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1 小古文专讲专练: 寓言故事篇(学生版)小学人教统编版

    • 资源ID:252487       资源大小:301.5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 小古文专讲专练: 寓言故事篇(学生版)小学人教统编版

    1、专题01 寓言故事篇(学生版)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古代文化与现代教育连接的纽带。从小学开始进行文言文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感受到古人的思想情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何为文言文?美好的意思。文 美好的语言文章言文言文表述,记载等意思。文作品、文章等意思。寓言:“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个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知识梳理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最初是民间口头创作,后来演变成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故事篇强烈的讽刺性。鲜明的教育性。寓言

    2、特点故事情节的虚构性。篇幅短小,结构紧凑。语言精练,极富表现力。常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教材链接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画蛇添足、刻舟求剑、叶公好龙等等。 1.(2022全国五年级真题)寓言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下列带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卖) B物莫能陷也(刺破)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根据自相矛盾一文,完成下列思维导图。(用文中原句填写)3下列对本文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世上不可

    3、能同时存在无坚不摧的矛和牢不可破的盾。B这个楚国人之所以无法自圆其说,是因为他口才不好,说不过其他人。C本文的寓意是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D这个故事是成语“自相矛盾”的典故,指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4下列词语中不能与“自相矛盾”构成反义的是()A言行一致B表里如一C漏洞百出D自圆其说2.(2022湖南湘西六年级期末)寓言阅读。齐人攫金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y)金者之所,因攫(ju)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日: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日: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注释:1清旦:清早。2适:往,去,到。3鬻: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昔齐人有欲金者_因攫其金而去_ 吏捕得之_ 徒见金_2下列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清旦衣冠而之市B吏捕得之C学而时习之 D驱之别院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 4下面句中加点的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因攫其金而去。 5齐人大胆攫金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6现实生活中,类似于“攫金者”这样的人也是不少的。“攫金”的形式可能不同,但结果往往相同。你能举出一个典型的例子吗? 7这则寓言讽刺了社会上哪类人? 3.(2022广东深圳五年级期中)寓言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

    5、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2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誉之曰(夸耀)B吾矛之利(好处)C于物无不陷也(刺破)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3请你翻译“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5学习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6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推销你的“矛”和“盾”? 4.(2021云南楚雄三年级期中)寓言阅读。宋人有耕者。四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带点词的含义。

    6、(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2)因释其来而守株。_(3)冀复得兔。_(4)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_2用一个成语概括这则寓言:_。3这则寓言讽刺了哪一类人?它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5.(2022山东滨州小升初真题)寓言阅读。 枭将东自徙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注释】枭:猫头鹰。鸠:斑鸠、雉鸠的统称,形似鸽子。子将安之:你打算到哪里(安家)?徙:迁徙。恶:厌恶,讨厌。以:所以。更:改变。犹:还是。(1)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注释,我们可以知道“更鸣”一词中“更”字的

    7、读音为(gng gng) (用“”画出正确读音),意思为 。(2)结合注释,说一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3)“枭将东徙”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4)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你觉得斑鸠的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5)下列对寓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做任何事都应从根本着手,才能真正解决问题B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只有让自己的声音更好听C正视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欢迎 6.(2021河南郑州三年级期末)寓言阅读。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慈乎

    8、!【注释】 涉(sh):过,渡。其:他的。坠(zhu):落, 遽(j):急忙,立刻。契(q):用刀雕刻,刻。吾(w):我的。所从坠:剑落下的地方。若此:像这样。不亦惑(hu)乎:不是很糊涂吗?1结合注释,读读故事,用原文中的句子完成填空。(1)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江时,发生了什么事:_,他是怎么做的:_,说了什么:_。(2)当船停下来的时候,他又是怎么做的:_。(3)按照他的想法,为什么不能成功地找到自己的剑:_。2这个寓言故事是_。3联系故事内容,想一想“求剑若此”的“求”字是_的意思。4结合注释和自己的阅读积累,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7.(2021浙江六年级

    9、期末)寓言阅读。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注释】鬻(y):卖。应:回答。夫(f):句首发语词。1文言文中的“之”有多种释义。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将序号填在括号里。之:zh到去。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助词“的”。A誉之曰( ) B以子之矛( )C送鲍浩然之浙东( ) D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用原文回答)3写出小古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读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8.(

    10、2021山东聊城四年级期末)寓言阅读。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子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注释】闵:忧虑,担心。长(zhng):生长、成长。揠(y):拔。芒芒然:十分疲倦的样子。谓其人:对他家里的人。病:疲倦。予(余):我,第一人称代词。槁:干枯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谓其人曰( ) A所谓。 B称谓。 C对,告诉。(2)其子趋而往视之( ) A快步走。 B慢慢走。 C正常走。2翻译下面的句子。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3下列对本文给人的启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B实现愿望只靠良好的愿望

