精”的基础,“博”是“精”的必要条件。为了“精”我们必须长期不懈地培养自己专

    6、业的“外围基础”。必须明确:我们所要的“博”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博”可以从两个要求的角度去培养。一方面是以自己的专业为中心的“外围基础”的知识。在这方面既要提防漫无边际,又要提防兴之所至而引入歧途,过分深入地去钻研某一“外围”的问题,钻了“牛角尖”。另一方面是为了个人的文化修养的要求可以对于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一些业余学习。这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可以陶冶性灵,是结合劳逸的一种有效且有益的方法。解放以来出版的大量的文学、艺术图籍,数不胜数的电影、音乐、戏剧、舞蹈演出和各种展览会就是有力的证明。我们应该把这些文娱活动也看作培养我们身心修养的“博”的一部分。4. 对“精”和“博”的

    7、意义及关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精”就是“专”,“博”就是“多能”。既有所专而又多能,既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修养。B. “博”是“精”的必要条件,“博”是“精”的基础,所以求学问往往由博而精。C. “专”不等于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牛角尖”里。“博”也要提防过分深入地去钻研中心问题,钻了“牛角尖”。D. 为了“精”我们必须长期不懈地培养自己专业的“外围基础”,因为“外围基础”越宽广深厚,就越有利于中心学科之更精更高。5. 对“为了能精益求精,专得更好就需要博”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为了很好地深入理解某一门学科,就需要对和它有关的学科具有一定的了解。B. 今天

    8、的科学技术越来越专业,而专业性强的学科都和许多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C. 在土建系的建筑学专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有些极简单的小型建筑由建筑师单独设计。D. 如果在工程中,各工种的设计人对有关工种的问题有了了解,进行设计考虑问题也就更全面,这就促使着自己专业的设计更趋向完美。6. 如何正确培养“博”?下列推论有误的一项是( )A. 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适应生产和生活的全面要求,因此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对城市经济和社会情况有深入的了解。B. 大剧院的设计人员应该了解一座剧院从演员到观众,从舞台到票房,从声、光到水、电以及话剧、京剧、歌舞剧、独唱、交响乐等等各方面的要求。

    9、C. 建筑的工程和艺术的双重性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工程结构知识和较高艺术修养。D. 建筑师还应该对于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阅读大量的文学、艺术图籍,欣赏数不胜数的电影、音乐、戏剧、舞蹈演出,参加各种展览会。三、(共12分,每小题3分)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折杨柳(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写景,初春时节,水边杨柳柔枝低垂,为人物活动设置具体场景。B. 第二句叙事,临别之际,行者驻马接过送行人折送的杨

    10、柳一支深表谢意。C. 三四句抒情,活用比喻,作者以春风吹拂枝条来比喻送者和行者关系。D. 整首诗从送行者角度着笔,写出了送行的人对骑马者的依依惜别之情。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晏子讼庄公晏子臣于庄公,公不说。饮酒,令召晏子。晏子至,入门,公令乐人奏歌曰:“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晏子入坐,乐人三奏,然后知其谓己也。遂起,北面坐地。公曰:“夫子从席,曷为坐地?”晏子对曰:“婴闻讼夫坐地,今婴将与君讼,敢毋坐地乎?婴闻之,众而无义,彊而无礼,好勇而恶贤者,祸必及其身,若公者之谓矣。且婴言不用,愿请身去。”遂趋而归,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曰:“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

    11、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遂徒行而东,耕于海滨。居数年,果有崔杼之难。(节选自晏子春秋卷五)【注释】晏子,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思想家。庄公:齐后庄公,名光,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彊:同“强”。管籥(yu):籥,通“钥”,管籥,所管理的钥匙。崔杼之难:指庄公被崔杼所杀之祸。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晏子臣于庄公 臣:臣子B. 公不说 说:通“悦”,高兴C. 尔何来为? 尔:你D. 好勇而恶贤 恶:厌恶9.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A.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

    12、恶贫贱B.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C.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D.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 庄公喝酒时下令召晏子来,又让乐工唱“我不喜欢你,你为什么要来啊?”B. 晏子明白乐工唱的是自己后,面向北坐在了地上,表示对庄公的尊敬。C. 晏子预感到像庄公这样的人一定会有灾祸。D. 过了几年,果然发生了崔杼杀死庄公的灾难。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6分)11.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遂趋而归,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

