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七七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七七文库
全部分类
  • 幼教>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职教>
  • 高教>
  • 办公>
  • 资格考试>
  • 行业>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七七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 资源ID:254775       资源大小:121.0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积分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1、七年级上册生物单元检测卷第2章生物与环境姓名:_班级:_学号:_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计40分)1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沃土壤中的植株生长健壮,在贫瘠土壤中的植株生长瘦弱,说明小麦生长需要()A阳光B水分C空气D无机盐2在黄山有一种奇妙的植物卷柏,它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钻到土壤里又开始新的生活。因其耐

    2、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A水分B空气C阳光D适宜的温度3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阳光、温度B水分、土壤C寄生虫、病毒D空气、温度4下列关于生物生活的“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生活的空间B家养动物不需要环境C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D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5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造成这种生活习性差异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空气B水分C光照D温度62021年10月8日,央视新闻频道推出特别节目寻找勺嘴鹬。勺嘴鹬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全球只有600多只,因嘴

    3、型像一把小勺子,被鸟类爱好者亲切地称为自带“饭勺”的小鸟。下列影响勺嘴鹬生活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气候B滩涂C虾蟹D水源7“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所体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8诗句“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仅捕食B仅竞争C捕食和合作D捕食和竞争9蚜虫的幼虫分泌蜜露供蚂蚁取食,当植物营养缺乏时,蚂蚁就会把蚜虫运到新的区域,并保护它们不受瓢虫等肉食性昆虫的侵害。蚜虫和蚂蚁的关系属于()A种内互助B捕食C共生D竞争10根瘤菌生长在豆科植物的根部,能将固氮作用产生的多余有机氮分泌到土壤中,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生物与环境

    4、的关系是()A环境影响生物B环境适应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1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A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环境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12兴趣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影响”的探究活动,将测得的几组数据绘制成了下图所示的空气湿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空气湿度可用同一个干湿计测量B测量每处的空气湿度时,都应该将干湿计放置于地面上C测量时,重复测几次,取平均值,可提高数据的可靠性D图示曲线说明同一时间,空气湿度:灌丛草地裸地13下列各项中,能反映生物对环境影响的是()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B森林能够净化空气C沙漠里的动植物种类

    5、稀少14沙棘(下图)是一种落叶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绿化沙漠。这说明()A环境能适应生物B环境能影响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能影响环境15下列描述的现象中,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秋天到了,树木纷纷落叶B冬天来了,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C平天山森林公园里,空气特别清新D沙漠里面的植物,根系一般都比较发达16生活在寒冷地域的北极熊和南极企鹅的皮下都有厚厚的脂肪,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这种现象说明()A环境适应生物B环境依赖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D生物影响环境17许多鸟类都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被嗅觉发达的动物

    6、所捕食,对此,最好的解释是()A适应是普遍的B被捕食的鸟警惕性不高C适应具有相对性D适应是绝对的18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野兔神经系统发达,能迅速躲避天敌B蜥蜴有角质的鳞片,适于陆地生活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蝉的外骨骼颜色鲜艳,易于捕食19下列诗句中所反映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适应环境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生物影响生物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生物影响环境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环境影响生物20蛇在冬天会进行冬眠,这是动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原因是()A蛇想

    7、睡觉B体温不恒定C冬天会下雪D在冬天繁殖后代二、综合分析题(每空1分,共计20分)21请根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夏日,由于大雨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来,蚯蚓纷纷爬到地面上来,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2)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述了生物之间的_关系。杂草茂盛导致小麦矮小,说明杂草与小麦生物之间具有_关系。(3)松、杉主要分布在北方寒冷地域,叶片呈针叶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4)“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22为打造“花园式学校”,营造良

    8、好学习环境,校园内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同学们定期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治虫和清除杂草。夏天给新移栽的苗木遮阴;冬天将部分花木搬进温暖的花棚。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校园内影响花草树木生活的生态因素有两类,其中野草、害虫、人属于_因素。(2)“夏天,给新移栽的苗木遮阴;冬天,将部分花木搬进温暖的花棚。”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3)炎热的夏天,同学们在高大的树木下乘凉读书。大树下凉爽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4)校园中母猫生下了小猫,“一猫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是生物的_现象。(5)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在一般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