    11、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会与主观愿望相反。C寓言主要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勤劳的人,要帮助别人快速成长。 9.(2021河南新乡六年级期末)寓言阅读。对牛弹琴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di xi)而听。(载于 南朝梁僧佑弘明集)注释:清角之操:指高深的曲子。非:不是。虻:吸血的苍蝇。孤犊:离开母亲的小牛。掉:摆动。蹀躞:迈小步来回走动。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为:_故:_鸣:_奋:_2翻译下列句子。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 3我能写出对牛弹琴的近义词( )以及它的反义词( )。4用自己的话试着概括下这则寓言的含义? 10.(2

    12、022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寓言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释:长(zhng):首领。这里用作动词,当首领。逆,违抗;不信:不诚实,说假话。】1下列三个句子中的“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虎求百兽而食之( )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它们,代百兽。它,代老虎。它,代狐狸。它们,代老虎和狐狸。ABCD2对“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看看百兽和我不离开吗? B看看百

    13、兽看见我敢不逃跑吗?C看看百兽见到我的表现敢不走开吗?D看看百兽见到我是不是离开?3从这则寓言概括出的成语是_,用来比喻_的人。像这样用一个小故事来讲述大道理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我知道的有_,它说明的观点是: 。4若故事中的老虎突然醒悟又将如何?请发挥想象,给这个故事换个新的结尾。 1.阅读短文,完成习题。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读短文,联系上下文,解释字义。走:_ 因:_2读文言文,要注意停顿,请为下面这句话划分停顿节奏。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3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寓言虽然篇幅不长,却带给我们很深的思考。读

    14、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4这则寓言是我古代著名的思想家_写的。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守株待兔_ 兔走触株_因释其耒而守株_冀复得兔_2下列句子停顿不合适的一项是( )A兔走/触株,折颈/而死。B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C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守株待兔”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A一个农夫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兔子来撞死。B只要我们耐心等待,就可以有所收获。C要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生活。4这一学期,我们都读过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还知道了不少的寓

    15、言故事,有 等。 3.寓言阅读。赵人患鼠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注释:中山:地名盍:何不垣墉:墙壁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点字。(1)吾之患在鼠( ) (2)告其父曰:“盍去诸?”(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无鸡乎?( )2联系上下文,翻译下列句子(1)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译: (2)若之何而去夫猫也?译: 3对上面这则寓

    16、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应该在所不惜。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4.阅读课文,完成练习。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作者是_时期_家_。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

    17、)誉之曰。译文: (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译文: 3“其人弗能应也”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是_。“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句话的意思是: 。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 5假如你是这位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6对文中最后一句话翻译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以攻陷的盾牌与没有什么不能攻陷的矛,不可以同时存在。B坚不可破的盾牌与什么都能刺穿的长矛,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C丈夫不可以陷入盾牌和不可以陷入长矛,更不可以同一个世界而站立。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7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8、)A不要自己夸要自己。B同伙间不要相互争吵或冲突。C同学之间要互相团结,不要发生矛盾。D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盲目夸大,否则会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 5.文言文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则寓言名叫_,选自_ 。2给文中加点字解释意思弗:_陷:_3“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4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5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6.阅读古文,回答问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

    19、,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注释】履:鞋子。欲:将要,想要。坐:同“座”,座位。操:拿,携带。反:同“返”,返回。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先自度其足( )(2)吾忘持度( )2寓言中反映郑人行为愚蠢的句子是“_”“_”,反映郑人思想愚蠢的句子是“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何不试之以足? 4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 )A讽刺了办事认真、实事求是的人。B讽刺了做事需要别人指点的人。C讽刺了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5读了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收获? 7.读下

    20、面短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这则寓言名叫_。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A矛很锐利,能戳穿他的盾B盾很坚固,他的矛戳不穿C他自己也无法回答3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事情吗?举例说一说。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

    21、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引酒且饮之(将要) B蛇固无足(本来)C子安能为之足(怎么) D终亡其酒(通“无”,没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选出与本则寓言的寓意相反的成语( )A画饼充饥B画地为牢C画虎类犬D画龙点睛4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9.寓言阅读。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ln)食(s)以教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竽:古代乐器。使:让。处士:先生。请:请求。说:喜欢。廪食以数百人:

    22、拿数百人的粮食供养他。立:继承王位。好:喜欢。逃:逃跑。1齐宣王喜欢听_吹竽;齐湣王喜欢听_吹竽。(请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在横线上。)三百人或很多人一个人2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通过读故事,我知道“滥竽充数”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有真才实学,弄虚作假的人总有一天公露出马脚的。B学习吹竽要好好练习。C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欢听别人吹竽。3在不理解字词的意思时,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词典来理解,在字典中,“滥”字的意思有流水漫溢:泛滥。不加选择,不加节制:滥用|滥交朋友|宁缺勿滥|滥伐。浮泛不合实际:陈词滥调。联系上下文,我知道“滥竽充数”中的“滥”的意思应选择_一种(填序号),像滥竽充数这样的寓言故事,我还读过_和_。 10.寓言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B其人弗能应也(不)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3学习了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2


    注意事项

    本文(1 小古文专讲专练: 寓言故事篇(学生版)小学人教统编版)为本站会员(鹏城****头)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