    13、斥之市。五、(6分)阅读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片段一:话说那酸枣门外三二十个泼皮破落户中间,有两个为头的,一个叫做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做青草蛇李四。这两个为头接将来,智深也却好去粪窖边,看见这伙人都不走动,只立在窖边,齐道:“俺特来与和尚作庆。”智深道:“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张三、李四便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片段二: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

    14、“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众泼皮当晚各大散了。12. 说说片段一中画线句所表现出来的鲁智深的性格特点。13. 用一句话概括片段二的故事情节。六、(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秋声一片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那时候我们还是孩子,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

    15、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买来菊花,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的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到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其实秋天还早了,蟹儿只是科技的产物罢了。古人是怎么样知道秋天的呢?热的南部,用双手耕作的农人,永远对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有一种敏感,那种敏感就像能在看到花苞时预测到它开放的时机。在工业发展

    16、神速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有新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只知道事物的实体、季节风云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后来的人逐渐能穿透事物的实体找那更精细的物质,老一辈的人只知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分子,后来知道分子之下有原子,现在知道原子之内有核子,有中子,有粒子,将来可能在中子粒子之内又发现更细的组成。可叹的是,我们反而失去了事物可见的实体,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只见秋毫,不见舆薪”。到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

    17、人们与自然越来越远了。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来,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的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亲切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

    18、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来烤着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清。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永远也

    19、不会知道的吧!(原文/林清玄,有改动)14. 读段,概括说说现代都市人越来越不了解季节的表现。15. 结合第自然段内容说说“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的语意。16. 作者在第自然段中说自己“有一种伤感的心情”,请结合段内容分析一下作者伤感的原因。17. 最后一段,作者又提到了孩子,结合本文题目“秋声一片”,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七、(8分)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近日,钟南山在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发表致辞。他表示,数不清青年人都以科学家为偶像,但我们不能满足于此。你们班开展以“青少年的偶像”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8. 班主任想要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本班同学

    20、的相关情况,请你就“青少年的偶像”设计三个调查问题。19. 钟南山在论坛上说:“成为偶像的目的,是要更好地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让他们通过偶像学到对问题的看法,更多地问问为什么。”同学们就钟南山的这段话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同学不明白“更多地问问为什么”的意义在哪里,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100-120字。八、作文(50分)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

    21、,“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蝴蝶结应该是在她出饰物店时与人相撞时弄丢了。很多人的不自信不是因为自身不够好,而是缺乏积极的自我认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够让人拥有自信和快乐。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的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可能泄露作者信息的真实的人名和地名,请以化名代替。东湖高新区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30分)一、(共9分,每小题3分)1.

    2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道德属于“软约束”,但有时候它却,这就要依靠法律这种“硬约束”了。也就是说,当道德约束失效时,需要法律约束来制裁。“软约束”与“硬约束”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两个轮子,不仅缺一不可,而且不能。A. 束手无策 保证 错误B. 无能为力 实施 错位C. 束手无策 实施 错位D. 无能为力 保证 错误【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一空:“束手无策”指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无能为力”指不能施展力量,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根据“这就要依靠法律”可知,此处强调道德无法解决的问题,应选“无能为力”。

    23、二空:“保证”指担保,切实负责。“实施”指开展,施行。此处指用法律约束来施行制裁,选“实施”恰当。三空:“错误”指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错位”一般指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另一是指错开生态位,是生物进化的一种自然规律。此处指“软约束”与“硬约束”都不能离开自己的位置,应选“错位”。故选B。2.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10月25日,巴基斯坦首条地铁、由中企承建的橙线地铁项目宣布开通运营。橙线地铁作为中巴经济走廊标杆项目,成为中巴两国友谊的新见证。B. “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启动后,省内龙头旅行社积极开展宣传营销和外联组团工作,发挥了“领头”,市场带动效果明显。C. 共享经

    24、济能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社会公共道德水平的高低。D.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掌握。B.成分残缺,“发挥”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领头”后面添加“作用”。故选B。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是( )A. “国之重器”三峡工程完成整体竣工验收。验收结论显示,移民生产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库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B.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C. 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

    25、”,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D. 这印证了一种说法:凡经典都有一个经典化的过程,常常取决于什么人、为了什么、凭借什么来上下其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C.“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表达完整的意思,其后应使用句号;应将“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前的逗号改为句号;故选C。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论“博”而“精”梁思成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专”的意义呢?“专”不等于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牛角尖”里。我们要“一专多能”,这“一专”就是“精”,“多能”就是“博”。既有所专而又多能,既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在求学上应有的修