    9、量和所占的比例是_的。23桃蚜是多种植物的害虫,对蔬菜、水果等生产会造成重大损害。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昆虫化学信息素反-法尼烯(EF),它能够干扰蚜虫对寄主的定位和取食,同时能够吸引异色瓢虫等多种桃蚜天敌。科研人员研究了EF释放对黑毛蚁、异色瓢虫二者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桃蚜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1)研究发现,桃蚜寄生的枝条上常有黑毛蚁活动。黑毛蚁喜欢取食桃蚜产生的蜜露作为自身糖分的来源,同时能够驱赶桃蚜的天敌,防止桃蚜被捕食。由此推测,黑毛蚁和桃蚜的关系是_。A捕食B共生C竞争D寄生(2)科研人员将异色瓢虫分别接入不同处理的菠菜植株上,每株菠菜上均有等量的桃蚜和黑毛蚁。在异色瓢虫接入后,记录1

    10、小时内的实验结果如下。 据图可知,该实验的变量为_。 实验人员应在异色瓢虫接入菠菜前对其进行_,从而保证异色瓢虫具备取食需求,增强实验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为更好地促进生物防治效果,建议使用EF的时机是_。结合甲、乙两图的实验结果陈述理由:_。24请运用你所学过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1)骆驼在炎热的荒漠中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这样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流失,说明生物能_环境。(2)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不仅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还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提高土壤养分转化效率。说明生物能够_和_环境。(3)“水葫芦”的物种引进云南滇池后,很快繁殖甚至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11、,说明生物既能_环境,又能_环境。参考答案1D【分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详解】根据题意,肥沃的土壤中无机盐含量高于贫瘠的土壤中,因此,题干信息说明了小麦生长需要无机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A【解析】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详解】卷柏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又名“九死还魂草”。这说

    12、明植物的生活离不开水分。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掌握好基础知识就解题很容易。3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该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阳光、温度、水分、土壤、空气都属于非生物因素;寄生虫、病毒属于生物因素,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4D【分析】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详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A不符合

    13、题意。B任何生物都离不开环境,包括家养动物,如家养动物也需要食物、适宜的温度等,B不符合题意。CD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理解生物的生活环境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由分析可知,蝴蝶多在白天活动,蝙蝠多在夜晚活动。可见影响蝴蝶、

    14、蝙蝠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昼夜节律,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6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选项中“气候”、“滩涂 ”、“水源”都属于非生物因素;而“虾蟹”属于生物因素,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7B【分析】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详解】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

    15、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才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8D【分析】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详解】老鼠、麻雀都以粮食为食,俩者既是竞争关系,又是捕食关系,兔子以草为食,狐狸以兔子为食属于捕食关系。诗句“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捕食和竞争,D正确,ABC错误。故选D。9C【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详解】

    16、A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种群在生活过程中互相协作,以维护生存的现象。很多动物的群聚生活方式就是常见的种内互助现象,A错误。B捕食关系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谓之捕食者,后者谓被捕食者,B错误。C蚜虫的幼虫分泌蜜露供蚂蚁取食,当植物营养缺乏时,蚂蚁就会把蚜虫运到新的区域,并保护它们不受瓢虫等肉食性昆虫的侵害。蚂蚁与蚜虫之间共同生活、彼此有利,属于共生关系,C正确。D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D错误。故选C。10D【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也能影响生物。【详解】在豆科植物的根部着生着大量的根瘤菌,它们能够通过固氮

    17、作用把空气中的氮气固定下来供给植物生长发育所利用,多余的可以保留在土壤中,从而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这是生物影响环境,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1B【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B【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

    18、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A该实验的变量是时间和植物类型,干湿计不是变量。干湿计应该保持相同的状态,因此在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空气湿度可用同一个干湿计测量,A正确。B不能把干湿计放在地面上进行测量,应放在树杈上,地面上不能体现出灌丛对空气湿度的影响,B错误。C为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的误差,需要对实验设置重复组,或进行多次

    19、实验,取其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后结果,C正确。D裸地没有植物,空气湿度小(早晨、中午、晚上都是最小);灌木丛植物比草地多,植物的蒸腾作用较大,而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因此灌木丛的空气湿度比草地的大;草地植物比灌木丛的少、但比裸地的多,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结合题图可知,同一时间的空气湿度大小关系是:灌丛草地裸地,正确。故选B。13B【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详解】A仙人掌的叶变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体现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B

    20、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森林净化空气,属于生物对环境影响,B正确。C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地区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故选B。14D【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和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详解】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棘其特性是耐旱、抗风沙,可以在盐碱化土地上生存,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绿化沙漠,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生物适应环

    21、境(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但题干信息都不能得出此信息,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15C【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和环境影响生物三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详解】“秋天到了,树木纷纷落叶”、“冬天来了,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和“沙漠里面的植物,根系一般都比较发达”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平天山森林公园里,空气特别清新”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与其他三项不同,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C【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详解】生物适应环境是指

    22、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可见,生活在寒冷地域的北极熊和南极企鹅的皮下都有厚厚的脂肪,有利于保持体温,减少热量的散失。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适应环境,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C【分析】生物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生物。【详解】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鸟有翼适应空中飞行生活,蝗虫有外骨骼适应干旱的陆生环境。所以生物适应环境具有普遍性。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当环境