    26、养。求学问需要精,但是为了能精益求精,专得更好就需要博。“博”和“精”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着的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假使对于有联系的事物没有一定的知识,就不可能对你所要了解的事物真正地了解。特别是今天的科学技术越来越专门化,而每一专门学科都和许多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在我们的专业学习中,为了很好地深入理解某一门学科,就有必要对和它有关的学科具有一定的知识,否则想对本学科真正地深入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中心和外围的关系,这样的“外围基础”是每一门学科所必不可少的。“外围基础”越宽广深厚,就越有利于中心学科之更精更高。拿土建系的建筑学专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来说,除了极简单的小型建筑可能由

    27、建筑师单独设计外,绝大多数建筑设计工作都必须由许多不同专业的工程师共同担当起来。不同工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种种矛盾,因此就要求各专业工程师对于其他专业都有一定的知识,彼此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够很好地协作,使矛盾统一,汇合成一个完美的建筑整体。1958年以来设计大剧院、科技馆、博物馆等几项巨型公共建筑,就是由若干系的十几个专业协作共同担当起来的。在这一次真刀真枪的协作中,工作的实际迫使我们更多地彼此了解。通过这一过程,各工种的设计人对有关工种的问题有了了解,进行设计考虑问题也就更全面了;这就促使着自己专业的设计更臻完善。事实证明,“博”不但有助于“精”,而且是“精”的必要条件。闭关自守、固步自

    28、封地求“精”就必然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坑里。这一切都说明“博”是“精”的基础,“博”是“精”的必要条件。为了“精”我们必须长期不懈地培养自己专业的“外围基础”。必须明确:我们所要的“博”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博”可以从两个要求的角度去培养。一方面是以自己的专业为中心的“外围基础”的知识。在这方面既要提防漫无边际,又要提防兴之所至而引入歧途,过分深入地去钻研某一“外围”的问题,钻了“牛角尖”。另一方面是为了个人的文化修养的要求可以对于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一些业余学习。这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可以陶冶性灵,是结合劳逸的一种有效且有益的方法。解放以来出版的大量的文学、艺术图籍,数不胜数的

    29、电影、音乐、戏剧、舞蹈演出和各种展览会就是有力的证明。我们应该把这些文娱活动也看作培养我们身心修养的“博”的一部分。4. 对“精”和“博”的意义及关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精”就是“专”,“博”就是“多能”。既有所专而又多能,既精于一而又博学;这是我们每个人应有的修养。B. “博”是“精”的必要条件,“博”是“精”的基础,所以求学问往往由博而精。C. “专”不等于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牛角尖”里。“博”也要提防过分深入地去钻研中心问题,钻了“牛角尖”。D. 为了“精”我们必须长期不懈地培养自己专业的“外围基础”,因为“外围基础”越宽广深厚,就越有利于中心学科之更精更高。5. 对“为了能精益

    30、求精,专得更好就需要博”的原因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我们为了很好地深入理解某一门学科,就需要对和它有关的学科具有一定的了解。B. 今天的科学技术越来越专业,而专业性强的学科都和许多学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C. 在土建系的建筑学专业和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中,有些极简单的小型建筑由建筑师单独设计。D. 如果在工程中,各工种设计人对有关工种的问题有了了解,进行设计考虑问题也就更全面,这就促使着自己专业的设计更趋向完美。6. 如何正确培养“博”?下列推论有误的一项是( )A. 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反映,必须适应生产和生活的全面要求,因此要求规划设计人员对城市经济和社会情况有深入的了解

    31、。B. 大剧院的设计人员应该了解一座剧院从演员到观众,从舞台到票房,从声、光到水、电以及话剧、京剧、歌舞剧、独唱、交响乐等等各方面的要求。C. 建筑的工程和艺术的双重性要求设计人员具有工程结构知识和较高艺术修养。D. 建筑师还应该对于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学习,阅读大量的文学、艺术图籍,欣赏数不胜数的电影、音乐、戏剧、舞蹈演出,参加各种展览会。【答案】4. C 5. C 6. D【解析】【4题详解】C本项“钻研中心问题”有误,原文中最后一段表述为“过分深入地去钻研某一外围的问题”。故选C。【5题详解】C本项“由建筑师单独设计”表述有误,原文中表述为“除了极简单的小型建筑可能由建筑师单独设计外

    32、”。故选C。【6题详解】D本项“进行深入学习”有误,原文末段表述为“进行一些业余学习”。故选D。三、(共12分,每小题3分)7.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折杨柳(唐)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句写景,初春时节,水边杨柳柔枝低垂,为人物活动设置具体场景。B. 第二句叙事,临别之际,行者驻马接过送行人折送的杨柳一支深表谢意。C. 三四句抒情,活用比喻,作者以春风吹拂枝条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D. 整首诗从送行者的角度着

    33、笔,写出了送行的人对骑马者的依依惜别之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诗文鉴赏。D.古人在送别友人时往往会折柳给友人以寄情思;“立马烦君折一枝”是即将远行的人停下马来,希望友人给(远行的)自己折一支杨柳;是从被送者的角度着笔,写出了对送行友人的谢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故选D。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晏子讼庄公晏子臣于庄公,公不说。饮酒,令召晏子。晏子至,入门,公令乐人奏歌曰:“已哉已哉!寡人不能说也,尔何来为?”晏子入坐,乐人三奏,然后知其谓己也。遂起,北面坐地。公曰:“夫子从席,曷为坐地?”晏子对曰:“婴闻讼夫坐地,今婴将与君讼,敢毋坐地乎?婴闻之,众而无义,彊而无礼,好勇而恶贤

    34、者,祸必及其身,若公者之谓矣。且婴言不用,愿请身去。”遂趋而归,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曰:“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遂徒行而东,耕于海滨。居数年,果有崔杼之难。(节选自晏子春秋卷五)【注释】晏子,名婴,春秋时期齐国人,思想家。庄公:齐后庄公,名光,春秋时期齐国国君。彊:同“强”。管籥(yu):籥,通“钥”,管籥,所管理的钥匙。崔杼之难:指庄公被崔杼所杀之祸。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晏子臣于庄公 臣:臣子B. 公不说 说:通“悦”,高兴C. 尔何来为? 尔:你D. 好勇而恶贤 恶:厌恶9.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35、确的一项是(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A.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B.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C.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D. 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10.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A. 庄公喝酒时下令召晏子来,又让乐工唱“我不喜欢你,你为什么要来啊?”B. 晏子明白乐工唱的是自己后,面向北坐在了地上,表示对庄公的尊敬。C. 晏子预感到像庄公这样的人一定会有灾祸。D. 过了几年,果然发生了崔杼杀死庄公的灾难。

    36、【答案】8. A 9. D 10. B【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A.句意:晏子在庄公朝为臣。臣:做臣子;B.句意:庄公不高兴。说:通“悦”,高兴;C.句意:你来做什么? 尔:你;D.句意:喜好勇力而厌恶贤人。恶:厌恶;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断句。要结合句意及句子成分进行划分。句意:君子有能力为百姓做事,就加官进爵,不推辞富贵;没有能力为百姓做事就辞官旅居,不厌弃贫贱。“君子有力于民”是条件,“则进爵禄”是结果,其间应划分停顿;“进爵禄”与“不辞富贵”是两个并列的动作,

    37、其间应划分停顿;“旅食”与“不恶贫贱”是两个并列的动作,其间应划分停顿。应断句为:君子有力于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无力于民而旅食/不恶贫贱。故选D。【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文中“婴闻讼夫坐地,今婴将与君讼,敢毋坐地乎?”可知,晏子面向北坐在了地上是表示自己要和庄公开始争论了,并非表示对庄公的尊敬。故选B。【点睛】参考译文晏子在庄公朝为臣,庄公不高兴,喝酒的时候,命令召来晏子。晏子到来,进入大门,庄公命令乐人歌唱道:“停下吧,停下吧!我不能喜欢你啊,你还来做什么呢?”晏子入席,乐人又唱了三遍,晏子这才知道唱的是自己。于是站起身,向着北面坐在地上。庄公说:“先生跟我一同坐在席间,

    38、为什么坐到地上?晏子回答说:“我听说争辩的人坐在地上,现在我将要同君王争辩,敢不坐在地上吗?我听说,人多而不讲道义,强壮而不讲礼仪,喜好勇力而厌恶贤人,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说的就是像您这样的人。况且我的善言不被采用,希望让我离去。”于是奔跑回家,锁在家中的财物都送交给庄公,外面的财产都在集市上卖掉了,说:“君子有能力为百姓做事,就加官进爵,不推辞富贵;没有能力为百姓做事就辞官旅居,不厌弃贫贱。”于是徒步向东走,在海滨耕作。过了几年,果然发生了崔杼之难。第卷(非选择题共90分)四、(6分)11. 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遂趋而归,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