    23、发生巨变时有些生物因不适应环境而死亡,如鱼有鳃适应水中生活,但是当水葫芦疯长时一些鱼就会死亡是因为不在适应这里的环境了。许多鸟类都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被嗅觉发达的动物所捕食,这说明了生物适应环境是相对的,即适应具有相对性。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18D【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详解】A野兔等哺乳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高等的类群,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是对复杂环境的适应,A正确。B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鳞片,减少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相对干燥的环

    24、境,B正确。C家鸽前肢变成翼,展开面积大,呈扇形,可以煽动空气,适于空中飞行,C正确。D蝉的外骨骼颜色灰暗,与周围颜色相同,易于保护自己,D错误。故选D。19D【分析】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详解】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属于生物影响环境,A错误。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错误。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属于环境影响生物,C错误。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为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桃花开花的影响,属于环

    25、境影响生物,D正确。故选D。20B【分析】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详解】蛇属于爬行动物,体温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在冬天会进行冬眠,这是动物对外界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1(1)氧气/空气(2) 捕食竞争(3)生物适应环境(4)生物影响环境【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

    26、不同种的生物个体。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详解】(1)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积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所以,“雨后,蚯蚓爬上地面”这里体现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空气(氧气)。(2)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竞争是指由于争夺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谚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杂草茂盛导致小麦矮小,说明杂草与小麦生物之间具有竞争关系。(3)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

    27、求与环境保持一致。松、杉主要分布在北方寒冷地域,叶片呈针叶状,可以减少水分散失。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适应环境。(4)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生物影响环境。22(1)生物(2)环境影响生物(3)生物影响环境(4)变异(5)相对稳定【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

    28、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所以,校园内影响花草树木生活的野草、害虫、人属于生物因素。(2)生物依赖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是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所以,“夏天,给新移栽的苗木遮阴;冬天,将部分花木搬进温暖的花棚”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3)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4)遗传是指生物亲子间的相似性,而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故“一猫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

    29、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5)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及其与环境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23(1)B(2) 有无EF释放以及EF的处理时间饥饿处理异色瓢虫接入前5天由图可知,接入前5天释放EF,异色瓢虫对桃蚜的捕食量最多,而黑毛蚁驱赶异色瓢虫的次数最少【分析】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单一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

    30、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详解】(1)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A捕食是指某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如猫和老鼠,A不符合题意。B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生物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关系,黑毛蚁喜欢取食桃蚜产生的蜜露作为自身糖分的来源,同时能够驱赶桃蚜的天敌,防止桃蚜被捕食二者互相依存,形成互利共生的关系,B符合题意。C竞争是指由于竞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如大小草履虫,C不符合题意。D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如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据图可知,与或与除了有无EF释放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故其变量是有无EF

    31、释放;和形成对照,除了EF的处理时间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故其变量是EF的处理时间实验人员应将异色瓢虫在接入菠菜前进行饥饿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异色瓢虫不饥饿等情况,从而保证异色瓢虫具有捕食动机,增强实验效果。图甲结果显示:在EF释放处理5天后,异色瓢虫桃蚜的捕食量显著高于无EF释放处理组,极显著高于接入异色瓢虫后立即后释放EBF处理组。图乙结果显示:在EF释放处理5天后,蚜蚁共生体内的黑毛蚁对异色瓢虫的攻击性显著降低。综合实验结果可知,EF处理5天有更好的生物防治效果,所以,为更好地促进生物防治效果,建议使用EBF的时机是异色瓢虫接入前5天。24(1)适应(2) 影响改变(3) 适应影响【分析】

    32、生物影响环境指的是原有的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的存在而发生变化;生物适应环境指的是生物在某种环境条件下为了趋利避害而主动对自身进行的调节或改变;环境影响生物指的是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导致生物的生存状态发生改变。【详解】(1)结合分析,骆驼的这种习性能够很好的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2)结合分析,蚯蚓在土壤中活动,使土壤疏松,并改善土壤结构说明蚯蚓影响了土壤的透气性,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蚯蚓能分解土壤中的有机物,提高土壤养分转化效率,这是蚯蚓改变了土壤的性质,体现了生物能够改变环境。(3)“水葫芦”被引进滇池,能够快速繁殖体现了水葫芦适应了滇池这个新环境;同时又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这体现了生物能够影响环境。


    注意事项

    本文(2023-2024学年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2章《生物与环境》单元检测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147037****qq.com)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工信部备案编号:浙ICP备05049582号-2     公安备案图标。浙公网安备33030202001339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如您发现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