    39、答案】(晏子)于是快步走着回去了,把家里所管的钥匙都交还给公家,把外边的钱财都拿到集市上散发(或者处理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的翻译。重点字词:遂:于是;趋:快步走;管籥:所管理的钥匙;纳:交给;斥:散发;市:集市。五、(6分)阅读水浒传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片段一:话说那酸枣门外三二十个泼皮破落户中间,有两个为头的,一个叫做过街老鼠张三,一个叫做青草蛇李四。这两个为头接将来,智深也却好去粪窖边,看见这伙人都不走动,只立在窖边,齐道:“俺特来与和尚作庆。”智深道:“你们既是邻舍街坊,都来廨宇里坐地。”张三、李四便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只指望和尚来扶他,便要动手。智深见了,心里早

    40、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片段二: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智深道:“打甚鸟紧?明日都看洒家演武,使器械。”众泼皮当晚各大散了。12. 说说片段一中画线句所表现出来鲁智深的性格特点。13. 用一句话概括片段

    41、二的故事情节。【答案】12. 心思缜密、粗中有细、有心计(有防范心)(答出其中一个词语就可以得全分) 13.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或鲁智深力拔大(杨)树,或鲁智深降服众泼皮。(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解析】【12题详解】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选段中的“智深见了,心里早疑忌道: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那厮却是倒来捋虎须!俺且走向前去,教那厮看洒家手脚。”鲁智深从这些泼皮破落户的行为中发现了反常之处,于是早早作了防范。可知在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精中有细的人。【13题详解】考查概括故事。应遵循“人物事件”的格式。读文可知,片段二记叙的是鲁智深为了慑服众泼皮,“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

    42、见了,一齐拜倒在地”,都表示臣服。智深与众人约定明日“演武,使器械”。可概括为: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或鲁智深力拔大(杨)树,或鲁智深降服众泼皮。意近即可。六、(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秋声一片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那时候我们还是孩子,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买来菊花,几疑是秋天;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的告诉我

    43、:“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到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其实秋天还早了,蟹儿只是科技的产物罢了。古人是怎么样知道秋天的呢?热的南部,用双手耕作的农人,永远对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有一种敏感,那种敏感就像能在看到花苞时预测到它开放的时机。在工业发展神速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有新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只知道事物的实体、季节风云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后来的人逐渐能穿透事物的实体找那更精细的物质,老一辈的人只知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分子,后来知道分子之下有原子,现在知道原子之内有核子,有中子,有粒子

    44、,将来可能在中子粒子之内又发现更细的组成。可叹的是,我们反而失去了事物可见的实体,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只见秋毫,不见舆薪”。到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而我们呢?有许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了。人们与自然越来越远了。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来,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天里猛力的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

    45、着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风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瑰花,但我们就不能亲切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

    46、花朵,不正是用火来烤着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趣呢?我不明白。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冬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清。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原文/林清玄,有改动)14. 读段,概括说说现代都市人越来越不了解季节的表现。15. 结合第自然段内容说说“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的语意。16. 作者在第自然段中说自己“有一种伤感的心情”,请

    47、结合段内容分析一下作者伤感的原因。17. 最后一段,作者又提到了孩子,结合本文题目“秋声一片”,说说作者表达了哪些情感。【答案】14. 从市场中得到关于季节的信息,却又往往被迷惑,产生错误的判断。 15. 都市人控制了室内的气温,在室内再也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只有在远离都市的大自然里,季节的特征才比较明显。 16. (1)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2)人们为满足生活的欲望又在不停的人为地改造自然;(3)我们难以感受到自然的乐趣。 17. (1)对于未来人与自然关系进一步恶化的担忧(未来的人类将更加远离大自然);(2)对儿时亲近自然的淳朴简单的生活的怀念;(3)希望人们能够尊重自然、亲近自然【解析】【14题详解】考查对重点语段的理解。第二段为辅助信息,讲述儿时的我们是从观察自然中了解季节的,所以并无直接答案;第三、四段都


    注意事项

    本文(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年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Z**)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